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银河系气体云将撞击超大黑洞,届时将发出明亮的辐射。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们预计在明年我们将看到有史以来最大的“宇宙碰撞事件”,银河系中央附近存在巨大的气体云,从运动轨迹上看,它们将于2013年“冲撞”超大质量的黑洞。这场规模巨大的宇宙撞击事件发生于人马座A方向,处于银河系银心附近。事实上,巨型气体云偏离了原先运行的轨迹,其距离相当于以光速运行36个小时,但黑洞强大的引力还是能将其撕裂成碎片。
根据位于德国慕尼黑的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研究所地外物理研究中心的天体物理学家斯特凡·吉勒森(Stefan Gillessen)介绍:“到目前为止,人马座方向仅发现了两颗恒星往这里运行,它们通过这一天区时并没有受到其他天体的影响,但是这一次却不同,气体云被黑洞强大的引力场所拆散。”天体物理学家斯特凡·吉勒森在过去的二十年内一直从事着观测黑洞的研究工作,也是本项研究的观测者。随着气体云逐渐靠近黑洞,其运行的速度将变得越来越快,大约在七年的时间内就可以将速度翻一番。
天文学家们正在积极准备着观测即将到来的宇宙碰撞事件,气体云正以每小时5000英里的速度向黑洞移动,将在2013年与黑洞发生碰撞。科学家们届时将使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阵列对这次撞击事件进行观测。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地外物理中心的科学家莱因哈德·根泽尔(Reinhard Genzel)之前发现了一个独特的天体运行轨迹,正在迅速接近黑洞。
正如一些科幻小说中的情节一样,当一名宇航员在黑洞边缘正在坠入的过程中,该情景就如同一个被拉长的意大利面条。但是现在我们就可以真实地看到这样的场景,天体物理学家斯特凡·吉勒森认为根据以往的观测经验,这团巨型气体云并不会幸存,气体云届时距离黑洞的事件视界大约400亿公里,约为36光时,这是非常靠近黑洞的距离,超大质量黑洞的强大引力将对其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当气体云靠近黑洞时,注定就是它的“世界末日”,来自银河系中央附近炙热恒星的强紫外辐射照射下,气体云将变得白热,这种情景也是科学家将要首次观测到的。在整个2013年内,这团气体云将持续被黑洞撕裂吞噬。随着气体云越来越靠近如同饥饿野兽的黑洞,其外部压力也将随之增大并压缩这团气体云。
在同一时间内,这个具有400万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将利用强大的引力场改变气体云的运行轨迹,气体云被卷入黑洞引力场后将逐渐加速并形成漩涡状轨迹。目前,气体云的边缘已经出现被黑洞引力“解离”的现象,在未来的日子里将彻底被颠覆。早在2008年至2011年期间,天文学家们已经清晰地观测到气体云受到黑洞引力场作用的迹象。在2013年气体云接近黑洞时,将会被加热并向外辐射出X射线,目前已经有少量的前端气体云成分接近了黑洞,在未来的时间内将有更多的气体靠近黑洞,最终将变成黑洞的“燃料”。
这团巨型气体云的来源存在多种解释,其中一种解释认为其来自于银河系中央附近年轻的恒星周围,由于强烈的恒星风的作用,使得这团气体逐渐被“驱离”出恒星,如同恒星将自身周围的气体“吹出”。科学家发现在银河系中央附近黑洞周围存在一个双星系统,恒星风之间产生的碰撞也可能导致气体云的驱离出该系统。根据科学家莱因哈德·根泽尔介绍:“未来两年内将会出现很有趣的情景,气体云撞击黑洞为我们提供了物质坠入黑洞时非常有价值的信息。”(Everett/编译)
相关阅读
在西德上空与不明飞行物发生接触的英国飞行员
不明飞行物酷似圆盘状飞行器
据国外媒体报道,最新的解密文件显示,在1952年西德上空,飞行员罗兰·休斯(Roland Hughes)在驾驶战机返回基地时,发生空中出现神秘的圆盘状不明飞行物,其大小目测为100英尺,外观上发出闪耀的金属光泽。根据地面雷达的数据证实,该不明飞行物的速度远远大于当时任何一种人类飞行器的速度。事后,时任航空部长的邓肯桑迪斯要求调查这起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
罗兰·休斯是英国皇家空军的飞行员,目击不明飞行物时他正在西德上空巡逻,根据休斯在返回基地后的叙述:他的战斗机被圆盘型不明飞行物尾随跟踪,并一度飞到自己驾驶的战斗机旁边,最后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飞离。这份透露1952年英国皇家空军战斗机与不明飞行物接触的文件为剑桥大学解密的丘吉尔档案。
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罗兰·休斯站在他所驾驶的战斗机旁,机身上的涂鸦记录了这起不明飞行物接触事件,值得一提的是,地面的空军雷达站数据也显示,不明飞行物具有难以置信的速度。最后,这份接触报告送至当时航空部长邓肯桑迪斯(Duncan Sandys)的办公室。在接触报告中,罗兰·休斯将不明飞行物描述成酷似一道银色的闪光,最后他看清了发着闪亮光泽的金属圆盘物体,从外观上判断,这种金属光泽与锡箔相似,光滑的表面看不到褶皱。同时,这架不明飞行物表面具有较高的反射度,精密的制造技术使得其表面看起来找不到缝隙。
罗兰·休斯当时驾驶的是英国德哈维兰“吸血鬼”战斗机,飞行的海拔高度较高,能见度较好,根据他判断该不明飞行物的大小为100英尺左右,和兰开斯特式轰炸机的翼展差不多。但是,另外三位于同一时间返回基地的飞行员称并没有看到不明飞行物,由于英国皇家空军奥尔登堡基地位于西德北部,这三位飞行员执行的任务处于不同的方向上,因此他们的航向与不明飞行物出现的方位不一致。
六天后,罗兰·休斯被送往英国皇家空军位于西德的法斯伯格基地,并向英国皇家空军军官和航空部长邓肯桑迪斯汇报情况。这位部长当时向休斯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那天晚上喝了多少啤酒,随后对该事件展开调查。在大多数公开场合下,空军基地官方一直在淡化对这起不明飞行物接触事件的调查,但是最新解密的一份文件中提到,航空部长邓肯桑迪斯曾经告诉一位航空方面的首席科学家彻韦尔(Lord Cherwell),他掌握了空军雷达站具有说服力的数据。
与此同时,美国的飞行员也报告称发现了类似的不明飞行物,桑迪斯认为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在西德上空看到的不明飞行物与美国飞行员看到的类似,我们这儿掌握了大量陌生以及无法解释现象的证据。在此之后,罗兰·休斯很少谈及他与不明飞行物的接触事件。根据一位航空博士克拉克介绍:“毫无疑问休斯当时确实看到了某个物体,我们并不知道那是什么,但在“外星访客”念头进入你的大脑前,该事件会得到许多科学上解释。” (Everett/编译)
相关阅读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25日报道,近年来,在“超老龄化”的日本,“孤独死”案例不断被媒体曝光,已经让日本民众见怪不怪了。
据报道,近日,日本立川市一公寓内,63岁的女儿病死后,患有认知障碍的95岁高龄母亲也在无人照顾的情况下离世。而在此之前,日本全国各地也发生了多次这样的惨剧。札幌市72岁的姐姐死亡后,患病的70岁妹妹没有能力照顾自己,结果在北海道的严寒中活活冻死。横滨市一户家庭77岁的母亲去世后,身有残疾的58岁儿子也因无人照顾死亡。这些“孤独死”事件中,死亡者无一例外都是在死去一两个月后才被人发现。
日本厚生劳动省2011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的独居老人“孤独死”问题近年来越来越严重,仅在东京,一年的“孤独死”案件就多达2718宗,比7年前增加了两倍。
分析称,从社会层面看,日本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存在明显漏洞,缺乏对残障及高龄人士的关心和帮助。分析各种“孤独死”案例,可以发现一个共同之处:事件中的死亡者基本都是残障人士或高龄人士等标准的弱势群体。这些最需要社会保障的人群,却享受不到完善的保障。不少人甚至沦落到有上顿没下顿的地步。如果生病,情况就会更加糟糕。高额的医疗费根本让人无法承担。不少人患病后也只能硬扛。扛得过,尚能平安无恙;扛不过,惨剧就可能随时发生。
从社区层面看,日本的集体公寓管理混乱,管理者没有尽到相应的责任。“孤独死”事件中的死亡者都是死亡一两个月后才被人发现,管理者的不作为是重要原因。“孤独死”事件调查过程中,一些管理者表示曾发现了不对劲之处。比如,在公寓已经长时间未能见到死者;死者突然滞纳公寓的房租、水电费;死者的邮件堆积如山,无人领取等。事实上,管理者发现此种情况后,内心都已经猜出了十之八九。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让他们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不顾,导致最后出现了许多本不该发生的惨剧。
从家庭层面看,日本原有家庭制度的崩溃也成为“孤独死”的催化剂。“二战”以后,日本家庭不断“小型化”。许多年轻人一成年便离开父母独自居住。独居的年轻人在社会高压下奔波,自然也少了和父母之间的交流。渐渐的,年轻人和父母的关系就越发疏远。不少年轻人成家立业后,仅和父母通过书信来往。据日本内阁府统计,2060年,日本6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占总人口的40%。而其中超过半数将会成为独居老人。他们步入暮年,却缺乏亲人照顾,一个不小心就会成为“孤独死”事件的主角。
这一起起悲凉的“孤独死”事件,让不少民众将表面繁华的日本称为“人间沙漠”,正如日本一名NHK电视台评论员在节目中指出的那样:“在每况愈下的日本,长寿已经是一个负担。”
相关阅读
通古斯大爆炸威力相当于广岛原子弹1000倍。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18日消息,1908年6月30日上午7点17分,西伯利亚通古斯森林一声巨响,就如一颗氢弹被引爆一样,一次人类历史上威力最大的爆炸事件发生了,然而时至今日,仍然没人知道这次爆炸事件是如何产生的,人们只知道,这次爆炸的威力比广岛原子弹爆炸威力还大1000倍!
近日意大利科学家在爆炸地点的数百公里之外的Cheko湖边寻找到一块陨石碎片,经过初步推测,认为该碎片来自1908年那次通古斯灾难。于是一种假设产生了:那次大爆炸可能是由于陨石坠落引发的。
然而这种说法也备受质疑,如果是陨石撞击,那应该有更多更大的碎片被找到,科学家将会对找到的碎片进行更加仔细与系统的的扫描分析。
对于那次爆炸的影响是史无前例的,据记载,爆炸冒起的火花连英国都能看见,爆炸引发的大火烧掉了西伯利亚1000平方英里的森林。这次神秘的人类大劫,真正的谜底似乎还需不断探索。(科学网kexue.com 维森)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广网北京5月8日消息 (记者 孙莹)针对日前网络媒体曝光的“湖南职称评审评委违规,甚至公开收钱”事件,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今天(8日)已派员到达湖南,指导湖南省省检察机关严肃查办该事件背后的职务犯罪案件。一旦发现事件背后有人涉嫌构成受贿、渎职等职务犯罪,要求各级检察机关要认真履行检察职能,严肃依法查办,绝不姑息。
中新网(微博)兰州5月3日电 (崔琳)3日,甘肃省兰州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就“2012年4月25日起,兰州市个别出租车司机通过多种方式,以出租车‘加气难’为由,鼓动出租车司机在‘五一’期间停运”事件做出通报。兰州市副市长牛向东在会上介绍,兰州市共有6800多辆出租车,经过妥善处置,目前已有2000多辆出租车恢复运营。
牛向东介绍,由于兰州市黑车非法运营、改装天然气的民用车辆大幅增加,与出租车争夺气源等众多原因,导致了兰州市出租车行业加气难。相关数据表明:兰州市现有出租车6800多辆,但仅有加气站23座。而在五一小长假前夕,因为要进行检修改造,兰州当地三座主要的加气站同时停止对外加气业务,直接导致了此次部分出租车停运事件。
牛向东说,5月1日和5月2日全天,兰州市中心城区出租车营运数量的确有所减少,但主要原因是由于发生了个别不明身份人员无理阻拦出租车正常运营的行为,部分出租车司机担心运营安全,从而造成了不敢出车、观望等待的停运现象。为此,兰州市公安部门出动警力进行制止,目前看来收效良好。
对于出租车司机诉求的加气难问题,牛向东表示,兰州市相关部门将挖掘现有加气站的潜力,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出租车优先加气,并通过采购移动加气车、在城市各出口和交通便利处建设临时加气站等方式来满足出租车加气需求。
牛向东还透露,兰州市将进一步加大打击非法营运力度,下放“黑车”治理权限,实行属地化管理,并进一步畅通出租车司机反映诉求和实际困难的渠道,通过定期走访慰问,及时掌握行业情况和驾驶员诉求,及时解决出租车司机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牛向东指出,节前维修的三座加气站已于日前重新投入运营,而兰州市也将加快加气站建设的步伐,力争在“十一”前把已经获得经营权的13个加气站落实到位,通过增加加气站数量解决这一问题。
据交通部门数据统计:在得到兰州市政府“优先保障出租车加气”的承诺后,截至目前,已有2000多辆出租车恢复营运。(完)
中国网5月2日讯(“微观中国” 李云生 报道)4月28日,本网报道了《广西合浦县暴力强拆视频调查:当地政府称拆迁合法》一文,受到数十家媒体关注。当日晚间,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有关方面在合浦新闻网对此事做出回应。
暴力拆迁视频蹿红网络 当地政府称拆迁合法
近日有一段题为《广西合浦县石康政府非法强拆民房厮打年过八十高龄老人及妇女》的视频在各大视频网站上流传。
视频中可以看到,在一处民房前,有一些身穿城管制服和迷彩服的人,他们中还有几个人手持长棍。这些人和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以及一位妇女不断产生肢体冲突与厮打。周围有许多围观的群众,现场秩序较混乱。
为进一步了解事实真相,记者于27日下午拨通了合浦县县委宣传部电话,当地官方表示最近合浦县正在开展“城市建设大会战”活动,视频中的民房属于违章建筑,这次拆迁是合法的。
合浦县在当地新闻网做出正面回应
当天晚上十点半左右,合浦县县委宣传部在合浦新闻网刊登了《合浦县对“强拆殴打”事件作出回应》一文。
据官方通报,根据合浦县住建局、国土局的调查确定,该处建筑属于违章建筑,此前合浦县石康镇已对该违章建筑进行过两次拆除,上次拆除的时间是2011年1月,但当事人钟某及其女儿易某屡次强行违章重建。
通报还表示,在执法过程中,当事人钟某及其女儿易某极力阻扰拆除工作,甚至持棍殴打、谩骂工作人员,个别工作人员与其发生了言语和肢体上的摩擦,造成不良的影响。拆除工作结束后,合浦县石康镇政府已对执法过程中不当的行为展开调查。
本网简评:合法拆除违章建筑,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应该使用何种“得当”方式?据拆除之日至今时日已远,对暴力强拆之事是否结案?调查结果是什么?希望合浦县能够尽快给群众和媒体一个答复。
本报讯在医院烧纸钱、摆灵堂、摆花圈、违规停尸、聚众滋事等医闹行为将受到治安处罚甚至被究刑责。4月30日,卫生部、公安部联合发出《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明确警方将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医闹、号贩等扰乱医院正常秩序的七种行为予以处罚,乃至追究刑责。
>>针对患方
违规停尸将受罚
通告提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理由、手段扰乱医疗机构的正常诊疗秩序,侵害患者合法权益,危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损坏医疗机构财产。公安机关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维护医疗机构治安秩序工作,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医务人员、患者人身安全和扰乱医疗机构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
通告提出,患者在医疗机构就诊,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患者及家属应当遵守医疗机构的有关规章制度。患者在医疗机构死亡后,须按规定将遗体立即移放太平间,并及时处理。未经医疗机构允许,严禁将遗体停放在太平间以外的医疗机构其他场所。
对在医疗机构焚烧纸钱、摆设灵堂、摆放花圈,及倒卖医院挂号凭证等行为,警方将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责。
>>针对医方须设统一投诉窗口
针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通告要求严格执行医疗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诊疗技术规范,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优化服务流程,增进医患沟通,积极预防化解医患矛盾。
很多“医闹”源于沟通不畅,通告要求医疗机构按照《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采取设立统一投诉窗口、公布投诉电话等形式接受患者投诉,并在显著位置公布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程序以及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等相关机构的职责、地址和联系方式。患者及家属应依法按程序解决医疗纠纷。
□警方行动
在医院设立警务工作室
记者昨天从北京市公安局获悉,4月18日,市公安局召开会议,部署医院警务工作室建设工作。在全市首批50家医院53个院区设立警务工作室,会同医院共同做好院内秩序维护和突发事件处置工作。
□委员说
医院门口设安检防危险品
全国政协委员,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凌锋多年来不断呼吁出台法规,防止“医院暴力”。
“保障医院秩序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就是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啊!”凌锋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警方介入后,将对此类行凶者起到很大的震慑作用。据了解,此《通告》会张贴在全国各家医院门外的显著位置。
凌锋称,医院环境的不安定,直接影响病人生命的不安全。“我们做这项工作,并非单纯地保护医生护士的安全,最重要的是保护广大患者的安全和就医权益,因为患者们到医院是来寻求治疗的”。
据介绍,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曾对全国270家各级医院进行了专项调查,据统计,全国有73.33%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其家属用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59.63%的医院发生过因病人对治疗结果不满意,扰乱医院正常诊疗秩序、威胁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事件;76.67%的医院发生过患者及其家属在诊疗结束后拒绝出院,且不交纳住院费用;61.48%的医院发生过病人去世后,病人家属在院内摆设花圈、烧纸、设置灵堂等。一些地区还发生过患者杀害医生的恶性事件。
凌锋建议,目前,立竿见影防范恶性事件发生的办法是,各医院在入口处设立安检设备,刀具、棍棒、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均不得入内。
□医院说
医院应按照公共场所防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表示,此前,医院内出现寻衅滋事、扰乱医疗机构正常秩序等行为时,仅仅是由医院保卫处人员解决,但其无执法权和处罚权,不仅难以对相关行为进行制止,也缺少一定威慑作用。此次两部委发文提出,在医疗机构内焚烧纸钱、摆设灵堂、摆放花圈等行为,将由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是“法制上的进步”。
王杉称,《通告》表明保护医疗机构正常诊疗秩序已得到国家高度重视,但要从根本上维护诊疗秩序,保护医护人员和就诊者的生命安全,需将医院的属性由目前的事业单位转变为公共场所,“人民医院一天有2万多的人流,一年就是三四百万,医院具有公共场所的所有特征,但医院内却是治安防范的空白区域”。王杉认为,如果像酒吧、歌厅等公共场所一样,进行公共秩序的防范化管理,就能真正起到杜绝不良事件发生的作用。
王杉还建议,医疗事故的处置流程应该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方便患者维权的同时,也能减少其和医院发生的“纠纷”。王杉推荐“天津模式”,他说,天津以市长令方式规定,任何医疗机构和院长不得受理索赔额在1万元以上的医疗纠纷,此类纠纷如经过专业部门不能成功调解,那么医院将根据法院判决采取措施,“一旦有院长私了,就会被撤职”,标准化的医疗纠纷处理途径畅通了,医院的违法违规行为自然会减少。
□专家说
取消以药养医缓解医患关系
著名医院管理学专家王健康表示,“医闹事件就原因来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医疗纠纷本身没有处理好导致的医疗纠纷的升级,出现了对医护人员的伤害;二是此次公安部明确的寻衅滋事、摆放灵堂等七大类行为,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
王健康说,减少扰乱医疗秩序事件发生可从几方面做起,一是新医改的顶层设计中已提出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不断提出惠民措施,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二是在医疗机构应加强管理,从服务方面多动思路;三是医院能正确面对并解决医疗纠纷,避免事件升级,地方处理医疗事故的措施和途径明了得当;四是,一些医院应有防范暴力事件发生后的应急机制,使医疗秩序得以恢复。
“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医疗保障人群的全覆盖及保障水平的提高,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会得到缓解;同时,随着政府对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加大、公立医院取消以药养医机制后,百姓受惠的同时,医院也会回归到一心为百姓服务的基本思路上”,王健康说,随着医改各项措施的推进和深入,预计到十二五末期,整个社会对医患关系会有新定位。
□法律依据
通告起预防警示作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主任宫志刚教授表示,通告明确的7种禁止行为,实际上都是从《治安管理处罚法》而来,以通告的形式将这些内容提出来,说明了现阶段严打这些行为的重要性,强化管理。此次公布出来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预防再发生此类事件,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警示有这种想法的人,后果的严重性。
宫志刚教授表示,在医疗机构违规停尸、聚众滋事等行为,主要还是靠治安处罚。真正能构成犯罪而追究刑事责任的,主要就是人身伤害这一部分,达到刑法规定的程度,造成轻伤以上的,就会按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宫教授表示,如果聚众扰乱公共秩序达到犯罪,为首的人也是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但对于像职业医闹、倒号这种行为,更多的也是治安处罚。
据了解,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聚众实施这些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此外,在公共场所停放尸体或者因停放尸体影响他人正常生活、工作秩序,不听劝阻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情节严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案例1
被刺医生心灵创伤难愈
今年4月13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医生邢志敏,在其工作的诊室被一名男子刺伤颈部。日前,刺伤邢志敏的犯罪嫌疑人吕福克,在河北省涿州市被警方抓获。据了解,吕福克还涉嫌在4月13日在丰台区某医院将另一名医护人员扎伤。
昨天,记者从人民医院获悉,邢志敏已脱离生命危险,目前正在抢救后的恢复之中,防止并发症的出现。但据院内人士透露,此次暴力事件中,与身体上受到的刀伤相比,邢志敏心灵上的创伤怕是几年都难以恢复的,在得知凶手在河北被捕后,焦虑的心情方稍感平复。
□案例2
砍医生男子获刑15年
2011年9月15日,王宝洺来到北京同仁医院,持事先准备好的菜刀连续砍击耳鼻喉科部主任徐某头部等部位,在徐某倒地后,仍持菜刀继续砍击。徐某挣脱后,王宝洺仍持刀追砍,再次将徐某砍倒在地。经他人阻拦,徐某得以躲进一间检查室,王宝洺并未进入该室,后逃离现场。王宝洺共砍击徐某18刀,徐某经鉴定为重伤。
王宝洺曾因患喉癌在同仁医院就诊,并由该院医生徐某对其实施外科手术,后因其病患复发,即认为是徐某对其治疗存在过错所致,遂起意报复。
近日,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行凶男子王宝洺有期徒刑15年,并赔偿被害人各项经济损失50余万元。
□七类扰乱医疗机构正常秩序行为将受罚
罚1
在医疗机构焚烧纸钱、摆设灵堂、摆放花圈、违规停尸、聚众滋事
罚2
在医疗机构内寻衅滋事
罚3
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管制器具进入医疗机构
罚4
侮辱、威胁、恐吓、故意伤害医务人员或者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
罚5
在医疗机构内故意损毁或者盗窃、抢夺公私财物
罚6
倒卖医疗机构挂号凭证
罚7
其他扰乱医疗机构正常秩序的行为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张然 李秋萌 袁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