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这些照片的拍摄时间是火星当地时间傍晚4:30~5:00之间,在拍摄时,机遇号甚至把自己的一部分太阳能板也拍进去了  这些照片的拍摄时间是火星当地时间傍晚4:30~5:00之间,在拍摄时,机遇号甚至把自己的一部分太阳能板也拍进去了
这是机遇号在迈出它2012年的第一步之前拍摄的情景。机遇号已经原地停留长达19周以最大限度节省“体力”,应对火星上严酷的寒冬环境  这是机遇号在迈出它2012年的第一步之前拍摄的情景。机遇号已经原地停留长达19周以最大限度节省“体力”,应对火星上严酷的寒冬环境
这是本周机遇号拍摄的前景图像:自从2004年1月份登陆火星以来,机遇号已经在火星南半球表面度过了4个冬天,它的着陆地点位于目前它所处的位置西北方大约14英里处  这是本周机遇号拍摄的前景图像:自从2004年1月份登陆火星以来,机遇号已经在火星南半球表面度过了4个冬天,它的着陆地点位于目前它所处的位置西北方大约14英里处

  北京时间5月28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宇航局的火星车机遇号近日从漫长的“冬眠”中醒来了。火星的冬季极其严酷,低光照条件导致机遇号的太阳能板无法有效获取能量。但即便是在休息状态,机遇号也不忘抓拍了几张自己所在的“奋进号”陨石坑的“风景照片”。这个陨石坑直径14英里(约合22.5公里),是这辆火星车一路上造访过的最大陨石坑。

  在使用广角全景相机拍摄的图像中,机遇号甚至把自己的一部分太阳能板也拍进去了。它拍摄这些照片的时间是火星当地时间傍晚4:30~5:00之间。所有用于合成这些图像的照片是在机遇号抵达火星开展科学工作的第2888天拍摄的。机遇号已经原地停留长达19周以最大限度节省“体力”,应对火星上严酷的寒冬环境。

  拍摄这些照片时,机遇号正停在“奋进号”陨石坑西部边缘约克角(Cape York)的格雷哈文岩石露头(Greeley Haven outcrop),处于低能耗状态。自从2004年1月份登陆火星以来,机遇号已经在火星南半球表面度过了4个冬天,它的着陆地点位于目前它所处的位置西北方大约14英里(约合22.5公里)处。

  机遇号所处的位置比它的孪生姐妹勇气号更加靠近赤道,因此机遇号在之前的几个冬季里尚不需要像勇气号那样专门找到一个向阳的斜坡专门用来“晒太阳”。然而,由于机遇号的太阳能板上已经积聚了厚厚的一层尘埃,其差能效率已经大打折扣,因此地面控制小组不得不开始采用勇气号在过去3个冬季中所采用的方法:找一个向阳的斜坡过冬。

  为了让这张合成照片具有完整的长方形形状,照片边缘的一些小部分使用了之前拍摄的图像填充,所有这些图像都将被收集起来用于合成一份这一地点的360度全景照片。

  自从2011年8月份抵达这里以来,机遇号便一直在奋进号陨石坑的西侧边缘考察。这一陨石坑的面积几乎和美国西雅图市的面积相当。这一陨石坑的面积也相当于维多利亚陨石坑的20倍,后者是抵达奋进号陨石坑之前机遇号所造访的最大的陨石坑。文中这张图像的上方所呈现的便是奋进号陨石坑内部的景致。整个图像采用伪彩色,目的是加强不同物质成分和结构之间差异的显示,如位于陨石坑内部遥远距离上的沙丘和纹理结构等等。(晨风)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英国白金汉宫的女王画廊将举办达芬奇人体解剖素描图展,这一幅便是其中之一英国白金汉宫的女王画廊将举办达芬奇人体解剖素描图展,这一幅便是其中之一
达芬奇绘制的头骨素描图与数字成像技术获取的头骨图像对比达芬奇绘制的头骨素描图与数字成像技术获取的头骨图像对比
达芬奇绘制的躯干素描图与数字成像技术获取的躯干图像对比达芬奇绘制的躯干素描图与数字成像技术获取的躯干图像对比
达芬奇绘制的脊骨素描图与数字成像技术获取的脊骨图像对比达芬奇绘制的脊骨素描图与数字成像技术获取的脊骨图像对比
达芬奇绘制的胎儿素描图与数字成像技术获取的胎儿图像对比达芬奇绘制的胎儿素描图与数字成像技术获取的胎儿图像对比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2日报道,本周,英国白金汉宫的女王画廊将举办史上最大的达芬奇人体解剖素描图展览。一生之中,达芬奇留下大量有关人体解剖的笔记和素描图,解剖素描图的精确度也达到令人吃惊的程度。

  15世纪80年代,达芬奇从故乡托斯卡来到米兰,开始进行解剖学研究并绘制人体解剖素描。这种素描已经超出了普通绘画创作的范畴,并非在画布上混合各种颜色那么简单。他希望了解人体结构,寻找描绘人体的更理想方式。1507年,达芬奇继续进行解剖学研究。接下来的4年时间里,他成为当时最伟大的医学家之一。

  1510年至1511年冬季,达芬奇与解剖学教授马尔坎托尼奥-德拉-托雷共同就职于帕维亚大学,期间共对20具尸体进行了解剖研究。达芬奇一直计划对人体机械学进行完整论述,不幸的是,直到去世,他也未能达成这个心愿。1511年,达芬奇所能获得的用于解剖研究的尸体数量骤减。他的好友托雷最后死于瘟疫,米兰也饱受战火摧残。后来,达芬奇逃到助手弗朗西斯科-梅尔吉的乡村别墅,继续进行解剖学研究。

  达芬奇一直希望了解人体的构造以及运转机制,1519年去世时,其有关人体的论述并没有完成,科学论文也没有出版。基于保留下来的文献资料,临床解剖学家认为达芬奇绘制的解剖图精确度领先所处时代几百年,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解剖图仍能帮助我们了解人体。

  500多年前,达芬奇靠着一双手绘制了大量令人不可思议的人体解剖素描图,精确度与现代数字成像技术不相上下。在一本年代可追溯到1498年的笔记中,达芬奇绘制了一系列头骨素描图。为了绘制这些素描图,达芬奇将面部前端切掉,暴露出下面的构造。在不破坏骨骼的情况下完成切割并非易事。为了让后人了解整个过程,他还特意绘制了所用解剖刀的图画。

  英国华威大学临床解剖学教授彼得-亚伯拉罕斯表示,达芬奇人体素描图的精确度与当前任何科学画家绘制的图像不相上下。亚伯拉罕斯说:“如果你真正了解人体解剖学结构,你能够观察到头骨上的所有小洞。达芬奇绘制的解剖图拥有令人吃惊的精确度。他是一位非常细心的观察者,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他也是一位非常谨慎小心的科学家,进行了大量实验。他将实验发现付诸笔端,所绘制的素描拥有惊人的准确度。”

  亚伯拉罕斯指出,达芬奇绘制的一幅女性躯干素描精确度极高,是他对人体细心观察的结晶。素描图中,肝脏的位置距离这位女性的右侧乳房下方不远,所拥有的尺寸说明这位女性可能患有肝病。不过,这幅图像中的子宫显然是错误的,让人不免联想到母牛等动物的子宫。这种错误说明当时很难获得女性尸体,达芬奇只能利用动物解剖的发现推断人体构造。在这幅素描图的右臂上存在一个指印,应该就是达芬奇本人的。

  达芬奇绘制的脊柱素描据信是历史上第一次对脊柱进行准确描述。亚伯拉罕斯表示达芬奇准确描绘了脊骨的曲度和倾斜度以及脊椎骨之间的结构。这幅素描足以奠定达芬奇在解剖学研究史上的地位。作为一幅二维图像,它的精确度与当前的任何脊骨图像不相上下。

  除了脊骨素描外,达芬奇的很多人体解剖图都推动了解剖学研究的疆界。除了头骨外,他对人体内的所有骨骼进行了解剖研究并留下珍贵的文字记录。亚伯拉罕斯表示达芬奇是一位出色的建筑师和工程师,这些才能帮助他了解人体的构造和运转机制。他说:“这种机械学和工程学研究方式在过去五六十年的外科领域一度非常流行。”

  尽管人体解剖素描图拥有惊人的精确度,但由于处在中世纪,达芬奇无法摆脱一些观点。例如,他认为人类的生殖系统在某种程度上与植物类似。达芬奇在笔记中写道:“所有种子都有一个脐带,在种子成熟后断开。类似地,植物也有子宫和隔膜,种子在荚状子宫内发育。”在描述胎儿的素描图中,达芬奇笔下的子宫像花瓣一样打开。

  去世时,达芬奇有关人体解剖学的论述还没有完成,素描图留给他的助手梅尔吉。可惜的是,一些具有突破性的观察发现不幸遗失,例如有关血液如何流向心脏的观察发现。亚伯拉罕斯等解剖学家认为达芬奇的人体解剖素描领先他所处时代300年,精确度甚至超过19世纪的《格雷解剖学》。直到最近,3D数字成像技术获取的图像才在精确度方面超过达芬奇的双手和眼睛。(秋凌)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英国白金汉宫的女王画廊将举办达芬奇人体解剖素描图展,这一幅便是其中之一英国白金汉宫的女王画廊将举办达芬奇人体解剖素描图展,这一幅便是其中之一
达芬奇绘制的头骨素描图与数字成像技术获取的头骨图像对比达芬奇绘制的头骨素描图与数字成像技术获取的头骨图像对比
达芬奇绘制的躯干素描图与数字成像技术获取的躯干图像对比达芬奇绘制的躯干素描图与数字成像技术获取的躯干图像对比
达芬奇绘制的脊骨素描图与数字成像技术获取的脊骨图像对比达芬奇绘制的脊骨素描图与数字成像技术获取的脊骨图像对比
达芬奇绘制的胎儿素描图与数字成像技术获取的胎儿图像对比达芬奇绘制的胎儿素描图与数字成像技术获取的胎儿图像对比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2日报道,本周,英国白金汉宫的女王画廊将举办史上最大的达芬奇人体解剖素描图展览。一生之中,达芬奇留下大量有关人体解剖的笔记和素描图,解剖素描图的精确度也达到令人吃惊的程度。

  15世纪80年代,达芬奇从故乡托斯卡来到米兰,开始进行解剖学研究并绘制人体解剖素描。这种素描已经超出了普通绘画创作的范畴,并非在画布上混合各种颜色那么简单。他希望了解人体结构,寻找描绘人体的更理想方式。1507年,达芬奇继续进行解剖学研究。接下来的4年时间里,他成为当时最伟大的医学家之一。

  1510年至1511年冬季,达芬奇与解剖学教授马尔坎托尼奥-德拉-托雷共同就职于帕维亚大学,期间共对20具尸体进行了解剖研究。达芬奇一直计划对人体机械学进行完整论述,不幸的是,直到去世,他也未能达成这个心愿。1511年,达芬奇所能获得的用于解剖研究的尸体数量骤减。他的好友托雷最后死于瘟疫,米兰也饱受战火摧残。后来,达芬奇逃到助手弗朗西斯科-梅尔吉的乡村别墅,继续进行解剖学研究。

  达芬奇一直希望了解人体的构造以及运转机制,1519年去世时,其有关人体的论述并没有完成,科学论文也没有出版。基于保留下来的文献资料,临床解剖学家认为达芬奇绘制的解剖图精确度领先所处时代几百年,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解剖图仍能帮助我们了解人体。

  500多年前,达芬奇靠着一双手绘制了大量令人不可思议的人体解剖素描图,精确度与现代数字成像技术不相上下。在一本年代可追溯到1498年的笔记中,达芬奇绘制了一系列头骨素描图。为了绘制这些素描图,达芬奇将面部前端切掉,暴露出下面的构造。在不破坏骨骼的情况下完成切割并非易事。为了让后人了解整个过程,他还特意绘制了所用解剖刀的图画。

  英国华威大学临床解剖学教授彼得-亚伯拉罕斯表示,达芬奇人体素描图的精确度与当前任何科学画家绘制的图像不相上下。亚伯拉罕斯说:“如果你真正了解人体解剖学结构,你能够观察到头骨上的所有小洞。达芬奇绘制的解剖图拥有令人吃惊的精确度。他是一位非常细心的观察者,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他也是一位非常谨慎小心的科学家,进行了大量实验。他将实验发现付诸笔端,所绘制的素描拥有惊人的准确度。”

  亚伯拉罕斯指出,达芬奇绘制的一幅女性躯干素描精确度极高,是他对人体细心观察的结晶。素描图中,肝脏的位置距离这位女性的右侧乳房下方不远,所拥有的尺寸说明这位女性可能患有肝病。不过,这幅图像中的子宫显然是错误的,让人不免联想到母牛等动物的子宫。这种错误说明当时很难获得女性尸体,达芬奇只能利用动物解剖的发现推断人体构造。在这幅素描图的右臂上存在一个指印,应该就是达芬奇本人的。

  达芬奇绘制的脊柱素描据信是历史上第一次对脊柱进行准确描述。亚伯拉罕斯表示达芬奇准确描绘了脊骨的曲度和倾斜度以及脊椎骨之间的结构。这幅素描足以奠定达芬奇在解剖学研究史上的地位。作为一幅二维图像,它的精确度与当前的任何脊骨图像不相上下。

  除了脊骨素描外,达芬奇的很多人体解剖图都推动了解剖学研究的疆界。除了头骨外,他对人体内的所有骨骼进行了解剖研究并留下珍贵的文字记录。亚伯拉罕斯表示达芬奇是一位出色的建筑师和工程师,这些才能帮助他了解人体的构造和运转机制。他说:“这种机械学和工程学研究方式在过去五六十年的外科领域一度非常流行。”

  尽管人体解剖素描图拥有惊人的精确度,但由于处在中世纪,达芬奇无法摆脱一些观点。例如,他认为人类的生殖系统在某种程度上与植物类似。达芬奇在笔记中写道:“所有种子都有一个脐带,在种子成熟后断开。类似地,植物也有子宫和隔膜,种子在荚状子宫内发育。”在描述胎儿的素描图中,达芬奇笔下的子宫像花瓣一样打开。

  去世时,达芬奇有关人体解剖学的论述还没有完成,素描图留给他的助手梅尔吉。可惜的是,一些具有突破性的观察发现不幸遗失,例如有关血液如何流向心脏的观察发现。亚伯拉罕斯等解剖学家认为达芬奇的人体解剖素描领先他所处时代300年,精确度甚至超过19世纪的《格雷解剖学》。直到最近,3D数字成像技术获取的图像才在精确度方面超过达芬奇的双手和眼睛。(秋凌)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24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佳能公司澳大利亚分公司2011年终极成像大赛获奖名单公布,悉尼大学研究小组绘制的3D图像获得一等奖。这幅3D图像展示了希腊海底城市帕夫洛彼特里,可能因为大约3000年前的一场地震沉入海底。

  1.海底城市3D图像

海底城市3D图像海底城市3D图像

  一幅新绘制的3D图像,展现了在海底沉睡了几千年之久的希腊城市帕夫洛彼特里。这幅3D图像由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野外机器人技术中心的一支研究小组绘制,获得佳能澳大利亚分公司2011年终极成像大赛一等奖。

  研究过程中,悉尼大学学生阿里尔-弗里德曼和同学让一名携带照相机的潜水员(右)潜入海底,拍摄帕夫洛彼特里的照片。这座城市位于希腊南部海域,所在深度为13英尺(约合4米)。据信,帕夫洛彼特里可能因为大约3000年前的一场地震沉入海底。借助新软件和潜水员获取的图像数据,科学家绘制出这座古代城市的3D地图。帕夫洛彼特里是已知最为古老的水下城市。

  终极成像大赛由佳能公司澳大利亚分公司与澳大利亚研究中心CiSRA合办,主要面向学生,旨在鼓励当地学生钻研成像技术和庆祝他们取得的成果。CiSRA负责人斯蒂芬-哈迪在一份声明中说:“这场赛事旨在表彰当地学生在成像学方面取得的进展,鼓励他们研发富有创造性的设备,以获取令人吃惊的图像”

  2.原子细节

原子细节原子细节

  单个原子的高解析度图像,获得2011年终极成像大赛二等奖。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量子动力学中心的本-诺顿和大卫-科尔皮斯基研发出用于捕获单个原子的新技术,这个原子的直径只有1米的大约十亿分之四百。此外,他们还首次拍到单个原子的影子图像。精确的原子图像能够帮助科学家从整体上研究物理学,同时也能在量子计算和超高解析度细胞成像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3.老鼠大脑

老鼠大脑老鼠大脑

  两幅采用正电子成像术(PET)拍摄的图像,展示了老鼠大脑,上面为头部移动未经过校正的图像,下面为校正后的图像。CiSRA在声明中指出:“如果PET技术能够对意识清醒和自由移动的动物进行成像,便可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帮助科学家了解它们的大脑如何在不同环境下应对外部刺激。对意识清醒的动物进行成像难度较大,因为头部移动必须经过准确测算并在图像重建时考虑这一因素。”

  悉尼大学物理学院的安德烈-凯梅研发出一种立体运动跟踪系统,能够对老鼠如何移动头部进行准确评估。这项成果让凯梅在终极成像大赛中获得高度赞扬奖。

  4.视网膜

视网膜视网膜

  借助于一项专门用于视网膜成像的技术,医生可以采取一种非入侵方式评估心脏病和中风风险。悉尼医学院的奥利弗-吉布斯表示,在对心脏和大脑血管产生影响的同时,心脏病和中风也能影响身体其他部位的血管,其中就包括眼睛在内。这种成像技术获得高度赞扬奖,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取代“将导线插入心脏动脉”这道侵入式程序。(孝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在土星最外侧的光环中观测到巨大的“雪球”穿过,其后带出的光环物质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科学家们将其称为“微型喷流”(mini-jets) 科学家估计这些"雪球"直径可达1公里。这些喷流是在美国宇航局正在土星轨道运行的卡西尼探测器的最新图像中被发现的,这一探测器在过去的7年中一直在土星轨道运行。

  土星雪球

土星雪球
土星雪球

  这些雪球是由土星最外侧的F环中的物质在牧羊犬卫星土卫十六的引力作用下逐渐聚集而成的。科学家们估计这些雪球的直径,以这张图像中的这个雪球结构为例,约为0.62英里(约合1公里)。有时候这些雪球会慢慢地穿过F环内部,速度约为每小时4英里(6.4公里),将一部分冰雪物质带出。

  卡尔·默里(Carl Murray)是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学院教授,他也是卡西尼飞船成像科学组成员,他说:“这样产生的喷流宽度约为10公里,在光环外延伸40~180公里。根据其形成时间的先后,它们的长度可以在仅仅几个小时内延长很多。”他说:“在任何一个时间点,如果我们仔细查看整个F环,我们都可以发现大约10个此类结构。”

  多重微型喷流结构

多重微型喷流结构
多重微型喷流结构

  事实上,卡西尼项目组的科学家们早在卡西尼号探测器于2004年成功切入土星轨道开展科学考察工作之初便已经注意到这些诡异的喷流状结构。然而由于缺乏对这些细微结构的连续数小时的跟踪观察,它们的具体来源一直成谜,直到现在。

  默里的小组在卡西尼号探测器于2009年1月份拍摄的图像中找到了一个细微的尾迹,这一次他们成功地对这一结构进行了长达8小时的追踪。观测确认有一个从F环中移出的小型物体带出的物质形成了这个尾迹。

  默里和同事们随后对卡西尼探测器在2005年至2011年间拍摄的超过2万张图像中展开系统搜寻,结果发现了超过500个此类结构的案例,其中就包括在这一图集中展示的这六个案例。默里说:“尽管我们目前还没有掌握这些物体的轨道特征,但是我们有足够多的资料可以来判断这些微型喷流结构是否和任何我们已知其轨道的物体相互吻合。”

  明亮的模糊物体

明亮的模糊物体
明亮的模糊物体

  这是使用卡西尼窄角相机拍摄的图像,科学家们成功捕捉到形成微型喷流结构之后穿出F环的雪球体,即图像中最明亮的物体。默里说:“我们还未能获取这些物体的更高分辨率的图像。”他说:“然而当我们看到在喷流尾端明显的一个‘头’状结构,这个结构看上去外形模糊,让人想起包围在彗星外侧的晕状结构,这可能是其表面的物质形成的,或者可能是带出的F环物质形成的。”

  诡异的扭曲

诡异的扭曲
诡异的扭曲

  在目前已经被识别出的500多个微型喷流案例中,大多数都呈现孤立的尾迹形状,并且其角度几乎和F环本身相垂直。但有些时候,比如在这张图像中所呈现的那样,这种喷流可以成群出现,并产生更多扭曲的尾迹。

  比如在右上方图像中呈现的倒刺状结构,可能是由一系列的雪球体带出光环物质而形成的。在左上方的图像中,这里的情况可能是一个雪球体反复数次穿越光环结构而形成的。而在左下方的图像中,同样是雪球体的反复穿越,但是仅仅局限在光环的最外侧。最后,右下方的图像中的情况,是由一个雪球体在穿过F环内部时发生破碎后形成的。

  变形的光环

变形的光环
变形的光环

  这张图像是采用夸大比例的土星F环结构俯视图,中央的土星本体已经被去除。科学家们相信F环旁边直径达85公里的牧羊犬卫星土卫十六对F环中的物质微粒施加了引力影响,导致在F环中形成波浪状扭曲结构,并造成物质微粒之间的相互凝结形成雪球体。默里说:“F环在其内部物质以及拥有的一系列现象方面是独特的,我们已经花费许多精力试图去理解它。但是目前仍然有许多谜团尚待揭开,很多挑战需要面对。”(晨风)

  相关阅读

  大西洋深海重大发现 阿波罗"土星五号"火箭残骸

  NASA拍土星月升奇观 冰霜间歇泉裹土卫二南极

  组图-席卷全球的土星风暴 持续200天创造新纪录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疑惑:这个令人兴奋的图像使人再次相信那里的确存在一些无法解释的事物。
疑惑:这个令人兴奋的图像使人再次相信那里的确存在一些无法解释的事物。
船长:阿特金斯说,他从未见过这类生物。这为以前所谓的目击(右图)增加了可信度。
船长:阿特金斯说,他从未见过这类生物。这为以前所谓的目击(右图)增加了可信度。
尺寸:这个声纳图像显示的可能是一个生活在水下、未经确认的巨大生物。
尺寸:这个声纳图像显示的可能是一个生活在水下、未经确认的巨大生物。
警报:这个不同寻常的声纳图像是独一无二的,阿特金斯船长以前从未见过类似图像。
警报:这个不同寻常的声纳图像是独一无二的,阿特金斯船长以前从未见过类似图像。
这个拍自2011年的照片显示一个长着两个驼峰的物体很快消失在尼斯湖水下。
这个拍自2011年的照片显示一个长着两个驼峰的物体很快消失在尼斯湖水下。

  据国外媒体报道,尼斯湖是世界上最神秘的湖泊,以“水怪”著称。它那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吸引了数代研究者的眼球。早在数十年前,有关一个生活在这个苏格兰最深湖泊湖底怪物的故事、照片和传闻就已铺天盖地。

  近日,一名船长用鱼群探测仪拍下一个声纳图像,它上面显示出一个“像蛇一样的神秘生物”。于是有人希望这个模糊图像或许能最终揭开尼斯湖水怪的神秘面纱。这张由尼斯湖船长马库斯-阿特金森记录下的声纳照片显示了湖底深处有一个未经确认的巨大生物。这个神秘生物是在75英尺(约合22.5米)深的黑暗湖底被记录下来的。

  阿特金斯的声纳鱼群探测器每隔四分之一秒就在他的观光船下湖底记录下鱼群密度。船驶到尼斯湖乌尔库哈特湾时,声纳探测器的图像显示了一个很长的物体正在湖底游动,它跟着这艘船游了2分多钟。声纳探测器上持续不断的符号创造了一个水平影像,但这并不是长度的指示器。

  令尼斯湖水怪专家兴奋的是,他们排除了此次“目击”是鱼、海豹或木料的可能性,认为这是尼斯湖未知生物的证据。这张阿特金斯用手机对准声纳屏拍摄的照片荣获“最佳尼斯湖目击年度奖”一等奖。这个活动由威廉-希尔博彩公司举办。

  阿特金斯现年43岁,来自苏格兰高地,他说:“我让乘客在乌尔库哈特城堡下船,然后和其他旅游公司分开了。我驾船来到这片水域,看了看声纳,突然发现这个图像出现在屏幕上。这个装置显示了一系列深度读数,每隔四分之一秒就将船下的鱼群情况表示出来。逐渐积累后,就形成一个图像。它的时间跨度约5分钟。这个物体越来越大,当时我就想这下完蛋了。我拿出手机,对准声纳屏,拍了一张照片。尼斯湖没有什么东西比它还大了。它看起来像条巨蛇,我感到震惊。你不能捏造声纳图像。我从来没在鱼群探测器上见过这种影像。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十分奇怪的形状。我让其他经验丰富的船长看了这个图像,但没人知道那是什么。21年里我见过许多具有神秘色彩的图片,但我用手机拍的这张是最清楚的。的确,尼斯湖里有神秘生物。”

  49岁的名全职尼斯湖水怪猎人史蒂夫-费尔森表示:“尼斯湖没有哪个动物和这张图像显示的生物一样大。我见过的最大动物是海豹,但比起阿特金斯发现的这个生物来,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这是一个完全没有解开的谜,它不可能是鱼,因为在水下75英尺,你不会看到它们的身影。这太令人兴奋了,它是我在漫长的探索中见过的最好证据。一般来说,总有人对目击的尼斯湖神秘现象发表一些看法。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人能为阿特金斯的发现提出意见。这个图像显示的生物将成为接下来20年内我进行搜寻的目标。”

  但其他海洋专家称,这个神秘物体不过是水中海藻。英国南安普顿市国家海洋研究中心的西蒙-伯克萨尔博士表示:“这个图像是船移动时慢慢形成的。它不是一张快照。所以这个图像表现的不是一个物体。只有在物体静止不动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这种情况。”他说:“这个图像显示了处在旺盛期的海藻和浮游动物,它们通常出现在海底的温跃层。浮游生物以海藻为食。回声测深仪和鱼群探测器都能收到它们发出的声音信号。屏幕上会出现一个模糊的线状图案,就如同阿特金斯发现的这个图像一样。这不过是一个由数百万个小动物和植物组成的怪物,代表了尼斯湖的大多数生物。”(孝文)

相关阅读

  南极惊现古老海怪化石 与尼斯湖水怪属相同物种

  神秘尼斯湖水怪再现身 湖面畅游被渔民无意拍下

  阿拉斯加湾惊现水怪 或与尼斯湖水怪为同一物种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业余天文爱好者们日前在火星表面观测到一个尖锐的突起物,这个物体看上去呈现几乎完美的矩形直立结构 
业余天文爱好者们日前在火星表面观测到一个尖锐的突起物,这个物体看上去呈现几乎完美的矩形直立结构
科幻电影《2001太空奥德赛》的场景:外星人在地球上树立的方形石碑
科幻电影《2001太空奥德赛》的场景:外星人在地球上树立的方形石碑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业余天文爱好者们日前宣称他们在火星表面观测到一个尖锐的突起物。这个物体看上去呈现几乎完美的矩形直立结构。爱好者们在美国宇航局拍摄的火星表面高分辨率图像中找到了这个物体,看上去它和经典科幻影片《2001太空奥德赛》中在月球和火星上发现的那种外星文明建造的方形石碑非常相似。

  这个奇特的物体最早是在数年前被美国宇航局在轨运行的火星勘测轨道器(MRO)搭载的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相机(HiRISE)拍摄的图像中被发现的,随后这个物体在互联网上吸引了越来越多网民的关注。人们不禁浮想联翩:这是外星人出于某种神秘的原因而在此修建的吗?更加诡异的是,为什么它的外形和电影《2001太空奥德赛》中所描绘的情景那么相似?这究竟是人工建造的还是自然作用的产物?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火星空间飞行中心研究员乔纳森·希尔(Jonathon Hill)负责火星探测任务规划,也曾经处理过很多火星探测器发回的图像数据。根据他的看法,这个所谓的方形石碑不过是一块外形恰好大致呈现长方体的巨石而已。

  拍摄这张图像的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相机的在此的分辨率约为30厘米。考虑到MRO探测器的飞行高度此时距离火星地表达300公里,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惊人的高分辨率。但是尽管如此,这一分辨率下依旧无法分辨出一些中等尺度的岩石碎块。希尔说:“当分辨率不够高,无法分辨出一个物体时,物体会倾向于变成方形,因为像素块本身是方形的。当你降低分辨率,图像中所有的曲折边缘都会呈现为一系列的直线组合。”

  希尔表示,可以发现这块巨石所处的位置位于一座悬崖之下,附近还有很多其他巨石。这就说明它可能是在很久以前从这个悬崖上剥落下来并停留在此处的。事实上,它竟然处于这样一个危险的位置本身恰恰就构成了对认为这是外星人所建观点的最好反驳。他说:“如果他们想要在某处建造一座方形石碑,这里将是他们最不愿意考虑的地方!从地质学的时间角度来看,很快从悬崖上滚落的巨石碎屑就会将这个石碑掩埋。”

  希尔同时还指出,这张照片上这个石碑的高度被夸大了,因为照片拍摄时的太阳光照角度很低,造成了拉长的阴影效果。不过事实上业余爱好者们的说法也并没有错,他们叫它“巨型独石”(monolith),这仅仅表示一块石头,而并无人工建造的含义。(晨风)

相关阅读

  国家地理一周太空照精选 火星爆发超级尘暴(图)

  NASA寻火星生命计划 2030年派宇航员登陆火星

  火星地下发现火山隧道 研究者称或存在生命(图)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荷包蛋”:这张照片是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拍摄的一颗黄超巨星周围围绕着尘埃气体带的图像,这也是这一编号为IRAS 17163-3907的巨型恒星迄今质量最好的图像。   “荷包蛋”:这张照片是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拍摄的一颗黄超巨星周围围绕着尘埃气体带的图像,这也是这一编号为IRAS 17163-3907的巨型恒星迄今质量最好的图像。

  北京时间9月30日消息,之前有“小鸡快跑”星云,而这一次又来了一个“荷包蛋”。欧洲科学家近期使用望远镜拍摄到一类罕见天体迄今成像质量最好的图像。这类天体是宇宙中最为罕见的类型之一,天文学家们对于能拍摄到这样质量的照片兴奋不已,甚至给它取了一个好玩的名字,叫做“荷包蛋”。

  欧洲南方天文台设在智利帕拉那山的甚大望远镜(VLT)锁定了一颗巨型恒星,这是一颗黄超巨星。这颗恒星距离地球约1.3万光年,看上去似乎挺远,但事实上这是迄今我们发现的距离最近的一颗黄超巨星。

  这张被欧洲南方天文台的专家们戏称为“荷包蛋星云”的照片上显示的其实是一颗位于中央位置的黄超巨星,其正式编号是IRAS 17163-3907。它的周围围绕着一圈尘埃气体壳,让它远远地看上去就像是蛋黄和蛋白一般。

  这是一颗真正的“巨星”,它的直径比太阳大1000倍。事实上,如果将这个“荷包蛋”放到太阳系中太阳的位置上,地球将位于其内部深处。而木星的轨道则恰好位于其表面上空。

  但是这还没完:它的外侧拥有一个巨大的气体尘埃壳,这些外缘物质将把整个太阳系整个吞没,所有的8大行星,所有的柯伊伯带天体,所有的小行星和一部分彗星体,全部都将落入其范围。最后,根据甚大望远镜的观测数据,这个“荷包蛋”的亮度也要比太阳强上大约50万倍。因此我们如果在地球上没被吞没也会被烤焦。

  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埃里克·拉加德克(Eric Lagadec)说:“我们之前便已经知道这一天体在红外波段很明亮,但是没有人在此之前辨认出这其实是一颗黄超巨星。” 拉加德克博士是进行这一次拍摄工作的小组负责人。

  此次对于黄超巨星IRAS 17163-3907进行的最新观测使用的是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VISIR红外成像设备。这一图像的公布时间恰逢欧洲南方天文台官员发布所谓“小鸡快跑”星云最新照片过后一周。这张照片首次清晰分辨出了“荷包蛋”星云的物质外壳,图像中还可以分辨出两条几乎呈现完美球形的物质抛射外壳。

  黄超巨星是一类正处于极度活跃演化期间的恒星。这类恒星极其罕见,它们不断经历最剧烈的爆炸性物质抛射事件,最终在短短数百年时间内它将损失掉约相当于4倍太阳质量的物质。

  这些被抛射出去的物质会在恒星周遭形成巨大的双层尘埃与气体壳层。

  黄超巨星表现出的这种剧烈活动显示它最终可能将在剧烈的爆发中结束自己的生命,或许它就是我们银河系中发生的下一场超新星爆发事件的主角。超新星爆发将给周遭空间提供关键的化学物质材料,而爆炸产生的强大冲击波则会冲击并压缩周遭气体,从而加速新一代恒星的新生。(晨风)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价格昂贵的望远镜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科幻电影《哈利波特》中小魔法师使用一种神秘的“时间冻结”望远镜,目前,索尼公司最新一种3D摄录望远镜,与能够冻结时间的魔法望远镜颇为相似,可让哈利-波特电影迷们过上一把瘾。

  这款摄录望远镜可实现暂停、倒回和重放拍摄到的观测录像,当人们使用这种最新数码产品时会不由地想起哈利-波特在观看魁地奇球赛时使用的魁地奇望远镜,它可使人们更好地观看赛马、板球比赛,以及歌剧。

  这种摄录望远镜可让观察者拍摄记录下罕见的物种,并在短短几分钟内传送至其它稀有动物研究者,GPS接收器会标注观测地点的坐标位置。它将使高尔夫球和板球观测者更加热衷赛事。

  同时,这项技术也可使音乐爱好者以3D模式记录并观看音乐会,期间以立体声记录演奏音乐。索尼公司称,最新研制的摄录望远镜是世界首款拍照、摄像集一身的“魔法望远镜”。

  不像传统模式的望远镜,它通过两个并排透镜使远距目标看上去非常近,使用两个平行微型照像机拍摄获取高科技图像。图像呈现在目镜的高分辨率屏幕上,在望远镜上有拍摄图像的一个特殊按钮,可选择普通模式或者3D模式,并能在3D电视上重放录像。

  摄录望远镜还可以拍摄照片,所有的图片和视频都可以保存在一个记忆棒中。由于它能够记录声音,摄录望远镜能够记录下鸟鸣声,运动爱好者可以拍摄记录观众的表情和反应。

  这款新颖望远镜能够自动聚焦和光学防抖,即使在放大20倍时也能防止图像抖动。这些先进技术使得它的价格不菲,预计今年11月将上市销售,定价1800英镑。(悠悠)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据美国太空网站报道,明亮的涡流气体星云环绕在一颗著名超巨恒星周围呈现出彩虹般的色彩,该图像显示壮观的气体星云在红外线下呈现出的详细状况。
 


明亮的涡流气体星云环绕在一颗著名超巨恒星周围呈现出彩虹般的色彩

  天文学家使用智利帕拉纳尔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来研究环绕参宿四(猎户星座中的一等星)的星云,这颗红色超巨恒星位于猎户星座,距离地球600光年。甚大望远镜是欧洲南方天文台运营的望远镜之一,部署在智利地势较高的阿塔卡马沙漠。

  如图所示,这张最新拍摄的甚大望远镜图像是于6月23日发布的,显示环绕的美丽气体星云比这颗超巨恒星更大,在恒星表面延伸至600亿公里。该束状纤细结构类似于从恒星释放的火焰苗,是该恒星向外喷射大量物质形成的。

  参宿四位于猎户星座的右肩侧位置,该恒星非常巨大,大约是太阳体积的600倍,太阳质量的20倍,也是天空中最明亮的恒星之一。事实上,该恒星的直径相当于木星轨道直径,也是地球轨道直径的4.5倍。

  参宿四周围的“火焰”

  像参宿四这样的红色超巨恒星是超大质量恒星生命最后阶段,在这短暂的生命阶段,该恒星体积进行膨胀,并以惊人的速度向太空喷射大量物质,在仅仅1万年里脱落的恒星物质就相当于太阳的质量。

  此前甚大望远镜上敏锐的NACO自适应光学仪器也探测到类似参宿四恒星喷射的宇宙物质形成从恒星表面至太空壮观的巨型羽状气体现象,参宿四喷射宇宙物质也是由于该恒星大气层中巨型气泡上下移动所导致的,它就像在茶壶中循环的沸水,该过程加速了羽状气体喷射。

  这张最新甚大望远镜照片是由该望远镜上中红外VISIR仪器拍摄的,显示近距离接近恒星的羽状气体很可能连接至星云外部的结构。这个超大质量的恒星育儿所不能通过可见光线观测到。

  喷射物质的无规律非对称性外形表明参宿四并未以对称性形式释放物质,所产生的恒星物质气泡和巨型羽状气体形成多块状星云结构。

  满是灰尘的星云

  研究人员称,这张最新照片中的可见物质很可能是由硅酸盐和氧化铝灰尘构成。这是形成地球和其它岩石行星地壳的主要物质,在远古时期,地球的硅酸盐来源于一颗类似参宿四的超巨恒星。

  欧洲南方天文台发布的这张合成图像重现了NACO自适应光学仪器早期观测的中心盘的羽状喷射物,在图像中心的较小红色圆形区域跨越大约4.5倍地球轨道,呈现出参宿四可见表面的所在位置。

  黑色环状结构是该图像中非常明亮的一部分,它使相当光线昏暗的星云清晰可见。这张VISIR图像是通过红外过滤镜拍摄的,对不同波长的放射线均十分敏感,图中蓝色部分是波长较短的喷射物质,红色部分是波长较长的喷射物质。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