长期以来,地质学家一直在预测,南北美洲最终会融合一起,同亚洲合为一体,沿着盘古大陆的轮廓形成一个崭新的超级大陆。科学家表示,约2亿年前,盘古大陆分裂,形成现在的大陆板块。
以前,研究人员推测,这个常被称为“阿美西亚”新大陆的形成地点,要么同盘古大陆是一个地点,要么就在偏离这块大陆180度的地方。但一项新研究显示,阿美西亚大陆将在北冰洋形成。
耶鲁大学地质学家罗斯-尼尔森-米歇尔表示:“南北美洲的融合会让加勒比海消失,然后在北极同亚欧大陆拼接。澳大利亚正向北移,会同亚洲连在一起,连接点可能就在印度和日本间的某个地点。”这项研究是他博士论文研究的一部分。
米歇尔和耶鲁大学同事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理论。他们用必须从地球岩石中才能获得的古地磁数据模拟了过去超级大陆的运动状况。
一旦每个超级大陆融合在一起,就会围绕赤道上的一个稳定轴反复旋转。这个运动被称为“真极漂移”,研究人员用它确定盘古大陆(常叫做泛大陆)、罗迪尼亚大陆和努纳大陆等超级大陆的中心。不同情况下,超级大陆中心都会偏离90度。(孝文)
相关阅读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在土星最外侧的光环中观测到巨大的“雪球”穿过,其后带出的光环物质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科学家们将其称为“微型喷流”(mini-jets) 科学家估计这些"雪球"直径可达1公里。这些喷流是在美国宇航局正在土星轨道运行的卡西尼探测器的最新图像中被发现的,这一探测器在过去的7年中一直在土星轨道运行。
土星雪球
这些雪球是由土星最外侧的F环中的物质在牧羊犬卫星土卫十六的引力作用下逐渐聚集而成的。科学家们估计这些雪球的直径,以这张图像中的这个雪球结构为例,约为0.62英里(约合1公里)。有时候这些雪球会慢慢地穿过F环内部,速度约为每小时4英里(6.4公里),将一部分冰雪物质带出。
卡尔·默里(Carl Murray)是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学院教授,他也是卡西尼飞船成像科学组成员,他说:“这样产生的喷流宽度约为10公里,在光环外延伸40~180公里。根据其形成时间的先后,它们的长度可以在仅仅几个小时内延长很多。”他说:“在任何一个时间点,如果我们仔细查看整个F环,我们都可以发现大约10个此类结构。”
多重微型喷流结构
事实上,卡西尼项目组的科学家们早在卡西尼号探测器于2004年成功切入土星轨道开展科学考察工作之初便已经注意到这些诡异的喷流状结构。然而由于缺乏对这些细微结构的连续数小时的跟踪观察,它们的具体来源一直成谜,直到现在。
默里的小组在卡西尼号探测器于2009年1月份拍摄的图像中找到了一个细微的尾迹,这一次他们成功地对这一结构进行了长达8小时的追踪。观测确认有一个从F环中移出的小型物体带出的物质形成了这个尾迹。
默里和同事们随后对卡西尼探测器在2005年至2011年间拍摄的超过2万张图像中展开系统搜寻,结果发现了超过500个此类结构的案例,其中就包括在这一图集中展示的这六个案例。默里说:“尽管我们目前还没有掌握这些物体的轨道特征,但是我们有足够多的资料可以来判断这些微型喷流结构是否和任何我们已知其轨道的物体相互吻合。”
明亮的模糊物体
这是使用卡西尼窄角相机拍摄的图像,科学家们成功捕捉到形成微型喷流结构之后穿出F环的雪球体,即图像中最明亮的物体。默里说:“我们还未能获取这些物体的更高分辨率的图像。”他说:“然而当我们看到在喷流尾端明显的一个‘头’状结构,这个结构看上去外形模糊,让人想起包围在彗星外侧的晕状结构,这可能是其表面的物质形成的,或者可能是带出的F环物质形成的。”
诡异的扭曲
在目前已经被识别出的500多个微型喷流案例中,大多数都呈现孤立的尾迹形状,并且其角度几乎和F环本身相垂直。但有些时候,比如在这张图像中所呈现的那样,这种喷流可以成群出现,并产生更多扭曲的尾迹。
比如在右上方图像中呈现的倒刺状结构,可能是由一系列的雪球体带出光环物质而形成的。在左上方的图像中,这里的情况可能是一个雪球体反复数次穿越光环结构而形成的。而在左下方的图像中,同样是雪球体的反复穿越,但是仅仅局限在光环的最外侧。最后,右下方的图像中的情况,是由一个雪球体在穿过F环内部时发生破碎后形成的。
变形的光环
这张图像是采用夸大比例的土星F环结构俯视图,中央的土星本体已经被去除。科学家们相信F环旁边直径达85公里的牧羊犬卫星土卫十六对F环中的物质微粒施加了引力影响,导致在F环中形成波浪状扭曲结构,并造成物质微粒之间的相互凝结形成雪球体。默里说:“F环在其内部物质以及拥有的一系列现象方面是独特的,我们已经花费许多精力试图去理解它。但是目前仍然有许多谜团尚待揭开,很多挑战需要面对。”(晨风)
相关阅读
加尔卡说他和梅丽莎之间的联系依然很强烈
美国康涅狄格州格兰比的加尔卡在八年前的一场车祸中失去了他的女儿梅丽莎。加尔卡说他和梅丽莎之间的联系依然很强烈,而且他经常能感觉到她的存在。这种联系让这位电子工程师开始设计一种他自称为超自然探索或者追逐灵魂的数字设备。
加尔卡最近告诉加特福德新闻报说:“我已经创造出超过30种不同的产品用于超自然研究。”他和他的家庭参加了一个名为“寻鬼奇遇”的旅游频道节目,这个节目就是探索超常现象。通过他的一种设备,在节目中能够听到一个声音:“嗨,爸爸,我爱你。”
加尔卡说:“以前没有人为人们制作这些产品。”加尔卡的设备售价在79美元到350美元之间,而且以他女儿的名字命名。这些设备通过一个专业测量网站出售,网站上把它们称之为“专门为超自然爱好者设计的唯一专业的测量仪器。”
设备中的佼佼者是Mel-8704-SB7-EMF
这些设备中的佼佼者是Mel-8704-SB7-EMF,它能够测量一系列的电磁场和温度变化。据称在“寻鬼奇遇”节目中就是用这种仪器来记录灵魂的声音。根据网站所说,那个售价349.9美元的产品已经售完,但是一系列类似的设备目前可以买到。
当然,它能够探测电磁频率,但是这是否就意味着它真的能寻找到灵魂?乔-尼克尔也许知道。他是独立研究组织咨询中心的高级研究员,而且他的工作就是对超常调查作出科学的检测。去年万圣节,他告诉国家公共广播电台说这样的电磁场读取特别的让人怀疑。
尼克尔说:“考虑到有各种各样的非灵魂信号来源比如说不完善的接线,附近的微波发射塔、太阳活动等等,在一栋老房子里获得的结果让他们非常的惊奇。即使是电子设备比如无绳电话、电视摄影机和所有他们携带的其它电子配件都有电磁场。”
那并没有阻止灵魂猎手数量的增长,他们都依靠他的设备或者类似的设备,也没有阻止比如GhostStop这样的网站销售加尔卡和其他人制作的设备。看起来似乎数字革命正在我们的世界之外传播,取代了灵魂猎手群体中黑暗的降神屋和上升的桌子。
据哈特福德新闻报报道:在格兰比东部,加尔卡的超自然设备通过他的公司D.A.S.配送公司出售,这家公司有六位员工而且自身生产这种设备。D.A.S.配送公司也向医药公司和航空航天公司出售测声计、湿度温度仪以及激光仪。灵魂捕捉设备只是公司业务的一小部分。(过客/编译)
相关阅读
保存完整的 四足动物化石
始四足动物(Stem Tetrapoda)隶属于四足形亚纲(Tetrapodomorpha),是一类已经灭绝的史前动物,它们虽生活在水中,但具有更多四足陆生脊椎动物的特征,它们与四足脊椎动物的亲缘关系比现代仍存活的、四足动物近亲肺鱼(lungfish)还要近。
泥盆纪(Devonian)是晚古生代的第一个纪,这段时期古代鱼形动物发生了飞速的发展,无论从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显著增多,特别是现代鱼类——硬骨鱼也在这段时间开始了发展,因此泥盆纪通常又被称为“鱼类的时代”。
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生物学部和古生物博物馆的Brian Swartz教授在最新一期的科学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上报道了最新发现于泥盆纪地层中的完整海洋始四足动物化石。
该化石新种被命名为Tinirau clackae,出土于美国内华达州尤里卡(Eureka)县地区,生活的时代距今约4.16到3.59亿年。新发现的化石标本是美国大陆极少数的完整始四足动物化石标本之一。
相关阅读
肢体部分瘫痪的病人只需依靠意念便可遥控该机器人
据美国媒体报道,瑞士科学家当地时间4月24日展示了一款新型机器人,肢体部分瘫痪的病人只需依靠意念便可遥控该机器人。研究人员称这一重大进步将来有一天可以为行动不便者提供帮助。
这款机器人名为“阿凡达”,是由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研发的。参与24日展示的是来自瑞士南部小镇锡永地区一家医院的病人马克·安德烈,他曾在一次事故中丧失了对双腿和手指的控制能力。研究人员利用一个类似头罩的装置记录下安德烈大脑发出的信号,该信号随即被一台笔记本电脑“解码”,并将破译后的动作指令传送给一个大约30厘米高的机器人。该机器人可按指令要求做出相应动作。
研究小组组长乔斯·米伦表示,人的大脑可以同时思考很多事情,但瘫痪者在试图操纵机器人时必须将全部精力集中在这个装置上。但是人们的注意力不可能长时间集中在一处,一旦走神信号传送就会受到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小组决定设计一个电脑解码程序,使其就像大脑的潜意识一样工作。一旦大脑发出“步行前进”的指令,电脑便会一直执行这个动作,直到接收到停止命令或是机器人受到干扰被迫停下来。
美国华盛顿大学副教授拉杰什·拉奥表示,洛桑的这个研究小组的确取得了重大进步,尤其是该装置还可在实验室外使用。
不过,米伦表示,虽然这个装置已经在病人的家中进行了测试,它目前还无法像市场上其它类似的大脑控制装置那样灵活,“这个问题需要在未来几年之内才能被解决”。
相关阅读
SOHO拍摄太阳下方出现不明飞行物
科学网(kexue.com)讯 根据每日邮报报道,NASA的太阳探测器Solar and Heliospheric Observatory (SOHO)近日在太阳附近拍到奇观,而许多人甚至认为这是一艘外星人的太空飞船。
不明物体放大后形似飞船
科幻电影中太空船场景
SOHO是美国用来观察太阳的卫星,主要用于观测太阳风、太阳内部情况,我们看到的许多有关太阳的照片均出自SOHO,不过这次SOHO拍下了惊人的画面。
在图片的左下方可以清楚的看出有一个不明物体在接近太阳表面,而它与科幻片中的太空飞船十分相似,并反射出光芒。图片与视频在网络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UFO迷认为这是存有外星人的最有利证据。
有网友表示:“它与电影中的太空船太像了,而且这可能只是它的一部分,它肯定很庞大。这是很好的外星人的证据。”视频的真伪并没有得到官方的确认,有网友则认为这是SOHO出错导致。
许多人争论的一点在于如果真是太空船,普通进入很难接近太阳,这里的温度足够融化一切。视频已经在网络中被转载超过万次,NASA的专家们也表示他们在加紧研究这究竟为什么物体。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科学网(kexue.com)讯 图中看的的画面不是一颗不同的流星,而是一颗撞向地球的火流星。根据介绍它已经在美国内华达州坠落,并引发了强烈的爆炸。
美国当地时间22日早晨,许多住在内华达州山脉周围的居民纷纷表示自己看到强烈火球,根据当地居民介绍有一颗火球撞击地球,并引起了地震。当地居民卡尔森:“我看到火球从天而降,之后发生了地震,我家的玻璃震动的很厉害,不过我上午并没有发现有地震的记录。”
火流星坠落地点
火流星坠落内华达州
不仅在内华达,加州也有民众看到了这颗火流星,加州居民杰拉德表示:“我看到有东西划了过去,之后就是强烈的爆炸声,房屋摇晃的厉害。”
美国宇航局的专家解释到:“这种事情其实不必太惊慌,每年都会发生一两次,不过它通常降落在无人的地区,落入海中的几率更大,所以我们平时没有发现,只不过这次里人群近了一些而已。”
模拟图太空观流星
根据专家分析,这次坠落引起的震动波及到了内华达州与加州,威力十分强大,它相当于释放了5千吨炸弹的效果,而地面震动仅是它坠落所致,与地震无关,相关部门也并未检测到地震。
不过这还是引起了当地居民的恐慌,内华达州的警局接到了许多有关火流星的报案。天文专家表示,最近正值流星活动的高发期,这颗火流星可能是某颗彗星留下的碎片而已,进入大气层后摩擦产生了火花。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京地震局官网截图
科学网(kexue.com)讯 今日凌晨相信许多人都在熬夜看球,欧冠半决赛一场大战吸引了许多球迷的目光,而一些家住北京西部看球的球迷则表示,他们观赛中感觉到了地震。
欧冠半决赛皇家马德里对阵拜仁慕尼黑的比赛吸引了众多球迷的目光,比赛的精彩程度也配得上球迷熬夜看球,不过也赛中有许多球迷无意中发现,北京发生了地震,许多人也在网络中纷纷求证,有网友留言称刚才感觉到了地震,屋里有轻微的晃动,很快消息被证实。由于地震发生在凌晨,且震级较小,许多熟睡的居民命没有震感。
根据北京地震局官网报道,北京时间2012年4月26日03时49分,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镇附近(东经116.1°,北纬40.0°)发生M1.7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北京西部极少数居民有轻微震感。
这也是北京进入4月份以来的第二次地震,4月12日延庆曾发生1.4级地震。根据地震局介绍,这次地震属北京地区正常的地震活动,没有必要产生惊慌。同时地震局还介绍,北京地区一般每年都会发生几次局部有感地震,平均4年左右发生1次3-4级地震,一般不会造成破坏和损失。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连环漫画科幻故事中有时会出现透视仪,能够穿透墙壁等物体,而现在这已不再是科幻情节,科学家最新设计一种芯片放置在手机中可作为“X射线透视器”。
使手机或可透视衣物
一种高科技芯片可使一部手机“看穿”墙壁、树木和塑料层,以及穿透衣物等纤维织物。医师也可以使用这种成像仪透视人体器官,在不使用损害性X射线照射或者费用昂贵的核磁共振扫描仪的情况下,探察人体内是否存在癌肿瘤。
研究小组的这项最新研究涉及到之前从未使用的电磁频谱——太赫兹波段
当前这种“透视器”仅能在短距离下运行,使用一个标准大小的微芯片装配在手机或者其他手持性电子设备中
研究人员称,它能够使DIY者探测到墙壁内的图钉,或者在商业领域用于检验伪钞。当前这种“透视器”仅能在短距离下运行,使用一个标准大小的微芯片装配在手机或者其他手持性电子设备中。
研究小组的这项最新研究涉及到之前从未使用的电磁频谱——太赫兹波段,这一波长范围位于微波和红外线之间,并未被多数消费者设备所使用。美国犹他州达拉斯市电气工程教授肯尼思-O博士说:“我们使用之前未开发利用的电磁波段适用于消费者使用和救生医学应用。太赫兹波段具有充分的无限应用潜能,未来我们将从中受益。”
使用这种新的途径,成像装置能够形成太赫兹等级的信息处理,而无须使用几个镜头安装在一个设备中,这将减小外形尺寸和成本。第二项先进性在于将消费者设备溶入微芯片,芯片制造商使用补充性金属氧化半导体(CMOS)技术作为多数消费者日常使用电子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高清电视和游戏机)的基础,肯尼思说:“补充性金属氧化半导体能够负担,并能用于制造大量的芯片,补充性金属氧化半导体和太赫兹技术结合在一起,意味着你可以将这个芯片和接收器放置在手机背后,将它放入口袋之中便能透视物体。”
由于涉及到个人隐私问题,肯尼思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组将这一勘测距离缩短至不足4英寸,像这样技术的消费者应用可以发现墙壁中的图钉,鉴别重要的文档资料,商业领域还可使用它来检验伪钞。制造企业可在过程控制领域应用这项技术。
还有更多的太赫兹通信频道,其波段范围与当前使用的无线通信并不冲突,因此信息在该波段能够更快速共享。太赫兹探测装置还可用于成像探测癌肿瘤,通过呼吸分析来诊断疾病,并监控气体毒性。
肯尼思是德克萨斯州仪器公司著名讲座主持人,他说:“事实上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我们能够做,只是我们未想到而已。”这项研究项目发表在近期举办的国际固态电路会议上,研究小组计划下一步基于补充性金属氧化半导体和太赫兹频谱系统建造一个完整的工作成像系统。(卡麦拉)
相关阅读
随着全球变暖加剧,冰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远古细菌随时可能会重新进入生态圈
据国外媒体4月20日报道,就像《星球大战》中的太空船长汉•索罗(Han Solo)处于碳凝冷冻状态一样,埋葬在地球极地冰盖下的细菌可能也处于一种假死的状态。所不同的是细菌能以这种方式坚持成千上万年。现在,随着全球变暖加剧,冰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远古细菌随时可能会重新进入生态圈,从而引发了科学家对全球变暖影响的新的担忧。
自由撰稿人谢丽尔•卡茨(Cheryl Katz)近日在《每日气候和科学美国人》(The Daily Climate and Scientific American)期刊上发表报告称,极端情况下,不仅在年龄上,而且在数量上,冰层下的细菌和其它微生物的生物量都可能是地球上所有人类的1000倍以上。蒙大拿州立大学的微生物学家约翰•普瑞斯库(John Priscu )对卡茨说:“这是一个基因组循环的方式,如果你把一样东西放在冰面上,100万年以后它又会走出来。”
科学家将密切留意这“走出来”的一部分。他们已经设法恢复那些在人类出现之前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譬如,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微生物学家布伦特•克里斯特纳(Brent Christner )使包裹在75万年历史的冰里的臭虫复活了,迄今为止已复活的大部分臭虫类似现代生活在土壤和海洋的喜冷细菌。其他研究小组可能很快会遇到更古老的微生物,因为他们钻入冰下湖泊沃斯托克(Vostok )和埃尔斯沃思(Ellsworth),这两个湖泊位于南极冰层下,脱离外部世界并已封存了数百万年之久。微生物学家表示,幸运的是,他们的任何复活实验不会引发类似好莱坞灾难片《传染病》里所演示的席卷全球的流行病。
尽管如此,专家们对于这些古老的臭虫仍有一些担忧:1、解冻细胞会转变成大量堆肥,释放二氧化碳和甲烷到大气中,将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永久冻土层解冻,这种升温已经发生了;2、在冰内演变的远古微生物超出现有的微生物数量,将带来未知的后果;3、远古微生物复活,随着融冰进入大海,将破坏海洋化学成分,并与现代海洋微生物竞争;4、远古微生物的基因与现代微生物的基因混合,可能将出现前所未见的生物种类,搅乱海洋;5、远古细胞进入海洋作为营养物质,将引发现代细菌大量繁殖,吸走水中大部分氧气,破坏鱼类的栖息地,导致海洋出现更多的死区。(尚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