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一位美国设计师发明了这种灯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种神秘奇特的蓝色光线看上去像是夜总会的灯光,但事实上这种灯光是由人类血液进行化学反应所释放的。

  设计师迈克-汤普森(Mike Thompson)称,这种新颖的灯设计旨在让人们深思当前社会生活中随意性浪费行为。他指出,平均每个美国人一年使用3383度电,这相当于4个房间持续点亮灯泡12个月。


据称,这种吸血鬼灯的设计旨在让人们形成环保意识,自觉地进行节能减排

  在汤普森的网站上他指出,这种“吸血鬼灯”会让人们不禁地问点亮这种灯是否值得割破皮肤流出血液?这就像过多失血会带来生命危险,同样使用过多的能量也将会环境造成危机。

  在一段令人不安的视频中,汤普森展示了一位女子在暗室里将她的手指放在锋利的灯泡边缘割破皮肤,将血液注入灯中,此时这个“吸血鬼灯”就开始释放出亮蓝色。

  这个吸血鬼灯是由药片产生化学反应,当混合血液后就会产生能量。在汤普森的网站上,他指出,这个吸血鬼灯需要割破人类皮肤,溶解化学粉末,并用人类的血液作为原料点亮灯光。

  汤普森称,通过制造这种奇妙的灯,不仅具有实用照明性,用户必须意识到当我们需要更多的照明光源时,需要认真反思我们是如何浪费能量,以及它们的珍贵性。

  他强调,现今我们只需简单地拨动电源开关便能每天24小时持续一周地开启家用电器,但并未考虑到电能从何而来,以及相应的环境成本。(悠悠/编译)

  相关阅读

  美海滩现神秘恐怖动物尸体 长巨大獠牙如吸血鬼

  月圆时吸血鬼传说是假 圆月后狮子爱吃人才是真

  组图-全球14个另类主题餐厅 血红色吸血鬼餐厅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灯泡可发出火焰式光芒

未开电源恢复木头本色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猛地一看它好像是一个被雕刻得像一个灯泡的木块,但通过打开电源开关,这个木头灯泡赋予了新的生命,能够释放出炽热的火焰光线。

  这种木头灯泡是由日本设计师Ryosuke Fukusada使用一种远古技术“Rokuro”制造的,它采用非常纤薄的木头层,可以使灯光穿透,从而产生木头被燃烧的幻觉效应。

  这个木头灯泡中放置着LED灯泡,可以照亮木头纹理,从而形成一种独特效应。日本设计师称,他们希望将现代设计与日本传统工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木头灯泡还采用传统铝质材料基础来实现这种梦幻效应,目前木头灯泡仅是一个手工原型,但现已赢得了享有声望的京都复兴设计大奖,设计师希望能够尽快批量生产销售。

  设计师Ryosuke Fukusada说:“这种灯泡使用传统工艺技术成为现代人的新宠,并拓展了它的新价值领域。”

  之前设计师Ryosuke Fukusada曾在日本夏普公司工作,此外还从事柳条花盆设计和专为年轻人制造的安乐椅。(卡麦拉)

  相关阅读

  十大仍在工作的老古董 最古老灯泡使用已超百年

  美国女孩爱吃砖头树枝 曾因吃灯泡险些送命(图)

  新型电灯泡可传无线数据 每秒传输速度可超十兆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的冰洞,游客们正在拍照留念,这里的冰洞拥有300多万年历史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的冰洞,游客们正在拍照留念,这里的冰洞拥有300多万年历史
这个冰洞的长度超过100英里(约合160公里),终年不化。在彩色灯光的映衬下,冰洞内呈现充满奇幻色彩的景象  这个冰洞的长度超过100英里(约合160公里),终年不化。在彩色灯光的映衬下,冰洞内呈现充满奇幻色彩的景象
这个冰洞位于黄河流域中部,每年吸引大量游客这个冰洞位于黄河流域中部,每年吸引大量游客
即使在炎热的夏日,洞内仍让人感到阵阵凉意即使在炎热的夏日,洞内仍让人感到阵阵凉意

  北京时间5月14日消息,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座落着一些300多万年前形成的冰洞,其中一条的超度超过100英里(约合160公里)。凭借令人惊异的自然之美,这些冰洞赢得无数游客的青睐。宁武冰洞内的天然冰雕终年不化,即使在炎热的夏季,洞内仍让人感到阵阵凉意,与外面绿色盎然的夏日景象完全是两个世界。(秋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深海挑战者潜艇在深渊底部展开考察行动的艺术示意图深海挑战者潜艇在深渊底部展开考察行动的艺术示意图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3月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卡梅隆是拥有全球声誉的著名导演,他的作品包括《阿凡达》,《泰坦尼克号》,《终结者》,以及非常名符其实的《深渊》等等。但是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这位导演同时还非常迷恋探险行动。这一次,他准备了一艘深潜器,准备独自驾驶着它挑战这颗星球上最深邃的海底。

  卡梅隆的绿色机器

 卡梅隆的绿色机器 卡梅隆的绿色机器

  这是本月初,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正站在他最新揭幕的潜艇“深海挑战者”号的旁边。周二,这位大导演兼探险家一举创造了最大深度单人驾驶潜艇探险的新纪录。周四他又宣布,他将在最近数周内挑战世界海洋的最深处。

  按照计划,在大约90分钟时间内,这艘小型潜艇将把卡梅隆送至地球上的最深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这里的深度超过1.1万米。迄今唯一一次人类抵达这一深度还是在50多年前,之后便再也无人到过这里。

  这次下潜是卡梅隆“深海挑战”(DEEPSEA CHALLENGE)计划的一部分。这项计划得到了《国家地理》的资助,计划将由一组工程师,科学家和电影制作人一起探索全世界最深海底深渊的奥秘。在过去的数周内,卡梅隆和他的团队已经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岸外成功完成了无系绳下潜测试,接下来他们计划在关岛附近海域进行更多的下潜测试,最后再向最深的海底发起冲击。

  潜艇侧视图

 潜艇侧视图 潜艇侧视图

  1月26日,詹姆斯·卡梅隆的“深海挑战者”潜艇正被吊车从母船“蓝宝石美人鱼”(Mermaid Sapphire)号上逐渐下放到悉尼港的海面上。周二进行的深度超过8000米的下潜测试让卡梅隆的这艘潜艇成为目前在役下潜深度最深的潜艇,同时也是历史上单人驾驶下潜深度最大的潜艇。

  卡梅隆是美国的著名导演,他说自己拍摄科幻题材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为他在在现实中进行探索行动做好了准备。不过卡梅隆的另一个身份是美国《国家地理》的探险家,在一份录像讲话中,他说:“当你在制作影片时,每个人都读过剧本,因此你很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而当你进行探索时,大自然没有剧本,海洋没有剧本,因此没有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灯光,相机!

灯光,相机!灯光,相机!

  这是计算机模拟显示的“深海挑战者”号潜艇两侧的侧视图,可以看出其灯光布置上的不同,其中包括一盏2.4米长的LED灯。这艘潜艇采用不寻常的垂直航行设计,在它的底部设计有一个狭小的座舱,可以容纳一位驾驶员。

  卡梅隆将最多可以在马里亚纳海沟停留6个小时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他将计划拍摄这里的3D录像,并收集岩石和深海生物的样本。

  作为一名拥有十数次潜艇下潜经验的老手,卡梅隆计划使用他的潜艇上安装的多台3D高清晰摄影机纪录下他的此次马里亚纳海沟之旅。随后这些珍贵素材将被处理并制作成3D影片,他希望这样做将启发公众对于深海探索和科学研究的兴趣。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天津出现不明飞行物

  前不久天津出现奇怪现象,许多天津市民自己用肉眼看到了几个白色的椭圆形光斑,就像是不明飞行物一样在天空不停地转动。天津市天文专家称,这些光斑是地面的灯光照射到低空云层后折射的现象,并不是“UFO”。

  从昨天19:40开始,有百余名住在天津市中心城区东部及滨海新区塘沽的市民纷纷致电给媒体,他们惊奇地发现,在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三四个椭圆形的白色光斑,这些光斑大小不一,时明时暗,不停地贴着云层转动,并由东向西运动。

  一些记者也连夜采访了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据他分析这种情况并非什么不明飞行物,昨晚是多云天气,云层较厚也比平时低,有可能是市区内为庆祝国庆节开启的探照射灯的光柱打向空中云层,云层表面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反射镜,把灯光反射回地面,所以当人们从地面仰望天空时,就能看到天空中的椭圆形光斑在“飞行”。果然,昨天23:00左右,随着地面景观照明灯陆续关闭,夜空中的白色光斑也消失了。

  相关阅读

  中国再现诡异UFO事件 不明飞行物悬浮西部上空

  今夏数千起目击UFO事件 外星人缘何频繁来地球

  外星人频繁访问地球 西伯利亚又现UFO雪中漫步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2月17日消息,下面是这周公布的一些精美太空图,其中包括像宝石一样美丽的宇宙气泡和火星景观图。

  1.拉斯维加斯灯光

拉斯维加斯灯光拉斯维加斯灯光(图片提供:NASA)

  这张照片是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拍摄的,拉斯维加斯的明亮灯光和城市周围区域在漆黑一片的内华达州莫哈维沙漠里形成彩色斑状图案。这张图片是在 11月30日拍摄的,并于13日公布。据美国宇航局称,由于酒店和娱乐场所的灯光很集中,拉斯维加斯大道(中)因是夜间地球上最亮的点而著称。

  2.宇宙宝石

宇宙宝石宇宙宝石(图片提供:ESA/NASA)

  这是一块巨大的猫眼石吗?还是一个很大的节日装饰物?或者是一扇彩色星门?这些猜测都不对,其实它是气体和尘埃云团,是由一颗以爆炸的方式结束生命的恒星产生的。14日公布的这张宇宙气泡新照片,是用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和哈勃太空望远镜收集的数据合成的。

  这个超新星的残留物名叫SNR 0509-67.5,位于距离地球大约16万光年的大麦哲伦云里。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显示出炙热材料发出的淡绿和蓝光,哈勃太空望远镜收集的可见光数据,显示的是可以看到的粉色发光气体外壳,它在不断向外扩展的冲击波的作用下,温度变得很高。

  3.壮丽的太阳风暴

壮丽的太阳风暴壮丽的太阳风暴(图片提供:SOHO/NASA)

  12月6日,缠绕在太阳周围的一长条等离子体突然爆发,释放出大量太阳物质。几颗人造卫星捕捉到这个画面,其中包括美国宇航局的环日立体摄影卫星(Stereo spacecraft),这张11日公布的照片是由该卫星拍摄的。环日立体摄影卫星系统由两颗太阳观测卫星组成,科学家通过它们收集的数据,可以在太阳风暴向外喷发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它的结构和演变。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9月25日报道,近来,由于太阳黑子活动频繁,极光屡屡光临地球,产生了一系列令人赞叹的天文奇观。以下即是一组北极光在挪威亮相的照片,可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活力。

  1.太阳风连续掠过地球

9月15日凌晨,挪威特罗姆瑟附近厄斯福德(Ersfjord)峡湾上空惊现壮观的北极光奇观。
9月15日凌晨,挪威特罗姆瑟附近厄斯福德峡湾上空惊现壮观的北极光奇观。(图片提供:Thilo Bubek)

  9月15日凌晨,挪威特罗姆瑟附近厄斯福德(Ersfjord)峡湾上空惊现壮观的北极光奇观。三天前,美宇航局用以监控太阳活动的卫星——太阳动力学观测台——捕捉到太阳磁暴现象,太阳表面向宇宙释放了大片带电粒子云。9月14日和15日,带电粒子云或太阳风南端连续两日掠过地球磁场,为极光的形成创造了理想条件。

  据悉,每当北半球步入秋天和春天,太阳磁场就会在某种力量的引导下,造成地球磁场的“撕裂”。由此引发的太阳风活动增强会令极光在天空的展示增多,同时还会破坏地面卫星技术和电网。加拿大航天局科学家约翰·曼纽尔说:“太阳和地球磁场变化确实决定着什么样的粒子被喷射到太空,或撞向地面。磁场的方向和可变性确实最终令周围条件更适于或更不适于极光在地球上出现。”

  2.壮观景象映入眼帘

9月15日凌晨,挪威厄斯福德峡湾,在3天前太阳喷射的带电粒子的作用下,北极光的壮观景象映入眼帘。
9月15日凌晨,挪威厄斯福德峡湾,在3天前太阳喷射的带电粒子的作用下,北极光的壮观景象映入眼帘。(图片提供:Thilo Bubek)

  9月15日凌晨,挪威厄斯福德峡湾,在3天前太阳喷射的带电粒子的作用下,北极光的壮观景象映入眼帘。同一天晚上,极光还在加拿大北部以及欧洲其他地区的天空出现。由于太阳带电粒子(太阳风)进入地球高层大气,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会出现灿烂美丽的光辉。在南极称为南极光,在北极称为北极光。

  曼纽尔说:“与霓虹灯中的气体一样,当原子撞在一起,它们开始发光,产生奇妙的‘灯光秀’。”观测者所能看到的极光颜色取决于哪种气体受到撞击以及撞击的高度。例如,此图拍到的绿色极光是因为氧原子在距地面60至120英里(约合100至200公里)的高处撞击的结果。

  3.北极光大幕

9月15日,凌晨1点刚过,北极光如大幕般笼罩在挪威厄斯福德峡湾上空。
9月15日,凌晨1点刚过,北极光如大幕般笼罩在挪威厄斯福德峡湾上空。(图片提供:Thilo Bubek)

  9月15日,凌晨1点刚过,北极光如大幕般笼罩在挪威厄斯福德峡湾上空。科学家表示,由于月亮已经落山,这一幕显得更为壮观。当北极光在地平线以上出现时,月亮可以用自身的光,令一般的极光消失地无影无踪,只剩下最耀眼的极光展示。

  4.壮观极光表演

9月8日,挪威北部索玛罗亚,北极光看上去与一座被灯光照亮的桥连成一体。
9月8日,挪威北部索玛罗亚,北极光看上去与一座被灯光照亮的桥连成一体。(图片提供:Thilo Bubek)

  9月8日,挪威北部索玛罗亚,北极光看上去与一座被灯光照亮的桥连成一体。除了9月11日的日冕物质抛射(巨大的泡沫状带电粒子),在9月初,连续的太阳磁场活动将大量日冕物质抛射物喷射到地面。太阳动力学观测台随后捕捉到一组巨大的太阳黑子最早释放的带电粒子的景象。太阳耀斑使得日冕物质抛射物以每秒250英里(约合每秒400公里)的速度向地面疾驰。当带电粒子在9月8日进入地球磁场,奇妙的极光表演随即上演。(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不少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喜欢挑选搁置在底层的蔬菜,认为这种蔬菜更新鲜。而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放在表层“享受”灯光照射的蔬菜往往更有营养。

  美国农业部的研究人员以菠菜为研究对象。他们将菠菜存放在与超市蔬菜保存环境相当的环境中,即4摄氏度的环境下,其中一批连续24小时暴露在荧光灯照射下,另一批菠菜则包裹在两层棕色纸袋内,隔绝灯光。结果发现:受连续灯光照射的菠菜产生了更多的胡萝卜素、叶酸以及维生素C、E、K及B9,而与灯光隔绝的菠菜没有出现上述现象。

  研究人员因此建议顾客在超市挑选蔬菜时,最好挑选那些摆放在表层、能接受充足灯光照射的蔬菜。

  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农业与食品化学》期刊上。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花鼓戏《老表轶事》——湖南省花鼓戏院。

今年是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成立30周年,为进一步促进繁荣中国舞台美术创作和学术交流,一场名为“乘光如歌,对语正平”的舞台灯光艺术研讨会4月3日至6日在杭州举行。这是国内第一次以戏剧舞台灯光为主题的大型研讨会。

40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济济一堂,以展示、讨论的方式,不仅对舞美灯光设计家周正平的个人创作及风格进行梳理、探讨,还就国内戏剧舞台灯光设计创作、理论建设和人才培养等业界关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

梳理舞美灯光发展脉络

周正平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灯光设计,在近30年的工作时间里,他的作品涉及京剧、昆剧、越剧、川剧、秦腔、豫剧、评剧、粤剧、花鼓戏、曲剧等40多个戏曲剧种以及话剧、歌剧等舞台领域,参与设计作品250多部,几乎拿遍了国内舞台灯光设计的最高奖项。他的灯光设计体现出戏曲婉约的古典气韵,使现代化的灯光与中国古老戏曲相融,形成“以光代景,以光传情”的诗化艺术风格,被誉为“灯光诗人”。周正平作为中国当代具有重要地位的舞美灯光设计家之一,他的个人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探讨周正平作品,能够清晰地触摸到国内舞台美术的发展脉络。

做为研讨会的首位发言人,著名导演杨小青回顾了她和周正平自1986年以来合作的作品,认为周正平从《大观园》起步,由《陆游与唐婉》露峥嵘,到《西厢记》成熟,为提升越剧现代审美,树立诗化写意的舞台美学做出了贡献。

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季国平表示:“周正平的灯光艺术探索和创作的过程,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年代,伴随着现代舞台科技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伴随着我国当代戏剧艺术新的繁荣。作为当代颇具代表性的灯光艺术家,研讨周正平的灯光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研讨当代中国的舞台灯光艺术,研讨当代戏剧演出舞美的发展历史。”

巧用科技 理性创作

研讨会上,当下舞台灯光设计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也成为焦点之一。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长蔡体良总结道:“国内目前70%的舞台灯光还没有进入艺术创作层面;70%的现代设备和器具还停留在照明的功能上;70%的舞台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地、艺术地运用。”

而奢侈豪华的“晚会化”舞台亦被专家诟病。季国平指出,无节制的大制作令人对舞台美术失去好感,甚至演员表演水平的下降也与当前的舞台美术风气有很大关系。如何把技术性很强的灯光设计与艺术性极高的舞台创造相结合,把灯光技术转化为戏剧艺术的创作手段,特别是如何运用到民族戏曲艺术上,是要有大智慧的,如果忽略了戏曲的特性和剧目的实际,过度使用舞台技术手段未见得是什么好事,有时大制作反而使人对舞美失去好感。季国平举例说:“现在青年戏曲演员表演水平的下降,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原因之一,与演员对舞台技术的过分依赖或舞台技术不节制的干扰是否有关?值得我们深思。”

对此,蔡体良也深有体会,当前舞台美术创作的态势五花八门,有摇旗呐喊的,有占山为王的,有摆弄包装的,而循入“晚会化”的泥潭或走“豪门”的路径等等,心态浮躁,少了点理性思考。

在此背景下,周正平的“巧用”“惜用”灯光无疑凸显其重要的研讨价值。蔡体良指出周正平在替代颜料画的布景创作历程中,用“墨”愈来愈惜墨如金,用“色”愈来愈纯情,表述的语言也愈来愈简练、深沉。周正平自己总结说,“设计者要有导演意识,要有整体思维”“要用光如泼,又要惜光如金”“摆对灯光在戏剧中的位置和作用,该繁则繁,该简则简”。

同时,业内专家发出呼吁,目前国内尚无与当今舞台灯光创作相匹配的理论作品,希望业内同行为新时期新剧目的舞台灯光尽早进行理论总结。

带领中国舞台灯光走出国门

由于这些年在灯光设计上取得的骄人成绩,周正平的作品频频在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舞台上得以展现。他多次参加世界舞美界的奥林匹克——布拉格国际舞美展以及在韩国首尔举行的世界舞台设计展,向世界舞美界展示中国当代舞美艺术的独特风采。

而此次举办的周正平灯光艺术作品研讨会同样引起了国际舞美专家的关注,现任国际舞美组织主席路易斯·詹森(荷兰),前任主席迈克尔·伦瑟(美国)以及来自瑞士、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位专家代表参与了会议。

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担任戏剧系教授的迈克尔·伦瑟认为,周正平“拥有艺术和技术的才能”,设计出的是“富有想象力的灯光”,能让“观众更加愉悦地享受演出和理解演出”。迈克尔对于周正平两部灯光作品专著予以高度评价,他说:“专门介绍灯光设计的书籍目前不够多,我们有幸看到周正平的灯光设计实录,为这一学科的文献增添了非同寻常的新品。”

最近国际舞美组织和捷克斯洛伐克文化部向周正平发出邀请,周正平将作为中国灯光设计师携作品参加今年的“布拉格国际舞美展”。

发表在栏目: 文化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2月17日消息,下面是这周公布的一些精美太空图,其中包括像宝石一样美丽的宇宙气泡和火星景观图。

  1.拉斯维加斯灯光

拉斯维加斯灯光拉斯维加斯灯光(图片提供:NASA)

  这张照片是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拍摄的,拉斯维加斯的明亮灯光和城市周围区域在漆黑一片的内华达州莫哈维沙漠里形成彩色斑状图案。这张图片是在 11月30日拍摄的,并于13日公布。据美国宇航局称,由于酒店和娱乐场所的灯光很集中,拉斯维加斯大道(中)因是夜间地球上最亮的点而著称。

  2.宇宙宝石

宇宙宝石宇宙宝石(图片提供:ESA/NASA)

  这是一块巨大的猫眼石吗?还是一个很大的节日装饰物?或者是一扇彩色星门?这些猜测都不对,其实它是气体和尘埃云团,是由一颗以爆炸的方式结束生命的恒星产生的。14日公布的这张宇宙气泡新照片,是用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和哈勃太空望远镜收集的数据合成的。

  这个超新星的残留物名叫SNR 0509-67.5,位于距离地球大约16万光年的大麦哲伦云里。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显示出炙热材料发出的淡绿和蓝光,哈勃太空望远镜收集的可见光数据,显示的是可以看到的粉色发光气体外壳,它在不断向外扩展的冲击波的作用下,温度变得很高。

  3.壮丽的太阳风暴

壮丽的太阳风暴壮丽的太阳风暴(图片提供:SOHO/NASA)

  12月6日,缠绕在太阳周围的一长条等离子体突然爆发,释放出大量太阳物质。几颗人造卫星捕捉到这个画面,其中包括美国宇航局的环日立体摄影卫星(Stereo spacecraft),这张11日公布的照片是由该卫星拍摄的。环日立体摄影卫星系统由两颗太阳观测卫星组成,科学家通过它们收集的数据,可以在太阳风暴向外喷发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它的结构和演变。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1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