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研制了一款神奇的增强型护目镜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研制了一款神奇的增强型护目镜,其主要的功能是可帮助航空公司的飞行员们在大雾弥漫的天气中看清机场跑道,也被称为“透视眼镜”。这款眼镜可以固定在飞行员的头部,并随着头部的运动而转动,液晶屏幕上将会显示出跑道的叠加线、塔台位置以及机场上其他飞机的活动情况,这对民航飞行员而言无疑是一个宝贵的工具,尤其是在降落的时候。
镜中画面
当飞行员转动头部时,“透视眼镜”将会实时地反映出虚拟的场景,就如同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保持一种动态的虚拟变化。根据位于弗吉尼亚州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兰利研究中心电子工程师特雷亚瑟(Trey Arthur)介绍:如果飞行员对一个机场并不熟悉,那么他们不得不拿出地图来研究。而这个“透视眼镜”可以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眼睛中会显示出新机场的航线,并以数字标明,还可以告诉他们去哪些地方走哪条跑道,以及如何才能在降落或者起飞的时候将机头正对在跑道中心线上。
美国宇航局研制的这款神奇眼镜使得飞行员在大雾天气可更加安全地飞行,尽管目前在民航飞机驾驶舱内有许多液晶显示屏,上面显示了许多类似的信息,但毕竟需要飞行员分散注意力去观察液晶屏上的内容,如果将这一切通过技术手段缩小到一个小屏幕上,并佩戴在头部,可反映出真实世界的所有信息,因此是一种非常好的创新,可以阻止潜在的灾难发生。
在民航客机降落时遇到大雾天气被证明是一个真正的危险,比如在1977年发生在西班牙特内里费岛的重大空难事故,震惊了整个航空界。当时荷兰皇家航空的波音747在加速起飞过程中与泛美航空的波音747高速相撞,两架满载燃料与人员的大型波音747宽体客机燃烧的大火造成了583人死亡。电子工程师特雷亚瑟认为:如果机场上空因为大雾而看不到塔台和机场的其他部分,我们将会在“透视眼镜”中通过真实环境的虚拟而呈现出来,可增加飞行员对机场态势的感知能力。
“透视眼镜”中还包括了全球定位导航信号、传感器、头戴式显示器(HWD)以及图像处理设备,眼镜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监控分布在驾驶舱周围的传感器,使用这些标记坐标和内置陀螺仪,就如同我们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中的类似功能,可使“透视眼镜”计算出飞行员的视线角度和对可视化的周围环境进行叠加,这些参数包括机外空气速度、高度以及方向,这些空速仪分布在飞机的顶部。根据最新的飞行员测试报告,这副“透视眼镜”受到的评价比目前民航客机上使用的液晶显示器要高,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在向合作运营商提供这项技术。(Everett/编译)
相关阅读
考古学家们介绍了新恐龙,它们的嘴与鹦鹉十分相似
科学网(kexue.com)讯 近日考古学家在加拿大有了新收获,全新的两角恐龙化石被发现。根据介绍,这是新发现的品种,名字还没有确定,考古学家认为,它们被并名为两角龙还并不适合,因为它们的角并不明显,而它们的形状与目前大家熟知的三角龙有些相似。
考古学家们介绍了新恐龙,它们的嘴与鹦鹉十分相似,大约生活在750万年到830万年前,不过也有争议存在,专家们对于它是恐龙还是鸟类曾做过辩论。
首席研究员克利夫兰自然博物馆的迈克尔-莱恩博士表示:“这是全新的发现,它填补的有角恐龙缺少的情况,此前我们只认为三角龙存在,而现在这样的观点需要改变了,这似乎填补了三角龙到普通恐龙之间进化的空白。”
电影侏罗纪公园中三角龙
迈克尔还说道:“虽然有记载有角恐龙起源于亚洲,不过我们分析,这样的新物种或许仅生存在北美,大约在830万年前,而他们的身高大概2米左右,体重还不到90公斤,在恐龙家族中很不起眼,未来我们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科学网(kexue.com)讯 这张图片是一辆F1赛车模型,看起来它有些普通,不过几乎所有人都对这样的模型感到惊讶,因为它是在太小了。
根据外国媒体报道,这个F1赛车模型仅仅长0.028厘米,仅仅为1毫米的四分之一,所有人都惊叹这样的作品。它是利用全新的双光子光刻技术制作的,目前这项精密的技术采用高度集中的光束,是雕刻品成为变硬的树脂分子。
全新打印技术
目前这样的精密技术通常运用在家庭打印中,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市场中还很难见到这样技术的打印机。科学家称这项技术将在未来纳米打印技术开了好头,在科学医学中更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未来,你甚至可以利用自己的家庭打印机,打印出一些可爱的立体小物件。
而在医疗方面,这项技术的作用将更大,目前科学家认为可以牙科或者骨科使用双光子技术,这样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防止感染的发生。担任本次研究的于尔根教师表示:“双光子技术要由于目前的3D技术,它的制作原理没有那么负责,根本不需要模型来对照,不过到现在为止,这项技术的发展和使用还相当缓慢。”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科学网(kexue.com)讯 前不久俄罗斯惊险猛犸象复活视频,不过真实度遭到了众人的议论,近日俄罗斯再次曝出有关猛犸的新闻,这些他们则打算真实的复活猛犸象。
近日俄罗斯与韩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他们准备利用克隆技术复活已经灭绝近万年的猛犸象,这也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这次韩国方面竟然派出了曾经因克隆造假而产生争议的黄禹锡。本次是由他所创建的Sooam生物技术研究基金会与俄东北联邦大学合作,希望通过从猛犸象遗骨中的生物组织样本,借助细胞核移植技术,在使用当今印度象卵细胞培养,从而复活远古生物。
此前发现的猛犸象遗骸
在2011年8月,俄罗斯研究团队曾发现冻土中的猛犸象大腿骨,此后他们对此进行了研究,发现其骨髓处于冰冻状态,并且保存完好,开始有了复活猛犸象的计划。根据研究人员介绍,他们首先需要提取冰冻猛犸象的细胞,并复原,在移植到目前印度象的细胞内,培育含有猛犸象基因的胚胎,经过近两年的自然孕育期,最终复活猛犸。而之所以选择印度象,也是因为两者较为接近。
不过对于韩国方面,黄禹锡的再度出山则更加引人关注,早在2004年,他就因为学术造假被首尔大学开除,并官司缠身,但他并未放弃克隆研究,并在去年利用狗的细胞,成功复制出濒危物种郊狼,可谓东山再起,近日又与俄罗斯合作猛犸复活计划,也使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这组照片展示了闪电、火山喷发、地震以及飓风等自然现象。一幅幅令人震撼的照片彰显出大自然惊人而可怕的力量。
1.闪电
美国犹他州峡谷地国家公园,壮观的闪电弧在空中舞动。闪电是我们最熟悉的大自然“力量秀”。据估计,地球每秒钟被闪电击中的次数达到45次。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闪电专家堂-麦克格曼表示,闪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所释放的能量在100兆焦到3万兆焦之间,通常在1000兆焦到5000兆焦之间。
在科幻影片《回到未来》中,埃米特-布朗博士利用闪电驱动他发明的时间旅行汽车,将主人公送到过去。在现实世界,闪电虽无法帮助我们实现时间旅行的梦想,但所产生的能量足以让一辆美国普通乘用车行驶大约180到910英里(约合290到1450公里),相当于8到38加仑(约合30到144公升)汽油产生的能量。
影片中,布朗博士称闪电的电量可达到“1.21 jigawatt”,实际上应该在280到1390千瓦时之间,足以满足普通美国家庭大约9天到1个月的用电需求。闪电能量范围如此之大的原因在于其自身的复杂性。闪电最初在云层中形成,而后通过一个通道袭击地面,与地面接触时发生闪电回击,浪涌电流沿通道返回。在此过程中,绝大多数能量被转移到地面。人眼看到的一道闪电实际上由多道闪电构成,足以持续近半秒钟。如果每道闪电间的缝隙足够大,闪电会出现闪烁。
虽然较为短暂,但闪电的电压强度极高,可迅速将空气加热到接近5万华氏度(约合3万摄氏度)。相比之下,太阳的表面温度在大约1万华氏度(约合5500摄氏度)左右。温度升高的气体快速膨胀,形成冲击波,也就是我们听到的雷声。
虽然被闪电击中具有致命性,但与足以夷平整座城市和摧毁海岸线的其他自然灾害相比,闪电的能量显得微不足道。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9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是大自然展示力量的一个令人恐怖的例子。目前,科学家正想办法测量火山、野火、飓风以及海啸的能量。与这些自然灾害相比,人类利用的地热能、风能和太阳能简直不值一提,只是大自然能量中极少的一部分。
2.飓风
2005年8月29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肯纳,一家饭馆的屋顶被卡特里娜飓风掀开并吹到半空。我们可以将飓风理解为一个发动机,收集温暖湿润的热带海域的能量,而后以旋风的方式释放这些能量,能够造成惊人的破坏。
在2005年8月登陆路易斯安那州前大约17个小时,卡特里娜飓风达到峰值,强风从中央延伸的距离达到105英里(约合169公里),速度达到每小时175英里(约合每小时282公里)。根据麻省理工学院大气学教授克里-伊曼纽尔的计算,卡特里娜飓风产生的能量大约相当于20万亿瓦电量,是路易斯安那州所有发电站夏季用电高峰时总发电量的近1000倍,后者为2.6万兆瓦。
计算飓风能量不仅仅是一种学术研究。目前,美国联邦政府的科学家正在研发一个新的评级系统,进一步测量飓风的破坏力。这个新系统将对飓风的动能进行更广泛的测量。新评级系统的支持者表示,这一系统能够进一步预测风暴潮。风暴潮是指飓风导致的水位暴涨,袭击沿岸地区。发生飓风灾难时,风暴潮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以卡特里娜飓风为例,风暴潮共夺去了近1000人的生命。
3.火山喷发
2010年4月16日,冰岛南部的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正在喷发,喷涌而出的火山灰云遮住了天空。火山喷发标志着地球内部的热量逃逸。目前,地热成为一种越发受人关注的能源。在冰岛,几乎所有建筑和热水设施都利用地热能,地热能的发电量在冰岛总发电量中的比重达到大约三分之一。
地热能也会以火山喷发的方式从地表冒出,但没有人知道如何安全利用这种形式的地热能。美国宇航局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火山学家阿什利-戴维斯表示,2010年3月,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最初两次喷发产生的热辐射迅速飙升到10亿瓦特,而后又提升到60亿瓦特这一峰值。10亿瓦特相当于一座大型发电站的装机容量,例如美国的哈德逊河发电站。这座发电站利用煤炭、天然气和石油发电,可满足75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60亿瓦特超过除大古力水电站以外任何一座美国发电站的装机容量。
实际上,60亿瓦特只占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2010年释放的总热量很小的一部分,并不涵盖伴随火山喷发出现的地震和爆炸释放的机械能或者所喷出的溶岩的热量。借助于卫星图像,美国宇航局对这座火山释放的热量进行了测算。此外,这种方式也用于观测太阳系其他星球上的火山。戴维斯指出,与其他一些星球上的火山相比,地球上的火山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以木卫一“伊奥”上的一座火山为例,这座火山于2001年喷发,所释放的热量达到惊人的78太瓦,是美国所有发电站装机容量的78倍。其一小时内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大约4600万桶原油,达到全球每天总消耗量的一半左右。
2010年4月,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上演了规模更大的喷发,此次喷发在冰盖下方发生,所产生的能量在很大程度上躲避了宇航局卫星的观测。不过,卫星观测到的辐射能仍达到60兆瓦。一小时内观测到的能量释放相当于1648加仑(约合6238公升)汽油,可让一辆每年行驶1万英里(约合1.6万公里)的美国普通汽车使用4年。戴维斯表示,此次喷发中,溶岩与冰结合成形成蒸汽云和火山灰云,导致欧洲很多航班停飞。他说:“羽状火山灰云吞噬了欧洲。”
4.地震
2011年3月14日,日本北部岩手县的野田村,身穿橙色制服的救援人员正在废墟中寻找遇难者遗体。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科学家估计,为了引发足以摧毁岩手县以及日本东岸的海啸,3天前发生在太平洋东北部的地震至少需要产生相当于475兆吨TNT的能量。这一能量相当于3.26亿桶原油,可满足全球4天的用油需求。
借助于仪器,科学家只对少数自然现象释放的能量进行测量,其中就包括地震。地震仪获取的数据能够帮助科学家评估地震释放的能量——可怕的能量撕裂地表,同时撼动附近和远处的建筑。不过,仪器并不能描绘出完整的地震能量图像,部分能量通过摩擦产生的热量的方式消散。日本2011年发生的地震震级达到9级,是日本发生的最严重的地震之一,同时也是有史以来进行测量的最大地震之一。
5.龙卷风的力量
一名男子正在美国伊利诺斯州哈里斯堡查看已故岳母的住宅废墟。这座被毁的住宅遭受了龙卷风袭击,这是上周从美国中西部和南部地区经过的几十场龙卷风中的一场。这场龙卷风导致5个州至少39人丧生。速度高达每小时180英里(290公里)的这场龙卷风直径大约275码(250米),在哈德斯堡着陆时强度是4级,藤田级数的强度一共5级。总部设在俄克拉荷马州纽曼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暴风雨预测中心的名誉退休主管约瑟夫-谢尔费博士称,它包含的能量相当于16万千瓦时。这是美国5000户普通家庭一天消耗的电量。
龙卷风能够产生更具破坏性的能量。2011年5月22日那场摧毁密苏里州乔普林的异乎寻常的5级龙卷风,可能风速高达每小时200英里(320公里)。谢尔费表示,据估计它蕴含的能量可能是袭击哈里斯堡的那场龙卷风的2倍。龙卷风的强度与它的直径有关。暴风雨预测中心的格雷格-卡尔斌说,过去20年间发生的龙卷风,其平均直径只有100码(91米)。其中一个例子是1999年在德克萨斯州坦比科郊外着陆的一场龙卷风。这场龙卷风未造成任何伤亡,也未造成经济损失。与之相比,典型龙卷风的直径通常有300英里(483公里)。
6.巨型海啸
2011年3月11日,巨大的水墙推进到日本岩手县东北地区的宫古。在距离日本仙台这座城市东部大约80英里(129公里)处发生的大地震引发的巨型海啸,彻底摧毁了这个岛国东部沿海的很多城市。二战结束时在日本上空爆炸的原子弹的破坏性根本无法与之相比,尤其是海啸引发的大洪水摧毁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备用制冷系统,引发级别仅次于1986年乌克兰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核危机。
据地质流体动力学专家、伊利诺斯大学的地质学家苏珊-基弗儿说,这场海啸释放的能量事实上远远超过了1945年轰炸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的破坏力。这次海啸蕴含的能量可能也超过了一兆吨黄色炸药发生爆炸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当于两颗轰炸日本的原子弹的总能量的28倍。不过基弗儿称,也许它的破坏性更加强大,可能是10兆吨或者相当于两颗原子弹释放能量的280倍。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海啸持续的时间长短,据她估计,海啸持续的时间在100秒到1000秒之间。
在最上限时,海啸蕴含的能量相当于690万桶原油,或者相当于日本每天消耗的总石油的50%。这种评估结果还考虑了波浪的速度,据基弗儿估计,海浪的速度大约是每秒220米,30分钟抵达海岸线。她利用海浪估计开阔海域的浪高是7米,并估计波浪的长度大约是800英里(1300公里),或者相当于本州岛海岸线长度的一半。
7.有力的海浪
美国电力研究所(EPRI)的一项分析发现,不断冲击阿拉斯加州太平洋海岸大陆架的波浪每年蕴含1360太瓦时能量。这相当于日本每年的电流总产量的40%,大约相当于美国电流需求量的三分之一。阿拉斯加州的太平洋海岸线拥有的可利用波能比美国所有其他海岸线的总和更多。这是因为它是美国最大的海岸线,从阿留申群岛一直延伸到威尔士王子岛及其狭长地带。但是除此以外阿拉斯加近海还能获得能量,因为这片海域被海洋学家称之为“浪区”,海风在开阔水域形成的波浪不断拍击这个美国最后边疆(last frontier)。美国电力研究所用来研究波浪强度的浮标得出的数字是阿拉斯加州近海每米平均高5.2万瓦特,大约是美国南大西洋近海最大读数的7倍。
当然,要想捕获所有能量并非易事。独立的非营利组织美国电力研究所根据当前的设计学状况,分析了从技术上来说能够捕获多少能量。波浪发电这项商业技术目前还未被广泛应用,不过已经有一些商用波浪能转化装置原型机被采用。他们通过漂浮或者浮标系统进行的这项研究工作,利用大洋涌浪的升、降驱动液压泵。如果波浪太过剧烈,或者是太微弱,这些装置就将无法工作,而且它们需要被布置在最合理的位置。也就是说,在阿拉斯加州近海能够发挥最大作用的波浪能转化器,将与在乔治亚近海工作效率最高的装置不太一样。
考虑到这项技术的局限性,美国电力研究所的科学家得出结论,最终只有大约29%的阿拉斯加州大陆架外缘波浪能和46%的内部大陆架的波浪能能够被人类捕获到。与之相比,美国东海岸南部地区大约有67%的内部大陆架波浪能和78%的大陆架外缘波浪能可以利用当前技术捕获到。即便如此,阿拉斯加州的波浪资源仍非常庞大,从技术上来说可以捕获的能量比大西洋南部近海的多15倍。
但是美国电力研究所的水力项目经理保罗-雅各布森指出,从技术上来说能够捕获的能量并不一定就是“实际”可捕获能量。很多地区可能都是未来波浪能项目禁止入内的区域,这是因为它们不是海洋航路、渔区,就是因为环境非常脆弱,或者该海域的海洋生命会被波浪能收集装置抑或它们的系泊处摧毁。如何淹没和安装输电线,把从海洋收集到的能量输送出去,为人所用的问题也很重要。
8.难以控制的野火
1988年,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里浓烟滚滚、火光四起。大量较小的火苗导致大约80万公顷土地被烧或者部分被烧,该公园超过三分之一受到影响。罗彻斯特理工学院的副教授鲍勃-克莱门斯从事野火研究,据他说,大部分破坏涉及到巨大的能量——野火持续71天,这期间产生大约779亿兆焦能量。这是2200兆瓦时,相当于加利福尼亚州和俄勒冈州在一个月内产生的电能之和。克莱门斯与美国农业部林务局研究与发展部的米苏拉消防科学实验室合作,该部已经为计算森林大火的蔓延速度和能量释放率提供了数据和公式。
该实验室研究并绘制了美国荒地、它们的生态、它们与野火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燃烧潜能的图表。这个机构的项目经理科林-哈代说,科学家还利用世界上最大的控制风洞和燃烧室进行实验,研究不同类型的植被和其他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这些数据有助于引导“野火行为分析师”评估野火燃烧的速度和方向,以及哪些资源存在被烧危险。相同的数据对预警系统做出了巨大贡献,它通过烟熏熊标志(Smokey Bear sign)和从绿(低)到红(高)的颜色,提醒土地管理者和游客哪些区域存在发生森林大火的风险。(孝文)
相关阅读
海莉勇敢地同病魔战争
据国外媒体报道,14岁的英国东萨西克斯郡女孩海莉·奥金斯因患有儿童早衰症而过早地被医生判了“死刑”。有医生曾断言,她活不过13岁。不过,乐观的海莉在同病魔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她不仅在去年12月14日度过了自己的14岁生日,还出版了自传《未年轻便老去》。
儿童早衰症是一种罕见病症,患此病的儿童比一般人的衰老速度快8到10倍。一般来说,早衰症患者会死于心脏病或中风,平均寿命只有13岁。如今,只有14岁的海莉看起来已经像年逾古稀的老人,她的身体年龄已达到105岁。在病魔的折磨下,海莉的皮肤像纸一样薄,骨头也容易折断。
海莉勇敢地同病魔战争
在《未年轻便老去》这本自传中,海莉不仅描述了自己的追星之路和厌恶上学的心情,还讲述了自己同病魔抗争的感人经历。
海莉的母亲凯莉也参与了这本书的撰写,其中有几个章节都出自她的手笔。凯莉表示,她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女儿的病情,是发现海莉并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成长,体重也增长缓慢。
之前,海莉曾出演过一部描述早衰症儿童生活的纪录片《特殊人群:比母亲年长的女孩,世界最老少年》,正是这部纪录片使海莉为公众所知。
得知海莉的病情之后,她的家人都悲痛欲绝。但乐观的小海莉却称:“我对未来有所规划。我觉得,也许我长大之后,我会结婚成家。妈妈说,会有一个非常特别的人,无视我的病情(同我在一起)。”在生活中,海莉也像一个普通小女孩一样,喜欢上网,喜欢流行歌手,喜欢和朋友们一起逛街玩耍。
然而,海莉也越来越了解自己病情的严重性。海莉的母亲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从来不会谈论这个问题。但她有朋友去世,她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我希望最新的药物能够起到作用,希望海莉能够一直健康地生活下去。”
相关阅读
加拿大少女患怪病每日爱饮汽油
据美国媒体、英国《每日邮报》12日报道,通常只有汽车才会“喝汽油”,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威兰市20岁女孩莎侬平时竟然爱喝汽油。莎侬的“怪异癖好”已经被美国TLC电视台拍进了真人秀系列节目《我的怪异癖好》中。
她平时竟爱喝汽油
据报道,现年20岁的莎侬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威兰市人,据莎侬回忆称,她从很小的时候就对汽油味产生了“好感”,当她还是一个小女孩时,她就经常趴在母亲汽车的排气管旁,闻嗅一些未完全燃烧汽油的气味。后来,当莎侬的父母离婚后,莎侬开始尝试喝起汽油来,就像一些人喜欢从酒精和饮食中寻找心理安慰一样,莎侬竟尝试从喝汽油中寻求安慰。莎侬对说:“每当我为汽车加满油,我都会将一些汽油倒在手中喝。”
据悉,莎侬在自己家中预备了好几个装满汽油的塑料汽油罐,以便自己随时都有汽油喝,而不会想喝的时候闹“油荒”。莎侬平时呆在家中时,通常会直接拿出汽油罐对着自己的嘴巴喝;而如果她外出,通常会随身携带一个装满汽油的水壶,好在想喝的时候随时能拿出来抿一口。
每天至少喝12调羹
据莎侬称,她每天都要至少喝12调羹左右的汽油,而她去年一年喝下的汽油量,超过了5加仑。莎侬对描述她喝汽油的感受说:“我现在喝汽油上了瘾,它的味道又酸又甜,又像是带有刺激性的调味料。当我喝汽油时,一开始会有刺痛感,因为它会灼烧我的喉咙。可是,即使它可能伤害我,但我的感觉仍然好极了。”
相关阅读
我们能给自己超级视力、超级力量和超级速度吗?科幻小说被以机器装置强化人体的主题弄得连七八糟。在20世纪70年底的经典电视连续剧《无敌金刚》中,主角宇航员史蒂文-奥斯丁在一场试飞事故中受伤严重。他成了濒死之人,但是正如这个标题所描述的,科学家能够拯救他。
“先生,我们能够改造他,而且我们有这种技术。我们能够制造世界上第一个仿生人。史蒂文-奥斯丁就将是那个人,比他以前更好、更强壮、更快速。”他升级的部分包括一只拥有变焦和红外视线功能的眼睛,能够与小汽车赛跑的仿生学双腿和一只拥有推土机力量的胳膊。
与此同时,当我们一直在研制仿生学身体部件的时候,仿生学正在真实世界中转变着角色。人造心脏植入胸部能够维持病人存活,直到进行一场器官移植手术。人工耳蜗帮助那些曾经耳聋的人恢复听力。仿生学眼睛给予盲人视力,而一系列的手、手臂和腿正在恢复人们失去的运动能力。但是重点是保持人们存活或者修复失去的人体功能。那么有可能提高能力会怎么样呢,什么是人体机能增进呢?一个无敌金刚曾经被创造过吗?
西雅图预见分析师理查德说:“首先将花费比六百万更多的钱,但是有许多进行中的技术都非常接近于现实。”他说:“我看到了力量,当然,我想说的是相当于他拥有的仿生手臂,那种力量当然会随着时间而成为现实。他拥有仿生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方式而且用于修复视力的视网膜植入剂有了发展。我确定随着时间推移,那种技术将带来进一步的能力。
无论如何,以60英里每小时(1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奔跑会怎样?他说:“从物理学上讲,这显然是可行的;实际上,考虑到其中的难度我真的很怀疑。”两足运动不是为那种奔跑速度设计的。以6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移动显然更有效率。我不清楚克服60英里每小时的奔跑速度的困难后是否有足够的收益。我完全相信非常认真的增强和扩张的能力将被人类用于公众而且肯定是军用水准。
在力量、耐力和感知能力方面都有着重大进展,所有的这些必然会在未来几十年内实现,人类机能增强的挑战之一就是人体仍然相当脆弱。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很容易受伤,从准备晚餐到踢足球。或许可以附加一条有着能够举起小汽车的仿生手臂,然而事实上这样做会将身体的其它部分致残,以60英里每小时奔跑时摔倒同样也能受伤。
目前的替换身体部分的仿生学部件能够模仿人体功能,但是在进入一个机能增强的时代之前需要巨大的技术发展。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的安德鲁-桑德伯格博士告诉BBC记者说:“我确实认为很容易的改造人体并进入无敌金刚状态是可能实现的。”在接下来的十年,他认为这个领域将达到“相当棒的修复学”水准,但是随后将开始比原始部件更加优良的水准。
他说:“我认为本世纪中期,如果周围没有出现许多的移植物和功能增强现象我会相当惊讶。”他的观点包括感知机能增强、以红外线实现或者紫外线增强我们感官的方法或者增强听力。他认为有一天配备人造视网膜的盲人将不仅获得视野,而且就像一部智能手机一样,一系列的应用程序将浮现出来让他记录、变焦和增强真实性。他说:“最终你会达到一种程度,能够开始做一些普通人不能够做的事情。”
在准备韦尔科姆收藏馆超人展览的艾米丽-萨金特辩论说:“很可能当我们有点担心科幻小说的最终结局的时候,我们平静的接受了它的版本。”她引用介绍试管授精的例子,一开始让人非常的紧张,而很快我们就变得习以为常。
谢菲尔德大学的诺尔-沙基教授不认为机制增强将永久流行:“你获得了相当完美的腿和手臂;我不确定人们是否想要附加其它的东西。我认为很可能人道主义将对其进行回击,我一点也不想增强能力,我是个人类,我喜欢做一个人。”
不管怎样,他能理解增强能力来自于外骨骼,从根本上说就是机器人装备。这已经唤醒了人们想要像《惊奇漫画》中的超级英雄钢铁侠一样飞行的想法,但是一些装置已经在制作当中。日本Cyberdyne公司已经研制了一种名为Hal的装备,它能通过接收神经中的电信号并转换成为装备的指令来帮助不能行走的人们恢复行走能力。
沙基教授的其它观点是通过思维控制的装置,但这并不是人体的一部分。他说:“如果我想要一个真正强壮的手臂,但不想把它连接到我的身体上,最好就是它就在我的身边跟随我的移动完成我想做的事情。我想你可能会看到。因此我能想象,比如说未来的一个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员穿着这些连带着工具的外骨骼装置,不需要按按钮什么的就能够完成他们想做的工作。”那么他认为存在一个无敌金刚吗?他说:“我认为,不存在史蒂夫-奥斯丁,但是换句话说,我不能排除他出现的可能。”(过客/编译)
相关阅读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宣布,隐藏在一幅壁画内的隐秘信息有望帮助他们找到“迷失”了几百年之久的达芬奇画作《安吉里之战》。隐秘信息是第一项证据,证明这幅画作可能就隐藏在佛罗伦萨韦奇奥宫一幅壁画后面的暗隔里,400年来一直无人问津。此外,他们还在墙壁内发现一种黑色颜料,与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时使用的颜料相同。
《安吉里之战》是达芬奇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人们一度认为16世纪的一场火灾已让它化为灰烬。现在,研究人员认为这幅画作就隐藏在佛罗伦萨韦奇奥宫一道由另一位画家建造的墙壁后面。研究过程中,科学家将探针型内窥镜插入墙内,提取到一种黑色颜料样本。在创作《蒙娜丽莎》时,达芬奇也使用了这种颜料。
韦奇奥宫的这幅壁画由乔尔乔-瓦萨里创作,考古学家莫瑞希奥-塞拉西尼在壁画中发现了隐秘信息“cerca trova”(意为寻找就能找到)。在此之后,塞拉西尼率领的考古学家小组开始进行研究,以确定壁画后面到底隐藏着什么。他们使用的探针装有摄像头,允许他们看到壁画后面的景象,同时采集样本进行进一步分析。最后,他们发现了一种黑色物质,与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时使用的颜料类似,此外,他们还发现淡棕色物质,似乎是用画刷刷上的。
内窥镜还发现了一条“气隙”,说明瓦萨里创作壁画前在达芬奇的画作前面建造了一道墙,用于保护达芬奇的大作。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研究员塞拉西尼表示:“我们发现了令人鼓舞的证据。虽然我们仍处在研究的初始阶段,仍有大量工作等待我们去完成,才能揭开这个谜团,但这些证据证明我们正在正确的地方搜寻。”
一些艺术史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最后认定《安吉里之战》可能就隐藏在韦奇奥宫的一幅壁画后面。但其他艺术史学家对这一结论表示怀疑,他们认为《安吉里之战》极有可能在瓦萨里创作壁画前被毁掉。参与此项研究的一些艺术史学家选择退出。意大利著名自然与艺术保护组织Italia Nostra则呼吁佛罗伦萨政府叫停这项研究,理由是可能危及瓦萨里壁画的安全。此外。他们也不相信壁画后面隐藏着达芬奇的《安吉里之战》。
塞拉西尼是一位工程师,同时也是艺术品“诊断”领域的权威。30多年前,他开始寻找《安吉里之战》。上世纪70年代,他在瓦萨里的壁画中发现了隐秘信息“cerca trova”。塞拉西尼认为这是一条重要线索,有望帮助他找到达芬奇的《安吉里之战》。在此之后,他又用激光、热成像和雷达扫描技术进行研究,以确定《安吉里之战》可能在什么位置。他说:“我们得出了非常令人振奋的发现。”
1503年,达芬奇受佛罗伦萨行政长官皮耶罗-索德里尼的委托,在韦奇奥宫的大厅创作《安吉里之战》。当时的韦奇奥宫是佛罗伦萨政府所在地。这幅壁画旨在纪念1440年爆发在安吉里平原上的战斗,最后以佛罗伦萨共和国率领的意大利联盟击败米兰公国宣告结束。佛罗伦萨人借安吉里之战崛起,成为意大利中部最有权势的人,他们恢复了教皇的权利,一直统治意大利政坛多年。
达芬奇将这次创作视为一个实验机会,尝试他的新壁画绘画技术,虽然达芬奇本人对这幅壁画并不十分满意,但《安吉里之战》却被后人奉为经典,纷纷到韦奇奥宫临摹学习。16世纪中期,瓦萨里在韦奇奥宫大厅的东墙和西墙创作了6幅新壁画,可能遮住了原有的达芬奇壁画。值得一提的是,瓦萨里非常崇拜达芬奇,说明他有可能保护达芬奇的画作。据史料所载,《安吉里之战》的一部分《夺旗之战》由达芬奇完成,当时有目击者见证了这一时刻。(孝文)
相关阅读
美国纽约Atelier DNA设计公司最新提出了一种“风力茎杆”
据国外媒体报道,传统风力涡轮叶片存在很大的噪音,有时蝙蝠和鸟类会意外撞击导致死亡,甚至还存在着一些风力涡轮机设置地点只有微风而已,无法实现风力发电。目前,美国纽约Atelier DNA设计公司最新提出了一种“风力茎杆”,当风流吹拂这些“茎杆”产生波浪状弯曲时就会发电。
设计师计划将这一风力设计应用于马斯达尔城,这是在阿拉伯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市郊区建造的一个2.3平方英里,没有汽车的区域。据悉,Atelier DNA设计公司的“风力茎杆”获得了大地艺术发电机设计竞赛第二名,这项设计大赛旨在遵循国际条款规定为马斯达尔城设计最好的发电方式产生再生能源。
这项最新设计需要1203根“风力茎杆”,每根茎杆高60米,带有一个直径11-22米混凝土底基,风力茎杆最顶端直径仅5厘米。它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使用树脂进行加固,茎杆状碳纤维底部直径大约是0.33米。每根茎杆都包含着电极和压电材料制成陶瓷盘的交替层,当受到压力时将产生电流。对于风力茎杆而言,当风力茎杆受到摇摆风流的压缩作用,进而形成电流。
Atelier DNA公司合伙人达里奥-努涅斯-阿梅尼(Darío Núñez-Ameni)解释称,这项设计理念是试着发现自然界中可产生能量的动力模式。
依据马斯达尔城的提议,风力茎杆农场将跨越28万平方英尺,基于粗略的评估,阿梅尼称,风力茎杆农场的电能输出量相当于覆盖在相同面积的传统风力发电系统。我们的风力发电系统非常有效,并不存在类似传统风力漩涡机机械系统的摩擦损耗。
每个风力茎杆的设置都会有些不同,会稍有倾斜从而使雨水进入两个混凝底基之间,有助于野生植物的生长。这样的风力茎杆装置可以安装在公园绿地,同时可以作为技术用途。每个风力茎杆包含着一个扭矩发电机,使用缓冲器可将获得的动能转换成为能量。
风力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因此阿梅尼称在风力茎杆下方的两个较大隔舱可以像电池一样存储能量,这项技术基于现有水力发电抽水蓄能系统。水在顶端隔舱将流经穿过涡轮至较低的隔舱,释放存储的能量直至风流再次启动。
每个风力茎杆顶端都有一个LED灯,当风流吹拂时就会发亮,当处于强风流状态下将变得更加明亮。Atelier DNA公司预计风力茎杆将表现得更加自然,在空中风流吹拂下振动。
阿梅尼说:“风力茎杆是完全静音的,模拟图像显示它颇似一片麦田(微博)或者是沼泽中的芦苇。我们希望人们的生活地点更接近风力茎杆发电场,它会让人们产生漫步于田间,尤其是在夜晚,与风力茎杆相伴着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星空美景。”(悠悠/编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