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近日盘点了2011年度全球各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新发现,并挑出其中最受读者和网友热捧的十项,其中包括:美国51区侦察机残骸曝光、墨西哥发现罕见独眼鲨鱼、发现首颗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发现迷失的玛雅古城等。
1. 美国51区侦察机残骸曝光
上世纪50年代末期,一架钛材料A-12侦察机原型机在神秘的51区准备接受雷达测试。经过一系列解密后,内华达基地51区在冷战期间的诸多细节最终大白于天下,其中包括A-12侦察机坠毁事件的照片以及掩盖坠机事件真相的相关细节。这些细节和照片此前从未公开过。美国国家地理新闻曾于今年5月份报道过此发现。美国冷战分子利用51区的高度安全和机密性开展最先进航空航天技术研究,以防止被敌方侦察。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最绝密的OXCART研究项目就在51区开展,该项目致力于研发A-12侦察机以取代U-2侦察机。
2. 墨西哥发现罕见独眼鲨鱼
10月份,科学家宣称在墨西哥发现一种极为罕见的独眼鲨鱼。这个长约56厘米鲨鱼胎儿只有一只眼睛,位于头部的前端。这一特征其实是一种名为“独眼畸形”的先天疾病症状,发生于许多动物物种身上,也包括人类。美国杰克逊维尔北佛罗里达大学生物学家吉姆-吉尔斯雷切特是鲨鱼研究专家。吉尔斯雷切特介绍说,科学家此前曾经多次发现这种独眼鲨鱼的胚胎,但从未在母体外发现,这表明独眼鲨鱼在野外无法存活太久。
3. 墨西哥发现最大的大白鲨
今年5月,一支远征队声称,他们曾经捕获过迄今发现的体形最大的大白鲨。这条雄性大白鲨长约5.5米,于2009年秋发现于墨西哥瓜达卢普岛海域。
4. 美国黄石公园超级火山隆起
今年1月份,科学家曾经发表报告称,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超级火山开始一次“深呼吸”,导致数英里范围内的地面大幅隆起。这座沸腾的火山在过去的210万年中曾经大规模喷发过三次,每一次的喷发强度都相当于圣海伦斯火山于1980年喷发时强度的一千倍。黄石火山口范围约为40公里*60公里,这是大约64万年前上一次大规模喷发时留下的火山坑。
7.海洋探险家雅克-库斯托
一幅未标注日期的照片,展示了海洋探险家雅克-库斯托以及他的水下研究船。这艘研究船是一个无舵碟形潜水器,利用推进喷嘴行进,就像是一架水下飞机。弗朗西斯说:“库斯托就像是一个神奇的解说员,向人们讲述海洋世界的美丽。此外,他还参与制造了水下呼吸装置水肺,扩大了海洋考察的广度。”
1952年起,库斯托共接受了国家地理学会的37笔资金。《国家地理杂志》刊登了有关库斯托进行的十几次海洋考察的报道以及所拍摄的照片,带领读者走进神奇的海洋世界。海洋生态学家和国家地理学会常驻探险家伊里克-萨拉追寻库斯托的脚步,探索和保护海洋最后的原始区域。
8.利基夫妇发现进化证据
照片在肯尼亚拍摄,古生物学家玛丽-利基和路易斯-利基夫妇正在分析化石。利基夫妇一直致力于寻找早期人类证据,他们的儿子和儿媳——理查德-利基和莫维-利基以及他们的孙女路易丝-利基也投身于这一研究领域。从1960年开始,利基夫妇共获得国家地理学会提供的76笔资金。弗朗西斯说:“我们长久以来一直向利基家族提供资金,资助他们进行研究。他们的研究发现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加深了我们对人类起源的了解。”
9.发现长脚鱼“提克塔利克”
芝加哥大学古生物学家尼尔-舒宾与复原的长脚鱼“提克塔利克”。在2004年一项国家地理学会资助的考察计划中,舒宾发现了这条怪鱼,年代可追溯到3.75亿年前。科学家认为“提克塔利克”是首批从海洋前往陆地的动物之一。国家地理学会的弗朗西斯说:“古生物学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如果不了解过去的世界是怎样一副景象,我们便很难预测未来。”
国家地理学会资助了世界各地的一系列古生物学研究计划,包括资助古生物学家保罗-塞莱诺的研究。塞莱诺几乎在所有大陆都发现了新恐龙种群。弗朗西斯说:“化石世界一直为我们送上令人吃惊的发现。我们从很早就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
10.绘制海床地图
一幅未标注日期的照片,制图师布鲁斯-赫泽和玛丽-萨普注视着一张海床地图。1970年,赫泽和萨普利用国家地理学会的资金,首次对海床进行测绘,展示海脊等地貌。海底的崎岖地形与陆地上如出一辙。弗朗西斯说:“他们在研究中绘制了海床地图,是《国家地理杂志》刊登的最著名的海床地图之一。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都在使用这幅地图,它是制图学领域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大陆漂移、海床扩张以及海底构造。”(孝文)
3.古道尔发现黑猩猩秘密
一幅未标注日期的照片,展示了灵长类动物学家珍-古道尔和一只野生黑猩猩。1961年起, 古道尔便在国家地理学会的帮助下进行具有开拓性的黑猩猩研究。根据她的研究发现,黑猩猩懂得使用工具。长久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这是人类特有的行为。
弗朗西斯说:“对于珍-古道尔,很多人并不知道当时的她还是一个未经考验的新人。但她的激情和求知欲点燃了国家地理学会当时的领导者的兴趣。相比之下,现在的我们更关注那些在所在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研究人员,也更愿意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为了鼓励新人,我们制定了年轻探险家资助计划,我们帮助新冒出的探险家进行研究,在每年举行的讨论会上向他们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我们一直在寻找新的未经考验的人和想法。”
4.秘鲁古城马丘比丘
照片展示了富有传奇色彩的秘鲁古城马丘比丘,建在山顶之上。1911年,耶鲁大学考古学家海勒姆-宾汉姆在国家地理学会提供的资金支持下进行发掘。弗朗西斯说:“马丘比丘是古印加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西方人对它一无所知。资助马丘比丘考察是我们在考古学领域的第一批重要冒险之一。令人兴奋的马丘比丘挖掘工作持续了一个多世纪,是国家地理学会资助探索计划的一个标志。”
5.受到保护的红杉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红木溪,两名科学家正在测量世界上最高的红杉的周长,其中一人是国家地理学会的受赠者切斯特-布朗(中)。1963年,就职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布朗获得国家地理学会提供的资金,他帮助成立了红杉国家公园。几十年前,《国家地理杂志》曾在成立公园管理局过程中扮演角色。弗朗西斯说:“1916年4月出版的《国家地理杂志》插页中登载了‘谢尔曼将军’的照片,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巨杉。这一期的《国家地理杂志》是美国通过国家公园管理法的一个促进因素。”
6.资助南极考察
南极洲,海军上将理查德-伯德检查飞机的日光罗盘。1929年,伯德和4位同伴成为第一批驾机飞跃南极的人,飞机上搭载着这个日光罗盘以及国家地理学会的会旗。当时,他们在空中对面积6万平方英里(约合15.54万平方公里)的南极区域进行拍照。弗朗西斯说:“进入极地地区的难度超过地球上的其他地区,也因此成为科学考察的热门。在南极考察中,伯德拍摄了一系列照片,帮助绘制南极地图。现在的极地考察利用很多新设备,例如各种远程传感装置。”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2月13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网站评选出国家地理学会资助下的研究计划取得的十大成果,其中包括绘制海床地图,发现黑猩猩懂得使用工具,发现长脚鱼“提克塔利克”,以及首次发现不依靠光合作用的生命形态。自1890年以来,国家地理学会共颁发了1万笔资助资金,资助研究和探索计划,所取得的发现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地球的了解。
国家地理学会资助下的马丘比丘挖掘工作已经有120年历史,在他们的资助下,研究人员发现了“泰坦尼克”号沉船残骸,珍-古道尔对黑猩猩进行了研究。国家地理学会的第1万笔资助资金颁发给克瑞提-卡伦斯,她是杜克大学和印度野生动物研究中心的生物学家。卡伦斯将利用这笔资金评估印度西高止山脉地区5家公园的人类-野生动物间爆发的冲突,这一地区是老虎、亚洲象以及其他濒危和受到威胁的动物的家园。
国家地理学会研究、保护与探索部门副总裁约翰-弗朗西斯表示:“卡伦斯在很多方面都是国家地理学会前进方向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她致力于研究人类与数量不断减少和生存受到影响的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作为一名野外生物学家,她有着丰富的经验。”卡伦斯是班加罗尔人。弗朗西斯指出卡伦斯获得资助资金说明国家地理学会的受赠者越发国际化。“我们资助的资金大约有40%颁给非美国人。过去40年时间里,我们每10年提高10%。”
1.发现王蝶伊甸园
一幅档案照片,在墨西哥拍摄,一群王蝶落在向导的帽子上。1975年,国家地理学会提供的资金帮助生物学家佛瑞德-厄克特发现这种蝴蝶的冬季目的地。“这种美丽的动物会飞行相当长距离,它们的迁徙是地球上最引人注目的景象之一。”
国家地理学会继续资助生物迁徙行为的研究,其中包括动物学家马丁-维克勒斯基进行的研究。他利用微型无线电发射机研究迁徙的鸟类和昆虫。为了鼓励获得其资金支持的科学家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国家地理学会每年在华盛顿特区总部举行探险家讨论会。弗朗西斯说:“我们将各研究领域的带头人召集到一起并安排讨论,讨论一系列重大问题并寻找打破他们所钻研学科间界限的解决之道。人们有时认为国家地理学会是一家媒体公司。但通过我们的杂志和节目,人们就会发现我们为探索、研究和环保工作提供了怎样巨大的帮助。”
2.“阿尔文”号潜水器
借助于国家地理学会1977年颁发的一笔资助资金,海洋学家罗伯特-巴拉德帮助发现了太平洋加拉巴哥裂谷深处的热液喷口,照片展示的“阿尔文”号潜水器也为上演这一发现做出了贡献。在热液喷口,科学家首次发现不依靠光合作用的生命形态。国家地理学会的弗朗西斯说:“地球上存在一些独特的生命形态,等待我们去发现,但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1985年,巴拉德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焦点。这一次,他率领的探险队发现了“泰坦尼克”号沉船残骸。
国家地理学会的第一笔资助资金于1890年颁发,当时刚刚成立两年的国家地理学会决定启动一项探索计划,加深对地球的了解。这笔资金用于资助一个研究小组考察加拿大的圣伊利亚斯山。在遭遇恶劣天气和雪崩之后,考察队返回。此次考察中,他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包括第一次拍摄加拿大最高峰洛根山的照片。
自1890年以来,国家地理学会资助的资金总额已经达到1.53亿美元。由各领域专家组成的委员会每年评估1000多项资金申请,其中三分之一能够顺利拿到资金。弗朗西斯说:“我们喜欢将自己比喻成一家愿意冒险的公司。我们喜欢人们带着他们的想法找到我们,同时让他们有机会验证自己的想法,这可能是其他机构无法赋予他们的。”
9.向北极要石油
在北冰洋钻探石油的做法一直饱受争议,2011年,这种做法因现有油田产量减少,不容乐观的经济环境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的担忧获得“动力”。后两个因素显然让人感到荒谬可笑。据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北极的可获取石油储量达到900亿桶,相当于全球未发现储量的13%。
壳牌公司获得美国内政部批准,在阿拉斯加北岸的波弗特海进行石油钻探。奥巴马政府面临着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和降低汽油价格的压力,批准壳牌的请求自然在情理之中。最近,奥巴马政府提出了两项钻探区租赁计划,分别在波弗特海和楚克奇海。停止在北极钻探石油的法庭大战仍在继续,如何在偏远的北极地区管理石油钻探也引发很多人的担忧。此外,环保人士还担心石油钻探对北极熊和海象敏感的栖息地造成不利影响。
目前,埃克森美孚公司签署了一项协议,在俄罗斯北极海域进行石油钻探。照片展示的就是这片海域的一个钻井平台。随着北极冰帽融化,石油钻探和通航成为一种可能。挪威能源公司Statoil宣布,在挪威巴伦支海域发现一个巨大油田。挪威希望用新油田取代产量不断减少的老油田,开发这一油田受到很多人的欢迎。
10.遏制全球变暖时日不多
2011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出现短暂下降,一度让人看到希望,但这种下降源自于经济低迷,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被扑灭。虽然全球经济尚未实现反弹,但化石燃料排放却继续呈增长趋势。世界气象组织2011年末指出,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数量在2010年创下后工业时代新高,增长速度不断提高。
关注气候变化的行动主义者指出,人们应该将目光聚焦到让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回到350ppm上。2009年至2010年,二氧化碳浓度提高了2.3ppm,现在的浓度为389 ppm,较煤炭和石油驱动下的工业化前提高40%。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主要由煤炭所致。2011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在经济危机后的2009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屡创新高有很多原因,中国因素只是其中之一。照片在中国拍摄,工人们站在运送煤渣的传送带前,寻找可用的煤炭。
国际能源署指出,由于化石燃料需求快速增长,留给这个世界制定有效减排政策,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只有大约5年时间。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是很多国家承诺的极限。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中国的能源需求在25年内将超出美国68%,中国和印度的能源消耗量将占全球的31%。
在很多富有国家,经济低迷促使政府收紧限制化石燃料使用量的政策。西班牙、英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减少针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在发展风能和太阳能上的投入并没有像危机之前那样呈快速增长趋势。然而,2011年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入还是超过化石燃料,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孝文)
6.可再生能源补贴减少
德国,两名工作人员正在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目前,太阳能电池板安装数量继续提高,但可再生能源补贴却因为经济不振趋于减少。很多此前投入巨大资金发展风能和太阳能的国家在2011年的投入呈U形变化,纷纷减少补贴额度,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当属英国和西班牙。英国大幅减少安装大型太阳能电池板的补贴额度,西班牙减少补贴的做法导致很多投资者提出控诉,要求获得赔偿。
虽然美国可能并不是最后一个补贴乙醇的国家,但很多国家仍继续对化石燃料进行补贴,在全球范围内,对化石燃料的补贴力度超过可再生能源。国际能源署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呼吁减少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补贴,减少这些高污染燃料的使用量,帮助发展可再生能源。迄今为止,对化石燃料的补贴变化不大。
7.中国能源需求不断提高
两年前,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2011年进行的研究发现,中国未来几十年的能源需求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根据2011年9月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公布的预测,2008年至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量增长幅度中有一半来自中国和印度。根据国家能源署的预测,中国2035年的能源消耗量将比排在第二的美国高出近70%,但美国的人均能源消耗量仍高于中国。
8.Keystone XL输油管道修建计划遭抗议
加拿大西北部省份阿尔伯塔省拥有丰富的焦油砂,是一个重要的汽油产地。由于过去10年的石油价格居高不下,投入更多人力财力从焦油砂中提炼原油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在2011年的加拿大石油业,将石油从源头运往国际市场成为最大关注焦点。从焦油砂中提炼的重质石油需要进行复杂的提炼,例如在美国墨西哥湾沿海大约1700英里(约合2736公里)开采的焦油砂。
目前,加拿大所有通往美国的石油管道终点都在俄克拉何马州库欣的一个主终端。提议修建的Keystone XL输油管道能够让从焦油砂提炼的石油穿过美国中西部地区,进入德州的精炼厂。在这里,焦油砂石油进入美国各地的市场,或者运送到石油需求量较大的中国以及其他海外市场。
由于焦油砂提炼石油过程产生大量碳,修建Keystone XL输油管道遭到美国和加拿大环保人士的抗议。面对这种压力,奥巴马政府推迟是否允许在2013年动工修建管道的决定,同时研究改道绕行内布拉斯加州沙丘的可行性,这里是美国濒危物种埋葬虫的栖息地。
目前,加拿大也在积极寻找Keystone XL输油管道的“替代品”。环保人士和当地人开始将目光转向加拿大公司Enbridge提议修建的一条管道,将阿尔伯塔省的焦油砂运往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港口城市基蒂马特,而后装船运往亚洲市场。这条管道将威胁附近原住民的生活方式。
11月,Enbridge公司参与美国的另一个项目,将一条起于德州弗里波特,已经很少使用的管道与库欣终端相连,将库欣南部的原油运往墨西哥湾的精炼厂。Keystone XL管道的主要推动者、加拿大公司TransCanada表示,他们可能寻求政府批准,在2012年初开始修建Keystone XL管道南段,减轻库欣石油输送的压力。
3.原油市场挑战经济低迷
虽然2011年加油站的汽油价格呈增长趋势,但还没有达到2008年夏季破纪录的水平。根据伦敦交易的基准布伦特原油价格,尽管欧洲和美国经济低迷,但全球石油价格却呈增长趋势,2011年大部分时间的价格超过每桶100美元。石油仍旧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驱动价格上涨的力量非常复杂,对此我们无需感到任何惊讶。在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以及沙特阿拉伯等主要石油出口国,石油消费快速增长,但从欧佩克国家进口的石油数量与去年基本持平。
“阿拉伯之春”暴动——尤其是在利比亚,导致这个国家停止石油生产——推高了油价。与此同时,过去几年的常规石油生产一直较为平稳,一些人表示这说明原油价格将在长期内保持增长态势。为了保持供应量的继续增长,很多国家——尤其是美国和加拿大——加大页岩油和油砂开采力度。这两种油源的开采成本均很高,也就是说,2012年的石油价格将进一步提高。
4.Solyndra太阳能公司破产
在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Solyndra申请破产时,所有人都认为这绝非一次普通的企业倒闭事件。联邦调查局搜查了这家公司的办公室。Solyndra公司一直受到严格监管,因为他们获得美国政府近6亿美元的贷款担保,一些人称这家公司获得政府的“优待”。照片展示了Solyndra公司生产的圆柱形太阳能电池组件。
虽然贷款担保计划取得成效,但包括Solyndra在内的一些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均在2011年陷入困境。在太阳能电池板主要元件硅晶片价格走低情况下,Solyndra生产的新型太阳能电池板的需求并没有预料中的那样呈增长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全球经济衰退。
Solyndra公司的利润直线下降,其他很多太阳能公司也陷入困境。很多人将谴责的矛头指向不公平的贸易做法。一些美国太阳能电池生产商指责中国以损失利润为代价倾销太阳能电池板,中国则用美国的可再生能源补贴进行反击。随着销量的下滑,2012年总安装量可能呈下降趋势。这是太阳能业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5.美国煤电厂走向没落
美国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大的骑车人,背景为波多马克河发电厂。这家煤电长预计于2012年10月前关闭,随着它的关闭,当地居民可以呼吸到更清晰的空气。2011年,美国能源公司宣布将宣布几十年煤电厂,波多马克河发电厂只是其中之一。
为了满足联邦政府更为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老煤电厂需要投入巨资进行改造,与此同时,他们也面临着转向清洁天然气的机会。就这样,美国的电力行业开始朝着环保人士多年来一直希望的方向前进。虽然这种趋势刚刚开始,但效果已经显现出来。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提供的数据,2011年第一季度,煤电在美国所占的比重低于30年来的任何一个第一季度。
但在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对煤炭的需求仍旧呈快速增长趋势,导致美国煤炭业加大煤炭以及其他相关设备的出口力度,在他们获取大量利润的同时,这也将改变美国能源出口领域的贸易平衡。环保人士认为美国加大煤炭出口将提高全球的煤炭消耗量,对已经饱受碳摧毁的地球产生可怕影响。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2月7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网站对2011年能源方面的新闻事件进行评比,评选出十大能源新闻事件,包括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页岩天然气开采热、Solyndra太阳能公司破产和可再生能源补贴减少在内的能源业新闻事件纷纷榜上有名。
1.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同时导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这是自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来世界上最严重的核灾难。失去电力供应之后,海水破坏了至关重要的备用发电机,导致冷却系统失灵,无法控制核燃料的衰变热。几小时内,氢气不断聚集并发生爆炸,外部安全壳被炸毁,6个反应堆中有3个发生部分熔毁。事故发生后,工人们开始了长达数周的救援行动,试图控制福岛核电站。
福岛核事故不仅改变了日本的能源面貌,同时也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长期能源计划产生重要影响。2011年初,核能还被认为处在“复兴”的开端,随着福岛核事故的发生,核能复兴之路被踩了急刹车。海啸发生后几天,德国关闭了17座核电站中的8座,不久后又决定在2022年之前关闭所有核电站。欧洲工程公司西门子9月表示,将退出核电站市场。在福岛核事故之后,印度出现的反对建造世界上最大核电站计划的抗议之声越发高涨,但印度政府坚称建造核电站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必须要采取的方式。
2011年末,福岛核电站的形势趋于稳定,但日本官员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例如反应堆内的放射性物质衰变以及如何应对隔离区以外的危险区域。10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向日本派遣辐射专家,检查3号反应堆。
2.页岩天然气开采热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一名妇女点燃一桶饮用水,她说饮用水已经被附近水力压裂开采的天然气污染。2011年公布的一项研究首次证实钻探能够在某些情况下导致甲烷进入饮用水。尽管担心水力压裂开采天然气对水和空气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有可能引发地震,但这种开采能够改变能源领域的面貌,尤其是对于美国来说。
水力压裂开采的页岩天然气能够满足美国三分之一的天然气需求。与石油相比,天然气的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对消费者充满诱惑。在德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和怀俄明州等长期以来一直开采天然气和石油的州,水力压裂开采天然气仍在继续。几十年来一直没有进行这种开采的州也参与进来,其中最显著的当属宾夕法尼亚州。但随着一些分析师对水力压裂开采的经济效益提出质疑,一些勘探活动开始转移到平原地区,开采效益更高的石油。
在对能源饥渴的美国东岸,宾夕法尼亚州和附近的州均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就蕴藏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下方的马塞勒斯页岩层。2010年,钻探公司共在宾夕法尼亚州钻了1386口天然气井。2011年前9个月,他们已经钻了1600口天然气井,尽管州际监管机构特拉华河流域委员会对宾州最东部颁布禁钻令。令俄克拉荷马州居民担忧的是,水力压裂开采天然气可能引发一系列地震,深井灌注废水处理也可能与水力压裂有关。俄克拉荷马州地质勘探部门公布的一份报告称可能存在一定联系,但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
2011年,全球范围内出现页岩天然气开采热。根据美国政府的初步估计,32个国家的页岩层天然气储量是美国总供应量的6倍。目前,英国已开始水力压裂开采。随着一份报告称水力压裂与兰开夏郡的小地震之间存在联系,人们对这种开采的担忧情绪不断加剧。7月,法国成为第一个全面禁止水力压裂开采的国家。在南非,能源公司获得克瓦桑语族家园地下一个巨大气田的开采权。这一地区拥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但水资源短缺,有关环境和财产权的讨论正在激烈进行。此外,波兰似乎也要大力开采页岩天然气。
5 挪威斯瓦尔巴机场
挪威斯瓦尔巴机场的路标,指向世界各地的目的地,全部位于斯瓦尔巴群岛南部。这座机场座落于朗伊尔城附近,是世界上最北端的商业机场,北极圈内的所有典型天气在这里都会出现。斯瓦尔巴群岛大约处在挪威大陆与北极中间的位置。北部海域经常结冰,船只无法通行,绝大多数游客从奥斯陆或者特罗姆瑟搭乘客机前往这座群岛。
6 法国库尔瑟维尔机场
法国库尔瑟维尔机场位于阿尔卑斯山的滑雪胜地,建在崖面上,高出海平面6588英尺(约合2008米)。007系列影片《明日帝国》惊险刺激的开场戏就在这里取景拍摄。航空与旅行作者威尔逊表示:“这是一条很短的跑道,建在群山之中。它是一个斜坡,在这里起落前必须充分了解山区的天气、降雪和风等因素。令人感到吃惊的是,跑道附近还有几条滑雪坡道。它并不是一个可以复飞的机场。根据规定,你只有一次降落机会,如果错过这个机会,就没有第二次机会,只能飞往其他机场降落。”
7 苏格兰巴拉机场
驾机飞往苏格兰巴拉岛的飞行员必须提前了解所有有关天气和空中交通的报告,同时还要密切关注潮汐变化这个不同寻常的因素。这个外赫布里底群岛简易机场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条经常有商业航班在海滩上起降的跑道。巴拉机场的3条跑道都在特拉赫-姆霍沙滩上,其中一条在高潮时被海水淹没,无法使用。在一些人眼里,巴拉机场是他们必到的一个旅游目的地。威尔逊说:“像我这样的航空迷都希望到这里见识一下。”(孝文)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2月5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最近公布了世界上7座环境最极端的机场,其中包括南极洲冰跑道、不丹帕罗机场、挪威斯瓦尔巴机场以及苏格兰巴拉机场。在这些机场起降不仅需要出色的驾驶技术,同时也需要过人的胆量和勇气。
1 南极洲海冰跑道
南极洲罗斯岛的美国麦克默多科考站,身穿毛皮风雪大衣的乘客走下C-17运输机。这里的海冰机场是7座最让人恐惧的机场之一,即使在条件最好的情况下,这种简易机场也处于不稳定状态,给起降带来不小难度。为麦克默多站运送物资补给的飞机往往选择在春季起飞,此时的天气环境比较适于飞机起降。12月,海冰开始走向脆弱,这个机场不复存在,飞机利用罗斯冰架上的另一条冰跑道起降。在气温寒冷的月份,这条跑道仍可以使用。
2 荷属安地列斯群岛萨巴岛机场
萨巴岛是加勒比海的一座荷属小岛,岛上的胡安彻-亚拉斯奎恩机场令人望而生畏。航空专家班奈特-威尔逊表示,这座机场的起落跑道很短,波音737等大型飞机无法在这里降落。在这里起降的飞机通常是体积更小的涡轮螺桨飞机。威尔逊是飞机业主与飞行员协会媒体公关部门负责人,她说:“跑道的哪一端都是悬崖,下面就是大海,根本没有犯错的空间。在这座机场,每一侧的山脉都会形成上升与向下气流。这是一座面积极小的机场,如果没有出色的驾驶技术,千万不要冒险在这里的跑道上降落。”
3 不丹帕罗机场
喜玛拉雅山的存在让飞抵不丹帕罗国际机场成为一次令人惊心动魄的挑战,获得在这里降落资格的飞行员少之又少。但通过现代化的培训手段,即使要求最苛刻的降落也能安全完成。威尔逊说:“我觉得没有一名优秀的飞行员愿意承认自己不敢在这些极端的机场降落。借助于非常先进的3D模拟技术重建驾机飞抵这些机场的环境,顺利完成降落并非难事。训练能够提高你的自信。”
4 莱索托的马特卡纳简易机场
莱索托位于非洲南部,是一个多山的君主立宪国家。在这个国家,平坦的土地成为一种“稀缺资源”。马特卡纳简易机场海拔高度达到7500英尺(约合2286米)。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通常乘坐飞机才能看到的美丽景象。在马特卡纳起飞的客机可能要从一个2000英尺(约合610米)高的悬崖陷落,而后才能起飞。听着不可思议,但在这里却是正常现象。这座机场的跑道只有1300英尺(约合396米),一般的飞行员都很难从这里驾机起飞,必须从悬崖下落,而后在下落过程中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