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

LUCKY BIRD

网址:

  中新社南京8月23日电(记者 朱晓颖)近日中国多地观测到同一起UFO影像。23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对记者介绍他的判断:“这是一起重大UFO事件,不明飞行物是特殊的空间飞行器,用人类的飞行器很难解释。该飞行器高度是在空间,和杨利伟飞船高度差不多,飞得很慢。”根据报道,20日晚9时左右,有多架飞经上海的航班机组人员称,目击到空中出现奇异的不明光团;同时,在北京城郊的观星活动中,多位资深天文爱好者拍摄到气泡状不明物体;来自内蒙古、山西的报告差不多在同一时间观测到类似发光体。一些目击者称“发光体由小变大,呈规则几何圆体,比月亮大几百倍,目测直径50海里以上。这种景象持续了20分钟,发光体逐渐变暗直至消失。”

  王思潮从1971年起研究UFO,至今已有40多年。“一般要成为重大UFO事件,必须满足2个条件,一是影响重大,很多地方的人同时目击;第二是用人类现有知识很难解释。我研究UFO40多年,重大UFO事件出现过20次左右。我总结出一条规律,尾数逢1、2、7的年份,出现重大UFO事件可能性比较大。今年是2011年。”

  此前有天文专家指出,20日晚多地观测到的UFO是“正处于喷火状态的推进火箭,由于推力不平衡产生如此现象。”但王思潮予以否定:“根据国家天文台河北观测站正西方向的照片,可以看到光盘背后有星星,这样可以计算出球状光盘仰角是多少。加上同时观测到UFO的两个地点,交叉计算可得其定位。我计算,这个飞行器是位于内蒙古的西部上空,球状光盘距地面300公里,和杨利伟飞船高度差不多,同时移动很慢,在这个高度不掉下来,只有速度高于7.9公里/秒才可以,按照这个速度,一般我们从西向东看到它的时间也就几分钟,而这个飞行器出现时间有近20分钟,这些特点用人类火箭是很难解释通的。”王思潮说。(完)

  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通过修改鸡的基因,制造出类似于鳄鱼嘴而不是鸡(喙)的胚胎,从而逆转了进化过程,此举有助于科学家们发现儿童的先天缺陷。

  哈佛大学的进化生物学专家阿尔哈特-阿布扎诺夫研制出了这种具有鳄鱼嘴的鸡。他在家鸡胚胎发育初期,在鸡蛋壳上开了一个小洞,随后将微小的胶质蛋白珠滴入其中,添加蛋白质珠会抑制某些分子的发育,也会阻止鸡长出某些特征。此举让家鸡控制外貌形态的“生物信号分子”的进化过程发生了逆转,使鸡胚胎在14天内,长出了鳄鱼嘴。科学家们认为,在进化过程中,鳄鱼嘴已在数百万年前的白垩纪失去。

  阿布扎诺夫表示,这种“逆向”进化过程有望为科学家们修改其他DNA(脱氧核糖核酸),并使用同样方法制造出更能适应地球气候变化的物种铺平了道路。最新突破最终也有助于消除儿童的先天缺陷。

  尽管由于伦理原因,科学家们没有将这种小鸡孵化出来,但阿布扎诺夫希望最终能完成这项工作,将鸡变成手盗龙(Maniraptora)。手盗龙是小型恐龙,现存于世的鸟类中,可能有数千种鸟都是它的后代。此前科学家们就认为,鸡和其它鸟类是恐龙通过一系列遗传变化进化而来。

  美国蒙大拿大学的古生物学者杰克-亨尼尔正在进行同样的工作,他试图培育出一种“鸡恐龙”,这种动物具有和恐龙一样的尾巴和手。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发育生物学家克雷格-艾伯森表示:“最新研究告诉我们,诱导某个进化过程发生逆转是一件如此简单的事情。”


避暑成人们最大难题

  科学网(kexue.com)讯 去年世界气象组织气候研究中心主管贾萨姆·阿斯拉尔说,20年前有关地球温度持续升高、风暴愈发猛烈的科学预测在过去10年内得到证实,这种趋势今后可能持续。这样的说法显然得到了证实。目前全球多国遭受到了高温侵袭。

  中国持续酷热 高温预警升

  近日,中国南方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局部地区最高气温直逼40摄氏度。随着南方高温范围逐渐扩大,强度日益加强,中央气象台甚至将持续多日的高温蓝色预警升级为高温黄色预警。

  日本连续高温 已有35人死亡

  日本气象厅最近多次发出高温警报,日本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都超过摄氏35度,其中埼玉县达37度,京都36度,东京35度。NHK电视台独立调查称,在过去一周,全国12个都道府县已经有35人热死,7,000多人因中暑被送院救治。

  目前日本高温天气已持续近10天,东京地面温度最高突破50度。由于全国缺电,部分市民关闭空调,导致中暑者增加。气象厅说,高温天气还将持续数日。

  全美酷暑侵袭 长者引发疾病

  据美国有线新闻网络报道,美国中部和南部地区连续一星期遭热浪侵袭,造成至少22人死亡,30多个州份发出高温警报,全美近半数人口、约1.41亿人受影响。

  现在美国也是持续酷热中。纽约市日前最高温度料达摄氏38度,政府严阵以待,包括开放避暑中心,建议市民尽量留在有冷气地方,大量补充水分,减少饮用酒精性、咖啡因或高糖分饮料。首都华盛顿同样非常酷热,昨日最高温度估计超过37度。当局警告,由于湿度相当高,纽约和华盛顿居民实际感受温度可能超过43度。

  气象专家估计,今年酷暑天气造成的断电、公路桥梁损毁及导致死亡等严重事故,可能超过1995年的热浪。当年热浪仅在芝加哥地区就造成约700人死亡,数千人住院。中北部部分地区去年夏天最高温度一般不足30度,而今年持续录得37度以上,可能引发老年人心脏病等疾病发作。

  澳洲严重干旱 受山火威胁

  酷热不仅仅是北半球的事情,今年1月份正值澳大利亚的夏季,在澳大利亚南部的维多利亚州等地却因为持续的高温和气候异常干燥,引发了数起山火。当时当地气温已经高达40摄氏度,气象学家预计2011年澳大利亚南部许多地方还将接受高温酷暑的考验。

  当局已经发出警告,称这种炎热的气候天气若持续更长时间,火势存在恶化的危险,甚至不排除发生大规模山火的可能。当地政府已经要求旅游景点等做好必要时疏散游客的预案。

  导致天气酷热的原因,科学家认为,工业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进入地球大气层,吸收日照热量,起到保温作用,导致地球温度越来越高,所以极端天气愈发频繁。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处

  美国30多州发出高温警报 持续侵袭致22人已死亡

  洪灾高温席卷澳大利亚 群众水深火热迎新年(图)

  全球变暖趋势将持续 极热夏季和高温或将成常态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款超声波手套的零售价格仅为65美元。
这款超声波手套的零售价格仅为65美元。
这款超声波手套的零售价格仅为65美元。
史蒂夫通过自己的发明网站公布了超声波手套的制作方法
这款超声波手套的零售价格仅为65美元。
发明家史蒂夫·霍弗

  导盲犬和和导盲拐杖一直是视力障碍人士的得力助手,但复杂的路面环境往往会误导他们的判断,给他们的出行带来潜在危险。据美国媒体8月22日报道,这类人群未来将有望通过佩戴一个简单的声纳手套装置,就能感知前方的障碍物。

  这款声纳手套的发明者是美国人史蒂夫·霍弗,他在自己的发明网站上发布了这款手套的制作方法。

  史蒂夫介绍,这款手套的制作原理和工艺并不复杂。手套的主体包括一个超声波感应器、一台小型伺服马达和一个迷你接口。超声波感应器位于手套的指关节部位上方,它发出的脉冲能够感应佩戴者附近1英寸(约2.5厘米)至10英尺(约3.1米)范围内的障碍物。伺服马达则根据脉冲反射回来的信号,向佩戴者的手腕施压。障碍物与佩戴者距离越近,手腕感受到的压力就越大。

  这样,手套佩戴者就可以通过感知手腕上压力的大小,判断身边障碍物的位置、距离和密集程度,独立判断行走方向。

  这款手套还有两大优点。首先,手套的主体装置都位于手背部分,因此佩戴手套不会影响佩戴者的触觉,也不会对该设备的其他辅助设备产生干扰。其次,手套通过中指上的一条尼龙搭扣固定,伺服马达在手腕的左侧和右侧均可以产生感应压力,因此佩戴者可以将手套戴在任意一只手上使用。

  这款手套的前身有两个设计原理相似的版本。一个设计版本是带震动装置的头部束发带,但其频繁震动可能会引起佩戴者的不适;另一个设计版本是护腕,但由于需要区分左右手,对于有视力障碍的使用者来说并不是十分方便。

  “探路”手套的零售价并不昂贵,仅为65美元。史蒂夫说:“我的发明是为了给那些需要视力辅助设备的人提供日常可及的帮助。所以我并不希望手套的定价高不可攀。人们也可以通过我的网站学习如何自己制作这种手套。”


在北京拍摄到的神秘怪圈

  科学网(kexue.com)讯 近日中国多地观测到同一起UFO影像。20日晚9时左右,有多架飞经上海的航班机组人员称,目击到空中出现奇异的不明光团;同时,在北京城郊的观星活动中,多位资深天文爱好者拍摄到气泡状不明物体;来自内蒙古、山西的报告差不多在同一时间观测到类似发光体。一些目击者称发光体由小变大,呈规则几何圆体,比月亮大几百倍,目测直径50海里以上。这种景象持续了20分钟,发光体逐渐变暗直至消失。目前很多专家做出了评论,也得出不同的说法。

  UFO光临绝非人类火箭

  有专家分析,根据国家天文台河北观测站正西方向的照片,可以看到光盘背后有星星,这样可以计算出球状光盘仰角是多少。加上同时观测到UFO的两个地点,交叉计算可得其定位。计算这个飞行器是位于内蒙古的西部上空,球状光盘距地面300公里,和杨利伟飞船高度差不多,同时移动很慢,在这个高度不掉下来,只有速度高于7.9公里/秒才可以,按照这个速度,一般我们从西向东看到它的时间也就几分钟,而这个飞行器出现时间有近20分钟,这些特点用人类火箭是很难解释通的。

  外星人来访可能性不大

  但也有不同的声音,也有一些专家认为这与UFO无关,仅仅是飞机一类的人工机器。表示类似事件最有可能是飞行器正处于喷火状态的推进火箭、或推力不平衡所产生的现象。由于光环状发光团会不断扩张,而且能扩张至数百千米之巨,因此它只能是气态的。这气态物质也只能是由位于光环中心的亮点处喷出,而这亮点处也应该正是某种我们的人工飞行器。光环气团的发光是由于反射太阳的光线,因此呈乳白色。

  当日微博爆料

  @采姑娘的小蘑菇168:发现巨大不明球状发光天体20日晚21时6554航班,上海区域,高度一万零七百米发现巨大球状发光天体,由小变大,规则几何圆体,比正常月亮大几百倍,目测直径五十海里以上,持续二十分钟变暗变淡消失,极其震撼,数十架航班机组向上海报告!

  @采姑娘的小蘑菇168:回复@flute昭:嗯!差不多吧!我当时九千多米出云就看到它!明朗的夜空!偌大个规则的白色圆球体突兀地存在那里!真的好圆好大!占据了我飞机的一个侧窗和左半个风档!开始以为是幻觉!副驾驶还问我看到没有!我们准备向上海报告的时候,其他机组已经陆续开始汇报了!

  @东方早报第1现场:【上海区域上空出现巨型UFO航母】飞行员微博爆料,发现巨大不明球状发光天体。20日晚21时6554航班,上海区域,高度一万零七百米发现巨大球状发光天体,由小变大,规则几何圆体,比正常月亮大几百倍,目测直径五十海里以上,持续二十分钟变暗变淡消失,极其震撼,数十架航班机组向上海报告。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昆明北郊上空出现疑似UFO 呈蝴蝶状且带有花纹

  伦敦上空惊现UFO"舰队" 半空盘旋闪烁白光(图)

  美加州疑现"UFO机群" 呈三角形从空中飞过(图)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牛的每一次进食都是制造甲烷的过程

  科学网(kexue.com)讯 美国食品和农业组织表示,世界上大约14%的温室气体是由于农业所致。农业排放物中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甲烷,从造成全球变暖的程度来说,甲烷要比二氧化碳的危害大23倍。然而到2030年,农业甲烷的排放量会增加60%。全世界有150亿头牛和数以亿记的放牧牲畜排放出包括甲烷在内的大量的污染气体,其中有三分之二的氨气来自于牛。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牛通过打嗝排放出大量的甲烷,还有一少部分通过肠胃胀气排放。关于奶牛的平均甲烷排放量的数据统计各不相同,有些专家说是每天100-200公升,而有些专家说是每天500公升(大概132加仑),但不管怎么样,这个数据是庞大的,数量相当于一辆汽车一天所产生的。

  要了解为什么牛会制造出甲烷,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一些它们的消化系统。牛、山羊、绵羊等一些动物都属于同一个种类,称为反刍动物。反刍动物有四个胃,它们在胃里消化食物,而不是像人一样在肠子里消化。反刍动物吃下食物,然后会使食物回流到嘴里作为反刍再吃一次。它们的胃里充满了帮助消化的细菌,但是同时也会制造出甲烷。

  在阿伯里斯特威斯城的威尔士大学有一个研究,追踪羊制造出的大量甲烷和氮气。这一研究为牛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对比模式,因为牛和羊有着相似的消化系统,但是羊没有那么难以控制。研究范围内的羊生活在塑料的隧道洞中,它们通过各种食物制造出的甲烷都被监控。

  还有许多其他的努力致力于减少反刍甲烷的产生,比如尝试繁殖寿命更长的、有更好的消化系统的牛。在德国的霍恩海姆大学,科学家们制造出一种药片可以制止牛的瘤胃(牛的第一个胃)中产生气体,并且把甲烷转化成葡萄糖。但是这种药物需要严格的饮食和有组织的喂养时间,但这似乎可行性不大。

  如何减少动物甲烷的排放俨然已成了一个世界课题。(科学网kexue.com 重林)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从遥远的南美来到欧洲

当今鲜美的啤酒

  科学网(kexue.com)讯 科学家们相信啤酒起源于南美洲野外的说法是一个谎言,日前他们发现了一种神秘的冰镇酿啤酒的工艺,是一种罕见的酵母,起源于500年前的欧洲。这用特殊的酵母可以在寒冷的气温下持续更长的时间来发小啤酒。

  科学家早就分析出酿造啤酒的酵母生长在自然界,这是一种新类型在欧洲各地都可以找到,自古这些酵母就被用于酿啤酒工艺上,通常欧洲人在地下室进行酿造。

  不过科学家们还说,这些啤酒缺少了一些材料,就是来自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的山毛榉树,它们含有一种特殊的糖类,研究人员发现,这种木材大多是船只运入欧洲而来,有的甚至是被一些吃了这些木材的苍蝇传来的,它们来到这里需要经过7000英里的旅行。

  早些时候在巴伐利亚州的人酿造啤酒,可能是用了这种木材的木桶,之后被发现。葡萄牙的研究人员说,他们当时可能发现用这样木桶酿造的啤酒更加清澈,口感不错,更有发展的潜力。科学家们最近一直在寻找古代酝酿啤酒的特殊酵母,现在终于发现了这种少见的材质,它们在木料上存在,或者被苍蝇吃到肚子里。加入这样的东西会令啤酒更加美味。

  古代酿酒的本领是在令人折服,啤酒甚至被评选为古代人重要发明之一。一些人也许认为,啤酒的发明对于人类文明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农业社会大约出现于1.15万年,当时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开始种植野生的谷类,如大麦和稻谷等。海登等考古学家认为,当时的人们种植这些谷类的动机就是生产祭祀用的酒精饮料。海登指出,“并不是说饮酒和酿造本身开启了人类文明,而是这种行为与啤酒以及复杂的社会形态有着紧密的前后联系。”

  关于啤酒的最早化学证据来自伊朗出土的一个罐子中的残渣,这种残渣可追溯到公元前3400年到3100年。其他一些证据表明,啤酒相当于古代非洲人服用的一种健康抗生素。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每日饮红酒或啤酒两杯 可降低患老年痴呆症风险

  美公布华盛顿自制啤酒配方 再现"国父之酿"(图)

  盘点去年十大奇异科学 啤酒成人类文明关键(图)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部分蔬菜上市过程无任何农残监测过程;监管部门称每天千吨蔬菜抽检40蔬菜样

  记者近期追踪安徽部分蔬菜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后发现,一根豆角被“喂”11种农药,刚喷过农药的蔬菜第二天就被运往市场。3个流通环节的农残检测一路“绿灯”,有关部门回应称既“管不住”又“管不全”。

  生产

  部分蔬菜一天一打农药

  现在种菜不容易,三天两头要打药,基本上没有不打药的菜。”合肥菜农王明城说,这个月基本上每天一打。

  老王家种了3.5亩豆角,从4月初开始播种,现在即将下市。在不远处的沟塘边,一共打了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等3大类11种农药。其中,杀虫剂有7种,如点阵氟氯氰菊酯、功卡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杀菌剂有3种,如田园农博士毒氟磷、中保克毒宝吗啉胍等;杀螨剂有1种,如哒螨灵。

  来自庐江的菜农章天保说,小白菜的病虫害太多,卖药的说几天一打,要有安全间隔期,我们看到虫子哪能放心,基本上一天一打。

  监管

  农贸市场免检蔬菜农残

  8月2日,记者来到菜农戴继霞的茄子地里了解到,为治虫害,前日她将4种农药混着一次性打完了,3日采收。

  记者从安徽和县蔬菜地里一直追踪到马鞍山市蔬菜市场。发现这批茄子,历时约30小时,经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销地农贸市场等3个环节,没有任何农残检测,到达消费者餐桌上。

  产地批发市场卜集蔬菜批发市场每天的交易量约2000斤。一位负责人说:“我们没有检测设备,县里面1年能过来检测1至2次就不错了。”

  销地农业主管部门马鞍山市农委副主任姚育东说,安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全市最大的批发市场,日均蔬菜交易量近1000吨,它每天只抽检40个蔬菜样。

  听说他们对蔬菜农残检测很严,因此,我们对安民市场过来的菜都是不检测的。”香源农贸市场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蔡福庭说。

  问题蔬菜上市过程

  8月2日,菜农戴继霞为了治虫害,前一日她将4种农药混着一次性打在茄子地,3日早晨采收茄子。

  1、菜农——产地批发市场 无农残检测

  3日早晨4∶30,戴继霞和丈夫到菜地里摘茄子;7∶45,他们将几筐茄子装上拖拉机,拉到附近的卜集蔬菜批发市场,卖给了专跑马鞍山的商贩曹老板。

  2、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 无农残检测

  4日早晨1∶30,曹老板的一车茄子经过一路奔波,到达马鞍山安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该市场是安徽省第二大农产品批发市场。

  3、销地批发市场——销地农贸市场 无农残检测

  4日早晨3∶22,来自马鞍山香源农贸市场的摊贩吴老板,在曹老板处批发了25斤茄子;6∶30,吴老板将批发来的菜送往香源农贸市场,开始零售。


气球飞行器模拟图

气球航天器模拟图

  科学网(kexue.com)讯 向往飞屋环游记那样的气球之旅?这就是你的机会:一家巴塞罗那的公司zero2infinity提出一种新的环保旅游方案——用巨大的氦气球载人到达36公里的高空,然后释放载人舱。之后,座舱会释放滑翔伞,然后沿着预定的着陆航线滑行。目前,他们计划2013年用气球来实现太空之旅。

设计师尤迪亚勒斯说,乘坐气球进入地球同温层是比搭乘火箭要便宜许多,而且乘客有更多的时间在不同角度欣赏不同地球,更重要的是这可没有噪音,而且环保符合绿色出行的理念。

这艘气球航天器的直径大概是130米,可以搭成六人其中包括两名飞行员。在太空气球中乘客会感到舒适,不会感受到高空中的压力。飞行高度是普通飞机的3倍。气球航天器可在太空轨道上漂浮3个小时,每次往返太空旅程持续1个小时。

其实太空气球之旅的费用并不高,每人仅9万英镑,比起动辄几百万的太空飞船之旅来说,已经很廉价了。尤迪亚勒斯还表示到,人们会幸福的享受这次太空旅行,从太空中观看地球将是别有滋味,而且人们还能在白天看到平时看不到的星星,太阳的形态也将完全不同与地球中所看到的,这会令所有人流连忘返。

首次太空飞行的详细情况仍需进一步的研究,目前首次的发射地还没有确定,不过西班牙自己研制的设备,外加西班牙稳定的气候,作为首选发射地点问题应该不大。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住腻地球太空酒店任你玩 舒适度远超国际空间站

  宇航员太空拍摄捕捉奇观 反向拍流星新视角体验

  太空舱模拟测试四百余天 中国宇航员"火星"探测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电影后天或称为现实

融冰会怪变海流

  科学网(kexue.com)讯 目前地球温室效应影响严重,全球气候受到严重威胁,现在冰岛附近的冰川已开始大量融化,科学家通过研究冰川融化现在有了惊人的发现。随着冰川的不断融化,地球的引力正在悄然见发生变化,更可怕的是如果寒冷的冰川不停的融化,加速流入海洋,会导致洋流的改变,使地球温度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研究人员测算的结果显示,2004年至2006年,北极群岛由于冰川和冰帽融化导致平均每年有29立方千米的水量流入海中;2007年至2009年,这一数字剧增至92立方千米;6年间这一区域融冰的总入海量已相当于美加边境地区伊利湖四分之三的贮水量。

  在20年前,科学家们变开始注意到一些问题,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冰川融水明显改变了地球的重力场,曾以冰川形式聚集在地球两极的质量,正迅速流入海洋中,散布到世界各地。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卫星测地学研究者史蒂芬表示:“虽然目前对地球的改变很小,但通过卫星还是可以检测出来的。”

  由于地球的自转,冰川融水由两极向赤道转移。通过对地球反弹抵消量的计算,科学家或能确定抵消效果何时开始产生,进而确定开始融化的时间。了解融化产生变化的时间对预测未来的影响至关重要。内勒姆表示:“冰川学家知道格陵兰岛和南极洲正在融化,但由于缺乏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数据,他们很难确定这种融化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我们的研究使时间的不确定性有所减小。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约就是冰川融化开始改变的时间。”

  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亚历克斯·加德纳说:“我们此前认为这一地区并不会助推全球海平面上升,但现在我们意识到,在2007年至2009年间,除南极洲和格陵兰岛外,这一地区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助推作用最大。”

  如果北半球冰川融化过快,冰川融化的海水打乱了大西洋环流的走向或温度,北半球的温度变会发生颠覆性的改变,它最终可能会导致北半球极度寒冷。就像电影后天那样,到处是冰天雪地。海洋学研究所研究者罗伯特说:“现在科学家还因为会不会改变温度而争辩,不过由于冰层融化,使水传递到北大西洋,目前北半球降水增加可是事实。这一切还全是猜测,可能是人类对温度变化过于敏感所致。”

  (科学网kexue.com 瑞恩)

  相关阅读

  日本和美国科学家同发现 南极冰川正在高速流失

  北极熊并非游泳高手 冰川融化加剧幼崽死亡(图)

  奥地利科学家认为 应警惕冰川迅速融化的恶果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 128 页,共 5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