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英国最大的淡水鱼肥肥

  科学网(kexue.com)讯 最近,不少英国垂钓者都在为肥肥的死而感到难过,不少人认为肥肥是死于非命。

  肥肥只不过是一条鲤鱼罢了,可是它的体型巨硕,胃口惊人。对于垂钓者来说,它的致命魅力比任何一同类都要来得诱人。

  然而,据称是全英国最大尾的淡水鱼的肥肥(Fat Lady),最后还是敌不过全球暖化的折磨,最近魂归天国了。

  肥肥是一尾镜鲤(mirror carp),体重重达6磅6盎司(约28公斤)。26日它被发现在靠近剑桥郡的肥塘(因它而命名)的水面上浮起。

  人们发现肥肥紧靠岸边彷佛在游泳,但走近一看发现它已静静走到生命的终点。钓客豪斯认为,是英国现在多变的天气毁了它。

  据报道,最近几年英国的天气冷热交替频繁,使雌鱼产卵更加困难,最后导致其过早死亡。肥肥 已经被安葬在岸边。

  算一算,肥肥今年已经30岁了,它曾被抓过200多次,说得上是历尽沧桑一鲤鱼。它的去世,让许多钓友和附近一个社区都陷入悲伤之中,但也祝福它安心上路。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北京时间7月28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世界上最大的核能生产国美国公布了其第一份有关是否需要在日本福岛核灾难之后提高安全标准的详细公开研讯报告。美国核能管理委员会的特别工作组表示,导致日本核危机的一系列事件不可能在美国出现,同时建议将更多精力用在如何应对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上。

  尤为重要的是,美国核电站需要采取措施应对超出设计承受能力的风险,即核电站设计时并未考虑的因素。美国的很多老核电站可能不具备很强的抗震、抗洪以及抵御其他风险的能力。以下盘点的是美国年代最悠久的九座核电站。

  1.新泽西州牡蛎湾核电站

新泽西州牡蛎湾核电站(图片来源:Mel Evans)
新泽西州牡蛎湾核电站(图片来源:Mel Evans)

  Exelon公司的牡蛎湾核电站座落于新泽西州汤姆斯河附近,1969年9月投入运营,是美国历史最久远的核电站。检查人员指出,如果电力供应中断,紧急排气程序将导致反应堆所在建筑内氢不断积聚,这种积聚据信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与牡蛎湾核电站一样,福岛核电站的沸水堆也采用Mark I安全壳系统。根据核能管理委员会特别工作组的建议,这种反应堆需要可靠的加固型排气设计。(福岛以及美国31座沸水堆中的巨大多数均采用加固型排气设计,特别工作组建议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可靠性。)

  2.纽约九哩岬1号机组

纽约九哩岬1号机组(图片来源:Constellation Energy via PRNewsFoto)
纽约九哩岬1号机组(图片来源:Constellation Energy via PRNewsFoto)

  联合能源公司的九哩岬1号机组座落于纽约奥斯威戈附近的安大略湖东南岸,是美国运营时间第二长的核电站。这座核电站1969年11月投入运营,与牡蛎湾核电站相同,同时也采用相同的设计。根据日本核事故后进行的检查,这座核电站的主要缺陷集中于灭火系统、洪水检测以及建筑物排水系统。对牡蛎湾核电站进行的检查也发现类似问题。

  问题虽然相似,但两座核电站面临的未来不尽相同。Exelon公司2010年宣布,根据与新泽西州监管部门达成的协议,牡蛎湾核电站将在2019年关闭,较原计划提前10年。监管部门曾要求这家公司建造昂贵的冷却塔。九哩岬核电站2006年再次获得批准,将一直运营到2029年。美国的核能发电比重只有20%,每年的耗电量高的惊人,接近7990亿千瓦时,超过法国和日本核电站的发电量总和。

  3.纽约京纳核电站

纽约京纳核电站(图片来源:Entergy/NRC)
纽约京纳核电站(图片来源:Entergy/NRC)

  京纳核电站座落于安大略湖沿岸,距离纽约罗切斯特东北部20英里(约合32公里),1969年12月投入运营。检查人员指出这座核电站存在一系列问题,大部分应急设备和其他基础设施均无法抵御地震风险。

  检查人员表示:“进水构筑物内的蒸汽加热管不具有抗震能力,一旦发生故障便会导致安全相关设备的运转出现软肋。柴油和电机驱动的消防泵也不具有抗震能力,一旦罢工便可导致灭火系统和水龙带卷盘无法使用。进水构筑物内通往供热锅炉房的天然气管道同样不具有抗震能力,一旦发生故障便会导致额外的火灾风险。”但检查人员仍旧指出,这座核电站符合当前所有与抵御火灾和洪水有关的执照要求。

  4.伊利诺斯州德累斯顿核电站2号和3号机组

伊利诺斯州德累斯顿核电站2号和3号机组(图片来源:Emory Kristof, National Geographic)
伊利诺斯州德累斯顿核电站2号和3号机组(图片来源:Emory Kristof, National Geographic)

  Exelon公司的德累斯顿核电站位于伊利诺斯州乔莉埃特南部20英里(约合32公里),1970年4月和1971年7月投入运营。这座核电站靠近伊利诺伊河和堪卡基河,高出海平面517英尺(约合158米),比计算得出的500年一遇的洪水水位高出4英寸(约合10厘米)。

  检查人员指出柴油排洪泵从未进行过针对可能最高洪水水位528英尺(约合161米)的测试。“测试时,排洪泵需要使用吊车吊在空中,高出这一洪水水位,运转和燃料补给都要在空中进行。”他们表示这一策略立基于较低的大洪水发生可能性,核电站运营商在水位达到509英尺(约合155米)前拥有72小时应急反应时间,足以关闭和冷却反应堆。

  5.南卡罗来纳州H.B。鲁滨逊核电站2号机组

南卡罗来纳州H.B。鲁滨逊核电站2号机组(图片来源:CPL/NRC)
南卡罗来纳州H.B。鲁滨逊核电站2号机组(图片来源:CPL/NRC)

  H.B。鲁滨逊核电站座落于南卡罗来纳州哈兹维尔,1970年9月投入运营,拥有41年历史。2010年,这座核电站因为一系列故障多次关闭,其中一次因电力系统起火所致,关闭了4个月之久。在2010年秋季宣布领导层变更之后,运营商Progress Energy表示H.B。鲁滨逊核电站的运转负荷已从67%提高到全负荷。但2010年发生的一系列事故还是导致监管部门在2011年提高对其的检查力度。

  日本核事故后对H.B。鲁滨逊核电站进行的检查发现,这座核电站排水设施阻塞,消防管数量不足同时可能生锈,安全壳通风过滤器可能在氢起火燃烧时发生故障。美国核能研究所指出,监管部门并未因在福岛核事故后进行检查时发现这些问题而发出警告。H.B。鲁滨逊核电站运营商需要在检查发现问题后立即采取措施或者制定计划以提高安全性。

  6.威斯康星州波因特滩核电站1号机组

威斯康星州波因特滩核电站1号机组(图片来源:FPL/NRC)
威斯康星州波因特滩核电站1号机组(图片来源:FPL/NRC)

  波因特滩核电站位于威斯康星州两河沿岸,1970年11月投入运营。基于备用零部件数量、电池检查结果、设备状况以及培训工作不到位等问题,运营商表示需要对他们的应急程序进行大幅改进。检查人员指出,虽然并未发现任何危急波因特滩核电站正常运转的问题,但在抵御洪水和火灾方面,这家核电站应该予以重视和改进,所涉及的问题包括燃料补给、核电站外的资源可用性以及相关内部程序。

  波因特滩核电站运营商NextEra投资数亿美元,对两座反应堆进行升级。在3月因燃料补给和设备更换暂时关闭之后,这座核电站于7月重新启动,发电能力提高了17%。

  7.密歇根州帕里萨德斯核电站

密歇根州帕里萨德斯核电站(图片来源:Herald-Palladium)
密歇根州帕里萨德斯核电站(图片来源:Herald-Palladium)

  帕里萨德斯核电站座落于密歇根州科弗特,1971年12月投入运营。检查之后,检查人员列出了一份失察清单,所发现的问题包括紧急程序过时,应急反应设施内发现遗落的手机,用于应急反应的水龙带部分缺失等等。但他们并不认为这些问题足以影响核电站在遭遇灾难时的应急能力。

  检查人员同时指出帕里萨德斯核电站面临的影响安全性的排水能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3年内仍旧存在。1月22日,这座核电站因一系列故障临时关闭。1月初,这座核电站又因为冷却水泵几天内失去电力供应被迫减少发电量。

  8.明尼苏达州蒙蒂塞洛核电站

明尼苏达州蒙蒂塞洛核电站(图片来源:Steve Skjold, Alamy)
明尼苏达州蒙蒂塞洛核电站(图片来源:Steve Skjold, Alamy)

  蒙蒂塞洛核电站位于明尼苏达州西北部大约35英里(约合56公里),1971年3月投入运营。检查人员指出,在发生地震时,这座核电站的消防系统可能发出严重故障。在所谓的“地震安全停堆”之后,蒙蒂塞洛核电站的应急反应设备仍不可用。一些设备要么未列在目录中,要么存放在错误的地方。在检查的377个防洪设备中,39个因燃料补给中断无法使用。美国核能管理委员会建议蒙蒂塞洛核电站进行一系列改进,完善核电站自身以及核电站外的应急计划。

  7月初,蒙蒂塞洛核电站在因替换安全减压阀暂时关闭后重新启动。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呼吁扩大核电站周围的应急计划区,同时移除过度拥挤的冷却池中的乏燃料。5年之后,乏燃料可以进行干式储存。相比之下,特别工作组则建议采用更理想的监视设备,帮助核电站运营商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进一步水位、温度、辐射水平以及其他重要数据。

  9.伊利诺斯州方城核电站1号机组

伊利诺斯州方城核电站1号机组(图片来源:Exelon/NRC)
伊利诺斯州方城核电站1号机组(图片来源:Exelon/NRC)

  方城核电站座落于伊利诺斯州科尔多瓦密西西比河沿岸,1972年4月投入运营。检查人员指出这座核电站的一些抗洪设施并未进行例行检查,更为严重的是,大部分排洪泵、洪水探测器以及消防系统并不符合抗震标准。核能管理委员会建议方城核电站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在“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核电站被要求大幅增加消防设备。在遭遇自然灾害时,核电站将因为这些设备受益,但这种受益只有在消防设备合理储存以及在发生洪水或者地震时正常运转才能成为现实。福岛核事故迫使美国监管部门重新思考。福岛核电站的应急设备很多,但却因为失去电力供应而无法使用。核能管理委员会主席格雷戈里-杰茨科表示,福岛核电站堆芯损坏和无法控制的辐射成为核能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秋凌)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科学网(kexue.com)讯 认为澳洲没有凶猛野兽的人要注意了,曾经温文尔雅的袋鼠如今也成了犯罪嫌疑人,受到警方的追赶。

  澳大利亚昆士兰有一名94岁的老妇人日前在家中晒衣服时,遭到一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红袋鼠攻击,警方赶到现场后,看到大袋鼠也不知所措,竟然拿出辣椒水来喷,最后也终于将袋鼠驱离。

  当天老妇人正在家中后院晒衣服,突然有一只袋鼠冲进来将她撞到在地,并且朝她猛踢,情急之下拿起一旁的扫把挥舞,虽然打中袋鼠的头部,但它仍不断朝老妇人逼近,连狗都吓到不敢帮忙驱离袋鼠,老妇人只好跑进屋内,打电话向儿子求救。

  警员抵达案发现场后,看到袋鼠也不知所措,赶紧拿出辣椒水来喷,最后终于将袋鼠驱离。警方表示,从来没有遇过这种状况。

  当前老妇人在昆士兰的一家医院休养,对于当时的情况,她心有余悸的表示,还以为是要杀了我!并且指出,以前曾经有喂过附近袋鼠吃面包,但它们都很温柔,从来不曾这样。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太阳能墨水"印刷纸电池,携带轻便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7月27日消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团队最近推翻了人们对电池的想法,,他们将太阳能电池制成"墨水"形式,只要印在一般纸张上,就能立即发电。MIT指出,这种技术就便宜有简单,经由打印机即可印制,"比洗照片还要容易"。

  传统的太阳能板制作过程是要将基板暴露在腐蚀液及高温当中的,但新式"太阳能墨水"只需要使用蒸汽,以及低于摄氏120度的温度即可直接转印在纸张、布料塑胶等不同材质上。MIT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卡伦 · 格里森(Karen Gleason)表示,纸张与过去的玻璃基板相比,价格便宜1000倍。而且应用性更高。

  实验显示,"太阳能墨水"制成的纸电池耐用性高,可以反复随意折叠,发电效能基本不损耗。此外,轻便的纸电池更便于携带,可以折起来放入口袋,使用时再摊在阳光下发电。目前研究出来的纸电池太阳能转换率不到2%,只能提供给电子闹钟等小电量的用品,未来二年内,研究人员有望能将其转换率提高到8%,这是手机、ipad这些低耗电的电子设备都将可以使用了。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近日,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冰冷的土卫二持续向土星降落“阵雨”,并在土星形成一个巨大的水蒸汽环状结构。


土卫二持续向土星降落“阵雨”,并在土星形成一个巨大的水蒸汽环状结构。

  这项发现意味着土卫二是太阳系内唯一可以影响主行星化学成份的卫星,同时,也将揭晓14年来一直困惑科学家的土星大气层顶端的水份来源之谜。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学会的保罗-哈特顿是该项研究负责人,他说:“在地球上并不存在此类的气候现象,我们在地球大气层中并未发现来自太空的降水,土星是独一无二的!”

  土卫二拥有一个冰冷的表面环境,但内部活跃性却较高,尤其在南极地区。在富有动态活跃性的南极,地热活跃性集中表现为被称为“老虎条纹”的四个壕沟地带,这是由于该区域具有与众不同的表面特征。

  这些壕沟地带长度约130公里,宽度约2公里,形成喷射羽状水蒸汽进入太空的冰水间歇泉。土卫二老虎条纹壕沟区域平均每秒约喷射250公斤的水蒸汽。

  土星的另一个环

  欧洲宇航局赫歇尔太空望远镜最新观测显示从土卫二释放的阵雨形成环绕土星的一个油炸圈水蒸汽环。

  这个水蒸汽环的直径是土星直径10倍以上,其厚度仅与土星直径相当。土卫二的椭圆轨道意味着该卫星与土星之间的距离与它环绕土星的路程成正比,但是赫歇尔太空望远镜的观测结果显示土卫二持续向太空喷射水蒸汽,并在土星轨道形成一个水蒸汽环。

  研究人员称,尽管水蒸汽环状结构较为庞大,但在可见光下水蒸汽是透明的,因此之前的观测未探测到水蒸汽环的存在。目前,科学家通过赫歇尔太空望远镜能够在红外波段下探测到这种奇特的水蒸汽环。

  欧洲宇航局赫歇尔项目科学家高兰-皮尔布拉特(Goran Pilbratt)称,只有赫歇尔太空望远镜才能观测到这种微妙的水蒸汽环。欧洲宇航局红外太空天文台在土星大气层中发现水蒸汽,美国宇航局/欧洲宇航局合作的卡西尼/惠更斯太空任务发现土卫二表面的喷射流,目前赫歇尔太空望远镜的最新观测结果将之前的观测都结合在一起。

  揭晓谜团

  天文学家在土星大气层深层发现气态水迹象,但是土星大气层顶部存在水份仍是一个难解谜团。该现象是1997年欧洲宇航局红外太空天文台首次报道的,但到目前为止,“水源”仍是一个未解谜团。

  基于最新赫歇尔太空望远镜发现的计算机模型显示,大约3-5%的土卫二冰水喷射物最终降落在土星表面。虽然多数土卫二的冰水喷射物都散落在太空中,并在土星环上冷冻,或者降落在土星其它卫星表面,但这些冰水喷射物能抵达土星,就足以证实土星顶端大气层水份的来源。

  科学家称,水蒸汽也可产生其它的化学成份,比如:氧气和二氧化碳。最终,土星顶端大气层的水份将向下转移,少量的水份将凝聚形成无法观测到的小型云层。(叶孤城/编译)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德国波恩大学的研究者,通过一项最新专题研究证实,妇女在月经期驾车水平往往最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此时血液中的雄性激素成分较之平时要高。

  科学家们早已发现,男女的辨别能力在方向感上差别显著。波恩大学生理学家帕沃吉领导的研究小组,对2组各12名男士和女士进行试验,让他们利用点按钮向左右前后移动的提示办法走出电脑屏幕上的虚拟迷宫。试验结果显示,男士平均用2分22秒时间走出迷宫,而女士平均用时为3分16秒。在监视接受试验者脑部的神经活动时,专家们还发现,试验过程中,男士大脑内层海马区十分活跃,是利用“几何方式”来辨别方向,而女士最活跃的部位则是在大脑外层右前部,她们总是试图将周围景观一一记录下来。

  研究者进一步证实,导致男女方向感差别之大的根本原因在于性激素的影响。“对处于月经周期里不同阶段的妇女进行测试,能分辨出她们在方向感方面的不同水平。”妇女在月经期内,因雌性激素的下降而使雄性激素的浓度相对增高,于是她们在测试中显示了最好的驾车水平状态。相同妇女在非月经期间,驾驶技术往往比较糟糕,如泊车时更容易出乱子,甚至还经常在自己熟悉的地段迷路。

  但专家们并不能回答“男性还是女性驾车水平更高”这一问题。因为妇女完全可以通过训练来填补“激素带来的缺陷”。而且据统计数字表明,女司机开车时犯下的错误,多是因拐弯不当、胆小以及泊车时没有恰当的感觉而导致的轻度撞车事故,男司机出现小事故频率不及女性,但男司机往往不出事故则已,一出便是车毁人亡的恶性事故。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科学网(kexue.com)讯  “七月飞雪”昨日变成了现实。北京,上海,合肥等地,均出现这一奇观。

  昨晚9点半左右,北京突然雷声大作,暴雨倾盆,部分地区还出现冰雹。晚10点前后,市气象台35分钟内接连发布雷电黄色预警、冰雹黄色预警和暴雨蓝色预警。据悉,冰雹预警为今年首次发布。

  昨天白天,在经历了暴雨的洗礼后,北京的天空格外透彻,太阳光十分强烈,但这种晴朗天气在晚上发生了急转。晚上9点半左右,暴雨突然降下,西城区在降雨初始时,还夹杂冰雹。

  市气象台于9点40分发布了雷电黄色预警:受雷雨云团影响,预警未来6小时内本市将出现雷雨天气,局地有短时大风。半小时后,气象台又接连发布了冰雹黄色预警和暴雨蓝色预警,称由于雷雨云团较强,预计在雷雨过程中将伴有冰雹,且局地有短时强降水,并主要集中在城区及昌平、顺义等地。

  市气象台表示,入夏以来,北京个别地区曾出现过冰雹,但持续时间均较短,冰雹个头也不大。此次,城区多地出现冰雹。据了解,这也是入夏以来,市气象台首次发布冰雹预警信号。

气象台的监测显示,从昨晚8时起至晚11点15分3个多小时内,城区平均降水量达到29毫米,其中最大降水出现在海淀,中国气象局、紫竹院、玉渊潭3个站点的降水均超过100毫米。

 

  专家分析

  三伏天”为什么会下冰雹,气象专家解释,冰雹虽然“姓”冰,但是它确是夏季特有的强对流天气。

  专家说,冰雹是一种固态降水,下冰雹的云是一种发展十分强盛的积雨云,而且只有发展特别旺盛的积雨云才可能降冰雹。夏季地面气温高,空气对流强烈,容易产生大量的近地面湿热空气;这些湿热空气快速上升,温度急骤下降,热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了水滴,由于温度低,又很快冻结成了小冰珠;这些小冰珠受气流的影响在云层中上下翻滚,不断将周围的水滴粘附凝结成冰,变得越来越重,最后从高空砸了下来,这就是冰雹。而其它季节气温低,空气的对流能力不大,所以一般不会出现冰雹天气。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环状气体云中含有大量的各种星际气体

  近日,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牵头的两个天文学家小组发现了一个宇宙中惊人的区域,在距离地球120亿光年的宇宙深处发现了一个有史以来探测到的最大最远的关于水的踪迹,科学家将其称为“巨型海洋”,其存在于一个类星体中,而类星体则是宇宙中最亮最猛烈的一种天体。天文学家探测到这个“巨型海洋”由水蒸气构成,总体含量相当于地球上海洋含水量的140兆倍,质量相当于太阳质量的10万倍。这证明了一个事实:水在宇宙中真的是无处不在。

  据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科学家马特布拉德福德介绍:由于这颗被探测到的类星体距离地球极为遥远,其发出的光花了120亿年才到达地球,也就是说,这个图像是宇宙诞生后16亿年左右就已经发生了,这同样也说明了,由于这颗独特的类星体周围出现大量的水蒸气看出,在早期宇宙中就已经存在水,而且可以推理出,水在整个宇宙中应该是无处不在。由马特布拉德福德牵头的其中一个研究小组将这个类星体的发现拟成论文《发现水蒸汽位于高红移类星体》,已经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期刊上,并得到巴黎天文台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法国毫米波射电天文研究所支持。


APM 08279+5255类星体艺术效果图

  上图显示了艺术家笔下的类星体,或者说一个正在进食的黑洞,类似于APM 08279+5255,天文学家在其中发现了大量的水蒸气,气体和尘埃可能形成一个环状的结构围绕着黑洞,在往外则是带电气体云包裹着。X射线猛烈地穿过环的中央,向宇宙空间喷射,整个环面尘埃带发出极强的红外辐射。

  类星体的能量一般由其内部的一个巨型黑洞控制,黑洞在吞噬周围的气体和尘埃盘的同时,也释放出强大的能量。两组天文学家都观测到了APM 08279+5255类星体出现这种现象,其内部隐藏的巨型黑洞质量达到太阳质量的200亿倍,产生的能量相当于1000兆个太阳。

  自天文学家预测水蒸气会存在于早期宇宙,所以这个关于水蒸气的发现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惊喜。这个银河系中的水蒸气含量比这颗类星体要多4000倍,但是银河系中的水蒸气都是以冰的形式存在。不过,水蒸气是一个重要的微量气体,揭示了类星体的性质。在这个类星体中,水蒸气分布在黑洞的周围,形成气体结构横跨了数百光年。但是以天文学的标准,这个庞大的气体云显示出异常的温度和密度。虽然气体云是个非常寒冷的地方,温度只有零下53°和比地球大气低300兆倍的密度,但是其仍然比银河系的气体云温度要高出5倍,密度高出10到100倍。

  探测数据表明,在类星体周围的气体云中,水蒸气是众多气体的一种,但其存在也表明了类星体周围的水蒸气处于X射线和强烈红外辐射的照射中。而强烈辐射与水蒸气的相互作用揭示出了巨型气体云的相关属性,以及类星体如何对其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辐射强度如何加热周围气体云等。此外,天文学家还发现,通过测量水蒸气和其他分子(一氧化碳),可以推算出这个巨型黑洞还能通过吞噬气体,并最终演化成6倍于目前体积的超大质量黑洞。但最后会不会实现,还不得而知,因为气体云回凝结并提供给新的恒星形成,也可能脱离类星体。

  布拉德福德于2008年开始这项观测,使用加州理工学院的亚毫米波10米口径的望远镜。其中有一个极为敏感的摄谱仪,需要冷却到绝对零度以上0.06摄氏度。可以对来自类星体的光进行毫米波段的分析,介于红外和微波波段之间。光谱范围是以往光谱仪的10倍。天文学家针对这个现象提出了后续观测任务,使用南加州的毫米波阵列望远镜进行进一步研究。

  本次重大的发现也再一次强调了毫米波和亚毫米波观测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方法。这个领域在过去的20-30年内发展迅速,该研究的一位科学家正在参与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一个25米口径的望远镜建设。使得天文学家能发现宇宙中早期星系,并通过对水蒸气以及其他痕量气体的研究,发现原始星系的奥秘。

  而另一组科学家则在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高级研究员Dariusz Lis牵头下,使用法国阿尔卑斯山上的干涉望远镜观测这个“巨型海洋”黑洞。早在2010年,该团队就已经发现APM 08279+5255频谱中存在氟化氢的痕迹,接着一个无心插柳观测,又发现这个类星体中存在水的光谱信号。这个信号是水由高能态跃迁到低能态所释放出的辐射。Lis研究小组只发现了一个单一的信号,而使用亚毫米波10米口径望远镜的布拉德福德则观测到许多频率上都存在水的痕迹,也正是通过这个信息,布拉德福德小组计算出了类星体周围的气体物理特性和水蒸气的总质量。(Everett/编译)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洞内的巨型晶体在数千年前形成


由于附近存在一个温泉,导致洞内温度极高,地质学家最长只能在洞内停留10分钟

  两名墨西哥矿工在搜寻铅矿时发现巨大的水晶洞,置身其中,你放佛来到超人的北极秘密基地。这些水晶洞位于墨西哥奈卡地下,洞内的白色石膏晶体在数十万年内一直以蜗牛般爬行的速度生长。


水晶洞让人不免联想到超人的北极秘密基地

  在发现惊人的水晶洞后的10年时间里,科学家一直恳求墨西哥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水晶洞列为世界遗产,为子孙后代保护这个独一无二的自然奇观。西班牙地质学家胡安马-加西亚-鲁兹表示:“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奇迹。”


一些石膏晶体的高度达到11米

  文中令人惊异的水晶洞照片由西班牙著名摄影师加维尔-特鲁巴拍摄,石膏晶体的体积叹为观止,其中一些的高度达到11米。这些晶体随着时间流逝缓慢生长,为何呈随意的角度仍是一个未知数。奈卡的地下巨矿已经挖掘多年,1975年,一个巨大区域内的水被排干,允许进行采矿作业。由于水的消失,晶体停止生长。25年前,两名矿工偶然间发现了巨大的水晶洞,洞内的石膏晶体令人难以置信。


晶体在温度过高的水冷却和石膏饱和时出现。随着时间的流逝,晶体开始在水中形成

  这些壮观的石膏晶体位于地下290米,在温度过高的水冷却和石膏饱和时出现。随着时间的流逝,晶体开始在水中形成。对于希望研究奈卡地下水晶洞的科学家来说,他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便是高温。水晶洞附近存在一个温泉,导致洞内温度过高,研究人员在洞内的停留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庆幸的是,这个地下矿其他区域装有空调装置。


科学家一直恳求墨西哥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水晶洞列为世界遗产

  加西亚-鲁兹表示:“在地下矿内,你无法停留10分钟以上,因为温度实在太高了。这个地下矿非常巨大,拥有很多洞室,汽车可以通行。”加西亚-鲁兹计划在不久后重返奈卡,继续进行研究。他呼吁加大保护力度,确保这些晶体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他说:“这些晶体需要加以妥善保护。它们是令人吃惊的所在,我认为一些墨西哥人仍没有意识到保护这些晶体的重要性。我试图让墨西哥人相信,应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水晶洞列为世界遗产。奈卡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地区,在地球上的其他地区发现类似水晶洞的可能性极低。”(秋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7月26日消息,苏格兰两只宠物猪在被主人送到西北海岸的一家农场后思家心切,第二天克服重重困难横渡海洋游泳回到了家里。


在水下游泳回家'心切"的小猪。

  31岁的杰-戈斯(Jay Goss)在度假的时候看到了这一幕并将之拍摄了下来。据戈斯表示,他开始还以为这两个“浪里白条”是水獭,但是很快就发现了它们的猪鼻子。这两只恋家的宠物猪分别名叫玛丽和松露,在海中整整游了1500米,上岸的时候它们的身体还有些发抖。


成功"回家"的两只小猪。

  宠物猪主人不可思议地说:“我接到电话说它们离开了农场游回了家,我以为这是个笑话,并没有放在心上。可是看到它们两个,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我听到周围的人一直在谈论它们,从没有人见过会游泳的猪。”


游泳回家的小猪,因为鸟的对比显得它们非常小。

  (科学网-kexue.com 玛格)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26 页,共 10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