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

LUCKY BIRD

网址:

这种树上帐篷名为“Tentsile”,出自英国建筑师亚历克斯-谢里-史密斯之手,距地面10英尺(约合3米),较大的版本造价7500英镑(约合11885美元)
  这种树上帐篷名为“Tentsile”,出自英国建筑师亚历克斯-谢里-史密斯之手,距地面10英尺(约合3米),较大的版本造价7500英镑(约合11885美元)
谢里-史密斯认为这种帐篷可用于人道主义灾难的救援工作,例如洪水或者地震灾害
谢里-史密斯认为这种帐篷可用于人道主义灾难的救援工作,例如洪水或者地震灾害
谢里-史密斯表示用户可以借助绳梯在树上架设Tentsile,用时只有30分钟
谢里-史密斯表示用户可以借助绳梯在树上架设Tentsile,用时只有30分钟
用户通过绳梯爬进Tentsile
用户通过绳梯爬进Tentsile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建筑师亚历克斯-谢里-史密斯设计了一种可以架设在树上的帐篷,距地面10英尺(约合3米)。这种帐篷名为“Tentsile”,较大的版本造价7500英镑(约合11885美元),可容纳8人或者5吨货物,设计灵感来源于蜘蛛网。

  谢里-史密斯现年34岁,有一个孩子,家住伦敦托特纳姆,他表示用户可以借助绳梯在树上架设Tentsile,用时只有30分钟。谢里-史密斯认为这种帐篷可用于人道主义灾难的救援工作,例如洪水或者地震灾害。他说:“大约7年前,我开始思索如何制造一个便携式树屋。看到蜘蛛在树上结的网,我产生了这一想法。当时,我在一家建筑公司上班,没有时间进行制造。两年前,由于经济衰退,我有充足的时间完成这一设计。”

  谢里-史密斯:“整个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小挑战。每一个我希望能够为这一设计提供资金的人都认为我疯了,因为他们此前从未听说过这种设计。我用自己的积蓄完成这一设计的概念版并展示给消费者。我收到了很多人的积极反馈,很多人表示这是一个领先时代10年的设计。起初,我计划每年制造大约20个,人们的反馈鼓励了我,我决定增加每年制造的数量。”谢里-史密斯设计的树上帐篷大小不一,小的可以容纳2人,造价1850英镑(约合2930美元),大的可以容纳8人,造价7500英镑。(孝文)

  相关阅读

  组图-回顾老照片中的交通事故 热气球灾难多发

  H5N1病毒威胁巨大 科学家称如扩散人类必陷灾难

  英研制建筑物"隐形斗篷" 地震中可消失免受灾难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古生物学家格雷高里-埃里克松正在测量一条美洲鳄的咀嚼力。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古生物学家格雷高里-埃里克松正在测量一条美洲鳄的咀嚼力。

  据美国国家地理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古生物学家最新研究发现,鳄鱼可能是当今世界咀嚼力最强大的动物,其咀嚼力甚至可以与恐怖的暴龙相媲美。在古生物学家直接测量的所有动物中,至少目前为止鳄鱼的咀嚼力是最大的。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古生物学家格雷高里-埃里克松对所有23种现存的鳄鱼物种实施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咀嚼力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在鳄鱼物种中咸水鳄的咀嚼力是最强大的,它们的颌骨闭合时撞击力可达16460牛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撕咬牛排的力量大约只有890牛顿。鬣狗、狮子和老虎的咀嚼力大约是4450牛顿。2008年,一个计算机模型估算,一条6.5米长的大白鲨可以产生17790牛顿的咀嚼力,不过这一数据并不是直接测量得到的。

  埃里克松与研究团队实地直接测量了许多种咸水鳄的咀嚼力,这些咸水鳄包括尼罗鳄、美洲鳄、凯门鳄、马来鳄等,它们的身长都在5.2米左右,有些种类的鳄鱼是首次接受直接测量。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圣奥古斯丁美洲鳄农场动物公园,埃里克松研究团队花费大量精力与这些爬行动物周旋。他们引诱鳄鱼们咬住咀嚼力传感器,这种传感器防水耐用,但制作成本非常高。

  对于每一种接受测量的鳄鱼,传感器都会记录下它们强大的咀嚼力。研究人员介绍说,“仅仅为了测量某一条鳄鱼,往往需要十个或更多的人参与。我们认为它们的进化是非常成功的,它们那非凡的身体结构设计,可以保证产生强大的咀嚼力,并在当时水边的小生境中占据支配地位长达8500万年。”

  天生咀嚼力

  令研究人员惊讶的是,不同种类鳄鱼产生的咀嚼力也是不同的。研究结果显示,鳄鱼的咀嚼力主要取决于该种类的体形大小。在许多动物身上,这种差异一般与颌骨形状和齿形有关,然而这些特征在此次鳄鱼测量过程中并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这表明,鳄鱼的这种特殊能力从其进化一开始就拥有了。

  埃里克松等人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之上。埃里克松表示,“我认为,鳄鱼最原始的进化基本上与力量产生机制有关。嘴和牙齿是后来才产生变化的,强大的撕咬能力有助于捕食猎物,如鱼类、蛇、鸟类、哺乳动物,甚至还包括昆虫。”在典型的鳄鱼环境中,“大猎物都在水边。鳄鱼可以在那里寻找猎物。”

  美国芝加哥大学古生物学家劳拉-伯劳并没有参与到这项研究中,但伯劳是鳄鱼研究专家,她曾利用模型模拟灭绝爬行动物的生物力学。伯劳表示,“人们经常地讨论嘴巴形状和牙齿形状以及食物对鳄鱼生物力学的影响。但是此前从来没有人收集过这些数据。”根据最新测量数据,古生物学家还可以据此推断鳄鱼家族祖先的相关情况。

  伯劳表示,“这项工作还可以帮助我们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然后,我认为可以将这种模型推广应用于鳄鱼化石上,从而弄清楚古代鳄鱼与现代鳄鱼的异同点。我们测量了一些大约5米长的鳄鱼。如果鳄鱼的身长更长,那么它们的咀嚼力估计可达34250牛顿,这可能是暴龙咀嚼力的下限。如果你想了解暴龙的咀嚼力,只要测测这些鳄鱼的咀嚼力就行了。”

  此外,根据埃里克松的计算,已灭绝的恐鳄,其咀嚼力高达102750牛顿。古生物学家表示,“这种咀嚼力简直是难以想像。”伯劳介绍说,由于没有暴龙肌肉可以研究,因此对暴龙咀嚼力的估测主要是根据体形大小、头骨的宽度和嘴部形状等因素决定的。

  伯劳表示,根据暴龙骨骼化石,它们的咀嚼力看起来应该比任何鳄鱼的咀嚼力都要强大。“但是,如果你对鳄鱼头部实施解剖,就会发现它们那里有大量的肌肉和巨大的颌骨。”(彬彬)

相关阅读

  意普通厨台石板有惊奇发现 竟存中生代鳄鱼化石

  已知最古老鳄鱼距今近亿年 头部长铠甲被称盾鳄

  组图-实拍鳄鱼交配场景 强硬派巨兽的发狂求偶

  英国和美国研究人员18日联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5亿年前,也就是地球发生“大氧化”前,地球大气层处在交替变化的状态中,会周期性地出现一层由有机物组成的“薄雾”,这些现象对地球日后逐渐形成的气候系统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此前有研究显示,“大氧化”大约发生在距今24.8亿至23.2亿年前,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就是在那个时期形成的,但导致这一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一直不明,这一事件前的大气状况也有很多未解之谜。

  发表在最新一期英国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上的研究报告则指出,频繁的微生物活动导致地球早期的大气层会周期性地在不含碳氢化合物的状态和富含碳氢化合物的状态间转换,在后一种状态下,大气会被一层有机物组成的“薄雾”所笼罩。类似状态目前能在土星的第六颗卫星上观察到。地球大气层不断周期性变化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大氧化”发生后才停止。

  领导这项研究的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地质学家奥布里说,之所以得出上述结论,是因为通过分析来自那一时期的海洋沉积物,研究团队首次找到证据,证实上述大气状态确实存在,“这让我们对‘大氧化’事件前的地球表面大气层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物理学院院长马克-蒂门斯指出,这项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加深了人们对大气悬浮颗粒物形成的认识,特别是那些有机物,而这些物质在大气层的衍化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关阅读

  "卡西尼"探测器惊人新发现 土卫四上或存在氧气  

  癌症治疗取突破进展 放疗所需氧气供应难题解决

  史前巨型昆虫灭绝之谜被解 氧气稀少成罪魁祸首


牧羊犬与小山猫成为朋友

  据外电报道,猫与狗之间的仇恨似乎与生俱来,可谓是动物界一对“冤家”。然而,在斯洛伐克的一个国家野生动物园,一只德国牧羊犬却与3只山猫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成为当地一段佳话。

  它们之间的相遇来自于斯洛伐克启动的一项野生山猫放归计划。当时,3只刚5个星期大的山猫被放归到一个野生动物园,它们面对野外似乎十分陌生和恐惧,幸运的是,一只德国牧羊犬发现了这些可怜的家伙,并开始教授它们捕食之类的生存技能。

  该动物园的一名环保主义者称,“我们通过追踪拍摄发现,如今牧羊犬与这3只山猫犹如‘密友’一样,它们形影相随,一起玩耍,牧羊犬还教它们如何适应野外生活。”

  相关阅读

  英国真实版"猫和老鼠"上演 老鼠趾高气昂欺灰猫

  哺乳动物存在味觉丧失现象 猫对甜味竟毫无知觉

  男子日本贩卖熊猫标本被擒 真熊猫皮尚不明来历


科学家成功找到贪食基因

  据国外媒体报道,保持身材苗条的秘密可能都取决于你的基因,科学家认为他们发现“贪食基因”,该基因不会将饱腹信息传递至大脑。

  科学家发现一种基因的突变将错误地向身体部位发送信息,导致不断地进食,从而使体重快速增加

  在对老鼠的实验中,他们发现一种基因的突变将错误地向身体部位发送信息,导致不断地进食,从而使体重快速增加。但好的消息是,他们希望进一步鉴别这种基因,从而帮助肥胖者减肥。据称,英国近四分之一男性遭受着身体肥胖所带来的身体影响。

  美国乔治敦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员对老鼠的Bdnf基因突变进行了研究,人类也拥有这种基因,它与人体肥胖有着直接联系,但是研究人员表示目前尚不清楚这种基因是如何工作的。

  在进食之后,Bdnf基因的活跃性将传达化学信息先到达脑细胞链,再抵达下丘脑。下丘脑可以接收Bdnf基因的活跃信息,并完全抑制食欲。然而,在实验中老鼠的Bdnf基因出现突变,瘦蛋白和胰岛素等化学物质将无法传到下丘脑,老鼠所吃的食物是未出现Bdnf基因食量的两倍多。

  这项研究负责人许保基(音译)博士说:“这项发现将开启一种奇特的策略,能够帮助大脑有效地控制体重。”他带领的一支研究小组发现在子宫胚胎早期阶段Bdnf基因存在着较短和较长的类型。

  较长的Bdnf基因通过抵达下丘脑的大脑神经“超级高速公路”可以成功地发送化学信息表达“我已饱腹”;然而较短的Bdnf基因所发送的化学信息可以抵达大脑细胞,但不能被大脑树枝状“神经树”所采集,无法将信息传递至正确的区域。

  许保基博士说:“如果Bdnf基因存在问题,大脑神经则无法彼此间进行沟通,瘦蛋白和胰岛素信号则无效,饱腹的信号无法传递至大脑。”下丘脑与学习和记忆能力相关,之前的研究显示不具备较长Bdnf基因的老鼠个体也存在着记忆能力缺陷。

  科学家目前正在研制是否这种错误信息传递可以进行修正,从而帮助预防和治疗肥胖症。这项研究报告现发表在《自然医学》期刊上。许保基博士称,药物可以刺激大脑Bdnf基因的活跃性,这将作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我们现已打开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的一条新途径,这是非常令人兴奋的。

  3月17日,国家肥胖论坛发言人泰姆-弗莱(Tam Fry)称,目前研究人员正处在“正确的轨道”上,并认为将瘦蛋白信息发送至大脑将是抑制食欲的重要因素。但是他表示,这一相同研究轨道的其他方法将有望发现不可思议的治疗效果,从而预防或治疗肥胖。即使当前仅处于老鼠实验阶段,但未来几年有望基于这项研究能够有效地解决人类肥胖现象。(悠悠/编译)

  相关阅读

  研究称离婚率高事出有因 多数女性有"离婚基因"

  袁隆平受专访 转基因或影响生育人民不是小白鼠

  考古专家化石寻线索 完成丹尼索瓦人基因组测定


谷类食物营养丰富

  食物中的一些成分可以改变血液中某些神经递质的浓度水平。所谓的神经递质,是一些可以携带一定身体信息的化学“信使”,它们来往于神经细胞之间,传递各种各样的情绪信息。当身体摄入一些营养素之后,通过加工,可以形成相应的神经递质,从而影响它们在体内的浓度水平,最终影响人们的情绪。

  “开心”食物赶走抑郁

  如果在你为工作而抓狂的时候,或是陷入抑郁情绪中,以下食物,可能会有帮助。

  全谷类食物:全麦面包、红薯、糙米、胚芽米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可以维护神经系统稳定,增加能量的代谢。

  蔬菜水果:据研究,蔬菜、水果中所含有的丰富维生素、植物化学物质能改善大脑化学特性,使大脑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海鱼:例如鲑鱼、金枪鱼、沙丁鱼等,含有一些对改善情绪有益的脂肪酸,特别是Ω3脂肪酸,能阻断神经传导路径,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使人的心理焦虑减轻。

  “不良”食物败坏心情

  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千万别选择以下败坏情绪的食物,否则它可能让你更增烦恼。

  油炸食物:油炸食物富含饱和脂肪酸,肠胃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消化,使本应供应大脑的血液转而供向消化系统,导致大脑反应变慢,注意力无法集中。

  高脂肪食物:高脂肪食物会导致血液内的胆固醇增高,令血液流动速度减慢,身体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支持,人就容易感到疲劳、困倦,提不起精神。

  高糖食物:糖在人体内分解产生能量时,会产生丙酮酸和乳酸等代谢物,这些废物靠含维生素B1的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然后排出体外。一旦维生素B1不足,丙酮酸、乳酸等代谢产物将积蓄在人体内。如果在脑组织中积蓄过多,会使人的情绪出现莫名其妙的恼怒、冲动任性等坏情绪。

  提神食物好坏参半

  以下这些食物少量摄入时,有助于集中精神;可一旦过量,就会过犹不及。

  精蛋白食物:牛奶、鸡蛋、鱼类、贝类以及瘦肉等动物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之一的酪氨酸是肾上腺素及多巴胺的前体,可提高此类神经递质的含量,进而增加警觉水平,使人处于比较主动的情绪中。但另一方面,动物蛋白中的其他氨基酸会阻碍色氨酸进入大脑。脑中的色氨酸含量过低,会导致人有忧虑和好斗的倾向。

  咖啡:咖啡中的咖啡因可以增加你的警觉性和注意力。但咖啡因只会在人体的神经临界点起作用,过了临界点,人就会因为兴奋过度而无法维持正常思维。

  酒精:每天一杯红酒或啤酒会让你的心情得到放松,并且也有助于减低心脏病的发病风险,但千万不要贪杯。过量的酒精会刺激人的神经,导致失眠、注意力难以集中等问题。

  相关阅读

  必须警惕的12种常见食物 食用错误部位堪比毒药

  必须警惕的12种常见食物 食用错误部位堪比毒药

  血清素控制理智与愤怒 日常食物竟决定个人性格


荧光微生物

荧光微生物

荧光微生物

  科学网(kexue.com)讯 这些照片不是摄影专家的杰作,而是出自一位生物专家,这些生物也并非发现的新物种,而是平时我们肉眼无法看到的微生物。

  这位25岁的俄罗斯生物学家叫做丹尼尔,此前他突发奇想,利用荧光灯和一个巨大的显微镜拍下了这些微生物的画面,使我们见到了平时无法看到了奇怪小生物。


荧光微生物

荧光微生物

荧光微生物

  根据介绍,丹尼尔通过把微小生物添加荧光物质,在紫外线光下它们就会发出绚丽的色彩,而丹尼尔则捕捉了一些照片。丹尼尔表示:“这些荧光生物必须利用紫外线才会发现,它们可以吸收紫外线,变成绿色、红色、或者蓝色的生物。很少有动物含有天然的荧光物质,所以我用了一些化学工作,使它们成为荧光动物。”

  对于这样的照片,丹尼尔解释道:“它们的颜色取决于用什么化学物质,不过就照片来说,它们不是很清晰,显微镜的图像质量不是很好,所以我我吧他们变成了荧光的。这也给我增加了更高的挑战,不过我很开心,人们可以看到这些平时无法发现的动物,仔细观察它们 。”

  这些生物包括了淡水中或无脊椎动物,如轮虫、水虱、蠕虫,人类的肉眼根本无法发现他们。丹尼尔也解释了这些动物:“你可以说他们是壮观的,也是可怕的,想想你身边竟然有这样可以快速移动,而我们却对其一无所知的生物。”

  (科学网kexue.com 瑞恩)

  相关阅读

  智利沙漠之下发现神秘绿洲 存在旺盛微生物种群

  美宇航局拟研制微生物机器人 未来或探系外行星

  实验证明熔岩微生物新特性 可以在火星表面生存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古生物学家格雷高里-埃里克松正在测量一条美洲鳄的咀嚼力。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古生物学家格雷高里-埃里克松正在测量一条美洲鳄的咀嚼力。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3月20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古生物学家最新研究发现,鳄鱼可能是当今世界咀嚼力最强大的动物,其咀嚼力甚至可以与恐怖的暴龙相媲美。在古生物学家直接测量的所有动物中,至少目前为止鳄鱼的咀嚼力是最大的。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古生物学家格雷高里-埃里克松对所有23种现存的鳄鱼物种实施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咀嚼力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在鳄鱼物种中咸水鳄的咀嚼力是最强大的,它们的颌骨闭合时撞击力可达16460牛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撕咬牛排的力量大约只有890牛顿。鬣狗、狮子和老虎的咀嚼力大约是4450牛顿。2008年,一个计算机模型估算,一条6.5米长的大白鲨可以产生17790牛顿的咀嚼力,不过这一数据并不是直接测量得到的。

  埃里克松与研究团队实地直接测量了许多种咸水鳄的咀嚼力,这些咸水鳄包括尼罗鳄、美洲鳄、凯门鳄、马来鳄等,它们的身长都在5.2米左右,有些种类的鳄鱼是首次接受直接测量。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圣奥古斯丁美洲鳄农场动物公园,埃里克松研究团队花费大量精力与这些爬行动物周旋。他们引诱鳄鱼们咬住咀嚼力传感器,这种传感器防水耐用,但制作成本非常高。

  对于每一种接受测量的鳄鱼,传感器都会记录下它们强大的咀嚼力。研究人员介绍说,“仅仅为了测量某一条鳄鱼,往往需要十个或更多的人参与。我们认为它们的进化是非常成功的,它们那非凡的身体结构设计,可以保证产生强大的咀嚼力,并在当时水边的小生境中占据支配地位长达8500万年。”

  天生咀嚼力

  令研究人员惊讶的是,不同种类鳄鱼产生的咀嚼力也是不同的。研究结果显示,鳄鱼的咀嚼力主要取决于该种类的体形大小。在许多动物身上,这种差异一般与颌骨形状和齿形有关,然而这些特征在此次鳄鱼测量过程中并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这表明,鳄鱼的这种特殊能力从其进化一开始就拥有了。

  埃里克松等人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之上。埃里克松表示,“我认为,鳄鱼最原始的进化基本上与力量产生机制有关。嘴和牙齿是后来才产生变化的,强大的撕咬能力有助于捕食猎物,如鱼类、蛇、鸟类、哺乳动物,甚至还包括昆虫。”在典型的鳄鱼环境中,“大猎物都在水边。鳄鱼可以在那里寻找猎物。”

  美国芝加哥大学古生物学家劳拉-伯劳并没有参与到这项研究中,但伯劳是鳄鱼研究专家,她曾利用模型模拟灭绝爬行动物的生物力学。伯劳表示,“人们经常地讨论嘴巴形状和牙齿形状以及食物对鳄鱼生物力学的影响。但是此前从来没有人收集过这些数据。”根据最新测量数据,古生物学家还可以据此推断鳄鱼家族祖先的相关情况。

  伯劳表示,“这项工作还可以帮助我们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然后,我认为可以将这种模型推广应用于鳄鱼化石上,从而弄清楚古代鳄鱼与现代鳄鱼的异同点。我们测量了一些大约5米长的鳄鱼。如果鳄鱼的身长更长,那么它们的咀嚼力估计可达34250牛顿,这可能是暴龙咀嚼力的下限。如果你想了解暴龙的咀嚼力,只要测测这些鳄鱼的咀嚼力就行了。”

  此外,根据埃里克松的计算,已灭绝的恐鳄,其咀嚼力高达102750牛顿。古生物学家表示,“这种咀嚼力简直是难以想像。”伯劳介绍说,由于没有暴龙肌肉可以研究,因此对暴龙咀嚼力的估测主要是根据体形大小、头骨的宽度和嘴部形状等因素决定的。

  伯劳表示,根据暴龙骨骼化石,它们的咀嚼力看起来应该比任何鳄鱼的咀嚼力都要强大。“但是,如果你对鳄鱼头部实施解剖,就会发现它们那里有大量的肌肉和巨大的颌骨。”(彬彬)

借助这对碳纤维板,潜水员可以在水面之下25英尺(约合7.6米)深的水中快速翱翔。
借助这对碳纤维板,潜水员可以在水面之下25英尺(约合7.6米)深的水中快速翱翔。
这种奇特的“水下滑翔翼”由碳纤维制成,通过水面之上的高速游艇牵引。
这种奇特的“水下滑翔翼”由碳纤维制成,通过水面之上的高速游艇牵引。
“水下滑翔翼”的发明者为挪威人西蒙-席维尔特森。
“水下滑翔翼”的发明者为挪威人西蒙-席维尔特森。
“水下滑翔翼”速度可达到当今世界级游泳运动员最高记录的两到三倍。
“水下滑翔翼”速度可达到当今世界级游泳运动员最高记录的两到三倍。
经过一年多的改进和测试,“水下滑翔翼”模型已经开始在全球在线销售。
经过一年多的改进和测试,“水下滑翔翼”模型已经开始在全球在线销售。
席维尔特森希望“水下滑翔翼”能够尽早出现于更多的实体商店中。
席维尔特森希望“水下滑翔翼”能够尽早出现于更多的实体商店中。
借助“水下滑翔翼”在水中最佳飞行速度是2到3节(约合每小时3.7公里到5.6公里)。
借助“水下滑翔翼”在水中最佳飞行速度是2到3节(约合每小时3.7公里到5.6公里)。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位名叫西蒙-席维尔特森的挪威人发明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飞行翼--“水下滑翔翼”。这种奇特的“水下滑翔翼”由碳纤维制成,通过水面之上的高速游艇牵引。在高速游艇的牵引下,佩戴这种“水下滑翔翼”的潜水员可以在水面之下25英尺(约合7.6米)深的水中快速翱翔,速度可达到当今世界级游泳运动员最高记录的两到三倍。

  “水下滑翔翼”由挪威人西蒙-席维尔特森于2010年夏天发明。当时,他正和家人在地中海度假。水面上的一块浮木激发了席维尔特森的灵感,他突发奇想,计划使用木头制作一个浮漂或翅膀,用来帮助自己在水中前进。

  很快,席维尔特森绘出了原型图纸。他在意大利一个商业中心购买了两块削平的木板,然后用一根橡胶软管将两块木板连接起来,这样就构成了“水下滑翔翼”的原型。经过一年多的改进和测试,“水下滑翔翼”模型已经开始在全球在线销售,在线销售价格大约为450英镑到570英镑。

  席维尔特森的堂弟马特斯-威斯特加德也参与了这项发明。威斯特加德介绍说,“我不是一个擅长潜水的人,但是使用了这种水下滑翔翼之后,我已经可以在水下飞行1分30秒。泰国是一个很奇妙的地方,你在水中飞行的时候,可以看到很多鱼类和海龟,甚至还有鲨鱼。我们发现在水中最佳飞行速度是2到3节(约合每小时3.7公里到5.6公里),但是你最快可以达到7节(约合每小时13公里)。当然,面具压力会因此变大。”(彬彬)

  相关阅读

  水下摄影师遭遇虎鲨袭击 大难不死顺利逃生(图)

  组图-意大利水警拍摄 科斯塔康科迪亚号水下照

  多米尼加发现灭绝动物化石 水下洞穴藏千年隐秘
 

  据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小盗龙是一种浑身长满羽毛的恐龙,它生活在大约1.25亿年前。以前的研究认为,这种动物长着宽大的泪滴状尾巴,但是通过2010年在中国东北发现的一具新小盗龙化石进行的研究,发现其实这种恐龙的羽毛在阳光照射下会发出彩虹色光芒,而且尾巴的末端是两根长长的翎羽。

  1.带彩虹光泽的恐龙

带彩虹光泽的恐龙
带彩虹光泽的恐龙

  据一项最新研究称,长羽毛的四翼恐龙小盗龙(Microraptor)生活在1.25亿年前,就像这张图中所示,据说它是目前已知地球上最早出现彩虹色光泽的恐龙。最近的研究指出,鸽子大小的小盗龙的羽毛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发出黑色和蓝色光芒,这与现在的乌鸦或者美洲黑羽椋鸟类似。这项研究的领导者、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古生物学家茱莉亚-克拉克称,这一发现是有关任何动物-鸟或者恐龙具有彩虹色光泽的最早证据。

  克拉克及其同事还指出,这种色彩斑斓的光泽或许能让小盗龙的尾羽对交配对象更有吸引力。研究人员利用电子显微镜将小盗龙化石里的微小色素结构——色素体与现有鸟类的色素体进行对比。该科研组发现,小盗龙的黑素体很长、很窄,并以片状方向排列,这是现代鸟类产生虹色光泽的几大特征。该研究的科研组成员、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学部的主席马克-诺勒尔说:“这项研究让我们对这种动物活着的时候的样子有了空前的认识。”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2.尾羽

尾羽
尾羽
 

  这张插图显示的是一只小盗龙展开四翼,展示它那具有彩虹色光泽的羽毛和两根长长的翎羽。研究论文的联合作者克拉克解释说,翎羽线索在更早的小盗龙化石里也能看到,但是并不完整。她说:“事实上你能够认出它们,但是它们已经破损,因此你无法看到翎羽的末端。”直到2010年在中国东北发现新小盗龙化石,科学家才获得这种动物尾部特征的第一张清晰图片。它的尾部曾被认为是宽大、像泪珠的表面,但是最新化石显示,实际上它更加狭窄,尾端是两根长长的翎羽。这项最新发现还支持了克拉克2006年首次提出的理论:早期鸟类的尾羽进化主要受到性选择的驱使,而不是空气动力学。根据这一观点,尾羽是一个非常奢华的构造,直到后来它才变的对飞行特别重要。

  3.被时间尘封的小盗龙

被时间尘封的小盗龙
被时间尘封的小盗龙

  科学家通过2010年发现的一具小盗龙化石,确定这种恐龙拥有闪着彩色光芒的羽毛。该研究队成员、中国北京大学的高克秦(Ke-Qin Gao)说:“就在几年前我们还没想过能进行这样的研究。”尽管它的解剖学与鸟类的解剖学非常类似,但是小盗龙被认为是一种非鸟类恐龙,被归类为奔龙属(Dromaeosaur),该属包括凶猛的伶盗龙。克拉克称,有关小盗龙的羽毛,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我们不知道是否(它们拥有)更多绿光蓝光泽,还是更多略微发紫的光泽。”

  4.质地精良的羽毛

质地精良的羽毛
质地精良的羽毛

  这项最新发现与以前的理论:小盗龙是一种喜欢夜间出没的恐龙相矛盾。这是因为黑色、有光泽的羽毛不是喜欢夜间活动的现有鸟类的特征。现代鸟类能够看到人类无法看到的波长的光和颜色,也许小盗龙也具有相同能力。克拉克说:“我们理解这种动物的方式和它的近亲曾经看到它的方式可能并不一样。至于如何不同,我想现在我们还不清楚,但这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有趣问题。”

  5.带斑点的恐龙

带斑点的恐龙
带斑点的恐龙

  另一种长羽毛的恐龙赫氏近鸟龙(Anchiornis huxleyi)生活在侏罗纪中期,比小盗龙早大约4000万年,该图显示的是正在飞行的赫氏近鸟龙。2010年对这种恐龙化石进行的黑素体研究显示,这种动物的翅膀带黑色和白色斑点,头部长着铁锈颜色的羽毛。布朗大学的卡恩(Carney)表示,这项最新的小盗龙研究将会令我们对带羽毛的恐龙和早期鸟类有更加正确的认识。他说:“该研究为科学家重塑恐龙的颜色所用到的调色板增加了另一种颜色——彩虹色。”(孝文)

  相关阅读

  加拿大发现新恐龙物种 小型食草龙犹如鹦鹉(图)

  西班牙中部发现大型物种 全新食肉恐龙化石亮相

  澳大利亚现南极恐龙足迹群 新物种身形大小迥异
 

第 92 页,共 5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