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

LUCKY BIRD

网址:

  5. 航天飞机整装待飞

航天飞机整装待飞
航天飞机整装待飞(图片提供: Larry Tanner, United Space Alliance)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被移往位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发射台。本图是从发射控制中心的楼顶拍摄的。

  “发现”号航天飞机计划将于11月初发射升空,为国际空间站运送供给物资。这项任务被命名为“STS-133”飞行任务,也拉开了美国宇航局航天飞机家族最后演出的序幕,因为美国宇航局航天飞机任务可能将于明年初完成他们最后的使命。

  6. 澳大利亚红色中心

澳大利亚红色中心
澳大利亚红色中心(图片提供: Envisat/ESA)

  这幅最新公布的照片由欧洲航天局“Envisat”卫星于7月份所拍摄。图片显示,一片白云好像一层薄纱盘旋于澳大利亚埃尔湖盆地深红色的土地上空。

  埃尔湖盆地也被称为“红色中心”,因为当地土壤呈深红色,而且草木稀少。这个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排涝区之一,占地大约120万平方公里,面积相当于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三国的总和。

  7. 土卫六的春天

土卫六的春天
土卫六的春天(图片提供: NASA/JPL/U-Arizona/U-Nantes/U-Paris Diderot)

  这两张伪色照片公布于9月21日,由美国宇航局“卡西尼”号太空飞船所拍摄。照片显示,黄色的乙烷云在土卫六红紫色的大气层中聚集。

  这两张照片(右侧的图片是倒置图片)同时还显示,在土卫六的北极,随着季节的缓慢变化,一个巨大的云层系统正在逐渐消失。土卫六北半球的冬天持续时间长达7个地球年。从2009年8月的土星春分时起,冬天正式让位于春天。(彬彬)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9月26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美国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等机构最近一周公布了一系列精彩的太空图片。这些图片包括:“发现”号航天飞机整装待飞、融化的船底星云、星光闪耀的泻湖星云、火星皱纹、反射星云的“OK”手势以及土卫六的春天等。

  1. “OK”手势

“OK”手势
“OK”手势(图片提供: NASA/JPL-Caltech/WISE)

  9月21日,美国宇航局公开了一幅由“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任务所拍摄的红外合成图片。图片显示,一片寒冷的尘埃和气体云似乎正在向天蝎座Pi星打出“OK”手势。

  这片尘埃和气体云被命名为“DG 129”,是一个反射星云,因为它所发出的光并不是来自其内部,而是反射附近恒星的光线。在本图中,天蝎座Pi星就是右侧那颗被一片绿色薄雾包围的明亮恒星。事实上,这个圆点是一个三合星系统,是天蝎座的一只“脚”。

  2. 融化的星云

融化的星云
融化的星云(图片提供: ESA/NASA)

  在9月16日公布的一幅船底星云照片中,冷气体所形成的柱状物在邻近恒星强烈辐射下似乎开始融化。“哈勃”太空望远镜通过捕捉气体云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所发出的光线拍摄下这幅照片。

  船底星云是距离地球7500光年的一个恒星形成区。星云中的大质量恒星不断释放出带电粒子流,这种带电粒子流将周围的气体和尘埃塑造成这种奇特的形状。在更暗、密度更大的区域,可能正在形成新的恒星。

  3. 星光闪耀的泻湖

星光闪耀的泻湖
星光闪耀的泻湖(图片提供: ESA/NASA)

  在泻湖星云的中心,明亮的恒星在起伏变幻的尘埃和气体波中熠熠生辉。本图公布于9月22日,由“哈勃”太空望远镜所拍摄。这张组合图片显示了炽热了氢气(红色)、氮气(绿色)和闪耀的星光(蓝色)。

  最新研究表明,泻湖星云是一个恒星形成区。天文学家已经计算出,这些正在成长的恒星将会从两极不时喷射出各种物质,形成长长的卷须形状。在过去五年中,泻湖星云中已出现过多起恒星喷射现象。

  4. 火星皱纹

火星皱纹
火星皱纹(图片提供: NASA/JPL/University of Arizona)

  最近公开的一幅由美国宇航局火星勘测轨道器所拍摄的图片显示,在火星的加勒陨石坑底部,存在许多皱折起伏的岩层。加勒陨石坑也被称为“笑脸”陨石坑,因为在撞击盆地中,一些较小的陨石坑和山脉形成了一个笑脸组合。

  本图显示,在2007年2月,这些皱折起伏的岩层表面似乎覆盖着一层霜。事实上,这些皱纹是由较长裂缝所分割开的大面积岩层。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9月25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海洋科学研究所生物学家杰夫·戈达德(Jeff Goddard)2008年在加州南部卡宾特利亚海滩寻找海兔子(又称海蛞蝓)时,无意中在水池里发现了一个新的海兔子种类,将其命名为Flabellina goddardi。

  1.卵团呈格子状

美国发现新海兔子种类:卵团呈格子状(组图)

卵团呈格子状(图片提供:Jeff Goddard)

  在这张摄于2008年的照片中,Flabellina goddardi海兔子的卵块看上去像饰巾一样。杰夫·戈达德在卡宾特利亚海滩寻找另一种海兔子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1.2英寸(约合3厘米)的生物。不久以后,Flabellina goddardi海兔子就在实验室中产下一个酷似饰巾的卵团,最终变成像蜗牛一样的小东西。

  戈达德说,虽然这不一定是意外惊喜,“但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例如,海兔子身体往往是透明的,“你可以看到贯穿于身体的性腺,”戈达德借此知道它怀孕了。据他介绍,海兔子复杂的格子状卵团是“精心安排的结果”,以确保所有晶胚都能获得足够的氧气:“这条细链从头至尾充斥着数千个卵囊。”

  戈达德指出,“在我们眼皮底下发现新的海兔子种类”,这不啻于提醒我们,“仍然有许多新物种有待发现,尤其是在海洋中,甚至是我们的后院。”此外,它们绝对令人惊讶不已。戈达德说:“人们常常对蝴蝶、鸟类和五颜六色的动物感兴趣。而这便是一种可媲美蝴蝶的海洋生物。”《加州科学院院刊》杂志已于9月15日对这种新的海兔子种类做了详细描述。

  2.海兔子

海蛞蝓卵
海兔子卵(图片提供:Jeff Goddard)

  在这张摄于2008年的显微照片中,Flabellina goddardi海兔子的晶胚正准备从其薄薄的卵囊中破壳而出。据戈达德介绍,在卵子孵化大约一周以后,这些0.1毫米长的小家伙变成带壳的幼体。它们先是以加州附近浅水的浮游生物为食,大约一两个月以后,它们开始变形,享用成年海兔子的食物——这种情况下,可能是一种称为水螅虫的像植物一样的有机物。源于这种食物的化学物质会诱发海兔子幼体再次变形,向“少年”转变。

  3.布满牙齿的带状物

布满牙齿的带状物
布满牙齿的带状物(图片提供:Jeff Goddard)

  戈达德说,与其他种类的海兔子一样,Flabellina goddardi有称为齿舌的“布满牙齿的带状物”,用于捕捉食物,比如这张10微米刻度下的显微照片中显示的画面。但是,相比与它关系亲近的其他海兔子,Flabellina goddardi的牙齿更少,这令人大惑不解。

  4.特点突出

特点突出
特点突出(图片提供:Jeff Goddard)

  戈达德说,正如这张摄于2008年的照片所显示的,Flabellina goddardi海兔子最明显的特征是顶端呈橙红色的背部触须、光滑的头部触须以及长而纤细的尾巴。他说:“正是这三方面的特征,令我觉得这是一个新的海兔子种类。”

  据戈达德介绍,一般情况下,裸鳃亚目动物体色鲜艳,这既能伪装自己,又能吓走捕食者。事实上,所有的海兔子种类都不好吃,这也是它们不需要保护性外壳的原因。他说,至于Flabellina goddardi海兔子鲜艳的身躯,“由于对其生物特点了解不多,我尚不能确定它是保护色,还是用于警告捕食者。”(孝文)

  新浪环球地理讯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9月25日报道,近来,由于太阳黑子活动频繁,极光屡屡光临地球,产生了一系列令人赞叹的天文奇观。以下即是一组北极光在挪威亮相的照片,可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活力。

  1.太阳风连续掠过地球

9月15日凌晨,挪威特罗姆瑟附近厄斯福德(Ersfjord)峡湾上空惊现壮观的北极光奇观。
9月15日凌晨,挪威特罗姆瑟附近厄斯福德峡湾上空惊现壮观的北极光奇观。(图片提供:Thilo Bubek)

  9月15日凌晨,挪威特罗姆瑟附近厄斯福德(Ersfjord)峡湾上空惊现壮观的北极光奇观。三天前,美宇航局用以监控太阳活动的卫星——太阳动力学观测台——捕捉到太阳磁暴现象,太阳表面向宇宙释放了大片带电粒子云。9月14日和15日,带电粒子云或太阳风南端连续两日掠过地球磁场,为极光的形成创造了理想条件。

  据悉,每当北半球步入秋天和春天,太阳磁场就会在某种力量的引导下,造成地球磁场的“撕裂”。由此引发的太阳风活动增强会令极光在天空的展示增多,同时还会破坏地面卫星技术和电网。加拿大航天局科学家约翰·曼纽尔说:“太阳和地球磁场变化确实决定着什么样的粒子被喷射到太空,或撞向地面。磁场的方向和可变性确实最终令周围条件更适于或更不适于极光在地球上出现。”

  2.壮观景象映入眼帘

9月15日凌晨,挪威厄斯福德峡湾,在3天前太阳喷射的带电粒子的作用下,北极光的壮观景象映入眼帘。
9月15日凌晨,挪威厄斯福德峡湾,在3天前太阳喷射的带电粒子的作用下,北极光的壮观景象映入眼帘。(图片提供:Thilo Bubek)

  9月15日凌晨,挪威厄斯福德峡湾,在3天前太阳喷射的带电粒子的作用下,北极光的壮观景象映入眼帘。同一天晚上,极光还在加拿大北部以及欧洲其他地区的天空出现。由于太阳带电粒子(太阳风)进入地球高层大气,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会出现灿烂美丽的光辉。在南极称为南极光,在北极称为北极光。

  曼纽尔说:“与霓虹灯中的气体一样,当原子撞在一起,它们开始发光,产生奇妙的‘灯光秀’。”观测者所能看到的极光颜色取决于哪种气体受到撞击以及撞击的高度。例如,此图拍到的绿色极光是因为氧原子在距地面60至120英里(约合100至200公里)的高处撞击的结果。

  3.北极光大幕

9月15日,凌晨1点刚过,北极光如大幕般笼罩在挪威厄斯福德峡湾上空。
9月15日,凌晨1点刚过,北极光如大幕般笼罩在挪威厄斯福德峡湾上空。(图片提供:Thilo Bubek)

  9月15日,凌晨1点刚过,北极光如大幕般笼罩在挪威厄斯福德峡湾上空。科学家表示,由于月亮已经落山,这一幕显得更为壮观。当北极光在地平线以上出现时,月亮可以用自身的光,令一般的极光消失地无影无踪,只剩下最耀眼的极光展示。

  4.壮观极光表演

9月8日,挪威北部索玛罗亚,北极光看上去与一座被灯光照亮的桥连成一体。
9月8日,挪威北部索玛罗亚,北极光看上去与一座被灯光照亮的桥连成一体。(图片提供:Thilo Bubek)

  9月8日,挪威北部索玛罗亚,北极光看上去与一座被灯光照亮的桥连成一体。除了9月11日的日冕物质抛射(巨大的泡沫状带电粒子),在9月初,连续的太阳磁场活动将大量日冕物质抛射物喷射到地面。太阳动力学观测台随后捕捉到一组巨大的太阳黑子最早释放的带电粒子的景象。太阳耀斑使得日冕物质抛射物以每秒250英里(约合每秒400公里)的速度向地面疾驰。当带电粒子在9月8日进入地球磁场,奇妙的极光表演随即上演。(孝文)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25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2010年夏季,秘鲁生物学家在南美亚马逊雨林中新发现了一种奇特的食木甲鲶鱼物种。这种食木甲鲶鱼至今未被命名,它们身长可达80多厘米,长有甲壳,以吞食水中的木材为生。

  1. 食木甲鲶鱼

食木甲鲶鱼
食木甲鲶鱼

  本图显示的这种怪异鱼类是近期发现于南美亚马逊雨林中的一种食木甲鲶鱼(图片为水下拍摄)。这种食木甲鲶鱼以2006年倒落于秘鲁圣安娜河中的一棵大树的木材为食。

  其他所谓的“吸口鲶”物种大多是利用它们独特的牙齿从淹没于水中的木材表面刮下有机物质进食。但是,这种新发现的、至今未命名的食木甲鲶物种则是已知的以吞食木材为生的十几种鲶鱼物种之一。不过,食木鲶鱼大多数并不会吸收木材,只有木材上一些相关的有机物质,如藻类、小型植物、动物和其他残骸才有可能被食木鲶鱼吸收,而木材会从食木鲶鱼体内直接穿过,并以废物的形式排出体外。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学家多诺万-杰曼致力于食木鲶鱼消化功能的研究。杰曼介绍说,“在不到四个小时内,这种食木鲶鱼就可以将一段木材吞食完毕直到最终排出体外。对于那些以消化木材的动物来说,这一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人们或许认为,在它们的体内或许含有数量惊人的微生物群帮助它们消化木材,但事实上我们从未发现过。那些微生物实际上是河水中的木材本身携带的微生物。”

  2. 刚刚抓获的食木鲶鱼

刚刚抓获的食木鲶鱼
刚刚抓获的食木鲶鱼

  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科学家保罗-佩特里举起一条罕见的食木鲶鱼。这是2010年夏季最新发现的食木鲶鱼物种,是由秘鲁生物学家罗伯托-奎斯比在库兰哈河和普鲁斯河交汇处发现的。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学家多诺万-杰曼并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不过,杰曼介绍说,此前的一些食木鲶鱼标本已被捕获它们的人晒干了。因此此前所有可利用的研究对象都是那些较大的干标本或较小的单个食木鲶鱼。此次发现的这种未命名的食木鲶鱼物种,在科学上是一种全新的物种。对于亚马逊地区的当地人,尤其是秘鲁人来说,这种鱼是他们常见的食物之一。杰曼表示,“他们用它来做汤或烧烤。这种鱼长有甲壳,甲壳看起来像是一个倒扣的碗。因此,当地人把鱼的内脏掏出后,再将整条鱼烹煮,最后将鱼肉从甲壳中挖出来吃。”大多数食木鲶鱼都属于巴拉圭鲶,包括这种新发现的物种,它们至少可以长到80厘米长。

  3. 独特的身体构造

独特的身体构造
独特的身体构造

  这种新的食木甲鲶鱼物种是于2010年夏季在秘鲁的亚马逊雨林中发现的。它们拥有勺子一样的牙齿和具有吸引力的嘴唇,这些独特的身体构造可以帮助它们挖出圆木的碎屑。

  科学家认为,食木鲶鱼这种独特的进食习惯是在与亚马逊盆地河流中其他鲶鱼的捕食竞争中长期进化形成的。杰曼介绍说,“在这些鲶鱼生活的亚马逊盆地,岩石并不多见。那里更多的是泥浆、水和木材。因此,木材是鱼类获取食物的一个来源。”在亚马逊盆地,共生活有大约700多种鲶鱼物种,它们以刮食木材等物体表面的有机物质为生。通过吞食木材,食木鲶鱼可以利用木材纤维之间的空间中的有机物质、微生物和微生物副产品。杰曼认为,“这种挖掘的能力已成为一种优势,因为它可以帮助鲶鱼获取其他水面捕食者所不能获得的食物。”

  4. 食木甲鲶鱼头部3D图

食木甲鲶鱼头部3D图
食木甲鲶鱼头部3D图

  这是新发现的食木甲鲶鱼头部的3D图片,本图是将食木甲鲶鱼送进一个特制的CT扫描器中制作而成的。图片中,四个强健有力的颌骨清晰可见。

  杰曼解释说,“一旦它们用嘴唇抓住猎物,它们的牙齿就会将木材表面纤维扯得七零八落,直到木材成为一片碎末。它们并不会吞下大型的碎片,只会吞食小型的刨花和木材颗粒,因为上面有各种微生物和微生物的副产品。”

  5. 多刺的身体

多刺的身体
多刺的身体

  许多成年食木鲶鱼的鳍部和头部长满了刺,比如图中这种于2006年发现于秘鲁的食木鲶鱼。该项研究负责人、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生物学家纳森-卢简表示,“这种像刷子一样的特征,其实是一种特殊的牙齿。它们被用来作为吸引异性的展示或用来作为领地独占的威胁。”(彬彬)

  5. 最恐怖的一年

最恐怖的一年
最恐怖的一年

  本图拍摄于2003年,皮拉波拉-杜邦姆-耶酥小镇的清洁工人正走在铁特河的一座桥梁上。据里贝罗介绍,2003年是铁特河受有毒泡沫污染最恐怖的一年。当年,一次失误导致大坝水闸大开,猛烈的水势将河底的沉积物搅起,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层有毒硬金属层。

  6. 飞扬的泡沫

飞扬的泡沫
飞扬的泡沫

  铁特河上积聚的泡沫经常也会被风吹到半空中。本图显示的就是2003年7月发生于皮拉波拉-杜邦姆-耶酥小镇的泡沫飞扬事件。这些飞扬的泡沫中含有硫化氢,硫化氢是河流污染中常见的一种生成物,能够刺激人类的眼睛和呼吸系统。里贝罗解释说,“当有毒物质落下后,它就会像酸雨一样,伤害植物和建筑物。”

  7. 泡沫地毯

泡沫地毯
泡沫地毯

  2003年7月,在巴西圣保罗皮拉波拉-杜邦姆-耶酥小镇,一个孩子正在观察铁特河上一大片白色的泡沫。泡沫将河面覆盖得严严实实,好像地毯一样。铁特河长约1150公里,穿过圣保罗州。美国加州大学科学家将铁特河形容为一条“开放的下水道”。

  8. 有毒的倒影

大量有毒泡沫堵塞巴西河道(组图)(2)
有毒的倒影

  2010年8月30日,巴西圣保罗皮拉波拉-杜邦姆-耶酥小镇的一栋建筑倒映在漂满有毒泡沫的铁特河中。里贝罗认为,虽然减少河水中的重金属污染是当务之急,但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案就是在洗涤剂等可生物降解产品中限制使用磷酸盐和含磷物质。“清污处理并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新的立法来禁止这些物质。”(彬彬)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25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在巴西圣保罗皮拉波拉-杜邦姆-耶酥小镇,有一条巴西污染最严重的河流--铁特河。9月4日,大量有毒泡沫堵塞了铁特河河道。在全球水资源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铁特河的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国家地理新闻近日公布了一组关于铁特河污染问题的图片,详细介绍了铁特河有毒泡沫污染问题的来龙去脉。

  1. 开放的下水道

开放的下水道
开放的下水道

  巴西当地非盈利性环保组织“抢救大西洋森林”组织自1993年起就一直跟踪监测和研究铁特河的水质问题。“抢救大西洋森林”组织水资源项目协调人玛鲁-里贝罗介绍说,这些有毒泡沫主要是由来自附近的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的未经处理的家庭污水引起的,污水直接通过下水管道排入铁特河。当污水与磷酸盐和含有磷成份的物质(如可生物降解洗涤剂)混合后,就会形成泡沫。这种现象通常出现于巴西的干旱季节,即6到8月。这段时间河水水位下降,污染物更容易集中,密度更大。据巴西国家气象局介绍,今年8月是自1943年以来巴西最干旱的一个月,严重的旱情使得有毒泡沫数量惊人。在巴西其他地方,干旱的天气使得亚马逊河水位处于47年来最低。

  2. 漂浮的泡沫

漂浮的泡沫
漂浮的泡沫

  本图拍摄于9月4日,拍摄地点为巴西圣保罗皮拉波拉-杜邦姆-耶酥小镇。工业污水中含量超高的重金属使这些泡沫具有很强的毒性。这些重金属会进入鱼类体内,导致鱼类身体畸形(如长出多余的鳍等),进而还会威胁以这些鱼类为食的其他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同样,有毒物质还会损害植物,腐蚀墙壁和建筑物。里贝罗介绍说,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当地已经在努力清洁河道,以求减少重金属污染。经过数年的努力,部分河道的水面开始变得更干净,开始有鱼类重返这片水域。不过,铁特河现在的污染主要来自于未经处理的家庭污水,如用过的洗涤剂、肥皂、牙膏等。

  3. 洗衣机效应

洗衣机效应
洗衣机效应

  在水坝附近,铁特河的泡沫污染尤其严重,有毒泡沫的密度很大,比如9月4日发生于皮拉波拉-杜邦姆-耶酥小镇的泡沫堵塞河道事件。里贝罗解释说,大坝附近翻滚的水体会产生更多的泡沫,就与洗衣机的搅动产生泡沫的情形类似。

  4. 洒水装置

洒水装置
洒水装置

  本图拍摄于2003年7月。图中,位于皮拉波拉-杜邦姆-耶酥小镇铁特河上的一座桥梁上,洒水装置正在喷水,来尽量清除铁特河上大规模爆发的泡沫。

图坦卡蒙的祖父
图坦卡蒙的祖父
揭开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家族木乃伊身份之谜(图)(2)

  作为古埃及的标志性象征,少年法老入葬时佩戴的面具用黄金、玻璃和半宝石塑造出其不朽形象。现在,这件展品与其他出自图坦卡蒙之墓的宝物一起,保存在开罗的埃及博物馆,吸引汹涌人流前来观看。

 从帝王谷KV55号墓穴中一具木乃伊提取骨组织后,埃及首席科学家与DNA专家交换意见
从帝王谷KV55号墓穴中一具木乃伊提取骨组织后,埃及首席科学家与DNA专家交换意见
图坦卡蒙墓穴中发现一具胎儿木乃伊,至少已有七个月大,旁边还有一个更小、更纤弱的胎儿。两个小生命可能都是法老的女儿。
图坦卡蒙墓穴中发现一具胎儿木乃伊,至少已有七个月大,旁边还有一个更小、更纤弱的胎儿。两个小生命可能都是法老的女儿。

  为解开这些谜题,我们决定对图坦卡蒙以及另外十具怀疑是其直系亲属的木乃伊进行DNA分析。过去,我一直反对对皇室木乃伊进行基因研究,因为在不受现代DNA感染的情况下获得有效样本的几率小之又小,不值得去冒险侵扰这些神圣的古物。然而,2008年,几位遗传学家说服我相信,该领域技术已发展得足够先进,大有可能获得有用结果。于是,我们建起两座顶尖水准的DNA测序实验室,一座位于开罗市埃及博物馆的地下室,另一座在开罗大学医学院。研究将由埃及科学家主持:来自位于开罗的国家研究中心的叶海亚· 贾德和索玛伊娅 · 伊斯梅尔。

  同时,我们还决定对所有木乃伊进行CT扫描,由开罗大学医学院的阿什拉夫· 赛利姆和萨哈尔· 萨利姆指导。另有三位来自其他国家的专家担当顾问:德国蒂宾根大学的卡斯滕· 普施、意大利博尔扎诺欧洲学会木乃伊与冰人研究会的艾伯特· 津克,以及博尔扎诺中心医院的保罗· 戈斯特纳。

  其中四具木乃伊身份已知,包括仍躺在帝王谷坟墓中的图坦卡蒙,以及另外三具在埃及博物馆展出的木乃伊:阿蒙霍特普三世,还有其妻提耶的父母尤亚和图玉。身份不明的木乃伊中有一位在帝王谷神秘的KV55号墓穴中发现的男性,考古证据和文字记录显示,这具木乃伊很有可能是阿肯那顿或者斯门卡尔。

  对图坦卡蒙母亲和妻子的搜寻聚焦在四具身份不明的女性木乃伊上,其中两具,昵称为“年长女士”和“年轻女士”的,发现于1898年,当时她们躺在阿蒙霍特普二世墓穴(KV35)一个侧室的地面上,身体裸露着,很显然是在大约公元前1000年新王国时代结束后由神职人员隐藏在此的。另外两具无名女性木乃伊来自帝王谷中的一座小墓穴(KV21)。这座墓穴的建筑结构表明它属于第十八王朝,而且两具女尸都左手握拳置于前胸,人们普遍认为这是王后的标志性姿态。

  最后,我们将尝试从图坦卡蒙墓穴中两具胎儿木乃伊身上获取DNA——由于这两具木乃伊保存状况极差,所以此举成功的希望不大。但如果成功,我们或许就能把这延续五代的皇族谜题拼凑完整。

  为获取可用样本,遗传学家们从几具木乃伊身体的不同部位提取组织,组织都取自骨骼内部深处,这样的话,标本就不可能受到前代考古学家DNA的污染,也不可能接触过当初制作木乃伊的埃及神职人员。同时,研究人员小心翼翼处理标本,避免自己对其造成污染。标本提取后,需要把DNA与其他多余物质进行分离,包括神职人员用来保存尸体的油膏和树脂。由于每个木乃伊制作过程中所用的防腐材料不同,所以净化DNA的步骤也各不相同。处理每个标本过程中的每个步骤,都有可能对其中脆弱的物质造成破坏。

  这场研究的中心人物是图坦卡蒙本人。如果提取和分离工作进行得顺利,他的DNA将被透明溶液获取,接受化验。然而令人沮丧的是,获得的初始溶液浑浊不堪,需要花六个月的时间找到清除污染物(制作木乃伊过程中使用的一些至今未知的物质)的办法,并获得可进行扩增和测序的样本。

  从另外三具男性木乃伊(尤亚、阿蒙霍特普三世和神秘的KV55号墓穴之主)身上获取DNA之后,我们开始着手调查图坦卡蒙之父的身份。关于这一关键性问题,考古发现中记录得含糊不清。在图坦卡蒙统治期间的几处铭文中,少年国王称阿蒙霍特普三世为父亲,但不能以此盖棺定论,因为该词语也可解为“祖父”或“祖先”。而且,根据大众普遍接受的纪年法,图坦卡蒙出生前大约十年,阿蒙霍特普三世就已经去世。

  许多学者认为,图坦卡蒙之父实为阿肯那顿,支撑这种说法的证据是阿马纳附近发现的一块断裂的石灰岩,岩石上的铭文中称图坦卡顿和安克珊帕顿为国王心爱的孩子。我们已知安克珊帕顿是阿肯那顿之女,因此可以推出图坦卡顿(也就是后来的图坦卡蒙)是他的儿子。然而,并不是所有学者都认为这一证据具有说服力,部分人提出,图坦卡蒙的父亲实际上是神秘的斯门卡尔。我个人一直倾向于阿肯那顿,但这也仅是一种假说。

  一旦这些木乃伊的DNA得以分离出来,就只需把阿蒙霍特普三世、KV55和图坦卡蒙的Y染色体进行比较,便可以看出他们之间是否存在亲缘关系。(互有亲缘关系的男性Y染色体中具有相同的DNA模式,因为男性基因组中的这一部分是直接从父亲那里继承。)

  但要想弄清他们之间的确切关系,还需要进行更加精细的遗传学鉴定。在人类基因组的染色体中有些已知的特定区域内,不同个体之间的DNA编码(组成遗传密码的A、T、G和C)模式差异很大。这些差异导致同样的密码序列在不同个体中出现的次数不同。例如,一个密码序列可能在某人基因中重复出现10次,而在另一无亲缘关系的个体中,同一序列可能重复15次,第三个人重复20次,以此类推。如果这些差异性极大的区域中有10个都吻合的话,联邦调查局便可据此判断,犯罪现场留下的DNA来自某个嫌犯。

  与侦破罪案相比,让失散3300年的家人重新团聚所需要的技术标准没有那么严格,仅需把这些染色体区域中的8个进行比对,我们的研究小组便得出结论,阿蒙霍特普三世是KV55墓主的父亲,而后者则是图坦卡蒙之父。这一结论的准确性是99.99%。

  现在,我们找到了图坦卡蒙之父的遗体,但仍无法确定他到底是谁。主要的怀疑对象是法老阿肯那顿和斯门卡尔。KV55号墓穴中有一处秘窖,里面的物品据说是图坦卡蒙从阿肯那顿(或者斯门卡尔)之前在阿马纳的埋葬地带到底比斯来的。尽管棺木上的徽匡(内有法老名字的椭圆符号)已被凿去,但仍保留着阿肯那顿的特属称谓。然而并不是所有证据都指向阿肯那顿。大多数法医化验结果都显示,死者是年龄不超过25岁的男性——对阿肯那顿来说太年轻了,因为看似他在开始为期17年的统治之前,就已经生育了两个女儿。因此,大多数学者怀疑,这具木乃伊实际上是虚幻魅影般的法老斯门卡尔。

  新浪环球地理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为《华夏地理》杂志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 或部分转载。

纯金打造的棺材110 华夏地理重约110公斤,里面安放着国王的木乃伊。
纯金打造的棺材重约110公斤,里面安放着国王的木乃伊。
揭开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家族木乃伊身份之谜(图)

  帝王谷隐藏在尼罗河以西的荒谷中,图坦卡蒙和其皇亲就葬在这里。古时候,这里十分荒僻,而如今,附近兴起的卢克索郊区已是灯火璀璨。

图坦卡蒙的父亲
图坦卡蒙的父亲
图坦卡蒙的母亲
图坦卡蒙的母亲
图坦卡蒙墓穴里有几个层层相套的棺材,最里层的微型棺材上刻着提耶的名字,里面放着一缕头发,可能是对心爱祖母的纪念
图坦卡蒙墓穴里有几个层层相套的棺材,最里层的微型棺材上刻着提耶的名字,里面放着一缕头发,可能是对心爱祖母的纪念
1817年人们发现kv21号墓穴时,里面躺着的两具女性木乃伊保存完好,后来却遭暴徒毁坏。初步的DNA检测结果表明,头部遗失的那具木乃伊可能是图坦卡蒙坟墓中两个胎儿中至少一个的母亲。
1817年人们发现kv21号墓穴时,里面躺着的两具女性木乃伊保存完好,后来却遭暴徒毁坏。初步的DNA检测结果表明,头部遗失的那具木乃伊可能是图坦卡蒙坟墓中两个胎儿中至少一个的母亲。假使如此,她极有可能是我们已知图坦卡蒙的唯一妻子。

  DNA检测结果揭示出少年天子父母的真实身份,以及有关其早逝的新线索。

  撰文:扎西 · 哈瓦斯 ZAHI HAWASS

  摄影:肯尼思 · 加勒特 KENNETH GARRETT

  翻译:陈昊

  木乃伊冲击我们的想象,俘获我们的心灵。它们充满神秘感,曾经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类,就像我们一样。我想,我们应当尊重这些古老的逝者,令其安息。然而一些有关法老的秘密,却必须通过研究木乃伊才能解开。

  2005年,对图坦卡蒙国王的木乃伊进行CT扫描后,我们得以证明,他并非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因头部受到击打而死亡。分析结果揭示出,其头骨后部的孔洞是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所凿成。研究同时表明,图坦卡蒙去世时年仅19岁——可能在左腿骨折后不久。但仍有许多谜题萦绕在图坦卡蒙四周,让CT扫描仪也束手无策。如今,我们对他的木乃伊进行了更深入的探查,获得有关其身世、出生和死亡的非凡启示。

  对我来说,图坦卡蒙的故事就像是一出戏剧,其结局仍在不断续写。第一幕开始于图坦卡蒙出生前几十年,也就是公元前1390年左右,当时,伟大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继承埃及王位。这位第十八王朝的国王统治着从幼发拉底河到尼罗河第四瀑布段之间绵延1900公里的疆域,其富裕程度超乎想象。阿蒙霍特普三世与强大的皇后提耶一起,统治埃及长达37年,他们敬拜祖先的神灵,尤其是阿蒙神。在此期间,埃及人民生活繁荣,大量财富从海外领地源源不断流入国库。

  如果说戏剧的第一幕讲述的是传统与稳定,那么第二幕就是关于反叛。阿蒙霍特三世去世后,其次子继位,称阿蒙霍特普四世,这位特立独行的空想家摒弃了国民信仰的阿蒙神和其他众神,转而信仰一个单独的神祇——太阳圆盘阿顿。在其统治的第五年,阿蒙霍特普四世改名为阿肯那顿,意为“对阿顿有益之人”。他把自己提升到人间神灵的地位,并抛弃传统的宗教之都底比斯,在北面290公里外如今叫做阿马纳的地方建起宏伟城池。他与美丽的妻子纳芙蒂蒂生活在这里,共同担任阿顿神的大祭司,六位掌上明珠般的女儿辅佐他们进行神职工作。属于阿蒙神的权力和财富都被剥夺,阿顿神获得绝对统治权。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中也弥漫着革命性的写实主义色彩:阿肯那顿不像之前的历任法老那样,把自己刻画得容貌标致且年少力强,而是选择了颇为女性化、大腹便便、长脸厚嘴唇的形象。

  阿肯那顿统治末期笼罩在疑云中——是一段在大幕之后上演的情节。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或两位国王,对埃及进行了短期统治,可能是与阿肯那顿共掌大权,也可能是在他死后继任,又或者两段时期都包括。与诸多埃及古物学家一样,我认为这两位“国王”中的前一个实际上就是纳芙蒂蒂,第二位是个叫做斯门卡尔的神秘人物,我们对其几乎一无所知。我们确切知道的是,第三幕剧的大幕拉开后,端坐王位之上的是个年幼的男孩——年仅9岁的图坦卡顿(意为“阿顿神之化身”)。继承王位后两年内,图坦卡顿便与妻子安克珊帕顿(阿肯那顿与纳芙蒂蒂之女)离开阿马纳,回到底比斯,重开庙宇,并重获往日的财富与荣耀。他们改名为图坦卡蒙与安克珊娜蒙,宣布摒除阿肯那顿的异端信仰,重新献身于阿蒙神。

  在此之后,大幕落下。继承王位十年后,图坦卡蒙与世长辞,身后没有留下一个子嗣。他被草草埋入一座小坟冢,这种规模的坟墓本是为平民设计,不符合国王的尊贵身份。在反对阿肯那顿异端信仰的浪潮中,后续继任者把阿马纳时期国王的痕迹从历史上抹除,图坦卡蒙也没能幸免于难。

  颇为讽刺的是,这种试图抹杀图坦卡蒙的做法,反而保护他永世长存。图坦卡蒙死后不到一百年,其坟冢的方位已遭遗忘。由于坟墓上方没有引人注意的突出建筑,所以逃过盗墓贼的毒手,至1922年发掘前几乎一直完好无损。墓室内共发现逾5000件文物。然而迄今为止的考古记录尚无法揭示少年天子最亲密的家族关系。他的父母是何人?其遗孀安克珊娜蒙下落如何?图坦卡蒙国王墓穴中发现的两具木乃伊胎儿是他自己早夭的骨肉,还是陪伴他转世的象征纯洁的祭品?

  新浪环球地理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为《华夏地理》杂志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 或部分转载。

美国水域出现大量死鱼疑墨西哥湾漏油所致(图)

  10日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普拉克明县查兰德海湾(Bayou Chaland)地区发现大量死鱼,其中包括绯海鲷、红大马哈鱼、小虾、螃蟹和淡水鳗。(图片提供:P.J. Hahn, Plaquemines Parish)

美国水域出现大量死鱼疑墨西哥湾漏油所致(图)

  在死鱼之间可以看到漂浮的石油,这些死鱼是10日在受到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严重影响的路易斯安那一片沼泽地发现的。(图片提供:P.J. Hahn, Plaquemines Parish)

美国水域出现大量死鱼疑墨西哥湾漏油所致(图)

  10日在路易斯安那州发现大量死鱼,其中大部分可能是由每年夏季在墨西哥湾不远处形成的“死区”引起的。“死区”是水体里含氧量很低的区域。(图片提供:P.J. Hahn, Plaquemines Parish)

  新浪环球地理讯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美国专家表示,9月10日在路易斯安那州普拉克明县查兰德海湾(Bayou Chaland)地区的沼泽地发现大量死鱼,这些鱼可能是由每年出现的低氧情况引起,不过墨西哥湾的漏油事故或许也是一个致死原因。

  据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LSU)的鱼类生物学者比罗桑塔·查克拉巴蒂介绍,每年墨西哥湾附近形成的庞大的低氧“死区”,会导致大量鱼类死亡。农业水土流失导致大量营养物质进入密西西比河,使嗜氧型藻类疯狂生长,导致其他海洋生命窒息死亡。查克拉巴蒂表示,墨西哥湾漏油事故扩大了这个死区,因为嗜油菌消耗的氧气比藻类更多。

  路易斯安那野生动物与渔业保护局的发言人奥利维亚·沃特金斯表示,出现大量死鱼的水体在低潮期与周围环境隔绝开来,把鱼类都限制在一个低氧区。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查克拉巴蒂说,虽然如此,“这一地区的鱼类死亡现象并不罕见,事实上如果低潮使这里与墨西哥湾隔开,生活在这一水域的鱼类也将窒息死亡。在做进一步检测前,我们还不清楚导致路易斯安那州的鱼类大量死亡的最终原因。”

  不过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鱼类毒物学家凯文·克雷诺表示,“要是有人能确定这些鱼的死亡原因,他会感到非常吃惊”,因为给鱼进行尸检经常得不到确定结果,部分原因是因为鱼腐烂很快,根本无法找到足够新鲜的样本。另外,还有很多导致鱼类死亡的原因无法排除。即使在死鱼体内发现污染物,也不能说明这些化学物质的毒性足以杀死它们。

  普拉克明县海岸带管理部主管P.J。汉恩拍到的一些死鱼照片显示,死鱼附近漂着棕色物质。汉恩说,这些物质可能是石油。然而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克雷诺说,至于是不是泄漏的石油导致这些鱼死亡,“我还需要进行更多研究”。

  很有可能墨西哥湾石油是导致鱼类大量死亡的众多因素之一,例如农业污染物和分洪等,这些因素使生态系统变得更加脆弱,导致鱼类大量死亡。他说: “这些沼泽地正受到严重影响。我们与这些海岸环境产生互动,已经使它们发生了很大改变。我们接触这些系统越多,它们就会变得越脆弱。”(秋凌)

第 464 页,共 5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