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昨天,电视剧《丈母娘来了》的三位主演,“丈母娘”朱茵、“婆婆”王丽云和“媳妇”朱杰及制片人,一起来到东方卫视录制最新一期《东方直播室》节目,与现场来宾一道就《婚姻法》新解释引发的“冲击波”,展开热烈讨论。而制片人金屹菲也爆料称,作为一部探讨“80后婚房之痛”的戏,《丈母娘来了》因《婚姻法》新解释而被迫改剧情甚至结局和原先剧本180度转变。

当天《东方直播室》便以“幸福真和房子有关吗”这一敏感问题展开,分别请来了两位深受《婚姻法》新解释影响的当事者现身说法,而演员朱杰、朱茵和王丽云作为明星观察团,以戏中“过来人”的身份,就《婚姻法》新解释中存在的争议——“谁首付,离婚后房子归谁”,成为“老娘舅”为来宾出谋划策。

然而戏中的一对“冤家”,“丈母娘”朱茵和“婆婆”王丽云对《婚姻法》新解释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展开了一番唇枪舌战。王丽云认为《婚姻法》新解释的改变是非常必要的,“它杜绝了利用婚姻大发横财的男女。”而戏里戏外都“荣升”为婆婆的朱茵却激动表示反对:“男人和女人不一样,女人还要生孩子,老了如果连房子都没了,那就没任何保障了。”

与传统的家庭伦理剧不同,《丈母娘来了》一改婆媳矛盾、婚外情、裸婚等常见话题,而是将镜头瞄准了当今80后年轻人买房之痛。制片人金屹菲坦言:“这部戏是紧贴《婚姻法》的脉络走的。”因此,前不久《婚姻法》新解释的突然“驾到”,引发了正热拍的《丈母娘来了》剧组不小的“地震”,编剧认为原先的剧情与新法律不符,为了更体现剧情内容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不得不修改原有的大团圆结局,以悲情结尾取而代之。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北京发现的光圈

  是导弹残余燃料所致的气体

  在经过对各路照片的分析和计算后,虞骏于前日在果壳网上公布分析结果,称该明亮物体是某个导弹残余燃料所致的气体。虞骏表示,今年2月在美国夏威夷发生过类似的情况,根据此前美国天文学家对夏威夷气泡的解释,认为是一枚洲际导弹第三级火箭熄火之后,剩余燃料在太空中迅速扩散而形成的。

  虞骏进一步解释称,如果是人造卫星或航天器的话,会顺应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发射,而此次北京、上海等地目睹到的气泡是反向向西飞行的,这就更增加了与夏威夷事件的一致性。

  经过计算,其认为气泡是由东南向西北发射的某枚洲际导弹末级火箭熄火后,残余燃料在大气层外的真空环境中迅速扩散形成的,我国西北部地区高空的阳光照亮了这团不断膨胀的气泡,随着燃料云的扩散和稀释,其反射阳光的能力也在迅速减弱,最终消散。

  北京天文馆认为解释可信

  对此,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表示,果壳网的分析较为准确,解释是可信的。

  北京天文馆科普部工作人员詹想也认为,果壳网的解释参考了国外类似资料,较为可信。“应是某种军事装置或者卫星喷出的物质造成。”

  詹想说,此次事件与我国2006年在昆明发生的UFO目击事件类似,最后结论应该是导弹拦截试验。根据其昨日的最新计算分析,这次不明光团发生的位置应该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附近。

  虞骏说,在过去50年中,因正逢科幻黄金时代,西方国家出现了很多对UFO的狂热,但大部分后来都被证实与冷战时期的军事或导弹试验有关。虞骏表示,UFO这个英文词,中文的意思是“不明飞行物”,其并不一定单指与外星人有关的不明飞行物,事实上目前还没有一个不明飞行物能证实是与外星人有关的。

  相关阅读

  超级UFO夜晚游中国 北京上空惊现不明光圈(图)

  组图-中国UFO照片集 京沪上空均现不明飞行物

  光学现象致UFO频发 飞碟并非外星人宇宙飞船?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中新社南京8月23日电(记者 朱晓颖)近日中国多地观测到同一起UFO影像。23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对记者介绍他的判断:“这是一起重大UFO事件,不明飞行物是特殊的空间飞行器,用人类的飞行器很难解释。该飞行器高度是在空间,和杨利伟飞船高度差不多,飞得很慢。”根据报道,20日晚9时左右,有多架飞经上海的航班机组人员称,目击到空中出现奇异的不明光团;同时,在北京城郊的观星活动中,多位资深天文爱好者拍摄到气泡状不明物体;来自内蒙古、山西的报告差不多在同一时间观测到类似发光体。一些目击者称“发光体由小变大,呈规则几何圆体,比月亮大几百倍,目测直径50海里以上。这种景象持续了20分钟,发光体逐渐变暗直至消失。”

  王思潮从1971年起研究UFO,至今已有40多年。“一般要成为重大UFO事件,必须满足2个条件,一是影响重大,很多地方的人同时目击;第二是用人类现有知识很难解释。我研究UFO40多年,重大UFO事件出现过20次左右。我总结出一条规律,尾数逢1、2、7的年份,出现重大UFO事件可能性比较大。今年是2011年。”

  此前有天文专家指出,20日晚多地观测到的UFO是“正处于喷火状态的推进火箭,由于推力不平衡产生如此现象。”但王思潮予以否定:“根据国家天文台河北观测站正西方向的照片,可以看到光盘背后有星星,这样可以计算出球状光盘仰角是多少。加上同时观测到UFO的两个地点,交叉计算可得其定位。我计算,这个飞行器是位于内蒙古的西部上空,球状光盘距地面300公里,和杨利伟飞船高度差不多,同时移动很慢,在这个高度不掉下来,只有速度高于7.9公里/秒才可以,按照这个速度,一般我们从西向东看到它的时间也就几分钟,而这个飞行器出现时间有近20分钟,这些特点用人类火箭是很难解释通的。”王思潮说。(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在这张1月初摄于美国南卡罗莱纳州默特尔比奇的照片上,由于具有照相功能的手机设置问题,蓝蓝的天空和白色“穿洞云”呈现琥珀色  在这张1月初摄于美国南卡罗莱纳州默特尔比奇的照片上,由于具有照相功能的手机设置问题,蓝蓝的天空和白色“穿洞云”呈现琥珀色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2月2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1月7日,美国南卡罗莱纳州默特尔比奇上空惊现三个几乎相同的飞碟状云层,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他们纷纷将这一神秘现象鸟类群死及军方秘密实验等事件联系起来。

  “穿洞云”形成原因成疑

  至少一位科学家认为,所谓的穿洞云(hole-punch cloud)与军方有关,虽然这种解释难以令阴谋论者信服。1月7日,默特尔比奇某IT公司技术人员韦斯利·泰勒(Wesley Tyler)开车出去买电脑零件,无意中发现了头顶像飞碟一样的奇特云层。泰勒说:“一开始,我以为那是管状云,但周围空气是静止的。你知道,这种现象非常罕见,我在默特尔比奇生活多年,从未见过这样的云层。”

  回家以后,泰勒将他拍摄的奇特云层照片上传至Facebook网站,让一位职业是气象专家的朋友辨认,后者发现这种现象为穿洞云。穿洞云是迷你暴风雪,可以形成于低于冰点的薄薄云层。如果云层中缺乏像尘埃这样的微粒,水滴很少在周围凝结,在云层达到摄氏零下36度以前不会变成冰。

  据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冰微观物理学家安德鲁·海姆斯菲尔德(Andrew Heymsfield)介绍,“在这种温度下,水分子基本上活力不足,形成了一簇簇冰,这自然会产生冰晶。”2010年6月,海姆斯菲尔德与同事在《美国气象学会期刊》上介绍了穿洞云形成原理。他们写道,当飞机升高进入这种云层,推进器或机翼周围空气产生的向后作用力会引起空气膨胀。

  这种膨胀可以冷却穿洞云的圆形部分,直至许多水滴结冰形成冰晶。在接下来的45分钟左右,冰晶增多并向外扩散,常常形成一种紧凑、大概持续半小时之久的暴风雪,而云层中间则有一个圆形裂口。鉴于他看到的奇特云层数量以及相距的距离,泰勒对穿洞云形成于飞机活动的说法提出了质疑。

  疑与神秘事件有关

  泰勒说:“我在网上了搜索了一下,希望找到一些穿洞云的图像。”泰勒称,默特尔比奇国际机场“并不繁忙。我听说这些云形成于2万英尺(约合6100米)的高度,而我看到的云就像刚好在头顶。我对它们是由飞机形成的说法表示怀疑。”实际上,除了泰勒,还有许多人对这种解释提出了怀疑。

  在泰勒将照片上传至太空气象网站以后,默特尔比奇当地居民开始不断接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电话。有人提出了一个令人无限遐想的原因——或许同军方资助的“高频主动极光研究项目”(简称HAARP)有关,阴谋论者普遍将这个武器研发项目同地震、慢性疲劳症、全球气候变暖和其他现象联系起来。

  一名阴谋论者在谈到默特尔比奇的奇异现象时说:“这是毋庸置疑的,它就是高频主动极光研究项目产生的电磁走廊。”另一位阴谋论者则写道:“正如鸟类群死事件一样,这恐怕与高频主动极光研究项目或操纵气象的研发项目有关。”

  在一个专注于世界末日前基督重返人间征兆的网站“Rapture in the Air”上,网友“迈克”写道,“估计照片是在三个隐形太空方舟从天而降,将基督送回地球后拍摄的。”虽然泰勒不一定相信这些说法,但他认为飞机形成穿洞云的解释漏洞百出:“一定是另外一种解释,无论是自然原因还是别的原因。”

  当天军用飞机出动频繁

  在海姆斯菲尔德看来,这些穿洞云的形成并无特别之处:“我认为,它们由飞机等寻常方式形成的说法实属正常。”他说,泰勒拍摄的这张照片“并无任何让人吃惊的地方”,一方面,根据附近晴朗天空判断,它就是穿洞云——薄薄的,而且上面没有其他云层。另一方面,云层的温度也符合穿洞云模拟结果:华氏14度(约合零下10摄氏度)。

  海姆斯菲尔德指出,至于当时云层为何很低——9000英尺(约合2700米),“这其实无关紧要”,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的资料,只要云层温度够低就可以了。他说:“圆洞大小和从圆洞中飘落的雪花的结构表明,所有三个圆洞几乎是同时形成的。我猜测,军用飞机正从一个接一个的云层中飞过。”

  据默特尔比奇附近肖空军基地公共关系负责人罗伯特·塞克斯顿(Robert Sexton)介绍,事实上,飞机在默特尔比奇上空的训练机动“非常常见”。此外,塞克斯顿证实,肖空军基地和南卡罗莱纳州空中国民警卫队第169战斗机联队的喷气式战斗机1月7日上午9点至下午2点之间曾在南卡罗莱纳州海岸附近进行训练。

  据他介绍,“除了我们,海军陆战队从当天下午3点至4点也使用了那片空域,多架F-18战斗机从位于南卡罗莱纳州波弗特的海军陆战队航空站起飞。”在听说新的证据后,泰勒表示这次他相信了飞机活动形成穿洞云的解释,虽然他一开始听上去稍感失望。泰勒说:“这种解释仍然很酷。我虽是阴谋论者,但同时还是博物学家。” (孝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超级黑洞(图片提供:NASA/CXC/CfA/R.Kraft et al., MPIfR/ESO/APEX/A.Weiss et al. and ESO/WFI)
超级黑洞(图片提供:NASA/CXC/CfA/R.Kraft et al., MPIfR/ESO/APEX/A.Weiss et al. and ESO/WFI)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4月1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物理学家表示,我们的宇宙就像是俄罗斯套娃的一部分,可能栖身于一个黑洞内,而这个黑洞本身又是一个更大宇宙的一部分。反过来,迄今在宇宙中发现的所有黑洞——从微小黑洞到超大质量黑洞——可能都是通向其他世界的通道。

  黑洞是宇宙间的通道

  根据一个离奇古怪的新理论,黑洞其实是宇宙间的通道——一种虫洞。从理论上讲,虫洞是连结白洞和黑洞的多维空间隧道,无处不在,但转瞬即逝。这种理论认为,黑洞吸收的物质没有如预测的那般被破坏成一个点,而是在黑洞的另一端喷涌出一个“白洞”。所谓白洞是广义相对论预言的一种与黑洞相反的特殊天体。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物理学家尼克蒂姆-波普拉维斯基(Nikodem Poplawski)日前在《物理快报B辑》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学模型,用以描述坠入黑洞物质的螺旋运动。按照波普拉维斯基得出的方程式,这种虫洞是“时空奇点”的切实可行的替代物,著名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预测“时空奇点”存在于黑洞的中心。

  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方程式,奇点形成于特定区域内物质过于稠密的时候,所以,这种事情可能会发生于黑洞的超密度中心。爱因斯坦的理论认为,奇点不占用任何空间,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这一概念得到了大量间接证据的支持,可由于听上去离奇古怪,使得许多科学家难以接受。

  如果波普拉维斯基的理论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这些科学家可能会改变他们的立场。根据新的数学模型,黑洞吸收并看似破坏的物质实际上被驱逐出去,成为另一世界中星系、恒星和行星的基础物质。波普拉维斯基表示,黑洞为虫洞的概念或能解释现代宇宙学的某些谜团。例如,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以奇点为起点开始演变的。

  诸多谜团或迎刃而解

  不过,这种奇点是如何在大爆炸后的第一时间形成的,科学家对此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波普拉维斯基指出,如果我们的宇宙诞生于“白洞”而非奇点,“将会解决黑洞奇点这道难题,而大爆炸奇点也将迎刃而解。”另外,虫洞或许还能解释伽玛射线爆发的成因。伽玛射线爆发是宇宙中强度第二大的爆炸,仅次于宇宙大爆炸。

  伽玛射线爆发发生于已知宇宙的边缘,似乎与遥远星系中的超新星(即恒星爆炸)存在联系,但准确来源还是一个谜。波普拉维斯基认为,伽玛射线爆发可能是另外一个宇宙在释放物质,这些物质也许通过那些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逃到我们的宇宙,虽然尚不清楚整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波普拉维斯基说:“这个概念有点儿疯狂,但结果谁又知道呢?”目前至少有一种办法可以验证波普拉维斯基理论是否正确:宇宙中的一些黑洞旋转,如果我们的宇宙诞生于一个同样旋转的黑洞,那么宇宙应该“继承”了这个“母宇宙”的旋转特性。据波普拉维斯基介绍,如果未来的实验证明宇宙以其偏爱的方向旋转,这将是支持他的虫洞理论的间接证据。

  物理学家表示,虫洞理论或许还有助于解释宇宙某些特征源于理论预测的原因。根据标准物理学模型,在大爆炸以后,宇宙的弯曲度应该随时间增加,所以在137亿年过后,我们应该处于一个封闭、球形宇宙的表面。然而,大量观测数据表明,宇宙四面八方都是扁平的。此外,来自早期宇宙的光线数据表明,在大爆炸刚发生后,宇宙中一切物质的温度都大体相同。

  这意味着,我们在宇宙相反水平线看到的最遥远天体曾经距离我们的宇宙非常近,以致相互作用,达到均衡,就如同封闭密室中的气体分子一样。观测结果之所以再度与科学家的预测不相符,是因为在已知宇宙中,距离最远的天体相隔如此遥远,以致以光速在两者之间旅行所花的时间超过了宇宙的年龄。为说明这种差异,天文学家提出了膨胀概念。膨胀理论认为,在宇宙形成后不久,它经历了一个快速成长期,在此期间,太空本身以快于光速的速度膨胀。

  “外来物质”诱发宇宙膨胀

  膨胀在瞬间将宇宙从不到一个原子大,迅速拉伸至是原来大小的天文数字比例。宇宙因此显得扁平,因为从我们的角度看,我们所处的球体无比庞大——正如对于站在一望无际田野上的人来说,球状地球看上去扁平的。膨胀理论还能解释如今相距遥远的两个天体,在过去距离非常之近,足以相互作用的原因。

  但是,假设膨胀理论是正确的,天文学家总难以解释清楚引起宇宙膨胀的原因。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新虫洞理论诞生了。据波普拉维斯基介绍,一些膨胀理论之所以宣称宇宙膨胀是由“外来物质”引起的——这种科学家假设的物质不同于正常物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外来物质”被排斥而非被引力所吸引。

  基于他的方程式,波普拉维斯基认为这种外来物质可能形成于第一批超大质量恒星崩溃变成虫洞的时候。他说:“形成虫洞的外来物质和引发宇宙膨胀的外来物质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系。”实际上,波普拉维斯基并不是科学界提出其他宇宙存在于黑洞内的第一人。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理论物理学家达蒙-伊森(Damien Easson)在以前的研究中也做出了这种猜测。

  他没有参与波普拉维斯基的最新研究。伊森在谈到波普拉维斯基的方程式时说:“这一理论新鲜之处在于提出广义相对论中的虫洞解决方案,即虫洞充当了外部黑洞通向内部新宇宙的通道。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只是提出这种方案可能会存在,但波普拉维斯基发现了真正的解决方案。”

  新理论未解决根本问题

  尽管如此,伊森在一封电子邮件中称,虫洞理论依旧存在诸多疑问:“这一构想可能吗?可能。这种假设可能吗?这我不清楚。但它肯定是令人感兴趣的理论。”伊森指出,量子引力(研究亚原子水平下的引力)的未来发展或能精进这些方程式,支持或反驳波普拉维斯基的理论。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物理学家安德烈斯-阿尔布雷希特(Andreas Albrecht)表示,总体而言,虫洞理论令人很感兴趣,但在解释宇宙起源问题上难称突破。阿尔布雷希特也没有参与波普拉维斯基的研究。他认为,虫洞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形成于“母宇宙”喷射的物质,这只是将该创世事件过渡到另一个世界。换句话说,该理论未能说明“母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为何具有那些特性——即我们宇宙继承的特性。

  他说:“我们正尝试解决一些确实紧迫的问题,目前尚不清楚这些问题是否能提供一个解决之策。”阿尔布雷希特并未觉得虫洞理论比黑洞奇点理论离奇,他警告人们不对新理论展开深究,因为它听上去还有些道理。阿尔布雷希特说:“在这个领域,人们提出的任何问题都十分离奇。你不能说不离奇的概念会赢得胜利,因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灵魂出窍体验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历程,这种体验能够通过大脑的工作机制加以解释吗?
灵魂出窍体验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历程,这种体验能够通过大脑的工作机制加以解释吗?

做梦也是经历濒死体验的一个影响因素。
做梦也是经历濒死体验的一个影响因素

一些人表示他们在经历濒死体验时遇到逝去的亲人。
一些人表示他们在经历濒死体验时遇到逝去的亲人

  对于神奇的濒死体验,美国著名脑科专家、肯塔基州大学神经学教授凯文·纳尔逊提出了引人注目的新理论。他认为自己能够从生理学的角度解释所有濒死体验现象。毫无疑问,纳尔逊的研究发现让有过濒死体验的人感到震惊。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经历,而不是一种幻觉。濒死体验对他们的人生产生深远影响,让他们完全变了一个人。有过这种经历之后,他们对死亡不再抱有任何恐惧。

  看到光隧道遇见逝去亲人

  吉莉安·麦克肯泽曾经亲身经历过所谓的“濒死体验”,也就是在分娩过程中。当时,未出世的孩子让她陷入极大担忧之中,周边的世界一片黑暗,只有一个明亮的光点。她恍惚地意识到分娩出了问题,自己流了很多血,但在光点中,她却感到非常舒服惬意。

  她说:“光点最初像一个小孔,我意识到,我被一点点推向它,距离越来越近,它也变得越来越大。它非常亮,好像一条隧道的墙壁。我走进隧道,没有感到丝毫恐惧,身体完全融入到光点中。这是最令人惊奇的感觉,感觉自己无比快乐。我只能用‘狂喜’形容这种感觉。突然间,我听到一个男人说‘吉尔’,声音很美。我心里说‘哦,不,我来到上帝面前,但我并不信仰他!’他问我是否认识他,我说‘是的,但我恐怕不知道你的名字’。他显然很有幽默感,因为他听到这句话后低声笑了。”

  麦克肯泽的这种经历发生在很多年以前,还没有出现“濒死体验”这个词,当时她因为难产,大出血。很多年过去了,当时的经历仍记忆犹新。没有人确切知道为何会有这种经历,科学家认为有多达十分之一的人将会经历濒死体验,最有可能在心搏停止之后。通常情况下,我们在经历濒死体验中会看到光,穿过一条隧道,遇到已经逝去的亲人,又或者灵魂出窍,漂浮在自己上方,看着医生和护士抢救我们的生命。

  曾经有过濒死体验的人往往将其描述为一种十分快乐的时刻,这种经历永远地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很多人认为他们看到了来世,这种经历符合他们的信仰,让他们毫不惧怕的迎接死亡。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宝贵经历,整个过程中,他们一直保持神志清醒。

  与快速眼动关系密切

  纳尔逊是备受尊重的美国神经学家,他认为自己能够从生理学的角度解释所有濒死体验现象。一些人认为人在经历濒死体验时灵魂脱离肉体,前往来世,而后又返回地球。这位美国神经学家显然严严实实地关闭了这道门。

  纳尔逊研究濒死体验已经有30多年历史。在自己的新作《上帝的脉搏》中,他对所有濒死体验的元素进行了解释,其立论的核心是快速眼动,即快速眼动与濒死体验关系密切。快速眼动在睡眠过程中最容易做梦的阶段出现,此时的人只有眼部肌肉、心脏和横隔膜(控制呼吸)活动。纳尔逊认为,一些人更容易受“快速眼动期入侵”影响,即在一个人处于清醒状态时,麻痹伴随快速眼动出现,同时经常伴随栩栩如生的幻觉。

  研究过程中,纳尔逊对55个自称经历过濒死体验的人进行了分析。这些人中有60%的人此前曾经历快速眼动期入侵。在随机选择的一群人中,这一比例只有24%。他说:“濒死体验经历者的大脑并不是直接在快速眼动状态和清醒状态之间切换,更有可能将两种状态混合在一起。”这导致人们进入他所说的“意识边境”。他说:“很多人进入这个不稳定的边境,时间只有几秒钟或者几分钟,而后进入快速眼动或者清醒状态。在这个边境,人会出现麻痹、看到光、出现幻觉并进入梦境。意识边境能够解释类似心搏停止这样的危急时刻经历的很多濒死体验。”

  大脑供血暂时中断

  对于濒死体验中看到的光、隧道、遇到逝去的亲人以及灵魂出窍,纳尔逊同样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在研究中发现,濒死体验会在昏厥和心脏病发作等生死攸关的时刻出现。绝大多数濒死体验都有一个共同点——大脑供血暂时中断。他说:“通常情况下,心脏泵出的血有20%流向大脑。如果供血量降至正常情况下的三分之一,大脑仍可短时间内保持活跃状态,但10到20秒之后,大脑便会失去意识。”

  纳尔逊称:“濒死体验中大脑出现的大量活动都是对供血量降低的一种反应,不管这种降低持续多长时间。在丧失意识前,血液不断从大脑流出,在此期间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组织并不是大脑,而是眼睛和视网膜。视网膜出问题后,黑暗随之出现,外部光线很难进入眼睛,进而出现隧道幻觉。隧道尽头的光来自两个不同的源,一个是周围的光线,例如医院手术室的背景光,这可能是血液流出时大脑唯一能够识别的东西。另一个是快速眼动,能够在内部产生光线,也就是在大脑内部。”

  有过濒死体验的人看到了隧道并感觉自己穿过隧道,这又当如何解释呢?纳尔逊说:“与灵魂出窍经历有关的大脑区域——左颞顶区域就在负责运动感知的大脑区域旁边。通常情况下,这一区域在快速眼动睡眠过程中关闭,但在某些情况下,这一区域无法正常工作,在过渡到快速眼动时,大脑感知到运动。”

  发现灵魂出窍“开关”

  这能够解释幻觉、光和隧道,但灵魂出窍和感觉到死亡又如何解释呢?死亡感的解释很简单。快速眼动睡眠过程下,人处于麻痹状态,否则就会在做梦时“自残”。纳尔逊引用瑞士神经学家奥拉夫·布兰克进行的一项研究解释灵魂出窍。布兰克和同事在准备为一名43岁的妇女实施手术时得出了一项惊人发现。当时,这名妇女疾病发作,外科医生对其大脑施加电脉冲,试图发现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突然间,这名妇女——手术时保持清醒状态——说她灵魂出窍,漂浮在上方,看着下面的自己。切断电流后,灵魂又回到身体。

  纳尔逊说:“这名妇女感觉到灵魂出窍而后又归位具有类似打开电灯开关这样机械运动的可预见性。她触动了可自由移动意识的开关。这就好像发现与电梯‘上升’按钮类似的灵魂出窍经历开关。”

  濒死体验的快感与大脑的奖励系统有关。在极度危险的时刻,身体会释放一系列化学物质,让人产生放松感和快乐感。这是一种进化现象,可追溯到史前时代。如果狩猎队伍中的一名成员被捕食者逼到绝路,已经必死无疑,只要他不过多反抗,其他成员便有更大的逃生机会。捕食者会消耗时间和能量享用猎物,让其他人避免同样的厄运。

  重新理解生活人生完全改变

  在自己的濒死体验中,麦克肯泽遇到了两年前去世的祖父哈里。她告诉祖父,自己生了一个男孩——麦克肯泽确实生的男孩,但她根本无法得知这一点。此外,她的灵魂漂浮在自己上方,看着医生为她接生。她的灵魂同样漂浮到丈夫哈密什上方,看到哈密什给她的母亲打电话,他当时就在医院的走廊里。她说:“我一点也不害怕,只想告诉哈密什我一切都好。我还会回到身体里的。”

  麦克肯泽现在已经退休,家住英国东苏塞克斯依斯特堡。她说:“我对祖父说,我必须离开,回去照看丈夫和孩子。但他说我必须拿出充分的理由,才允许我回去。”濒死体验中,麦克肯泽再次经历自己的记忆,有好的,也有坏的。她说这一次的经历让她更好地了解生活。她永远也不会忘记母亲将自己留在寄宿学校时,自己看到母亲离去的身影哭个不停的情形。“再次经历这些回忆让我意识到,母亲当时一定非常难受,听到我的哭声,她也没转过身看我。我有了新的想法,我对祖父说,我必须回去,将自己的感受与他人分享,帮助他们。就这样,我回来了。”

  并非否定上帝存在

  晚年的麦克肯泽成为一名顾问。她说:“在有过这种经历前,我对人不太宽容。经历这件事之后,我完全变了一个人。你们可以理性地解释像我这样的人经历的事情,但无论怎么解释都很难抓住重点。对我们来说,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经历,对我们自身以及以后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这种经历让我不再对死亡感到恐惧,让我成为一种更出色的人。你可以将它们称之为‘幻觉’,但在我们眼中,它们却是一种真实。”

  然而,濒死体验者的想法并没有对纳尔逊产生影响。他表示自己的研究并不是为了否定上帝的存在或者贬低濒死体验的重要意义。他说:“人们对宗教的分歧日益加大,一些人认为上帝是一个不合时宜的存在,所有的灵魂体验都是一种危险的错觉,其他人则将宗教视为自己生活的核心。我认为有人应当从神经系统科学的角度解释灵魂体验的本质,而不是去辩解。”

  他说:“我对这种经历带着一种尊重,因为它们对经历者产生重大影响。这是一种意义深远的体验,我们中很多人都会经历。是的,我可能试图从生理学角度解释濒死体验如何以及为何发生,但这并不与人们对上帝的信仰相矛盾。信仰上帝的人认为,是上帝创造了这些机制,让我们感到快乐,这可能是我们走向死亡过程中最需要的”。(孝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超级黑洞(图片提供:NASA/CXC/CfA/R.Kraft et al., MPIfR/ESO/APEX/A.Weiss et al. and ESO/WFI)
超级黑洞(图片提供:NASA/CXC/CfA/R.Kraft et al., MPIfR/ESO/APEX/A.Weiss et al. and ESO/WFI)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4月1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物理学家表示,我们的宇宙就像是俄罗斯套娃的一部分,可能栖身于一个黑洞内,而这个黑洞本身又是一个更大宇宙的一部分。反过来,迄今在宇宙中发现的所有黑洞——从微小黑洞到超大质量黑洞——可能都是通向其他世界的通道。

  黑洞是宇宙间的通道

  根据一个离奇古怪的新理论,黑洞其实是宇宙间的通道——一种虫洞。从理论上讲,虫洞是连结白洞和黑洞的多维空间隧道,无处不在,但转瞬即逝。这种理论认为,黑洞吸收的物质没有如预测的那般被破坏成一个点,而是在黑洞的另一端喷涌出一个“白洞”。所谓白洞是广义相对论预言的一种与黑洞相反的特殊天体。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物理学家尼克蒂姆-波普拉维斯基(Nikodem Poplawski)日前在《物理快报B辑》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学模型,用以描述坠入黑洞物质的螺旋运动。按照波普拉维斯基得出的方程式,这种虫洞是“时空奇点”的切实可行的替代物,著名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预测“时空奇点”存在于黑洞的中心。

  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方程式,奇点形成于特定区域内物质过于稠密的时候,所以,这种事情可能会发生于黑洞的超密度中心。爱因斯坦的理论认为,奇点不占用任何空间,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这一概念得到了大量间接证据的支持,可由于听上去离奇古怪,使得许多科学家难以接受。

  如果波普拉维斯基的理论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这些科学家可能会改变他们的立场。根据新的数学模型,黑洞吸收并看似破坏的物质实际上被驱逐出去,成为另一世界中星系、恒星和行星的基础物质。波普拉维斯基表示,黑洞为虫洞的概念或能解释现代宇宙学的某些谜团。例如,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以奇点为起点开始演变的。

  诸多谜团或迎刃而解

  不过,这种奇点是如何在大爆炸后的第一时间形成的,科学家对此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波普拉维斯基指出,如果我们的宇宙诞生于“白洞”而非奇点,“将会解决黑洞奇点这道难题,而大爆炸奇点也将迎刃而解。”另外,虫洞或许还能解释伽玛射线爆发的成因。伽玛射线爆发是宇宙中强度第二大的爆炸,仅次于宇宙大爆炸。

  伽玛射线爆发发生于已知宇宙的边缘,似乎与遥远星系中的超新星(即恒星爆炸)存在联系,但准确来源还是一个谜。波普拉维斯基认为,伽玛射线爆发可能是另外一个宇宙在释放物质,这些物质也许通过那些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逃到我们的宇宙,虽然尚不清楚整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波普拉维斯基说:“这个概念有点儿疯狂,但结果谁又知道呢?”目前至少有一种办法可以验证波普拉维斯基理论是否正确:宇宙中的一些黑洞旋转,如果我们的宇宙诞生于一个同样旋转的黑洞,那么宇宙应该“继承”了这个“母宇宙”的旋转特性。据波普拉维斯基介绍,如果未来的实验证明宇宙以其偏爱的方向旋转,这将是支持他的虫洞理论的间接证据。

  物理学家表示,虫洞理论或许还有助于解释宇宙某些特征源于理论预测的原因。根据标准物理学模型,在大爆炸以后,宇宙的弯曲度应该随时间增加,所以在137亿年过后,我们应该处于一个封闭、球形宇宙的表面。然而,大量观测数据表明,宇宙四面八方都是扁平的。此外,来自早期宇宙的光线数据表明,在大爆炸刚发生后,宇宙中一切物质的温度都大体相同。

  这意味着,我们在宇宙相反水平线看到的最遥远天体曾经距离我们的宇宙非常近,以致相互作用,达到均衡,就如同封闭密室中的气体分子一样。观测结果之所以再度与科学家的预测不相符,是因为在已知宇宙中,距离最远的天体相隔如此遥远,以致以光速在两者之间旅行所花的时间超过了宇宙的年龄。为说明这种差异,天文学家提出了膨胀概念。膨胀理论认为,在宇宙形成后不久,它经历了一个快速成长期,在此期间,太空本身以快于光速的速度膨胀。

  “外来物质”诱发宇宙膨胀

  膨胀在瞬间将宇宙从不到一个原子大,迅速拉伸至是原来大小的天文数字比例。宇宙因此显得扁平,因为从我们的角度看,我们所处的球体无比庞大——正如对于站在一望无际田野上的人来说,球状地球看上去扁平的。膨胀理论还能解释如今相距遥远的两个天体,在过去距离非常之近,足以相互作用的原因。

  但是,假设膨胀理论是正确的,天文学家总难以解释清楚引起宇宙膨胀的原因。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新虫洞理论诞生了。据波普拉维斯基介绍,一些膨胀理论之所以宣称宇宙膨胀是由“外来物质”引起的——这种科学家假设的物质不同于正常物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外来物质”被排斥而非被引力所吸引。

  基于他的方程式,波普拉维斯基认为这种外来物质可能形成于第一批超大质量恒星崩溃变成虫洞的时候。他说:“形成虫洞的外来物质和引发宇宙膨胀的外来物质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系。”实际上,波普拉维斯基并不是科学界提出其他宇宙存在于黑洞内的第一人。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理论物理学家达蒙-伊森(Damien Easson)在以前的研究中也做出了这种猜测。

  他没有参与波普拉维斯基的最新研究。伊森在谈到波普拉维斯基的方程式时说:“这一理论新鲜之处在于提出广义相对论中的虫洞解决方案,即虫洞充当了外部黑洞通向内部新宇宙的通道。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只是提出这种方案可能会存在,但波普拉维斯基发现了真正的解决方案。”

  新理论未解决根本问题

  尽管如此,伊森在一封电子邮件中称,虫洞理论依旧存在诸多疑问:“这一构想可能吗?可能。这种假设可能吗?这我不清楚。但它肯定是令人感兴趣的理论。”伊森指出,量子引力(研究亚原子水平下的引力)的未来发展或能精进这些方程式,支持或反驳波普拉维斯基的理论。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物理学家安德烈斯-阿尔布雷希特(Andreas Albrecht)表示,总体而言,虫洞理论令人很感兴趣,但在解释宇宙起源问题上难称突破。阿尔布雷希特也没有参与波普拉维斯基的研究。他认为,虫洞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形成于“母宇宙”喷射的物质,这只是将该创世事件过渡到另一个世界。换句话说,该理论未能说明“母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为何具有那些特性——即我们宇宙继承的特性。

  他说:“我们正尝试解决一些确实紧迫的问题,目前尚不清楚这些问题是否能提供一个解决之策。”阿尔布雷希特并未觉得虫洞理论比黑洞奇点理论离奇,他警告人们不对新理论展开深究,因为它听上去还有些道理。阿尔布雷希特说:“在这个领域,人们提出的任何问题都十分离奇。你不能说不离奇的概念会赢得胜利,因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威廉大婚不请奥巴马因为婚礼“不够格”(组图)
 
  奥巴马夫妇只在国家级场合出现,比如英女王的宴会(2009年4月,伦敦G20峰会)。
威廉大婚不请奥巴马因为婚礼“不够格”(组图)
 
1981年,里根总统夫人出席了查尔斯与戴安娜的婚礼。   哥哥要乖乖结婚了

  新快报讯 英国《每日邮报》17日消息称,美国总统奥巴马夫妇将不会受邀参加威廉王子明年4月份举行的婚礼,但法国总统萨科齐和夫人布吕尼则很可能收到喜帖。

  英国王室的一位年长侍卫官表示,威廉王子婚礼的各项安排还会进行变动和调整,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奥巴马不大可能会出现在婚礼现场。

  圣詹姆斯宫的发言人解释:威廉现在还不是英王王位的继承人,所以他的婚礼不算是“国家事件”。

  威廉此前一心表示要办一场“平民婚礼”,他和凯特将邀请更多普通民众参加,包括他与弟弟哈里共同创办的慈善基金会的员工。此外,这对年轻人还对与民同乐的“街头宴会”这个点子念念不忘。


  一名王室的助理说:“婚礼一定会办得很得体,但绝不会大操大办,和1981年那场(指查尔斯和戴安娜的婚礼)相比,现在的形势更像1947年二战后那会儿(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婚礼),各方面都要节约一点。” (张晨)

  不请美总统不合礼数?

  《每日邮报》指出,如果威廉的婚礼没有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夫妇,将是一个“对传统的颠覆”。1981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夫妇就收到了查尔斯和戴安娜寄来的婚礼喜帖,但刚刚经历遇刺事件的里根总统因身体原因未能赴宴,所以由夫人南希代为出席。1986年,查尔斯的弟弟安德鲁王子结婚时也邀请了里根夫妇参加,尽管安德鲁不是王位继承人,他的婚礼也不能算“国家事件”。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