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它看起来很像马里奥游戏中的幽灵,却是世界罕见的深海章鱼,游弋海洋深处


深海区是它们的自然栖息地


由于它们的耳朵很奇特也就给它们赢得了一个称号“小飞象“章鱼(dumbo octopuses)


小飞象章鱼(dumbo octopuses)没有色素沉着,因为在没有光的环境下肤色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它们通过摆动触足,喷射水和晃动着它们犹如耳朵一般的鳍活动


海洋深处条件很恶劣,它们则是适者生存的一批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13日消息,它看起来很像超级玛丽游戏中的幽灵,而这些阴森的图像显示的其实是一种罕见的深海章鱼,由于长着很奇特的耳朵,它们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小飞象章鱼(dumbo octopuses)的称号。

  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俄勒冈州海岸,借助携带着遥控相机的机器人潜艇在水下6600英尺(约合2011米)的地方,拍下了这些深海精灵令人称奇的画面。这些照片在2005年拍摄而得,但视频直至最近才被公布。

照片中的“小飞象”章鱼生活在东北太平洋胡安·德·富卡洋中脊(Juan de Fuca Ridge)区域的海底火山口附近,它们是章鱼大家族中生活“最深”的居民,以某些小型甲壳类动物为食。

 

  它们通过摆动触足,喷射水和晃动着它们犹如耳朵一般的鳍活动。和同样生活在海底的其它居民一样,小飞象章鱼没有色素沉着,因为在没有光的环境下肤色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在通常章鱼身上长有吸盘的地方,小飞象章鱼长的却是一种耀眼的发光器官。它们巧妙地利用这种发光器官来引诱捕食目标或吓退入侵者。一旦发现猎物靠近,小飞象章鱼就会立即抓住它,并通过身体所产生的一种粘液网困住对方。

  (科学网-kexue.com 玛格)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出土的铅钱

  昨日下午,阳春市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局、博物馆的负责同志从石望镇派出所干警的手中接过失而复得的南汉“乾亨重宝”铅钱一批,使这批在地下面沉睡了1100多年的铅钱重见阳光,为研究中国货币制度和南汉王朝经济情况留下了重大实质史料。

  前不久,在阳春市石望镇铁屎迳自然村侧一口旱水塘中,该村村民用勾机深挖水塘的过程中,在深约两米的黑土处,挖出南汉“乾亨重宝”铅钱一批,有1900多个,重约15斤。

  这批铅钱在深土中埋藏了1100多年,其文字依然清晰,其质地柔软,整体完好。

  铁屎迳自然村两面环山,村前与村中有铅锌矿冶炼过的铁渣,分布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

  曾挖出“乾亨重宝”钱范

  1982年夏,时值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期间,阳春县文普队在此发现和收集到28块残缺不全的制造南汉“乾亨重宝”的模具(即钱范)。后又发现3件残缺的钱范。

  当时阳春市挖掘出的“乾亨重宝”钱范,在广东省属首次发现,1989年6月29日,省人民政府公布铁屎迳是古代冶炼遗址,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次在铁屎迳冶炼遗址出土“乾亨重宝”铅钱是一次重大发现。据了解,上世纪50年代也曾在广州、广西等地挖掘出类似的“乾亨重宝”铅钱多达2000多斤。

  乾亨是南汉高祖刘龚的年号。

  公元917年8月,刘龚即位于广州,年号乾亨,国号大越,后改为汉,史称南汉,以别于太原刘氏的北汉。

  有文献称“乾亨重宝”是岭南首次大规模造币,在岭南使用50年。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清朝康熙五彩诰命圣旨

  近日,清朝康熙五彩圣旨惊现赤峰市宁城县。经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员、北京市文保文物鉴定中心鉴定专家杨丹霞女士对圣旨的鉴定:“圣旨是真品”。此圣旨是诰命圣旨,是表彰杨弘德之祖父杨名焕的功绩,赐予诰命,封杨弘德之祖母王氏为诰命夫人的表奖圣旨。

  圣旨是长卷卷轴,总长350厘米,卷宽31厘米,上有满汉两种文字。其中左边满文字部分,满文行款自左至右,右边汉文字部分,汉文行款自右至左。满汉文后边各自都印着“制诰之宝”满汉文对照的四字大方印。时间是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整卷圣旨由红、橙黄、蓝、紫、白五种颜色组成,所用材料为五彩绫缎。底为祥云图案,圣旨两端有翻飞的银色双龙,两龙中间为“奉天诰命”四个篆字,字体端庄秀丽,圆润飘逸,漂亮整齐。

  圣旨的传承人杨昌系宁城县三座店小梁子人。杨家这道圣旨是五彩圣旨,极为珍贵。圣旨的绢布上印满祥云图案,就像今天的防伪水印一样,上下翻飞的两条银龙作为防伪标志。目前,该圣旨由宁城县档案馆代为保管。

发表在栏目: 科学


4月27日,美国阿拉巴马州遭遇龙卷风袭击

  强风暴在我国称为强对流天气。我国也是强对流天气发生较多的国家。比如,今年4月17日,广东出现强雷雨、大风、冰雹和龙卷风;2009年6月1日至6日,河南、安徽、江苏等8省出现强飑线;2005年7月30日安徽灵璧县遭龙卷风袭击,都造成了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模样极像大象鼻子

  龙卷风是一个猛烈旋转着的圆形空气柱,它的上端与雷雨云相接,下端有的悬在半空中,有的直接延伸到地面或水面,一边旋转,一边向前移动。发生在海上,犹如“龙吸水”的现象,为“水龙卷”;出现在陆地上,卷扬尘土卷走房屋、树木等的龙卷,为“陆龙卷”。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说,远远看去,龙卷风像吊在空中晃晃悠悠的一条巨蟒,而且很像一个摆动不停的大象鼻子。

  用专业术语来说,龙卷风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小尺度的激烈旋转的空气旋涡,是强对流积雨云中伸向地面的小范围快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往往有一个甚至几个漏斗云柱从云底向下伸展,上大下小。下部直径最小的只有几米,一般为几百米,最大可达千米以上;上部直径则为数千米,最大可达10公里。龙卷风来得快,去得也快,影响范围小,只限十几米到数百米之间。

  每年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时间主要是从3月份开始,到10月份结束。其中6月份到8月份是发生强对流天气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时段。

  困境监测预报有难度

  由于龙卷风属于小尺度天气系统或者小概率事件,其时间、空间随机性较强,目前绝大多数的气象探测设备和探测系统都无法有效监测、追踪龙卷风的发生发展。因此,对龙卷风的内部结构、演变情况知之较少,制约了其预报预警技术。

  杨贵名说,从理论上讲龙卷风虽然可以预报,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实现准确预报还是很难。即使是在美国这样的龙卷风预警先进国家,尽管其已经开展了多年的龙卷风预报和监测,气象监测站距离逐年缩小,雷达网也日趋健全,但仍然难以准确预报,预警时间依然有限。

  随着大气监测手段的提高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和自动站等组成的监测站网的不断完善,为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报和预警提供了极好的手段。利用当前先进的大气监测手段结合数值预报等对强对流天气进行监测预警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的主要发展趋势。

  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骆继宾表示,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在部分地区开展过中小尺度天气研究,其中包括龙卷风的监测研究和中小尺度数值预报的研究,但其结果与实际业务服务还有距离。到如今,我国公开的天气预报警报中还不曾明确提到龙卷风这个词,只提可能有强对流天气的影响。

  新象为何出现“无云龙卷”

  美国平均每天有5个龙卷风发生,每年就有1000至2000个龙卷风。美国的龙卷风不仅数量多,而且强度大。美国被称之为“龙卷之乡”名副其实。那么原因何在呢?这主要是和美国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大气环流特征有关。

  美国东濒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面又有墨西哥湾,大量的水汽不断从东、西、南面流向美国大陆。水汽多,雷雨云就容易发生发展。当雷雨云发展到一定强度后,就会产生龙卷风。

  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据近50年来的统计,美国上空发生龙卷的次数至少增加35倍。有时没有龙卷云,也会发生“龙卷”,这种特殊的龙卷称为“无云龙卷”,竟占美国龙卷的一半左右。这种怪现象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科学家认为,这和奔驰在公路上的汽车数量增多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美国公路干线上经常运行的小汽车不下200万辆,卡车60多万辆。每当高速运行的两辆车错车时,就会形成逆时针方向的空气漩涡。数百万辆汽车产生的空气漩涡叠加起来,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漩涡。这股强大的漩涡,一旦遇到有利的天气系统和大气温湿条件,也会诱发龙卷风。

  应对低洼处趴下是要诀

  龙卷风的中心气压很低,水平气压梯度大,从而造成很强的风速,一般为每秒50米至每秒150米,最大风速可达每秒200米。强的龙卷风具有很强的破坏力,不仅是风力特大,还因为其中心气压低,在中心经过时可以把一些重物吸到天空,包括汽车、人、畜、树木、屋顶等。大风还可以把大轿车和火车吹翻。龙卷风常伴随着雷电、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出现,尤以下午至傍晚最为多见。

  当遇到龙卷风时,首先应躲在坚固的住所,最好是防风暴的地下室或地窖,如果没有地下室,可进入一个小房间或者在坚实牢固的家具什物下躲避,但不要呆在重家具下面。其次要远离窗户,要牢牢关紧面朝旋风刮来方向的所有门窗,而相对的另一侧门窗则统统打开,这样可以防止旋风刮进屋内掀起屋顶,且可使屋内外的气压得以平衡,防止房屋“爆炸”。

  若是在野外遇到龙卷风,应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但要远离大树、电杆,以免被砸、被压和触电。当龙卷风已经到达眼前时,应立即寻找低洼地形趴下,闭上口、眼,用双手、双臂保护头部,防止被飞来物砸伤。汽车外出遇到龙卷风时,千万不能开车或在车里躲避,因为汽车对龙卷风几乎没有防御能力。

  ■链接

  1849年有正式气象记录以来

  北京没有龙卷风记载

  北京枕山面海、地形起伏,干旱、洪涝、冰雹、大雾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然而,据市气象台专家介绍,北京自1849年有正式气象记录以来,至今没有一起关于龙卷风的记载。

  市政府专家顾问团防灾减灾顾问组组长吴正华,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接到一起“报案”:房山山前暖带出现龙卷风,造成数十棵大树被拦腰截断。吴正华率领科研人员迅速赶到现场,结果发现,这些胸径在40厘米的粗壮树木被拦腰截断,其受力并非龙卷风旋涡状卷起,而是横向力推倒所致。专家们的结论是:这并非龙卷风。

  2004年8月27日,北京再次发生一起疑似龙卷风事件。当天下午,一场怪风突然将国家游泳中心的三幢临时建筑卷起摧毁。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张明英当天便赶赴现场查找原因,他调看了视频监控资料,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旋风仅仅出现在这三幢建筑上空,距离并不太远的其他建筑并没有遭受风的袭击。如果是龙卷风的话,应当有充沛的水汽条件,可这一天北京万里无云,天气闷热,表明这起事故并非龙卷风。经过专家的研讨,认定这一现象是北京很少出现的尘卷风。张明英说,尘卷风是指近地面气层中产生的一种尺度很小的旋风。它可以把尘土和一些细小物体卷扬到空中形成一个尘柱。一般尘卷风的直径只有几米,大的尘卷风直径也只有几十米。

  距离北京并不太远的河北、辽宁都曾出现过龙卷风,而北京为什么成了龙卷风的“禁地”呢?张明英说,龙卷风的成因比较复杂,陆地龙卷风生成在积雨云里,要求有充沛的水汽条件,其主要生成条件有两个,一是暖湿气流和冷湿气流都非常充沛,二是风切变多,也就是风向、风速不连续,在高空形成很大差异。而北京位于华北大平原的西北部,属于温暖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水汽条件并不充沛。在地形上,北京西北高、东南低,从平原到山区之间没有过渡带,从海拔几米到海拔上千米的山区,这容易形成暴雨,但难以出现风切变。(张军)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腾讯科技讯(悠悠/编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1998年科幻电影《世界末日》中,一项紧急而特殊的太空任务要求派遣宇航员登陆在一颗小行星,阻止该小行星碰撞地球。目前,这一科幻情节正在逐步变成现实!派遣宇航员抵达外太空岩石小行星看似非常复杂,基于这个因素,美国宇航局一支研究小组在水下进行实验提前模拟登陆小行星。


宇航员目前深入海底计划在巨大岩石上模拟登陆小行星实验

  5月10日,科学家和工程师抵达靠近佛罗里达州Key Largo附近的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水瓶座水下实验室,完成登陆小行星计划的模拟测试。


未来宇航员很可能在重力微弱的小行星上使用网状绳索或者锚链进行攀爬

  美国宇航局极端环境任务(NEEMO)研究人员将调查研究登陆小行星的三个阶段——如何锚定小行星表面,如果在小行星表面上移动行走,以及如何更好地采集小行星样本。


美国宇航局计划未来勘测小行星,实现宇航员登陆小行星,让他们背载喷气包在小行星表面移动行走

  NEEMO项目主管比尔-托德(Bill Todd)说:“甚至专家也不知道小行星的表面将是什么样的状况,我们也不知道未来将登陆的小行星究竟是什么样的。因此,我们必须以最周全的方式来解决。”

  不同于月球或者火星,小行星几乎没有重力,若有重力作用的话,必须使宇航员或者勘测仪器保持在小行星表面,因此锚定装置是必不可少的。

  NEEMO将评估不同的锚定方法,以及如何连接多功能锚链形成通道。海底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工程师将研究是否有效地以直线型连接锚链,或者将锚链设置成类似货车车轮的辐条结构。

  美国宇航局研究小组将花费5个月分析这一项目,之后将于10月份进行严格测试。在这些初步测试中,科学家将在海底工作,并且不呆在水瓶座水下实验室,在必要情况下,工作人员将浮出水面,并重组这些装置。

发表在栏目: 自然


雨后双彩虹


昨天傍晚,闪电击中了“小蛮腰”。信息时报记者萧嘉宁摄

  5月7日的惊雷仍在人们耳边响起,昨天广州又下了一场雷雨。与上次相比,这场雷雨覆盖的范围更大,整个市区基本都被雷暴“横扫”,广州范围内录得的云对地闪电数量达到了上次的十倍以上。

  又是在黄昏时分,几声惊雷在羊城上空炸响,随后一场大雨铺天盖地而来。这场雷阵雨降雨量并不平均,到记者发稿时,天河区有气象站录得了38.2毫米的一小时雨量,而番禺区一些自动站录得的一小时雨量只有3.2毫米。不过与上周末相比,这次的范围更广,市区普遍出现了强雷雨,并伴有7~8级雷雨大风。据不完全统计,市区录得了超过5000次的云对地闪电。气象专家表示,雷雨主要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减弱,低压槽逼近,加上气温高,气压降低,湿度有所加大,天气趋于不稳定状态。 (记者叶卡斯)

  记者巡城华师门口积水过膝

  本报讯 (记者刘幸)在电闪雷鸣之际,记者出动巡城,发现市中心的多处水浸黑点经受住了考验,但天河华师大门口这个水浸“黑点”积水一度淹至膝盖,直至晚上8时多,现场抢险人员才“鸣金收兵”。

  晚上8时15分左右,记者赶到中山大道BRT华师站附近,看见中山大道社会车辆车道中,最靠里面的一条车道仍有积水,至少有4台抽水泵在待命。记者试了一下,积水可以淹没脚踝,不到10厘米。现场抢险的市水务局工作人员说,水最深时没过膝盖。高峰期一度有10多台抽水机,将华师大门口的积水抽到中山三院对开的人行天桥下,管道长度就有两三百米,直到排入市政主干管中。西往东方向的车辆只能利用BRT车道行驶通过,但交通秩序还比较好。昨晚8时左右,广园路、内环路、科韵路一带依然相当塞车。

  而此前,傍晚6时多记者来到一直是水浸“黑点”的华贵路一带,暂时没有看见水浸的情况。

  记者还来到中山一路杨箕地铁站对面、中山一立交、暨南大学、岗顶等素来是水浸“黑点”的地段,都没有发现严重积水。

  未来天气今起将连下6天雨

  本报讯 (记者叶卡斯、 刘幸 通讯员风云、卢绍琨、吕钰莹)据市气象部门介绍,受锋面低槽和高空切变线的共同影响,11日夜间至15日广州将出现持续性强降水,此次降水过程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并伴有雷电、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未来三天,广州仍有较为明显的降雨,在降雨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今天到明天,受锋面低槽和高空切变线的共同作用,粤北、珠江三角洲、粤西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粤东雷阵雨转大雨局部暴雨。此次降水过程将伴有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后天西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南部有大雨局部暴雨,其余地区阴天有中雨局部大雨。本周六和周日是未来一段时间中雨势较弱的两天,但局部仍然有较为明显的降雨,下周一到周二还将有新的明显降雨,因此从今天开始的连续降雨将有可能持续6天左右。广州今明两天都分别可能有暴雨,后天有中到大雨。

  专家提醒,需重点防御局部强降雨及其衍生的城乡积涝、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防止工棚、临时构筑物、户外广告牌、树木等倒塌。

  未来几天注意防雷

  1.妥善保管易受雷击的贵重电器设备,断电后放到安全的地方;

  2.不要在树下、电杆下、塔吊下避雨,出现雷电时应关闭手机;

  3.切断霓虹灯招牌及危险的室外电源;

  4.不宜使用花洒冲凉;

  5.不宜靠近建筑物的外墙以及电气设备;

  6.不要躲在高大茂盛的树木底下避雨;不宜在旷野打伞。

  (叶卡斯)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节尾狐猴登上动物园水禽湖东湖湖心岛

  小猴们在10只节尾狐猴在猴王的带领下,登上了动物园水禽湖东湖湖心岛,来到自然环境,高兴得手舞足蹈……今天上午,北京动物园的狐猴开始搬往“休养地”。

  上午9时,10只节尾狐猴被饲养员用大枣诱进了搬运笼,然后搭上了转运车。刚上车的狐猴不知道要去哪里,惊慌得在笼内乱转,最后挤成了一团儿。到了湖心岛,转运笼刚打开,它们就一窝蜂地爬到了树顶。在树顶上玩了几分钟后,小狐猴们下来围到饲养员王文娟身旁要吃的。一袋子大枣很快被12只狐猴消灭光了。吃饱喝足了,狐猴们围着饲养员跳起了“芭蕾”。

  让记者感到惊奇的是,一同被运上岛的还有一只大公鸡,它不吃不喝,在岛周围走来走去,像个“保安”。饲养员王文娟说,大公鸡确实是狐猴们的保安。主要是防止老鼠和乌鸦伤害幼猴。

  王文娟还告诉记者,“十一”天冷之前,还会把它们接回猴馆过冬。

  节尾狐猴还有个别名叫“太阳的崇拜者”,因为非洲当地的夜间很潮湿,所以上午它们都会站成一排晒太阳。游客到岛边看狐猴,也可以看到这一场景。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岭上日移》

许钦松 作

近日,由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推出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及其案例研究》“经典名家”系列画册与公众见面,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成为广东唯一入选的画家。该项目用了两三年时间,在国家层面上集中相关资源,对30名中国画艺术名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是首次由我国文化主管部门立项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及经典艺术名家案例的研究项目。国内艺术品市场研究专家西沐提出,许钦松在岭南文化及传统绘画精神的指导下,展现出了一种“大化”山水的艺术气象。

中国山水画精神传统延绵千年不绝,不断推陈出新。21世纪的今天,中国山水画精神需要承载怎样新的内涵?艺术上如何创新?南方日报记者近日与致力于山水画研习创新数十年的画家许钦松展开了一场对话。

1.谈山水画精神

解放后,山水画被赋予表现新中国火热生活现实的命题,红旗、拖拉机等人们改造自然的景物或场面被纳入到山水画创新中

南方日报:画集里你明确提出“大化山水”的艺术理念,有怎样的内涵?

许钦松:从画30余年来,我一直努力创建自己的画风,并逐渐回到了对山水本真力量的追求上。山水蕴含着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恒久精神,我想追寻自然界最原本的那种地老天荒、混沌初开的远古本真面目。山水的恒久精神恰恰提醒人类原始精神的缺失。都市化、现代化的过程,使人类与原本赤着脚、踏着土地从原始中走出来的本质相剥离,产生了各种违背自然的东西。人类开始自我封闭,一方面索取自然的各种资源,一方面与其相背离,人不再是自然一份子,而是站到了自然的对立面。所以,我的“大化山水”试图创造人对自然的“隔岸式”观望。

南方日报:从古至今,中国山水画精神内涵一直在演进,你怎么看待山水写实的传统?

许钦松:宋代大画家李成、范宽、郭熙等人,将中国山水画带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他们大多是宫廷画家,画面很有力量,绝不可能只为了自我消遣而画画。好比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气势雄强,一条瀑布飞流直下,让人如闻水声。明清以后,山水画主要是文人解除胸中闷气的手段,有一定程度的消遣和娱乐成分,变成了一种相对狭窄的自我修行,弱化了山水画本应有的精神意义。实际上,岭南画派陪伴着国民革命包括新文化运动,明确提出了“关注现实,注重写生,折衷中西。”这振臂一呼,将山水画家从关注自我的封闭状态中拉了回来。

几千年来中国的山水画精神传统,已形成一条关注现实生活、描绘真山真水的隐线。到了近代,特别是解放以后,山水画被赋予表现新中国火热生活现实的命题,红旗、拖拉机等一些人们改造自然的景物或场面被纳入到山水画创新中,比如关山月的《绿色长城》、黎雄才的《武汉防汛图》等,都强烈呼应现实生活,获得了成功。

但今天的时代,画家们不能再像前辈画家那样单纯关注写实,他们必须要承担更多精神层面的思考。我认为,当代山水画精神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如何具有现代审美,二是如何具备当代意识。这就要求我们这一辈人不单要简单地继承传统,还要回应现代人审美习惯的变化。

发表在栏目: 文化


美欧的真正分界线


这片海底遍布断层、裂谷、火山和海底热泉,地质活动非常频繁,非常适合探险

探索者:马斯塔德先生希望能将冰岛海底的美景摄入镜头
探索者:马斯塔德先生希望能将冰岛海底的美景摄入镜头


马斯塔德先生游过这里的三个海底峡谷:Silfra, Nes 和Nikulasargja,这些峡谷深度都超过200英尺


地球的运动:地壳分成不同的板块,马斯塔德先生此次拍摄的照片就位于北美和亚欧大陆板块之间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11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看起来这位潜水员是不是正在悠闲的漫游奇幻的水下世界,探索两旁的水下峡谷美景?但事实上,这位英国潜水员正漫游在两个大陆板块之间。

  36岁的阿列克斯·马斯塔德(Alex Mustard)潜入了北美洲板块和亚欧大陆板块之间的分界线,这里位于冰岛附近海域,他潜到80英尺(约24.4米)深处并拍摄了这些美丽的水下照片。

  这片海底遍布断层、裂谷、火山和海底热泉,地质活动非常频繁。这是因为北美和亚欧大陆两大板块在这里相互分离,速度达到每年1英寸(约合2.5厘米)。

  马斯塔德和他的潜水伙伴一起游过了这里的三个海底峡谷:Silfra, Nes 和Nikulasargja,这些峡谷深度都超过200英尺(约61米)。

  他还拍摄了Arnarnes Strytur海底烟囱的景象。从这里喷出的热泉温度高达80摄氏度,而相比之下周边的海水温度仅有4度。

  马斯塔德来自英国南安普顿,他说:“这次拍摄的图片显示这片奇异的海底世界和陆地上一样,都是由于冰岛地区的火山地质活动造就的。很多人来冰岛欣赏这里独特的火山地貌,但事实上,这些地貌同样存在于冰岛的海底。”

  他表示:“作为一名潜水者,这些地方是让人惊喜的,因为在这里你可以在清澈冰凉的海水中游泳,并感受三维立体的断层和峡谷。我曾经在世界各地潜水,但这里几乎毫无疑问是我见过最清澈的海水了。”

  他说:“事实上,很多来这里旅行的游客面对陡峭的崖壁和清澈的海水,甚至会有一种眩晕的感觉。”(晨风)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11日消息,炎炎的夏季即将到来,很多人都喜欢喝些凉爽的饮品帮助消暑,而科学家们推荐的一种果汁或许能够帮你在消暑的同时获得更多健康。

  据国外媒体报道,法国科学家声称已经研制出了一种能够促进健康,降低心脏病和中风危险,并且味道很不错的混合果汁,这种“超级冰沙”里含有葡萄、苹果,蓝莓,草莓等多种水果为原料,还包括有所谓的超级食品(superfoods):越橘——其维生素含量超过橙汁的30倍以上,和野樱莓(aronia)——一种被一些人称为是“世界上最健康的”浆果。

  过去的研究结果已经表明,含有多酚化合物的水果十分有助于预防保护心脏动脉阻塞。而研制这种果汁的法国科学家称,这种冰沙果汁堪称最健康与最美味的组合。科学家用13种不同的水果制成混合果汁,在实验室中用猪的动脉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在测试中这些果汁能使动脉血管壁得以舒张。斯特拉斯堡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果汁能够促进血液流动给心脏,确保其得到健康平衡的营养和氧气供给,此项报告发表在了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期刊上。

  英国心脏基金会的特雷斯-帕克(Tracy Parker)说:“这项研究更加证明了,多吃水果和蔬菜对我们的健康很有好处,能够有效的降低心脏病的风险。不过至今我们仍然无法完全明白,为什么某些水果和蔬菜要比其它一些效果更好,即便进行这项研究的科学家也承认无法解释其中的任何联系。但可以肯定的是人们应当把更多种类的水果和蔬菜作为均衡饮食的一个重要部分,而果汁则是一个既美味又制作简便的方式。当然也不要忘记,果汁要比原果的纤维含量少,所以果汁只能作为日常蔬果摄入的一部分。”

  (科学网-kexue.com 大平)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56 页,共 10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