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电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和西贝柳斯音乐学院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人类的音乐天赋具有很强的遗传性。

  当地媒体23日报道说,芬兰研究人员选择来自31个芬兰家族的400名音乐家、业余爱好者和未受过音乐训练的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听觉构建能力测试、西肖尔音高分辨和时间辨别测试等评估受试者的音乐才能。此外,研究人员还采集了12岁以上受试者的血样。

  结果发现,在芬兰音乐世家的音乐才能中,约有50%可解释为基因因素。研究人员说,这是首次在分子遗传学层面揭示音乐天赋的遗传性。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华龙网2月19日19时讯 (数字记者 汤丹) 今日18时30分,重庆市万州区纪委向华龙网记者通报,万州区纪委根据调查结果,于今日下午就媒体报道的“官二代吃空饷两年”一事作出处理。

  万州区纪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新京报》2月18日报道的“官二代吃空饷两年”一事后,万州区纪委按照区委的要求迅即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

  这位负责人表示,区纪委根据调查结果,对此事作出了处理:一、李果未经批准,擅自离开工作岗位长达两年,其行为已构成旷工,责成万州区人力社保局按照相关规定,对李果予以辞退;二、李果在万州驻京联络处工作期间所领取的工资、津贴及福利由驻京联络处进行账务核实后,责成全额清退;三、责成万州驻京联络处健全制度,加强管理,严格考核。

  这位负责人强调,区纪委同时将对万州驻京联络处负责人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责任进行调查。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理论催化研究组与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在碳与过渡金属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纳米快报》上(Nano Letter, 2011, 11 (2), pp 424–430,DOI: 10.1021/nl103053t)。
深入研究碳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相互作用,对于理解合成气转化、烷烃活化、以及水煤气变化等催化反应过程中的积碳产生,抑制催化剂失活,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此研究对于理解石墨烯在金属表面的生长机理极具参考价值。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碳材料,在高性能纳米电子器件、复合材料、场发射、气体传感器及能量存储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
李微雪研究员及其博士生马秀芳同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R. Schaub课题组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隧道扫描电镜实验相结合,通过乙烯在Rh(111)表面上吸附、程序升温裂解,深入研究了Rh(111)表面上石墨烯成核过程和生长机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成核难易程度及其前驱体大小,由碳碳成键、碳和金属成键的竞争相对强弱来决定。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和实验的合作,研究人员精确确定出在Rh(111)表面上,石墨烯成核的前驱体为由七个六圆环、共计24个碳原子的团簇组成;成核前驱体形成后,碳团簇进一步通过SmoluchowskiRipening机理生长为完整的石墨烯。
由于碳与金属相互作用的强弱程度会随着金属催化剂以及表面取向的不同而不同,该研究结果意味着可以通过改变催化剂的组分及结构,来影响催化剂表面积碳成核的难易程度,控制前驱体尺寸的大小,从而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抗积碳、抑制失活的能力。
该研究结果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大规模制备高质量的石墨烯也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来源':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更多阅读 《纳米快报》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周四, 17 2月 2011 14:53

肝脏及肝癌miRNA组研究获进展

2011年2月的《癌细胞》(Cancer Cell)杂志发表了曹雪涛院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关于人类肝脏及肝细胞癌miRNA组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
miRNA是非编码RNA中的一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其在肿瘤组织中表达异常,并在肿瘤恶性演进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可导致肝脏产生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等一系列病变。肝癌在亚洲,特别在中国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为克服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在本项研究中该小组首次采用大规模平行测序的方法对正常肝脏组织、HBV或HCV感染的肝脏组织以及肝细胞癌组织的miRNA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miRNA-122、miRNA-192和miRNA-199a/b-3p在正常肝组织中表达最为丰富。而与正常肝组织相比,miRNA-199a/b-3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通过大量样本的分析发现miRNA-199a/b-3p的表达降低与肝癌病人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这些结果提示,miRNA-199a/b-3p可能成为肝癌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标。随后该小组还对miRNA-199a/b-3p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下调的机制,以及miRNA-199a/b-3p表达下调促进肝癌恶性演进的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肝癌细胞组蛋白的异常修饰是导致miRNA-199a/b-3p表达下调的主要原因;miRNA-199a/b-3p可通过抑制肿瘤促进因子PAK4的表达,阻断PAK4/Raf/MEK/ERK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miRNA-199a/b-3p的表达降低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该项研究还提示我们,肝脏及肝癌组织的miRNA组研究可能对于我们了解miRNA在肝癌及其他肝脏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研究是有第二军医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完成。(来源:河北医科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 刘丹 施明) 更多阅读 《癌细胞》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理论催化研究组与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在碳与过渡金属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纳米快报》上(Nano Letter, 2011, 11 (2), pp 424–430,DOI: 10.1021/nl103053t)。
深入研究碳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相互作用,对于理解合成气转化、烷烃活化、以及水煤气变化等催化反应过程中的积碳产生,抑制催化剂失活,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此研究对于理解石墨烯在金属表面的生长机理极具参考价值。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碳材料,在高性能纳米电子器件、复合材料、场发射、气体传感器及能量存储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
李微雪研究员及其博士生马秀芳同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R. Schaub课题组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隧道扫描电镜实验相结合,通过乙烯在Rh(111)表面上吸附、程序升温裂解,深入研究了Rh(111)表面上石墨烯成核过程和生长机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成核难易程度及其前驱体大小,由碳碳成键、碳和金属成键的竞争相对强弱来决定。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和实验的合作,研究人员精确确定出在Rh(111)表面上,石墨烯成核的前驱体为由七个六圆环、共计24个碳原子的团簇组成;成核前驱体形成后,碳团簇进一步通过SmoluchowskiRipening机理生长为完整的石墨烯。
由于碳与金属相互作用的强弱程度会随着金属催化剂以及表面取向的不同而不同,该研究结果意味着可以通过改变催化剂的组分及结构,来影响催化剂表面积碳成核的难易程度,控制前驱体尺寸的大小,从而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抗积碳、抑制失活的能力。
该研究结果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大规模制备高质量的石墨烯也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来源':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更多阅读 《纳米快报》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周四, 17 2月 2011 14:53

肝脏及肝癌miRNA组研究获进展

2011年2月的《癌细胞》(Cancer Cell)杂志发表了曹雪涛院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关于人类肝脏及肝细胞癌miRNA组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
miRNA是非编码RNA中的一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其在肿瘤组织中表达异常,并在肿瘤恶性演进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可导致肝脏产生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等一系列病变。肝癌在亚洲,特别在中国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为克服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在本项研究中该小组首次采用大规模平行测序的方法对正常肝脏组织、HBV或HCV感染的肝脏组织以及肝细胞癌组织的miRNA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miRNA-122、miRNA-192和miRNA-199a/b-3p在正常肝组织中表达最为丰富。而与正常肝组织相比,miRNA-199a/b-3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通过大量样本的分析发现miRNA-199a/b-3p的表达降低与肝癌病人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这些结果提示,miRNA-199a/b-3p可能成为肝癌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标。随后该小组还对miRNA-199a/b-3p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下调的机制,以及miRNA-199a/b-3p表达下调促进肝癌恶性演进的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肝癌细胞组蛋白的异常修饰是导致miRNA-199a/b-3p表达下调的主要原因;miRNA-199a/b-3p可通过抑制肿瘤促进因子PAK4的表达,阻断PAK4/Raf/MEK/ERK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miRNA-199a/b-3p的表达降低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该项研究还提示我们,肝脏及肝癌组织的miRNA组研究可能对于我们了解miRNA在肝癌及其他肝脏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研究是有第二军医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完成。(来源:河北医科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 刘丹 施明) 更多阅读 《癌细胞》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16日消息,经过该所科学家采集研究,外来物种入侵导致国家II级保护动物星云湖纯种大头鲤已经灭绝,目前星云湖中的现生鲤鱼多为大头鲤及多种鲤鱼的杂交后代。

  星云湖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属富营养化湖泊,湖中分布有很多云南特有的鲤科物种。其中大头鲤由于其特有性及珍贵性,被列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近年来,星云湖外来物种入侵较为严重,了解目前星云湖土著鲤鱼种群构成和生存状态,可对星云湖土著鲤鱼种群保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日前,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杨君兴研究员课题组整理了最近几年在星云湖中采集到的鲤鱼样本,并将之与该所鱼类标本库的馆藏标本进行了比对。形态学分析显示,最近几年间采集到的“大头鲤”标本介于大头鲤和普通鲤鱼之间,与星云湖其他鲤鱼均无形态学重合。但线粒体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采集到的大部分鲤鱼与大头鲤同源性较高,其余部分鲤鱼则和其他地区鲤鱼序列同源性较高。

  杨君兴告诉中新社记者,课题组将这些结果结合相关历史资料进行分析,结论表明目前星云湖中的纯种大头鲤已经灭绝。由于星云湖中已经引入多种来源的外来鲤鱼,该湖中的现生鲤鱼多为大头鲤及多种鲤鱼的杂交后代,来源包括原产黑龙江的鲤鱼、元江的华南鲤、锦鲤、欧洲的鲤鱼等。(杨洋张刚强)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法国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研制的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在雌性猕猴身上实验成功。实验结果表明,疫苗能够有效防止艾滋病通过性途径传播。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以及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美国最新一期《免疫学》(Immunity)杂志上报告说,为了验证疫苗的有效性,研究人员对5只雌性猕猴进行了鼻部和肌肉注射。结果显示,在疫苗的保护下,雌性猕猴对阴道感染艾滋病产生了免疫,其血清化验始终呈现阴性。此外,进一步的实验表明,这种新型疫苗对预防普遍存在于欧美和印度的艾滋病B亚型和C亚型病毒效果明显。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摩根·邦塞尔表示,这种疫苗目前仅在雌性猕猴身上实验成功,而且获得这一结果的前提是实验对象的阴道没有创伤,如果要进一步确认疫苗的有效性,还需要对雄性猕猴展开实验。(来源:新华网 李学梅)
更多阅读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法国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研制的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在雌性猕猴身上实验成功。实验结果表明,疫苗能够有效防止艾滋病通过性途径传播。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以及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美国最新一期《免疫学》(Immunity)杂志上报告说,为了验证疫苗的有效性,研究人员对5只雌性猕猴进行了鼻部和肌肉注射。结果显示,在疫苗的保护下,雌性猕猴对阴道感染艾滋病产生了免疫,其血清化验始终呈现阴性。此外,进一步的实验表明,这种新型疫苗对预防普遍存在于欧美和印度的艾滋病B亚型和C亚型病毒效果明显。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摩根·邦塞尔表示,这种疫苗目前仅在雌性猕猴身上实验成功,而且获得这一结果的前提是实验对象的阴道没有创伤,如果要进一步确认疫苗的有效性,还需要对雄性猕猴展开实验。
更多阅读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法国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研制的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在雌性猕猴身上实验成功。实验结果表明,疫苗能够有效防止艾滋病通过性途径传播。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以及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美国最新一期《免疫》杂志上报告说,为了验证疫苗的有效性,研究人员对5只雌性猕猴进行了鼻部和肌肉注射。结果显示,在疫苗的保护下,雌性猕猴对阴道感染艾滋病产生了免疫,其血清化验始终呈现阴性。此外,进一步的实验表明,这种新型疫苗对预防普遍存在于欧美和印度的艾滋病B亚型和C亚型病毒效果明显。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摩根·邦塞尔表示,这种疫苗目前仅在雌性猕猴身上实验成功,而且获得这一结果的前提是实验对象的阴道没有创伤,如果要进一步确认疫苗的有效性,还需要对雄性猕猴展开实验。(李学梅)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7 页,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