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智能手机或许会成为日后保护濒危土著语言的“利器”。在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保留区阿纳姆地西北的克罗克岛上,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语言学家布鲁斯·伯奇领导的项目组开发出了一种名为“MA!Iwaidja”的智能手机词典应用程序。

 

此程序包含了1500个带有发音的英语与Iwaidja语互译词条、450条短语以及关于Iwaidja语和其他濒危土著语言的信息,供使用者下载。

 

“对于那些正在快速消逝的语言来说,这个程序将变成一个不断更新、发展的语言存储器,”布鲁斯·伯奇说。

 

目前,它已经引起了那些来自澳大利亚、美洲和非洲的试图保护濒危土著语言的研究者们的兴趣。

 

此外,这一研究团队目前正在尝试开发一种用于阿纳姆地西部土著语言保护的软件。

(本文来源:新华网 )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机器人可随音乐节拍跳舞 人类DJ或将失业
美国科学家最近研发了一款DJ机器人,它可以随着音乐节拍跳舞

  据国外媒体报道,来自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佐治亚技术研究所音乐技术中心的研究人员最近研发了一款DJ机器人,名为“Shimi”。这款机器人被称为音乐伴侣,它启用了安卓(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的功能。

  除了看起来非常可爱之外,Shimi还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娱乐功能。首先,它能够根据用户正在听的音乐推荐新的歌曲。它也可以随着音乐节拍跳舞,并根据用户的反馈确定它是否应继续演奏这首曲子,以及以什么音量演奏。这款具有智能手机功能的机器人,身高只有一英尺(约合30厘米),但它配备了很多功能。音乐技术中心的吉尔·温伯格(Gil Weinberg)教授参与设计了这款DJ机器人,他说:“Shimi的设计是为了转变人们享受和思考他们的音乐的方式。”

  Shimi的其中一个特点肯定会成为它的卖点,即它能够利用连接在智能手机上的摄像头和人脸检测软件,找出听众在一个房间里的哪个位置,然后相应地定位其扬声器。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是该机器人能够分析它的听众鼓掌的声音。然后,它扫描音乐库,寻找具有相同或相似节拍和节奏的歌曲,并开始演奏,然后随着旋律开始跳舞。音乐技术中心的梅森·布乐坦(Mason Bretan)博士解释称:“许多人认为机器人受到编程指令的限制。Shimi告诉人们,机器人也可以是富有创意的,它们也可以发挥互动作用。”

  在未来,该研究团队计划推出新的应用程序,将使Shimi能够识别各种手势。用户将能够通过摇头表示不喜欢,机器人看到就会立即更改它当前正在播放的曲目。该团队解释称,其它手势可以用于跳过曲目,以及将音量调大或调小,开发的可能性几乎是无限的。温伯格说:“我相信,我们的音乐技术中心将引领一场革命,未来我们的家庭中将看到更多的机器人,帮助人们做一些日常琐事。”(嘟嘟)

  相关阅读

  艺术家设计临终关怀机器人 爱抚手臂可安慰患者

  游泳机器人问世助测量数据 未来或可战菲尔普斯

  人类探测星际飞船或成饲料 机器人才是最佳方案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外媒曝光的iPhone图片

  今天早些时候,9to5mac最先爆出下一代iPhone的后盖图片。很快,他们又贴出了更多的高清大图,其中包括白色和黑色两种。正如你所见,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该外壳的大概结构和材质。

  这些照片清晰地显示出下一代iPhone的部分特性。很早前就传言的更小的接口坞已经能看出来,耳机插孔也被首次移到了底部,扬声器栅格经过了重新设计。同时在摄像头和LED闪光灯之间有一个新的开口,初步猜测可能是手机的第二个麦克风,使手机在录像时更好地捕捉音频。

  外媒曝光的iPhone图片

  此外还有一些下一代iPhone零件的照片,可以大致一下看出下一代iPhone的框架,包括“Home”键。来自苹果供应链的消息称,新的iPhone宽度与此前的相同,但长度有所增加。同时消息人士表示,新的iPhone界面将被重新设计,屏幕尺寸为3.999英寸,分辨率为1136×640。

  上面这张被认为是下一代iPhone正面玻璃的照片,据称这种玻璃能够容纳一个更长的显示屏幕。同时可以看出前置摄像头似乎移动到了听筒上方。

发表在栏目: 科学


长期使用手机不利于青少年健康

  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ETRI)21日公布的最新研究显示,青少年使用手机的时间越长,发生“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亦称儿童多动症)的可能性越高。

  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对手机电磁辐射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40%,更容易受到电磁辐射的伤害。此次调查的主办方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表示,为了让青少年尽量避免手机电磁辐射的伤害,将于年内制定青少年手机使用指南。

  据悉,这是世界上首个指出使用手机和患“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有直接关系的报告。近来,世界上相继出现了很多“血液铅浓度越高,青少年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发病率越高”的研究成果。韩国一名教授表示,对于血液铅浓度高出平均值50%的青少年来说,过多使用手机,患上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相关阅读

  逛英国小镇无需导游 旅客手机扫条形码可获讲解

  "苹果"发烧友迎福音 日公司推出超薄手机防水套

  调查称手机让英国人越来越失礼 如厕不忘发短信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世界第一个“维基百科镇”19日落户英国威尔士 

  据英国媒体报道,世界第一个“维基百科镇”19日落户英国威尔士东南部的蒙茅斯镇,该地的建筑物都安装上了条形码,游客只要用手机扫描条形码,便可获得25种语言的关于该地标的全面介绍。

  “维基百科镇”的诞生得到维基百科的全力支持。据维基百科编辑约翰。康明兹介绍,“蒙茅斯百科”在小镇建筑物的两侧安装一种叫做“QR”的特殊条形码,游客只要用智能手机扫描一下条形码,就能即刻在手机上看到维基百科上关于该地标的全面介绍。

  “蒙茅斯百科”计划获得了当地议会的支持,全镇都可以免费无线上网。用英国维基百科负责人罗杰的话来说,蒙茅斯恐怕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游客使用“QR”条形码就能用匈牙利语、印度语、印尼语以及其他语种游览的地方。

  罗杰还介绍道,这个计划的正式启动有助于介绍当地的商店、学校和社会团体。尽管此前维基百科与部分图书馆进行过“QR”条码的合作,但“蒙茅斯百科”计划是合作规模最大的一次,在全镇的学校、重要建筑和商店等处贴有上千个不同的条形码。

  罗杰说:“维基百科的志愿者用至少25种语言更新了将近500篇关于蒙茅斯的文章以及视频。真人导游和地图总会过时,而维基百科的文章却总能保持更新。”(信莲)

  相关阅读

  美网站评选旅游者素质差国家 美国居首中国第二

  加男子赴美旅游忘记护照 竟用苹果ipad顺利通关

  全球最想去的旅游城市 巴黎荣登榜首西藏居第六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连环漫画科幻故事中有时会出现透视仪,能够穿透墙壁等物体,而现在这已不再是科幻情节,科学家最新设计一种芯片放置在手机中可作为“X射线透视器”。


使手机或可透视衣物

  一种高科技芯片可使一部手机“看穿”墙壁、树木和塑料层,以及穿透衣物等纤维织物。医师也可以使用这种成像仪透视人体器官,在不使用损害性X射线照射或者费用昂贵的核磁共振扫描仪的情况下,探察人体内是否存在癌肿瘤。


研究小组的这项最新研究涉及到之前从未使用的电磁频谱——太赫兹波段 

当前这种“透视器”仅能在短距离下运行,使用一个标准大小的微芯片装配在手机或者其他手持性电子设备中 

  研究人员称,它能够使DIY者探测到墙壁内的图钉,或者在商业领域用于检验伪钞。当前这种“透视器”仅能在短距离下运行,使用一个标准大小的微芯片装配在手机或者其他手持性电子设备中。

  研究小组的这项最新研究涉及到之前从未使用的电磁频谱——太赫兹波段,这一波长范围位于微波和红外线之间,并未被多数消费者设备所使用。美国犹他州达拉斯市电气工程教授肯尼思-O博士说:“我们使用之前未开发利用的电磁波段适用于消费者使用和救生医学应用。太赫兹波段具有充分的无限应用潜能,未来我们将从中受益。”

  使用这种新的途径,成像装置能够形成太赫兹等级的信息处理,而无须使用几个镜头安装在一个设备中,这将减小外形尺寸和成本。第二项先进性在于将消费者设备溶入微芯片,芯片制造商使用补充性金属氧化半导体(CMOS)技术作为多数消费者日常使用电子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高清电视和游戏机)的基础,肯尼思说:“补充性金属氧化半导体能够负担,并能用于制造大量的芯片,补充性金属氧化半导体和太赫兹技术结合在一起,意味着你可以将这个芯片和接收器放置在手机背后,将它放入口袋之中便能透视物体。”

  由于涉及到个人隐私问题,肯尼思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组将这一勘测距离缩短至不足4英寸,像这样技术的消费者应用可以发现墙壁中的图钉,鉴别重要的文档资料,商业领域还可使用它来检验伪钞。制造企业可在过程控制领域应用这项技术。

  还有更多的太赫兹通信频道,其波段范围与当前使用的无线通信并不冲突,因此信息在该波段能够更快速共享。太赫兹探测装置还可用于成像探测癌肿瘤,通过呼吸分析来诊断疾病,并监控气体毒性。

  肯尼思是德克萨斯州仪器公司著名讲座主持人,他说:“事实上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我们能够做,只是我们未想到而已。”这项研究项目发表在近期举办的国际固态电路会议上,研究小组计划下一步基于补充性金属氧化半导体和太赫兹频谱系统建造一个完整的工作成像系统。(卡麦拉)

  相关阅读

  美国研制手机"透视器" 可看穿墙壁甚至照出肿瘤

  美宇航局研制神奇"透视眼镜" 装扮酷似未来战士

  科学家开发便携式手持X射线仪 可直接透视皮肤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美研制手机

这种新型“透视器”能够“看穿”墙壁和衣服等。

美研制手机

  新型CMOS芯片能够让用户拥有“透视眼”

  据英国《每日邮报》4月19日报道,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着一个英雄梦,或许都梦想着自己能够拥有科幻片中角色的超能力。日前,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的科学家们研发出的新型手机“透视器”或许能够满足人们的这一愿望。

  在最近举行的国际固态电路大会上,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的科学家展示了这项新型高科技技术。

  这种“透视器”是利用“兆赫”波段开发出的具有透视功能的高科技芯片,用途广泛。安装到手机上之后,用户就能够通过手机“看穿”墙体、木头、塑料制品、甚至是衣服等纺织品;能够检验重要文件和钞票的真假;还能够让医生在不使用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的X射线和价格昂贵的核磁共振检查的情况下,“透视”到人体内的恶性肿瘤。

  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电子工程学教授肯尼斯说:“我们所开创的方法是利用之前未曾使用过的兆赫波段,让其为人们日常生活所用,并制作成可以拯救生命的医疗设备。兆赫波段能给所有人带来好处,它充满了无限潜能。”

  这项新技术具有两个优势,一是兆赫波段能够独立成像,从而使“透视器”的体积和造价都有所减小;二是使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技术制造芯片,使“透视”到的物体能成像在用户使用的电子产品上。

  肯尼斯说:“CMOS价格不贵,并且可以用来制作多种芯片。CMOS和兆赫波段的搭配使用意味着,大家可以把芯片和接收器安装在手机背面,使其成为能够放在口袋里的透视器。”

  在注重技术开发的同时,肯尼斯和他的研究团队也考虑到了“透视器”所可能涉及到的隐私问题。因此,他们把这项技术的可视范围设定在4英寸(约为10.16厘米)以下,从而避免有人远距离进行窥视等不法行为。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上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在京公布。调查显示,由于受数字媒体的冲击,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的阅读量与阅读率均有所下降,而手机阅读等数字化阅读方式增长迅猛,特别是手机阅读,呈现出学历越低,阅读率越高的趋势。针对这一情况,有专家解释说,这与阅读内容有关,手机阅读主要是网络小说、穿越小说等大众化的内容,所以读者多集中在年轻人和学历较低的群体中。但也有值得高兴的新气象,即纸质图书的阅读率和阅读量双双上升,虽然幅度不是很大,但至少也说明,传统阅读方式在广大群众中仍旧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且有近六成的受访者表示,当地相关部门应该多举办一些阅读活动,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由此看来,对于阅读,公众们终于有了自觉意识。

重视阅读是城市乃至国家的一种正确抉择。有人讲,阅读关乎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关乎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这话或许说得有点大,但文化的传承,又多一半是靠文字或者说阅读来完成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国人,基本是在阅读纸质媒介中长大的,生于七八十年代的人,多半跟着电视一道成长,而九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则与电子文本和电子游戏更加亲近。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千百年来,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经典,几乎多是以方块字的形式延续的,而文字与视觉对受众的内心浸染毕竟是两码事儿,疏远了阅读,若干年后,我们的文化是否会再次出现断裂?近些年来,我也接触过很多大中学生,不客气地讲,他们的汉字书写水平每况愈下,知识结构也很单薄,遇到搞不懂的问题,唯一的选择就是到网上查找,假若网上没有,就只好瞪着眼睛抓耳挠腮了。网络搜索这样的“捷径”,方便是很方便,但它也极易摧毁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是创造能力。

现如今,已经有了网上图书馆,经典也已被数字化,一些新出版的纸质图书也有电子文本等,电子阅读已成为一种大趋势和新工具。关键是我们是否会充分地去利用这个新工具。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进步,正是借助了各个历史时期全新的科学成果。但有一个前提我们必须搞清楚,也即根与花的关系。没有根,花是开不了的,更不会结出果实。我们当然可以“移花接木”,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嫁接到先进的形式上。

几年前,在下从拥挤嘈杂的黄山溜下,穿行于山野之中,行走于古村小巷之间,鸟在飞,雀在叫,同时伴着远处传来的朗朗书声。有位白发老农,还把他写的“书”送给我,并说,一天读10页,少了些,但天天读,就积下了。从那天起,我就认为,真正能把书读懂了的人,或许真的不在城市,而在乡间。

发表在栏目: 文化

  科学网(kexue.com)讯 随着触屏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盛行,人类的某些手指史无前例的忙碌起来,比如食指,一天有大量的时间在屏幕上滑行,如果碰上一个游戏狂人,手指不罢工才怪,台湾某男子就遭遇了这一茬。

  这位台湾男子在每天花至少6小时在他的触屏智能机上玩游戏之后,食指现在已经没用了。他的食指软骨受了重伤,导致现在不管是弯曲手指还是移动手指都会带给他难以承受的痛苦。

  在经历了5个月的物理疗法之后,这位曾经敏捷过人的手机游戏玩家仍然无法顺利拿起桌上的东西,或者写字(包括发短信),以及完成各种日常事务。

  经受苦痛教训的该男子发誓说再也不会在自己的手机上玩游戏了,并且向智能机以及他过去喜爱的游戏们竖起了他仍然完好的中指。(科学网kexue.com 重林)

  相关阅读

  暴力游戏危害系错误认识 玩家团队协作意识更强

  英女子超重遭游戏机歧视 知耻后勇成功减肥百斤

  暴力游戏可改变大脑细胞 或对玩家带来负面影响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诺基亚全新来电提醒技术

  科学网(kexue.com)讯 或许许多人都会为手机铃声小而烦恼,通常在拥挤的公共场合很难听到手机铃声,你也有可能因此而漏掉了一些重要电话。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诺基亚研究了一款新型的手机,可以使你轻松的感觉到手机的震动。

  诺基亚近日新开发出了一款刺痛感的手机,并为它申请了专利,新的电话出了普通功能外,添加了来电刺痛感功能。用户只需要打开手机特有的磁性材料信号开关,命在胳膊上贴好磁性反应片,电话来电后磁性片便会产生刺痛感,使你感觉到手机的信息。不过这样的刺痛感不会很疼,力度和纹身有些相似。


此技术堪比疯狂的青蛙

  科研人员表示,这样的设计可以解决开会中无法使用铃声的问题,而震动也存在过于吵闹的情况。磁性反应片不会产生嗡嗡的声音。更是很好的警告,如果遇到手机没电报警的时候,它会给你做出很好的警告。

  不过有人认为,这样磁性的油墨材料附着在人体的皮肤会产生危害,对此科研人员表示:“这点完全不用担心,它可以放心使用。而且它也不会因为高温暴晒等问题而消磁”目前诺基亚已经完成了对这样技术的专利申请。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新奇研究手机品牌显情感 苹果用户易办公室恋情

  加男子赴美旅游忘记护照 竟用苹果ipad顺利通关

  曼联超可口成世界第六品牌 苹果落后谷歌居第二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1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