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美国哈佛大学一项历时25年,以1.6万名美国女性为对象的研究发现,饮食中增加蓝莓和草莓有助于延缓认知能力下降速度 (CFP/图)  美国哈佛大学一项历时25年,以1.6万名美国女性为对象的研究发现,饮食中增加蓝莓和草莓有助于延缓认知能力下降速度 (CFP/图)

  作者: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赵威

  科学家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大量吃糖或者大量吃浆果,都有可能影响大脑的认知能力,尽管它们的作用结果相反。

  糖与蓝莓,二选一,你会选择哪一个?对这个看似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来自美国的两项最新研究成果给出了答案。

  发表于最新一期《生理学杂志》的研究报告表明,长期摄入大量糖分不仅有损身体健康,还会导致学习能力和记忆力下降。

  而在几乎同一时间刊发于《神经病学年鉴》的另外一份研究发现,多吃蓝莓、草莓等富含类黄酮的浆果可延缓大脑衰退。

  这结果一正一反的两份报告,出自不同的研究机构,选取了不同的实验对象,采取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但研究目标却惊人地一致:均试图揭开饮食习惯对大脑功能的影响。

  营养学专家表示,无论是糖还是浆果,都是首次被证明与大脑的认知能力有关系,尽管它们的作用结果相反。

  多吃糖可能使人变笨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间实验室里,神经外科教授皮尼拉(Fernando Gomez Pinilla)把实验鼠分成两组,用高果糖玉米糖浆溶液代替水喂它们。

  其中一组实验鼠补充富含N-3脂肪酸的亚麻籽油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另一组则不补充。

  这些实验鼠在实验启动前都接受了相同的迷宫训练,研究人员在迷宫中放置易辨认的路标,帮助它们认识并记住通往出口的路。

  连续喝六周糖水后,两组实验鼠被重新放入同一个迷宫测试它们回忆路线走出迷宫的能力。结果令研究者大为惊奇。

  皮尼拉发现,补充N-3脂肪酸的那组老鼠比另外一组走得快多了,它们甚至能更快地找到出口,只喝糖水的那组老鼠则行动缓慢,大脑功能下降。

  皮尼拉在报告中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是,“只喝糖水的实验鼠大脑神经元活力明显降低,它们的脑细胞出现了信号传递障碍,破坏了清晰思考的能力以及对六周前记住路线的回忆。”

  研究者怀疑,果糖是使缺乏N-3脂肪酸的大鼠脑功能异常的罪魁祸首,“我们的研究显示,高果糖饮食不仅伤害身体,也伤害大脑,这是一个新发现。”

  值得关注的是,实验中选用的高果糖玉米糖浆是一种常见食品添加剂,用于各类软饮料、调味品、果酱和婴儿食品。“我们不讨论水果中自然存在的果糖,我们关心的是那些添入加工食品中作为甜味剂和防腐剂的果糖。”皮尼拉说。

  皮尼拉的实验结果还表明,补充摄入N-3脂肪酸能有效降低高糖带来的智力损伤,三文鱼、核桃和亚麻籽等食物中均富含此类物质。

  N-3脂肪酸对大脑功能的正向作用得到了国内营养学家的认同。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教授蒋卓勤对记者表示,N-3脂肪酸占脑细胞脂肪总量的20%,富含该物质的DHA的补脑作用已经得到证实。同时,食用过多果糖的确会降低机体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胰岛素在大脑中会抑制脑细胞的正常活动,降低学习能力和记忆力。

  “吃糖会使人变笨,目前这还只是理论推测,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直接照搬到人类身上。”蒋卓勤谨慎地表示。

  浆果延缓大脑衰老

  如果说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动物实验的研究成果尚未得到科学界的充分认可,那么美国哈佛大学一项历时25年,以1.6万名美国女性为对象的研究结果,却赢来国内外营养学家的一致肯定。

  1976年,美国护士健康调查研究项目启动,121700名年龄在30-35岁之间的女性护士参与调查。接下来的近20年中,参试女性每4年接受一次问卷调查,汇报她们的日常饮食内容。1995年—2001年间,70岁以上的16010名护士每两年到哈佛大学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参加六种不同的认知功能测试。

  结果发现,饮食中增加蓝莓和草莓有助于延缓认知能力下降速度,经常吃蓝莓和草莓可使老年妇女大脑衰老延迟2.5年。

  主持这项研究的伊丽莎白·德沃尔医生在论文中写道:“我们的发现有重要公共健康意义,以多吃浆果这样一种调整饮食的简单方式就可以保护老年人认知能力。”

  德沃尔进一步分析,大脑细胞对体内自由基格外敏感,自由基则可能损害细胞膜,压力和炎症是导致认知能力受损的两大主因,而浆果中富含黄酮类抗氧化剂,其总量摄入的增加无疑对防止认知能力下降起到关键作用。

  没有参与这项研究的纽约诺克斯希尔医院内科专家罗伯特·格拉汉姆对媒体表示,多吃浆果其实对所有年龄段的人都有益。大量研究表明,浆果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在抗认知老化方面效用尤为明显。

  “就像汽车用久了,螺丝会生锈一样,人类的细胞也一样会氧化生锈,在细胞水平上抗氧化就等于抗衰老,黄酮类物质在抗氧化方面的作用明显。”中国营养专家蒋卓勤教授对德沃尔医生的研究成果颇为认可。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蒋卓勤表示,通过预防脑细胞的氧化损伤,清除一些自由基,对人类的衰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浆果富含多种植物化学物质,可以帮助大脑减少应激和氧化的损伤。

  据了解,目前已有的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已表明,浆果中的类黄酮能够渗入到血液进入大脑组织,主要集中在海马体,而海马体主要负责学习和记忆。同时作为一种抗氧化剂,类黄酮还具有消炎和抗氧化的作用,都可以直接延缓脑细胞的衰老。

  蒋卓勤介绍,其实蓝莓和草莓的防护功能并不是一个特别崭新的发现,但之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动物,德沃尔医生用如此长时间大规模的人体实验证实浆果与认知能力下降的关系尚属首次。

  营养均衡才是关键

  不论是历时25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还是6周的动物实验,科学家们都在努力地探寻着饮食习惯对大脑健康和功能的影响。

  正如加利福尼亚大学皮尼拉教授所说,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的确存在着加重脑部代谢机能障碍的可能。“人们要把食品添加剂类的果糖摄入控制到最低,用新鲜梅子和酸奶取代高糖的甜点,每天还可以吃一粒DHA胶囊抵消果糖对大脑产生的不利影响。”皮尼拉建议。

  “很有必要在您的饮食中加入蓝莓和草莓,不管是新鲜的还是冷冻的,这绝对是百益而无一害的,食用浆果作为公共健康信息其作用是巨大的,我们可以在享用美味的同时保持健康。”哈佛大学德沃尔医生的建议更加诱人。

  蒋卓勤教授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不只是蓝莓、草莓等浆果,所有的蔬菜水果,尤其是深颜色的果蔬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功能,但营养的摄入终究还要讲究均衡,“浆果再好也不可能代替鸡蛋”。

  不管你相信与否,这些基于最新科学研究成果的饮食营养建议,终究比那些铺天盖地的保健品广告来得真实、靠谱。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科学家利用数字格测试人们心理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31日消息,诚实从小就会被灌输到孩子们的脑子里,可真正能做到任何事都诚实的人并不多。根据科学家最新的研究表示,没有人可以做到真正的正值,所有人都会未来自己的利益而说谎。

  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杜克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丹(Dan Ariely)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中他表示自己通过测试,发现当今人们都会存在不诚实的行为。

  丹在文章中表示:“我利用一些实验证明了这件事,测试结果表明当人心理受到诱惑,内心产生利益驱动的情况下,往往会做出一些不诚实行为。”

  丹找了一些志愿者加入测试,在纸上有不同的矩形,每个矩形内有不同的数字,而有两个数字相加会等于10,志愿者要利用5分钟时间找到尽量多相加等于10的矩形。

  丹介绍找到的对数将得到响应的报酬,也就是找到的数量越多拿到的报酬也就越多。最后的结果将写在白纸上交给丹。第一组测试丹收集好结果,给出了相应的报酬。而第二组测试有所不同,丹收到白纸后,将它们扔入了碎纸机,随后由被测试者提供结果。

  两组测试相差明显,第一组平均找到的结果仅为6对,而第二组平均可以找到7对左右,有的人甚至找到8对、10对。丹表示,测试结果很明显,我们当中有一小部分人是社会中的耻辱,他们经常会伪造事实,比如说结果是10对的人。但很多人会撒一些小慌,或多或少的会夸大一些细节,这或许是人性上固有的一面,在未来我还会继续研究这样的课题。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揭露"2012末日"四大谎言 真正末日还需50亿年

  英根据面部表情研发谎言辨别器 准确率达90%

  反恐专家揭秘如何识别谎言 说谎者说不完整句子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科学家对不同体型老鼠进行测试

  几周之前,我曾看到一项有关快餐消费与抑郁症之间联系的调查。就在几天前,我又参与了一个关于高脂肪含量饮食和预防心脏病发作的研讨会。今天,我们又见到了一项与高脂肪含量饮食有关的研究,这次研究的对象是:老鼠和它们的抑郁症行为表现。高脂肪含量饮食究竟对生物有何不良影响?看起来,名目众多的各种新研究,已经把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了。

  但是本次研究至少表明,饮食引起的肥胖有可能导致老鼠出现疑似抑郁症的行为。不过,饮食习惯究竟是如何产生这些影响的,目前仍不清楚。

  一些研究已经发现,对于人类来说,肥胖症确实与抑郁症状有一定联系。但值得注意的是,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一些患有肥胖症的人也可能因为其他因素导致出现抑郁症状,比如经济状况,遗传,或其他并发症等。为了确定肥胖症本身是否会导致抑郁,首先必须人为制造出一些患肥胖症的群体,做为研究对照。

  所以,我们选择了老鼠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夏尔马和富尔顿给实验组的老鼠连续提供12周的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最终使它们的体重远远超过控制组的老鼠。然后,他们对这些老鼠进行了3项焦虑和抑郁方面的行为测试。

  上图便是3项行为测试的结果。第一组图为“十字迷宫实验”的测试结果,该实验中的迷宫被设计成十字形,其中有两端是开放的,另外两端则是密闭的。一般来说,老鼠喜欢呆在密闭的两端,因为它们更加偏爱黑暗和狭小的空间。如果老鼠呆在密闭两端的时间越久,则说明它越焦虑。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发现投喂高脂肪食物的老鼠呆在迷宫密闭两端的时间更久。

  在第二组的“空地”测试结果图中,研究人员得到了类似的实验结果。该实验中,老鼠被放置于开放的空地中,一般情况下,老鼠总是远离空地的中心,而更喜欢呆在较安全的空地边缘和角落处。如果老鼠越偏向于呆在空地边缘,则说明它越焦虑。同样,投喂高脂肪食物的老鼠比正常老鼠更加喜欢呆在空地边缘,表明它们更加容易焦虑。

  然而,焦虑测试并不能指示抑郁程度。在最后一组抑郁测试中,研究人员对老鼠进行了“强制游泳测试”。该实验中,老鼠被放入装满水的桶里。刚开始,它们会游上几分钟,但是当它们发现逃不出去之后,便停止了游动,开始采取消极的行为——任由自己在水面上漂浮。正常情况下,服用过抗抑郁药物的老鼠会游动得更久,而表现出抑郁症行为的老鼠会漂浮得更久。就本次实验结果来看,进食高脂肪食物的老鼠比正常老鼠漂浮的时间更长,表明它们的抑郁程度更深。
 
由高脂肪食物饲养的老鼠还有其他一些异常。疑似抑郁症的行为和压力应激反应的变化总是会被习惯性地联系起来,所以,研究人员还对老鼠体内与压力有关的荷尔蒙——皮质酮(类似于人体内的皮质醇)进行了检测。食用高脂肪食物的老鼠体内的皮质酮含量比正常水平略高,但是在感受到压力之后,它们体内的皮质酮含量会大幅升高。说明与正常老鼠相比,它们对压力更加敏感。此外,研究人员还研究了老鼠大脑内奖赏机制回路(比如伏核和终脑皮层)中的变异,结果发现,虽然这些变异通常并不能直接导致出现疑似抑郁症的行为,但是这些变异已经在其他关于高脂肪饮食的研究中被普遍发现,并且被认为与食用高脂肪食物的动物处理奖励的机制所发生的变化有关。
 
根据以上这些实验数据,研究人员总结道,由高脂肪饮食引起的肥胖症能够导致老鼠的疑似抑郁症行为。虽然这些原始数据非常有价值,但我还是认为该研究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研究人员并没有对老鼠进行其他类型的抑郁行为测试,比如“饮用蔗糖水”或“新环境导致食欲减退”等。肥胖的老鼠在游泳时更加费劲,这可能会影响“强制游泳测试”的结果。

  其次,目前已经证实了一些因素与抑郁症表现有关,我希望能够看到更多涉及这些因素的研究。比如,长期的精神紧张已被证实与抑郁症行为和神经形成减缓有关,抗抑郁药物对这些症状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什么不研究一下,高脂肪饮食是否可能引起神经形成减缓呢?与奖励机制有关的脑区所发生的变化,虽然也是引起抑郁行为的一个因素,但并不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

  再者,我认为该研究有必要在老鼠增肥前先进行一次测验。研究人员连续12周让老鼠进食高脂肪食物并让它们增肥,这样确实可行。但是这样的饮食也可能引起问题,比如因胰岛素无法分泌导致老鼠患上2型糖尿病。而此前的研究已经证明,2型糖尿病也与抑郁行为有关。毫无疑问这也将干扰本次实验的结果。其实,我更想知道,食用高脂肪食物6周之后老鼠们的情况,而那时正好是它们吃了很多食物但还没有出现肥胖症的前夕。

  最后,和其他优秀的科学家一样,我不禁要问,这些实验现象背后的机理是什么?高脂肪含量饮食或肥胖症究竟是如何导致抑郁行为的?是否与皮质酮和紧张程度有关?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高脂肪饮食又是如何影响到“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如果不是这样,又是因为什么其他原因?或许是多巴胺系统和奖励机制发生了改变,但这绝不能解释全部现象。真相到底如何,我想未来会给出答案的。但现在,我迫切想知道的是,那些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到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其背后的原理又是什么?

  相关阅读

  全球最胖男子368公斤 9.11之后11年未走出家门

  新概念"反重力"跑步机 可避免肥胖者锻炼时受伤

  英国新研制首款宠物犬"电梯" 专为肥胖狗狗设计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研究显示从一个人的上网习惯可以看出一个是否患有抑郁症。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21日消息,出于对便利性和私密性的要求,加之现代年轻人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人的会选择在网上进行抑郁症的自我诊断,比如使用健康资讯网站。但是有研究指出,我们或许可以从一个人上网的习惯和模式看出他是否有潜在或较为明显的抑郁倾向。这项研究的结果显示,有抑郁倾向或者患有抑郁症的人使用互联网的方式和心理健康的人有些许的不同。

  来自密苏里科技大的研究者们前不久在216名密苏里科技大的学生中做了一项调查,每个学生的结果都是匿名的,以此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结果显示,抑郁的人会花上更多时间浏览随机的网页和信息,并且在使用网络的时间中,有更少的时间是用在专一的,固定的事物上,比如解决学习和工作的问题等。同时,抑郁的人使用共享软件的频率更高,他们收发的电子邮件也更多。

  研究人员称这种随机的上网模式(比如前一秒还在刷微博,后一秒又跳到科学网(kexue.com)观看科普新闻,不多久又到视频网站去观看视频。编者注)可能指向注意力的缺失,而难以集中精力也是抑郁症的症状之一。

  除此之外,他们使用互联网或者上网设备的频率也有些不同,比如抑郁的学生可能每天花上8个小时上网,而随后的整整两天里他们都不想碰电脑。这项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得对抑郁症进行诊断,同时也对抑郁情绪有了更全面的理解。(科学网kexue.com 重林)

  相关阅读:

  抑郁症危害精神健康 适量体育锻炼可助缓解(图)

  心理郁闷小问题不可轻视 长期压抑或演变抑郁症

  家里有兄弟姐妹不易患抑郁症 负面情绪较少发生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近日有媒体称中国已将五月第二周的星期天定为“母亲节”,此消息被证不实。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专家学者们认为,中华民族有重视人伦亲情的优秀传统,呼吁确立“中华母亲节”,而不能把美国母亲节视作世界的母亲节,最终被“西化”。(5月13日新华网)专家学者的民族自尊心值得肯定。不过,美国有母亲节,我们就也设立一个,这似乎也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就算不在同一天,会不会也有“西化”的嫌疑呢?

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其本身就是不断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结果。“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才是我们这个文明古国仍然在新世纪充满活力的原因。如果我们至今还只是采取“农历”而拒绝“公历”,虽然没被“西化”,但显然是荒唐可笑的。

不管哪个国家的母亲节,其主题无非都是一个“孝”字。找一个合适的日子,向伟大的母亲表达我们的敬意,感谢她们为我们做出的辛勤付出,这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和“西化”没有关系。既然我们同样有这种情感,我们大大方方地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也在同一天过个母亲节,这无可厚非。

而且从时间上讲,把孟子母亲的生日农历四月初二作为中华母亲节,其操作性并不更具优势。因为农历的节日恰巧是双休日的概率并不大。说到这儿又想起来了,所谓的双休日、星期天,这本身就是舶来品,就是我们被“西化”的结果。

鲁迅先生曾经也写过类似的话题:“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彷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

可见,只要东西有营养,不管是大葱还是洋葱,辣椒还是胡椒,吃就是了。只要有利于弘扬孝道,就算是起源于西方的母亲节,过就是了。想跟人家学着过母亲节,还扭扭捏捏弄一个“中华母亲节”的称呼,就像放着洋葱不吃非得开发一款“中华式葱头”,总让人感觉有点不伦不类。

发表在栏目: 文化

  新华网巴黎4月25日电(记者王寰鹰 李明)法国宪法委员会25日确认并正式公布了法国内政部23日公布的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结果,社会党候选人弗朗索瓦·奥朗德和现任总统尼古拉·萨科齐的得票率位居前两名,将进入第二轮角逐。

  宪法委员会经核查后以各种不同技术原因取消了6个投票站的结果,但取消这些结果对最后计票结果的影响微乎其微。修正后的结果显示,奥朗德和萨科齐分别获得28.63%和27.18%的有效选票。极右翼候选人玛丽娜·勒庞获得17.90%的有效选票,左翼激进派候选人让-吕克·梅朗雄和中间派候选人弗朗索瓦·贝鲁分别获得11.10%和9.13%的有效选票,其他候选人的得票均不超过3%。

  这些结果与内政部公布的数据基本一致。不过,修正后的结果显示,这次选举登记选民约为4603万人,比内政部公布的数据略有减少;而投票率为约79.48%,比内政部公布的数据略高,但低于2007年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83.77%的投票率。

  此次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22日在法国本土全面展开。这次大选在本土、海外领地和境外共设立8.5万个投票站。由于时差关系,法国部分海外省和海外领地已提前投票。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媒体曝光不合格产品 药监局称最后检测尚未出来

  空心胶囊铬超标谁说了算

  本报记者 李松涛

  尽管13个药用胶囊产品已经被停止销售和使用,但其是否铬超标依然存疑。

  今天,来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最新消息是,该局督察组已经到达浙江省新昌县,会同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药用空心胶囊生产企业进行检查。

  4月15日,一则报道将药用空心胶囊推到风口浪尖。根据这则报道,有9家企业生产的13个批次的胶囊产品铬超标。

  “对媒体报道的这13个批次的胶囊产品,我们很重视。所以暂停其销售和使用,但现在还是存疑阶段。这些产品是否真的铬超标,还要看抽检之后的结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内部人士这样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由此看来,尽管媒体的报道拿出了检测数据,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为,这些数据尚不能作为执法依据。换句话说,只有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了抽检之后,才能确定哪些产品铬超标。

  现有检测结果可否作为药监局执法依据

  据知情人士透露,4月15日晚,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紧急召开会议,研究如何检验媒体所报道的13个批次的胶囊产品。该院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属的检验机构。

  16日凌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网站就药用空心胶囊铬超标一事表态:对媒体报道的13个铬超标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待监督检查和产品检验结果明确后,合格产品继续销售,不合格产品依法处理。对违反规定生产销售使用药用空心胶囊的企业,将依法严肃查处。

  “这样的表述其实很有意思,一般老百姓会觉得药监局反应挺快的——媒体一报道,药监局就马上查处了。”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媒体报道明明有检测结果,为什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要监督检查相关产品?而且,还要在监督检查之后才能确定如何处理相关企业?

  据悉,媒体的记者分别在北京、江西、吉林、青海等地,对药店销售的一些胶囊药品进行买样送检。检测项目主要针对药品所用胶囊的重金属铬含量。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反复多次检测确认,9家药厂生产的13个批次的药品,所用胶囊的重金属铬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2mg/kg的限量值,其中超标最多的达90多倍。

  这个检测结果有没有法律效力?能不能作为相关部门执法的依据?

  如何判断权威检测机构资格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要对相关企业进行处理,必须依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拿出的相关检测结果。

  根据公开资料,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是一家隶属于国家质检总局的国家级公益型科研机构,是在原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研究所(1979年成立)和原国家质检总局动植物检疫实验所(1954年成立)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该研究院下面有若干个检测中心,综合检测中心就是其中一个。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的检测项目包括食品保健品、快速消费品、电子电器产品、化工产品(材料类)等。

  “如果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承担相关的检测任务,其检测结果是可以作为执法依据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基本上检测机构都是依附于相关部委。如果这些检测机构被授权,其出具的检测结果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应。

  但汪玉凯也表示,一家隶属于国家质检总局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结果,是否可以成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依据,还不是很清楚。我国的相关部委往往都设立自己的检测机构,这些检测机构也曾经出现过偏袒行业、掩盖行业问题的事情。

  但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是权威部门的检测机构,其检测结果理所当然具有法律效力,当然可以作为相关部门的执法依据。”竹立家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需要再进行抽检了,可以依据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的检测结果,判断那13个批次的胶囊产品是否存在铬超标的问题。

  在竹立家看来,如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承认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出具的检测结果,那该局下属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出具的检测结果也存在是否可以被信赖的问题。

  竹立家说,只要是我国政府认定的权威检测机构,其出具的检测结果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不能因为这个检测机构隶属于另一个部委,就不予承认。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目前还没有给出抽检结果的时间表。众多业内人士关注的是,如果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最终给出的检测结果与中国检验检疫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出具的检测结果不一样,该以哪个检测结果为准?

  食药领域如何杜绝问题频发

  人们迫切想知道的是,这些产品是如何避开药监部门的监管,流入市场的?

  据知情人士透露,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在18日召开专家研讨会,以搞清楚目前药用空心胶囊的安全性究竟如何。

  “在药品的生产过程,有太多可以偷工减料的环节。一些企业表面通过了GMP(良好作业规范),实际上根本不按照GMP的要求进行生产。”一家合资药品生产企业的总监告诉记者,该公司进入我国内地市场的时候,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药用空心胶囊,没办法只能选择进口产品,后来在我国内地买了一家企业自行生产药用空心胶囊。

  这家合资药品生产的企业的总监告诉记者,所有药品生产企业对这个事情都心知肚明。即使是在空心胶囊质量普遍不高的情况下,也依然有质量高下之分。为什么一些企业,就敢选择那些质量更低的空心胶囊?

  在我国,药用空心胶囊的市场非常大。此次媒体调查的浙江新昌县儒岙镇,就有胶囊工厂43家,年产胶囊1000亿粒,约占全国药用胶囊产量的三分之一。

  按照中国医药包装协会的数据:明胶价格以1万粒为计价单位,优等明胶价格150元上下,平均1分多一粒;而工业明胶仅60元上下,平均1粒仅为两三厘钱。

  “在我国,很多企业还处在为了积累资本而不惜采取非法手段的阶段,不仅药品行业存在这种情况,其他行业也同样存在。”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专家孙忠实告诉记者,此次媒体曝光的企业用工业明胶替代药用明胶,就是图利。

  不过,在孙忠实看来,之所以这些企业敢这样做,也跟我国相关标准有关。

  “2010年之前,我国是没有铬的检测指标的。”孙忠实说,当时除了极个别研究所有检测铬的仪器设备外,绝大多数机构都没有这样的设备。当时对铬的认识并不多,还没有认识到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成分。

  2010年,《中国药典》被修订,其中明确规定,药用胶囊以及使用的明胶原料,重金属铬的含量均不得超过2mg/kg。

  不过,这个新的规定也似乎没有得到企业的足够重视。

  “药典规定了铬的标准之后,药厂就应该严格执行。但事实上,很多药厂依然购买那些没有执行新标准的药用空心胶囊。”孙忠实说,很多企业就是图便宜,却忘记了责任。

  在孙忠实看来,我国药品有成千上万种,食品的种类就更多,仅仅依靠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无法做到完全的监管。“药监局肯定有责任,但实话实说,药监工作人员才有多少?根本不可能深入到每一家药厂的每一个环节,明明制定了GMP,但企业就是不执行,该怎么办?”

  “在食品药品领域已经有太多沉痛的教训,该怎么做才能杜绝这些层出不穷的问题?”竹立家告诉记者,相关的监管部门要提高责任心,真正做到为百姓负责。此外,还需要加大惩处力度,让那些弄虚作假的企业家再也不能进入这个行业。

  本报北京4月17日电

  工业明胶和药用明胶差价巨大

  胶囊危机对正规明胶企业不是坏事

  本报记者 王超 实习生 丰家卫

  整个中国药品行业正在被小小的胶囊搅动着。

  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调查,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进行脱色漂白和清洗,随后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浙江新昌县药用胶囊生产企业,并最终流向药品企业。

  明胶,这个多数人可能都没听过的原料,一下成了街谈巷议的“焦点”。

  明胶可分为食用、药用、照相及工业明胶。食用明胶主要用于糖果、果冻、奶制品、肉罐头等食品生产,其衍生产品水解胶原蛋白也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生产。工业用胶作为工业粘结剂材料被广泛应用。

  据悉,随着世界各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医药、化妆品、食品饮料对明胶用量的扩大,2012年全球明胶市场总消费量将达创纪录的35.9万吨。

  据医药投资人姜广策介绍,中国上规模的正规明胶企业有两家,青海明胶是其一,另一家是位于广东开平的法资企业。而在浙江新昌一带有大量的作坊式明胶、胶囊企业。使用工业皮革下脚料制作明胶的问题由来已久,始终得不到良好治理。

  正规药用食用明胶跟工业明胶间差价巨大。姜广策说。正规骨明胶是从牛骨中提取,而工业明胶从皮革的下脚料中获得。

  根据明胶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国内有100多家明胶生产企业,获得国家生产许可证的食用明胶企业有40多家,药用明胶生产企业有20多家。同时,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明胶出口国。

  据明胶协会理事长王敬忠透露,1吨食用明胶的原材料成本,大概在3000元左右,而食用明胶的市场价是原料价的10倍。

  某上市公司的董秘称,食用明胶和药用明胶的规格标准主要按照“冻力”(指一定比例相同温度下胶冻的软硬程度)划分。2010年版中国药典要求,用于药用明胶的明胶冻力不小于180冻力,并需说明它是专用于空心胶囊(即硬胶囊)生产用的。食用明胶国家要求不小于50冻力。工业明胶则是按照粘度划分,一般粘度在4度。

  工业明胶一般价格在9000多元/吨,粘度6度左右的价格在11000元/吨,粘度每增一度,价格每吨要增加2000元。120冻力的食用明胶价格在19000元/吨左右,140冻力的价格在21000元/吨以上,每增加20冻力,每吨的成本就增加2000元。

  2010版药典明确要求,医用明胶一般在180冻力以上。而180冻力的每吨价格在30000元以上,指标更高的医用明胶能达到每吨50000元。

  这位董秘称,按照2010版药典的要求,一般药用明胶价格是一般工业明胶价格的3倍以上。如此大的差价,吸引不法企业铤而走险,用低价工业明胶以次充好,冲击正规的药用明胶企业。

  Wind资讯数据显示,主营产品中有明胶的只有4家上市公司,分别是东阿阿胶、青海明胶、金陵药业和东宝生物。

  据姜广策介绍,青海明胶是国内最大的明胶生产企业,始终面临低价劣质明胶的冲击,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生动案例。

  青海明胶2011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85亿元,同比下降33.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22.41万元,2010年净利润为55.42万元。

  该公司表示,报告期业绩亏损主要原因有,国家指标调整导致子公司青海明诺胶囊有限公司部分存货报废;明胶产能未完全释放,毛利率没有达到计划指标等。

  该公司医药用胶囊的产能每年100亿颗左右,而目前产量每年80亿颗左右。2011年胶囊业务亏损。

  银河证券分析师刘彦明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目前全国每年胶囊药品的销售大约2000多亿元,问题胶囊大约200多亿元,大约占总销量的10%。目前暴露的问题胶囊只是一小部分,只处理十几家问题胶囊企业是不够的。

  “这个行业有大问题,需要彻底整顿,200多亿元的问题胶囊流入市场,危害不亚于当年的三聚氰胺。” 刘彦明说。

  不过,姜广策并不认为问题有这么严重。他介绍,铬有致癌性,因此劣质明胶是健康的潜在威胁。但2011年中国医药工业产值是1万亿元,使用劣质明胶的产品只是那些超低价竞争的产品,占比应该不到一成,不能说是全局性问题。

  刘彦明说,国家整顿不法明胶企业,对行业是一个好消息。如果国家整顿力度足够大,正规企业能够发展,明胶市场就会变得健康。

  青海明胶在其2011年年报中称,国家对医药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监管力度加大,将促进明胶、胶囊行业发展和升级,生产不规范、规模小的明胶企业必将被限制、被淘汰,明胶行业的全球整合也在加速。公司所处行业的下游市场主要是医药领域和食品领域,这两个领域的共同特点是受经济波动影响小,发展稳定,明胶行业及胶囊行业将有较大机遇。

  姜广策称,如果有关部门对明胶加大查处力度,则不规范的小企业被淘汰后释放出来的市场空间应该能被规范企业占领。最关键的是国家应该尽快扭转唯低价是取的招标模式,否则在价格压力下药企低价原料导致的质量事故还可能发生。

  资本市场已经对明胶的正规军表示了欢迎。

  4月16日,截至收盘,青海明胶涨停,报5.96元;东宝生物涨3.98%,报24.31元。

  4月17日,青海明胶均价6.56元,涨幅10.07%;东宝生物均价26.55,涨幅10.00%。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2009年7月23日,哈勃望远镜拍摄到木星表面明显的碰撞“擦痕” 
 研究小组的模拟实验参数表格 

  对比两次碰撞事件之后大气层密度分布状况,图左是1994年7月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碰撞角度,图右是2009年天体碰撞角度,木星大气层密度未被破坏的侧面轮廓位于图像背景。

  据国外媒体报道,1994年7月,业余和专业天文学家都观测到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分解进入木星大气层,虽然这种类型的碰撞非常罕见,但事隔15年在2009年7月份木星表面出现第二次碰撞。此次碰撞的天体并未直接观测到,因此天文学家仅能依据图像中木星大气层的干扰情况来分析判断。

  美国佛罗里达中央大学的贾拉德-庞德和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研究小组共同研究分析2009年木星遭受碰撞的原因,由于没有直接的碰撞事件观测记录,研究小组使用数值模拟来更好地理解形成木星大气层较大干扰的原因。

  使用三维流体力学代码,研究小组模拟了8次天体碰撞,他们选用的天体直径分别为0.5千米和1千米,不同的密度和成分(玄武岩或者冰)。通过使用相同的碰撞角度(69度)和碰撞速度(61.4千米/秒),研究小组能够将2009年7月碰撞木星的天体可能的体积和构成成份缩小在较小范围内。

  通过将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作为2009年碰撞事件的模拟对比,显示出碰撞形成羽状烟柱的差异性。2009年天体碰撞木星的角度将形成较浅的碰撞深度,以及较小、较平缓的烟柱。研究小组的模拟结果显示0.5千米直径天体碰撞可产生较小、平缓的烟柱,而1千米直径天体则可以产生较大、较快的烟柱。

  天体碰撞穿透深度显然与碰撞天体的性质有关,在一定的碰撞角度,较大、较密集的碰撞天体,将更深地进入木星大气层。当研究小组对比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碰撞和2009年碰撞事件之后的状况,他们发现了一些差异之处。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产生的木星大气层干扰显著比2009年碰撞事件较大、较快。

  研究小组模拟的8次天体碰撞中,多数0.5千米直径的天体不能计算作为2009年碰撞木星形成大气层干扰的因素。直径较小的天体无法足够渗透,在木星同温层形成壮观的干扰。通过计算模拟0.5千米直径天体的碰撞结果,研究小组能够界定出2009年7月碰撞天体的最小体积和密度,虽然多数0.5千米直径的碰撞天体已排除,但是0.5千米直径的玄武岩天体,以及所有1千米直径碰撞天体都会在木星大气层中产生足够强烟柱,抵达木星对流层氨冰云层高度。

  研究小组提及目前有必要进行更多的模拟实验,从而以附加的参数来更好地缩小碰撞特征。此外,研究小组声称,氨气从对流层顶部传输至同温层,意味着必须对碰撞烟柱进行调查。在附加的研究中,研究小组希望未来能够提炼出2009年7月份木星碰撞事件相关大气层干扰的可能。研究小组的这项研究报告现发表在2月1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期刊上。(卡麦拉)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我不应该滥杀无辜”——哈医大一院伤害医务人员犯罪嫌疑人回忆经过

  新华网哈尔滨3月29日电 (记者熊琳、王春雨) 29日,新华社记者在哈尔滨市南岗区看守所采访了哈医大一院“3·23”伤害医务人员犯罪嫌疑人李某某。李某某告诉记者:“我不应该滥杀无辜”。

  “当时我和我爷爷来哈医大看病。我感觉大夫好像是麻烦我。之后感觉脑袋一热,就把大夫给杀了。”李某某表示,他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和肺结核,据他回忆,这次来就是为了打“类克”(一种治疗药剂名称)。医生说他有肺结核不能打,要求他先去胸科医院做检查。他将胸科医院检查结果拿回来给医生看后,医生觉得不行,不收他入院。

  李某某说:“当时我非常生气,我和爷爷大老远来的,他们不理我,我挺恨大夫的。”离开医大一院后,李某某的爷爷说不收就回家吧。他没有听老人的话,偷偷地买了水果刀,直接冲进医生办公室。

  在谈及医生对他的态度时,李某某两次使用了“还行吧”这个词语。“我对医生肯定有误解,但他们也不全对吧?”他说,医生确实给他解释了不能打“类克”的原因。“但前两个月我就在这儿治疗,当时大夫给我开了两个月的治肺结核的口服药,吃完药再来,结果这次来又不行了。”他说,医生不了解他的辛苦。

  李某某说:“发病的时候我非常痛苦,腿部膝盖和胯骨都特别疼、肿,行动不便。”他说,他家离哈尔滨挺远,家里条件也很困难,爷爷还患有胃癌,一次次做检查加上人生地不熟等等因素,让他和爷爷都非常辛苦。

  李某某说:“我不应该滥杀无辜。”他说,自己这么做不正确。现在他很想家人,一时冲动犯下大错。

  人民日报:媒体报道医患关系等应多传递温暖希望

  哈尔滨杀医患者2年求医6次 警方称属激情杀人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7)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据国外媒体报道,宇宙一团巨大的气体云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坍缩,这时候年轻的恒星就会在此诞生,随即行星的形成过程也会开始演化了。但是这并不是所有气体云的形成过程都如此按部就班,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一种新的形“制造”机制,揭示了为什么有些“婴儿”恒星周围可能无法演化出行星,而另外一些恒星周围却充满了恒星。传统意义上认为一颗“婴儿”恒星在其演化过程中会在其周围出现原始行星盘,不断地聚拢气体等物质,通过漫长的吸积过程将气体和尘埃旋转聚集,并最终将这些原料“制造”出各种井然有序、形态迥异的外星世界。


宇宙中的“胎盘”

  对于一个理想的行星系统而言,每个行星世界的轨道与主恒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间隔。然而,一个系外行星“狩猎”观测站发现太阳系外的行星世界存在各种奇特的情况,显然它们不遵守秩序。一组天文学家近日认为他们可能找到了这个谜团的答案,通过模拟行星系统的形成过程后,观察到那些不遵守秩序的系外行星如何在新的“制造”机制下扮演重要的角色,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进行了比较。

  据亚利桑那大学月球和行星实验室助理教授伊拉里亚帕斯库奇(Ilaria Pascucci)介绍: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行星在年轻恒星周围的轨道分布并不是非常流畅,相反会出现行星“荒漠”,即一颗行星都不存在,而有时候在特定位置还可出现“连环撞车”。相关的结果也发表在3月19日于德克萨斯州举行的月球和行星科学大会上。那么“行星荒漠”与“连环撞车事故”是如何形成的呢?在年轻的“婴儿”恒星诞生后,在其周围会出现旋转的气体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气体云会逐渐形成扁平状,进而演化出类似盘状的行星盘,而行星就会在其中诞生。

  然而,在这一切发生之前,引力牵引与“拔河”会在原始行星云与尘埃中上演。“婴儿”恒星却以原始行星盘上物质“为食”,逐渐增加自己的质量并产生强大的引力场而拉拢更多的物质。与此同时,“婴儿”恒星发出能量强大的辐射将原始行星盘推离,高效地将正在落入恒星的气体和尘埃滞留以一定的间隔,在某个时刻时,向外辐射的推动力与恒星引力之间达到了平衡点,这样便将“婴儿”恒星周围的区域清理干净了。这个理论很好的揭示了在形成期内所发生的事件。但是帕斯库奇助理教授的研究团队同时也指出“婴儿”恒星所产生的强大辐射也具有热效应,同样会作用于原始行星盘上。

  英国莱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理查德·亚历山大(Richard Alexander)认为:在非常靠近恒星的行星盘物质具有非常高的温度,在强大引力与辐射推动力的作用下,它依然会处于一个稳定的位置,而原始行星盘上的引力较弱的区域,被加热的气体就会逃逸到宇宙空间中。亚历山大同时也是本项研究的合著者。这个现象的天文学上被称为光致蒸发,也意味着“婴儿”恒星系统中的质量出现了损失。如果远离光致蒸发区域,恒星的能量辐射太弱而不足以加热物质,因此这个现象仅在距离“婴儿”恒星较近的的原始行星盘上发生。

  帕斯库奇与亚历山大指出一颗类似于太阳级别的恒星,其光致蒸发区域位于一至两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为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巨大质量的行星会在“婴儿”恒星周围形成,但这些行星仍然被植入原始行星盘上的物质。而新生的恒星可通过引力“制造”出一些原始行星盘上的物质,新产生的物质会“拖绑”行星盘上物质的旋转,减缓其轨道的动量。

  这时候,当原始行星盘上的物质旋转速度逐渐下降后,便会失去它们的轨道而越来越靠近“婴儿”恒星并最终落入其中,行星迁移的过程也使得巨大质量的行星朝着光致蒸发的区域前进。因此,“婴儿”恒星周围的行星便会出现“连环撞车”,这种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已经在我们所发现的许多行星系统中存在。随着开普勒系外行星探测器探索任务的继续,位于类太阳恒星一个天文单位之内的巨型气态行星将变得更加不稳定。(Everett/编译)

  相关阅读

  天文爱好者野外拍经典 遥远银河恒星摆彩虹奇观

  光回波揭170年前惊人画面 恒星大喷发浮出水面

  "引力透镜"可发现黑洞存在 实现恒星际之间通讯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1 页,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