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塔”太空飞机设计构想图
科学网讯 北京时间3月12日,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三架航天飞机都将于今年内退役,而之后未来的太空探索又将依赖于何种方式呢?许多科学家一直在研发各种有望在将来搭载人类往返于太空的新代航天器。英国科学家研发就出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太空飞机,据称不仅能取代航天飞机,而且有望将太空旅行提升到新高度。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个90米长的航天器被称为“云霄塔”,其安装的是氢燃料火箭引擎,据制造商Reaction Engines公司总监马克-汉普塞尔透露,航天器的引擎会将氢与空气混合燃烧,然后会像航天飞机一样,将氢与液氧混合燃烧。由于该过程发生在同一火箭舱,因此“云霄塔”能像普通喷气式飞机一样起飞着陆。
研究人员希望“云霄塔”能取代退役的航天飞机,届时“云霄塔”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发射卫星,也可搭载30到40名乘客进行太空旅行。汉普塞尔说,“云霄塔”和美国航天局的航天飞机及欧洲航天局阿丽亚娜5号火箭比起来,现有用一次性火箭将航天器送入轨道的做法太过昂贵。
据估计“云霄塔”的研发费用将超60亿欧元。汉普塞尔说,“现有进入太空方式的代价非常高昂,如果航天器能被反复使用,那么无疑会大大降低成本。如果对比空客A380客机的研发费用,就会发现云霄塔的费用并不高。”
(蒙斯)
英国科学家正在研发一种全新的可循环使用的太空飞机,不仅能取代目前航天飞机的角色,而且有望将太空旅行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新时代的曙光已经出现。
这架90米长的“云霄塔”航天器,其秘密武器是安装的氢燃料火箭引擎,“云霄塔”的制造商Reaction Engines公司未来计划总监马克·汉普塞尔透露,航天器的引擎在开始时将氢与空气混合燃烧,然后会像航天飞机一样,将氢与液氧混合燃烧。由于这一过程发生在同一火箭舱内,因此“云霄塔”能够像普通喷气式飞机一样起飞和着陆。
“云霄塔”的主要用途是发射卫星,但也可搭载30到40名乘客,有望开启太空旅行的新纪元。
他们估计研发总费用将超过60亿欧元。目前“云霄塔”的研发还处在早期阶段,普通人要坐它上天至少还需要等上10年。
中国日报
照片以巨大的太阳为背 景,浅褐色的太阳表面同时出现了国际空间站和“发现”号航天飞机的身影。由于“发现”号航天飞机即将完成最后一次太空之旅,因此这张照片中的场景将永远不 会重现。
弗里德曼介绍说,前段时间他离开位于布法罗的家驱车1800英里(约合2880公里)前往佛罗里达基岛参加每年一度的“冬季天文观测及摄影大 会”。“当听说国际空间站将飞越太阳时,我决定尝试捕捉这一罕见的奇观。”据了解,在“冬季天文观测及摄影大会”举办地北方大约20英里(约合32公里) 处,从3月1日下午2点39分起,人们可以观测到国际空间站飞越太阳的过程。整个飞越过程持续时间仅为0.2秒。
根据计划,弗里德曼在当日12点30分到下午1点30分间要参加一个关于天体摄影的研讨会。研讨会一结束,弗里德曼立即跳上汽车去“追赶”这一 事件,与他一起合作的还包括布莱恩-谢尔顿和马克-比勒两位天体摄影师。弗里德曼介绍说,“为了捕捉这一奇观,我们争分夺秒。我清醒地知道,这一事件持续 时间很短。否则,我们将错过整个过程。这真是幸运的一天。”
弗里德曼利用一个3.5英寸(约合8.9厘米)的望远镜和一个滤光器拍摄了一组惊人的照片。事后,他又将这些照片进行处理,将亮点变暗、暗点变亮,从而使得刺目的太阳表面呈现出旋涡状的纹理外观。
在大多数时间里,弗里德曼都是在自家后院中拍摄太阳。他表示,“我对我的作品非常迷恋。有许多卫星和航天飞行任务在太空中拍摄太阳系各天体的特 写镜头,但是你也可以自己来拍摄天体,甚至也有可能拍摄到某些不可思议的现象。” 在佛罗里达,弗里德曼还拍摄到太阳边缘喷发出一股等离子体。尽管这股等离子体看起来很平静,其实此类等离子体云可能重达数百亿吨。(彬彬)
美国航天局电视台的直播画面显示,“发现”号着陆时间为美国东部时间9日11时57分(北京时间10日零时57分)。
“发现”号2月24日升空,26日与国际空间站对接,这是其1984年8月服役以来的第39次飞行,也是计划中的最后一次。在与空间站对接期 间,宇航员们进行了两次太空行走,完成了一系列任务:为空间站移动机械臂新配了一对额外轨道,并清洗了空间站外的一部摄像机;利用软管将一个破裂液氨泵中 残存的液氨排出;为空间站外加拿大双臂机器人Dextre安装了照相机及保护性镜头盖,移走了“哥伦布”实验舱的设备平台及一些绝缘材料。
此外,他们还利用一个金属罐进行了太空“收集”。这一名为“瓶中信息”的活动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为提高公众对太空探索的兴趣而策划。金属罐随“发现”号返回地球后,将被运往日本,供博物馆游人参观。
“发现”号还为空间站运来“机器人宇航员2号”,这是首个进入太空的类人机器人,并将成为空间站永久居民。“机器人宇航员2号”由美国航天局与 通用汽车公司联合开发设计,其全身装备多种感应器,并有一双灵活的手,美国航天局希望将来它可以协助或代替宇航员完成太空行走等危险作业。
此次任务完成后,“发现”号将成为美国今年首架退役的航天飞机。今后,人们可在博物馆中一睹其芳容。服役以来,“发现”号共在太空中飞行了365天,运行约2.38亿公里,向太空中运送过哈勃太空望远镜等设备。
美国迄今共建造了6架航天飞机,其中“企业”号为样机,另外有5架工作机,分别是“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号、“阿特兰蒂斯”号 和“奋进”号。“挑战者”号及“哥伦比亚”号分别于1986年及2003年因爆炸而解体,“奋进”号和“阿特兰蒂斯”号今年各飞行一次后,美国航天飞机将 全部退役。
根据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公布的计划,国际空间站的寿命将至少延长至2020年。在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宇航员将依赖俄罗斯飞船前往空间站≌间站的货运补给将由美国两家商业公司及俄罗斯、欧洲、日本负责。 (记者 任海军)
此前有消息称,中国或将在20年内实现载人登月。
从“神舟”到“嫦娥”再到载人空间站,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令人瞩目。2007年10月,“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的发射,标志着我国迈出了探月 计划的第一步。目前,无人探月工程正在实施。王永志说,从长远来看,中国人肯定要实现登月,但载人探月问题目前还处于专家考虑阶段,构不成国家计划。
王永志院士认为,我国目前在航天领域应该处于全球第三四位的水平,居美国、俄罗斯之后。但是,我们应该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其他一些国家的发展势头也很快,比如日本在载人航天方面的实力很强,印度的探月工程水平也很高。
王永志告诉记者,我国航天事业的人才储备目前比较充足,青年人才能够接得上“茬”。很多对航天感兴趣的年轻人很愿意加入,各大企业的待遇也具有 吸引力,整体而言队伍不成问题。但是,“我们应当受到这样的教育:在航天科技上,你可别懈怠、别自满。你得赶快抓,外国很厉害。”(记者张国)
美国航天局提供的信息显示,此次分离发生在美国东部时间7时(北京时间20时),当时二者正运行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上空。随后,“发现”号飞行员埃里克·博操作“发现”号绕空间站一周,以便宇航员对其拍照。
“发现”号2月24日升空,26日与空间站对接,这是“发现”号最后一次造访空间站。对接期间,宇航员们进行了两次太空行走,完成了一系列任 务:为空间站移动机械臂新配了一对额外轨道,并清洗了空间站外的一部摄像机;利用软管排出一个破裂液氨泵中残存的液氨;为空间站外加拿大双臂机器人 Dextre安装了照相机及保护性镜头盖,移走了“哥伦布”实验舱的设备平台及一些绝缘材料。
此外,他们还利用一个金属罐进行了太空“收集”。这一名为“瓶中信息”的活动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策划,旨在提高公众对太空探索的兴趣。金属罐随“发现”号返回地球后,将被运往日本,供博物馆游人参观。
“发现”号还为空间站运来“机器人宇航员2号”,后者是首个进入太空的类人机器人,并将成为空间站永久居民。“机器人宇航员2号”由美国航天局 与通用汽车公司联合开发设计,其全身装备多种感应器,并有一双灵活的手,美国航天局希望将来它可以协助或代替宇航员完成太空行走等危险作业。
“发现”号预计于9日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着陆。此次任务完成后,“发现”号将成为美国今年首架退役的航天飞机。今后,人们可在博物馆中一睹其芳容。
美国迄今共建造了6架航天飞机,其中“企业”号为样机,另外有5架工作机,分别是“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号、“阿特兰蒂斯”号 和“奋进”号。“挑战者”号及“哥伦比亚”号分别于1986年和2003年因爆炸而解体,“奋进”号和“阿特兰蒂斯”号今年各飞行一次后也将退役。
根据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公布的计划,国际空间站的寿命将至少延长至2020年。在美国航天飞机全部退役后,美国宇航员将依靠俄罗斯飞船前往空间站。(记者任海军)
环球网记者朱盈库报道,据美国世界新闻网3月8日报道,鉴于太空计划遭冷落,美国国家航空航天总署(NASA)和许多支持航天飞机计划的大型航天项目承包商开始辞退上千名专业人员。
美国政府提供经费的太空计划和相关工作过去不时经历景气与衰败的循环。太空计划最景气的年代是在阿波罗太空探测期间,和阿波罗探月计划相关的承包商一度雇用40多万名太空专家。1970年代初,阿波罗计划中断,造成30多万名太空工程师、科学家、经理和从业人员失业,其中许多人再也没有回到航天业,因此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也使航天飞机和太空站计划再度启动时遭到一些阻碍。
美国航天飞机计划终止后,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再有类似阿波罗计划的太空飞行任务,目前发生的人材流失将类似阿波罗计划造成的人材流失现象。因为奥巴马总统取消星座计划(Project Constellation),NASA将不再需要大量的太空专业人员。
报道认为,尽管许多太空专家面临需求减少,但这次的情况和1970年代不同,因为商用太空工业正在兴起。虽然商用太空行业有赖政府的补助,但私营太空行业有成长潜力,需要许多有经验的人才建造和驾驶太空载人工具。民营的SpaceX公司已经招募了一些前NASA人员为其工作。
更重要的是,民营太空工业逐渐不需要依赖政府的补助,它们开始产生利润时,将为最近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大量工作机会。太空工业的大起大落过去令许多大学生质疑该行业的前景,因为计算机和电子就业前景更好。
民营太空工业的蓬勃发展对NASA极重要,因为如果未来政府重新恢复太空勘探计划,将需要许多有经验的人才。正像过去NASA成为民营太空工业的人才训练所,民营太空工业也将成为建造未来宇宙飞船的训练场所。
新华网华盛顿3月4日电(记者任海军)美国航天局4日发表声明宣布,该局已经启动成立事故调查委员会的程序,以评估“辉煌”号地球观测卫星发射失败的具体原因。
“辉煌”号4日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升空后未能进入预定轨道。遥感勘测显示,运送“辉煌”号升空的“金牛座”XL型运载火箭顶部的整流罩未在发射3分钟后按计划分离。
声明说,“辉煌”号可能已经坠入南太平洋,但“具体位置仍然未知”。声明还提及2009年2月24日发射失败的“嗅碳”卫星“同样因整流罩没有分离而未能进入轨道”,但未说明这次事故调查委员会将由哪些人员组成。
“辉煌”号原定于2月23日升空,但由于“金牛座”XL型运载火箭的地面支持系统出现技术故障,其发射被推迟。“辉煌”号配有最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控器,美国航天局曾希望它能帮助科学家研究太阳和浮质对地球大气的影响。
新华网华盛顿3月4日电(记者 任海军)美国航天局4日晨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当天因发射故障而未能进入预定轨道的“辉煌”号地球观测卫星已经坠入太平洋。
美国航天局发射主管奥马尔·贝兹在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发射故障可能与运送“辉煌”号升空的“金牛座”XL型运载火箭顶部的整流罩未按预期分离有关,他们将进一步分析故障原因。
“这是个非常困难的时刻,”贝兹说,“所有指标显示,卫星和火箭目前在南太平洋某处。”
“辉煌”号于美国东部时间4日5时9分(北京时间18时9分)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升空。不过,在其升空约6分钟后,美国航天局即宣布发射出现故障。“辉煌”号由位于弗吉尼亚州的轨道科学公司研制,“金牛座”XL型运载火箭的发射服务也由该公司提供。
公司负责人在发布会上回顾了两年前美国“嗅碳”卫星发射失败的情况。“嗅碳”卫星是美国第一颗专门用于研究和观测二氧化碳的卫星,其主要任务是绘制完整的大气二氧化碳循环地理分布图,为研究气候变化提供更多科学数据。但这颗卫星在2009年2月24日发射升空后,同样因“金牛座”XL型运载火箭出现故障而坠毁在南极附近海域。
“我们有很多专业人员,”这位负责人说,并表示一定会重整旗鼓。
美国航天局负责项目的助理副局长迈克尔·卢瑟表示,尽管美国航天局失去了“辉煌”号,但在今后10年中,将发射至少13个与地球观测有关的航天器。
“辉煌”号原定于2月23日升空,但由于“金牛座”XL型运载火箭的地面支持系统出现技术故障,其发射被推迟。“辉煌”号配有最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控器,美国航天局曾希望它能帮助科学家研究太阳和浮质对地球大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