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着手利用微博给外星人回信
据美国太空网站报道,如果你想对外星人说点什么,现在就是最好的机会!1977年探测到的神秘无线电信号——“Wow!”可能来自于地外文明,目前人类将对这一外星人信号进行回复。人们可以给“外星人”发送微博信息。
据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称,所有的人类回复微博信息都将于美国东部时间6月29日20点和6月30日03点被标注为“追逐UFOs”,添加在一个信息之中,同时,该微博发送时间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最新纪录片《追逐UFOs》播放时间处于同步状态。
之后在8月15日,恰好是Wow!信号探测35年,这些人类众包微博信息将朝向探测到该复杂信号的最初宇宙方向进行发送。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发言人克莉丝汀-蒙塔尔巴诺(Kristin Montalbano)说:“我们在阿雷西博天文台工作,致力于开发破译这一传输信号的最佳方法,之前的传输信息聚焦于简单模式,然而Wow!信号将基于一个复杂而显而易见的模式,有望从其它随机性宇宙自然噪音中显现出来。很可能我们将使用二进制代码,或者1和0序列。”
Wow!信号是过去40年里天文学家在对外星智能探索(SETI)任务中唯一从宇宙噪音中提取发现的宇宙生命信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大耳无线电天文台从人马座方向采集到了强烈的72秒无线电信号。在信号峰值,信号传输比深太空周围辐射强30多倍,志愿者天文学家杰里-埃赫曼(Jerry Ehman)在记录该信息的计算机打印纸上潦草地写了“Wow!”,随后人们便以此命名这一信号。
没有人知道是否这个反常信号是否是外星人真实发送给人类的,尽管科学家们付出了许多努力,但仍未从同一太空方向再次探测到该重复信号。35年过去了,Wow!信号仍是一个未解谜团。
如果外星人科学家真实存在,人们希望它们能够更好地解译人类的回复。蒙塔尔巴诺说:“在识别该信号模型之后,科学家另一方面将系统理论地寻找一种方法来解密该传输信号,并以人类语言进行理解分析。这是一个不小的成绩,除了发现来自一颗行星的智能生命信号是非常重要的之外,这也是对于外星人一项非常有影响性的发现,或许它们并不知道地球人类已接收到这一信息。”
如果“Wow!”是外星人发送的信息,这些外星人应当是高智慧外星文明,科学家称,发射这些信号需要一台2.2亿瓦发射器,比地球现有无线电台强许多倍。(悠悠)
相关阅读
宇航员向全国人民问候
随着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微博)首次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顺利完成,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飞船主着陆场全面启动,准备迎接飞船和三名航天员返回。
着陆场系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主着陆场、副着陆场、陆上应急搜救、海上应急搜救、通信和航天员医监医保5个分系统。神舟一号到神舟八号,均在设置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回收。
参与飞船回收和航天员搜救的各系统人员、装备已经陆续到达主着陆场,并展开针对性训练和多次回收搜救综合演练。目前,主着陆场各分系统运转正常。
昨日发布 手控分离一天内飞船返回
在完成我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手控交会对接任务后,航天员还将适时实施手控分离,在分离以后一天之内将返回地面,飞船预计于本月28日或29日返回。
昨天下午,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言人武平表示,按照事先的计划安排,航天员还会在天宫一号再生活三到四天。然后进行飞船与天宫一号手控分离,在分离以后一天之内航天员将返回地面。
根据武平介绍的时间表,推算神九将于本月28日或29日返回地面。
武平表示,这次任务仍然采用空中搜救航天员、地面处置返回舱的工作模式,也就是说,直升机在空中发现返回舱以后,第一时间把航天员护送到有医疗设备、医疗条件、医疗保障的安全的地方。
据介绍,这次和神舟八号任务相比,着陆场有两点特别加强的地方。
一是增强了着陆场系统的数据图像的传输能力,就是能够确保第一时间把现场对航天员的营救和处置情况及时地传回到北京的控制大厅。
二是跟上次神舟八号无人任务相比,这次增加了航天员的医监医保和医疗救护方面的工作,着陆场的搜索救援的演练已经进行了很多次了。其目的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搜索到返回舱,确保航天员的安全。
武平还透露,按照规划,神八、神九和神十都将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神舟十号的任务也将是载人交会对接,但具体任务的安排和实施时间,要等这次神舟九号任务完成以后进行全面总结,以及对天宫一号进行全面评估以后才能最终确定。
航天投入 载人航天21年花390亿元
同时,武平还表示,载人航天工程到目前为止总经费达390亿元。
武平介绍,我国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在完成第一步任务,也就是完成神舟六号任务以后,经费一共花了200亿元。
神六之后到全部完成交会对接任务,即明年完成神舟十号发射任务,预算也只有约190亿元。
两项相加,21年的载人航天工程总共花费不到400亿元。
这一确切数字,也戳破了此前微博中流传的“火箭燃料2万美元一吨,载人航天一次发射耗费600多亿元”的恶意网络谣言。
相关阅读
艺术家描述火星概念图
北京时间6月26日消息,在死一般的火星的冬季,雪云笼罩着这颗“红色星球”荒凉的两极。但和地球上以水分子为主要成分的雪不同的是,火星上的这些雪粒是二氧化碳的冰冻晶体,而且只有血细胞一般大。
火星大气的大部分是二氧化碳。冬季,两级异常寒冷,足以让酒精结冰。这个时候,气体冷凝,就形成很小的雪粒。如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轨道飞行器收集的数据计算出火星两极云中的雪粒大小。
这个研究小组经过计算发现,火星南极雪粒稍小于北极雪粒。但不管怎样,两极的雪粒都很小,和一个红血球一般大。麻省理工学院航空与航天学副教授、波音客机职业培训负责人凯莉-卡霍伊表示:“这是一些很小的颗粒,不是大雪花。你可能会认为这是雾,因为它们实在太小了。”
卡霍伊和研究生胡伦宇以及玛利亚-祖柏分析了美国“火星全球勘测者”(MGS)卫星和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科学仪器收集的大量数据。根据这些数据,他们用火星两极雪面最大厚度的测量值确定了云中二氧化碳雪粒的大小。火星南极的雪花厚度比北极厚大约50%。
历时火星一年的时间,研究人员观测到由于从秋天到冬天天气逐渐变冷,天逐渐变黑,雪云慢慢从这颗红色星球的两极向赤道扩展。数据显示,火星一年高达687天,与之相比,地球只有365天。就像地球上一样,随着天气从冬季进入春季,这些雪云在向赤道扩展的途中开始收缩,渐渐回到两极。
这些研究人员发表在《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详细说明了他们的研究结果。论文第一作者胡伦宇表示:“我们首次用航天器数据展示了火星上的这种现象。在过去10年里,我们用航天器在火星上或周边进行了科学勘测,才有了今天这些重要数据。要是你把这些不同数据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就能获得新发现。”在火星北极,浓缩的二氧化碳颗粒大小从8到22微米不等。南极雪粒较小,只有4到13微米。
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行星学博士后保罗-海恩表示,因为二氧化碳构成了大多数火星气候,所以了解这种气体在这颗红色星球上的表现将有助于科学家了解火星的整个气候情况。并未参与这项研究的海恩说:“主要问题是季节性冰帽在火星是怎样形成的。冰帽可能在火星表面被直接冻结,或形成于大气中的雪粒落向地面时。这项研究似乎显示,至少在某些情况下,冰帽来自降雪,而不是直接的冰块沉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都这样怀疑,但这项研究可能提供了最强有力的证据。了解火星上二氧化碳雪云颗粒的大小可能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这颗红色星球大气中灰尘的特性和行为。”
从雪的形成来看,二氧化碳浓缩需要某种成分,例如小硅酸盐或尘埃颗粒等。胡伦宇表示:“需要什么样的尘埃完成这类浓缩?是很小的尘埃颗粒?还是需要外面包着有助于云形成的灰尘的水分?就像地球上的雪影响热分布一样,火星上的雪粒或许有类似效果,以不同方式反射阳光,当然这取决于每个雪粒的大小。”
为准确了解火星上二氧化碳的冷凝过程,胡伦宇分析了大量数据,其中包括历时5个火星年(相当于地球上9年多)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每隔30秒获得的温度和压力分布图等。这些研究人员仔细检查了这些数据,以便了解使二氧化碳云粒形成的条件的地点和时间。
这个研究小组还仔细查看了美国火星全球勘测者号卫星激光测高仪的测量值。通过向火星表面发射激光脉冲,然后确定这些光束的弹回时间,该卫星测量了这颗红色星球的地形。有时,这些光束从火星表面一个异常高的点弹回时速度就比预期的快。与此同时,激光测高仪会收到一种奇怪信号。科学家认为,这些激光束在大气中遇到了云。
胡伦宇分析了这些云,寻找了证实二氧化碳冷凝的其他证据。他分析了观测到云的所有情况,然后设法将激光测高仪数据和同时得到的温度和压力数据进行了匹配。在11个实例中,温度和压力为二氧化碳提供浓缩条件时,激光测高仪就检测到云。然后,胡伦宇分析了每块云的透明度,也就是发射的光量,接着通过计算,确定了每块云中的二氧化碳密度。
为了估算火星两极堆积的二氧化碳雪的总质量,胡伦宇使用了早些时候祖柏的研究小组对火星重力场季节性变化所做的测量值。因为每年冬天火星两极的雪都会堆积起来,所以这颗红色星球的重力场会发生微小变化。通过分析一年四季的重力差异,这些研究人员确定了火星南北两极的雪的总质量。胡伦宇用这个总质量计算出给定体积的积雪中的雪粒数量,最后确定了这些颗粒的大小。(孝文)
相关阅读
设计制造了一款“终极反僵尸枪”
有9个30发子弹夹,4个闪光灯,3个激光瞄准器
北京时间6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僵尸来袭!这样一天会到来吗?不过看起来这两位居住在美国亚特兰大附近约内斯博罗(Jonesboro)的店主显然已经为出现像《生化危机》中的场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他们已经一起设计制造了一款“终极反僵尸枪”,它有9个30发子弹夹,4个闪光灯,3个激光瞄准器,足以精确射击动作迟缓的僵尸。这款反僵尸枪上还装有3个不同的瞄准镜以便能够分别对100、200和300码之外的僵尸发起攻击。
在跟人介绍时,这两位店主就会拿着他们的新式武器说道:“我们还有些僵尸要去干掉。”
现在,他们的反僵尸枪已经在当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他们的店铺也因此突然变得生意兴隆。(晨风)
相关阅读
小狮子辛巴,与一只小狗和一只兔子成为了好朋友
英国爱丁堡动物园里─只13周大的小狮子辛巴,与一只小狗和一只兔子成为了好朋友,每天在一起嬉戏玩耍。
辛巴刚出生不久便生了一场病,饲养员带它回家亲自照料。辛巴与饲养员的宠物狗和宠物兔朝夕相对,慢慢培养出感情,每天都一起在家跑跑跳跳,有时更会兴奋得扭成一团。
随着辛巴逐渐长大,饲养员为了安全,最终还是把它带回动物园,辛巴再想跟它的好朋友见面就不那么容易了。
相关阅读
近日,在栖霞山工作的陶先生表示,在山上发现了两只很奇特的昆虫,乍一看,外形有点像知了,有两个触角,但是比知了漂亮多了,最奇特的是背部居然有一个黄色的“心”形图案,两只在一起就形成了“心心相印”。不过,记者咨询专家却发现,这么美丽奇特的昆虫其实是种害虫,而且还不是南京本地的,属于外来入侵物种。
发现
“虫夫妻”背上有心形图案
陶先生是一名栖霞山游览观光车的司机,对山上的情况算是了如指掌。
前几天,他将一批游客送下山,然后在虎山凌云栈道入口处,打算休息一下。突然在石阶上发现两只虫子。当时是下午1点多钟,天气非常热。一开始还以为是两只知了,走近一看才发现不是。虫子背上居然有黄色的心形图案,而且看起来它们非常“恩爱”。陶先生觉得好玩,于是就用手机拍下来。
当时附近不少游客,也被吸引过来围观,命名为“心心相印虫”。
“我在栖霞山工作已有30年了,见过的昆虫也不少,但像这么漂亮奇特的虫子还是第一次看见,当时在场的游客也都说没见过。”陶先生对记者说。
专家
可能是“伊锥同蝽”
这究竟是什么昆虫?记者联系上了南京林业大学的巨云为教授,并将陶先生拍的照片发给了他。
巨云为说,初步判断可能是一种叫“伊锥同蝽”的昆虫,属半翅目同蝽科。这虫子虽然漂亮却属于害虫,它喜欢吃柞树和栎树的叶和芽;而且它也不是南京本地应该有的虫子,因为它主要分布于日本以及我国的河南、江西、福建、台湾、广西、四川等地。对南京来说,属于外来入侵物种。记者查阅网上资料发现,百度百科里的“伊锥同蝽”果然与陶先生拍的虫子一模一样。
追踪
从日本漂洋过海来的?
据了解,两年前杭州检验检疫局曾经在一批来自日本的集装箱里截获过有害生物伊稚同蝽。
专家说,靠它们自己迁飞过来,不太可能,但是现代人类活动范围越来越广,物流发达,确实为外来生物入侵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渠道,南京这一对说不定也和杭州查获到的虫子一样,是漂洋过海而来的。另外,有些人到外地旅游时,见到漂亮奇特的生物也会悄悄带回来,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这种好奇行为也可能会对本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对于外来入侵物种,南京可是吃过大苦头:藏身于国外进口板材中混进来的松材线虫,差点毁掉了绿肺中山陵。这一对外表讨喜可爱的害虫,会不会对南京带来生态危机?专家说,它的传播性没有松材线虫那么厉害,不过也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好在目前只看到这一对,如果再发现,最好还是赶紧消灭掉,别被它美丽的外表所迷惑。
相关阅读
母豹用一只前掌击打了不领情的公豹一下
母豹用一只前掌击打了不领情的公豹一下
据英国《每日邮报》6月20日消息,近期,南非36岁的摄影师Stu Porter在胡德斯普雷特的楚库杜野生动物保护区(Tshukudu Game Reserve)捕捉到了有趣罕见的猎豹求偶的画面。一头母猎豹跳上一棵马鲁拉树,有意继续追求逃到这棵树上躲避其爱意的一头公猎豹。它们在数米高的树枝上没有站稳的时候,母豹用一只前掌击打了不领情的公豹一下,导致公豹一时间失去平衡,从树上跌落到地上。
摄影师表示,在猎豹交配的季节,母豹会花费7-8天的时间主动向公豹示爱,这让公豹也有些吃不消。在这种情况下,公豹会逃到树上,吸引母豹继续追求。
相关阅读
日本塔克拉姆设计工作室最新完成一种水瓶设计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本塔克拉姆设计工作室最新完成一种水瓶设计,能够让人们在未来可能出现的环境灾难中幸存下来。该工作室设想未来世界如果出现海平面上升或者放射性灾难,人们不可能随身携带着水瓶,他们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新型器官系统,可以植入人体之中,这意味着当灾难发生时我们仅需要较少的饮用水便能维持生命。
日本塔克拉姆设计工作室最新完成一种水瓶设计,能够让人们在未来可能出现的环境灾难中幸存下来。插入我们的鼻子里,能够将空气中的水份转换,伴随着呼吸成为液态水。
这一解决方案叫做饮水供给系统,能够比自然身体状态下收集更多空气中的水份,同时身体也能保留更多的水份。塔克拉姆设计工作室认为人体装配该饮水供给系统的情况下只需每天饮用十分之一杯水。
它插入我们的鼻子里,能够将空气中的水份转换,伴随着呼吸成为液态水,同时,该装置还可插入肾脏和消化系统末端,从而保持水份不流失。此外,在脖子上的一个项圈通过将身体热量转化为电能,阻止汗水大量流出,减少体内宝贵的液体流出身体。
当然,希望未来我们设计师设计的水瓶只是具有更便捷的操作性,而不是必须到医院进行安装。(悠悠)
相关阅读
小海豹悠闲晒太阳
小海豹悠闲晒太阳
据英国《每日邮报》6月19日消息,来自英国沃里克郡纽尼顿业余摄影师麦克·亚瑟在诺福克郡威尔斯海滩上游玩时抓拍到一组小海豹晒太阳的萌照,这只可爱的小海豹因贪图温暖的阳光,躺在海滩附近的一只皮划艇上大享日光浴,满足地“眯眼微笑”。
这位67岁的退休人事经理称,当时他正在寻找船只,准备出海拍照,无意中发现了这只小海豹,它窝在皮划艇上至少一个小时,时而卖萌微笑,时而好奇的盯着照相机,大胆地瞧着围观的人群,一点都不在乎自己引起的轰动,可爱至极。
相关阅读
蟑螂堪称家庭最大的烦恼
科学网(kexue.com)讯 在当今百姓家庭,最令人烦恼的当属蟑螂,它们似乎有着极为顽强的生命力,甚至令人感觉无法清除。这种能在各种脏污环境下生存的蟑螂是许多家庭全力“围剿”的对象。
不过近日对于消灭蟑螂话题竟引起了争论,美国生物学家对赶尽杀绝的行为持反对意见,表示蟑螂若遭灭族,恐将引发全球性的生态恐慌。
报道称,来自美国泰勒得克萨斯大学的生物学家表示,蟑螂食用腐烂的有机物质后,会将氮气排进泥土,这些氮气会帮助植物顺利成长;一旦蟑螂灭绝,地球上的氮循环也会造成破坏。
此外,全球高达5000至10000种的蟑螂是许多鸟类、小型哺乳类动物的重要食物,因此蟑螂若是灭绝,也将会对食物链造成连锁反应,影响全球大量生物。
(科学网kexue.com 瑞恩)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