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发改委6日公布了《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关于调整本市出租汽车价格有关事项的通知》,决定自2013年6月10日起调整北京市出租车价格,新的价格标准为3公里以内13元,基本单价每公里2.3元。燃油附加费标准调整为每运次1元。
|
值得注意的是,新方案支持合乘,合乘里程部分,按非合乘情况下应付金额的60%付费,并可为同时合乘4位以内的乘客分别提供发票。为方便市民合乘,提高出租车使用效率,本次通过计价器技术升级,实现了为合乘乘客分别提供发票的功能,最多可为同时合乘的4位乘客分别提供发票。
此次调价方案中争议最大的是早晚高峰时期打车费用的调整。有媒体指出“堵车费”每分钟加收近1元,乘客坐车跳表跳到心都疼。中国政法大学行政法教授解志勇在接受中新网汽车频道采访时表示,早晚高峰时期的定价调整比例过高,甚至超过基本定价的一倍,完全由乘客来承担费用不合理。
北京发改委:采用2.3元方案系充分考虑乘客支出
在北京市发改委官方网站上发布的一份《出租汽车价格调整政策解读》中显示,北京出租车采用2.3元/公里方案,系充分考虑消费者支出。此外,还将推出多项政策配套,以推进提高出租车服务水平。
北京发改委官网还表示,考虑到近年来受交通拥堵、油价上涨等因素影响,本市出租汽车高峰时段运营成本高、产值低,高峰时段出车率低与出行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日益凸显。为有针对性的鼓励驾驶员高峰时段上路运营,增加出租车运力供给,改善高峰时段供需关系,按照驾驶员高峰期间单位小时运营收入与其他时段单位小时收入基本相当的原则,实施方案保持了早(7:00-9:00)晚(17:00-19:00)高峰期间低速等候费每5分钟加收2公里租价的办法。
针对之前有争议的预约叫车服务收费标准,发改委官方网站表示,将适当降低预约叫车服务收费标准,提前4小时以上预约叫车服务费由听证方案中的每次8元降低为每次6元,4小时以内预约叫车服务费每次5元。
早晚高峰定价争议大 专家:完全由乘客承担不合理
此次调价方案中争议最大的是早晚高峰时期打车费用的调整。此次出租车调价后,早、晚高峰期间时速低于每小时12公里时,由之前的每5分钟加收1公里租价调整为加收2公里租价,即4.6元。而其他结构性价格,包括夜间运营加收20%费用等,均保持不变。有媒体指出“堵车费”每分钟加收近1元,乘客坐车跳表跳到心都疼,路上堵5分钟,小5元钱就没了,相当于1分钟1元钱。
解志勇表示,虽然从公布的方案中基本运价看,最终选择了折中并保守的方案,但早晚高峰时期的定价调整比例过高,甚至超过基本定价的了一倍,完全由乘客来承担费用不合理,前期论证不充分。而叫车费用的定价也过高,这也将隐性的对出租车公司输出即得利益。
解志勇认为,此次改革方案中,没有提及出租车公司份子钱,仅仅是在价格方面进行了涨价调整,对出租车公司的利益没有丝毫影响。方案公布之后,或将促进出租车司机的出车积极性,但乘客的打车需求将因价格问题受到影响。
最后,解志勇表示,此次方案公布后,仅隔4日即刻实施,实施过快,方案还应在听取意见,最终实施,否则多方建议不能得到更好的采纳。
的哥担心调价影响客源 出租车公司认为影响不大
北京出租车价调整,针对有出租车司机担心涨价后打车的人会减少的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出租车公司管理人员向中新网汽车频道表示,打车的人大多属于刚性需求,即使涨价也还是要打车,不会有大的影响。
这位管理人员认为,此次调价主要是增加出租车司机收入,提高司机出车积极性,对于缓解北京打车难有一定的帮助。
北京持续几天的大雾,今天将更严重,这是今年北京按照新空气标准发布信息后,最严重的一次污染。北京市许多地区昨天PM2.5浓度达每立方公尺一千微克,北京市医院的急诊室挤满了病号,民众抢买工业用N95口罩和补品。
北京市气象台昨天上午十点卅五分发布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预计昨天白天北京平原地区将出现能见度小于两千公尺的霾,空气污浊。中新社报导,北京环保监测中心预计,空污状况未来三天仍将持续。
北京市十三个政府部门及各区县政府紧急呼吁各界,共同落实「北京市重污染日应急方案」,并要全民参与。北京市府成立了应急工作协调机构,要求中小学及幼 儿园减少或停止体育课、课间操及户外活动等;工业企业实施污染减排措施;施工单位则要控制扬尘甚至责令停止土石方作业;党政机关与企业的公务车要带头停驶 等。各项检查工作也积极展开。
大陆已有超过卅三个城市的PM2.5超过三百,达到严重污染程度,包括河北、湖北、北京等多地的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医院急诊处等着看诊的病患大排长龙。
北京市民则疯狂购买口罩,抵御有毒空气污染。北京市几家大型药店称,工业防护型口罩销量激增,部分药店面临断货。淘宝网监测数据显示,前天传出京城空气污染严重的消息至今,形似防毒面具的N95口罩成交量已激增十倍。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指出,城市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气相结合,会加重雾霾程度。大气中悬浮的水气凝结,能见度低于一千公尺时,气象学便称其为雾。气温愈低,空气中能容纳的水气也愈少,越容易形成雾霾。
北京台商于小姐表示,手机里出现的美国大使馆提供检测数据显示,PM2.5已逾一千,她整天都不敢出门,还戴上口罩,紧闭门窗。「即使这样,屋内到处都是严重的灰尘,卫星电视则由于浓雾,讯号十分微弱」。
另一台商陈先生表示,大家都不敢出门逛街和购物,都叫外卖,外卖生意店好到爆;而家中开空气清净机的人增多,他住的大楼因此而跳电。他表示,PM2.5破三百已是褐色警戒最严重污染级别,北京破一千,真不能住人了。
神九成功返回
三宇航员安全出舱
在太空遨游13天,完成各项既定任务后,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于今日上午10时许顺利着陆,三名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返回地面。
自6月16日发射升空后,神舟九号飞船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任务,实现了首次手控交会对接,这意味着中国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具备了建设空间站的基本能力。
期间,三名航天员还进入天宫一号实验舱进行了多项航天试验。北京时间6月29日10时许,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成功降落在位于内蒙古中部的主着陆场预定区域,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平安回家。
按照地面指令,当飞船进行最后一圈绕地飞行时进入返回姿态,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制动发动机点火,飞船在穿越大气层以后,借助降落伞和反推发动机逐步减速,以每秒3至4米的下降速度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
3名航天员身体状况良好。按照计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将留轨转入长期运行管理。
东京生活成本最高
据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和美国美世(Mercer)咨询公司网站报道,美世公司6月12日公布了2012年全球生活成本最高城市排行榜,其中日本首都东京高居榜首,香港、上海、北京等中国城市均排在前列。
美世公司根据外国旅居者在当地的生活需求,对全球214个城市的200多项生活花费进行了统计,包括交通、饮食、服装、日用品和娱乐等方面的开销。其中住房是生活费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在城市生活费排名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根据排名,日本东京的生活费全球最高;非洲最大产油国安哥拉的首都罗安达位居第二位;排在前五位的其它三个城市分别为日本的大阪、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和瑞典的日内瓦。
中国的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均进入前五十名。其中香港排在第九位;上海和北京分别位列第十六和第十七;深圳排在第三十位;广州和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并列第三十一位。(陈述)
相关阅读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28日上午10点22分左右,北京地区发生地震,科学网办公楼位于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室内震感明显,北京其他地区均有震感,科学网将持续关注报道。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地震台网中心测定,28日10时22分,在河北省唐山市辖区、滦县交界处(北纬39.7,东经118.5)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属浅源地震。北京、天津等地有震感。目前,还没有人员伤亡情况报告。(科学网kexue.com 维森)
微博:
神人预测:
在新浪微博搜索"地震"关键词,很容易找到一个ID为"至诚感通GTJ"的账号在今晨7点43分发布的一条微博:"今天一早就开始观测天象,天空中出现了地震云,看来是难免的了"。并称未来一个半月内还会有大震!
网页截图
反应:
此次地震距离北京仅108公里,震感之强可想而知,科学网办公楼在11楼震感已很明显。一位身处某写字楼的先生描述:“就像住在火车道旁遇到过火车一样的!据网友爆料,三元桥附近,一栋22层高的大楼内,震感强烈,楼内上班族全都跑到楼下,在院子里避险,至今没有回去。另一位在国贸上班的网友描述:"震感非常强烈,头都被晃的有点晕"。
地震发生时,唐山市民王先生正带着孩子在当地社区卫生站二楼打防疫针。他说:“我忽然感觉地在晃。因为唐山过去发生过几次小地震,但这次时间比较长,感觉比较强烈。”
在位于秦皇岛市燕山大街的一家商场门口,正在户外乘凉的王先生说,地震发生时,他感到身体轻微的左右晃动,大约持续了四五秒钟。秦皇岛市地震局工作人员孙颖称,震后不断接到市民的咨询电话。震感明显原因系浅层地震,但这次地震对秦皇岛不会造成损失。目前,当地市民生活未受影响。
1976年余震
国家地震局研究院的宋志平分析地震的震源及后续影响后告诉中国之声,这次地震震源深度只有8公里,属于浅源地震,所以影响方面比较大,北京也有很大范围的震源感。另外,这属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破坏性不大。地震之后希望广大市民尤其是震区市民注意,当地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也请广大市民保持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
相关阅读:
北京现日偏食
虽然不能观测到完整日环食,但昨日仍有不少市民赶早观测日偏食。大雾助阵,变相减弱太阳光,助于天文爱好者欣赏“金钩”。
北京天文馆透露,此次环食带在我国大陆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始,随后是广东、江西、福建、台湾北部以及浙江的最南端,之后环食带进入我国东海,我国境内环食时间最长为4分33秒。北京纬度较高,因此只能看到日偏食。昨日北京日出时间约为4时54分,日偏食则从5时31分开始,至7时42分结束。
虽观测不到壮观的环食,但天文爱好者的兴趣丝毫不减。市民范先生特意上了闹铃,5时45分起床到小区广场上观测。他说:“早晨6点多,天色还比较暗,受到雾气影响,红色的太阳显然还没发威,肉眼直视太阳并不特别刺眼,慢慢地就会发现太阳上的阴影越来越大,最后变成了金钩。”
与市民相比,北京天文馆的专家则是“千里追日”,赶赴厦门观测日环食。北京天文馆专家寇文介绍,专为观测此次日环食而赶到厦门的天文爱好者有数百人。凌晨3时前后,大家就赶到了预先选好的观测点,眼巴巴地盼着日环食出现。“在太阳升起前半个小时,阴沉沉的天空放晴了,当看到日环食的一刹那,我觉得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早晨7时40分左右,太阳越升越高,日偏食渐渐退场。随后,各地网友纷纷上网晒出自己拍摄的日环食和日偏食照片。据预测,本世纪内我国还可欣赏到14次日全食和日环食。
相关阅读
昨晚,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策划,北京演艺集团出品的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在国家体育馆举行首场试演。高科技的大量运用,别出心裁的创意,600多名来自各行各业演员精彩的表演,震撼了所有观众。
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以“天安门”这一北京独有的城市精神地标为历史和文化索引,综合运用音乐、舞蹈、诗歌、戏曲、杂技、音乐剧等艺术形式,贯穿多条情感主线,跨越北京3000年建城史、800年建都史,还原北京人文历史风貌,展现新北京奥运之都和世界城市的独特魅力,弘扬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整场演出以《记忆的时空》拉开序幕,分为《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腾飞新北京》《北京欢迎你》和《爱在北京》4个篇章共10余小节,最终以《放歌天安门》收尾。
开篇幻影成像神奇
昨晚,演出大幕一拉开,由水晶石公司打造的神秘幻影成像技术就呈现在观众面前,通过高科技视频设备,舞台上虚拟出一个奔跑着的“北京人”。他从3000多年前一路走来,用他的视角审视北京的变迁:从马可·波罗笔下的元大都,到清朝时的皇城,到老舍笔下意趣盎然的老北京,再到充满时尚韵味的现代北京。随着他矫健而有力的步伐,他的四周依次“漫射”出北京城从古至今的代表性建筑,天坛、故宫、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一个个地标符号连缀起北京的历史文脉。
在跑动的过程中,“北京人”或突然消失,或悄然变换为各种景观,或瞬间出现在不同的位置,让观众见识了一把“虚拟人”的神奇。
《安徒生童话》的中文译者,著名翻译家、作家、学者叶君健先生的一批旧藏,即将在京拍卖。
中文版《安徒生童话》被认为是80多种文字译本中最好的。为此,丹麦女王曾隆重授给叶君健“丹麦国旗勋章”,这是全世界《安徒生童话》众多译者中惟一获此殊荣的。此外,叶君健还是小说家和儿童文学家,以及毛泽东诗词翻译小组的主要成员。
为了使得体现叶君健学术特点的藏品得到长期妥善保存,弘扬其治学精神,在叶君健93岁的遗孀苑茵的支持下,北京大观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从叶君健家中征集到其生前藏品,并将在5月17日该公司在北京千禧大酒店举办的首场春拍中推出“叶君健专题拍卖”。
此次拍卖的拍品包括1949年版丹麦文16册《安徒生童话全集》,这也是叶君健翻译安徒生童话的母本;1954年出版的安徒生童话单行本《美神》,书中有大量的叶老亲笔批注;丹麦名画家古·叔龙绘的《安徒生童话》连环画丹麦原文本等。此外还有叶君健组织的毛泽东诗词翻译名家意见信,包括有赵朴初、钱钟书、朱光潜、杨宪益、爱泼斯坦和戴乃迭等中外专家写给他的意见信墨宝共65页,其中钱钟书的四次意见稿共30页,中英文对照,极为难得。
震源显示图
5月16日电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2年5月16日8时59分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南纬5.5,东经149.7)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40公里。
5月12日,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首次公布了一氧化碳和臭氧浓度研究性数据,两者与北京的PM2.5研究性数据都来自车公庄站,至此,北京已经公开了新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所有六项大气污染物。
新增指标昨天都达标
12日,市环保监测中心“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网站中,在新增的PM2.5浓度之外,还悄悄地增加了两项新内容:“一氧化碳试运行监测”和“臭氧试运行监测”。
一氧化碳数据显示,11日21时至12日20时,一氧化碳24小时均值为2.2毫克/立方米,小时浓度最高为3.3毫克/立方米,按照新国标,一氧化碳日均值在4.0毫克/立方米,小时浓度在10毫克/立方米以下达标。昨日均属达标状态。
臭氧和PM2.5关系密切
臭氧实时浓度截止到晚上8点的8小时均值为121微克/立方米。因为臭氧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在8小时内就可以呈现,因此,臭氧均值的标准是以8小时为单位的,而非如PM2.5的24小时。根据国家新标准,臭氧日最大8小时浓度限值为160微克/立方米,昨日的臭氧浓度未超过这一标准。
和颗粒物不同,臭氧还有一项限值,为每小时的浓度限值,按照我国标准,臭氧日1小时浓度限值为200微克/立方米,昨日臭氧小时浓度也没有超标。
新增两项污染物中,臭氧和PM2.5的关系密切,臭氧高的地方,易出现灰霾天,PM2.5浓度也高。
监测数据仅来自车公庄
根据北京2010年环境公报,全年空气中臭氧存在局地超标现象,各监测点臭氧小时浓度值分别超标50小时-318小时,共分布在70天中。2010年我市一氧化碳年均浓度值为1.5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标准。
至此,北京公布了新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所有六项大气污染物。其中,传统的“老三项污染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依循老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而在全市范围内展开的既有规范监测,全市27个子站的数据汇总,代表全市平均水平。
新增的一氧化碳和臭氧浓度来自监测中心综合观测实验室,仅代表车公庄一带,环境监测中心称之为“试运行监测”。
名词解释
一氧化碳(CO)
【身份】是碳或含碳化合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来源】主要来源是内燃机排气,其次是锅炉中化石燃料的燃烧。
【影响】无色、无臭、无刺激性、有毒,几乎不溶于水,在空气中不易与其他物质产生化学反应。可对动物和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危害,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造成可逆的短期神经损伤与严重的神经危害。
臭氧(O3)
【身份】是地球大气中的一种微量活性气体,常温、常压下无色,有特臭的气味,具有强氧化作用。
【来源】对流层臭氧大部分是自然界(植物排放)和人类活动而产生的。
【影响】当其存在于平流层时,有助于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而当其在地球表面附近时,是城市光化学烟雾的一种成分,对植被和人类有伤害作用,对气管反应和肺功能产生影响。
背景
新增三项污染物指标
今年3月,环保部出台了新版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三项污染物指标:一氧化碳、臭氧8小时浓度和细颗粒物(PM2.5)。
臭氧小时浓度各地此前也有监测,但未列入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因此未公开。
根据环保部要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今年要开始实施新版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除了建成完善的监测网络之外,污染物的实时浓度数据也要对公众公布。
北京市已启动了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设,计划年底前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