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河马靠近被困牛羚
科学网讯 北京时间2月18日消息,肯尼亚马赛马拉,一只过河的非洲牛羚不慎被卡在河底岩石中间动弹不得,而这条河中常有鳄鱼伺机而动。就在牛羚命悬一线时。一只好心的河马伸出了援助之手。
河马帮助牛羚摆脱困境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只牛羚当时已经脱离了群体孤立无援。恰在这时附近有一群河马经过,情况看上去变得更加不乐观了。但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或许出于同情心,一只路过的河马游了过去,对牛羚展开了营救。
或许这只公河马是觉得这只挣扎的牛羚太可怜了,于是用它巨大的下巴托了它一把,帮助牛羚摆脱了岩石的羁绊。当牛羚重获自由时,它奋力游泳希望能赶上群体,它们正在涉水渡过马赛河。不幸的是尽管它拼尽全力,可由于背部受伤,最终仍然没能渡过河去,不幸溺水。
这只受到河马帮助的牛羚属于这个巨大的牛羚群体
拍下这组照片的39岁摄影师米歇尔-克隆格(Mitchell Krog)说:“一头看上去更加年长的雄性河马靠近了溺水的牛羚,轻轻碰它的身体,大概是以为它又被石头卡住了想帮助它。不过很快河马意识到这只牛羚受了伤,已经没有生还希望,像河马这样的动物显示出如此温柔的一面真的很难得。当确定事态后,这只河马用大嘴衔起这只牛羚,将其带到河流深水区松开嘴,牛羚便随着流水冲走了。”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本报讯 (记者邢世伟) 昨日,一则“皮革奶粉”死灰复燃的网络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昨日澄清,近期农业部门并未发现含有皮革水解蛋白的生鲜 乳制品,“皮革奶”死灰复燃报道并不属实。去年的抽检显示,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状况总体良好。
“皮革奶死灰复燃”失实
昨日下午,一则“内地‘皮革奶粉’死灰复燃长期食用可致癌”的新闻迅速登上各大商业门户网站的首页,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该报道称,疑有不良商人将皮革废料或动物毛发等物质加以水解成皮革水解蛋白,再将其掺入奶粉中,意图提高奶类的蛋白质含量蒙混过关。
当天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检测皮革水解蛋白是农业部门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来操作,近年来农业部门对这种物质每年都会检测的,今年检测计划也只是一次例行检测。”2010年,农业部门尚未发现含有该物质的生鲜乳制品,媒体报道的“皮革奶”死灰复燃是失实报道。
检测并不代表出现皮革奶
该工作人员称,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确实于近期下发了《农业部关于开展2011年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通知》,皮革水解蛋白作为农业部门检测的项目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内出现了含有皮革水解蛋白的生鲜乳制品。
《2011年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显示,农业部门将对全国30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生鲜乳中违禁添加物专项监测,其中检测项目为三聚氰胺、皮革水解蛋白和碱类物质,所有样品检测三聚氰胺,30%的样品检测皮革水解蛋白和碱类物质。
去年生鲜乳质量总体良好
昨晚,农业部在官网上再次声明,2010年抽检生鲜乳样品7406批次,奶站4778批次,运输车2628批次,三聚氰胺全部符合临时管理限量规定,没有检出皮革水解蛋白等违禁添加物质,生鲜乳质量安全状况总体良好。
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表示,在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内生鲜乳制品安全状况进入了一个非常好的阶段,农业部门会继续加大管理和查处力度,保证生鲜乳制品的安全性。
农业部今年将通过例行监测、飞行抽检、隐患排查等方式,进一步强化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如发现任何违法违规行为,将坚决打击,从重处罚,绝不姑息。
■ 新闻资料
皮革奶
指添加了“皮革水解蛋白”的乳制品。什么是皮革水解蛋白呢?这种非法添加物就是用皮革的下脚料甚至是动物的毛发等物质经过水解生成一些粉状物,这种粉状物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皮革水解物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重金属六价铬有毒化合物,因此只能用于生产工业明胶,不能用于加工食用明胶。不法厂商利用这种皮革水解物,加入浓缩鲜奶精、香兰素精和甜味素等物质,经过喷雾改造后生产假冒乳制品。长期食用,重金属有毒化合物将在人体内慢慢累积,最后导致人体中毒,关节疏松肿大,甚至死亡。
卫生部曾明令禁止以此类水解蛋白为原料生产加工乳制品。
■ 探访
北京从未检出“皮革奶”
北京市农业局畜牧处处长梅克义介绍,皮革水解蛋白与三聚氰胺,是一个性质的东西,它的作用是为了提高蛋白质的含量。在生鲜乳中,两者都是禁用物质,也是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中必须检测的指标。
自从农业部在《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增加了相关规定后,北京就将其作为一个常规项目来检查,但从未检出过。
养殖环节一般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北京只是将其作为检查的一个对象,防止被添加。这是安全管理的一种手段,属于预防措施。
本报记者 林文龙
企业可以自检“皮革奶”
伊利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三聚氰胺事件后,伊利就开始大力建设自己的奶源基地,加工用的原奶很多都来自于企业自己的牧场和自己的奶站,有专门的工人在收奶时进行监督,因此,不存在“皮革奶”这些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国家规定配备的检测设备伊利都有。
国内奶粉生产企业雅士利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目前雅士利及很多大乳制品企业都有针对这个的检测设备,这些都是可以检测出来的。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通告显示,从今年3月1日起,未重获生产许可证的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必须停止生产。根据新规定,乳制品生产企业必须配备相应检测设备,对三聚氰胺和食品添加剂等64项指标进行自检。
据估计,企业需要投入二、三百万元购置设备,行业约两成企业可能被迫退出市场。
对于国家规定的从下月起,未重获生产许可证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必须停止生产。该负责人说,早在三聚氰胺事件后,企业每个厂区就已经配备了三聚氰胺等食品添加剂检测设备。而目前雅士利也已经向国家重新申请了生产许可证。“国家规定的乳制品企业重新申请生产许可证,可以借此机会淘汰一部分小的乳制品生产企业,起到净化市场的作用。”
本报记者 李静
[报网互动]农业部严查"皮革奶"
农业部表示去年生鲜乳监测未检出皮革水解蛋白
本报讯 (记者黄佩、何颖思)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在内地竟然有不法企业把皮革下脚料溶解之后制成蛋白粉混到牛奶里,以提高奶粉的蛋白含量。据悉,为了打击此种行为,农业部已经下发“2011年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皮革奶”被列入农业部监测“黑名单”。
“皮革奶”会致重金属中毒
据悉,“皮革奶”其实是用皮革的下脚料甚至是动物的毛发等物质经过水解生成一些粉状物,这种粉状物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因此人们称他为“皮革水解蛋白粉”。严格来说这种“皮革奶”是对人体健康无害的,但是在生产这些蛋白粉当中,经常有一些重金属掺加到其中,尤其是重金属铬,如果被人体吸收、蓄积,可导致关节疏松、关节肿大,造成人体重金属中毒。
其实早在2005年,就有企业开始生产“皮革奶”,之后被严肃整治,“三聚氰胺”事件后,一些不法厂商为了提高牛奶中的蛋白含量,“皮革奶”又死灰复燃。2009年,我国就开始检测生鲜乳制品中是否存在“皮革奶”,浙江金华市晨园乳业曾被检测出“皮革奶”,遭查封。
仅30%样品检测“皮革奶”
不过,本次农业部发出的通知并没有要求对全部的检测样本都检测“皮革奶”,只是除所有抽检样品都必须检测三聚氰胺外,其中30%的样品还要检测皮革水解蛋白和碱类物质,这多少让被牛奶吓怕了的消费者心存顾虑。
记者昨天在百度上搜索,发现不少专门生产供应皮革水解蛋白的企业,记者以买家身份致电山东省的一家饲料公司,业务员称皮革蛋白粉分为“饲料级”和“肥料级”,其中“饲料级”原料都是来自“屠宰场的动物下脚料”;而“肥料级”的皮革蛋白粉含铬、铅等重金属,“原料是皮鞋厂的下脚料”。这些皮革蛋白粉通过加工合格又获得饲料主管部门发出的“批准文号”,是允许用到饲料中的。“但绝对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来用”。
业内专家表示,虽然不排除部分企业为使得蛋白质含量达标而估计添加,但是由于“皮革奶”可能改变牛奶的品质,而且成本也不低,这种做法不会在行内太普遍。
在乳制品生产环节,广州市的质监部门表示暂时没有发现相关案例。昨日广州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市多年来还未接到有关皮革蛋白奶的举报投诉,也未查处过相关案件。
昨天傍晚,农业部发文指出,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国家公布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其中三聚氰胺、皮革水解蛋白是禁用物质,也是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中必须检测的指标。近年来,农业部开展了三聚氰胺、皮革水解蛋白等违禁物质的例行监测,三聚氰胺全部符合临时管理限量规定,没有检出皮革水解蛋白等违禁添加物质,生鲜乳质量安全状况总体良好。
2011年,农业部将继续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通过例行监测、飞行抽检、隐患排查等方式,进一步强化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
越南一艘游船17日在著名旅游景点下龙湾沉没,12人遇难,其中11人来自国外。当局着手调查,责成下龙湾政府加强措施,保障游客安全。
遇难者多为年轻人
下龙湾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努文熊(音译)说,游船17日清晨5时左右在蒂托夫岛附近沉没,载有20名外籍游客、6名当地船员和1名导游。
当地一家报纸援引下龙湾所在广宁省副省长杜通(音译)的话报道,游客分别来自11个国家。
越南通讯社公布遇难者名单。12名遇难者中11名为外籍游客,多数为年轻人,年龄在20至25岁之间,其中美国、俄罗斯和瑞典各两人,英国、日本、法国和瑞士各一人,另有一名越裔澳大利亚人。
中国驻越南使馆领事部官员17日说,已确认当天越南游船沉没事故中没有中国公民伤亡。
获救15人中6人为船员
努文熊说,救援人员救出其余15人,其中9人为外籍游客,6人为船员。
越南外交部证实,9名外籍幸存者分别来自丹麦、德国、意大利、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和瑞士。
当地一家医院副院长江国唯(音译)说,已收治3名轻伤员。两名男伤员分别来自美国和法国,女伤员来自瑞士。
“他们受到惊吓。”江国唯说,“接受急救后已返回酒店。”
刘锴 李丹(新华社专稿/电)
■ 探因
沉船初定事因引擎故障
幸存美国游客乔治·福斯迈尔现年23岁,事发时与女朋友在船舱内。回忆沉船情景,他说,船体倾斜,女朋友从床上摔下。“整个过程在30秒至一分钟内,我不得不把脸凑近天花板,保持呼吸。”
福斯迈尔随后从窗户逃出,由附近船只救起。他担心女朋友和船舱内另一名年轻女性没有逃出船舱,可能已遇难。
当地行政长官武万辰(音译)说:“船员试图阻止水进入(船体)并向熟睡中的乘客发警报,但船进水后迅速沉没……12名遇难者全部死在船舱内。”
游船沉没原因初步认定为引擎故障。下龙湾所在的广宁省警方正在对事故展开进一步调查,并将依法起诉事故责任人。
刘锴 李丹(新华社专稿/电)
2010年例行监测未检出皮革水解蛋白
本网讯 近日,部分媒体和网站对皮革水解蛋白问题进行了报道。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国家公布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其中三聚氰胺、皮革水解蛋白是禁用物质,也是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中必须检测的指标。
近年来,农业部开展了三聚氰胺、皮革水解蛋白等违禁物质的例行监测,2010年抽检生鲜乳样品7406批次,奶站4778批次,运输车2628批次,三聚氰胺全部符合临时管理限量规定,没有检出皮革水解蛋白等违禁添加物质,生鲜乳质量安全状况总体良好。
2011年,农业部将继续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通过例行监测、飞行抽检、隐患排查等方式,进一步强化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如发现任何违法违规行为,将坚决打击,从重处罚,绝不姑息。
新华网北京2月17日电 中国政府网17日发布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这份文件明确,今年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均由上一年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力争达到70%左右。
《工作安排》要求中央和省级政府有关部门确保统筹推进五项重点改革,确保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城乡居民,保障水平显著提高;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推开,新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提供,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不断深化,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便民惠民措施普遍得到推广。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得到进一步控制。
《工作安排》分总体要求、工作任务、保障措施等三部分。工作任务包括五大类:加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工作安排》还明确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分工,将具体工作落实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生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食品药品监管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
相关阅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国办发〔201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三年任务的攻坚之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继续认真落实“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坚定信心,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攻坚克难,强化考核,狠抓落实。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地区医改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对本地区医改任务完成情况负总责;各牵头部门要对牵头任务全国范围内的完成情况负总责,各有关方面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确保完成医改各项任务。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一年二月十三日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 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
为明确任务目标,落实工作责任,扎实推进改革,现提出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精神,继续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统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确保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城乡居民,保障水平显著提高;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推开,新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提供,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不断深化,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便民惠民措施普遍得到推广。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得到进一步控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三年重点任务基本完成,为下一步深化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任务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1.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基本实现全民医保。
(1)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到4.4亿,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妥善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问题。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积极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加职工医保。促进失业人员参保。落实灵活就业人员、未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等人员选择性参保的政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国资委、财政部负责)
(2)进一步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覆盖面,参合率继续稳定在90%以上。(卫生部负责)
2.全面提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增强保障能力。
(1)进一步提高筹资标准,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均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财政部、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2)扩大门诊统筹实施范围,普遍开展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门诊统筹,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医保目录内药品和收取的一般诊疗费按规定纳入支付范围;积极探索职工医保门诊统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3)明显提高保障水平。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力争达到70%左右。所有统筹地区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当地居民年可支配收入和全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且均不低于5万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4)积极开展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以省(区、市)为单位推开提高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保障水平的试点,并在总结评估基础上增加试点病种,扩大试点地区范围。抓紧研究从医保、救助等方面对艾滋病病人机会性感染治疗给予必要支持的政策措施。(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负责)
(5)全面提高医疗救助水平。资助困难人群参保,资助范围从低保对象、五保户扩大到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开展门诊救助。逐步降低、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探索开展特重大疾病救助试点。鼓励社会力量向医疗救助慈善捐赠,拓宽筹资渠道。(民政部、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3.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经办管理水平,方便群众就医结算。
(1)继续推广就医“一卡通”等办法,基本实现参保人员统筹区域内医疗费用即时结算(或结报,下同)。加强异地就医结算能力建设,开展省(区、市)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探索以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为重点的就地就医、就地即时结算。做好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研究缴费年限累计计算相关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
(2)加强医疗保障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建立基金运行分析和风险预警制度,控制基金结余,提高使用效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基金结余过多的地区要把结余逐步降到合理水平;新农合统筹基金当年结余率控制在15%以内,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统筹基金的25%。基金当期收不抵支的地区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基金平稳运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财政部分别负责)
(3)发挥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和对医药费用的制约作用。对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在医保支付比例上给予倾斜。改革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大力推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积极探索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负责)
北京时间2月17日消息:日前,由人民网主办的“辉煌‘十一五’中国品牌(特色)市、县、镇、开发区”最终榜单揭晓,徐州荣膺“辉煌‘十一五’中国最佳绿色生态市”殊荣。
“十一五”期间,徐州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全市环保投资五年累计达136亿元。截至去年底,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85%以上,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比例连续五年稳定在85%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连续6年100%达标。
徐州市在江苏省率先关闭了立窑水泥生产线及小造纸、小焦化企业,对市区140多家重度污染企业进行搬迁改造,北区环境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十一五”节能减排和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任务。全市造林面积96万亩、森林覆盖率29.5%,城市新增绿地6300公顷、绿化覆盖率40.6%;实施了6万亩采煤塌陷地复垦治理,九里湖湿地公园基本建成,中德共建徐州生态示范区工作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