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业余天文爱好者们日前在火星表面观测到一个尖锐的突起物,这个物体看上去呈现几乎完美的矩形直立结构 
业余天文爱好者们日前在火星表面观测到一个尖锐的突起物,这个物体看上去呈现几乎完美的矩形直立结构
科幻电影《2001太空奥德赛》的场景:外星人在地球上树立的方形石碑
科幻电影《2001太空奥德赛》的场景:外星人在地球上树立的方形石碑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业余天文爱好者们日前宣称他们在火星表面观测到一个尖锐的突起物。这个物体看上去呈现几乎完美的矩形直立结构。爱好者们在美国宇航局拍摄的火星表面高分辨率图像中找到了这个物体,看上去它和经典科幻影片《2001太空奥德赛》中在月球和火星上发现的那种外星文明建造的方形石碑非常相似。

  这个奇特的物体最早是在数年前被美国宇航局在轨运行的火星勘测轨道器(MRO)搭载的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相机(HiRISE)拍摄的图像中被发现的,随后这个物体在互联网上吸引了越来越多网民的关注。人们不禁浮想联翩:这是外星人出于某种神秘的原因而在此修建的吗?更加诡异的是,为什么它的外形和电影《2001太空奥德赛》中所描绘的情景那么相似?这究竟是人工建造的还是自然作用的产物?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火星空间飞行中心研究员乔纳森·希尔(Jonathon Hill)负责火星探测任务规划,也曾经处理过很多火星探测器发回的图像数据。根据他的看法,这个所谓的方形石碑不过是一块外形恰好大致呈现长方体的巨石而已。

  拍摄这张图像的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相机的在此的分辨率约为30厘米。考虑到MRO探测器的飞行高度此时距离火星地表达300公里,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惊人的高分辨率。但是尽管如此,这一分辨率下依旧无法分辨出一些中等尺度的岩石碎块。希尔说:“当分辨率不够高,无法分辨出一个物体时,物体会倾向于变成方形,因为像素块本身是方形的。当你降低分辨率,图像中所有的曲折边缘都会呈现为一系列的直线组合。”

  希尔表示,可以发现这块巨石所处的位置位于一座悬崖之下,附近还有很多其他巨石。这就说明它可能是在很久以前从这个悬崖上剥落下来并停留在此处的。事实上,它竟然处于这样一个危险的位置本身恰恰就构成了对认为这是外星人所建观点的最好反驳。他说:“如果他们想要在某处建造一座方形石碑,这里将是他们最不愿意考虑的地方!从地质学的时间角度来看,很快从悬崖上滚落的巨石碎屑就会将这个石碑掩埋。”

  希尔同时还指出,这张照片上这个石碑的高度被夸大了,因为照片拍摄时的太阳光照角度很低,造成了拉长的阴影效果。不过事实上业余爱好者们的说法也并没有错,他们叫它“巨型独石”(monolith),这仅仅表示一块石头,而并无人工建造的含义。(晨风)

相关阅读

  国家地理一周太空照精选 火星爆发超级尘暴(图)

  NASA寻火星生命计划 2030年派宇航员登陆火星

  火星地下发现火山隧道 研究者称或存在生命(图)

发表在栏目: 自然
6个波音747发动机提供动力
6个波音747发动机提供动力
微软巨头保罗-艾伦创建的平流层发射系统公司去年12月在西雅图公开了它的太空飞机模型。这架飞机的翼展比足球场还长
微软巨头保罗-艾伦创建的平流层发射系统公司去年12月在西雅图公开了它的太空飞机模型。这架飞机的翼展比足球场还长
对艾伦来说,这架飞机是太空旅行的下一阶段,2004年他和鲁坦合作进行了他们的第一个项目
对艾伦来说,这架飞机是太空旅行的下一阶段,2004年他和鲁坦合作进行了他们的第一个项目
平流层发射系统允许航天飞机与母机分开,然后借助一个火箭发射器进入太空
平流层发射系统允许航天飞机与母机分开,然后借助一个火箭发射器进入太空
这架巨型飞机爬升到足够高的地方后,它会把它携带的子机投掷下来,以便后者能够继续太空之旅
这架巨型飞机爬升到足够高的地方后,它会把它携带的子机投掷下来,以便后者能够继续太空之旅
由于这种新飞机不用发射台和额外的火箭燃料,因此节省了很多钱
由于这种新飞机不用发射台和额外的火箭燃料,因此节省了很多钱
科技大亨希望他的项目能够填补美国宇航局的航天飞机退役带来的空白
科技大亨希望他的项目能够填补美国宇航局的航天飞机退役带来的空白
试飞预计将在2015年进行,乘客还要再等5年才能搭乘它进入太空
试飞预计将在2015年进行,乘客还要再等5年才能搭乘它进入太空
微软联合创始人艾伦正在西雅图的记者招待会上看一架他打算建造的巨型飞行器的模型
微软联合创始人艾伦正在西雅图的记者招待会上看一架他打算建造的巨型飞行器的模型

  据国外媒体报道,从现在起再有3年时间,用于把乘客和货物送入地球轨道的世界最大飞机就将开始试飞。“Roc”由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投资,并由飞机设计大师伯特-鲁坦制造,它由6个波音747发动机提供动力,翼展超过一个足球场的长度。它将从美国莫哈韦航空航天港起飞,把一枚火箭送入大气层,然后发射,这样就不需要修建发射台,也节省了火箭燃料的费用。太空运动的CEO斯图亚特-威特说,它将是“一个重要的惊人壮举”。

  艾伦2004年与鲁坦携手把第一艘私人资助的载人飞船送入太空,他表示,他的新项目将让“美国继续立于太空探险的最前沿,并为新一代提供一些值得梦想的事情”。他在去年12月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们前面有很多挑战。”艾伦和鲁坦加入的这个领域充满硅谷精英,他们都想填补美国宇航局的航天飞机退役带来的空白。目前几家公司正在争相研发能把货物和宇航员送上国际空间站的飞船。微软亿万富翁艾伦分析了由政府资助的太空项目正在日益衰弱的事实。他说:“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美国太空项目是雄心壮志的象征。我对太空的迷恋从未终结。我从未停止过梦想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艾伦和鲁坦的上一次合作是实验性的太空船一号,该船从一架特殊飞行器上发射升空。2004年它成为第一艘进入太空的私人资助的载人飞船,稍后它因在两周内连续两次试飞成功,获得1000万美元安萨里X奖奖金。理查德-布兰森爵士获得这项技术的许可,目前正在研制用来把游客送入太空的太空船二号。这架新飞机的翼展将是380英尺(115.8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这架飞机爬升到地球大气层后,将借助它自己的助推火箭进入轨道。不用耗费火箭燃料从地球上发射,这种方法节省了很多钱。另一家更加古老的火箭公司——轨道科学公司在用这种方法研制无人火箭,用来发射卫星。

  这种火箭最终将会携带人类,不过预计将在2015年进行的最初试验都是无人任务。人们还需要再过5年,才能搭乘被艾伦和鲁坦称之为“平流层发射(Stratolaunch )”的系统飞入太空。总部设在美国阿拉巴马州汉斯维尔的该公司宣传它的这种进入太空的方法是“能在任何时间进入任何轨道”。鲁坦将利用6个波音747发动机建造这艘母机。飞船及其助推器将由另一个网络巨头、PayPal的埃伦-穆斯克提供,他已经成功制造了一款商用火箭。1983年艾伦离开微软。这位软件天才业余时间有很多兴趣爱好。他是西雅图海鹰足球队和NBA波特兰开拓者队的老板。(秋凌)

相关阅读

  美国打造14米世界最大纸飞机 空中飞行6秒(图)

  NASA研制未来概念"绿色飞机" 十年后或横空出世

  专家详解太空飞机监控天宫一号 两轨道完全不同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绘制的NGC 1316星系图像,尘埃勾勒出“上帝脸”的轮廓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绘制的NGC 1316星系图像,尘埃勾勒出“上帝脸”的轮廓
NGC 1316是一个巨大的椭圆星系,距地球大约7500万光年NGC 1316是一个巨大的椭圆星系,距地球大约7500万光年

  北京时间4月13日消息,在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绘制的NGC 1316星系图像中,这个遥远星系的尘埃勾勒出“上帝脸”的轮廓,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中世纪的基督徒相信天堂就是云朵上方的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也就是九重天。如果这个椭圆星系就是他们所说的天堂,前往这个天堂绝非易事,因为NGC 1316距地球7500万光年,是一个异常遥远的世界。

  NGC 1316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射电源之一,如果上帝就生活在这个星系,他可能试图与地球上的子民进行射电通讯。经过对图像中展现的尘埃带和星团进行分析,天文学家认为NGC 1316由两个富含气体的星系合并而成。几十亿年前,两个螺旋星系发生剧烈撞击,最后形成巨大的NGC 1316星系。

  NGC 1316位于南天天炉座一个星系团的边缘,距地球大约7500万光年。它是天炉座星系团内最明亮的椭圆星系之一,也被称之为“天炉座A”,同时也是宇宙中规模和强度最大的射电源之一,射电瓣的跨度达到几度。智利托洛洛山美洲际天文台拍摄的宽视场照片显示,这个星系的外包层存在混乱的波纹状、环状和羽状结构。在这些所谓的“潮汐结构”中,较为狭窄的部分据信是形成NGC 1316的螺旋星系的恒星残余。根据哈勃的观测,NGC 1316的内部存在复杂的尘带和尘斑,据信是与NGC 1316吞噬的一个或者多个螺旋星系有关的星际介质的残余。

  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的保罗-古德弗鲁吉领导的美国科学家小组利用“哈勃”搭载的先进巡天照相机对附近几个巨型椭圆星系内的星团进行了研究。对NGC 1316的研究主要关注球形星团。球形星团是紧凑的恒星系统,数十万到数百万颗恒星同时形成。先进巡天照相机拥有极高的灵敏度,允许研究小组探测到此前无法观测到的暗淡球形球团。

  通过计算观测到的球形星团数量,科学家发现了能够证明在过去富含气体的星系合并过程中星团逐渐被撕裂的证据。根据他们的研究,NGC 1316星系内侧的低质量星团数量远远低于外侧,这与此前的预测相一致。

  哈勃望远镜的先进巡天照相机2003年3月投入使用,采用F435W(蓝光)、F555W(黄-绿光)和F814W(红外光)滤光片进行拍摄。此次研究得出的发现进一步加深了科学家对椭圆星系和内部星团如何在星系合并中形成的认识。在合并后的数十亿年时间里,合并的星系逐渐进化成“正常”的椭圆星系。(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美国太空政策专家兰德·希姆伯格表示,应该允许亿万富豪和私营公司购买月球或者其他行星的土地,用于采矿、发展旅游业或者进行地产开发。希姆伯格认为,如果政府允许亿万富豪和私营公司拥有外星球土地的产权,他们可能蜂拥而至,纷纷出资购买。他指出现在的时机已经成熟。

  希姆伯格建议制定一项法律,避开1967年缔结的《外层空间条约》。《外层空间条约》规定任何个人或者政府都不得向太空中的任何天体提出主权要求。这项举措标志着人类对太空的态度发生巨大变化,防止太空中的天体遭受与殖民主义时期的非洲类似的“被瓜分”命运。如果一国政府对其他星球提出主权要求,必将点燃《外层空间条约》缔约国的怒火。

  希姆伯格表示可以通过一项有回旋余地的法律避开条约,也就是并不明确禁止任何人拥有其他星球的土地。据《连线》杂志网站报道,希姆伯格提出的建议就是所谓的“太空殖民奖励法案”(Space Settlement Prize Act),3月初在美国智库竞争企业协会公布。

  任何新法律都不得不面对1979年签订的《月球协定》。这项协议旨在防止任何国家对月球提出主权要求,不过,美国和俄罗斯等大国并未签署《月球协定》。希姆伯格指出:“《月球协定》的签约国少的可怜。这意味着并不存在真正的法律禁令,禁止私人拥有月球、火星或者其他星球的土地,以及禁止国家向其他星球的土地提出主权要求。”不过,如果不能登月,即便允许私人拥有月球土地产权,也只能是一句空话。目前,理查德·布兰森的维珍银河公司尚没有进行商业轨道飞行,更不用说造访另一颗行星。

  希姆伯格表示:“很多人都认为石头也拥有自己的权利,我便是其中之一。”美国太空法律律师迈克尔·李斯特纳在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指出,对月球或者其他行星的土地提出产权要求是一个“非常难以处理的问题”。他说:“提出这种要求的政府会遭到全世界的反对,这是对政治意志的一种极大考验,声誉也会因这种要求遭受重创,因此很难如愿。如果大开绿灯,便会出现与美国西部大开发类似的局面。当时,美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吸引人的土地政策,促使很多人到西部寻找机会。”

  对于其他星球土地的产权问题,现在还只停留在争论阶段。在地球上,领土问题引发的纷争从来没有停止过。最近,5家英国公司进入福克兰群岛周围海域勘探石油,遭到阿根廷的强烈谴责。北极的情况也是如此。丹麦坚称自己拥有北极的主权,有权对北极海域进行勘探。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瑞士科学家正在研制微型卫星发动机MicroThrust,允许卫星在以时速4万公里速度绕轨道飞行时改变方向  瑞士科学家正在研制微型卫星发动机MicroThrust,允许卫星在以时速4万公里速度绕轨道飞行时改变方向
MicroThrust将首次安装在用于清理太空垃圾的CleanSpace One卫星上MicroThrust将首次安装在用于清理太空垃圾的CleanSpace One卫星上
本周公布的一幅图片,展示了CleanSpace One卫星靠近废弃的立方体卫星的景象本周公布的一幅图片,展示了CleanSpace One卫星靠近废弃的立方体卫星的景象
CleanSpace One正在捕获太空垃圾。科学家希望在3到5年内将这种卫星送入太空CleanSpace One正在捕获太空垃圾。科学家希望在3到5年内将这种卫星送入太空
CleanSpace One负责将废弃的卫星送入地球大气层,让它们在重返地球大气层过程中燃烧殆尽CleanSpace One负责将废弃的卫星送入地球大气层,让它们在重返地球大气层过程中燃烧殆尽

  北京时间4月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瑞士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微型卫星推进器,名为“MicroThrust”,只需0.1升燃料便可飞往月球。研制者希望MicroThrust能够开启一个低成本太空探索的新时代。据悉,这种迷你发动机只有区区几百克,使用离子化合物作为燃料,利用电喷射离子产生推进力。

  不久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以下简称EPFL)实验室将公布MicroThrust迷你发动机的第一个原型。在设计上,这种微型发动机并非用于将卫星送入轨道,而是帮助卫星在太空中机动。目前,卫星需要使用笨重而昂贵的发动机进行机动。科学家希望MicroThrust能够引领一个低成本太空探索的新时代。

  微型卫星的成本远低于大体积卫星,但目前缺少用于这种卫星的高效推进系统。EPFL希望MicroThrust发动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这种发动机允许卫星在以时速4万公里的速度绕轨道飞行时改变方向。EPFL的赫尔伯特-谢尔表示:“我们的目标是为纳米卫星打造推进系统,让它们在轨道中机动。”

  EPFL科学家穆莱尔-理查德指出:“根据我们的计算,一颗采用我们研制的发动机的1公斤重纳米卫星进入月球轨道需要大约6个月,消耗100毫升燃料。”按照EPFL的计划,MicroThrust将安装在CleanSpace One卫星上。目前,EPFL正在研制这种用于清理太空垃圾的卫星。CleanSpace One耗资1100万美元,能够捕捉轨道中的碎片,将它们扔向地球大气层,让它们在重返地球大气层过程中燃烧殆尽。(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天鵝座圈星云,内部的炙热尘埃和气体云实际上是一颗超新星爆炸后产生的碎片天鵝座圈星云,内部的炙热尘埃和气体云实际上是一颗超新星爆炸后产生的碎片

  北京时间3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27日,美国宇航局的“星系演化探测器”望远镜拍到超新星爆炸产生的束状发光碎片。这是一个巨大的气体和尘埃云,视面积是满月的3倍,被超新星的冲击波加热。现在,冲击波仍在太空中穿行。此次超新星爆炸发生在5000到8000年前,可以用肉眼观察。当时,古埃及人还没有建造金字塔。

  这个发光残余位于天鵝座圈星云,视面积是满月的3倍,距地球只有1500光年。从天文学的角度上说,这是一个很近的距离。据悉,这是能够从地球上观察到的最大的超新星残余之一。天鵝座圈位于天鹅座的一个“天鹅翅膀”附近。

  束状气体和尘埃被超级星的冲击波加热,可以在紫外条件下进行观测。目前,冲击波仍在太空中穿行。宇航局的“星系演化探测器”望远镜简称“Galex”,拥有锐利的“紫外视力”,能够对夜空中的大部分区域进行观测,负责对时间跨度达到100亿年的数百万个星系进行编目。这架太空望远镜于2003年4月搭乘飞马座XL火箭发射升空。(秋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火星游未来将实现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首席执行官埃伦·穆斯克(Elon Musk)近日宣称,10年内就可实现火星商业旅行,往返票价为 50万美元(约合315万元人民币)。

  2010年,SpaceX 公司成为史上第一家成功把太空舱送入地球轨道并顺利收回的私营商业公司,他们还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合作,计划为国际空间站运送物资。穆斯克说:“往返火星50万美元,我认为可以做到。我们未来的地球火星火箭运输系统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而且可以在火星补充燃料,因此在飞往火星的时候不必携带返程燃料。”

  由于这个伟大的火星探险计划所需的技术尚未获得专利保护,所以穆斯克对具体细节守口如瓶。不过他表示,可能在年底公布更为详细的总体战略。目前,SpaceX公司正准备把公司一个叫“龙”的太空舱送到国际空间站进行测试飞行。

  SpaceX 公司的“龙”太空舱能被送到距离国际空间站约 3.2公里内的区域,经过全面系统检测后,它会接近空间站,让空间站的机器手臂接收。最终,这个太空舱会被释放,落入太平洋。SpaceX公司还表示将于2014年前执行载人航空任务。

  相关阅读

  美科学家首创火星计时历法 22个月构成火星1年

  火星表面现诡异壮观尘暴 宛如巨大舞动白蛇(图)

  揭秘好奇号登火星过程 时速2万公里6分钟急刹车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太阳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大概每隔11年就会进入一次高峰期

  英国内阁办公室发布最新《民事应急国家风险名单》,首次认定太阳风暴等严酷太空天气为国家安全威胁之一,可能导致供电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系统大面积瘫痪,对民众生活的破坏力堪比恐怖袭击。

  太阳活动明年出现高峰

  《民事应急国家风险名单》评估英国环境和安全风险,是机密报告《国家风险评估》的公开版。2012版本表示,大规模流感疫情、洪水、恐怖袭击和他国火山爆发依“发生几率和影响”为“最高风险”,而“严酷太空天气”为“新评定风险”,可能“严重破坏”民众生活。

  《名单》显示,今年新增太阳风暴为国家安全威胁与专家预测明年或为太阳活动峰年相关。报告说,太阳活动大概每隔11年出现一次高峰期,“上一次高峰期为2000年,下一次预计2013年5月前后发生”。《名单》认定:“严酷太空天气可能扰乱基础设施,包括通信系统、电子电路和电力网络。”

  美国电子基础设施安全协会首席执行官阿维·施努尔也认为,太阳风暴导致的“自然界电磁脉冲”影响力堪比太空核爆炸。

  曾干扰全球通信

  英国专家对太阳风暴威胁的评估以1859年“卡林顿事件”为模板。“卡林顿事件”被称为最近500年内首例有记录的太阳风暴冲击地球事件。当时,全球电报通信受到严重干扰,电报设备漏电点燃电报纸引发火灾。

  一些专家和官员认为,人类社会如今对高科技依赖性更强,而越高端技术越脆弱,太阳风暴的潜在破坏力由此增强。因此不少学者呼吁政府提早应对。《名单》披露,英国政府已经与太空天气学家和通信、交通、能源等领域人士合作,评估潜在太阳风暴紧急事件风险。耿学鹏(新华社特稿)

  ■ 英5大国家安全威胁

  大规模流感

  在上世纪,英国曾遭受3次严重流感疫情,分别发生在1918年、1957年和1968年。2009年7月,猪流感导致29人死亡。

  沿海洪水

  英国主要自然灾害有暴风雨和洪水。英国上次最严重的风暴潮发生在1953年,英格兰东海岸大部分地区遭受袭击,304人死亡。

  恐怖袭击

  伊拉克战争后,恐怖袭击阴云笼罩英国。2005年7月7日,伦敦地铁站发生至少7起爆炸,造成52人死亡,伤者逾百。

  火山爆发

  2010年4月,冰岛艾雅法拉火山爆发,喷发出大量火山灰使欧洲民航业停摆,经济损失惨重。火山灰还损害民众健康,导致农作物歉收。

  太空天气

  极端太空天气会对通信系统、电子电路和电力网络造成威胁。“卡林顿事件”使全球电报通信受到严重干扰,电报设备漏电。

  相关阅读

  NASA拍摄到神秘死亡之星 从太阳表面吸取能量

  组图-超强太阳风暴连续爆发 太阳竟变五彩星球

  紫金山天文台专家详解耀斑 太阳活动峰年将到来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科幻电影场景或成真

太空繁殖很重要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航海家1号”航天器已在太空航行30年,它是迄今为止抵达最远太空区域的人造物体,然而这颗航天器在30年的太空航行路程仅是抵达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百分之一的路程。如果未来人类需要太空旅行至其它恒星系统,那么这将是一个百年计划。

  目前,尤其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的科学家仍十分乐观,他们着眼于实施百年内太空旅行。在科学小说情节中,基于当前较低的太空飞行速度,人类实现跨越恒星系统的太空旅行,进行太空生育应当是基本必要条件。但在近日召开的DARPA百年星舰会议上,科学家并不确定未来人类太空性爱生育或能实现。

  马萨诸塞州大学生物学家雅典娜-安德雷迪斯(Athena Andreadis)说:“零重力环境下生育将是一件麻烦事,孕妇需要依赖胎儿的重量才能将他产出体外。太空性生活也是非常困难的,在零重力环境下情侣没有牵引力,同时,任何一次‘撞击’都会使对方的身体弹至墙壁上。”

  其它研究人员猜测在零重力环境下,将损害胎儿发育,甚至使人们处于绝育状态。众所周知,驻留在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仅在几个月内就会增大对身体的损害性,长期脱离地球重力环境,不仅对人体肌肉有害,还对人体骨骼有损。

  在穿越太空阳的太空旅行中,制造“人造重力环境”对于人类生存是必要的,同时,太空舰船必须具有人类生活和死亡的自维持环境。但以上条件的实现已超出了当前人类科技水平。

  当我们正在研究讨论如何处理星际辐射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以及发育之中的胎儿在太空零重力环境下的影响,假如在此之前灾难性事件就降临在地球,这将迫使人类把以上危险作为人类幸存的唯一希望。安德雷迪斯是《寻找新的生命:星际旅行生物学》一书的作者,她指出,当真正面临太空旅行时所遇到的困难远超出之前的预想,我们必须具有人员伤亡的思想准备。即使我们能解决如何在太空中性爱生育,我们仍需要新的技术实现太空异域生活。就像“化学火箭”将人类发送至月球并不能满足人类生活的条件一样。

  伊卡洛斯星际计划主管物理学家理查德-奥鲍索(Richard Obousy)说:“我们需要比当前更多的太空燃料,才能实现未来穿越太阳系的太空旅行。”据悉,伊卡洛斯星际计划是一个为期5年的太空研究项目,计划发射一颗无人航天器抵达某个星际天体。目前,伊卡洛斯星际计划由一个非营利的星际航天科学家小组负责,正致力于研制可以飞行至邻近恒星,勘测研究其周边行星并寻找潜在生命的航天器。

  当前可选择的其它方案包括使用核聚变作为航天器动力驱动,这项技术仍在研制初期,此外,科学家也考虑使用“反物质发动机”启动航天器。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对以上奇特的太空旅行新方案并不陌生,在过去该机构曾研究过使用反物质或者时空虫洞来实现太空旅行。当然这些构想还未实现。(悠悠/编译)

  相关阅读

  美国拟研制世界最大火箭 可送宇航员上火星(图)

  太阳系存第五大外行星 无理运行被逐变太空孤儿

  火星存水源找到最新证据 南极巨大干冰坑被发现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华网莫斯科10月4日电(记者周良)俄罗斯航天兵司令奥斯塔片科4日在莫斯科表示,俄罗斯将在现有航天兵基础上组建新兵种——空天防御兵,组建工作按计划将在11月底前完成。

  奥斯塔片科说,空天防御兵的组建工作已接近尾声,目前正在研究由谁来指挥该兵种。空天防御兵组建完成后,隶属该兵种的航天力量不仅不会削弱,反而会得到增强,空天防御兵将使俄罗斯免受来自天空和太空的攻击。成立初期,空天防御兵将由航天兵司令部负责指挥,俄军方将在近期任命首任空天防御兵司令。

  奥斯塔片科说,为强化空天防御能力,俄军正在组建多用途一体化太空系统。该系统的一项任务就是提高俄军导弹预警能力。该系统服役后,俄军导弹预警系统不仅能监测到敌方洲际导弹及潜射弹道导弹的发射,还能监测到敌方战术导弹的发射。

  为提高空天防御能力,俄军提出将防御空天攻击的各种力量和手段整合起来的设想。根据设想,整合后的空天防御系统不仅要负责发射运载火箭和卫星,还将承担反卫星和反导任务,必要时还将负责太空军事行动。今年初,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要求俄国防部在年底前将现有防空系统、反导系统、导弹预警系统及太空监视系统整合为空天防御兵。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9)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3 页,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