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模拟的巨蟹座
据国外媒体报道,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41光年的巨蟹座55恒星系统中发现适宜生命居住带上的行星,这也是美国宇航局高度关注的系外行星之一。在这个系统中,天文学家认为有一个较大的行星位于可居住带地区,而可居住带上的水是呈液态。从图中可以看出,由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模拟的行星轨道图像显示出围绕着中央恒星,存在着数颗行星,其中有较大的气态行星,也有岩质结构的行星。
“可居住带”是围绕在恒星周围的一个特殊的区域,是一个行星具备生命的必须条件之一。大多数的天文学家在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都是从可居住带上的寻找,在这个区域上,恒星到居住行星的辐射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所带来的温度变化也在一个适宜的区间内,更重要的是,在可居住带上的行星,由于恒星辐射水平的适宜度,其上的水是呈现液态,这对生命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当然,我们进行这些假设之前,还必须认定该行星具有大气以及固体表面,如果是一个气态行星,根本没有固体表面,则这种情况对于生命而言是非常恶劣的,基本不可能存在生命。而我们太阳系中,地球则是位于一个典型的恒星可居住带上,根据模拟结果显示,我们太阳系的可居住带从金星到火星之间,在这个区域之内,特别是位于地球轨道上,水是呈现液态,而且地球也具备岩质结构和大气特征,这些因素对于生命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根据开普勒系外行星探测器公布的研究情况显示:截止目前,该探测器已经发现了1235个系外行星,这些系外行星都是位于他们的恒星系统中,当然,也是通过间接的观测测量得出的。而这些系外行星中,到底有多少行星是存在于他们恒星系统的可居住带上呢,或者说这些行星的轨道特征符合可居住的定义。开普勒探测器的科学家们得出的结果是,位于可居住带上的行星有54颗。这里的54颗行星并不是轨道参数都完全符合可居住定义,有些行星的轨道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位于可居住带上,小部分时间穿出了可居住带,这就意味着,这些行星如果上面存在水,那么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内是呈液态,而小部分时间里是被冰冻了。
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的哈佛大学天体物理中心的天文学家丽莎(Lisa Kaltenegger),现位于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与天文学家贝尔巴托夫(Dimitar Sasselov)详细地讨论了恒星系统中可居住区域的必要条件。他们主要仔细考虑了五个因素:中央恒星的辐射强度和光谱性质,位于居住带上行星的离心率,行星的距离恒星的距离参数,行星的反射率,包括了大气中云层的覆盖情况,温室气体的浓度影响,最后,还有关于该行星的大气结构上的一些细节。
通过着一些合理的假设,科学家们发现,这个理论同样符合太阳系中可居住带的定义,也就是说,在我们太阳系中,从这个逻辑出发,可居住也是在金星轨道至火星轨道,并且还要超出一部分,接近小行星带的内缘位置。当他们重新使用这个新的思路去反推可居住区的定义时,发现原先我们认为开普勒系外行星探测器所给出的54个行星的数目有些太高了,这就是说,这54个行星中,还应该淘汰掉一部分,剩下的则是目前发现的符合生命居住的轨道环境。
但是,有一项更加准确的估计认为,开普勒系外行星探测器发现的系外行星中,只有六个是最符合可居住行星的定义,如果说这些行星上在大气结构,那么他们已经具备了非常良好的外部轨道环境,水在这些行星上是可以以液态的形式存在。而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结果是,这是我们在系外行星的探索中踏出的第一步,我们寻找的是类地行星,而不是与地球大小接近的行星,这两个概念上存在的区别,前者具有和地球构造相似的内核结构,存在着岩质固体表面,后者则是在体积上与地球接近。(Everett/编译)
北京时间8月24日消息,科学家发现一种寄生虫能寄生并操控受感染老鼠的行为,使其丧失对猫的天生恐惧感。
在自然界,猫的尿味是啮齿动物天然的威慑剂,这些小动物会灵敏地察觉这种味道并主动远离它们的天敌。但是最近研究人员发现感染弓形虫后的雄性老鼠在暴露于猫尿味环境后,其大脑中和性吸引相关的区域竟然呈现活跃状态。而与此同时,其大脑中负责恐惧的区域受到抑制。
论文合著者,美国斯坦福大学神经科学系教授罗伯特·萨珀尔斯基(Robert Sapolsky)说:“一般情况下,我们预料弓形虫感染后会抑制老鼠大脑的正常恐惧功能,但是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它竟然还会引发性唤起,这让我感到很奇怪。”
弓形虫需要进入猫的消化系统才能完成后代的繁衍。因此,这种病原体不但通过操控老鼠的大脑,抑制其对猫的气味的恐惧,甚至还通过欺骗性的性唤起让它们向猫靠近,从而大大增加了它们被猫捕杀的风险。因为只有这样做,弓形虫才能得以进入猫的消化系统,也才能得以完成后代的繁衍。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弓形虫仅仅会更改老鼠对于猫尿味的本能恐惧反应,也就是说受感染的老鼠的其它情感反应:焦虑,害怕,社交能力,记忆都仍然是正常的,并且对非猫科捕食者的味道仍然保持恐惧心理并能引导自己及时躲避危险。
研究者之一,斯坦福大学博士生帕特里克·豪斯(Patrick House)说:“这些发现支持这样一个观点,即弓形虫会针对特定目标进行操控,从而形成仅仅针对猫的恐惧反应抑制。与此同时,此次的研究还暗示恐惧和吸引的反应可能是统一的,或者至少可以说并非完全不相关的两种情感。”生物学家们相信这项进展将有助于进一步搞清本能的恐惧感和性吸引的生物学机制。
不过这项研究并未能搞清弓形虫具体是如何实现对老鼠大脑的操控的,而仅仅是证明它确实实现了这种操控。先前有研究认为弓形虫在侵入寄主大脑后会寄生在大脑杏仁核部位,这里正是大脑负责恐惧和其它情感行为的区域。
但是此次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则将这项结果更推进了一步,他们证明弓形虫不但侵入并找到了雄性老鼠的大脑杏仁核部位,甚至还对这一区域的某一特定功能区进行了篡改,使老鼠只特定地对猫的气味失去天然的恐惧感,并使大脑在探测到猫的气味时激活对雌鼠引发的性吸引反应。
人类群体中大约有1/3的人口对弓形虫检测呈阳性反应,这主要是由于食用了没有煮熟的肉制品所致。对于人类而言,弓形虫危害最大的当属怀胎的婴儿和孕妇。
然而根据一些最近的研究,弓形虫被证明和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关,这种病症的显著特征正是大脑杏仁核功能紊乱和行为失常。生物学家们正在做进一步的分析,试图搞清弓形虫究竟是如何对寄主大脑进行操控的。(晨风)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科学网(kexue.com)讯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要来了,中秋节是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农历八月十五,恰处一年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深夜,月亮圆而亮。但恐怕许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每年中秋的时候月亮会很圆。我们可以用天文学做出解释,其实简单的说就是在我们每月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月亮正好处于太阳与地球的中央,所以我们看到的月亮就很圆。
为什么十五月亮圆?
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没,人们无法看到它。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
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这时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娥眉,所以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这种“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
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阳以东90°角。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入西方。
上弦过后,月亮一天天变得丰满起来,我们可以看见月亮明亮半球的大部分,这时的月相叫“凸月”。
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 ,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
满月过后,随着日、月位置逐渐靠近,月亮日渐“消瘦”起来。它依次经历凸月、下弦月和娥眉月几个阶段,最后,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我国习惯上把下半月的“娥眉月”称为“残月”。
上弦月和下弦月,娥眉月和残月的相貌差不多,但它们出现的时间、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娥眉月和上弦月分别出现在傍晚和前半夜的西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西的,即西半边亮;残月和下弦月分别出现
在黎明和后半夜的东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东的,即东半边亮。由于我国农历日期是根据月相排定的,所以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有时靠它来判断农历日期及夜间的大致时间。
月亮从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也就是说,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
为什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天文学家说,这是因为只有当月亮与太阳的经度相差180度时,从地球上看,月亮与太阳处在正好相对位置的时刻,(如同两个人正好脸对脸)才能看到圆月。但是,月亮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时近时远;最近时有36万千米,最远时有40万千米,由于“万有引力”的关系,近时走得快一些,远时走得慢一些。
如果在上半个月快了,就会准时到达圆月的位置,在十五圆;如果慢了,就会“晚点”,赶在十六或十七到达圆月的位置。这种“十五不到位”的情况并没有什么奇怪的。今年农历八月的月亮走得有些慢,因此要到农历十六(明天)上午11时13分才是最圆的时候。
中秋节起源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只要重组蚕蛾的一处性信息素受体基因,就能够令它们追逐其他气息。利用这项技术,有可能使蚕蛾成为针对特定气味的高灵敏度传感器。也许不远的将来,蚕蛾能代替警犬充当毒品缉私员。
雄蚕蛾依靠微量的性信息素寻找雌蛾。位于雄蚕蛾触角内的受体,能准确捕捉到性信息素,然后将信号传到脑部,从而引起追逐雌蛾的行动。
东京大学教授神崎亮平和特聘助教樱井健志率领的研究小组发现,蚕蛾的性信息素受体和性活动是由一个基因决定的。将小菜蛾的受体基因移植到蚕蛾体内后,蚕蛾便开始追逐雌性小菜蛾。
地球上有名称的昆虫达上百万种,它们拥有大量独特的受体。如果能在这些受体中找到对毒品、炸药、疾病等气味产生反应的受体,并将相应基因移植到蚕蛾体内,就能帮助防止犯罪、诊断疾病等。
樱井健志说,蚕蛾分辨信息素的能力和警犬相当,不需要训练,而且培养成本很低。
香港学者经过八年的跨学科研究首次破解传统中医针灸的止痛原理,研究发现针灸是借针刺产生声波讯号,启动细胞的钙离子流动,产生胺多酚物质达到止痛效果。
据香港媒体报道,有关研究是由香港大学医学院前院长林兆鑫、香港应科院前行政总裁杨雄哲,以及港大医学院助理教授李耕共同进行,过去八年他们最先利用猪、牛肉做测试,其后在老鼠、兔子身上做针灸,最后进行人体测试。
杨雄哲表示,他们利用了磁共振摄影技术,成功发现针灸时因震动会产生横切声波,并由肌肉充当传导体把声波在体内传导。当声波到达细胞后,会打开细胞壁的钙离子通道,令钙离子能与白血球互相作用,产生胺多酚,发挥止痛的效用,而这副“止痛药”不会上瘾也没有副作用。
杨雄哲指出,进行临床研究时,分别于志愿者小腿的外丘穴及非穴道的肌肉施针。结果发现,当针刺在穴位时,其形成的横切声波能传递到6至8厘米深;但当针刺在非穴位时,其传递距离只有不足一半。以往外界一向认为针灸是通过刺激人体神经产生疗效,但未能解释为何能有持久效果,这次研究则证实横切声波同时会启动细胞内钙离子流及钙震荡,达到频率放大效应及记忆能力,令针灸后效果可维持1.5小时。
李耕指出,可以利用针灸达到调理人体内的平衡,对防止衰老有作用。在美国一些大城市,近年兴起用针灸方法影响人体荷尔蒙分泌,成功将女性更年期延后,达到保持青春之效,不少踏入中年女性对此趋之若鹜。
林兆鑫则表示,以往针灸因为没有科学理据支持,西医并不相信其疗效,但这次证实针灸绝非另类疗法。日后可继续循横切声波及钙离子通道等方向,就特定疾病、疗效或穴位作针对性研究。
针灸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科学,在中国已有逾3000年历史,因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持,虽然现在已被广泛应用,却仍被西方医学界视作另类疗法。
西班牙首都马德里“10月12日医院”22日宣布,西班牙首例接受永久性人工心脏植入的患者当日出院,手术成功。
据这家医院介绍,这名名叫安东尼奥-佩雷斯的67岁高龄患者患有心肌扩张症,由于此前的心脏病病史,其心肌无法有效收缩,并且由于肾功能衰竭和慢性阻塞性肺病,他无法接受心脏移植,于是选择了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植入其心脏的设备包括一个由电机、进出口导管和控制设备组成的泵。该泵将血液从左心室心尖部推至主动脉。整个设备位于患者体内,靠一根电线与体外控制装置相连。控制装置可使用主电源,也可使用电池提供约12小时的动力。该设备一经植入,便不需要再校准或进行技术上的调整。
据悉,目前在欧美国家已有超过6500名病人受益于该设备。这种人工心脏与其他类似设备相比,临床疗效较好,并减少了感染、血栓、溶血以及红细胞破裂的风险。
按照欧洲法律,制药和化妆品领域用动物做实验是受到限制的,但这些产品必须保证对人体的安全,为此一些大的公司不得不寻找替代性方法。据美国科学促进会网站近日报道,最近发表在网络期刊《生物医学中心:基因组学》上的一篇论文提出了一种前卫的替代方法,用实验室培养的人类细胞替代动物实验。通过检测这些培养细胞的反应,就能区分出哪些化学品会造成过敏,并能预测过敏程度。
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化学制品,如机器油、洗涤剂、肥皂、各种日用化妆品等。而过度频繁地接触某种化学品,有可能导致过敏性皮炎、发痒和湿疹。除非找到造成过敏的化学药品源头,否则很难根治湿疹和其他过敏症状。
欧盟2009年发布的化妆品行业指导第7修正案规定,禁止在动物身上试验化妆品及其成分,这也意味着很难保证新开发的化妆品不会造成人体过敏。
瑞典伦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全基因组特征检测了人类骨髓白血病细胞系对已知化学药品的反应。根据检测结果,他们确定了200个基因的“生物标记特征”,能精确区分出会造成过敏的化学药品。将这些特征和已知的化学品性质相对照,就能预测该化学品是否造成过敏和过敏程度。
“根据化学制品登记、评估与批准管理规定,欧盟所有新出的和原有的化学制品都要经过安全测试,这一规定涵盖的化学品数量已经超过3万种,而且还在增加。”论文合著者卡尔-伯瑞贝克教授说,这要求有合适的方法来测试,“新替代方法中所用的细胞来自人体,尽管还处于初期阶段,但其效果更快也更好。它提供了一种通过识别低免疫原性的化学品来降低过敏风险的方法,确保消费者长期使用的化学制品是安全的”。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说,女性肥胖程度与下一代肥胖程度之间存在关联,那些身体质量指数(BMI)较高的母亲产下的婴儿体内脂肪含量也较高。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儿科研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测量了105对母亲和婴儿的肥胖程度。母亲测量的是怀孕前的身体质量指数(也称体重指数)。对于婴儿,则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测量了他们体内的脂肪含量和分布情况。
结果显示,母亲的体重指数与婴儿肥胖程度之间有明显相关性。如果母亲体重指数较高,婴儿体内的脂肪含量,尤其是腹部和肝脏内的脂肪含量也较高。并且这种现象不只限于肥胖女性,即便体重正常的女性,其体重指数与婴儿脂肪含量之间也有这种相关性。
领导研究的尼娜-莫迪教授说,肥胖是许多疾病的诱因,从婴儿期开始就有较高的脂肪含量可能会带来长期的健康风险,因此肥胖的女性如果想要孩子,最好在怀孕前就注意减肥,以从胎儿期就开始帮助孩子防止肥胖。
艾赫威在营救人员的怀抱中
山地大猩猩是一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度濒危”名单的物种,目前全世界大约仅存786只。然而,由于一些富人喜欢将山地大猩猩作为宠物饲养,这种濒危物种也面临着被盗猎者疯狂捕杀的危险。本月初,卢旺达警方就破获了一起走私贩卖山地大猩猩的案件,这也给保护这个物种的各个组织提出了新的考验。
营救艾赫威
这个被成功营救的小山地大猩猩只有八个月大,在盗猎者将其从刚果偷运到卢旺达时被警方发现。维龙加国家公园的工作人员为它取名叫艾赫威(音),在卢旺达语里是“幸运”的意思。工作人员称,艾赫威非常有可能是国际宠物贸易的受害者,至于它如何被抓,以及它的家庭成员是否被盗猎者杀害目前尚不清楚。
在被警方营救之前,艾赫威和盗猎者一起生活了六天,主要以香蕉和甘蔗为食。获救之后,卢旺达警方迅速联系了一个名为“山地大猩猩兽医项目”的公益组织,并要求该组织派遣一名兽医前来提供帮助。在接受为期30天的免疫隔离后,艾赫威随后将会被送往位于Senkwekwe的孤儿院里,并和其他四只不幸的小山地大猩猩生活在一起。这个孤儿院是维龙加国家公园的一部分,由刚果国家公园管理局负责管理。
孤儿院的工作人员下一步将会培养它们在野外生存的能力,并最终将其放归大自然,但是不知道会不会成功。抚养山地大猩猩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在通常情况下,年幼的大猩猩都喜欢一直趴在母亲的背后。如果没有人和这些小家伙进行身体上的接触,它们就会感到害怕,因为一个温暖的身体的存在对它们来说非常重要。
有研究指出,山地大猩猩和人类有97%的基因是相同。它们拥有复杂的感情,可能也会经历和人类类似的心里感受。山地大猩猩非常依赖自己的母亲,在一岁以前它们基本上什么也不会。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非洲物种保护部门一位名叫刘易斯·马修的官员表示刘易斯表示,虽然目前还不知道这只小山地猩猩是如何被抓住的,但是它的母亲不可能在在没有抵抗的情况下就交出自己的孩子。通常情况下,盗猎者会首先射杀小猩猩的母亲,附近其他任何想将其抢回的大猩猩也会被射杀。
困难重重
刘易斯表示,“真的是非常让人难以置信。我不知道为什么有的人喜欢养一头可以长到180公斤重的宠物。事实上,当一些宠物大猩猩成年以后就不喜欢被人摆布,这时候它们要么被锁在笼子里,要么被实施安乐死。最后都是以悲剧结尾。”他还指出,所有的盗猎活动都是围绕某位富翁想要一只大猩猩而展开的,但是要找到这些买家又非常困难,因为黑市的交易通常无法追踪。在非洲东部地区,有关低地大猩猩的国际宠物贸易也非常猖獗。低地大猩猩是山地大猩猩的一个亚种。刘易斯担心这种走私活动会蔓延到山地大猩猩身上来。
此外,旅游业的发展对山地大猩猩也是一个威胁。这些山地大猩猩每年为卢旺达和乌干达带来的旅游收入可以超过几百万美元。有统计显示,在适应人类之后,一只山地大猩猩终其一生平均可以为当地带来约400万美元的收入。但是,这也给山地大猩猩带来了潜在的威胁。旅游业的发展让它们逐渐习惯了人类并不再害怕人类,因此如果盗猎想要伤害它们也是非常容易的。 刘易斯称,对艾赫威来说,它被营救可能是一个很好的结局,但是也是一个“非常不祥征兆”,因为这表明盗猎活动还非常猖獗。山地大猩猩是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度濒危”名单的物种。根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统计,目前全世界只有786只,分布在刚果、卢旺达和乌干达的山区。由于最近以来,一些国际组织和当地政府加强了对反盗猎活动的打击和对山地大猩猩栖息地的保护,这个物种的数量在缓慢回升。不过刘易斯表示,“现在并不是自鸣得意说我们取得了成功的时候。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掉以轻心。”
维龙加国家公园负责人梅洛德在其博客上表示,盗猎者目前仍在拘留中。警方正在调查这起盗猎案背后是否有国际组织介入。他在一份声明中还指出,“这只山地大猩猩被营救,以及盗猎者被抓获是卢旺达政府在打击反盗猎行动上取得的巨大的胜利,但是这起案件非常让人难以接受,同时也让我们感到担忧,因为它让我们的护林员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今年以来,我们已经有11名护林员在保护公园的时候被杀害了。我们将采取各种措施来加强防护。”
艾赫威的护理医生说,“我们对这个小家伙的情况非常乐观。虽然它开始很紧张,但是现在已经接受了我们,而且开始吃东西了。所有的迹象都表明,艾赫威最终一定会完全康复的。”(来源:美国国家地理 编译:艾芳)
食物对孩子起重要作用
科学网(kexue.com)讯 人们常说,现代的年轻人生活很滋润,没有了曾经的艰辛,其实这只不过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事实上,现代年轻人经历的可能是比过去充满更多危险的人生。至少对男生来说是如此。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现代年轻人比过去更快性早熟。今天一个18岁的男孩,在身体上发育上,会比19世纪(1800年)时的一个22岁的男人更成熟。然而,他们的大脑智能却不一定跟得上。这意味着他们可能会让自己的生命去挑战更多不必要的风险。
这项理论来自德国一名研究人员的研究。他研究的题目, 叫英年早逝(accident hump)。其中许多案例,是因为睾丸酮(Testosterone,即男性贺尔蒙) 满溢造成冲动所导致的死亡。
该项研究采用了包括英国在内等五个欧洲国家的死亡纪录。研究者发现,英年早逝者的平均年龄,从1750年一直至1950年,是稳定的下降,下降的速度是每10年平均年龄下降2.5个月。以此推算,现代年轻人比19世纪时同一年纪的人要早熟四岁。
研究员约书亚戈尔茨坦(Joshua Goldstein)说,英年早逝在工业革命和发明汽车之前就有,但平均年龄却稳定下降,因此,最好的解释就是现代的男孩比以往古代人更快早熟。而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营养好、医疗进步,都可能是导致性早熟的原因。而多项研究也显示,现代女孩愈来愈早熟,月经也跟着提早到来。
造成现在年轻人早熟的最主要原因其实取决于食物,很多食品里富含激素,如果孩子长期摄入这些成分,就会成为性早熟患儿。性早熟患儿常吃饲养的鸡鸭、黄鳝、水产等肉类,这些食物富含雌激素、促生长激素。同时,各种抗生素、食物添加剂、催熟蔬菜水果中的各种催熟剂等,以及不少家长让孩子长期吃牛初乳、蜂王浆等补品,都是导致儿童性早熟的“催化剂”。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洗涤剂、农药及塑料工业排放的物质及其分解产物,也会产生激素污染物,都是儿童性早熟的诱因。
因此,科学家称,家长应科学控制孩子的饮食结构,没有医生的指导,千万不要让孩子过多地吃牛初乳、蜂王浆等补品。
(科学网kexue.com 瑞恩)
如何防性早熟
1、营养过剩会致性早熟,家长应注意高蛋白食物的摄入量不要过多,每餐实行肉菜搭配。
2、少吃洋快餐,油炸类膨化食品易致性早熟。
3、不要盲目给孩子食用蜂王浆、蜂花粉等“补品”或是增进智力的保健品。
4、不要让孩子接触避孕药物、丰乳美容品等,以及成人化妆品或护肤品。
5、处于哺乳期的母亲不可使用涂抹在乳房上的丰乳产品,以防被宝宝吃进体内。
6、孩子要少吃反季节蔬菜和水果以及含有添加剂的食品。
7、父母亲密时要避开孩子,此外禁止孩子看与性有关的影视和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