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3月2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2011年,非洲安哥拉、博茨瓦纳、纳米比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等五国首脑共同签署了一项国际合作协议,计划各国携手建立一个号称世界上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卡沙跨界自然保护区。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组织介绍,卡沙跨界自然保护区包括36个国家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区、野生动物管理区和旅游区等。
其实,在协议签署之前这项工作已经实际推动了许多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组织纳米比亚项目负责人利萨-斯蒂尔表示,“这一保护区非常与众不同,因为有五个国家基于自然保护的目的共同参与。目的就是打造一个一流的自然保护区和旅游目的地,当地社会将是最大的受益者。”世界野生动物基金组织为这一项目提供基本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1. 三角洲之王
一头非洲雄狮在博茨瓦纳奥卡万戈三角洲上徘徊,奥卡万戈三角洲也是卡沙跨界保护区的一部分。南非开普顿大学自然保护主义者布莱恩-约翰-享特利在安哥拉从事自然保护工作已长达30年。享特利表示,卡沙跨界保护区目标很伟大。“此前建立的一些跨界保护区,往往只是得到总统或总理口头上承诺,虽然都得到了数额可观的资金赞助,但最终成功的案例很少,这仅仅是因为缺少各国的理解与包容。”
2. 维多利亚瀑布
维多利亚瀑布位于赞比亚和津巴布韦接壤处,是世界上最大、最壮观的瀑布之一,也是游客最容易抵达的瀑布。除了安哥拉以外,卡沙跨界保护区内的其他国家都以成功的生态旅游和野生动物旅游业而闻名。在旅游方面,卡沙跨界保护区协议承诺很多,可以进一步促进该地区的生态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提升经济实力。美国杜克大学生态学家斯图亚特-皮姆表示,“卡沙跨界保护区是非洲最壮观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之一。”
3. 清晨小吃
在清晨第一缕阳光下,羚羊漫步于赞比亚喀辅埃国家公园中,享受着美味的早餐。喀辅埃国家公园是卡沙跨界保护区的一部分。南非开普顿大学鸟类学家、自然保护主义者史蒂夫-鲍耶斯表示,“卡沙保护区是该地区一个神奇的成就。经过近十年的酝酿,终于将美好的愿望变成了各国共同的保护行动。”
北京时间3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27日,美国宇航局的“星系演化探测器”望远镜拍到超新星爆炸产生的束状发光碎片。这是一个巨大的气体和尘埃云,视面积是满月的3倍,被超新星的冲击波加热。现在,冲击波仍在太空中穿行。此次超新星爆炸发生在5000到8000年前,可以用肉眼观察。当时,古埃及人还没有建造金字塔。
这个发光残余位于天鵝座圈星云,视面积是满月的3倍,距地球只有1500光年。从天文学的角度上说,这是一个很近的距离。据悉,这是能够从地球上观察到的最大的超新星残余之一。天鵝座圈位于天鹅座的一个“天鹅翅膀”附近。
束状气体和尘埃被超级星的冲击波加热,可以在紫外条件下进行观测。目前,冲击波仍在太空中穿行。宇航局的“星系演化探测器”望远镜简称“Galex”,拥有锐利的“紫外视力”,能够对夜空中的大部分区域进行观测,负责对时间跨度达到100亿年的数百万个星系进行编目。这架太空望远镜于2003年4月搭乘飞马座XL火箭发射升空。(秋凌)
继3月19日捕杀一匹大灰狼之后,3月23日,滕州警方又活捉一只疑似狼的动物。在有关方面宣称这是一匹“白色母狼”后,有人却称,这根本不是狼,而是自己养的哈士奇。然而面对“是狼是狗”的疑惑,滕州市林业局等有关部门却选择了回避。一个看起来很小儿科的问题,硬是拖了5天还没弄清楚。
是白狼 还是哈士奇?
23日,滕州警方在该市南沙河镇活捉这匹“狼”后,旋即引起外界关注。这一方面是因为“狼患”频发人心惶惶,一方面则是19日的“毙狼事件”引发“该不该毙”的争论。
滕州市人民公园动物园工作人员当日便对外宣布,这是一匹5岁的母狼。
然而,不久便有网友发帖称,这个“狼”实则是他家养的哈士奇犬,一场“是狼是狗”的网络围观旋即展开。
27日中午,专程赶来看“狼”的齐鲁师范学院动物学系教授马金生告诉记者,通过对这个动物的眼睛、毛色以及和人的亲近程度的观察,他认定这不是狼,而是宠物犬哈士奇。
“它的眼睛斜向上生长,但倾斜度不如狼,狼是倾斜向上近45度角;而且,狗毛各种颜色都有,不具保护色,而狼的背部具保护色,从这点看,它也不像狼。”马金生说。
马金生当场将带来的烤肠和糖投喂给笼子内的“白狼”,这只动物很快便接受了。“可以推断,这是一只家养的宠物犬,它的主人应该也喂过它这些食物,所以它很熟悉,也不闪躲。而狼会非常警惕,见人会有敌意。”
不过,马金生认为,出于科学的态度,最好能取皮毛进行DNA鉴定。
26日,枣庄市林业局的相关负责人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组织专家对它进行鉴定,可能会做DNA检测。但是,27日,记者联系枣庄市林业局及滕州市林业局,均未得到答复。
滕州各部门 为何沉默?
27日上午9点,一辆带有“森林消防”字样的越野车驶进滕州市人民公园动物园,七八名工作人员前往狼舍。但当他们看到记者后,却选择匆匆离开。
为此,当日上午10点左右,记者来到滕州市林业局求证。不过,该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却告诉记者:“我们不方便接受采访,请与滕州宣传部门联系。”滕州宣传部门则说,没有接到上级领导安排,无法帮记者联系采访。
一名来自辽宁的电视媒体记者表示:“我们26日晚已经与滕州市公安局宣传科联系好了,原本打算27日采访,没想到今天与公安局联系,对方却表示不能接受采访了。”
与此同时,26日曾对外称将对“疑似狼”做鉴定的枣庄市林业局,截至记者发稿时,也未通过官方形式对鉴定过程及结果进行公布。
27日下午6点左右,记者从动物园了解到,当日下午3点左右,一些工作人员将“白狼”带走,一小时后又将其送回动物园。至于该动物被带出去的原因,该工作人员表示他也不清楚。“现在上面给的压力大,什么都不让说、不让问,所以我也不方便问关于这只动物的情况,养好它才是我的工作。”
据新华社报道,枣庄当地有关负责人曾表示,当地积极为群众解决狼患问题,但社会关注度大了“让他们非常被动”。
“巡山搜狼” 是否有必要?
尽管外界争议一片,但目前,枣庄当地正积极组织森林公安和林场职工、护林员与群众一起搞巡查,并要求巡查时发现野狼可使用麻醉枪或人工诱捕收网,尽量避免猎杀,防止其他野狼报复。
据了解,在3月14日山亭区北庄镇毛宅村两名儿童遭到疑似狼的野生动物袭击后,当地便组织镇村干部和学校教师进行过巡逻,加强对小孩和老人的照顾,防止再次出现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同时,该区还成立了一支包括公安、林业、治保人员等共160余人的巡逻队,到毛宅村四周山上开展大规模的巡山围捕活动。
根据上山捕狼的工作人员的说法,由于山路崎岖,加上他们缺乏动物学方面的专家,很难发现狼的踪迹。“有时候在山沟里发现了动物足迹和粪便,只能让村里一些上年纪的老人通过经验辨别。”他说,在围着附近山头转了两圈后,他们并没有发现狼的踪迹。
哈士奇与狼的区别
哈士奇与狼的区别:一、眼睛带圈呈双眼皮,同时狼的眼睛是倾斜向上近45度角,二是尾巴狼多数是夹着的,哈士奇是卷起的,三、狼的前腿壮且力大,哈士奇四腿相对均匀。三、狗的毛各
种颜色都有,不具保护色,狼的背部是保护色。狼和哈士奇的基因相似度达99%,区别关键看眼睛。
哈士奇又名西伯利亚雪橇犬,是东西伯利亚游牧民伊奴特乔克治族饲养的犬种,一向担任拉雪橇、引导驯鹿及守卫等工作。而且,在西伯利亚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哈士奇有北极狼的基因,是犬里面长得最像狼的,有时候还会发出像狼一样的叫声。西伯利亚雪橇犬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单独地生长在西伯利亚地区。20世纪初,被毛皮商人带至美国。一转眼,此犬便成为举世闻名的拉雪橇竞赛之冠军犬。现今,该犬则作为优良的伴侣犬备受人们喜爱。西伯利亚雪橇犬历史记载中,西伯利亚雪橇犬的祖先,最早要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之前。当时一群中亚的猎人们移居到极地(也就是西伯利亚)的尽头生活,经过了很长时间,这群跟随在猎人身边的狗儿,在长期于北极狼群交配繁育之下,发展成为北方特有的犬种。
相关阅读
据国外媒体报道,如果搬家会使人感到害怕,那么使整个家移动又会如何呢?
《每日科学与机械》杂志(Everyday Science and Mechanics)20世纪30年代曾预计,80年后的“未来房屋”将是一个巨大的、可滚动的、带有窗户的巨球,并由拖拉机牵引着。该杂志社的编辑当年认为,这个“未来房屋”将不是由砖头砌成的,住户如果想换一个环境,则可以将房屋开到其他地方。
1934年,《每日科学与机械》刊登了一幅画面,图画是一个典型的郊区场景,带有一个看起来像30英尺高的高尔夫球而不是一个房子。但该杂志并没有解释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当房子滚动时,房子里面的东西会怎样,或是住户如何确保前门在正确的位置。根据Smithsonian.com 上的一篇博客,未来房屋的细节出版在《每日科学与机械》杂志上,题为“业主何时能滚动他们的家”。
《每日科学与机械》杂志主要刊登专利,或由发明家酝酿的计划。可悲的是,其中许多从来没有实现过。杂志上的文章还表示:“如果是球形的,那么未来的房子可以很容易地移动。房子外壳先被挤压成球形,然后切断窗户,但整个过程需要一个保护轮胎。众所周知,形状像球的罐或容器是最强状的,而且质量最轻。”
根据文章,未来球形房屋的问题是如何构建,因为用普通方法是不能成功构建的。如果球形房子受到青睐,正如现代建筑师所预测的那样,房子的外壳是可以做成的,还可以做出很多窗户,而且房屋可以滚动,安装在房子里面的装置也将能承受住移动。这一大胆猜测是基于美国发明家E G Daniels1932年12月17日所申请的一项专利。这一专利解释了制造球型容器的新方法。
另外,科幻杂志《惊异传奇》(Amazing Stories)1946年也刊登了类似的故事,即一个以原子为动力的城市,这个城市被置于一个大球中。这个城市沿着道路移动着,里面有酒店、游泳池、俱乐部和闲逛地区。文章写道:“随着原子能的发展,可以预测到人类将有许多以前从未拥有过的闲暇时间,可以追求很多自己所喜欢的东西,随心所欲。”(尚力)
相关阅读
北京时间3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一所最奇怪的动物园将于3月31日展出斑马和驴的杂交品种。提到疯狂的杂交繁育,这些奇怪的动物确实能获得一些名声。
斑马马、斑马和驴的杂交斑驴(zonkey)、雄斑马与雌驴所生的杂交斑驴(zedonk),这名字拗口的三个动物都无法掩饰它们拥有一位斑马父亲(或母亲)的事实。
祖鲁是英国第一匹斑马马,它的父亲是匹斑马,母亲是头马。它好像没有完全混淆自己的角色,和斑驴泽姆比在希罗普郡的驴保护区一起吃草。泽姆比的母亲是匹斑马,父亲是头驴。在它们旁边的是斑驴兹伊,它的父母正好相反,母亲是头驴,父亲是斑马。
20世纪70年代,3头雄斑马与雌驴所生的杂交斑驴在英国科尔切斯特动物园出生,但有人认为此前从未见过斑马马和斑马和驴的杂交斑驴。从3月31日开始,英国布里奇诺斯“营救驴子”保护区将展出这三个杂交动物。
泽姆比的母亲是一种杰克斯托克驴,母亲是一种格雷维斑马。2011年12月,它来到这个动物保护区。祖鲁的母亲是一匹灰色的阿拉伯马,父亲是一匹格兰特斯斑马。斑马条纹是显性基因。随着年龄增长,来自美国的5岁祖鲁的灰色体色越来越深,条纹却依然存在。兹伊的母亲是一匹格兰特斯斑马,父亲是一头标准的驴。它在荷兰被繁殖,2011年来到英国。
英国驴子营救中心的负责人阿曼达-贝尔从欧洲各地救出了50多头驴子,它们要么受伤,要么身患重病。这位拥有2个孩子的32岁母亲表示:“我未必同意繁殖这些杂交品种,但它们需要救助,所以我们就接受了它们。它们在美国被繁殖,然后被送到英国。它们是一些令人着迷的动物。骑着这匹斑马马就如同骑着一匹马,但它给人的感觉是匹斑马。要是一个兽医的口袋里装着注射器,即使看不到它,这匹斑马马也会发狂。一匹斑马也会这样做。我们接收了许多受到虐待、被人遗弃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的驴子。它们来自世界各地。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能见到驴子,保加利亚和罗马利亚等地就常有它们的身影。”
贝尔2008年创建了营救驴子中心,但这些有斑纹的杂交品种在公众面前亮相尚属首次。(孝文)
意大利著名城市威尼斯
科学网(kexue.com)讯 水城威尼斯一直被旅游者认为是浪漫的地方,不过这样的浪漫城市也存在着潜在危机,最新研究指出,水城威尼斯沉入水中的速度比预期的要快5倍。与此同时,由于洪涝越来越多,威尼斯城越来越向东部亚得里亚海倾斜。
根据权威机构的研究报导表示,目前威尼斯北部地区每年下沉约2至3毫米,而南部地区更加严重,每年下沉达到3至4毫米。更可怕的研究还指出,威尼斯每年向东部的亚得里亚海倾斜2毫米。
威尼斯当地的保护组织回应称:“查看历史资料我们可以看到,过去的一个世纪,威尼斯下沉了只有将近4厘米。但现在比我们预想的严重很多,每年就要下沉2毫米,这意味着100年威尼斯要下沉20厘米,比以前预期的快5倍。”
根据专家解释,导致威尼斯下沉包括许多因素,比如大陆板块漂移、地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以及人们大量开采地下水等,目前专家们正在寻找解决的办法。
(科学网kexue.com 卡鲁)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京时间3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大多数蚂蚁会依靠视觉辨识方向,但是一些军蚁却完全没有视力。它们有时会迷失方向感并陷入永无止境的转圈之中,直到因为筋疲力尽而亡。这是自然界中一种最奇特的现象之一。
军蚁会按照其他同伴留下的信息素辨识方位,然而如果它们的群体中有足够数量的军蚁跟丢了气味,那么它们便只能紧紧跟随前一只蚂蚁向前行走,于是一个巨大的循环形成了。一旦这样的绕圈行为形成之后就很难破除,因为它们缺乏视力,于是它们只能不断地原地转圈直到活活累死。
人们可以很轻易地人为地让这些军蚁陷入这种“死亡怪圈”,当然对于这些蚂蚁而言,我们这样做是很残忍的。你所要做的,仅仅是将它们引入一个封闭的空间,比如一个花盆内。目前发现的最大的“死亡怪圈”直径达1200英尺(约合366米),其中的每一只蚂蚁走完一圈需要两个半小时。
然而,尽管如此,在它们没有陷入死亡怪圈的时间里,这种军蚁是动物世界中最具杀伤性的物种之一。这种蚂蚁一般生活于南美洲,它们会群体猎食,每次有超过20万只蚂蚁共同行动,每天可以杀死超过10万只其它生物。它们几乎会吃掉沿途发现的一切食物,其它动物几乎完全无法抵挡它们的攻击,因为它们的数量实在太过庞大了。
美国康奈尔大学昆虫学家西恩·布兰迪(Sean Brady)在研究南美洲的蚂蚁时描述了这种动物奇特的行进行为:它们在丛林中行进时可以保持绝对的安静。他说,不过你可以从其它动物的反应上来发现蚁群的接近。他说:“其它昆虫会惊慌失措,当它们试图逃离时就会发出声响。而一些鸟也会跟随蚁群行进,以便找机会吃一些蚁群吃剩下的残羹冷炙。当蚁群靠近,你会听到很多昆虫发出的声音,你会发现很多昆虫和其它动物四散奔逃。因为它们很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晨风)
流星一号资料图
俄罗斯空天防御兵新闻发言人阿列克谢·佐洛图欣说,“流星1号”卫星的残片莫斯科时间27日2时17分(北京时间6时17分)进入稠密大气层,最后坠落在南纬80.9度、西经5.63度的南极毛德皇后地。
“流星1号”气象卫星于1969年3月26日由R-7运载火箭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升空,距今整整43年。它是苏联第一颗真正意义上的气象卫星,用摄像机和红外探测器收集和传送地球不同区域的气象信息。
这颗卫星在1970年7月便停止了工作,此后一直在轨道“游荡”。但人类并没有忘记它。几天前,一位比利时天文爱好者发布了“流星1号”最后时刻的照片,图中还辨认出卫星的太阳能电池和圆柱形外壳。
相关阅读
全新概念的反重力跑步机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源自太空领域的最新科学技术正在帮助健身爱好者逐渐喜爱上这种新型“反重力”健身跑步机。
“反重力级”跑步机通过减轻健身者的体重来避免他们过度使用骨骼关节,从而使过度肥胖者在健身过程中不会出现受伤。
美国连锁高级健身中心Equinox驻曼哈顿分公司的健身主管史蒂芬-索拉克(Stephen Csolak)使用一种反重力跑步机——“重力改变(Alter-G)”,已对多位客户进行了测试,其中包括:马拉松运动员、以及病态肥胖者。
索拉克对新型反重力跑步机描述称:“当你置身于泡沫之中,你将漂浮在顶部。”它源自美国宇航局的最新航空技术,使用气压平缓地举起健身者。如果我们通过改变重力效应有效地减少某人的一定体重比率,我们将在不同群体获得许多不同的受益。
因此,马拉松运动员可以用反重力跑步机来训练奔跑速度,以及在减少受伤危险的前提下锻炼持久忍耐力。年龄较大的成年人可进行减少骨关节压力的体能锻炼,肥胖者可以不受过多体重的负担阻碍而进行锻炼。
索拉克说:“使用反重力跑步机,可使体形肥胖客户感受到他们的减肥目标,将使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体重好像减少了20-40磅。”他指出,反重力跑步机的第一课是监督使用,由于它使用时非常有趣,客户很容易就能着迷。
索拉克说:“我并不相信有那样的事物,除了游泳。游泳也是对心血管重力最小化效应的体能锻炼。”美国体能锻炼委员会发言人杰西卡-马修斯(Jessica Matthews)称,未来我将看到更多反重力健身器材的出现,我认为反重力健身器材将像神秘力量,可以将人的身体悬空。据悉,马修斯是加利福尼亚州一位运动生理学家。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反重力的体能锻炼,例如瑜珈,练习者可以使用吊床将身体悬挂起来,在瑜珈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类似太阳马戏团的特技表演。在瑜珈练习场地,会有30-40人在一起练习,将身体半悬在房间中,这种练习安全性是第一位的。
美国密苏里州健身专家塞布丽娜-梅里尔(Sabrina Merrill)现已研制出一种健身计划,使用丝绸将身体悬挂在天花板。她还表示自己的目标是弥合特技表演和健身领域之间的空隙。(悠悠/编译)
相关阅读
卡梅隆成功返回海面
科学网(kexue.com)讯 美国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近日再次成为了媒体的焦点人物,不过这次不是因为什么电影,而是他完成了一个壮举,卡梅隆独自驾驶潜水器签入了马里亚纳海沟,他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独自潜入世界最深海沟的人。
卡梅隆探索马里亚纳海沟
本次潜水卡梅隆是为了拍摄海底素材,他与美国国家地理合作,展开了这次下潜活动。根据介绍,这次卡梅隆下潜到了海下10898米,这也是人类下潜深海的最高纪录。卡梅隆成为了潜入马里亚纳海沟深处的第三人。目前卡梅隆已经安全的上岸。
上岸后的卡梅隆也介绍了他在水中的感受,并告诉了大家他的惊险遭遇。卡梅隆表示:“我再深海的时候发现有些异样,由于压力太大,潜水器出现了液压油泄漏情况,为了安全起见我缩短了时间,最初我准备在里面6个小时,可3个小时我就决定返回。”对于海底的感受卡梅隆表示:“说实话我在里面很难看清东西,而且外面也没有什么,就像月球表面一样很荒凉。起初我看到了一些鱼类,到了海底则没看到任何生物。”
不过由于液压的泄漏之前所计划的事情也没有完成,卡梅隆说道:“我们此前准备取回一些岩石和生物样本,可由于泄漏就没有完成,这很遗憾。”回到地面的卡梅隆十分兴奋,并没有太多疲劳的感觉,对于海底的感受卡梅隆表示:“我还是看到了不错的景象,特别是下潜的过程中,不过在里面坐着不是那么舒服,我只能缩进身体,驾驶舱的空间太小了,根本无法伸腿。”
1960年唐沃尔什和皮卡尔就曾成功潜入海底
卡梅隆并不是第一位潜入马里亚纳海沟的人,1960年唐沃尔什和皮卡尔就曾成功潜入海底,不过比起上次两人合作,卡梅隆独自下潜也已创造了纪录。而在未来卡梅隆准备把这次海底旅行拍摄成纪录片。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