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一群捷克的工程师和爱好者们日前提出了一种“飞行自行车”的方案,它借助4个电池驱动的涡扇推进器,可以让自行车悬浮在地面上空
可飞行自行车

  北京时间6月29日消息,据连线网站报道,忘记拥挤的街道吧!一群捷克的工程师和爱好者们日前提出了一种“飞行自行车”的方案,它借助4个电池驱动的涡扇推进器,可以让自行车悬浮在地面上空。

  仅仅借助被丢弃的废品零部件,捷克“设计梦想”小组的成员们成功地将一种原先的e-bike概念改装成了一种两轮的“飞行自行车”,它可以垂直起飞和下降,还能在空中飞行超过5分钟。

  这种飞行自行车起飞的动力来自几个水平安装的推进器。全“车”一共拥有 50kW的马达驱动能力,驱动两台主推进器和两台稳定器。在整个自行车轻便的结构支架内部填充安装了锂电池,整个飞行自行车的重量仅有187磅(约合85公斤)。这样的重量值相比现在很多商店里出售的碳纤维自行车当然是重得多了,不过你要想一想,商店里卖的那些自行车可没法飞。

  这个小组现在正在考虑是不是要去气垫船公司弄一套飞行控制系统,还是自己鼓捣一个。有关这个问题的决定将取决于效费比分析,他们将要判断是不是值得花费大气力对现有的系统进行改装。他们介绍说,这样一辆飞行自行车在使用时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架直升机,只是当它在着陆时可能没有那么轻柔。事实上,传统的自行车轮胎是经不起在着陆时这样的重重一击的,因此他们正在为此设计专用轮胎来减小降落时对使用者带来的冲击。

  还有一些其他障碍,这辆自行车的最大载重量也是187磅,即85公斤。长期骑着这样一辆自行车当然能让骑车人的体重降下来,但是对于这辆自行车本身来说,相对于现有的自行车道,它的身板显然是太过巨大了。

  研制小组表示他们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去做:制作立体的线路图,找到飞行控制系统,完成支架设计制造,还要造出一辆真正的样车。今年8月他们计划进行首次试飞。如果幸运的话,研制小组希望当他们的飞行自行车越过行人们头顶上空时能给他们做一个最好的广告,以便让这款设计能最终投入实际生产。(晨风)

  相关阅读

  捷克研制"会飞的自行车" 目前可持续飞行五分钟

  古巴达人自制超高自行车 畅游市区只为全身放松

  组图-奥迪研制电动概念自行车 时速可达50英里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小浣熊脑袋被井盖卡住 模样“无辜”惹人怜

  近日,一只小浣熊不慎将脑袋卡在井盖里,掉下不去也爬上不来,模样甚是“无辜”,最后它幸运地被好心水管工救起。

  据救起小浣熊的水管工说,当天他发现这只可怜的小动物后,便赶忙回屋去拿了洗碗剂,小心翼翼地移开了井盖,成功将浣熊救了上来。

  据悉,目前小浣熊已被冲洗干净,放归到当地的公园内。浣熊最早出现在北美地区,主要生活在森林、沼泽或大草原上,之后才被引进到日本等其他国家。

  相关阅读

  保护袋貂浣熊负鼠等小型动物 悉尼给猫设"宵禁"

  墨西哥漏油事故摧毁鸟类聚集地 浣熊岛遍地死鸟

  北极熊扔石头砸裂玻璃 惊吓游客被关"禁闭"(图)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北京时间6月27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这个世界上却确确实实有一些地方,如果你现在再不出发前往,它就会永远地从这个星球上消失。国家地理网站近期便列出了9个这样有“保质期”的旅游目的地:

  死海

死海死海

  幻想着悠闲漂浮在死海的水面上?那就赶紧去吧,在过去的40年间,由于过度分流,这一湖泊的水位已经下降了80英尺(约合25米)。这种危机感在另外8个此次列出的旅行目的地中都有类似的情况。

  死海是一个内陆湖泊,位于约旦和以色列之间,事实上死海本身便已经是地球上的陆地最低点所在地。上世纪50年代,中东地区的国家,包括约旦和以色列,纷纷截断注入死海的约旦河水用作本国的水源供应,结果使最后流入死海的水量大大减少。这一举动极大地降低了死海的水位,这样的趋势至今仍在持续——每年最多要下降将近1米的水位。

  然而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消息,约旦当局正在实施的“国家红海发展项目”将可能会让这种糟糕的情况有所改善——该项目计划引红海海水接济死海,并实行严格的环境治理以及其它配套的措施。

  日本京都

日本京都日本京都

  随着日本历史名城京都不断走向现代化,根据艾丽卡·艾佛拉米(Erica Avrami)的说法,这里的很多古老的町家建筑正在遭受破坏。艾丽卡是世界遗产地基金会的研究与教育主管。

  艾丽卡表示:“在一个不断增长的繁荣的环境下,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与此同时,这些都是重要的历史遗迹,确保它们不会被遗失是非常重要的事。”

  町家或町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日本的江户时代,当时它是日本商人阶级用来居住和工作的两用房屋。世界遗产基金会已经将日本町屋列入该会2010至2012年度观察名录,并正在与日本的相关团体紧密合作尝试修复一部分损坏的町屋建筑。艾丽卡说:“有关町屋的行动代表了一种协同的努力,以期在新与旧,以及传统文化与城市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

    所罗门群岛

  所罗门群岛  所罗门群岛

  大群的黑鳍礁鲨聚集在塔拉帕岛(Tetapare)附近,这里是南半球面积最大的无人居住的热带岛屿。根据保护国际组织的两栖类专家罗宾·摩尔(Robin Moore)的说法,到目前为止,这个岛屿暂时还未遭遇到所罗门群岛其它岛屿所遭遇的厄运,那些岛屿几乎已经被肆无忌惮的滥采滥伐破坏殆尽。摩尔说:“如果你前往塔拉帕岛,你可以见到真正原始的岛屿天堂,你可以和儒艮和一大群的黑鳍礁鲨一起游泳。”

  蒙大拿州冰川国家公园

蒙大拿州冰川国家公园蒙大拿州冰川国家公园

  美国蒙大拿州境内的冰川国家公园或许不久之后就将面临一种严重的名不副实的困境:一些科学家预计,由于气候变化,这里的冰川到2020年左右就将完全消失。

  冰川国家公园始建于1910年,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山区生态系统受气候变化影响调查”项目发布的数据,当时园内有150条冰川。但是在仅仅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2010年,这里仅剩下25条冰川,占地仅25英亩(约合10公顷)。

  根据项目组网站上公布的资料:“公园内冰川的消失将对园内生态系统产生显著影响,并且这些冰川也是长期以来游客们所珍视的景观。”举例来说,失去了冰川作为水源存储地,并且在季节换季时有规律地补充各条河流,当地的水体温度将上升,这将导致一些种类的水生物种因无法适应环境变化而灭绝,其中就包括鳟鱼和鲑鱼的一些品种。

  不丹

不丹不丹

  世界遗产基金会的艾佛拉米主管表示:“随着长期与世隔绝的内陆国家不丹逐渐开始和世界接触,这个佛教国家必须在发展旅游业和保持它的历史传统之间进行平衡。”

  举例而言,居住在该国偏远的Phajoding寺庙的僧侣们必须要维持他们的宗教习俗,但是却还要同时去欢迎游客的到来。而到来的游客越多,保持两者之间平衡的难度也就越大。艾佛拉米说:“由于这个国家正在发生改变,它正在向旅游业开放国门。因此,要想看到原生态的不丹,现在就该行动了。”

  南美洲,大西洋沿岸森林

南美洲,大西洋沿岸森林南美洲,大西洋沿岸森林

  这张照片所拍摄的是2004年的巴西城市贝洛奥里藏特(Belo Horizonte),这里就是著名的大西洋沿岸森林所在地。这片森林的原始面积有52万平方英里(约合135万平方公里),地域横跨巴西,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境内。但是由于伐木和农业的发展,今天这片森林的面积已不足最初面积的7%,并且主要呈零星状孤立地分散各处,其中的几片面积还不足6英亩(约合2.4公顷)。保护国际组织的摩尔推荐各位前往巴西巴伊亚州,住在当地的生态旅店里,他说:“在这里你还能体会到这片曾经繁盛的大西洋沿岸森林最后的一片隐蔽。”

  坦桑尼亚,乞力马扎罗山

坦桑尼亚,乞力马扎罗山坦桑尼亚,乞力马扎罗山

  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素有“赤道雪山”之称,这里的冰川已经存在至少1万年以上,但是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这里的冰川却急剧萎缩超过80%。对于这座非洲第一高峰而言,全球气候变暖和当地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可能共同造成了这里冰川的萎缩退化。

  但是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如果你前往,那么现在就背起行囊吧!就在2009年,科学家们做出了预测,就像美国作家海明威所写的那样,乞力马扎罗的雪,在2022年左右就将永远地消失不见。

  美国佛罗里达湿地

美国佛罗里达湿地美国佛罗里达湿地

  美国南方佛罗里达的湿地正面临严峻考验,从外来物种如巨蟒的入侵,到水体的污染,再到有损环境的娱乐活动(如照片中的游艇)。然而,所有这些都还不是最致命的。根据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署的数据,随着在未来数十年内海平面的上升,当这里的水面完全被海水占据时,这片湿地中隐含的内在生态系统将会被永久性的改变。

  根据美国全球变化研究项目的数据显示,在全球进行的钻探取样,潮汐测量以及卫星数据都表明,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内,全球的平均海平面已经上升了4~8英寸(约合10~20厘米)。

  根据一些人的推断,湿地国家公园的生态,一旦咸水全面入侵,这里的生态将会彻底被颠覆。除此之外,园内的浅水沼泽面积同样会出现严重的萎缩,而这片沼泽是很多物种,包括美国政府定义为濒危的海滨雀等等。

  马尔代夫

马尔代夫马尔代夫

  马尔代夫斯拉夫士岛上烟雾腾腾,这里正在焚烧生活垃圾。马尔代夫是全世界海拔最低的国家之一,随着海平面的上升,这个国家正面临严重的威胁。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预计,到2099年,全球的海平面将上升大约23英寸(约合60厘米)。

  在马尔代夫全国的1192个岛屿中仅有200个岛屿有人居住。专家表示,如果海平面继续上升,尤其是印度洋地区的海平面加速上升,那么这个国家面临的危机将更加严峻,尤其是在地势相对更低的首都马累地区就更是如此。(晨风)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拥在一起永远相伴:科学家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市附近梅塞尔化石坑发现交配时死亡的乌龟化石。
千万年乌龟化石

  北京时间6月28日,科学家有史以来首次发现正在交配的脊椎动物化石。他们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市附近梅塞尔化石坑意外发现了9对乌龟化石,其中既有雄乌龟,也有雌乌龟,雌乌龟的尾巴较短。

  这些科学家认为,一个火山口底部的有毒气体熏死了这些正在交配的乌龟。德国图宾根大学的沃尔特-乔伊斯博士表示,这些乌龟属于一种灭绝的Allaeochelys crassesculpta龟类。解剖证据显示,每对乌龟都包含雌雄各一只。它们上壳的长度近2英尺(约合0.6米),宽度超过1英尺(约合0.3米)。雄乌龟拥有从上壳边缘伸出的较长的尾巴,但雌乌龟尾巴较短,残留在里面。

  乔伊斯表示:“我们首次展示了所有包含雌雄各一的乌龟伴侣化石,有些雄乌龟的尾巴甚至和正在交配的雌乌龟在一条直线上。”这些科学家认为,火山气体不时从湖中喷发出来,使许多生活在湖中和周边地区动物死亡,这是他们在沉积物中发现许多脊椎动物化石的原因。

  英国皇家学会杂志《生物学快报》刊登了乔伊斯的发现。他说:“化石生物体的行为通常只能进行间接推测,但罕见的化石发现却能提供惊人线索。我们对外公布了许多对Allaeochelys crassesculpta龟化石,它们首次代表了交配时死亡的脊椎动物伴侣化石。在我们看来,在梅塞尔化石坑发现的Allaeochelys crassesculpta龟在有毒表层水中十分活跃,先是游泳,求爱,最后交配;或在交配时咽下了有毒的表层水。我们认为,这些乌龟在适于居住的表层水开始交配,拥在一起下沉到湖水更深处时死亡,这里充满着来自火山气体或有机质的有毒化学物质。它们沉到湖底时,完全或部分分开。”乔伊斯表示:“所以梅塞尔化石坑发现的这些正在交配的乌龟伴侣更适合于一个分层的火山口湖,这里拥有适于居住的表层水和致命的深处。”

  5000万年前,梅塞尔化石坑由许多环绕着郁郁葱葱亚热带森林的大型湖泊组成,这为一个多样性十分广泛的生物群落提供了生存条件。幸运的是,其他大多数这样的遗址都含有部分骨骼,但梅塞尔化石坑以保存完好的化石著称,其中有些物种甚至都保留着毛皮、羽毛和“皮肤遗痕”。虽然部分地区遭受周期性的毒气攻击,生物多样性依然令人吃惊。

  这里包括一万多种鱼类化石;数千种水生和陆生昆虫化石,其中有些昆虫的颜色保存完好,十分鲜艳;大量小型哺乳动物,例如侏儒马、大老鼠、犰狳和蝙蝠等。与此同时,这些科学家不仅发现大量以食肉物种为主的鸟类化石,还发现鳄鱼、青蛙、蝾螈和其他爬行动物或两栖动物。1995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梅塞尔化石坑为世界遗产。(孝文)

  相关阅读

  4700万年前乌龟交配化石出土 维持交配姿势(图)

  哥伦比亚惊现巨型乌龟化石 以捕食鳄鱼为生(图)

  直击-乌龟竟可捕食松鼠 行动缓慢概念需要改变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在接近冰点的水中游动消耗的能量可能使鲨鱼的速度受限
全世界游速最慢的鲨鱼叫格陵兰鲨鱼

  据英国BBC网站报道,全世界游速最慢的鲨鱼叫格陵兰鲨鱼,它的“航速”只有0.34米每秒,不足1英里每小时。

  该项研究显示,即便这一迟缓的鲨鱼爆发最快速度捕猎,还是不太可能捕获到海豹,因为它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由于鲨鱼的常见的猎物就是海豹,科研人员猜测这些鲨鱼可能是趁海豹熟睡的时候偷偷的溜到海豹身边的。

  格陵兰鲨鱼被称作是世界上游的最慢的鲨鱼,但其缓慢的程度仍让科学家们吃了一惊。

  来自东京的国立极地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Polar Research)的Yuuki Watanabe参加了这一研究,他表示,综合鲨鱼的身体尺寸,它应该是海洋里最慢的鱼类了。他还表示,这种情况让人难以捉摸,捕获游速极快的海豹对这些鲨鱼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挪威极地研究所的两位博士吉特-科瓦克斯(Kit Kovacs)和克里斯蒂安-莱德森(Christian Lydersen)也参与了这项调查,他们给斯瓦尔巴特群岛附近的格陵兰鲨鱼贴上数据记录标签。

  该研究成果被发表在《实验海洋生物学与生态学》杂志上,此项研究是挪威科研人员调查杀死瓦尔巴特群岛海岸海豹真凶任务的最新进展部分。

  调查人员过去认为格陵兰鲨鱼只进食沉落海底的海豹尸体,但研究小组最近发现了鲨鱼捕食活海豹的证据。

  通过对标记的研究发现,海豹的游速约1米/秒(2英里/小时,3公里/小时),而鲨鱼的最大暴发速度只能达到0.7米/秒,这个速度想要捕获到海豹基本不可能。Watanabe说道,用在鲨鱼身上的标签还可以让我们了解其尾巴的摆动速度,完成推动其前进的完整扫尾动作需要花费大约7秒的时间。

  科学家们还记录了鱼类活动水域范围的温度,平均温度大约2摄氏度。科学家们据此推测鲨鱼可能是由于调节其在冰冷水域中的体温而消耗了大量的能量,才导致其行动迟缓。

  格陵兰鲨鱼相比其他地区的鲨鱼更靠近北极区域。科研人员在论文中称,在这种严寒的栖息环境下北极海豹在海中睡眠以躲避北极熊的捕食。这一做法很可能使他们给予行动迟缓的鲨鱼可乘之机。

  华盛顿大学的鲨鱼方面研究专家加卢茨(Vincent Gallucci)称,格陵兰鲨鱼可能都不需要使其嘴部100%的接触到猎物就可以把它吃掉,格陵兰鲨鱼的吸允动作可助其咬食猎物。这样一种能力使得等待伏击的鲨鱼更加容易地捕获从身边经过的猎物。

  参与此研究的科学家们希望在将来能够应用水下摄像机,以记录下这一可能是世界上最慢的捕食场面。

  来自鲨鱼保护组织Shark Trust的阿里-胡德(Ali Hood)指出,从历史上看格陵兰鲨鱼主要以油和肉为食;这一水域的鲨鱼生存状态极其脆弱,她欢迎科学家作进一步的研究以更多了解这一难以捉摸的动物的习性。(尚力)

  相关阅读

  人类进化史获惊人新解 "史前鲨鱼"或是人类祖先

  研究称人类或由数亿年前原始鲨鱼 进化而来(图)

  直击-澳惊现神秘巨型鱿鱼尸体 腐肉引鲨鱼吞噬

发表在栏目: 自然

长相奇异的鬣蜥 达尔文称其为“黑暗小鬼”
潜伏在浅海底“凝视”上方鱼群的鬣蜥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发现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的海域底部,生活着一种神秘的美洲大蜥蜴,其被称为海洋鬣蜥。一张令人惊异的照片显示一只鬣蜥正坐卧在群岛海域底部,仰望着上方游过的鱼群。早在1835年,著名的科学家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在加拉帕戈斯群岛曾进行过考察,促进了进化论的形成,该岛屿同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处生活着长相奇特的海洋鬣蜥之地。

  鬣蜥是一种独特的生物,被达尔文描述成“黑暗的小鬼”,根据观察它的生活习性,科学家发现该物种可在水下持续时间长达一个半消失,可潜入大约45英尺的海底。鬣蜥的栖息地位于加拉帕戈斯群岛周围的岩石海岸,这里也是许多鱼群的栖息地,当鱼群将这片海域包伟时,鬣蜥就开始在栖息地周围活动了。科学家们发现只有鬣蜥具有这种潜水能力,它们是优雅的游泳者,但是在陆地上却是相当笨拙的,达尔文访问该岛时对它们的怪异的长相尤为反感。

  有时候,我们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海滩上会发现奇怪的“黑色熔岩”,可长达2到3英尺,这些就是笨拙的鬣蜥,他们的皮肤和黑色岩石一样黑,并喜欢在海岸岩石群中穿梭,并寻找海洋中的猎物。因此,我们将其称为“黑暗的小鬼”,只有在加拉帕戈斯群岛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达尔文抵达加拉帕戈斯群岛时,对岛上多数独特物种进行研究观察,形成了进化论的初始构思。

  现年62岁,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摄影师霍华德·霍尔(Howard Hall)通过潜水摄像机拍摄到一幕令人惊奇的景象,鬣蜥正潜伏在浅水海底中,它们也可以藻类为食并在每天在浅滩呆上数个小时。霍华德·霍尔对这张照片的效果感到非常满意。(Everett)

  相关阅读

  蜥蜴紧要猫舌不放松 自食恶果成为"盘中餐"(图)

  罕见史前海生物化石 体长近三米形似大蜥蜴(图)

  热情猫咪与冷血蜥蜴同居 两小无猜相亲相爱(图)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颖人体植入装置可将空气水份转化为饮用水
日本塔克拉姆设计工作室最新完成一种水瓶设计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本塔克拉姆设计工作室最新完成一种水瓶设计,能够让人们在未来可能出现的环境灾难中幸存下来。该工作室设想未来世界如果出现海平面上升或者放射性灾难,人们不可能随身携带着水瓶,他们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新型器官系统,可以植入人体之中,这意味着当灾难发生时我们仅需要较少的饮用水便能维持生命。

  日本塔克拉姆设计工作室最新完成一种水瓶设计,能够让人们在未来可能出现的环境灾难中幸存下来。插入我们的鼻子里,能够将空气中的水份转换,伴随着呼吸成为液态水。

  这一解决方案叫做饮水供给系统,能够比自然身体状态下收集更多空气中的水份,同时身体也能保留更多的水份。塔克拉姆设计工作室认为人体装配该饮水供给系统的情况下只需每天饮用十分之一杯水。

  它插入我们的鼻子里,能够将空气中的水份转换,伴随着呼吸成为液态水,同时,该装置还可插入肾脏和消化系统末端,从而保持水份不流失。此外,在脖子上的一个项圈通过将身体热量转化为电能,阻止汗水大量流出,减少体内宝贵的液体流出身体。

  当然,希望未来我们设计师设计的水瓶只是具有更便捷的操作性,而不是必须到医院进行安装。(悠悠)

  相关阅读

  俄富豪欲人脑植入机器 好莱坞电影镜头成真(图)

  乘客声称体内有植入装置引恐慌 美国一航班迫降

  手机将成身体一部分 科学家计划将手机植入手臂

发表在栏目: 科学

  2012年6月2日,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赵业顶、赵业柱两兄弟自制的一架“旋翼飞机”进行首次试飞。

  驾驶员赵业顶说,当时他感觉到飞机头部已经开始抬起,就要离开地面。但就在此时,他心中突然产生一阵恐惧,赶忙丢下油门,放弃了继续向上。“我不知道,真的飞起来后,我该怎么驾驶。”赵业顶说,起初他想得很简单,开着飞机在空中绕一圈再回来,但真的开起来后的感觉,与他想象差距很大。

  据了解,他们兄弟俩都没有坐过飞机,只是在大明路远远地看过天空中的直升机,他们制作这架飞机,所有资料都是从网上学来的。制造飞机的大部分配件都是从浙江与湖南购买的,“发动机是两冲程雅马哈760摩托艇发动机,9500元;减带器3000元;碳纤维螺旋桨3000元;旋翼3500元,这些部件是这架飞机中最贵的材料。”赵业顶说,整架飞机高2.4米,宽1.8米,重量140公斤,造价3万元,飞机零件多达3000个。很多部件都是二手材料凑的,比如,仪表盘是二手的;减震器是摩托车上的;水厢是面包车上的;坐椅和三个轮胎都是卡丁车上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冰川坍塌瞬间

冰川坍塌瞬间 

冰川坍塌瞬间 

冰川坍塌瞬间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6月4日消息,对于热衷于自然美景的人来说,冰川永远都是那么的完美,许多人在未来拍摄他们不辞辛苦的奔赴冰天雪地中观看。

  近日有游客在就观看冰川时捕捉了完美的一幕。一座硕大的冰川在他面前突然倒塌,幸运的是他利用摄像机捕捉到了这一切。

  视频随后被发布到网络中,不到2分钟的视频仅仅一年就被转载了37000次。拍摄冰川倒塌的游客名叫索萨,他是一位自然爱好者。

  对于这样的事情,索萨仍然兴奋又心有余悸:“很荣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不过当时很危险,有山崩地裂的感觉,冰川塌了后我们的船在使劲摇晃,甚至感觉要翻了一样。好在我录下了这样的奇观。”

  根据介绍,本次观看的冰川名叫乌普萨拉冰川,每年会有许多游客来到阿根廷的Los Glaciares国家公园看管壮观的冰川移动,这里有南美最大的冰川,不过科学家也表示,冰川以每年200米的速度消失。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喜马拉雅冰川面积扩大 缘何与全球变暖背道而驰

  工程师设计喜马拉雅摩天水塔 有效储存冰川淡水

  组图-实拍南极松岛冰川大断裂 新冰山悄然形成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花豹落入蓄水池中

救援人员准备展开救助

花豹上演凌波微步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31日消息,花豹想来都是猫科动物中的游泳高手,它与其它猫科动物怕水的天性格格不入,不过近日一直花猫则遭遇了水中惊魂。

  根据外国媒体报道,近日在印度的蓄水池内上演了惊魂一幕,一头年轻的花豹不幸掉入池中,挣扎数小时候才被人发现。随后目击者联系到了当地的野生动物保护组织。

  面对数米高的水池围墙,救援人员也显得手足无措,他们打算找来梯子,利用网子将花豹套住,并将其拉上。可就在放入梯子后奇迹发生了,年轻的花豹竟然轻松爬上了梯子,安全上岸后的它径直跑回了丛林中。

  目击者阿扎尔表示:“我当时无意看到水池中有动静,结果竟然是一头豹子,我不知道它是怎么掉下去的,从发现到保护人员到这里,至少有1、2个小时,好在它坚持住了,而且他爬梯子的本领确实不错。”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组图-狂野的非洲大陆 尼罗鳄岸上惨遭花豹捕杀

  吉林再次拍到野生东北豹 专家称不存在造假(图)

  花豹追踪猎物展示"站姿" 酷似猫鼬直立远眺(图)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1 页,共 10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