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7月15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厄瓜多尔警方在该国太平洋沿岸缴获了一艘长达30米的潜艇。专家推测,这艘潜艇是设计用来向美国走私毒品的,幸运的是,在它上演处女航以前就被缴获,否则,在太平洋潜行一定很难发现。以下即是近年来缴获的一些用于走私毒品的“可卡因潜艇”。
1.警方缴获的贩毒潜艇
7月2日,圣洛伦索附近,厄瓜多尔警方突击队员站在毒品走私贩建造的一艘潜艇上。与以前缴获的仅没过水面的“可卡因潜艇”不同,这艘非法潜艇看上去可以下潜65英尺(约合20米)的深度。潜艇长98英尺(约合30米),用纤维玻璃制造,可以容纳6到10吨海洛因和6名船员,在尚未上演处女航前就被缴获。
据悉,在建造这艘潜艇的偏远沼泽营地,准备了供50名工人使用的设备,但在厄瓜多尔警方突袭时,仅仅有一人出现。这艘手工制作的潜艇上配备有从未在其他走私毒品所用的潜艇上发现的压舱物,表明走私分子在不断对更为常用的半潜式设计进行改进,这种设计本身已经很难发现。
美国缉毒局(DEA)协助实施了突袭行动,曾经担任该局行动负责人的迈克尔-布劳恩(Michael Braun)说:“这显然让人大开眼界,同时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猜测。但是,现在有直接证据证明,犯罪分子有能力制造这样的设备,并将它们投入实际使用。”布劳恩现供职于美国私人保安公司“斯佩克特国际集团”(Spectre Group International)。
2.“可卡因鱼雷”
曾从事过走私活动的米格尔-安吉尔-蒙托亚在纪录片《哥伦比亚毒品走私潜艇》(Colombian Narcosubs)中说,一些无人驾驶“鱼雷潜艇”远比7月2日缴获的全潜式走私潜艇原始,里面放满走私物,后面还拖着一艘小渔船,比如这艘2008年在哥伦比亚布埃纳文图拉缴获的潜艇。
一旦发现缉毒艇靠近,走私分子就立即砍断拉着潜艇的绳索,令其沉入水下,各类毒品走私潜艇的船员都使用这一策略。由于多数有人驾驶走私潜艇在水面漂浮,船员可以在迅速凿沉潜艇的同时,准备逃到后面的小渔船。尽管如此,结构简单的鱼类潜艇经过升级也可以变成高科技潜艇。蒙托亚称,走私分子正在制造遥控走私潜艇。
3.码头堆放的毒品
2008年,萨利纳克鲁斯码头堆放着整整6吨可卡因,这全部来自于从墨西哥附近的太平洋海岸缴获的走私潜艇。据美国前缉毒局官员布劳恩介绍,一艘普通可卡因走私潜艇(大多数从未被发现)可以携带4到10吨毒品。据美国和哥伦比亚官员估计,仅2011年,大约会有70艘毒品走私潜艇下水,可携带400吨可卡因。这种潜艇可能还不仅仅用于运输毒品。布劳恩说:“我担心毒品与恐怖主义建立越来越多的联系。”他指出,许多恐怖组织都与跨国毒品交易有关:“这些潜艇显然具有走私毒品以外的用途。”
7 盐滴
2010年6月,Asse II的一名员工使用聚光灯照射岩石移动导致Asse II核废料储藏设施出现的裂缝。废盐矿内出现的裂缝导致水渗入并溶解岩盐。政府现在担忧的是,这一地区的地下水已经被放射性废料污染。目前,每天从废盐矿抽出大约3170加仑(约合12万公升)饱和盐水,以阻止与泄露的核废料混合在一起。诺丁说:“但我们不知道这种措施还能继续多久。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抓紧时间移除这些废料。”
8 核废料“翻筋斗”
拍摄于上世纪70年代,鱼眼镜头下的Asse II内部景象,一辆装卸机将一桶桶的核废料推过一道筑堤。当时,这些来自核电站的废料仍堆放在这个废弃的盐矿。低放和中放放射性物质包括有毒铀、铑以及钚。诺丁表示,由于缺少存放记录,没有人确切知道废盐矿内储存着多少桶核废料,因此也就没有人知道负责移除的人员可能面临多大的健康风险。他说:“矿内的放射性物质对工人来说可能太过危险,不能进行移除工作。我们必须确定是否存在这种可能性。”
9 吊架控制
2009年6月拍摄于Asse II其中一个密封储藏室,装填站的一个吊架控制设备已经废弃。德国联邦防辐射办公室计划在2010年年末或者2011年初对储藏室进行钻孔,以检测内部环境,这是30年来第一次进行这种检测。工作人员将检测辐射和毒性水平以及爆炸性气体。由于危及人类健康,大部分核废料可能由远程遥控设备进行搬运。
10 辐射检测
一名政府工作人员正在Asse II核废料储藏室密封入口附近对辐射进行检测。联邦防辐射办公室已经为这个核设施的退役敲定了最后期限,时间为10年。但据诺丁透露,还没有找到新的地点储存从Asse II搬运的核废料。他说:“首先要做的就是将核废料运出盐矿,而后建造一个大型临时储存设施。核废料将在这个设施储存多年直到我们找到合适的地点。”(孝文)
4 环境部长视察
2009年9月,德国环境部长西格马尔·加布里尔造访Asse II核废料堆放场。2008年的一份报告对Asse II过去的管理工作表达不满。在这份报告公布之后,加布里尔曾用“欧洲问题最严重的核设施”这样的话语描述这个核废料堆放场。
诺丁表示,在上世纪60年代投入使用时,政府曾告知公众这只是“一个临时实验性设施”。他说:“但当地居民却被误导。在以一种方式将核废料储存在盐矿后不久,政府并没有制定移除计划。”
5 地上地下两重天
正如在这幅2008年6月拍摄的照片中看到的那样,一个旧采矿设备的部分耸立在德国乡村中部,告诉人们它的下面就是Asse II核废料堆放场。由于效益不景气,这个盐矿被废弃。
上世纪60年代,德国政府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这个盐矿,作为德国不断发展的核能计划一个实验性废料储存解决方案。现在,这个废盐矿已处于不稳定状态,里面充满水,促使政府采取措施移除核废料并在Asse II倒塌前找到另一个储存地点。
6 特洛伊木马
2009年9月,抗议者在柏林勃兰登堡门前面聚集,进行反核示威活动。Asse II已经成为核能长期危险性的一个强有力符号。联邦防辐射办公室的诺丁说:“我们需要将这些核废料储存数万年或者数十万年。处理这些废料危险性极高。”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7月14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这组照片展示了一桶桶堆积在德国一个废弃盐矿深处的核废料。令人们感到恐惧的是,废盐矿可能已经充满水,导致当地人面临辐射污染风险。为此,德国政府已决定让核废料“搬家”。
1 核废料堆积
在德国一个废弃的盐矿深处,一桶桶核废料乱七八糟地堆在一起。自上世纪70年代这幅照片拍摄以来,这些核废料就一直无人问津。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德国下萨克森州的Asse II便成为核废料储存设施,存储的低放到中放的核废料超过10万桶。旨在促进核能发展的世界核协会表示,低放核废料在处理方面不具有危险性,但中放核废料在处理前可能需要进行防护,例如将反应堆组件封入混凝土。
根据2008年的报告,Asse II自上世纪80年代渗漏的水便具有放射性。人们现在担忧的是,这个废盐矿可能已经充满水,导致当地面临辐射污染风险。德国联邦防辐射办公室的官员正计划进行一项规模空前的尝试,找到储存在这个有争议地点的数百吨核废料并进行重新处置。
防辐射办公室发言人沃纳·诺丁表示:“我们当前必须要做的是确定是否存在移除这些核废料的可能性。直到现在,还没有人在世界上任何地区进行过这项工作。”在有关辐射、毒性和爆炸性气体的测试之后,如果一切顺利进行,防辐射办公室计划在2020年之前利用远程遥控装置移除这些致命废物。
2 盐穴
照片拍摄于2009年6月,一名工人站在Asse II地下核废料堆放场的一个盐穴内。1967年至1978年,工人将12.6万桶核废料——90%来自于核电站——堆放在这个曾经的盐矿里面。德国政府希望移除因岩石移动导致泄漏的剧毒物质。这个密封的储藏室位于德国乡村中部地下2460英尺(约合750米),岩石移动对储藏室上方的地质屏障构成威胁。
3 放射性污染检测
2009年6月,一名员工正对Asse II地下核废料堆放场的痕量放射性污染进行检测。1988年,这个国有核废料堆放场第一次被检测出含盐辐射性水渗漏,但直到2008年才对公众公开并就此点燃公众愤怒火焰。自此,对Asse II的控制工作便移交给联邦防辐射办公室。现在,他们已计划关闭这一设施。防辐射办公室发言人诺丁说:“我们的工作是在30多年之后重新获得公众的信任。我们必须保障公众的安全,保护他们免受辐射侵袭。”
6.半透明刺水母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蒙特利市圣卡洛斯海滩附近,刺水母的半透明闪光帮助吉姆-帕特森夺得国际自然保护摄影奖水下类别一等奖。刺水母表面看上去非常美丽,但却有能力给对手以致命一击。在被刺水母的有毒触须蛰到后,人们通常会疼痛不已,一群群漂浮在水中的刺水母有时会令游泳者苦恼不已。刺水母通过它们的针刺令小动物全身瘫痪,然后美美吃上一顿。
7.挣扎求生的野草
位于非洲西南部的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沙漠之一——存在历史长达5500万年。纳米布沙漠拥有无数高度接近1000英尺(约合304.8米)的沙丘,在盛行风的作用下不断移动,就像照片中将挣扎着求生的Astenatherum草丛吹弯腰的大风。但是,在这种恶劣环境下,却生活大约3500种植物,其中一半左右在地球其他地方找不到它们的踪迹。
8.雨水流入湖中
国际自然保护摄影奖还设有风险类别“普吉特海湾奖”,以便当地摄影师可以关注他们自身环境的生态状况。在这张照片中,未经处理的雨水携带着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大量流进桥下的华盛顿湖,对品质优良的鲑鱼造成污染。霍尔表示,其他评委觉得这张获得一等奖的照片的确有助于就地解决环境问题。不过,她说:“乍一看上去,你几乎想在这种雨水中洗上一澡”。
9.旗鱼捕食
在距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穆赫雷斯岛附近10英里(约合16公里)处的大海,一群旗鱼(学名Istiophorus albicans)正在“围剿”沙丁鱼。旗鱼是海洋上游行速度最快的鱼类,每小时的速度超过68英里(约合每小时110公里)。它们利用自己的速度和大大的脊鳍一起围捕小鱼儿,用它们的矛状嘴刺进猎物的身体,正如摄影师斯图尔特-韦斯特莫兰德所捕捉到的一幕。
这张照片夺得了以国际自然保护摄影奖创始人命名的“沃尔夫艺术奖”,但韦斯特莫兰德解释说,它还及时捕捉到一个稍纵即逝的瞬间。他写道:“旗鱼用矛状嘴刺进沙丁鱼的身体,接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它们吞入腹中。”所有获奖作品都在国际自然保护摄影奖的官方网站展出。(孝文)
6.星系“化石”
在这张公布于7月2日的电脑模拟图中,恒星残骸在银河剧烈碰撞期间围绕在像银河系一样的星系周围,可能出现于50亿年前。在英国杜伦大学科学家的领导下,一个“银河考古学家”小组表示,电脑模拟有助于证明银河系周围一个光环内的恒星是年代更久、质量更小的星系与银河系碰撞合并后留下的残骸。
7.闪亮星空笼罩堡垒
在这张摄于今年5月、上周公布的长曝光照片中,银河系盘面跨过伊朗阿拉穆特地区一座9世纪堡垒。在照片右上角,一颗流星从上空划过。这座堡垒建在厄尔布尔士山脉里面,曾当作监狱使用,关押过著名的波斯天文学家纳西尔丁-图西,后被获释。而位于今伊朗境内、闻名遐尔的马拉盖天文台就是在图西倡议下建设的,那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天文台之一。
8.龙形星云
在下面的可见光照片中,一个狭长的黑暗带从M17星云的尘埃与气体穿过,而这个星云又被正诞生于该区域的质量偏大的恒星照亮。但在“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红外光谱下,红眼“龙”从黑暗中突然出现,在翻腾的色彩(由星云内疾速的恒星形成速率加热的尘埃和气体)背景下张牙舞爪。天文学家认为,恒星也在这片龙形黑云内快速形成。不过,由于这片星云不得不催生温度最高、质量最大的恒星,所以,整个区域在红外光线照射下并没有发光。
9.绚丽的宇宙舞台
在一张可能让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都羡慕不已的照片中,束状尘埃与气体云构成了一幅后印象派画作的宇宙版本。照片由设在智利拉斯拉的欧洲南方天文台望远镜拍摄。耀眼恒星——南冕座R星(照片中央处)发出的亮光穿透了浅蓝色的星云,而整个星云又被里面无数新生类日恒星反射的光芒所照亮。(孝文)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7月13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网站公布了过去一周的精彩太空照片。这些照片集中展现了美国宇航局、欧洲航天局及其他国家航天机构最新捕捉到的星系“化石”、宇宙全景图以及濒死恒星最后狂欢等壮观景象。
1.船舶航迹
在这张美宇航局7月4日公布的假色照片中,海洋上空云层形成的灰白弧形物好似追踪着北太平洋船舶路线。照片是由美宇航局Terra卫星拍摄的。水滴在悬浮微粒(如尘埃、海盐晶体)周围凝结时,就形成了云。在广阔的海洋上空,自然形成的微粒越来越少,所以形成的水滴往往变得相对更大。但是,船舶排放的尾气造成空气污染,使得小云滴越来越小,令其反射显得更强烈,由此它们在这张照片中看上去更明亮。
2.濒死恒星的最后狂欢
在一个完全值得莎士比亚书写的死亡场景中,一颗中等质量的濒死恒星呈现出五彩的绚丽姿态。这张照片是由“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美宇航局于6 月28日公布。在生命最后阶段,类日恒星不断扩展其层层表面,变成红巨星。这一层层的表面随后被驱散,露出里面称为白矮星的致密核心,照亮了周围的气体。 由此产生的结构被称为行星状星云,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利用18世纪(行星状星云这个术语就是在那个时候创造的)的望远镜,行星状星云看上去就像气态巨 行星。
3.宇宙五彩焰火
在这张7月6日公布的照片中,一个明亮的星团在星际气体和尘埃云的映衬下,像五彩焰火一样闪耀。这个年轻的星团被命名为NGC 3603,里面到处是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形成、大小和质量各异的恒星。由于质量大的恒星比质量小的恒星死亡更早,星团看上去就像一个宇宙“培养皿”,天文学家可以通过它研究恒星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这张照片是由“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
4.受到原油污染的堰洲岛
银灰色的涡旋表明,截至6月27日,墨西哥湾泄漏原油已经冲上密西西比州海岸附近的堰洲岛。根据美宇航局最新公布的卫星图,这些堰洲岛让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近岸水域原油带的规模:珀蒂布瓦岛(中央顶部)长约6英里(约合10公里)。海湾岛国家海滨公园由七个堰洲岛和密西西比州与佛罗里达州部分大陆构成,而珀蒂布瓦岛就是其中之一。
5.宇宙全景图
天文学家7月5日宣布,在对天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扫描后,欧洲航天局“普朗克”太空望远镜创造出可在微波光线下看到的宇宙全景图。照片显示,银河系的光芒像耀眼的缎带一样从图像中央穿过。“普朗克”望远镜还捕捉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的斑驳背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宇宙大爆炸的产物。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内部温度细微差异应该有助于天文学家理解最早一批恒星和星系的形成地点和方式。
10.正常光线下的“干净”沙子
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沙滩,在正常闪光灯的照射下,一片远离海岸的沙子看上去很干净。作为其研究的一部分,地质学家卡比希望搞清楚紫外光线的特定波长是否为探测泄漏原油的最佳手段。例如,低波长的紫外激光器可以扫描整个沙滩以寻找原油痕迹,虽然工人们需要特殊的护目镜。
11.紫外光线下的“干净”沙子
大功率紫外线闪光灯照射显示,同一片沙子看上去受到了油渍的污染,发着橙光。而蓝色斑点则可能源于贝壳颗粒或矿物质。卡比和研究团队负责人王平 (音译)认为,照片上看到的原油是大风吹过来的。卡比说,起伏不定的沙粒像“台球”一样相互碰撞,暂时飞向空中。
在紫外线闪光灯的帮助下,卡比可以看到在沙滩滚动的受原油污染的单个沙粒。他说:“我在这里是为了清理受到污染的沙滩,希望这件事得到尽可能高效地处理。英国石油公司可能会像有些人一样最终倾家荡产,我希望看到沙滩清理工作能在这家公司破产以前完成。”
12.被风吹远的油质沙粒
在紫外线闪光灯照射下,距墨西哥湾沿岸几码远的地方,海湾岛国家海滨公园的沙丘看上去点缀着如星星一般受原油污染的发光沙粒。卡比在描述类似沙丘时说,“受原油污染的干燥沙粒被吹到沙滩后面的沙丘上。可以想象一下,有多少沙子在短期内被大风卷走,这的确让我们面临很大的挑战。”他认为,假如沙滩上的清理人员利用筛网将原油块从沙子中过滤出去,“干净的沙子会经过油腻腻的筛网,与原油粘在一起。为过滤几盎司的原油,你可能污染了另一片沙子,显然是得不偿失。”(秋凌)
5.露出油层的沟
在南佛罗里达大学海岸研究实验室研究团队挖的沟内,一层层受原油污染的沙子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橙色的光。而干净沙子则是紫色。据卡比介绍,紫外光可有助于清理人员锁定难以发现的原油,接着利用“吃”油细菌加以处理。卡比说:“你可以驱车来到沙滩挖一条沟,比如照片中的这条,看一看是否有橙色沙层,然后向那里喷射细菌吃掉原油。”但是,有些科学家警告称,刺激细菌生长可能会破坏沙滩的生态平衡。
6.正常光线下的球状原油块
在正常闪光灯照射下,球状原油块在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沙滩干净沙子映衬下呈现黑褐色。卡比说,他不清楚是否还有比紫外光更高效的原油探测工具了。例如,气味检测仪在探测原油时就不灵光。他问道:“你怎样闻到它?”因为整个区域都散发着原油一样的气味,锁定某个来源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7.紫外光线下的球状原油块
在紫外光闪光灯照射下,同样的球状原油块在沙子的映衬下散发着黄色的光,而沙子则是紫色的光。卡比说,通过紫外光,就有可能确定泄漏原油冲到某一区域岸边的时间。卡比表示,他发现,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过去漂浮在海面上的原油更多地呈现橙绿色。原油变得越干,这种颜色就越重。”
尽管如此,鉴于湿度等因素,很难准确判定原油冲上岸边的日期。目前尚不清楚墨西哥湾泄漏原油呈现各种颜色的原因。卡比说,从粉色到橙色,碳氢化合物可以发出各种颜色的光。据他估计,原油之所以发出橙色的光,可能是因为里面含有铁质,不过,只有在实验室中分析了污染原油的成分,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8.正常光线下的脚印
佛罗里达州的海湾岛国家海滨公园,沙滩上的脚印在正常闪光灯照射下看上去非常干净。卡比说,间接污染“是个大问题”,比如通过鞋使得原油扩散,卡比对美国政府官员未公开泄漏原油毒性的做法提出了质疑,美国有政治家认为,政府不公开这方面的信息是为了能让彭萨科拉沙滩和其他深受游客欢迎的海岸继续开放。卡比说:“这就像是《大白鲨》中埃米堤镇的镇长,反应真是太迟缓了。”在这部由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经典电影中,镇长在旅游高峰季节拒绝关闭鲨鱼经常出没的海滩。
9.紫外光线下的脚印
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同样的脚印呈现出受原油严重污染的痕迹。卡比说,当前情况下,将原油从自然界清除的最佳办法或许是所谓的“生物修复”。据他介绍,一旦原油不再大量冲上海岸,例如爆裂井头的问题得到解决,“你就可以向沙滩喷洒细菌,令其去吃原油,留下干净的沙子。这种细菌可以自然产生,收获以后将它们放入42加仑(160升)的桶中,这样,我们就能将它们喷洒在富含食物的环境中。”
新浪环球地理讯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泄漏的原油已经冲上美国佛罗里达州海岸,给当地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更为可怕的是,由于部分原油渗入沙滩半米深处,给清理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不过,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地质学家发现,利用紫外线设备可以轻松发现原油的踪迹,这无疑是个简单易行的好办法。
1.吃油的幽灵蟹
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沙滩附近的海湾岛国家海滨公园,一只幽灵蟹正在吃墨西哥湾泄漏的原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原油发出橙黄色的光。上周,美国地质学家利普-卡比(Rip Kirby)出现在海湾岛国家海滨公园,通过在墨西哥湾沿岸海滩照射紫外光去锁定原油踪迹——这种做法被广泛用于寻找犯罪现场的血迹。
卡比希望,通过这种方法,科学家和清理人员可以处理难以发现的原油,比如与泥混在一起的原油或沙滩上的明亮污渍。在紫外光照射下,干净的沙子会呈现紫色或黑色。有些矿物质,如贝壳中的碳酸钙,会变成蓝色,正如上图的铲子把手显示的颜色。虽然人们很早以前就知道碳氢化合物在紫外光照射下会发出荧光,但这可能是该技术首次在实验室以外被用于发现原油。
卡比还在南佛罗里达大学读研究生。他说:“利用紫外光确认原油的做法在全行业很普遍。但我总是在实验室的机器中看到整个过程。我第一次拿着紫外光闪光灯到沙滩上研究这种方法是否奏效时,发现这真是超乎我的想象。很容易就能看到沙滩上的油渍,而受污染情况很普遍。”
2.橙黄色的球状原油块
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沙滩,这张照片中央的饼状和球状原油块正常情况下是褐色或黑色,但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发出橙黄色的光。卡比希望,可以将紫外光用于照射沙滩,为清理漏油提供帮助。卡比团队使用的大功率闪光灯成本达数千美元,而为清理墨西哥湾漏油的成千上万工人配备这种工具,显然是不现实的。
但是,美国生产的售价17美元的便携式紫外线闪光灯(如保安用于发现假身份证的那种闪光灯)也可以用于发现油渍。卡比说:“虽然这种价格低廉的紫外线闪光灯令你每次几乎都必须要站在油渍的正上方,才能看到橙色荧光,但却足够满足沙滩清理人员的需要。”
3.紫外光线下被原油污染的沙滩
佛罗里达州的海湾岛国家海滨公园海滩,在紫外光照射下,原本为黑色的原油块发出橙黄色的光,而干净的沙子则在这张长曝光照片中发出紫光。在冲上沙滩以前,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后泄漏的原油已经“风化”,在长时间暴露于水汽中以后,变成泡沫状,还具有了粘性。
使用紫外光(也是阳光的组成部分)设备从事清理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它会损害视力。卡比说:“阳光中的破坏性部分不是光谱的可见部分,而是不可见的部分。这是眼科医师建议戴上过滤紫外线的太阳镜的原因。”而功能强大的紫外线闪光灯的危害尤其大,比如这张照片中技术人员使用的闪光灯,卡比称之为“克林贡杀伤性射线”。
4.沾满油渍的雨鞋
在这张长曝光照片中,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南佛罗里达大学研究生卡蒂-布鲁彻(Katie Brusché)穿的雨鞋沾满油渍呈现黄褐色。在这种光线照射下,即便是高度污染的沙子也会发出明亮的橙黄色。据卡比介绍,清理冲上海滩原油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是间接污染,比如原油通过工人的鞋子转移到别处。他说:“英国石油公司并未在所有彭萨科拉沙滩出口都设立清理站点,有人回到停车场,将鞋上的油块擦掉。其他人会踩上这种褐色的粘性物质,”这种情况下,原油污染就会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