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截图
今日,在太空遨游13天之后,神州九号乘组三名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将返回地面。13天的太空之旅让三名航天员成功书写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多项“首次”,回顾刚刚过去这13天,一个个的镜头记录下了中国载人航天不断刷新的新高度。
镜头一:神九发射成功 中国女航天员首次“飞天”
北京时间6月16日18时37分许,中国“长征二号F”遥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与另两位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一道,搭乘神舟九号飞船出征太空。
此次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是中国载人航天首次在夏季窗口发射,然而,除了这个“之首”以外,促使全世界聚焦此次神九发射的还有一大因素,就是神九乘组中的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
镜头二:载人交会对接成功 航天员首次“飞进”天宫
神九成功发射两天之后的6月18日,在北京飞行控制中心大厅中的神九实时监测画面再次成为世界焦点。当日14时07分,在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程序后,神舟九号与天宫在距地球343公里的太空紧紧相拥。
3个小时后,17时22分,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像依次从神九“飞”进了天宫,中国航天员在天宫一号首张全家福也随之传回地面。在北京飞行控制中心大厅的中国航天人,用欢呼声迎接这一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历史时刻。
对于中国此次实现的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专家分析,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意味着中国的飞船将成为真正的载人天地往返工具,能把人送到空间站或者空间实验室中去。这将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
镜头三:吹口琴、过端午、打太极 天宫生活丰富多彩
此次“神九飞天”刷新了中国载人航天飞行时间的最长纪录,长时间的太空生活,三名航天员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也尽情享受着失重带来的奇妙感受。
21日是航天员刘旺妻子的生日,当晚在与家人进行视频通话时,刘旺对着家人再次吹起了口琴,为妻子庆生。而作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女航天员,刘洋的太空生活则更加引人关注,她手持摄像机玩“自拍”,骑“太空自行车”锻炼,编织中国结,练习太极拳……刘洋充实多样的太空生活,让人们感受着航天员在紧张严谨的太空工作中的轻松心态。
6月23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天,远在太空的三名航天员也用自己的方式过节。当日中午,三名航天员把自己固定在天宫实验舱中部,面对面地开始了难得的“聚餐”,虽然没有粽子,航天员们吃着科研人员特意准备了粽子的替代品——八宝饭。景海鹏代表三名航天员向全球华人送上节日祝福,并对着摄像机展示写有“端午快乐”的飞行手册。
镜头四:首次手控交会对接 航天员实现“开飞船”
6月24日,神九乘组三名航天员迎来了此次“神九飞天”的最核心任务:实现神九与天宫的手控交会对接。
当日11时08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下达分离指令,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随后成功分离。飞船自动撤离至400米左右停泊点。
短暂停留后,飞船开始自主接近天宫一号,随后进入140米保持。12时38分,飞船转入手动控制;12时42分,飞船对接环接触;12时50分许,对接机构成功捕获。随着对接锁锁紧,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再次形成一个组合体,手控交会对接顺利完成。
在此次手控对接任务中,航天员刘旺挑起“大梁”。他坐在中间,用右手边的姿态控制手柄、左手边的平移控制手柄来控制飞船的速度和位置,整个对接过程操作精准,圆满完成手控交会对接。
镜头五:神九挥别天宫 首次实施空间手控分离
28日凌晨6时许,三名航天员陆续离开天宫一号,6时37分,指令长景海鹏最后一个挥手告别天宫,回到飞船轨道舱,关闭天宫一号实验舱舱门。此前,他们已经把空间科学实验中采集的样本和数据从天宫一号转移至飞船返回舱,并通过重新设置将天宫一号恢复到与神舟九号对接前的状态。
9时22分,神舟九号飞船在航天员刘旺的手动控制下与天宫一号成功分离。这也是神舟飞船与目标飞行器第一次实施空间手控分离。
沙克尔顿能源公司希望成为世界首家太空能源公司,在太空为宇宙飞船提供燃料
一位新生代太空企业家说到:“开采月球和近地小行星的丰富资源能够改变人类的历史进程,为世界经济增加数万亿美元资金并且刺激我们人类散布到太阳系中。”许多私人公司,比如亿万富翁创建的小行星开采公司Planetary Resources,它的目标就是实现太空采矿的梦想。但是这并不简单,因为开采地球外的矿藏需要将太空技术和矿藏开采技术相结合。
6月4日至7日举行了一场太空资源圆桌会议来讨论地球外资源开采的未来、希望以及所要面对的挑战。这次会议是由行星和地球矿业科学研讨会、科罗拉多矿业大学和月球与行星研究所联合召集的。
这一领域的测试
到2020年沙克尔顿能源公司希望自己成为世界首家太空能源公司,在低地球轨道和月球表面向航天员提供火箭推进剂、生命补给、消耗品和服务。该公司的计划需要借助宇航员和先进的火箭系统来实现在太空中为客户提供持续不断和可靠的火箭能源供应。沙克尔顿能源公司想要建造地球外的能源仓库,这样就能实现太空飞船在太空中重新填装燃料箱。公司希望通过开采永久阴影下的月球火山中的水冰来为这些仓库备货。(水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是火箭燃料的主要成分。)
沙克尔顿能公司首席营运官Jim Keravala说到:“这次会议全面审查了目前太空资源分析和开采的工艺水平。这次会议是一次契机,可以让我们交换观点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时候对这一领域的全部技术进行测试了。”
小行星采矿
Planetary Resources公司董事和总工程师克里斯-勒维克说,4月计划的启动远超公司创建者的最远大梦想,自从官方公布以来公开和投资权益已经势在必行。公司的背后有几位亿万富翁支持,包括谷歌(微博)公司重要人物拉里-佩奇和埃里克-施密特。电影制作人和冒险家詹姆斯-卡梅隆也是公司的众多知名顾问之一。
勒维克说到:“目前的技术能够接近近地小行星资源,而且Planetary Resources公司的任务就是实现这一计划。”勒维克告诉圆桌会议出席者:“那里就是个射击场,而且有许多让我们受益的东西。我们是小行星采矿公司,但是公司业务远不止这些。”Planetary Resources公司希望它的采矿活动能够帮助刺激广阔的太空经济,许多不同的公司都参与到了太空旅行、空间太阳能和地外资源开采中。
临界点?
所有的这些可能比许多人认为的要更早发生。密苏里科技大学岩石力学和爆炸物研究中心的副院长Leslie Gertsch说到:“我们或许正在临界点的边缘上摇摆。在经历了数十年受挫的梦想之后,它是否真的是一种加速或者只是向上攀爬过程中的一个突起,接下来的5到10年会给我们答案。”
Gertsch说到:“像沙克尔顿能源公司和Planetary Resources公司都或将成长为真正的能源生产者或者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她指出这样的公司似乎比之前更加仔细的作出了规划,用许多图示取代了可行的商业计划和系统的探矿想法。但是仍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一颗小行星的真正价值是什么?现在很难说清,这取决于小行星的构成成分,不仅仅是它的表面成分。
有利的投资环境
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表面系统办公室的资深技术专家罗伯-米勒说到,圆桌会议制作了许多可带回家的资料。其中之一就是需要一个透明的法律环境,这样从小行星或者其它星体开采的资源归属就不会出现问题。
米勒谈及这一方面时说到:“早期阿拉斯加州的采矿就是一个好的榜样,当时的法律体制并不清晰,因为阿拉斯加只是从俄罗斯购买的而且那时还不是一个州。加利福尼亚也拥有同样的问题。”另一个信息是需要发送精密的矿藏探测器来保证一切工作顺利进行。米勒告诉SPACE网站说到:“从逻辑上讲下一步是携带探矿任务登陆月球来确定水的存在,查找水源并且描述它的物理状态。”
热重启
美国宇航局格伦研究中心的太空环境和试验分部负责人Kurt Sacksteder在圆桌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将太空资源添加到未来的太空探索中,我们需要热重启吗?Sacksteder说到:“另一个关键问题是严重的私人投资的出现是否以及如何改变政府在太空中的角色。勇于进取和资金充足的私人投资或许能够将政府的注意力重新转移到高风险的技术发展上,并且认真设计太空基础设施。这样一种典范转移需要大量工作来体现它的价值。”
“一个完全不同的游戏”
太空资源圆桌会议出席者说,这个会议已经举行了十多年,但是今年的聚会有所不同。科罗拉多矿业大学太空资源中心的主管Angel Abbud-Madrid说到:“这是第一次让我们看到私营公司更可能来到这里。过去全都是美国宇航局的人在讨论计划是什么,以及我们如何实施。但是现在它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游戏。这就是现在我们如何让私人公司参与到我们已经谈论了很长时间的计划当中。同样,让政府来鉴定私人公司是否能够胜任也是很关键的,我认为他们会越来越严肃对待并且双方互助。”(过客)
相关阅读
刘洋悬浮半空发出短信
短息内容公布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消息,25日下午16时43分,女航天员刘洋代表神舟九号航天员飞行乘组,利用地面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电子邮件传输系统,发回了第一条面向公众的太空短信。
这条来自太空的短信内容是:“此时此刻,我们在距离地球340千米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里向祖国致敬!向广大朋友们问好!希望这条从太空传回的信息,能够架起一座沟通天地的桥梁,以此展现载人航天魅力,传承载人航天精神,激励更多有志之士投身国家建设和载人航天事业之中!——神舟九号任务乘组”。
相关阅读
从这幅照片可以看到,号称“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高原“冲破”云层,一圈白云围绕着山脉。该照片提供了一个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看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视角。
奎柏斯是一位医生,同时也是一位敏锐的摄影师。他于去年12月21日登上国际空间站,并与俄罗斯宇航员Oleg Kononenko、美国宇航员Don Pettit一起共事。奎柏斯在空间站度过了近六个月,期间拍摄了大量的精彩图片。
奎柏斯现已返回地球。他表示,“我还清楚地记着在太空看到的一切景象,包括漆黑的庞大的宇宙和地球周围稀薄的大气层。这让我意识到,数十亿人还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爱护地球。”
相关阅读
到2033年预期实现运送超过20名宇航员移民火星
随着美国宇航局预算的削减,私人太空旅行已经成为那些梦想成为真实版托尼-斯塔克的富有商人们的下一个目标。在这些梦想家当中,有一些人将他们更崇高的理想付诸现实。让我们忘记月球吧,火星人公司的团队正在计划让移民火星梦想成真。
荷兰的这家私人公司-火星人公司已经设定了永久移民火星的最后期限:2023年4月。对于那些选择定居火星的人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将没有回头路。他们将永久性的移民到尘埃遍布的星球上,每隔一年就会有新的移民者来到建立的殖民地,从而让火星基地社区缓慢增长。火星人公司首先计划运送四名宇航员踏上长达七个月的单调旅程。到2033年,这个项目预期实现运送超过20名宇航员移民到火星之上。
如果你怀疑火星人公司的计划,而且你应该会对此产生怀疑,但是这个计划拥有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杰拉德·特·胡夫特博士的支持,而且引起了几家主要的商业化私人太空公司和供应商的兴趣,它们有能力打造设备和合适的必需品来让这个任务获得成功。胡夫特博士在一份声明中说到:“这将是私人公司而且只有私人公司进行投资的任务,不会涉及到政治上的胡编乱造和纳税人的钱。”
这个计划将开始于2016年,也就是现在起四年以后将向火星发射一颗通讯卫星和一个补给任务。到2018年将运送一辆漫游者登陆车到火星,来探索理想的位置和最佳的居住条件,为人类的永久移民这颗红色星球做准备。2020年居住太空舱、供给、生命补给单位和用于重新组建殖民地部件的漫游者号将被运送到火星上,为移民准备殖民地。首批四名宇航员将在2022年踏上他们的旅程,并于2023年4月抵达火星。火星人公司计划通过媒体奇观宣传连续的任务,那样可以让任何人都能关注并且监视这个过程。另一方面,这样一个广为人知的事件将成为广告商和赞助商的投资对象。
理想是崇高的,但是准确的说私人探索才刚刚起步。就在上个月,私人组建并且发射的太空探索科技公司的龙太空舱才能够与国际空间站进行对接。私人公司比如说维珍银河公司、太空探索科技公司甚至红牛公司都在为成为下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而竞争,那将使它们的名字在孩子们当中世代相传。(过客/编译)
相关阅读
龙飞船成功溅落于太平洋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5月31日宣布,造访国际空间站的首艘商业飞船——“龙”飞船已于美国东部时间5月31日11时42分(北京时间23时42分)溅落太平洋海域,成功完成首次由商业飞船向空间站运送补给的任务。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通过推特账户宣布,‘龙’飞船,欢迎回家!”
“龙”飞船按计划在美国西部城市洛杉矶西南约900公里处的太平洋海域“溅落”,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回收船则迅速在附近海域展开打捞行动。美国宇航局认为,飞船“溅落动作非常精准”。
美国宇航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发表声明说:“飞船成功溅落以及此次任务的其他很多成就将美国商业飞行引入了新时代。通过设计并运行新一代航天器向空间站运送货物,美国的创新和灵感再次展现了强大力量。”
“龙”飞船高约6.1米,直径约3.7米,于5月22日携带500多公斤货物发射升空,25日与空间站对接,返程时承载约600多公斤载荷。回收后,“龙”飞船将被运往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位于得克萨斯州的工厂进行检测并卸货,其中一些高价值试验载荷将在48小时内送交宇航局。“龙”飞船未来将放弃在水上溅落返回技术,而通过推进器进行地面着陆。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与宇航局签署了价值16亿美元的合同,向空间站发射12次货运飞船。“龙”飞船此次测试飞行成功后,合同将开始执行。美国宇航局今后数周内将对“龙”飞船此行的表现进行评估,进而确定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正式向空间站发射商业货运飞船的日期。据悉,美国另一家企业——轨道科学公司计划下半年向空间站试射商业飞船,该公司与宇航局签署有价值19亿美元的合同。
根据设计,“龙”飞船经改装后还可运送宇航员。自航天飞机去年退役后,美国向空间站运送人员和货物均需“仰仗”俄罗斯。为改变这种状况,美国宇航局鼓励私营企业开发往返空间站的“太空巴士”,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等4家企业在竞争这一项目。(记者 任海军)
相关阅读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29日消息,近日,以为喜欢摄影的宇航员在太空拍摄了一组惊人的“星轨”照片,展示了快速穿越恒星时发生的奇特情景。这些具有神秘色彩的画面看上去很像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科幻片《2001:太空漫游》中的场景,不同之处是,这些罕见的照片拍的是真实的景象。
宇航员唐-佩迪特从距地球240英里(约合384公里)的国际空间站拍摄了这些惊人照片。他表示:“星轨是用10到15分钟曝光时间拍摄出来的照片。但对现代的数码相机而言,最长曝光时间可能只有30秒,因为电子探测器噪声很容易让图像变得模糊。我使用了多个曝光时间是30秒的照相机,然后用成像软件将它们‘叠加’起来,从而制造了更长的曝光时间。”星轨:这些星轨照片是用10到15分钟曝光时间拍摄出来的。然后,佩迪特把几个图像叠加在一起,产生这种独特画面。(科学网kexue.com 维森)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欧洲人开辟新航路寻找香料,哥伦布驾帆远航找寻新大陆,美国人西移开采金矿石油,这一系列的冒险史无一不是为了资源。而今的人们则是将手伸向了更远的太空。
如果把宇宙的资源比作是一个大型超市的话,地球所占的分量只能算是面包屑的大小。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曾估计,如果将在小行星带内的小行星上蕴藏的矿产财富,平均分给地球上的60亿人口,每人可分得1000亿美元以上。
最近,美国的一群富有冒险精神的技术型富翁成立了一家名为“行星资源”的公司,准备派机器人勘探小行星,一方面进行太空探索,另一方面开采行星的矿物资源。
“行星资源”公司在太空主要是寻两类宝,一类是非常贵重的铂族金属,常用于医疗器械、再生能源产品、净化器的制造;另一类则是水,把它分解为液态氧和液态氢,用作太空飞行器的燃料。
单就铂金来说,每磅售价就高达2.3万美元左右,几乎与黄金持平。只要开采一个直径约为半英里的小行星的最上面几英尺,就可以生产出大约130吨的铂金,价值约60亿美元。
而看起来稀松平常的水资源,到了太空比石油资源还要宝贵。飞行器在往返太空时,如果每次都要返回地球来加注燃料的话,成本就会成倍增加。因此,寻找有水的小行星是太空探索的第一步。
继“行星资源”之后,一家名为“行星排名”的网站对已知的58万颗小行星进行了价值评估。其中估价最高的是“241日耳曼尼亚”,上面的矿产资源价值高达95.8万亿美元,比2011年的全球生产总值70万亿还高。
除了行星资源外,充沛的太阳能资源也是一大笔“黄金”。英国科学家目前正在研发一系列的太空平台,用于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因为没有云和灰尘的阻挡,太阳能电池板就能夜以继日地产生电能,通过激光或微波辐射传送到地面接收站。
然而对太空资源单纯的拿来主义,还是不能满足人类越来越大的胃口。科学家们也在利用太空环境来培育地球上的稀有资源。例如沸石,它是一种多孔材料,被广泛应用在石油催化的过程中。地面生长的沸石结晶只有几微米,而太空生长的结晶就可以达到毫米,这种培育方式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前景。
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过,我们人类只有到太空开拓殖民地,才有继续存活下去的可能。在这轮新的太空寻“金”热中,浩瀚的宇宙对人类而言已经不再是“未知”的象征,而成为了“财富”的新代名词。
相关阅读:
私人飞船将对接空间站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私营企业—空间探索科技公司(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以下简称“SpaceX”)本周二早些时候向国际空间站(ISS)发射了一艘“龙”试验飞船,进行了一次测试飞行。不过这次探访前哨轨道仅是该公司“为人类在火星上提供一个立足点”宏伟计划的开始。据悉,该公司在积极研制“太空出租车”,未来可实现从地球开往火星,从而使人类变成“多行星”宇宙生物。
空间探索科技公司创始人兼CEO、洛杉矶亿万富豪马斯克(Elon Musk)在接受SpaceflightNow.com网站采访时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变革太空交通,因此我们将会制造除次轨道太空运输工具之外的每一种太空运输工具。我们将会发射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卫星,为空间站运送货物及人员。而后我们的长期目标是建立起一个太空运输系统,将使得人类变成一种‘多行星’宇宙生物。”
据悉,马斯克是互联网金融服务Zip2、PayPal公司的联合创始人。马斯克表示,美国能够在大约15年内将人运送到火星,而这一时间将会远远早于美国政府的“人类太空开发计划”。奥巴马政府希望美国宇航局(NASA)大约在2025年向一颗小行星发射载人飞船,在这之后约十年内实现将人类送到火星。美国宇航局每年投入了大约30亿美元资金以研制一枚载重火箭以及一艘多用途、可载人到深空的太空舱,以完成距离远大于国际空间站的人类火星使命。
随着美国航天飞机在去年退役,美宇航局需依靠其他合作伙伴国家才能到达国际空间站,不过美宇航局希望通过购买商用飞船来实现运送货物,最终实现运送宇航员的目标。随着SpaceX成为首家努力到达空间站的私营企业,预计本周将成为美宇航局购买商用飞船实现目标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美国宇航局商业太空飞行开发部门主管菲尔-麦克阿尔斯特(Phil McAlister)在发射前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相信这一转变对推动人类深入太阳系具有重要意义。一旦我们激发起私营企业及经济学家对低轨道的兴趣,就不会再受制于主导政治风向。”
空间探索科技公司日前早些时候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Cape Canaveral Air Force Station)试射了“龙”试验飞船与“猎鹰9号”火箭,“龙”试验飞船将在本周五到达空间站。据悉,由于引擎汽门出现故障,原定于今年早些时候发射的“龙”试验飞船与“猎鹰9号”火箭(Falcon 9)推迟到了本周二。虽然“龙”试验飞船受到密切关注,但仅是一次测试飞行。空间探索科技公司请求美宇航局将两次试飞任务合二为一,宇航局同意了该公司的请求。因此如果“龙”试验飞船能够到达预定轨道,就可以运行。如果获得成功, SpaceX将开始展开“其与美宇航局16亿美元合约、在今年下半年为宇航局将货物运送到空间站”任务的相关工作。另外,目前该公司也在积极开展为宇航局研制一辆商用“太空出租车”的相关工作。(尚力)
相关阅读
摄影师克里利用高倍望远镜拍下奇观(点击观看组图)
太空中的日环食过程(点击观看组图)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22日消息,5月21日世界多地的人们都目睹了日环食的奇景,美国亚洲等地的民众拍下了一些梦幻版的照片,它们堪称完美。
这些照片都是一些天文爱好者拍摄的,与其他人不同摄影师克里-普尔(Cory Poole)利用高倍天文望远镜,拍下了太空中月球挡住太阳的照片。比起拍摄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太空中的日环食更加震撼。
克里表示:“其实我只是突发奇想,之前我使用望远镜在观看月亮的轨迹,起初我也拍摄了一些地球上看日食的照片,但之后我突然想起,为什么不照太空中的日食呢,很高兴我抓住了它。”
世界各地的日环食照片(点击观看组图)
世界各地的日环食照片 (点击观看组图)
最浪漫的日食(点击观看组图)
不仅仅是克里,许多摄影师或者天文爱好者都拍下了完美的画面,在美国的内华达州、奥克兰、德克萨斯都出现了另类的太阳。在亚洲同样上演了完美的景象。在日本,一些学校和公园安排了“日食旅行”团,让学生们乘船甚至坐私人飞机亲历此景。东京自1839年以来便没有出现过日食,因此日本电视台工作人员登上富士山拍摄了日环食全过程。有意思的是,东京动物园里的狐猴以为夜晚到来,便进入了夜间模式,显示出狂躁的症状。不过日食过后,它们又恢复了正常。
美国专家表示,这是美国大陆18年来首次观察到这种日食景象,但它仅经过其西部地区。据悉,阿尔伯克基(美国城市Albuquerque)是一处非常好的观赏点,一些加拿大人率先来到此地以一睹天象。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