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

LUCKY BIRD

网址:


银河系中心同时向相反的方向喷射出来的两束巨大的喷流 

银河系中心同时向相反的方向喷射出来的两束巨大的喷流 

  据国外媒体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了从银河系中心同时向相反的方向喷射出来的两束巨大的喷流,只有超大质量黑洞吞噬掉一万倍太阳质量的物质才能产生驱动如此巨大喷流所需的能量。据估计,该喷流是100万前产生的。

  在美国宇航局的“费米太空望远镜”(Fermi Telescope)探测到该爆发的蛛丝马迹之后,来自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天体物理学家苏蒙(Meng Su)说:“这个模糊的喷流或已存在了100万年,我们今天看到的只是一个幻像。这两个巨大的喷流有助于解释围绕在我们银河系中心神秘的泡状结构。这也加深了我们对银河系在相对较近的过去有一个活跃的星系核心(AGN)的认识。

  这两束喷流是被美国宇航局的费米太空望远镜发现的。它们从星系的中心分别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延伸27000光年。这是第一次发现伽马射线喷流,也是仅有的足够近的能被费米望远镜解析的喷流、

  如果想让星系核心再次爆发,那么需要巨量的物质注入。据估计,一个质量是太阳质量一万倍的巨大分子云能够满足这样的要求。一次性把这一万倍质量的物质投入黑洞当中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黑洞是粗犷的吃客,其中一部分物质将被涌出来驱动这两个喷流。

  这组新发现的喷流或与费米望远镜在2010年探测到的神秘伽马射线泡状物有关。这些个泡状物从银河系的中心也向外延伸27000光年左右。然而,泡状物是垂直于银河平面的,而伽马射线喷流却倾斜了15度。这或许反映了围绕大质量黑洞的吸积盘是倾斜的。

  两种结构形成的机理是不同的。喷流形成于当等离子体从银河系中心喷出并沿着螺旋形的磁场向外运动,这样以来能使它高度聚焦。伽马射线泡是当炽热的物质从黑洞的吸积盘向外吹出而形成的。结果,它们比喷流散布的更加宽广。

  喷流和泡状物都是由逆康普顿散射所驱动的(inverse Compton scattering)。在这个过程中,电子以亚光速运动并与低能的光子相撞(例如无线电光子和红外光子)。通过碰撞,光子增加了能量而跃入电磁波谱中伽马射线部分。

  该发现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银河系最后一次活跃是在什么时候?其最小的年龄可以通喷流27000光年的长度除以喷射速度得到。然而,或许它存在的时间比这要长。这些喷流或许随着大质量黑洞吞噬物质的多少而不停地闪烁。(编译:双螺旋)

  相关阅读

  银河周围发现大量卫星星系 暗物质理论遭受挑战

  英科学家十年打造银河系图 涵盖超10亿恒星(图)

  科学家发现银河系秘密 或存在百亿个"宜居星球"


学名锥蝽(Triatome bug)的吸血昆虫传

  据英国《每日邮报》5月29日报道,一种被称为“美洲新艾滋病”的恐怖寄生虫病正在美洲蔓延。这种寄生虫能够在人体心脏中繁殖,导致感染者猝死。

  这种疾病学名美洲锥虫病(Chagas Disease),通过一种名为锥蝽(Triatome bug)的吸血昆虫传播。锥蝽叮咬受害者后,一种锥虫属寄生虫会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中,最终进入心脏,并在心脏中繁殖。大约四分之一的感染者会出现心脏肥大或者肠肥大的症状,如果病情发作,病人会突然死亡。

  美洲锥虫病一般像艾滋病一样通过血液传播,有时候也会由母亲传染给孩子。而且在感染初期,这种病也像艾滋病一样难以发现,可能潜伏数年,然后突然爆发。

  这种病最初在拉美地区发病率较高,其后随着游客和移民传播至美国,在美国移民比较多的贫困地区较多发。全世界约有1000万人感染美洲锥虫病,其中以玻利维亚、墨西哥、哥伦比亚和中美洲感染者最多,美国约有3万人感染。2008年全球约有1万人死于美洲锥虫病。

  如果尽早发现,感染者可以通过3个月的药物治疗痊愈。但由于其潜伏期长,加上药物昂贵,这种病几乎成了绝症。

  相关阅读

  盘点当今地球五种 体型最大的恐怖爬行动物(图)

  揭秘"好奇号"火星之旅:经历恐怖7分钟探测687天

  美丽而又恐怖的捕猎者:荧光蠕虫瞬间天使变魔鬼


5月31日被定为国际无烟日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31日消息,今天是国际无烟日,控制、减少吸烟是这个节日的主要目的。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11月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World No-Tobacco Day)”,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自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

  此前有过统计,目前中国吸烟人数已超过三亿,52.9%的成年男性、2.4%的成年女性吸食烟草;72.4%的非吸烟者遭受二手烟的危害。但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吸烟的危害众多,科学网盘点了吸烟的几大危害:

  吸烟女性患乳腺癌风险提高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其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有吸烟史的女性会面临更大患上乳腺癌的风险,即便她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已经戒烟几十年也是如此。

  在英国,每年大约有46,000起乳腺癌病例患者被确诊,每八名女性中就有一人在其一生中面临这种疾病的威胁。领导此项研究的,是西弗吉尼亚大学(West Virginia University)的Juhua Luo博士和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卫生伙伴研究基金会(HealthPartners Research Foundation)的Karen Margolis博士。

  他们研究了1993~1998年中,年龄在50~79岁不等的8万名女性样本数据,还有跟踪研究中确定的3,250例乳腺癌病例,这些妇女被调查她们的吸烟及接触二手烟的情况。结果表明,那些烟民患上乳腺癌的风险增加了约16%,其中有的女性抽了超过50年的烟,那些青少年时代开始抽烟的人也被认为处于高度危险状态之下。

  引发男性智力下降:

  英国一项研究发现,相比不吸烟男性,吸烟男性智力下降速度明显加快。但吸烟与智力的关联度在女性中不明显。研究表明,长期吸烟可能对男性智力产生多种影响,例如记忆力损伤、认知技能全面下降、无法将过去经历与现实行为相联系等。

  研究者发现,戒烟可以减缓智力下降的速度,戒烟越久,效果越明显。戒烟后头十年,男性智力下降水平仍较明显;但戒烟十年后,智力下降速度基本等同于从不吸烟的人。但研究者在女性中没有发现吸烟与智力下降之间的明显关联。报告推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男性相比女性抽烟量更多、频率更高

  清晨吸烟更易上瘾产依赖:

  美国研究人员指出,清晨尤其是起床后1小时内吸烟,患癌症的风险会大大增加。清晨起床吸烟或会吸入更多尼古丁及其他烟草毒素,亦更容易使人上瘾,生成更强的尼古丁依赖性。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医学院研究人员对4,775名肺癌患者及2,835名没患癌的烟民进行分析,发现与起床1小时后吸烟相比,起床后31分钟至1小时内吸烟,患肺癌机率高31%;起床后半小时内吸烟,患肺癌的几率则高出79%。
 
研究人员向患头颈癌的烟民作相同实验,亦发现起床后31分钟至1小时内吸烟,患头颈癌机率高42%;起床后半小时内吸烟,患此癌的机率亦高出59%。

  孕妇吸烟孩子易患精神病:

  芬兰研究人员对该国所有1987年至1989年间出生婴儿的登记信息及其成年前在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的信息进行了分析比较。
 
经研究发现,怀孕时每天吸烟不到10支的孕妇所生的孩子,在成年前患精神疾病的比例约为21%。如果母亲孕期每天吸烟数量超过10支,那么她们的孩子成年前患精神疾病的比例为25%。

  (科学网kexue.com 卡鲁)

  相关阅读

  鲜为人知的另类国际节日 世界向人体条件挑战日

  考古学家发现古玛雅人喜吸烟 酷爱浓烈迷幻烟草

  吸烟易致前列腺癌复发 吸烟患者死亡风险也较高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位美国设计师发明了一种怪异灯泡。你可以设想一下,把灯泡顶端打碎,然后用锯齿状的碎玻璃割你的手,让流出来的血流进灯泡中,接着鲜血和里面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最后产生蓝辉光。  一位美国设计师发明了一种怪异灯泡。你可以设想一下,把灯泡顶端打碎,然后用锯齿状的碎玻璃割你的手,让流出来的血流进灯泡中,接着鲜血和里面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最后产生蓝辉光。
这位美国设计师称每个灯泡只能用一次,其目的是强调人们在“消费型社会”中对资源浪费的现状。这位美国设计师称每个灯泡只能用一次,其目的是强调人们在“消费型社会”中对资源浪费的现状。

  北京时间5月31日消息,一位美国设计师发明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辉光灯,它们必须用人血才能发光。一旦启动,它们就会发出奇怪的蓝色光芒,看起来好像应该属于一个非常时髦的夜总会。但不要被它们的外表欺骗了,实际上这种灯泡是一种用人血启动的化学灯。

  你可以设想一下,把灯泡顶端打碎,然后用锯齿状碎玻璃割破你的手,让流出来的血流进灯泡中,接着鲜血和里面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就会产生蓝辉光。研制者迈克-汤普森说,他设计这种灯泡的用途只有一个,就是“让我们重新考虑我们的一次性社会”。

  汤普森表示,一个美国人平均每年用掉3383度电,这相当于让4间房子连续开灯12个月。他在自己的网站上说:“我之所以设计这种灯泡,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想让人们扪心自问,‘电会让一个人付出怎样的代价?’”他说,就像血失去太多会危及生命一样,电用得太多也会让环境陷入险地。

  一段由汤普森创作的视频显示,一个身处黑暗房间的女人把手指在锋利的玻璃边缘上划了一下,然后让鲜血流进灯泡中,没过多久它就发出亮蓝色光。灯泡内的化学物质和血液混合,就会发光。

  这位设计师在他自己的网站说:“为了让这种灯泡发挥作用,一个人要先打碎它的顶部,然后用他自己的血溶解里面的粉末状化学物质,才能使它发光。一个灯泡只能用一次,使用者必须考虑何时最需要光,迫使他们重新考虑对电力资源的浪费,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电力资源的可贵。”

  汤普森表示,人们只要轻轻一拨开关就能给家电器和电子设备提供电力,却从来不考虑电来自何方和环境会付出怎样的代价。(孝文)

  相关阅读:

  科学家发明新型无针注射器 打针疼痛时代不复返

  科学家发明飞秒激光技术 瞬时功率可达百万亿瓦

  达芬奇众多发明抄袭中国?中国人点燃文艺复兴?


花豹落入蓄水池中

救援人员准备展开救助

花豹上演凌波微步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31日消息,花豹想来都是猫科动物中的游泳高手,它与其它猫科动物怕水的天性格格不入,不过近日一直花猫则遭遇了水中惊魂。

  根据外国媒体报道,近日在印度的蓄水池内上演了惊魂一幕,一头年轻的花豹不幸掉入池中,挣扎数小时候才被人发现。随后目击者联系到了当地的野生动物保护组织。

  面对数米高的水池围墙,救援人员也显得手足无措,他们打算找来梯子,利用网子将花豹套住,并将其拉上。可就在放入梯子后奇迹发生了,年轻的花豹竟然轻松爬上了梯子,安全上岸后的它径直跑回了丛林中。

  目击者阿扎尔表示:“我当时无意看到水池中有动静,结果竟然是一头豹子,我不知道它是怎么掉下去的,从发现到保护人员到这里,至少有1、2个小时,好在它坚持住了,而且他爬梯子的本领确实不错。”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组图-狂野的非洲大陆 尼罗鳄岸上惨遭花豹捕杀

  吉林再次拍到野生东北豹 专家称不存在造假(图)

  花豹追踪猎物展示"站姿" 酷似猫鼬直立远眺(图)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科学家利用数字格测试人们心理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31日消息,诚实从小就会被灌输到孩子们的脑子里,可真正能做到任何事都诚实的人并不多。根据科学家最新的研究表示,没有人可以做到真正的正值,所有人都会未来自己的利益而说谎。

  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杜克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丹(Dan Ariely)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中他表示自己通过测试,发现当今人们都会存在不诚实的行为。

  丹在文章中表示:“我利用一些实验证明了这件事,测试结果表明当人心理受到诱惑,内心产生利益驱动的情况下,往往会做出一些不诚实行为。”

  丹找了一些志愿者加入测试,在纸上有不同的矩形,每个矩形内有不同的数字,而有两个数字相加会等于10,志愿者要利用5分钟时间找到尽量多相加等于10的矩形。

  丹介绍找到的对数将得到响应的报酬,也就是找到的数量越多拿到的报酬也就越多。最后的结果将写在白纸上交给丹。第一组测试丹收集好结果,给出了相应的报酬。而第二组测试有所不同,丹收到白纸后,将它们扔入了碎纸机,随后由被测试者提供结果。

  两组测试相差明显,第一组平均找到的结果仅为6对,而第二组平均可以找到7对左右,有的人甚至找到8对、10对。丹表示,测试结果很明显,我们当中有一小部分人是社会中的耻辱,他们经常会伪造事实,比如说结果是10对的人。但很多人会撒一些小慌,或多或少的会夸大一些细节,这或许是人性上固有的一面,在未来我还会继续研究这样的课题。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揭露"2012末日"四大谎言 真正末日还需50亿年

  英根据面部表情研发谎言辨别器 准确率达90%

  反恐专家揭秘如何识别谎言 说谎者说不完整句子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就是小行星2012 KT42的飞行轨迹图像,这颗直径约7米的小行星本周二在距离地球1.4万公里处掠过这就是小行星2012 KT42的飞行轨迹图像,这颗直径约7米的小行星本周二在距离地球1.4万公里处掠过
不用担心:科学家们表示,即便这颗小行星真的一头撞向地球,那么甚至在它抵达地面之前便已经在大气层中烧蚀殆尽了,根本没有机会对地面构成任何影响  不用担心:科学家们表示,即便这颗小行星真的一头撞向地球,那么甚至在它抵达地面之前便已经在大气层中烧蚀殆尽了,根本没有机会对地面构成任何影响

  北京时间5月31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颗直径约7米的小行星本周二在距离地球约8900英里(约合1.4万公里)处掠过。这颗太空石块以每小时3.8万英里(约合6.1万公里)的速度从地球边缘呼啸而过。当其距离地球最近时,它到地面的距离就相当于从纽约到新西兰的直线距离。

  但是科学家们对此并不担心。因为这颗编号为2012 KT42的小行星如果真的一头撞向地球,那么甚至在它抵达地面之前便已经在大气层中烧蚀殆尽了,根本没有机会对地面构成任何影响。

  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表示,这颗小行星是有记录以来距离第6近的小天体飞掠事件。这也是最近两天来第二起“太空石块”近距离接近地球的案例。本周一,一颗直径约23米的小行星在距离地球约3.2万英里(约合5.2万公里)处掠过。

  本周二的这颗近距离接近地球的小行星是由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所属卡特里娜巡天项目的阿列克斯·吉布斯(Alex Gibbs)发现的。当这颗小天体飞掠地球时吉布斯对其进行了追踪,并拍摄了它的轨迹图像。他表示,观测获得的小天体飞行路径以及速度几乎都完全和预测数值吻合。

  然而如果和小行星2012 DA14相比,直径不到10米的2012 KT42简直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个子。前者直径45米,重1.4万吨。这颗小行星将于明年2月份抵达距离地球仅有大约3.5万公里的位置上。美国宇航局警告称,这样规模的小行星将有可能对部分在轨运行的卫星构成一定的影响。(晨风)

  相关阅读:

  直击-小行星飞向地球轨迹图 相撞仅在分毫之间

  大型行星2040年相遇地球 相撞概率为625分之一

  流浪行星数量或远超预期 但不太可能与地球相撞


金门大桥迎75岁生日

  科学网(kexue.com)讯 跨海大桥成为当今最重要的建筑物,它可以使海峡两岸轻松相连,系数当今世界最著名的跨海大桥必金门大桥莫属。

  作为世界著名的地标性建筑,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近日迎来75周岁生日。金门大桥自1937年开放通行以来,已有逾20亿车次通过这条2.74公里长的大桥。

  金门大桥褐红色的桥身是建筑师莫罗指定的,因为大桥新颖的结构和超凡的外观,它被国际桥梁工程界广泛认为是美的典范,更被美国建筑工程师协会评为现代的世界奇迹之一。

  导演的最爱

  金门大桥不仅是旧金山市的地标,甚至成为了美国最有名的建筑物之一,几乎所有影片都有它的身影。影片中外星人、美国英雄、动物明星都将这里当做重要的背景。

  在最近热播的《人猿星球》中众多黑猩猩在这里攀爬的场景成为了经典的画面。

  “自杀”圣地

  金门大桥虽然不是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但金门大桥因其雄伟壮阔的造型而被世人所熟知。然而,导致这座大桥闻名遐迩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它“自杀圣地”的称号。据统计,自大桥建成以来,共有1200多人从桥上一跃而下。(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详细资料:

  中文名称:金门大桥

  英文名称:Golden Gate Bridge

  建筑位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与马林县之间

  跨越:金门海峡

  开工日期:1933年1月5日

  竣工日期:1937年4月完工,同年5月27日对外开放

  最长跨距:1,280米

  总长度:2,737米

  相关阅读

  浙豪华游轮撞上温州大桥 烟囱断裂桥体受损(图)

  请勿小看唾沫破坏之威力 险侵蚀印度大桥顶梁柱

  20头江豚南京长江大桥下嬉戏 感受春天气息(图)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新网5月30日电 综合报道,一如科学家预期,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29日与地球“擦肩而过”。

  据悉,这颗直径3到10米的太空陨石28日才被科学家发现,随后在(美国西部时间)29日凌晨以距地球表面1.4万公里的距离飞越而去。

  美国太空总署(NASA)负责追踪这颗行星的“喷射推进实验室”表示,这是经过地球的小行星中距离第6近的一颗。由于体积太小,即使撞击地球也不会造成重大破坏,很可能在进入大气层后就已完全解体。

  此前一天,另一颗直径21米的小行星也刚飞越地球,距离地表5万多公里。

  相关阅读

  单颗小行星价值近百万亿美元 堪比全球1年GDP

  14万吨重小行星明年掠过地球 专家忧撞上卫星

  受小行星撞击威胁最大国家 中国被撞击率居首位


饮食搭配很重要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30日消息,近日首届国际烧伤创疡学术会议在江苏南通召开。生命科学家徐荣祥首次正式公布人体再生复原科学体系,他在会上演讲称,高等动物具有再生功能,人人都有返老还童的再生机制,人类生命长度为300年。

  而这样的消息已经发布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长生不老是所有人为之努力的目标。不仅是中国的科学家,全世界都在研究这个问题。

  合理饮食如食“人参果”

  此前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生物进化学教授迈克尔-罗斯就研究了次问题。罗斯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一个活到99岁的人死亡的概率不会大过一个93岁的人;就算93岁时的健康状况未必很好,但其身体情况也不会在99岁的时候变得更糟。罗斯由此推断:“如果一个人能有幸活到90岁,那他的身体将进入一种‘无恙阶段’。”

  这种说法跟人越上年纪就越体弱多病的传统观点截然相反。罗斯解释道,这很可能是因为人体基因在90岁的时候终于具备了极强的适应性。根据他的说法,在成长的过程中生病是因为人体基因同外界环境发生了冲突,而基因会针对这些冲突做出不断的适应调整,在90岁的时候达到可以抵御疾病的峰值,人体也就进入了所谓“百毒不侵”的“无恙阶段”。

  不过罗斯同时表示,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那就得在30岁左右的时候开始在饮食习惯上有所调整——避免食用谷物和乳制品,多吃蔬菜、水果、海鲜及坚果类食品。这种饮食习惯类似石器时代人类祖先们的生活方式,如果在30岁之后坚持得很好,甚至可以帮人类更早地进入停止衰老的“无恙阶段”。

  罗斯甚至称,他的这一发现可能帮助人类找到长寿的秘诀。他本人在近两年都在按照这个方式控制饮食,效果还不错。

  改变细胞助长寿

  美国科学家一直在研究长寿的原因,他们发现长寿的关键就是找到可以阻止细胞衰老的正确按钮。实现不死的关键就是找到生长血管、心脏和骨骼等身体部件,用来替换已经用坏的部件的正确方法。顶级长寿研究人员奥布里-德格雷说:“我不认为寿命是有限的。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人类活几千岁。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德格雷认为,他可能已经发现揭开我们的细胞不死之谜的关键。他隔绝了细菌里的一种酶,这种物质似乎能够防止它们被粘性物质阻塞,最终窒息而死。他希望相同策略对人类细胞也能起作用。

  美国分子遗传学家比尔-安德鲁斯已经发现一种补剂,他认为这种东西能够改变细胞,让它们永远存活下去。这种补剂可以阻止端粒随着衰老变短。科学家认为,当端粒变得越来越短时,我们的身体就会逐渐衰弱。从理论上来说,如果你能够阻止端粒变短,或者让它们再生,你就能延长寿命。安德鲁斯说:“如果我们能找到延长端粒的方法,延年益寿就会有95%甚至更大的把握。”

  食用药物最简单

  早先来自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科学家宣称,他们正在研发一种可以让人活到100岁的药物。这一发明将解决人类健康领域的重要难题,从而大大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

  据了解,科学家们发明这种药物是基于对三种“超级基因”的识别。拥有这三种“超级基因”的人,他们活到100岁的可能性要比普通人高出20倍,而且其中80%的人不太可能患有老龄疾病--阿尔茨海默氏病,也就是俗称的老年痴呆症。在这些人中,即使是体重超重的人或是视烟如命的人,他们也有三分之一左右能够活到100岁。现在,美国科学家正在致力于生产一种可模仿这三种基因功能的药物,并希望能够在三年内进行临床试验。英国广播公司将在近期播出的电视记录片中详细介绍科学家们的工作。

  目前,英国男性的平均寿命为77岁,而女性则为82岁。同时,英国大约50万人受到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影响。该项研究的首席科学家、美国纽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尼尔-巴尔兹莱博士表示,“发现这种长寿基因的好处就是,我们可以发明一种长寿药物,这种药物可以模仿长寿基因的功能。如果我们能够模仿成功,那么人类的长寿程度将是非常可怕的。”

  (科学网kexue.com 卡鲁)

  相关阅读

  人类长寿竟引来反对之声 科学家称活到80岁即可

  长寿药物或梦想成真 实验小鼠寿限延长12%(图)

  长生不老或将成为现实 合理饮食如食用"人参果"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 38 页,共 5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