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大学密西索加分校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分子胶水”,能将促癌蛋白质黏在细胞膜上,从而阻断癌细胞的生长,但不会影响正常细胞。该研究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最新出版的《应用化学》杂志上。
如果在满是油脂的水池里加入些肥皂,肥皂中的憎水基会排开水,吸附油脂退居到水池边缘。倘若水池是癌细胞,一滴滴的油脂是促癌蛋白,而肥皂是一种潜在的药物呢?根据最新研究,利用这种“分子胶水”充当药物,能迫使促癌蛋白退居到细胞膜上,正像肥皂和油脂结合后沉积到水池边缘一样,从而让癌细胞变得对其他化学疗法更敏感。
“这是一种全新的癌症治疗方法。此前的研究都是从功能上瞄准相关的结合位点,而我们的方法是在细胞内抑制促癌蛋白。”多伦多大学密西索加分校化学与物理科学系的帕德里克·甘宁说。该方法由他和本校同事克劳迪奥·格雷迪纳鲁以及中央佛罗里达大学的詹姆斯·塔克森共同提出。
这种“胶水”的形状就像哑铃:一端像锚一样紧紧黏在细胞膜上,另一端是能结合促癌蛋白的分子。这种能识别促癌蛋白的分子非常挑剔,对所要结合的目标有严格的选择,从而可降低药物引发副作用的风险。
甘宁解释说,这种像胶水似的物质能把目标蛋白黏在细胞膜上,从而干扰细胞癌变过程,控制癌细胞增生。而在正常细胞中,这种新疗法应该没什么影响。
研究人员对于这种“分子胶水”的前景很乐观。甘宁表示,新方法也将研究带到了癌症潜伏期,能减缓甚至停止癌细胞的扩增。由于化疗会带来很多副作用,这种方法也能减少病人对化疗的需要。
1997年5月11日,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在和计算机“深蓝”对弈时宣布失败
随着翻译技术的发展,人类在未来是否可以克服巴别塔之咒,真正实现对语言障碍的消除?最近《赫芬顿邮报》的记者对著名的发明家,作家,未来学家雷·科兹威尔(Ray Kurzweil)进行了采访。
根据科兹威尔的看法,到2029年时机器就将达到人类的翻译水平。然而他也再次强调即便是最先进的自动翻译技术发展也无法取代语言学习,因为即使是最高级的翻译技巧也无法真正实现伟大的文学作品之间的语言转换。他指出:“有些东西就是不能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己的个性,因此阅读文学著作的原始语言版本将好于任何,哪怕是最好的翻译版本。”不过他也承认人类一般只能掌握很少的几门外语,但是他指出随着科学的进步,将帮助我们找到更好的方法,更快的掌握更多的语言。
除了纸面的语言翻译,近来对于语音翻译技术的进展也是日新月异。在他的新书中,科兹威尔预言到2019年时,语音翻译技术应用将变得非常普遍。他说:“这样的预言完全取决于你期望的翻译水平是如何的。”他补充说:“即便现在这种技术便已经存在,但是我不会说这已经是‘普遍’的了,如果你真的想找到那种能捕捉人类细微感情表达的语音翻译,那么现在还不能说已经实现了‘普遍’的应用。”
在他的另一本书中,科兹威尔表达了他对弗朗茨·奥奇(Franz Och)所做工作的看法,他是谷歌翻译项目的负责人。当被问及为何他高度评价奥奇博士的工作时,他评价说因为他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棒的方法,即借助数据检索的力量才创建一套智慧系统。”他解释说,这种基于数据搜索的方法似乎要比费尽心思开发基于人类语言语法体系的方法要来的有效。他还指出,如果谷歌翻译的语言素材数据库在未来进行进一步的扩容,那么其翻译质量还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科兹威尔长期以来对语言转换的自动化感兴趣。早在20年前,他的公司就曾开发出一种实现语音翻译的技术。当被记者问及那项技术时,他说:“那种水平远远达不到人类翻译的水准,但是对于小型简单的对话或者商业谈判那样的场合倒是会挺实用。可能它翻译出来的话没有那么诗情画意,也缺少浪漫感觉,但是这是技术的主流,它将慢慢变得越来越好。”他解释说,一般而言当一种新技术问世时,它通常都不会表现地太好,于是就是受到公众的轻视和鄙夷,但是这种新生的技术会不断完善直到接近完美的境地。“这些技术就像是突然冒出来的。当他们真正达到革命性水准的那一天,你就会发现它似乎是一夜之间已经遍布大街小巷了。可是事实上它已经存在超过20年了。”
然而,科兹威尔并不认为人类翻译将会因此而“失业”。“这些技术无法取代全部,它们所能改变的只是我们应用它们的方式。”他提到了音乐的例子,上世纪80年代,音乐人们非常担心新出现的音乐合成器将会挤占他们谋生的音乐市场。但是正如科兹威尔指出的,他们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失业,只是他们的职业方式发生了些许的改变。他说:“如果你现在去参加一次音乐会议,你就会发现这就像是一个计算机技术会议一样,这里有很多先进的音乐设备,借助这些设备,音乐家可以指挥整个乐队演奏,还能做其他很多事情。事实上由于这项新技术的出现,音乐变得比以往更加充满活力,而音乐家也变得比以往更加受欢迎了。”
由于需求模式的变化,那些拒绝新技术和经营模式的翻译服务提供商可能将面临危机。然而科兹威尔对于语言服务市场的未来是充满信心的。“我认为对翻译服务的需求会持续上升,这些工具将会增进人类的能力,借助机器的帮助来驾驭更多的语言。”近期由“常识咨询机构”(Common Sense Advisory)发布的一份报告也证明了这一点,其调查显示市场对翻译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加速上升的趋势,甚至在经济危机期间也仍然保持了增长的态势。
很多翻译服务从业者都认同一种观点,即翻译是作品的再创作,是一种艺术。因此科兹威尔在机器翻译和人类翻译之间划出的平行线受到了即便是最极端的“反技术人士”的欢迎。事实上,科兹威尔认为翻译是“人类可以想象到的最高水平工作”。他解释说:“人类智慧的一个缩影就是我们能够驾驭语言。这就是图灵要进行他著名的图灵测试的根本原因,图灵测试的目的便是判断计算机是否是依据和人类相似的思维方式进行工作的,而不是简单的命令体系。”
当然,正是由于翻译工作的高度复杂性,因此人类需要借助机器的帮助来改善这种技术。“这些机器技术的应用将提高我们的能力,去使用,创造,理解,复制并翻译语言。”科兹威尔解释说,“我们要做的不是抵制技术的运用,而是更多的使用它们。”(晨风)
推自行车前行的学生
科学网(kexue.com)讯 据综合消息报道,昨日下午,北京遭遇十年以来最大降雨,局部地区雨量达到百年一遇标准,大雨导致多条环路及主干道积水拥堵,部分环路断路,地铁1号线、13号线、亦庄线等线路部分区段停运。
据中新网报道,23日下午,北京地区自北向南出现明显的雷雨天气,天色昏暗,暴雨如注。据观测显示,从14时至18时,城区平均降雨量达到51毫米。城区西部雨量较大,雕塑园、五棵松、紫竹院等地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模式口降雨量达到173.2毫米。
受雷雨影响,北京市区不少地方积水严重,部分路段由于严重积水已致交通瘫痪,此次降雨正值北京交通晚高峰,对市民出行造成较为严重影响。北京市交管局消息称,此次降雨更使得部分地区道路中断。
在北京地铁4号线陶然亭站内,人们在被雨水冲刷的台阶上行走
受大雨影响,1号线、13号线、亦庄线等地铁部分区段停运。同时,由于积水,京城多处断路。城西部地区拥堵路段首次打开主路应急掉头设施,允许车辆原地掉头从对向车道返回。据透露,昨天交管局122接警量打破近几年纪录,多以报堵点、寻求拖车帮助为主。
据新京报报道,17时许,沿南三环万芳桥向西南三环方向行走,途中几乎通过的每一个路口和立交桥,都要涉水而行,积水最深处可漫至大腿。玉泉营桥至万柳桥辅路两侧,随处可见倒地的树木、电杆和工地围挡。西南三环的铁路桥下,3米左右深的积水中,一辆300路公交车几乎被淹没,只可见车顶。
汽车被水没顶
据北京市气象局统计,至19时,全市平均降雨量为35毫米,城区平均降雨量为57毫米。多处站点的降雨量大于100毫米,包括丰台体育中心、丽泽桥等。市气象局分析,此次降雨是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出现的典型蒙古东移低涡天气过程,在北压下抵达北京,加之冷空气配合,因此强度较大。不过,出现这种强降雨并非异常,往年均有这样强度的降雨发生。
不过,昨日的这场降雨,将给今明几天带来明显的降温。市气象台预计,24日至26日的中考,都普遍较为凉快,不会有高温天气出现。
2001年抵达火星目的地的“火星奥德赛”拍摄图片显示的地形
研究人员发现火星地形和特立尼达岛近海的条纹状海底土墩存在相似之处
20世纪8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行星学家开始怀疑火星上可能曾存在远古海洋
科学家称,在火星表面发现的土墩可能曾是湖泊所在地。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照片是由2001年抵达目的地的“火星奥德赛”拍摄的,它们显示的是这颗红色行星上的谷地和沟渠。
专家认为,火星上的这些泪滴状小岛可能是几百万年前在水下形成的。这一重大发现将能证明这颗红色行星上曾出现过可以支持生命存在的海洋。该研究成果7月发表在《地质学》杂志上,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地质学家罗勒纳-莫斯卡尔德里是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他说:“根据这些相似处,我认为火星上的泪滴状小岛是在相对较深的海洋深处形成的。”该研究突出了火星地形和位于特立尼达岛近海的条纹状海底土墩之间的相似之处,为证明火星北部平原存在远古海洋提供了证据。20世纪8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行星学家开始怀疑火星上可能曾存在海洋。
“海盗”号轨道飞行器拍摄的图片显示,这颗红色行星的克里斯平原地区看起来像是存在海岸线和河槽。莫斯卡尔德里和德州大学的地质学家雷斯利-伍德主要研究特立尼达岛近海海床的形状。这些被称作侵蚀阴影残迹(erosional shadow remnants)的地貌特征是一端与泥火山相连的彗状条纹,它们最长可达数英里。当沉积物与泥火山周围的水流混合在一起,聚集在相反方向时,就会形成这种地貌。详细的3D海床图(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工作拍摄的图片)让研究人员更好地观察了侵蚀阴影残迹。
莫斯卡尔德里认为,可能正是类似过程促使火星上的泪滴状小岛形成。他们称,由撞击而非泥火山产生的撞击坑,导致沉积物快速流动,形成彗状结构。莫斯卡尔德里说:“地球和火星之间存在的大部分相似处都是对陆地或环境进行对比得出的。这是首次得出深水海床的相似处。”火星上的这些条纹状小岛长在3英里到30英里(4.83公里到48.28公里)之间,占地1.5平方英里到150平方英里(388.50万平方米到3.88亿平方米)。这种大小意味着它们与深水侵蚀的特征类似,而非由空气侵蚀的地面特征。
实验室试验发现,它们的三角形状只能在水下形成,这为火星上存在远古海洋的观点提供了更多证据。但是田纳西大学的行星学家德文-伯尔表示,火星上较小的重力意味着这些小岛能在空气作用下形成,而且看起来像是在深水处的强压环境下形成的。莫斯卡尔德里说:“我们把一名地质学家送上火星,并用老式铁锤获取样本,对其进行直接观察,才能确定它们到底是怎么形成的。”(秋凌)
TES新能源员工展示“充电锅”
日本企业发明一款“充电锅”,通过烧水发电,给移动电话等电子设备充电。这款充电锅采用特殊材料,利用水沸腾时100摄氏度左右的水温与550摄氏度锅底温度之间的温差产生电力,经由安装在锅柄上的USB数据线给手机、音乐播放器等电子设备充电。
制造商TES新能源说,充电锅给一部iPhone手机充电需要3至5小时。这款锅本月在日本上市,售价2.4万日元(约合300美元)。
TES新能源总裁藤田一博告诉媒体记者,发明充电锅的灵感来自日本3月发生的地震和海啸。
“当我在电视上看到灾民生火取暖时,我就想让他们一边烧水一边给手机充电。”
藤田说,与太阳能充电器相比,充电锅不受时间和天气限制,充电同时可以加热饭菜。这款锅体积小,方便携带,可满足应急需要,特别适用于电网覆盖不到的地区。
联合国未能准确计算保护森林给全球气候带来的益处。
树木不仅为许多物种提供了家园,还能储存原本会让地球变暖的二氧化碳。为此,联合国2008年设立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所致排放量(REDD)项目,该项目会根据森林储存的二氧化碳量来向贫困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它们保护森林。
该项目没有考虑到的一点是,森林也会以其他方式改变温度。靠近地球两极的森林与农田相比因为颜色更深,所以会吸收更多阳光。但在热带地区,森林蒸发的水量多于没有森林覆盖的土地,因此森林周围的温度会低一些。
为了更加全面地作出判断,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的维韦克 阿罗拉和加拿大圣弗朗西斯 泽维尔大学的阿尔瓦罗 蒙特内格罗用计算机模型来评估重新造林的整体影响。
他们承认所设想的是“有些极端”的情形:2060年之前全球半数或全部农田都变为森林。在将全部或半数农田变为森林的情况下,全球气温到2100年会分别降低0.45摄氏度和0.25摄氏度。
阿罗拉说,事实上只有10%到15%的现有农田可能会变成森林,因此重新造林的效果甚至还要更小。他说:“实际造林对气温的整体影响微乎其微。”
虽然造林的总体影响不大,但并非所有森林都一样。阿罗拉和蒙特内格罗在研究后发现,热带地区的森林在降低气温方面的作用是高纬度地区森林的3倍左右。
这是因为热带森林能通过增加水汽的蒸发来给周围降温。高纬度地区森林在降温方面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是它们吸收了太多阳光。
不过REDD项目在评估森林的作用时只是依据它们所捕捉的碳的数量,这主要是因为衡量水汽蒸发和反射率的变化并非易事。这种评估方法没有区别看待低纬度和高纬度森林。新的研究结果表明,这样的计算方法是错误的。
英国气象局的理查德 贝茨说:“我们必须考虑到土地覆盖变化所产生的其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