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

LUCKY BIRD

网址:

小浣熊脑袋被井盖卡住 模样“无辜”惹人怜

  近日,一只小浣熊不慎将脑袋卡在井盖里,掉下不去也爬上不来,模样甚是“无辜”,最后它幸运地被好心水管工救起。

  据救起小浣熊的水管工说,当天他发现这只可怜的小动物后,便赶忙回屋去拿了洗碗剂,小心翼翼地移开了井盖,成功将浣熊救了上来。

  据悉,目前小浣熊已被冲洗干净,放归到当地的公园内。浣熊最早出现在北美地区,主要生活在森林、沼泽或大草原上,之后才被引进到日本等其他国家。

  相关阅读

  保护袋貂浣熊负鼠等小型动物 悉尼给猫设"宵禁"

  墨西哥漏油事故摧毁鸟类聚集地 浣熊岛遍地死鸟

  北极熊扔石头砸裂玻璃 惊吓游客被关"禁闭"(图)

超级机器创造破纪录的4万亿度“创世高温”
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创造最高温度

  据国外媒体报道,位于纽约长岛萨福尔克县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是除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外另一台“超级机器”。就在前不久,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宣布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创造出最高人造温度,并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成功认证。

  本项创造最高温度的研究得到了PHENIX粒子探测器合作,科学家旨在通过其研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的形成与特性,它们是一种物质状态存在于宇宙诞生之后的数千万分之一秒的时间内。在大爆炸后极为短暂的时间内,宇宙具有异常恐怖的高温环境,甚至连原子核都不可能存在,但是这时期却存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由夸克和胶子组成。在实验室里创造出这样的物质状态需要强大的能量。

  然而,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是一种什么样的装置呢?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具有一个2.4英里长的环形隧道,两束对撞粒子分别超两个方向运行,由装置上的线圈进行加速,科学家们在环形隧道上设定了六个点位,粒子对撞可以在这些地方发生。当金原子核发生正面对撞时,炙热、密度极高的等离子夸克和胶子便可以形成,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近似于流体的物质。

  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工作人员确认,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产生的高温达到了4万亿摄氏度,比太阳核心温度还高25万倍。物理学家们现在已经可以观察到在宇宙大爆炸短暂时间内出现的“接近完美液体”的物质形态。根据布鲁克黑文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史蒂夫·维格(Steve Vigdor)介绍:“绝对零度比夸克胶子等离子体要低了非常多个数量级,我们很意外地发现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与其他科学前沿之间的联系,物理学的统一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事件。”

  与此同时,位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内还有一台被称为大型离子对撞机实验(ALICE)的研究项目,它是大型强子对撞机的五个探测器实验之一,其目的也是研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以及原始宇宙中的其他空间环境条件。与大型强子对撞机不同的是,比如ATLAS探测器、紧凑渺子线圈(CMS)探测器的研究重点是寻找希格斯玻色子。因此,大型离子对撞机实验与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之间产生了相当激烈的竞争。

  大型离子对撞机实验创造出如此超高的温度,也可以说明该超级机器的工作状况良好。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物理学家德斯皮纳(Despina Hatzifotiadou)认为大型离子对撞机实验的能量密度是大型离子对撞机的三倍,可为超级机器中的绝对温度转化提升30%,因此大型离子对撞机也拥有较强的对撞研究能力。现在大型离子对撞机的科学家还未发布正式的温度测量结果,所以至少到现在为止,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仍然是获胜的。(Everett)

  相关阅读

  组图-夏季高温热浪来袭 盘点全球动物避暑高招

  系外行星遭受恒星炽热高温 庞大星体将化为灰烬

  探秘地球上最热滚烫中心:伊朗沙漠高温70度(图)
 


Gamera II的此次飞行由工程系学生凯勒-格鲁森坎普驾驶。马里兰州大学的学生拍摄了整个飞行过程的视频并上传到互联网
美大学生研制人力直升机
24岁的朱迪-维克斯勒拼命踩踏板,让Gamera I飞离地面
美大学生研制人力直升机

  北京时间6月28日消息,美国马里兰州大学的学生制造了一架名为“Gamera II”的人力直升机并打破飞行时间的世界纪录。挑战新纪录时,这架人力直升机在工程系学生凯勒-格鲁森坎普的驾驶下共在空中停留50秒。相比之下,此前的纪录仅为11秒。

  当时,格鲁森坎普坐在Gamera II类似自行车的轻型支架上,通过踩踏板驱动直升机。马里兰州大学的学生拍摄了整个飞行过程的视频并上传到互联网。他们希望凭借Gamera II获得美国直升机学会奖励人力飞行研究的25万美元奖金。不过,Gamera II至少需在空中停留60秒,才能满足美国直升机学会的要求。

  马里兰州大学克拉克学院院长达瑞尔-皮纳斯表示:“过去几天时间里,我们见证了克拉克学院最优秀的学生工程师驾驶他们设计制造的一架令人吃惊的直升机创造非正式新世界纪录,飞行时间达到50秒。他们是工程学的未来,将为我们研发一系列新技术,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美国直升机学会的伊戈尔-斯科斯基人力直升机比赛要求参赛直升机的飞行时间至少达到60秒,飞行高度至少达到3米,飞行范围控制在10平方米。Gamera II的飞行时间达到50秒,与其他任何人力直升机相比更接近美国直升机学会的标准。Gamera II的前辈Gamera I于2011年首飞。

  相关阅读

  直升机搜救利弊:拯救生命却也带来致命危险(图)

  直击-史上最脆弱直升机 降落后剧烈抖动四分五裂

  直击-绵羊翻越山脉受阻 直升机甩网吊其过山

  北京时间6月27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这个世界上却确确实实有一些地方,如果你现在再不出发前往,它就会永远地从这个星球上消失。国家地理网站近期便列出了9个这样有“保质期”的旅游目的地:

  死海

死海死海

  幻想着悠闲漂浮在死海的水面上?那就赶紧去吧,在过去的40年间,由于过度分流,这一湖泊的水位已经下降了80英尺(约合25米)。这种危机感在另外8个此次列出的旅行目的地中都有类似的情况。

  死海是一个内陆湖泊,位于约旦和以色列之间,事实上死海本身便已经是地球上的陆地最低点所在地。上世纪50年代,中东地区的国家,包括约旦和以色列,纷纷截断注入死海的约旦河水用作本国的水源供应,结果使最后流入死海的水量大大减少。这一举动极大地降低了死海的水位,这样的趋势至今仍在持续——每年最多要下降将近1米的水位。

  然而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消息,约旦当局正在实施的“国家红海发展项目”将可能会让这种糟糕的情况有所改善——该项目计划引红海海水接济死海,并实行严格的环境治理以及其它配套的措施。

  日本京都

日本京都日本京都

  随着日本历史名城京都不断走向现代化,根据艾丽卡·艾佛拉米(Erica Avrami)的说法,这里的很多古老的町家建筑正在遭受破坏。艾丽卡是世界遗产地基金会的研究与教育主管。

  艾丽卡表示:“在一个不断增长的繁荣的环境下,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与此同时,这些都是重要的历史遗迹,确保它们不会被遗失是非常重要的事。”

  町家或町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日本的江户时代,当时它是日本商人阶级用来居住和工作的两用房屋。世界遗产基金会已经将日本町屋列入该会2010至2012年度观察名录,并正在与日本的相关团体紧密合作尝试修复一部分损坏的町屋建筑。艾丽卡说:“有关町屋的行动代表了一种协同的努力,以期在新与旧,以及传统文化与城市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

    所罗门群岛

  所罗门群岛  所罗门群岛

  大群的黑鳍礁鲨聚集在塔拉帕岛(Tetapare)附近,这里是南半球面积最大的无人居住的热带岛屿。根据保护国际组织的两栖类专家罗宾·摩尔(Robin Moore)的说法,到目前为止,这个岛屿暂时还未遭遇到所罗门群岛其它岛屿所遭遇的厄运,那些岛屿几乎已经被肆无忌惮的滥采滥伐破坏殆尽。摩尔说:“如果你前往塔拉帕岛,你可以见到真正原始的岛屿天堂,你可以和儒艮和一大群的黑鳍礁鲨一起游泳。”

  蒙大拿州冰川国家公园

蒙大拿州冰川国家公园蒙大拿州冰川国家公园

  美国蒙大拿州境内的冰川国家公园或许不久之后就将面临一种严重的名不副实的困境:一些科学家预计,由于气候变化,这里的冰川到2020年左右就将完全消失。

  冰川国家公园始建于1910年,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山区生态系统受气候变化影响调查”项目发布的数据,当时园内有150条冰川。但是在仅仅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2010年,这里仅剩下25条冰川,占地仅25英亩(约合10公顷)。

  根据项目组网站上公布的资料:“公园内冰川的消失将对园内生态系统产生显著影响,并且这些冰川也是长期以来游客们所珍视的景观。”举例来说,失去了冰川作为水源存储地,并且在季节换季时有规律地补充各条河流,当地的水体温度将上升,这将导致一些种类的水生物种因无法适应环境变化而灭绝,其中就包括鳟鱼和鲑鱼的一些品种。

  不丹

不丹不丹

  世界遗产基金会的艾佛拉米主管表示:“随着长期与世隔绝的内陆国家不丹逐渐开始和世界接触,这个佛教国家必须在发展旅游业和保持它的历史传统之间进行平衡。”

  举例而言,居住在该国偏远的Phajoding寺庙的僧侣们必须要维持他们的宗教习俗,但是却还要同时去欢迎游客的到来。而到来的游客越多,保持两者之间平衡的难度也就越大。艾佛拉米说:“由于这个国家正在发生改变,它正在向旅游业开放国门。因此,要想看到原生态的不丹,现在就该行动了。”

  南美洲,大西洋沿岸森林

南美洲,大西洋沿岸森林南美洲,大西洋沿岸森林

  这张照片所拍摄的是2004年的巴西城市贝洛奥里藏特(Belo Horizonte),这里就是著名的大西洋沿岸森林所在地。这片森林的原始面积有52万平方英里(约合135万平方公里),地域横跨巴西,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境内。但是由于伐木和农业的发展,今天这片森林的面积已不足最初面积的7%,并且主要呈零星状孤立地分散各处,其中的几片面积还不足6英亩(约合2.4公顷)。保护国际组织的摩尔推荐各位前往巴西巴伊亚州,住在当地的生态旅店里,他说:“在这里你还能体会到这片曾经繁盛的大西洋沿岸森林最后的一片隐蔽。”

  坦桑尼亚,乞力马扎罗山

坦桑尼亚,乞力马扎罗山坦桑尼亚,乞力马扎罗山

  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素有“赤道雪山”之称,这里的冰川已经存在至少1万年以上,但是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这里的冰川却急剧萎缩超过80%。对于这座非洲第一高峰而言,全球气候变暖和当地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可能共同造成了这里冰川的萎缩退化。

  但是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如果你前往,那么现在就背起行囊吧!就在2009年,科学家们做出了预测,就像美国作家海明威所写的那样,乞力马扎罗的雪,在2022年左右就将永远地消失不见。

  美国佛罗里达湿地

美国佛罗里达湿地美国佛罗里达湿地

  美国南方佛罗里达的湿地正面临严峻考验,从外来物种如巨蟒的入侵,到水体的污染,再到有损环境的娱乐活动(如照片中的游艇)。然而,所有这些都还不是最致命的。根据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署的数据,随着在未来数十年内海平面的上升,当这里的水面完全被海水占据时,这片湿地中隐含的内在生态系统将会被永久性的改变。

  根据美国全球变化研究项目的数据显示,在全球进行的钻探取样,潮汐测量以及卫星数据都表明,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内,全球的平均海平面已经上升了4~8英寸(约合10~20厘米)。

  根据一些人的推断,湿地国家公园的生态,一旦咸水全面入侵,这里的生态将会彻底被颠覆。除此之外,园内的浅水沼泽面积同样会出现严重的萎缩,而这片沼泽是很多物种,包括美国政府定义为濒危的海滨雀等等。

  马尔代夫

马尔代夫马尔代夫

  马尔代夫斯拉夫士岛上烟雾腾腾,这里正在焚烧生活垃圾。马尔代夫是全世界海拔最低的国家之一,随着海平面的上升,这个国家正面临严重的威胁。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预计,到2099年,全球的海平面将上升大约23英寸(约合60厘米)。

  在马尔代夫全国的1192个岛屿中仅有200个岛屿有人居住。专家表示,如果海平面继续上升,尤其是印度洋地区的海平面加速上升,那么这个国家面临的危机将更加严峻,尤其是在地势相对更低的首都马累地区就更是如此。(晨风)

进行猪心移植的猴子
韩国科学家成功将一只克隆猪的心脏移植到一只猴子体内

  据外媒26日报道,韩国科学家成功将一只克隆猪的心脏移植到一只猴子体内,他们称这项研究将有助于解决人类器官短缺而引起的移植难题,为人类“异种器官移植”做准备,并且在五年内可以实现商业化。

  据报道,在进行这项手术之前,韩国科学家已经将克隆猪的免疫排斥基因移除,从而确保手术后猴子不会出现排斥情况。他们表示,这项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将猪的心脏移植进人体。这是韩国第一例异种器官移植手术。

  人们最早将猪心脏移植进入灵长类动物体内的实验是在1994年。那时,医学伦理界产生了巨大争议。有医学专家表示,这样的移植会给人类带来潜在的动物疾病。还有的专家称此举在伦理上是不能接受的,认为这就是“人猪”,是杂种。

  相关阅读

  墨西哥截肢男子接受双手移植 系拉美首案例(图)

  高科技假肢移植术问世 可令无腿运动员健步如飞

  世界首个子宫移植手术成功 能否孕育还尚不可知
 

全人类超重1500万吨 相当于约170艘航空母舰
全球肥胖人口众多

  一项研究显示,以2005年的数据估算,人类超重1500万吨,而人类中的全部成年人的总重量为2.87亿吨。超重部分相当于约170艘航空母舰的重量。如果用人类体重来计算,就好比地球上一下子多出2.42亿个拥有平均体重的人。

  一个欧洲研究小组声称,这项研究不仅仅是为了让人类对腰围感到不舒服,还通过研究人类的总体重让大家对人口增长所造成的影响有重新认识。他们在《英国医学委员会公共健康》杂志上撰文说:“联合国对世界人口的预测显示,地球到2050年将多出23亿人。因为平均体重的增加,增加的人口将进一步破坏生态系统。”

  美国在“十个体重最重的国家”名单上位居榜首,而“十个体重最轻的国家”名单全由非洲和亚洲国家组成。

  研究人员分析了2005年的全球数据,用体重指数和身高估算了成人的平均体重。总的来说,他们计算出个人的全球平均体重是62公斤。

  相关阅读

  肥胖人士需警惕腰围超身高一半 寿命或减少14%

  饮食不规律导致内脏肥胖 胰岛素分泌节奏被打乱

  超重影响全人类 全球肥胖人体重总和1700万吨

机器人可随音乐节拍跳舞 人类DJ或将失业
美国科学家最近研发了一款DJ机器人,它可以随着音乐节拍跳舞

  据国外媒体报道,来自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佐治亚技术研究所音乐技术中心的研究人员最近研发了一款DJ机器人,名为“Shimi”。这款机器人被称为音乐伴侣,它启用了安卓(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的功能。

  除了看起来非常可爱之外,Shimi还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娱乐功能。首先,它能够根据用户正在听的音乐推荐新的歌曲。它也可以随着音乐节拍跳舞,并根据用户的反馈确定它是否应继续演奏这首曲子,以及以什么音量演奏。这款具有智能手机功能的机器人,身高只有一英尺(约合30厘米),但它配备了很多功能。音乐技术中心的吉尔·温伯格(Gil Weinberg)教授参与设计了这款DJ机器人,他说:“Shimi的设计是为了转变人们享受和思考他们的音乐的方式。”

  Shimi的其中一个特点肯定会成为它的卖点,即它能够利用连接在智能手机上的摄像头和人脸检测软件,找出听众在一个房间里的哪个位置,然后相应地定位其扬声器。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是该机器人能够分析它的听众鼓掌的声音。然后,它扫描音乐库,寻找具有相同或相似节拍和节奏的歌曲,并开始演奏,然后随着旋律开始跳舞。音乐技术中心的梅森·布乐坦(Mason Bretan)博士解释称:“许多人认为机器人受到编程指令的限制。Shimi告诉人们,机器人也可以是富有创意的,它们也可以发挥互动作用。”

  在未来,该研究团队计划推出新的应用程序,将使Shimi能够识别各种手势。用户将能够通过摇头表示不喜欢,机器人看到就会立即更改它当前正在播放的曲目。该团队解释称,其它手势可以用于跳过曲目,以及将音量调大或调小,开发的可能性几乎是无限的。温伯格说:“我相信,我们的音乐技术中心将引领一场革命,未来我们的家庭中将看到更多的机器人,帮助人们做一些日常琐事。”(嘟嘟)

  相关阅读

  艺术家设计临终关怀机器人 爱抚手臂可安慰患者

  游泳机器人问世助测量数据 未来或可战菲尔普斯

  人类探测星际飞船或成饲料 机器人才是最佳方案
 

太空采矿进入探讨阶段 私人企业将成主角
沙克尔顿能源公司希望成为世界首家太空能源公司,在太空为宇宙飞船提供燃料

  一位新生代太空企业家说到:“开采月球和近地小行星的丰富资源能够改变人类的历史进程,为世界经济增加数万亿美元资金并且刺激我们人类散布到太阳系中。”许多私人公司,比如亿万富翁创建的小行星开采公司Planetary Resources,它的目标就是实现太空采矿的梦想。但是这并不简单,因为开采地球外的矿藏需要将太空技术和矿藏开采技术相结合。

  6月4日至7日举行了一场太空资源圆桌会议来讨论地球外资源开采的未来、希望以及所要面对的挑战。这次会议是由行星和地球矿业科学研讨会、科罗拉多矿业大学和月球与行星研究所联合召集的。

  这一领域的测试

  到2020年沙克尔顿能源公司希望自己成为世界首家太空能源公司,在低地球轨道和月球表面向航天员提供火箭推进剂、生命补给、消耗品和服务。该公司的计划需要借助宇航员和先进的火箭系统来实现在太空中为客户提供持续不断和可靠的火箭能源供应。沙克尔顿能源公司想要建造地球外的能源仓库,这样就能实现太空飞船在太空中重新填装燃料箱。公司希望通过开采永久阴影下的月球火山中的水冰来为这些仓库备货。(水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是火箭燃料的主要成分。)

  沙克尔顿能公司首席营运官Jim Keravala说到:“这次会议全面审查了目前太空资源分析和开采的工艺水平。这次会议是一次契机,可以让我们交换观点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时候对这一领域的全部技术进行测试了。”

  小行星采矿

  Planetary Resources公司董事和总工程师克里斯-勒维克说,4月计划的启动远超公司创建者的最远大梦想,自从官方公布以来公开和投资权益已经势在必行。公司的背后有几位亿万富翁支持,包括谷歌(微博)公司重要人物拉里-佩奇和埃里克-施密特。电影制作人和冒险家詹姆斯-卡梅隆也是公司的众多知名顾问之一。

  勒维克说到:“目前的技术能够接近近地小行星资源,而且Planetary Resources公司的任务就是实现这一计划。”勒维克告诉圆桌会议出席者:“那里就是个射击场,而且有许多让我们受益的东西。我们是小行星采矿公司,但是公司业务远不止这些。”Planetary Resources公司希望它的采矿活动能够帮助刺激广阔的太空经济,许多不同的公司都参与到了太空旅行、空间太阳能和地外资源开采中。

  临界点?

  所有的这些可能比许多人认为的要更早发生。密苏里科技大学岩石力学和爆炸物研究中心的副院长Leslie Gertsch说到:“我们或许正在临界点的边缘上摇摆。在经历了数十年受挫的梦想之后,它是否真的是一种加速或者只是向上攀爬过程中的一个突起,接下来的5到10年会给我们答案。”

  Gertsch说到:“像沙克尔顿能源公司和Planetary Resources公司都或将成长为真正的能源生产者或者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她指出这样的公司似乎比之前更加仔细的作出了规划,用许多图示取代了可行的商业计划和系统的探矿想法。但是仍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一颗小行星的真正价值是什么?现在很难说清,这取决于小行星的构成成分,不仅仅是它的表面成分。

  有利的投资环境

  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表面系统办公室的资深技术专家罗伯-米勒说到,圆桌会议制作了许多可带回家的资料。其中之一就是需要一个透明的法律环境,这样从小行星或者其它星体开采的资源归属就不会出现问题。

  米勒谈及这一方面时说到:“早期阿拉斯加州的采矿就是一个好的榜样,当时的法律体制并不清晰,因为阿拉斯加只是从俄罗斯购买的而且那时还不是一个州。加利福尼亚也拥有同样的问题。”另一个信息是需要发送精密的矿藏探测器来保证一切工作顺利进行。米勒告诉SPACE网站说到:“从逻辑上讲下一步是携带探矿任务登陆月球来确定水的存在,查找水源并且描述它的物理状态。”

  热重启

  美国宇航局格伦研究中心的太空环境和试验分部负责人Kurt Sacksteder在圆桌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将太空资源添加到未来的太空探索中,我们需要热重启吗?Sacksteder说到:“另一个关键问题是严重的私人投资的出现是否以及如何改变政府在太空中的角色。勇于进取和资金充足的私人投资或许能够将政府的注意力重新转移到高风险的技术发展上,并且认真设计太空基础设施。这样一种典范转移需要大量工作来体现它的价值。”

  “一个完全不同的游戏”

  太空资源圆桌会议出席者说,这个会议已经举行了十多年,但是今年的聚会有所不同。科罗拉多矿业大学太空资源中心的主管Angel Abbud-Madrid说到:“这是第一次让我们看到私营公司更可能来到这里。过去全都是美国宇航局的人在讨论计划是什么,以及我们如何实施。但是现在它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游戏。这就是现在我们如何让私人公司参与到我们已经谈论了很长时间的计划当中。同样,让政府来鉴定私人公司是否能够胜任也是很关键的,我认为他们会越来越严肃对待并且双方互助。”(过客)

  相关阅读

  未来太空战机的雏形 探秘美X-37B在太空做什么

  神九宇航员太空发短信 天宫一号成沟通天地桥梁

  组图-一周太空图片精选 "异形"中场面真实上演
 

  6月19日,航天员们在天宫内进行训练。
神九做好返回准备

  神九任务着陆场系统在总体设计上与神八任务有何不同?如何实现航天员的快速搜救?随着着陆场系统的全面启动,着陆场系统总设计师吴斌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针对这些热点作了解读。

  “神八任务时,因为没有航天员,海上的搜救力量就没有布置。”吴斌说,“神九任务在开始就安排搜救船在既定海域待命,要求具备完成高海况条件下搜救打捞航天员的能力。搜救船提前加装打捞设备和医疗救护设备,根据任务要求,提前到达指定任务海域,确保搜救任务的完成。”

  据吴斌介绍,在神九任务着陆场系统的设计方案中,对主着陆场的职能进行了优化。以往除主着陆场本身的任务外,还有上升段、运行段的应急救生任务,虽说一定程度上整合了主着陆场力量,但也存在着使其不能集中精力应对主着陆场救援的情况。这次神九任务使其职能更加集中明确,运行段的搜救任务交由别的单位来承担。

  吴斌说:“另外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是,我们减少了应急区的数量,便于力量组织实施。”

  相关阅读

  神九宇航员太空发短信 天宫一号成沟通天地桥梁

  神九航天员双向视频通话 与地面联系现一切正常

  专家分析神九发射所遇神秘亮光 疑为飞蛾或飞机
 

欧阳自远院士学术报告视频截图(新浪科技配图)

  今年12月12日,一颗长得像花生,长约4.6公里,宽约4.6公里,编号为4179号的小行星将与地球亲密接触,距离地球仅约为0.046 天文单位,也就是700万公里。4179号小行星已经被美国宇航局收入“潜在危险小行星名单”,如果不幸真的撞上地球,其威力相当于1万亿吨炸药爆炸。

  有没有办法近距离对这颗危险小行星进行观察?记者昨天了解到,2010年10月1日发射的“嫦娥二号”于今年4月15日受控飞向距离地球大约1000万千米深邃的太阳系空间,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择机开展对4179号小行星的飞越与交会实验,为未来的小天体探测积累经验。

  实习生 吴怡 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观测月球

  获得全世界最高水平的全月球数字影像图

  “在人们心目中,月亮非常圣洁、美丽,是思念、团结和美满的象征。实际上,月亮的面貌是极其丑陋的。”6月14日,在第三届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年会上,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介绍了“中国月球探测的初步成果与太阳系探测的初步设想”。欧阳自远说,真正的月球和人们想象中的相去甚远,月球上没有一滴水,都是辽阔的平原,被火山岩所覆盖。

  为了全面了解月亮,2007年我国发射了“嫦娥一号”,经过13天飞行,“嫦娥一号”抵达月球。“‘嫦娥一号’的任务第一就是要做一个最好的月球三维地形图,不管之前谁做了什么图,反正我们这个图要比所有的图都好;第二要测多种元素在月球上的分布,分析月球14种元素、矿物与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第三要探测月壤厚度;第四要探测4万~40万公里间的地月空间环境。”欧阳自远说,“嫦娥一号”到达月球后,首先是把照相机打开,“嫦娥一号”携带的照相机有三个视角,那是中国人第一次接收到的月球照片。“嫦娥一号”在太空飞行了1年零4个月,得到了全世界最好的一张月球影像图。最后撞击月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嫦娥一号’撞击月球,我们都感觉很惋惜。”欧阳自远说,“嫦娥二号”原本是“嫦娥一号”的备份星,没想到“嫦娥一号”是如此的精彩,因此,“嫦娥二号”发射以后,改变了原来的使命。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发射,不到5天就到达了月球,得到了更多月球细致的照片。

  月球伤痕累累,到处都是坑洞

  “嫦娥二号”的照相机是两个视角的,绕月飞行高度非常低,因此月球上所有撞击坑都有精细的图,就连背面坑壁也能看到。“你们看,坑壁上也有很多小坑,还有很多新的撞击坑。”欧阳自远说,“嫦娥二号”拍到了全月球影像图,实现了全月球影像的“无缝”镶嵌。“嫦娥二号”全月球数字影像图在空间分辨率、影像质量、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镶嵌精度等方面优于国际同类全月球数字产品,是目前最高水平的全月球数字影像图。“全月球影像图真正做出来比足球场还要大。我估计,这项成果在四五年内都是没有办法被人超越的。”

  欧阳自远说,通过“嫦娥二号”拍回来的照片,可以看出月球伤痕累累,到处都是坑洞,甚至还有新鲜的坑洞,这应该是最近小行星砸在月球上造成的。这些新的坑迹,被冠以中国科学家们的名字,诸如:“毕昇撞击坑”“蔡伦撞击坑”“张钰哲撞击坑”等。

  在完成了对月球表面结构特征的数据探测,对月球资源数量的一系列统计后,2011年2月28日,“嫦娥二号”初期的各项科学目标都获得了圆满成功。

  监测太阳

  在拉格朗日2点成功飞行235天

  去年6月9日,“嫦娥二号”再次开始新的旅程,奔向150公里的拉格朗日2点;8月25日23时27分,经过77天的飞行,它终于精确抵达科学家们指定的位置。欧阳自远说,这是嫦娥二号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从月球轨道出发,受控准确进入距离地球150万公里远的拉格朗日2点的环绕轨道;也是国际上第一次从月球轨道出发探测拉格朗日点的航天活动;更是第一次实现我国对月球更远的太空进行探测……

  去拉格朗日2点执行什么任务?欧阳自远说,主要是监测太阳以及太阳的一些活动。据介绍,当时之所以让“嫦娥二号”离开月球去日地系统拉格朗日点,是因为它的仪器正常,寿命还长,剩余燃料比较充分,足够支持它完成未来的各项探测任务。

  拉格朗日2点是什么?专家说,在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轨道面上,一共有5个“拉格朗日点”。而2号点,在太阳和地球连线的外侧,背对着太阳,是太阳和地球引力的平衡点。“嫦娥二号”飞到第2拉格朗日点,那是一个相对理想的地点,这里受太阳辐射干扰最小,还可以避免日凌现象。“嫦娥二号”在这个拉格朗日点上,可与太阳和地球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所受到太空中天体引力的干扰也将减到最小,相对而言处于真正的失重状态,可以进行更多的探测和实验。当然,由于身处太空中,诸如太阳风暴等考验总是免不了的。

  “嫦娥二号”在拉格朗日2点环绕轨道上飞行了235天,也出色地完成了观察太阳的任务,积累了大量对太阳的探测数据。

  飞掠小行星

  为深空探测积累经验

  目前“嫦娥二号”在哪里?欧阳自远介绍,“嫦娥二号”于2012年4月15日受控飞翔距离地球大约1000千米深邃的太阳系空间,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开展对4179号小行星的飞越与交会实验,为未来的小天体探测积累经验。

  欧阳自远说,人类最终目标是寻找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地球,因此未来不仅要探测月球,还要探测火星、金星和木卫二。科学家们相信,火星是可以改造的,可以成为人类第二个栖息地。但要抵达火星,首先要飞掠一些小行星,目前人类已经探测到4700个具有潜在危险的近地天体。“未来还要探测好几个小行星,还要到小行星带上去探测。”

  那么,这次为什么要飞掠4179号小行星?飞掠这颗小行星的意义是什么?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江徽。季江徽说,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初期遗留下来的化石,对于研究太阳系形成早期的物理化学组成、分布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地小行星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仅是因为它们的轨道和地球轨道接近,从而可能碰撞地球,是潜在的威胁天体,而且因为它们的近地轨道从动力学上说是不稳定轨道,从而代表了太阳系小天体的动力学演化的一个短暂重要阶段。

  神秘的“小土豆”有何来头

  4179号小行星呈长椭圆状,主体由两大块组成,因此有些人称之为“小土豆”,也有些人称之为“花生”。它的轨道远日点接近木星轨道,近日点位于地球轨道附近。由于轨道周期共振,4179号小行星每隔四年接近地球一次,今年12月12日,这颗小行星将和地球紧密接触,距离地球将仅约为0.046 天文单位,也就是700万公里。假设其真的不幸碰到了地球,那么撞击引起的爆炸威力将相当于1万亿吨炸药,后果不堪设想。

  “4179号小行星的详细研究对于研究小行星的动力学演化、小行星在早期太阳系的碰撞演化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季江徽说,一般情况下,经过亿万年的演化,小行星最终会绕其最短轴自转,这也是最稳定的自转状态。但是早期地面观测发现,4179号小行星处于缓慢的不稳定自转状态:它绕着自己形状的最长轴以5.41天的周期自转,同时其长轴以7.35天的周期进动。是什么原因造成这颗小行星这么独特的运行轨迹?专家推测,4179号小行星的自转状态可能是从前受到扰动形成。

  1992年和1996年,4179号小行星近距离飞越地球的时候,人们积累了大量的地面雷达观测数据,从而推导出这颗小行星的详细形状,模型的形状非常复杂。它的主体由两大块组成,同时包括很多小的形状单位,比如一些类似陨石坑的形状、一些线性条纹等等。但实际上,这些资料都是间接的推导,并不直观。

  “嫦娥二号”搭载的CCD相机如果以1000公里的距离飞越4179号小行星,将有可能获得一定分辨率的光学图像,这将是国际上第一批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小行星近距离空间图像。

  相关阅读

  小行星频繁威胁地球安全 寻防撞击方法迫在眉睫

  宇航员模拟登陆小行星 上演真实版"海底两万里"

  雅克夫斯基效应使小行星偏离轨道 或将撞击地球


第 12 页,共 5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