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

LUCKY BIRD

网址:


"互联网之父"文顿·瑟夫

  “当初我以为这只是一项实验,而且,用43亿个IP地址来做实验已经够了。”他说,“谁会知道到底需要多大的空间?”

  “互联网之父”文顿·瑟夫

  被誉为“互联网之父”的文顿·瑟夫日前指出,全球IP地址即将在“几个星期内”用尽。

  这句话绝不是耸人听闻。由于互联网必须给任何接驳入网络的终端分配独享的IP地址,随着网络终端多样化,互联网IP地址分配压力越来越大。而这种压力的最终结局就是:互联网IP地址全部用完。

  43亿个地址快用完

  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协助设置互联网、把全球电脑联系起来的文顿·瑟夫指出,他所创建的43亿个IP地址快要用完,是他的“失误”。

  他说:“当初我以为这只是一项实验,而且,用43亿个IP地址来做实验已经够了。”他说,“谁会知道到底需要多大的空间?”

  瑟夫目前是美国谷歌公司副总裁兼首席互联网顾问,他在1977年创建互联网通信协议“IPv4”,让全球电脑可以互相连线。据悉,这是他当时在美国国防部任职时所进行的一部分实验。

  瑟夫表示,他从来没有预料到这竟变成了一项“永无止境”的实验。

  IP地址是分配给每台电脑、网站或其他连网设备的一系列号码,每个IP地址都是独一无二的。随着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电话等移动终端进入互联网,引发数字拥堵。美国谷歌公司工程师洛伦索·科利蒂22日形容说:“有时,我们就像开着车往墙上撞一样。”

  有专家预计,随着运营商和厂商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智能终端,尤其是智能手机,未来IP地址的需求量将是现有规模的十倍。(晓诗)

  出路

  IPv4转换成IPv6

  可拥有海量空间

实际上,“IP地址将用完的说法”已不止一次出现。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公关总监欧内斯托·马卓去年12月就发出警告称:“互联网中心 IP地址将于2011年1月分配完毕”。“本周又分配掉了4批,目前只剩5批未分配,根据相关决议,这5批IP地址将分给全球5大域名注册机构。”

  “可让每粒沙子,都有IP地址”

  为了解决此危机,相关技术专家正在计划,利用更新版的互联网通信协议IPv6创造出数万亿个IP地址,以解决IPv4的地址短缺问题。

  据了解,现在使用的IPv4协议,即43亿个地址,全球每人分不到一个地址,而IPv6协议可以提供2的128次方的海量地址空间,确切地说是“34后面36个零”。

  这个数字的概念是,如果全球有1800亿亿网民,每人拥有1800亿亿互联网终端,所有这些终端同时上网,IP地址仍有富余。有人甚至称使用IPv6后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都可以拥有一个IP地址。

  未来

  谷歌、脸谱今年6月率先改造

  据新华社电总部设在美国的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负责全球互联网IP地址分配,功能类似于公路交通监管部门中的车管所。

  现阶段,这个“网络车管所”将所有IP地址分配给全球五大地区,局部地区IP地址少于终端数,最终只能靠多个终端共享一个IP地址的方式来解决,但这种方式不仅钳制网速,也引发网络安全隐患。

  “网络车管所”总裁贝克斯特罗姆说,IP地址用完后,如果互联网终端用户持续增加,将可能出现共享IP地址用户网速变慢的情形,“但互联网不至于瘫痪”。

  由IPv4向IPv6的协议转型是个巨大工程,除所有终端用户都必须更换终端接驳互联网的路由器或调制解调器外,所有网站及互联网运营商都必须全面改造,提供适用于IPv6终端接入网站的“入口”。

  改造工程不取决于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单方面行动。

  自格林尼治时间2011年6月8日零时1分开始的24小时将是IPv6协议系统的第一个试用日。届时,网络搜索引擎谷歌公司、社交网站“脸谱”等网站将率先启动IPv6协议系统,为用户及工程师提供测试和分析平台。


马杜克神庙遗址大门上的龙


人们根据历史典籍记载还原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

  伊拉克战争以来,位于伊拉克南部古城巴比伦遗址的命运一直备受关 注。战争不仅给许多古迹带来了灭顶之灾,还给盗墓者以可乘之机,大量盗墓集团在战后大规模地拥入了当地。本文就是截取众多盗墓迷案中的一个真实故事。巴比 伦文明守护之神的诅咒,让盗墓者闻风丧胆,一尊古老的神像,引发了一连串诡异的死亡事件,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奥秘……   

  马路突然塌陷一个深坑,诸神神像不翼而飞   

  2009年3月2日的清晨,一声突如其来的巨响震动了伊拉克南部城市希拉。人们从梦中惊醒,纷纷走上街头。大家发现在城中一个不起眼的街道上,突然塌陷出一个深坑,黑漆漆的,深不见底。   

  一时间各种传言甚嚣尘上,附近的居民都惊恐地准备迁移,直到第二天警察宣布这并不是什么地陷,而是由于城外一个延伸而来的盗洞所致的地下坍塌,大家才平静了下来。盗洞对于希拉城的居民而言并不陌生,有太多的盗墓者想要盗取古巴比伦文明遗址里传说的宝藏。   

  “这群天杀的强盗、小偷、破坏者”,史密夫咆哮的声音,响彻盗墓现场,“这是对人类文明最可怕的犯罪!”这位一向温文尔雅的国家考古协会会长很少如此动怒,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也都捏紧拳头,恨不得将那伙盗墓贼碎尸万段。   

  “当 至高的安努——众神之王和恩利尔——天地之主,国土命运的主宰,将全人类的统治权授予埃阿神之长子马杜克,使他显赫于众神……”在场的都是两河古文明专 家,从这段铭刻在遗迹里的文字中,已经可以知道这里就是整个巴比伦文明的中心,就是专家们多年苦寻不获的马杜克神庙。   

  但现在这里已破坏得不成模样,铭刻着古巴比伦文字的石板被毁坏了大半,盗墓贼更带走了所有可以变卖的东西,包括作为巴比伦文明最珍贵的文物——那原本供奉在神庙中的诸神神像,全部不翼而飞。  

  马杜克神像失而复得,现身死亡凶案现场    

  “如果神的诅咒是真的就好了,让那些文明的破坏者统统死去。”一位学者看着神庙正中的铭文,叹息了一句。   

  “神的眼睛将注视着所有试图侵入的渎神者,将死亡与灾祸降临到他们头上。”这句充满阴森气息的铭文,现在对应着那些已经变得空荡荡的神位,却显得莫名地讽刺。   

  史密夫当然不会将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诅咒之上,这件事情在拥有庞大影响力的史密夫的推动下,甚至直接引起了白宫与五角大楼的注意。美国方面甚至还派遣了联邦调查局的相关专家秘密介入了这一案件。   

  但是犯罪专家在勘查完现场之后,却都摇头苦笑。因为他们从现场的痕迹已经认出了下手的是一支他们熟悉的极为知名的国际犯罪团队。不要说是在这处于纷乱之中的伊拉克,就算在美国本土,他们也没有任何把握能够对付得了这样的人物。   

  事 情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些专家们的判断,他们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却根本没能发现任何蛛丝马迹。一个多月之后,就连最为坚持的史密夫先生都已经无奈地接 受了这个事实,已经准备放弃。却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完全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消息传了过来,被盗走的马杜克神像已经找到了,就在一宗死亡凶案的现场。

  神像引发连环迷案,接触过它的盗墓贼全死了  

  高级警官阿里向史密夫他们介绍了这起凶案的情况。这一起死亡凶案就发生在希拉城警察局门外的街头,死者是一名三十余岁的白人男子,现在已经查明他的身份是属于盗墓团伙之中的一员。青铜铸就的马杜克神像就抱在他的怀里,而根据现场的痕迹判断,他当时似乎是要冲进警察局去自首。  

  在警方已经完全束手无策的情况之下,这罪犯为什么甘愿自投罗网?这让所有人都觉得莫名其妙。而随着法医的鉴定结果出来,更是让所有人匪夷所思——所有征兆都显示了这名大汉在死前受到了极度的惊吓,他的死因就是由此引起的心脏骤停。  

  顺着这名犯罪分子留下来的线索,警方追查到了该组织其他成员的踪迹,但结果却让他们膛目结舌。原来就在这短短的一个半月之中,参与了这次盗窃案的所有人都已经离奇死亡,而且他们的死法千奇百怪:有人从高楼大厦的天台跳下来;有人是开车途中忽然加速撞向山崖;还有一个人是无缘无故将尖刀插入自己体内活活地疼死。好似有只无形的手,在控制着他们。  

  到了这个时候,就算是最为尊重科学的史密夫,都忍不住联想到了神庙之中的那句诅咒,难道巴比伦的守护之神马杜克的诅咒,居然真的在数千年之后发挥了神奇的效力?只可惜所有接触过这座神像的盗墓贼都已经离奇死亡,再没有任何人可以知道在他们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神像受到保护栖身警局,当夜大火烧死三名警察  

  在警方结案之前,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专家配合当地警方对这一珍贵的文物专门设置了一系列的安保措施。原本以为是万无一失的,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当天夜晚,一场熊熊大火,毫无征兆地发生在存放神像的警局中。  

  消防人员扑灭大火后,发现守护警局的3名警察遇难。从事后的现场痕迹来看,这场大火最开始居然是因警局之中有人故意纵火而引起。那名纵火的警员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身家背景清白,刚刚结婚升职,家庭和谐。而且,当时的安排已经充分考虑到了马杜克神像的安全,警卫之间都是四人一组,且每隔几分钟就有巡逻人员经过,这名警员就算是想故意纵火,其他人也绝对有机会及时制止。  

  事后查明了这名警员只是用随身的打火机随处纵火,并没有准备其他任何的引火材料。在周围都是精英警卫的情况下,这种低级的纵火居然会蔓延到这样的地步,那只能意味着在场所有人都眼睁睁地看着大火慢慢扩散,而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在监控器里发现的画面,也间接证实了这样的事实,在画面里,那名警员正大吼大叫地四处纵火,明显精神已经处在了极为不正常的状态,而就在他的身边,还全副武装直挺挺地站着那些警卫与军人,对那个警员近乎疯狂的举动视而不见。就好像真的有什么神灵或恶魔,在这个时候遮蔽了他们所有的感官与知觉。  

  所有看过这段监控视频的人,都似乎看到了马杜克神像那双具有无限魔力的冷冰冰的眼睛。虽然在那些设备种种保护之下的神像在大火中没有受到任何伤害,但是就算是史密夫教授,也都再无勇气面对这样的诅咒,于是这件案子的一切调查就此草草终结。与之相关的所有档案,都被当局列为绝密资料就此完全封存,而至于这尊神像,则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交涉之后,在严密的封存后,由还不肯死心的史密夫先生带到了美国。  

  谜底揭晓:   

  复制马杜克神像  

  意外破解离奇凶案

  那些接连发生的离奇事件,沉甸甸地压在史密夫的心头,左思右想之下,他终于想到一个可行的计划。  

  在耶鲁大学的实验室里,有着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全息光学扫描系统。史密夫先生希望可以借助这样的系统,详尽地获取马杜克神像上的所有数据,再同比例地重塑出马杜克神像2号以供研究。  

  史密夫教授的计划只是无心之举,谁也没有想到在对于马杜克神像的全息扫描完成之后,居然意外地破解了这一系列离奇案件的秘密。  

  原来这一尊马杜克神像是空心结构,在神像的内侧,布满了一圈圈奇怪的水波纹线条,就好似现代镭射唱片一般,而在神像外侧,以一种奇怪的规则,分布着几个风口。当风自这些风口灌入,通过这些波纹的震荡,就会形成声波振动,达到播放唱片一般的效果。  

  由于根本无法把握风吹入内侧的规律,研究者也无法再现这尊马杜克神像所可能发出来的声音。只不过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这些声音根本就不是放给人听的。因为人耳所能接受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赫兹,而马杜克神像所可能发出来的声音,却属于频率低于20赫兹的次声波,而这些次声波就是引发前面一系列离奇案件的凶手。

  次声波为何能杀人  

  物理学家揭晓答案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位物理学家曾经做过一次试验。他将一台次声波发生器放进了一个正在出演喜剧的剧场,而他坐在自己的包厢之中观察动静:只见在五分钟后坐在次声波发生器附近的观众开始出现惶恐不安与迷惑不解的情绪,并且迅速蔓延到了整个剧场。而就在短时间之后,离次声波发生器最近的观众甚至开始出现了控制不住自己癫狂情绪的现象,险些引发严重的后果。  

  在此之后,次声波对于人体的影响才进入科学家的视野。经过研究发现,由于人体内部许多器官的振动频率与次声波的振动频率相近,倘若外来的次声频率与人体内部器官的振动频率相似或者相同,就会引起人体内部器官的共振。次声波穿透人体的时候,非但有可能导致种种的情绪波动或者幻觉,还可能破坏大脑神经系统,造成大脑神经系统的严重损伤。特别是当人的腹腔、胸腔等固有的振动频率与外来次声频率一致的时候,更易引起人体内脏的共振,使得人体内脏受损而丧命。  

  之前,那些盗墓贼与警察局里的警卫与军人,都是在这尊马杜克神像所发出的次声波影响下出现种种可怕的幻觉,这才会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离奇死亡事件。  

  李淑芳/文《探索与发现》  

  这些图片展示的是2011年第一次北极光展的一部分,这次极光持续时间长达两周,是由剧烈的太阳活动造成的。极光达到峰值时,远在北爱尔兰的人都能看到这种精美绝伦的自然景观。

  1.新年极光

新年极光(图片提供:Thilo Bubek)
新年极光(图片提供:Thilo Bubek) 

  1月7日,挪威北部特罗姆索附近山区出现美丽壮观的极光。这次极光一直持续到今年的第二周,第一周剧烈的太阳活动生成的太阳风(其实是带电粒子)导致极光形成。当带电粒子沿地球磁场线运行时,就会形成美丽的极光。带电粒子撞到极区大气层,受到刺激的空气分子会以光的形式释放出多余的能力。

  2.科瓦罗亚岛(Kvaloya)天幕

科瓦罗亚岛(Kvaloya)天幕(图片提供: Fredrik Broms)
科瓦罗亚岛(Kvaloya)天幕(图片提供: Fredrik Broms)

  1月8日,挪威北部科瓦罗亚岛的上空出现像花环形状的北极光。2011年前几周的北极圈周围的极光活动在1月7日和8日达到峰值。不过在接下来的很多天里,高纬度地区的天空仍有极光出现。1月12日在挪威特罗姆索附近,极光从下午6时开始,一直持续了12小时。据spaceweather.com上的一份报告说,在极光活动达到峰值时,它们是如此明亮,甚至远在北爱尔兰都能看到这种美丽的自然景观。

  3.小屋上空的极光

小屋上空的极光(图片提供:Peter Rosén)
小屋上空的极光(图片提供:Peter Rosén)

  1月7日,瑞典北部阿比斯库的一座小木屋上空充满美丽的淡绿色极光。摄影师彼得·罗森说:“整个天空看起来像可怕的地狱一样被分开。天空里的红色、蓝色和绿光像翩翩起舞的舞蹈王后。”引起极光的太阳喷射物还能引发地磁暴,后者可对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地球轨道里的卫星和地面上的通讯及输电设备造成不利影响。

  4.犹如外星日落

犹如外星日落(图片提供:Ruslan Akhmetsafin)
犹如外星日落(图片提供:Ruslan Akhmetsafin)

  1月8日,形状奇特的北极光使偏远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地平线看起来像是外星世界。大气里的原子类型和它们所处的高度,决定了极光会是什么颜色。人们看到的极光大多都是淡绿色。这是因为这些极光是由位于较低海拔(大约距离地面100到300公里)的氧原子产生的。蓝色和紫色极光是由氢和氦等较轻的气体生成的,较低水平的氮气会使绿色极光幕布的底部形成红色边缘。

  5.天桥

天桥(图片提供: Thilo Bubek)
天桥(图片提供: Thilo Bubek)

  1月7日,挪威北部索马罗亚(Sommaroya)上空出现的一条弯曲的极光,看起来像是附近一座灯火通明的桥。天空里出现的幕布状、弧状和带状光影展又称北极光或者南极光,发生在北半球的称作北极光,出现在南半球的是南极光。(秋凌)

贪吃手机肚里响铃 郁闷鳄鱼“绝食”4周
14岁的根纳吃下手机后就变得无精打采,不吃不喝。

  科学网(kexue.com)讯 1月24日报道,乌克兰一只鳄鱼因误食手机后情绪十分低落,肚子里还能传出铃声,这个科技产品,让鳄鱼寝食难安,这几日这只鳄鱼已精神恍惚“绝食”4周。

  据国外媒体报道,这只名叫根纳的鳄鱼14岁,住在乌克兰东部城市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一个水族馆。近日,一名女粉丝在给他拍照时不慎将手机坠落,根纳毫不犹豫就把这个“奖品”没收了。

  水族馆工作人员最初不相信女粉丝丽玛说鳄鱼把手机给吃了。“但是,当听到手机铃声从鳄鱼肚子里传出的时候,我们知道她不是在撒谎,”工作人员亚历山德拉说。

  丽玛女士承认都是她惹的祸,因为她当时想抓拍一张鳄鱼张开大嘴的照片,便拿着手机尽量伸直手臂往里探,不料将这个诺基亚手机掉到水里。“我本可以拍一张令人激动的照片,但没成功,”她说。

  拍照事件给根纳带来了更大的麻烦,它已经4周没有进食或是排便,显得很沮丧、痛苦。亚历山德拉说:“它很不舒服,几乎也不动、不游泳,以前不是这样的。”

  根纳以前都是每周吃一次猪肉或牛肉,为了解决它的食欲问题,本周,医生决定给它喂被注射过维生素和泻药的活鹌鹑。然而,根纳只是弄死了其中一只,并没有把它吃掉。

  根纳是其它三只同类非洲鳄鱼的老大,它的体型和年龄都是最大的,但它现在也不愿意和它们玩耍了。主治兽医舒什曼表示,如果下周这只鳄鱼还不进食,就要带它去拍片。手术将是最后的选择,因为爬行动物需要3周时间愈合手术切口,并且对这种动物而言,手术风险很大。

  舒什曼说:“一切得看目前手机在它身体的哪个部位,对这样的大型动物大家没什么经验,鳄鱼最多能活到100岁左右,现在突发了这种状况必须要拯救它。”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月24日消息,据国家地理杂志网站22日报道,下面这些图片展示的是2011年第一次北极光展的一部分,这次极光持续时间长达两周,是由剧烈的太阳活动造成的。极光达到峰值时,远在北爱尔兰的人都能看到这种精美绝伦的自然景观。

  1.新年极光

新年极光(图片提供:Thilo Bubek)新年极光(图片提供:Thilo Bubek)

 1月7日,挪威北部特罗姆索附近山区出现美丽壮观的极光。这次极光一直持续到今年的第二周,第一周剧烈的太阳活动生成的太阳风(其实是带电粒子)导致极光形成。当带电粒子沿地球磁场线运行时,就会形成美丽的极光。带电粒子撞到极区大气层,受到刺激的空气分子会以光的形式释放出多余的能力。

  2.科瓦罗亚岛(Kvaloya)天幕

科瓦罗亚岛(Kvaloya)天幕(图片提供: Fredrik Broms)科瓦罗亚岛(Kvaloya)天幕(图片提供: Fredrik Broms)

  1月8日,挪威北部科瓦罗亚岛的上空出现像花环形状的北极光。2011年前几周的北极圈周围的极光活动在1月7日和8日达到峰值。不过在接下来的很多天里,高纬度地区的天空仍有极光出现。1月12日在挪威特罗姆索附近,极光从下午6时开始,一直持续了12小时。据spaceweather.com上的一份报告说,在极光活动达到峰值时,它们是如此明亮,甚至远在北爱尔兰都能看到这种美丽的自然景观。

  3.小屋上空的极光

小屋上空的极光(图片提供:Peter Rosén)小屋上空的极光(图片提供:Peter Rosén)

  1月7日,瑞典北部阿比斯库的一座小木屋上空充满美丽的淡绿色极光。摄影师彼得·罗森说:“整个天空看起来像可怕的地狱一样被分开。天空里的红色、蓝色和绿光像翩翩起舞的舞蹈王后。”引起极光的太阳喷射物还能引发地磁暴,后者可对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地球轨道里的卫星和地面上的通讯及输电设备造成不利影响。

  4.犹如外星日落

犹如外星日落(图片提供:Ruslan Akhmetsafin)犹如外星日落(图片提供:Ruslan Akhmetsafin)

  1月8日,形状奇特的北极光使偏远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地平线看起来像是外星世界。大气里的原子类型和它们所处的高度,决定了极光会是什么颜色。人们看到的极光大多都是淡绿色。这是因为这些极光是由位于较低海拔(大约距离地面100到300公里)的氧原子产生的。蓝色和紫色极光是由氢和氦等较轻的气体生成的,较低水平的氮气会使绿色极光幕布的底部形成红色边缘。

  5.天桥

天桥(图片提供: Thilo Bubek)天桥(图片提供: Thilo Bubek)

  1月7日,挪威北部索马罗亚(Sommaroya)上空出现的一条弯曲的极光,看起来像是附近一座灯火通明的桥。天空里出现的幕布状、弧状和带状光影展又称北极光或者南极光,发生在北半球的称作北极光,出现在南半球的是南极光。(秋凌)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1月24日消息,草原犬鼠是一种啮齿动物,主要分布在中北美洲。这是一种可能会令语言学家感到惊奇的小动物,根据科学家的说法,草原犬鼠们可以通过它们自己的“语言”来相互描述交流周围的事情。


科学家认为草原犬鼠可通过“语言”来相互交流

  据国外媒体报道,北亚利桑那大学(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的斯洛博奇科夫(Slobodchikoff)教授研究草原犬鼠已经有30年的时间。他认为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在侦察到有危险目标接近领地时会向同伴发出警报,而它们的叫声可不仅仅是简单的吱吱叫,而是一种很先进复杂的语言。斯洛博奇科夫对研究草原犬鼠的语言,因为他认为这样做有助未来开拓其他物种交流的研究。

  根据斯洛博奇科夫的介绍,草原犬鼠的叫声是一种复杂的交流方式,至少包含超过100个词汇。他说:“草原犬鼠的警报声中含有大量信息,它们能够描述目标的详细情况,比如大小、外形、颜色,方向甚至还包括速度。它们也能够辨别出来犯的动物是土狼或者是狗,还可以分辨不同类型的鸟。”


斯洛博奇科夫教授研究草原犬鼠已有30年

  教授和他的学生们藏在草原犬鼠领地的周围观察这些啮齿动物在有人类、鹰,狗或者土狼在经过时的表现。研究人员通过录音来分析叫声的频率和语调,发现草原犬鼠会根据同伴的不同警告声采取不同的反应。例如遇到狼的袭击,它们的反应时跑到洞口站起来观察猎食者的动向,而如果是会挖洞的獾,草原犬鼠们就会跑进洞穴躲藏以免被发现。

  为了调查到更多的信息,斯洛博奇科夫教授让四名志愿者进入草原犬鼠的领地,每一次他们都穿着同样的衣服,但是衬衫的颜色不同。而经过声音分析,这些草原犬鼠们的“描述”中,可能包含有描述这些不同颜色衬衫的信息。

  此外研究还发现,有证据表明草原犬鼠随着生理年龄的逐渐成熟,会学会不同的叫声以满足许多条件,这使得它们的叫声可以被称之为语言。

  (科学网-kexue.com 大平)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距离安庆地震过去不到三天,昨晚江苏东台又发生了地震。据江苏省及盐城市地震台网测定,昨晚11时56分,东台市梁垛镇(北纬32.8度,东经120.4度)发生2.9级地震。这是今年元月以来盐城及附近地区发生的第八次地震。

  昨晚地震刚发生不久,很多网友就在微博和“地震吧”上贴出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根据他们的描述,地震时曾有“轰轰”的声音。“第一次感觉床在摇地在动,轰轰的声音吓死我了。”一位网友称。

  盐城和南通城区,以及海安的网友也称感觉强烈。“我盐城的,被震醒了,大概两三次,比上一次的要强烈。”一个还没有睡觉的网友称,地震时间持续大约几秒,吓得他“心里一突”。

  在盐城防震减灾信息网上,记者看到,今天零点零七分,盐城市地震局已经发布消息称,21日23时56分,东台市梁垛镇发生M2.9级地震,并在地图上标出了具体位置。记者随后拨打江苏省地震局热线,但对方一直处于占线状态。

  根据盐城市地震局先后发布的消息,盐城及附近地区今年以来已经发生八次地震,震级从1.2级到5级不等,除了一次发生在黄海海域外,有四次发生在盐城境内。而三天前,紧邻江苏的安庆又发生破坏性地震,南京地区近期会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呢?

  江苏省地震局副局长张振亚此前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安庆地震发生后,南京市地震局召开了震情会。从会商情况来看,南京近期不会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不过,从大范围来看,南黄海、安庆等地震都属于长江下游—黄海地震带,从元旦至19日,已经发生了1个小震群活动、1次5级地震和1次4.8级地震,虽然时间有点集中,但还不能说明这个地震带已经进入活跃期了。这只是一种大范围区域地下应力的调整。(记者 常毅)

  据美国媒体20日报道,据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高级物理学讲师布拉德·卡特博士预言,从现在开始,最迟100万年内,地球上的人类将能够看到两个“太阳”同时悬挂空中的诡异场景,尽管这种科幻电影般的奇异景象只会维持几周时间。

  据卡特博士对记者称,猎户星座的红超巨星“参宿四”最近15年直径缩小了15%,质量急剧下降,这是红巨星重力崩溃的典型征兆,“参宿四”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超新星爆炸。

  卡特博士说,当爆炸发生时,“参宿四”的亮度将至少超过太阳数千万倍,当超新星爆炸的光亮传到地球时,在人类的眼中,将如同在地球上空出现了“第二颗太阳”。不过,这“第二颗太阳”只会维持几周时间,然后就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逐渐暗淡和消失。卡特博士称,尽管“参宿四”最早可能在2012年前发生超新星爆炸,但也可能在100万年内的任何一天发生爆炸,所以人类未来看到地球上同时升起两颗“太阳”,只是迟早的事情。

  不过卡特博士称,超新星爆炸不可能给地球带来任何毁灭性的结果,因为超新星爆炸释放出的细小粒子——中微子对人体并无害处。

  成都将新增一批地震烈度速报子台,使成都的地震烈度速报子台密度达到每100平方公里1个

  2015年前,各区(市)县每年至少建设1~2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和1~2个地震安全社区

  今年起,全市农村新建公共设施必须满足抗震设防要求

  市政府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5年,成都将基本建成多学科、多手段、覆盖全市的综合观测系统,实现对境内1.5级以上地震,震后10分钟内精确定位,15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破坏性地震发生后,24小时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较为妥善的安置。到2020年,成都的地震监测、速报、预测预警能力将显著增强,城乡建筑、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能够综合抗御本地基本烈度的地震。

  根据这份实施意见,成都将新增一批地震烈度速报子台,使成都的地震烈度速报子台密度达到每100平方公里1个。成都将继续推进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地震安全员、地震应急救援队伍的“两员一队伍”建设,保证群测群防工作经费,引导公众参与群测群防工作。

  成都还将把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党政干部培训教学计划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制订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计划。2015年前,各区(市)县每年至少建设1~2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和1~2个地震安全社区。每年的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将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集中宣传和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各地将编制防震减灾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文件提出自2011年起,全市农村新建公共设施必须满足抗震设防要求。对新建的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型场所,成都将按高于当地房屋建筑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2015年前,成都有条件的区(市)县要完成震害预测和地震小区划工作,组织开展水库、桥梁、房屋等建筑抗震性能普查,制定、实施抗震加固、改建或拆除的规划,逐步消除未能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

展览温室总面积为12608平方米,为亚洲最大的温室之一。随着展览温室的竣工开放,辰山植物园今天起实现全园向公众开放。 早报记者 赵静 图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马云安昨天介绍了上海的森林资源情况,他说,上海森林面积已达到119.6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2.58%,全市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分别比10年前增加89万亩和9.41个百分点,均增长3倍。但是,森林覆盖率在全国各大城市中,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与东京、伦敦、纽约等国际化大都市相比也有很大差距。为此,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5%的发展目标。

  据了解,截至2009年底,全市森林面积119.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2.58%,分别比2004年增加14.7万亩和1.54个百分点。上海已拥有4座国家森林公园,即松江佘山、崇明东平、上海海湾和上海共青森林公园。

  但是与国内北京、重庆、杭州、广州、南京等城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从国际上一些城市的森林覆盖率来看,东京约为33%,伦敦约为34.8%,纽约约为24%,巴黎约27%,莫斯科约35.5%。跟这些城市相比,上海的林业建设还任重道远,难度也非常大。

第 450 页,共 5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