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1月22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网站公布了近一周来的精彩太空照片。这些照片展示了卡西尼号拍摄到的土卫五,地球的“月牙”状照片等壮观景象。
1.画家创作的大质量恒星Source I诞生景象
一位画家创作的想象图,展示了大质量年轻恒星Source I周围炽热离子化气体形成的一个盘状结构。Source I位于猎户座大星云内,目前仍处在形成之中。来自云盘顶面和底面温度较低的气体流已被彩色箭头标出。正如蓝色细线所描绘的那样,在整个系统旋转过程中,这些气体会在年轻恒星Source I磁场的影响下形成沙漏状。根据Source I两年来的射电辐射,哈佛-史密森尼天体物理学中心和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的天文学家,绘制了这幅展示一颗大质量恒星诞生的新图片。
2.卡西尼号拍摄到的土卫五
照片由绕轨道飞行的“卡西尼”号飞船于最近拍摄。照片中微小的土卫五“雷亚”就像是悬在土星环前面的一颗珍珠。这是一幅原始照片,并没有经过调整、旋转或者增强。“卡西尼”号以意大利天文学家乔凡尼·多美尼科·卡西尼的名字命名,正是他在1672年发现了土卫五。天文学家于2008年宣布,土卫五可能是第一颗拥有自身微弱环系统的已知卫星。
3.水星特写
这两幅图片展示的都是水星,只是颜色存在较大差异。左侧图片为呈现在人类眼前的这颗小体积行星,右图展示的是对所有细微颜色差异使用蓝色和金色增强后得到的水星图片。在第三次同时也是最后一次飞越水星过程中,“信使”号飞船拍摄了一些展示这颗行星最隐秘一面的照片,所呈现的景象是人类从未见到过的。此外,这艘飞船也同样拍摄了一些高清晰特写,展示水星一系列有趣的特征。位于彩色图片顶部的深蓝色区域是一个巨大的环形盆地,放大后能够揭示出最近发生在水星上的火山活动。
4.“亚特兰蒂斯”号等待发射
照片拍摄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正等待发射时间的到来。“亚特兰蒂斯”号于9日成功发射,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贵重的备用件。不久之后,美国宇航局负责运送重物的航天飞机将永远退出历史舞台。在“亚特兰蒂斯”号于11月27日着陆后,航天飞机还要执行5次太空任务。
航天飞机退役后,宇航员轮换以及向空间站运送备用件的任务可能由俄罗斯“联盟”号和“进步”号飞船完成,当然了,宇航局的“战神I”火箭也可能担此重任。航天飞机最后执行任务时运送的很多备用件体积巨大,无法由现存其它任何太空飞船运至空间站。
5.地球的“月牙”状照片
在这幅由欧洲航天局“罗塞塔”号飞船拍摄的照片中,我们的地球在一片漆黑的太空中打造了一个蓝色的“月牙”。“罗塞塔”号在第三次同时也是最后一次飞越地球时拍摄了这幅照片,拍摄时距离地球39.33万英里(约合63.3万公里),此时的这个探测器正为计划中2014年与“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会合提升速度。此项任务由欧洲航天局与美国宇航局合作,旨在成为历史上追赶彗星并释放机器人登陆其多冰表面的第一项太空任务。(孝文)
国际空间站是一个轨道实验室和建筑工地,16个国家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合在一起,共同为人类在太空打造一个永久性前哨基地。虽然该站飘浮在距离地面大约240英里(约合390公里)的高处,但从2000年11日就已经开始有国际成员在上面居住了。他们用美国的航天飞机和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进步”号货运飞船,把宇航员及补给品送上空间站。参加这些任务的宇航员一般要在轨道里生活和工作大约6个月。
在轨道上的日子里,宇航员更多地展示人类是如何在太空生活和工作的。机组成员已经知道了在太空饮食的难处,在太空中味觉的灵敏度会降低。他们还知道了在太空要把自己固定在一个不会飘动的物体上才能安安稳稳地睡一觉。除此以外,机组成员还要在轨道进行各种科学实验,不断改进和扩建空间站,并要进行严格的体能训练。宇航员每天必须锻炼2小时,才能抵消微重力对骨骼和循环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
空间站正在建设中
从1998年11月开始,空间站一直处于建设之中。当年该站的第一个组成部分——“黎明”号控制舱由俄罗斯的“质子”火箭送入轨道。2008年,欧洲航天局建造的耗资20亿美元的科学实验室——“哥伦布”实验舱安装到空间站上,从而使该站扩大到8个房间。
空间站的设计特点是安装在由十多个片段构成的一个大型桁架上的一系列圆筒状太空舱。“黎明”号太空舱主要用作储藏和外燃料箱。“星辰”号服务舱是机组成员的住处和该站上的很多生命支持系统的所在。空间站由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并通过循环路线把热量释放到舱外,起到制冷作用。美国“命运”号实验舱作为一个飘浮的设施,用于进行材料、技术和其他实验。“哥伦布”实验舱主要用来进行生命科学、流体物理学和其他领域的实验。
对接口可以使更多飞船访问该站。“寻求”号气密舱为空间站建设所需的太空行走提供了可能。“Canadarm2”号机械臂是空间站上的另一特色。加拿大研制的这个仪器是一个大型遥控机械臂,主要担任起重机的角色,可以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空间站的建设工作有可能会在2010年前完成。该站竣工后,将有6名机组成员在这个比普通五居室住宅还要大的空间里生活和工作。
腾讯科技讯(叶孤城/编译) 据美国太空网站报道,近日,美国宇航局“奋进号”航天冰机开启终极之旅抵达国际空间站,在此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终极之旅中,该航天飞机不仅运送了一些高科技装置,还进行了一系列奇特的科学实验,例如:宇航员在太空中的实验对象是两个蜘蛛、一群果蝇和无数微小的蛔虫等。
这些“动物宇航员”并非是宠物或者偷渡者,它们是奋进号航天飞机多项科学实验的重要参与者,一些科学实验是在航天飞机之外执行,而另一些科学实验则是在空间站内部观察长期效应。
最具影响力的科学项目是叫做“阿尔法磁分光计(AMS)”的大型天体物理学实验,将投资20亿美元的阿尔法磁分光计安装在轨道实验室是奋进号的主要任务。科学家希望这个巨大的仪器能成为一个高精度粒子探测器,揭开宇宙中一些奇特物质的神秘面纱,比如:暗物质和反物质。
蜘蛛和蛔虫
蜘蛛在零重力环境下如何编织蜘蛛网
在此期间,国际空间站已开始为期45天的蜘蛛和果蝇太空实验,生物学家开始研究这些节肢动物在零重力环境下的行为特征和发育状况,研究员对蜘蛛如何在零重力环境下编织蜘蛛网颇感兴趣。
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前在空间站进行科学实验的蛔虫后代
蛔虫将帮助科学家揭开国际空间站光学显微镜的奇特实验想像,研究人员猜测高振动级将影响显微镜的操作,他们将使用该仪器观测蛔虫,以及其它有机生物,察看它们是否会出现此前猜测的结果。
通过一次偶然的巧合,一些蛔虫用于进行该实验,它们是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前进行科学实验的蛔虫后代。据悉,哥伦比亚号在返航地球时失事爆炸,导致7位宇航员丧生。
另一项著名实验是测试新型自动化导航技术,使航天器更容易地抵达和入坞国际空间站。奋进号航天飞机已装载该系统——猎户相对导航风险消减传感器测试系统(STORRM),这是首次太空测试应用。
大量的科学实验
宇航员表演“太空飞毯”
奋进号在国际空间站进行的许多科学项目正在进行之中或者不久将进行,它们涉及诸多的学科和科学研究对象。其中一项实验是用药签擦拭宇航员皮肤,鼻子和喉咙,从而掌握细菌如何在空间站上栖息,并在将来某个时间导致人体感染。另一项实验则是宇航员将新生细菌放置在轨道实验室,观察它们如何在恶劣的太空环境下生存。
从本质上讲,奋进号航天飞机所进行的多数实验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可以鼓励青少年对数学和科学领域的求知探索。该航天飞机还将一些乐高积木玩具带到了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将搭建简单的乐高积木模型,之后使用它们来演示科学概念,向青少年传授太空零重力效应。
另一项教育实验叫做“测试零重力”,像乐高积木实验一样,该实验在宇航员的指教下向青少年学生们教授了重力和失重状态之间的差别。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称,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进行的实验涉及范围很广泛,还包括:滴眼药水;在天花板上表演俯卧撑;扳手腕;测试太空飞毯等。
据悉,此次太空任务是奋进号第25次进入太空,也是它的终极太空之旅,返回地球之后它将与其它航天飞机退役。
中新网5月27日电 据香港明报报道,香港牙医兼探险家伍士铨与他的团队,研制出小型机械车,深入埃及胡夫(Khufu)金字塔,穿过从王后密室伸延出去的20厘米乘20厘米窄小秘道,车上可转弯镜头,终把4500年来从未曝光的小密室门后的红色图案,展现世人面前,而这一道小密室门亦很可能引领至另一隐藏密室。
胡夫金字塔是吉萨金字塔最大的一个,属于世界七大古迹之一。塔内有3个部分,包括国王室、王后室及一条大通道。王后室内有两条秘道,从室内的南北两边伸延至石门。
自制机械车 揭秘道门后图案
根据前天科学周刊New Scientist报道,以往已有人多次利用机械人深入秘道,1993年有机械人攀爬上南边63米长的秘道,发现一道有金属梢的石门,那之前从未在金字塔内发现的金属梢,有人指它是门把手、锁匙,甚至有人说是外星人所建的电源。2002年,另一个机械人亦曾钻过秘道,但拍下的资料不多。
红色图案 或工人留下符号
伍士铨领导的团队去年出发到埃及,虽然一度因为埃及开罗局势不稳而影响探索工作,但他们的小型机械车不负众望。该机械车能通过窄小的秘道,备有可转弯的摄影机,首次拍下石门后的情况,发现有一些疑似象形符号的红印,可能是当时的工人留下,或者是宗教符号。
哈佛大学埃及古物学者Peter Der Manuelian指出,“这可能是石匠或者工人的记号,代表数字、日期,甚至是团队的名。”机械车上摄影机设计者Shaun Whitehead指所拍下的照片,为门上的金属梢提供更多线索,认为门梢的设计显示它属装饰多于接驳电源之用,他又指门后经修饰,显示有一定重要性。
不过,没参与探索的剑桥大学埃及古物学者Kate Spence则怀疑秘道可能没有实际用途,只有象征意义,他指第二道门较粗糙,不认为背后还有一个密室。埃及古物最高委员会秘书长Zahi Hawass则表示,没有其它金字塔有这种秘道,所以认为该处别有洞天,隐藏着另一个密室。
牙医爱上探险 年底中美洲寻金
伍士铨自1977年成为香港牙医,脱下医生袍的他热爱探险,9年前因看过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直播的金字塔探险节目,燃起他对破解金字塔建筑之谜的兴趣,为参加金字塔的考古工作,8年间10次往返埃及,最终获当局批准,去年出发探险。
曾自言“当年大学选错科”的伍士铨,常做与牙医专业完全无关的工作,他曾为俄罗斯太空总署设计太空用的工具钳,又曾为欧洲太空总署设计火星探险任务用的岩芯取样器;后来又协助打捞铁达尼号的法国公司设计海底寻宝机械人专用的机械爪。
除了金字塔,他今年底将前往中美洲哥斯达黎加的“可可岛”,寻找早年海盗从秘鲁偷走的一批总值10亿元的黄金,会带备他与工程师好友冯静波共同研发的“寻宝地毡”与“黄金探测仪”,测探地下是否“有金执”。
世界末日后人类如何逃出地球
虽然“世界末日”并不是朝夕就会发生的事情,但是人类消亡事件可能会随时发生。一颗巨大的、非常规小行星突然撞上地球,或者遭遇变异和以前从未见过的怪异病毒的侵袭,都会导致人类走向灭亡。
然而毫无疑问的是,世界末日并不是可以预言的超自然事件,不会像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广播员所说的那样,会在特定日期降临地球,例如2011年5月21日。但是如果世界末日降临,地球会变得不再适宜居住,到时人类应该如何生存呢?从短期来看,等到末日来临时,人类幸存下来的希望非常渺茫。尽管人类一直在思索逃离地球的方法,但是至今仍没有一个想法已经付诸实践。获得如何让我们的文明永存于世的知识同不断进步的人类太空飞行能力有一些关系。正如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所说:“文明长期存在下去的机会不是继续着眼于我们的地球,而是在更广阔的太空建立居留地。”
如果没有食品和饮用水补给,人类至今还无法离开地球生活几个月。我们建造的“礼炮”号空间站、“太空实验室”、“和平”号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目前唯一一个仍在高空服役的空间站)非常不堪一击;如果没有到访飞船的提供动力,令其升至更高海拔,它们在轨道里运行的能量会逐渐衰减,最终这些空间站都会进入地球大气层燃烧掉。这是“太空实验室”和“和平”号空间站的命运;国际空间站每年获得到访飞船的多次推动,进入更高轨道。
把人类送上国际空间站的费用很高,而且次数也少之又少。在过去14年中,大约有300人登上该站。空间站设立的“永久”成员人数是6人,通常每隔几个月就会更换一次机组成员。因此在末日来临时,国际空间站无法成为飞行器的“核辐射避难所(Fallout Shelter)”。美国航空航天学会研究人员托马斯·赫朋黑梅尔说:“事实上国际空间站只是一个正在下沉的救生艇。”他写了一些有关太空移民、航天飞机和其他话题的书。
为了确保人类在离开地球后能够幸存下来,我们需要能推动技术和工程学发展的新型飞船,必要时它们能为人类开辟一个小生境,尤其当地球被摧毁,不过这似乎是最为离谱的要求。然而,过去几年提议的许多太空栖息地主要着眼于有计划的移民太空,而不是采用逃离舱。从球形和环状到柱状,所有这些太空栖息地都能通过旋转,在内部产生人造重力。这些设计安装的舱外反射镜能把阳光反射到舱内。栖息地内部用混合气体模拟地球大气层,并有土地和排水系统,通过这些可以进行农业生产,为人类生存提供吃的。
当然,建设如此庞大的飞船需要大量时间、资金和技术,所有这些在发生行星撞击事件时都将是非常紧缺的。除此以外,还有永久性移居月球、火星和小行星的设想。虽然这些提议并不是未来派空想,未来可能会变成现实,但是建设这种太空居留地的想法目前仍只停留在制图板上。
另一项更有雄心,但是被认为更具现实意义的提议,是在月球建一个地下“世界末日方舟”。据发表在《每日电讯报》上的一篇文章说,这个地下洞穴将用来保存所有用来重启人类文明的信息,其中包括冶金和农业种植方法。可能还会在这个方舟里储存遗传序列、种子和其他生物学成分。这些提议听起来都非常非常棒,但是它们距离变成现实还很遥远。如果世界末日在明天降临,人类将无法摆脱消亡的命运。赫朋黑梅尔表示,作为一种生物体,至少在可以预知的未来,“如果我们认为我们将会死亡,那么我们就真的没救了”。(孝文)
猎户座号飞船是美国星座计划的一部分,肩负着运载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和登陆火星的重任
当地时间5月24日,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局长查尔斯•博尔登表示,NASA决定以原猎户座号载人探测飞船的设计为基础,建造未来运载美国宇航员进入外太空的全新运输系统。
博尔登称:“因为我们在重型发射载具上坚持不懈的探索,我们签下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合同,重新继续研发新型载人航天器。”
猎户座号飞船,跟大名鼎鼎的阿波罗号飞船一样,是美国星座计划的一部分,肩负着运载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和登陆火星的重任。
奥巴马政府于2010年停止了该计划,但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仍致力于猎户座项目,研发多功能载人飞船(MPCV)。
据悉,多功能载人飞船将作为外太空探测飞船投入使用,负责承载宇航员进入太空,具备紧急中止飞行能力,支持宇航员的太空旅行,保证安全回归的自外太空返航速度。
新的太空飞船能承载4名宇航员,执行21天的太空任务,会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海岸附近的太平洋降落。
NASA表示:“它在升空和返航期间的安全系数比以前的航天飞机将强上10倍。”
资料图:俄罗斯发射飞船
俄航天署载人航天计划主任阿列克谢·克拉斯诺夫向记者透露,如果航天署的美国伙伴--美国Space Adventures公司无法在2011年8月份提交必需数量的有支付能力的候选人,那么在“能源”火箭航天集团建造额外的“联盟”号航天飞船、用于太空游客的项目就可能从2013年推迟至2014年。
据报道,此前预计,俄罗斯将在2013年恢复生产用于太空旅游的“联盟”号飞船。
据介绍,“能源”火箭航天集团目前在保障国际空间站考察组轮班的联邦航天计划框架内,负责建造4艘“联盟”号飞船。为启动包括实施太空旅游在内的商业计划,俄罗斯每年需要额外的第5艘航天飞船。
腾讯科技讯(叶孤城/编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日前,意大利宇航员保罗-内斯波利(Paolo Nespoli')在国际空间站上拍摄到首批太空3D照片。
他使用标准型伊拉斯莫斯录像双目镜2(ERB-2)拍摄了大量照片
内斯波利拍摄的3D照片主要是呈现空间站的日常生活,今年54岁的他经常从太空发布微博信息,自从他2010年12月抵达国际空间站担任一位飞行工程师之后,他的微博已有46000位关注者。
目前,他的微博内容更加吸引人们的关注,他在微博中发布了多张空间站拍摄的3D照片。近日之内内斯波利将返回地球,在过去6个月的空间站的值勤期间,他使用标准型伊拉斯莫斯录像双目镜2(ERB-2)拍摄了大量照片。
3D照片:零重力环境使宇航员凯迪-科尔曼(Cady Coleman)的长发蓬松起来
在其中一张3D照片中,零重力环境使宇航员凯迪-科尔曼(Cady Coleman)的长发蓬松起来;另一张照片中,内斯波利在家人赠送的圣诞节礼物包围下显示出欣喜的表情。他说:“我希望每个人都尽可能地来到国际空间站,但就目前来看是不可能的,我非常乐意与大家分享太空零重力环境下的体验和感受。每天我能接收到微博照片的200-500条回复信息,这些照片让人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D照片:内斯波利正在锻炼身体
据悉,这位意大利宇航员负责执行太空实验的放射性监控和测量,从而提高贮油柜的油回收。他利用工作的空闲时间拍摄照片,其中包括:太空角度下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密西西比河流以英国全境照片,这些照片是首批从外太空拍摄的3D照片。
内斯波利说:“一旦我有空闲时间,哪怕只有5分钟,我便会在空间站的7个窗口之间来回盘旋,寻找最佳拍摄时机。地球是非常美丽的,也是摄影师所拍摄最壮丽的星球。”
这张电脑模拟图像显示地球低轨道上太空垃圾的分布密度
2009年2月10日,一颗报废的俄罗斯卫星(图中右侧)和一颗美国私人公司拥有的卫星在北极附近上空相撞
如何应对航天时代人类在地球轨道上留下的无数太空垃圾一直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很多科学家也相继提出了五花八门的应对之道。不过最近一些专家对于这些方法是否真的能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质疑。
其中有一种方案是“建立太空垃圾场”,即放弃某些特定的轨道高度,专门用来囤积太空垃圾,任凭它们在这些轨道高度上运行。这一方案显然认为现在地球轨道上的垃圾已经多到几乎无法计数,无法清理了。
在最近召开的太空基金会(Space Foundation)第27次全国太空研讨会上,美国空军太空司令部司令威廉·谢尔顿(William Shelton)将军表达了他对于不断增长的太空人造垃圾数量的担忧。
“轨道上的交通流量不断上升。全世界现在有超过50个国家参与到了太空活动当中。而基于现有的系统,目前已经对超过2万个碎片进行了追踪,”他说。“我们不断的进行例行数据编纂,确保对这些碎片的跟踪。预计到2030年时,这一数字将增长3倍,这当然部分是由于我们使用了更加灵敏的探测系统,但是另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太空垃圾的数量出现了进一步的增长。考虑一下吧,实际存在于轨道上的太空垃圾数量可能是我们目前已经追踪到的数量的10倍。也就是说目前那一部分碎屑是无法跟踪的,但它们却能对我们的航天器造成致命的损害,不论是军用,民用还是商业航天系统,都不可能幸免。”
危险的环境
从概率论的角度来讲,谢尔顿将军补充道,大型碎片会由于各种原因碎裂成较小的碎片,从而增加太空垃圾的绝对数量。他说:“在不远的将来,低地球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将变得非常危险。”
当被问及美国空军是否计划为应对这种威胁提供资助时,希尔顿将军回应称:“我们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在可承受花费范围内可行的办法,能让我们看到任何能切实降低太空垃圾风险的希望。我们相信我们现在最可行的做法就是设法通过某种手段尽可能减小太空碎片的大小,当我们向太空发射火箭时,当我们部署卫星时,设法使产生的太空碎片最小化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目前也正在设法说服其他国家认识到这一做法的必要性。”
不过谢尔顿将军也警告称,根据现在在轨道上运行的垃圾情况来看,“我们可能还需要在太空垃圾的威胁下生活很长时间,甚至是数十年的时间。因此使产生的太空垃圾最小化非常重要,这也应当是其他国家的责任。”
无法回头
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APL)空间部门的马歇尔·坎普兰(Marshall Kaplan)是一位太空垃圾方面的专家。他认为对于太空垃圾的担忧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在他看来,由于50多年的太空活动中太空垃圾不断累积,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无法回头的地步。对此,坎普兰表示,这次的试验使太空垃圾的数量一下子增加了大约25%。
2009年2月,一颗美国的铱星和一颗俄罗斯的报废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相撞,坎普兰表示,由于近50年来太空垃圾的不断积累,以及这两次太空事件,地球上空700公里至大约1300公里范围内的轨道空间已经聚集了上百万个太空垃圾,小的直径几毫米,大的则达到几米。
情况复杂,费用高昂
坎普兰告诉太空网记者:“太空垃圾逐渐累积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如果你想要清理这些垃圾,将情况将非常棘手,而且费用惊人。而如果我们继续像现在这样使用这些轨道空间,那么垃圾量还将继续积累,这些轨道上太空垃圾的分布密度和发生碰撞的概率当然也会增加。”
不过坎普兰也表示,好消息是我们现在还不必要立即清理这些垃圾,因为看起来情况不太可能会在近期出现急剧的恶化。
不过他还是提出了警告:“但是当刻不容缓的时刻到来时,这些垃圾将会开始摧毁卫星设施,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样的损失是很难弥补的。我们必须对这样的情况有所准备。”当被问及如何看待已经提出的很多五花八门的清理方案时,他表示这些方案没有一个是切实可行的。
坎普兰说:“除非在未来十年左右出现突破性的技术进展,否则我们是拿不出什么现实可行的清理方案的。我们真的缺乏经济上可承受的清理技术。”
在他看来,清理轨道上垃圾的工作前景是悲观的。
“太空垃圾的扩散是不可逆的。对此进行的任何清理计划都将十分昂贵。考虑到这一点,世界各航天大国都不太可能会采取任何积极地步骤去应对这一问题,”他说。“而事实上,我们也确实做不了什么,我们无法承受那样巨大的经济开支。我们也没有相关的技术和合作协调机制。没人愿意出这个钱。太空垃圾的‘产量’增长很快,但没有‘消费者’。”
前景不乐观
说了这么多,我们真的一点事情都做不了吗?坎普兰说他可以想象我们未来的样子,事情不太可能出现乐观的情况。
他表示:“很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时刻我们将被迫放弃现在所使用的所有卫星轨道。一种可能的情况是我们将彻底不再使用现有的卫星系统,而是转而运用全新的低轨道小卫星星座。这些小卫星分工合作,进行数据收集或通讯中继的任务。”
这些小卫星可以运行在低于370英里(约合600公里)的轨道高度上,从而避免太空垃圾的伤害。
坎普兰认为,这样的新卫星系统将在未来的20年,30年或40年内出现。他说:“我们应当会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种转变。让我们采取明智的应对措施吧。对于造成现在这种糟糕的情况,我们大家都有责任,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置身事外,说这应该是其他国家应该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我的问题。”
与此同时,在我们头顶的天空仍然很“宽阔”,但它正在不断变小。
坎普兰说:“问题在于,在什么时候,天空会变的太小?这是一个真正的问题,而我们对此一无所知。现在没人会真正感到事情的紧迫性,除非发生一次严重的撞击事件。这样的事可能在任何时间段发生,也可能发生在20年后,我们对此真的一无所知。”(晨风)
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网站刊登了过去一周公布的最佳太空图片,包括泻湖星云、M5球状星团、俄罗斯火山喷发和维珍银河公司的“太空飞船二号”在内的精彩图片纷纷榜上有名。
1.俄罗斯火山喷发
俄罗斯火山喷发
一幅伪色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的一颗卫星于4月22日拍摄。照片中,俄罗斯别济米安纳(Bezymianny)火山喷出的火山灰覆盖了周围的多冰 地带。这座火山4月14日开始喷发,火山灰高度达到2.5万英尺(约合7600米)。照片中,火山灰和裸岩呈灰色,雪冰则呈蓝色。红色“热点”为从火山顶 部喷涌出的新熔岩,东南部一个面积较大的区域是一个熔岩流。
2.肉钩星系
肉钩星系
美国宇航局/欧洲航天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新拍摄的一幅照片,展现了NGC 2442星系(又名“肉钩星系”)。NGC 2442位于飞鱼星座,不对称的旋臂使其呈双钩形,因此得名“肉钩”。这幅照片展现了肉钩星系的中部区域和两个更为紧凑的旋臂。
3.阿根廷涝原
阿根廷涝原
照片由宇航员4月9日拍摄,泥泞的水道相互缠结,包围巴拉那河流域一个宽阔的地带。巴拉那河是南美洲第二大河。照片呈现的地带长18英里(约合 29公里),位于巴拉那河下游阿根廷小城戈雅附近。因自然过程导致的移动,河床会“扣留”巴拉那河河道的残留物,它们好似湖泊一般,最终被泥浆充满。照片 中的蜿蜒河道代表巴拉那河及其支流历史上走过的道路。
4.M5球状星团
M5球状星团
美国宇航局/欧洲航天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最近拍摄的一幅照片,展现了M5球状星团,一些年轻的恒星在年老的恒星中“游荡”。M5星团是银河系最 古老的球状星团之一,恒星数量达到数百万颗,绝大多数形成于120亿年前。天文学家认为最年轻的恒星在恒星撞击时形成,较老的恒星通过与伴星间的质量交换 保持年轻外观。
5.泻湖星云
泻湖星云
如果使用双目望远镜或者小型望远镜观察泻湖星云,这个位于人马座的星云所呈现的粉红色较为暗淡。借助于智利的南双子座望远镜,天文学家得以绘制 出精美的图片,展现这个恒星托儿所。这幅伪色图片于上周公布,丰富而鲜艳的色彩归功于来自多个滤光镜的数据。泻湖星云是一个密集的尘埃气体云,它是中重量 和低质量恒星的诞生地,其中绝大多数恒星包裹在厚厚的“物质茧”中。图片背景中的蓝点是较为年轻的恒星。
6.模拟火星任务
模拟火星任务
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充当了最近“实地测试”的一个测试场,测试Eurobot火星车原型和航天服。受测的航天服在设计上用于执行载人火星任 务。欧洲航天局的火星车Eurobot携带可互换的工具和一系列仪器,可独立工作,也可充当宇航员的实验助手,甚至可以搭载人类探险家探索这颗红色星球。 受测的Aouda.X航天服模型采用全空气循环设计,可清除二氧化碳,同时装有医疗监视和无线电设备。
7.维珍银河的“太空飞船二号”
维珍银河的“太空飞船二号”
上周,商业太空飞行公司维珍银河成功测试了“太空飞船二号”的羽状减速系统。与航天飞机一样,这种商业飞行器也通过滑翔方式重返地球大气层。 “太空飞船二号”采用一种独特设计,尾部可向上旋转,与机身呈65度角。这一设计可产生类似羽毛球飞行时遭遇的阻力,在减少摩擦产生的热量同时减缓飞船速 度。
8.航天飞机发射架“瀑布”
航天飞机发射架“瀑布”
4月28日,水从39A发射架上一个290英尺(约合88米)高的塔中倾泻而下,好似一个瀑布。此时,为计划中“奋进”号航天飞机发射的准备工 作正处在进行时。这座塔装有30万加仑(约合100万升)水,会在发射时放出以起到降噪作用。“奋进”号原计划4月29日发射,奔赴国际空间站,由于辅助 动力系统出现电气故障,美国宇航局被迫将发射日期推迟到5月中旬。 (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