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3月10日消息,一只绝对个性十足的家伙,这只水羚(waterbuck)似乎是想在同伴之间“出出风头”,或者是遇到了一位充满创意的“造型师”,它的一只角竟然很不寻常的扭向了下方。
一只绝对个性十足的水羚
据国外媒体报道,这张照片是由业余摄影师英格丽-邦西(Ingrid Bunse)在纳米比亚的昂格瓦保护区(Ongava Wilderness Reserve)内发现的,这只水羚的奇特外表使它太扎眼了,以至于想不注意到它那独特的角都不太容易。
49岁的英格丽来自于德国科隆,她表示自己近年来经常到非洲,但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景象。她说:“当我刚一发现这只水羚时,我马上就知道自己必须要为它拍一张照片,因为它太不同寻常了。我不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那支角弯曲成这样,但它似乎并没有为此感到什么烦恼。”
想不注意到它那独特的角都不容易
雄性水羚可以长至54英寸(约合1.37米)高,660磅(约合300公斤)重,螺旋纹的长角通常都是向上后方弯曲。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尽管被称作水羚,但其实它们通常不会花太多时间待在水里,除非是为了躲避掠食者的袭击。英格丽补充道:“我认为这绝对是罕见特别的景象,每个人都可以拍摄到狮子等动物,而这只水羚非常特别,也许我一生中只能看到这一次。”
(科学网-kexue.com 大平)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电子显微镜下放大一万倍的硅藻
硅藻的一个特性是,当外部环境变得恶劣时,它们能形成休眠孢子,并聚集在一起沉入水底,当环境改善时,休眠孢子可以苏醒并再次繁殖。
研究者采集了峡湾中的沉积物,Mariager峡湾由于高度富营养化而使底部缺氧,并在保持缺氧的条件下分析出硅藻休眠孢子,然后再赋予良好环境使其苏醒,并对其进行基因分析,结果发现,这里的硅藻具有很大程度的基因分异度,研究者指出,这或许就是硅藻在生物圈能始终占据优势的原因。
研究中从沉积物中取得的硅藻休眠孢子最老的可达100年,如果以硅藻一天分裂一次的正常速度计算的话,100年的时间内一颗孢子就可产生约40000代后代。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啊,不过由于是无性繁殖,这40000代后代都非常相似。
研究者说,最令他们吃惊的是,在整个研究中他们并没有发现来自其他区域的硅藻对Mariager峡湾中硅藻产生任何基因影响。尽管有大量硅藻随着表层水从Kattegatt海来到这里,但是这成百上千万的过客们却从未在Mariager峡湾中留下任何足迹。
他们解释说,这可能是由于峡湾中的浮游植物已演化得极适应峡湾的水体环境,并异常繁盛,每升海水中可含有上百万粒浮游植物,因此,入侵者很快就在生态位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歆塬)
新华网昆明3月9日电(记者颜牛)据云南省森林防火指挥部通报,截至9日中午,云南保山市隆阳区林火已全部扑灭,参加林火扑救的1500多人已全部转入火场清理。
这次发生在保山市隆阳区水箐洼子的林火持续了20余小时。发生林火的林区主要为国有林场,林木主要为云南松。林火由一名精神病患者用一次性打火机点燃,目前,这名精神病患者已被控制。
截至目前,扑救人员已经扑灭所有零星火点。直升机吊桶洒水作业在扑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云南省森林防火指挥部要求,下一步要安全、全面、彻底地清理火场。
另悉,火场离当地有300多年历史的著名佛教圣地梨花坞不远,但火情没有对梨花坞的房舍、设施造成影响。
国际在线报道: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将于3月9日(星期三)下午14:30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卫生部部长陈竺,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陈竺:
我们在保基本的同时,也在探索保一些重点的病。首先是儿童的大病,在财政部的支持之下,我们和民政部的大病救助形成了老百姓称之为“一站式”的衔接,我们选择了两个儿童的大病,一个是儿童的先天性心脏病,另一个是儿童的白血病,总共两类6种。我在这儿说明一下,并不是完全地免费,实际上是由新农合报销70%,然后由大病救助的基金根据家庭的情况给予20%的补偿,加在一起对于困难家庭能够达到90%或者更高一点儿的补偿。
陈竺:
农村儿童“两病”保障的工作虽然开展时间不长,但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到去年年底,从文件下发,也就是半年的时间,因为政策执行实际上还有一个时间差,已经有4千多名患儿得到了救助。大约有白血病480多例,完全缓解率超过了四分之三。先天性心脏病将近4千例,手术成功率很高,绝大多数情况下治愈率超过了95%。
这种蜘蛛的毒液可令男性勃起长达四小时(科学网-kexue.com 配图)
科学网(kexue.com)讯 你如果在卧室中发现一只蜘蛛,最可能的做法是消灭它,但最新的研究却表明蜘蛛毒液具有非常神奇的效果,来自巴西的一种蜘蛛在咬人之后,可以使男性四小时的勃起。这对于某些性功能存在障碍的人士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肯纳-努涅斯(Kenia Nunes)博士是一位大学生理学专家,他经过反复的实验之后发现来自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的香蕉塔兰图拉毒蛛的毒液具有神奇的疗效,可以让人莫名的勃起。他说道:“这些毒液是有毒的,但是它却不同于蛇毒毒素,它最多会令我们出现血压升高以及不正常勃起等问题。”
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如果被这种蜘蛛深度咬伤则是非常危险的,这将会使你失去对肌肉的控制,同时全身疼痛,呼吸困难,如果不经过抗蛇毒血清的治疗,被咬伤的人可能会因缺氧而死亡。但是努涅斯博士看到的更多的是他积极的一面:“毒液对于治疗男性和女性的性功能障碍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目前,努涅斯博士只是将毒液用于混有高血压引发的性功能障碍的老鼠身上,通过实验效果是非常不错的。他说:“这是一件好事,毕竟有些性功能障碍的患者常规的治疗手段是无效的。”不过,是否会对女性产生相同的作用,努涅斯博士表示还没有研究过。
当然,华盛顿大学的克劳福德依然希望人们慎重,因为被这种蜘蛛咬了之后也是存在一定的死亡概率的。他说道:“根据统计有7000人曾经被咬过,其中有10人因此而死亡。”
(科学网-kexue.com 卡卡西)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发表在《科学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上。
图: 蓝色成对率位点估计小于2.5亿年,红色则大于2.5亿年
“跳跃基因”(jumping genes)一词指的是基因编码的物理交换过程中基因信息在物种间的交换。人类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一些疾病基因编码的侵袭,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历史中始终伴随着某些疾病所带来的危害,比如癌症。
逆转录病毒感染在动物的进化历史长河中已经存在了上百万年。在有些情况下,寄生的基因会融入到宿主的种系中,这就是内源性逆转录病毒。你可以把其理解为保存在基因中的“化石”,人类基因中高达8%是由这些“化石”所组成。
在经过数百万年的基因变化,大部分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是保持休眠状态;但有些仍然会发挥其基因编码的作用,它们的作用有好有坏,有些能调节宿主的免疫 反应,有些则会促使疾病的发生,如多发性硬化和某些类型的癌症。但在目前,年代超过2.5亿年前的逆转录病毒序列不能在今天的基因组中被发现。
文章作者比较了两种计算方法:基本的系统发育方法(basic phylogenetic method)和需要密集计算的蒙特卡罗马尔科夫链(Monte Carlo Markov Chain,MCMC)方法,研究者发现这两种方法对于小于4000万年的内源性逆转录基因的预测都比较相近。而大于4000万年的结果则出现了明显分 歧,年代久远,分歧越大。
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当数据量大的时候MCMC方法的计算会非常耗时。对于全基因组研究来说,在保证计算可行性和准确性的时候,简单的系统发育方法则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许多人以清贫度日而自豪,似乎穷比富有更崇高、更值得尊敬。她们认为,不仅有钱人不 是好东西,钱本身也不是好东西。下面看看低收入女性的7大特质:
多半情况下,甚至意识不到这些工作竟是无偿的
一、“低”收入女性习惯于忍受低收入
“低”收入女性所以能接受收入较低甚至无法满足基本需要的工作,通常是因为这种工作能给她们带来“自由”。一位靠替人打杂(如修剪花木、照顾孩 子、粉刷房子)谋生的女士说:“我一直觉得,高收入的工作意味着我得放弃自由,经常加班。”但实际上,她现在总在抱怨:“我不停地干活。总在干活,没别 的。”
高收入女性认为,报酬必须与工作时间相当。但“低”收入女性却很少想过(也不感兴趣)自己的收入也能高上去。高收入女性通常会选择收入更丰厚的职业,希望自己的工资水涨船高。“低”收入女性却连想也不敢这么想,不相信自己也可以挣上一大笔。
从未想过自己可以挣得更多
“我也可以挣得更多?这个问题从来没想过。”可供我们选择的职业很大程度上还只限于护士、教师或打字员。即使是今天,大多数女性仍集中在收入很 低的行业。在这些行业里,低薪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一半以上的职业女性只能找到传统上多由女性来做的低收入工作,尤其是文秘和服务性行业。她们也许很少想过 这样做是否明智,更没想过要向传统开战,目光短浅,任人摆布。
有人说过:“脑子里想什么,眼睛看见什么。”锤子的眼睛,看见的肯定是钉子。“低子”收入女性的眼睛,看见的都是荆棘。
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在女性眼中,嗓音低沉的男性欺骗伴侣的可能性较高;而在男性看来,嗓音高的女性对伴侣忠诚度较低。
研究人员强调,嗓音并非一个人品性的必然证明,不忠不能归咎于生物学原因。
听声判忠诚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心理学、神经学与行为学院博士生吉莉恩·奥康纳带领研究人员研究嗓音高低与性忠诚度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研究人员征募49名男性志愿者,平均年龄18岁,以及55名女性志愿者,平均年龄19岁,分别录制其中9男9女的英语单元音发声,随后用声音软件制作数段录音。每段录音各有两个版本,一版为高音女声,一版为低音男声。
随后,研究人员要求志愿者评估每段录音中哪个版本声音的发声者最可能在性行为方面欺骗伴侣。
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进化心理学》月刊网络版发表研究报告说,结果显示,女性认为,男性嗓音较低,欺骗伴侣可能性较高;男性则认为,嗓音较高的女性更可能对伴侣不忠。
源于性激素
研究顾问、麦克马斯特大学心理学、神经学与行为学院副教授戴维·范伯格告诉英国《每日邮报》记者:“嗓音高低影响忠诚度的原因可能在于音高、激素和不忠之间的关系。”
范伯格说:“睾丸素水平较高的男性嗓音较低沉,雌性激素水平较高的女性嗓音较高。这些激素水平高低与不忠行为有关。”
先前研究结果显示,睾丸素较高的男性对夫妻或伴侣关系投入较少,对与第三者发生性关系兴趣较高,或者性伴侣较多。青春期睾丸素水平较高使声带更长、更厚,嗓音更低沉。
与此同时,雌激素水平较高的女性性欲更强,生育能力更强,不忠可能性也相对较高。
非必然证明
这项研究首次将嗓音与忠诚度联系起来。研究人员还发现,嗓音低沉的男性和嗓音高的女性更具吸引力。
奥康纳说:“我们发现,男性和女性会用嗓音音高作为未来背叛的一种警示。所以,嗓音越具吸引力,欺骗可能性越高。”
奥康纳强调,这一警示并不意味着人们需要对此采取行动,性感的声音不是一个人品性的必然证明,“不忠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行为,我们不能将它归咎于生物学原因”。
两位已退休10多年的老科学家,近日提出“担心怒江水电大规模开发引发地质灾难”,再次引发“反坝派”和“主坝派”的论战。怒江水电开发项目自 2003年国家发改委开始论证,至2004年因环保争议搁置至今。而怒江去年八九月份发生的泥石流灾害,则成为此次“反坝派”的新论据。
“主坝派”也迅速作出回应。3月6日,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和中国大坝委员会邀请多位地震及水电专家,回答“社会各界所关心”的怒江建水坝的地质、地震安全性问题。
质疑一:“剪刀口上建大坝”
回应:大坝不允许建在活动断层上
对于退休地质专家的怒江水电开发是在“剪刀口上建大坝”的质疑,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库地震专家陈厚群解释说:“大坝可以抗震,但是抗断是很困难的。因此,我们的大坝一般是不允许建立在活动断层上面的。也就是说大坝可以抗震,但是一般我们不考虑抗断,对于断层,我们采取的是尽量避让。”
“主坝派”认为,不管是怒江还是在其他地方,我国所规划的水电坝址都不可能有活动断层通过。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副院长贾金生强调,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他曾经带领多位国际上最著名的水库地震专家对震区内的很多水坝进行了现场考察。正是因为所有的水坝没有一个跨越活动断层,所以,经历这么大的地震居然都没出现一座垮坝现象。我国水坝建设的科学性和抗震水平,已经得到了国际同行的一致认可。
质疑二:近百年来西南地震增强 怒江可能大断裂 地震风险程度全球最高
回应:“怒江断裂带”其实断断续续 大坝可避开断层
对于怒江深大断裂,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徐锡为提出,所谓的怒江断裂带,确实是一条长期活动的古老的活动带。但它不像昆仑断裂带的整体贯通的断裂带,而是断断续续在旁边发育的断裂带。“如果通过地震安评,通过活动带的填图,把这些断层的位置确定出来,不让我们的水坝座落在断层上,我想我们的水坝没问题。”
多年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地震专家虢顺民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否定了“怒江水坝的地震风险程度全球最高”的说法。他认为,滇西处于三江地区,“这三条江我也都工作过。我感觉这三条江里风险性更高的是金沙江。但是现在金沙江也在开发,也在建水坝,应该说我们解决了它的危险性的基础以后,水坝它可以照建不误。”
长期从事工程地震安全研究的老地震专家蒋溥补充:“怒江它不是一个大的边块,不是块体之间的一级界限,充其量也就是二级到三级。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主要的地震还是在七级以下的中强地震。”。
质疑三:水库高坝蓄水会引起滑坡和堰塞湖
回应:水电工程不足以引发灾害 只会使隐性地质灾害提前释放
“主坝派”认为,一般情况下,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几乎都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原因在于山高水急的河水蕴藏着极大的能量,长期冲击河谷,造成河床不断下切,使得周围的岸坡需要不断地坍塌变形。因为,他们提出,只有把水能资源利用起来发电,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地质灾害产生的成因,从而减少地质灾害。这个观点是在2008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出现“怒江水电利弊”的考题后“主坝派”极力坚持主张的。
对此,“反坝派”中的退休地质专家孙文鹏认为,水库高坝蓄水后,会引起库区岸坡不稳定,可能导致大面积滑坡。滑坡又可能造成很高的库区涌浪,对大坝构成威胁,或形成堰塞体,对水利工程和沿江下游形成威胁。
水电专家张博庭在会上提出相反看法,他认为,如果水库的新岸坡不具备产生滑坡的潜在的地质条件,水库水位变化也不可能造成滑坡;反之如果边坡本身具备水库水位变化造成的滑坡的地质条件,说明边坡本身就具备了滑坡(或者说是潜在的滑坡)的地质地貌条件。他说,水库蓄水的初期,是一个水库新库岸的不稳定期和再造期,是隐性的地质灾害的集中释放期,出现地质灾害反倒有所的增加的现象,也是非常正常的。
“主坝派”和“反坝派”的论战年复一年,似乎并无停止的迹象。一边坚持水电开发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风险可控;一方从环保及近年频发的地质灾害事件,提出怒江从生态角度不宜水电开发。而这场2011年初关于怒江水电开发的科学家面向媒体和公众的争论,是否会影响怒江的水电开发,也尚且不得而知。事态如何发展,本网将继续关注。
对维生素B1的研究发现,有些植物(例如紫萁等蕨类植物)无论给它多少维生素B1,它都会破坏掉这些维生素;而有些植物虽然不含维生素的成分,却保护着维生素。
也就是说,一方面是紫萁等蕨类植物,另一方面是大蒜和大葱,双方都没有大量维生素B1的成分。但紫萁富含强力的蕨类植物酶,这种酶可以破坏维生 素B1。蕨类植物在很久以前便引发过问题,比如牧场上的牛、马有时会患上急性脚气病。经过调查后,发现牧场中生长有茂密的紫萁,牛、马食用了大量的紫萁 后,体内的维生素B1会被蕨类植物酶破坏,最终导致牛、马得上脚气病。
那么,大蒜类植物又是什么情况呢?大蒜类植物与蕨类植物相同,并没有大量维生素B1的成分。可是,却从来没有发现过,因为吃大蒜过量而患上脚气的病例。比如,韩国的人们习惯性地食用大蒜,他们当中很少会有人得脚气病。
通过这两个事实,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这两大类植物都不富含有维生素B1,却有着其他方面根本性的差异。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蕨类植物一方发生反应后破坏维生素B1;大蒜一方是在发生反应后保护维生素B1。
事实上,大蒜在发生反应后,是先把维生素B1隐藏起来,显示出与破坏一方相同的效果。日本京都大学的藤原博士曾做过一个试验,他把大蒜捣碎后, 加入了大量维生素B1结晶。充分混合后,再检测混合物的维生素B1含量。结果显示,在混合物中并不存在大量的维生素B1。把这种液体喂给因缺乏维生素B1 而患上脚气病的老鼠后,又会怎样呢?结果是迅速治好了老鼠的脚气病。
也就是说,是由于大蒜中的未知物质和维生素B1发生反应,把维生素B1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随后在老鼠和人的身体内,这种物质又被还原成维生素B1。现在我们已经明白,这种物质就是蒜硫胺素。
之后,藤原博士和维生素B1合成方面的权威人士共同研究,在大蒜提取液中加入维生素B1,通过反复加工提取,开发出了一种成本可以接受的保健药品。大蒜竟然能带来维生素B1制剂的产业新机会,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大蒜的广泛用途。
研究表明:大蒜中的微量金属元素,特别是锗元素,这使大蒜具有了一定的抗癌效果。
锗元素进入人体后,可以向人体各部位输送生物不可缺少的氧元素,可以消除疲劳、提高人体体力。也就是说,锗元素进入生物体内,一边通过血液从肝 脏、胰脏、骨髓移动,一边向各部位提供氧元素,为人体提供生命的活力。而且,锗元素会通过肾脏和尿一起排出体外,不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
日本绰号为“锗大师”的工学博士浅井一彦用老鼠做试验,证明了锗的抗癌作用,还公布了各种植物的锗元素含量。其中,诃子和山豆根是治疗癌症和恶性肿瘤的特效药,我国从古代便开始使用这两种药草治疗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