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

LUCKY BIRD

网址:

  据国外媒体报道,天文学家近日终于“看清”黑洞内部的神秘运行过程以及黑洞周围所发生的奇特现象。通过联合三台功能强大的红外望远镜,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观察到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周围聚集着大量活动气体和尘埃,该黑洞所在的星系距离我们大约数千光年。


黑洞通过吸积宇宙物质而不断成长

  由位于德国波恩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射电天文学科学家格尔德魏格特(Gerd Weigelt)领导的国际科学家小组揭开了在NGC 3783星系内部活跃区中神秘的内环碎片之谜。在智利的高原上,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阵列联合了其他三台红外望远镜通过干涉测量仪详细探索了这个巨型黑洞的行为。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物理系的博士后研究员塞巴斯蒂安(Sebastian Hoenig)认为:“这项研究的主要里程碑式的意义是直接探测到黑洞在成长阶段的图像数据。”

  通过两个或者更多台相距较远的射电望远镜可进行干涉测量,从而“创建出”完整的观测目标图像。因为这样的图像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形成的组合图片可为天文学家提供惊人的细节信息。换句话说,干涉测量技术可使得现代天文学家获得无与伦比的目标信息。为了观测到NGC 3783星系中的神秘环形分布区域,使用干涉测量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科学家发现该环形区域所在的宇宙空间仅有0.7毫弧秒,大约是1°的500百万分之一。

  如果通过传统的镜面成像光学望远镜,天文学家估计这个望远镜的直径将是至少100米,但是我们并没有能力制造出如此巨大的光学望远镜,因此干涉测量法是最好的选择。通过位于世界上不同地方的望远镜组成的干涉网,观测能力相当于一个直径130米的光学望远镜,是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阵列观测能力的15倍。该阵列中的每个望远镜直径为八米,大约为26英尺。观测数据显示,在距离黑洞一定位置的气体和尘埃发生混合,形成了圆环形的标志面并逐渐向黑洞移动。

  由于星系核所发出的红外辐射,使得科学家们很容易对其进行观测。结果天文学家怀疑这个尘埃构成的环面很可能是黑洞的燃料。位于星系中的超级黑洞一般具有数百万倍的太阳质量,其周围一般存在着明亮而炙热的气体盘,我们将之称为吸积盘,当周围宇宙空间的物质落入黑洞之中时,就出发出辐射信息。而本次科学家们所观测到的圆环形面围绕在吸积盘分布,很可能是黑洞的燃料站,源源不断地向黑洞提供增长所需的物质材料。

  来自于佛罗伦萨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格勒诺布尔(Grenoble)和尼斯(Nice)将作为下一组的科学家继续研究NGC 3783星系中的黑洞,他们将不断地收集关于活动星系核的详细图像资料。根据其中一个研究人员介绍:我们最大的兴趣是研究超大质量黑洞是如何从星系中央获得足够的燃料,并最终成长为我们目前所推算出的拥有数百万倍乃至数亿倍太阳质量的恐怖等级。同时,科学家们也在银河系中发现了超大质量的黑洞,通过对遥远星系中的黑洞探索,也有助于我们了解银河系黑洞的具体状况。(Everett/编译)

  相关阅读

  罕见奇观即将上演 世界各地齐等太阳"黑洞"(图)

  欧洲将建爱因斯坦望远镜看黑洞 观宇宙诞生情景

  宇宙发生"恒星凶杀案" 大质量黑洞或为幕后凶手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目前通过最新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十九世纪爱尔兰大饥荒中出现的神秘微生物有着令人惊异的来源。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爱尔兰爆发罕见的食物短缺,大饥荒导致该国人口急剧下降,超过一百万人流离失所,是爱尔兰历史上最严重的民族灾难事件之一。此外,研究人员发现作为爱尔兰居民主食的马铃薯大面积不明腐烂源于一种被称为“马铃薯晚疫病”的病菌所致,这种特殊类型的致病疫霉席卷了爱尔兰全国,最终导致由1845年开始长达七年的饥荒。


横跨大西洋的环流与云系或是微生物的“特殊走廊”

  然而在150多年之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地球生物圈的神秘循环。研究结果显示,在高层大气还存在着令人惊讶的微生物循环模式,这比我们此前预期的微生物在大气中的循环高度更高,达到了十万英尺甚至更高的大气上层。根据一项名为“公民在空间”的研究工程,该工程旨在致力于普及公民科学与提高公民在太空探索中发挥的作用,研究人员发现马铃薯晚疫病病菌可能是通过高层大气的运动抵达爱尔兰。

  负责该项研究的人员认为高层大气可能作为致病微生物的“全球运输系统”,在来自宇宙空间高水平的辐射背景下,可增加病菌或者微生物的突变几率,作为一种特殊的“疾病温床”。比如,在北非和加勒比海地区的之间形成的风带,每年可卷起大约十亿吨的沙粒和尘埃,其中每克沙中含有约一百万数量级的微生物,这些被“横扫”的大量沙尘最终散布在世界各大洋中。

  根据参与本项研究的研究人员蒂娜·凯洛格(Christina Kellogg)与戴尔·格里芬(Dale Griffin)介绍:“撒哈拉大沙漠中的沙粒和尘埃也可能参与了全球性的尘埃与微生物循环,但是目前还没发现有人类感染性疾病与沙漠中的尘埃与沙粒有关。”在非洲大陆上卷起的尘土中,很有可能是导致加勒比海地区出现珊瑚疾病的原因。在克隆技术等细胞工程的高速发展下,许多现代作物的遗传多样性受到限制,有着相同的敏感性,这就使得某种疾病的爆发可以在短时间内席卷全球。

  而在灾难发生时,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将原有归结为来自汽车尾气等人为污染排放,或者地下散逸出火山气体等,直到通过现代科学的指引,找到最终的致命病菌。传统的观点认为在地球的高层大气上,由于缺少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且在长期紫外线的辐射照射下,任何细菌都很难存活。但是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地球的高层大气中却生活着顽强的病原体,甚至是微小的生物都可以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下生存。

  被喻为生命力最强的“不死生物”水熊虫可生活在接近绝对零度的超低温环境中,不仅如此,也可以生存在温度高达150摄氏度的条件下,其身长仅仅1.5mm,却可以承受住比其他动物强1000倍的致命辐射。值得一提的是,水熊虫也被称为宇宙生物,因为它们可生活在几乎真空的近地轨道上数天,也可以忍受住数十年没有水的生存环境。如果该理论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可以跟踪大气环流的运动以发现病原体的所在地。更重要的是,我们甚至可以阻止将来类似爱尔兰大饥荒的事件发生。(Everett/编译)

  相关阅读

  鞋底"发电机"问世 基于细菌与人类脚底运动生电

  盘点五种最可怕生化武器 抗药性细菌威胁大(图)

  台版超级细菌已致14人死亡 面对疾病仍束手无策


蜘蛛毒液具有非常神奇的效果 

  你如果在卧室中发现一只蜘蛛,最可能的做法是消灭它,但最新的研究却表明蜘蛛毒液具有非常神奇的效果,来自巴西的一种蜘蛛在咬人之后,可以使男性四小时的勃起。这对于某些性功能存在障碍的人士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肯纳-努涅斯(Kenia Nunes)博士是一位大学生理学专家,他经过反复的实验之后发现来自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的香蕉塔兰图拉毒蛛的毒液具有神奇的疗效,可以让人莫名的勃起。他说道:“这些毒液是有毒的,但是它却不同于蛇毒毒素,它最多会令我们出现血压升高以及不正常勃起等问题。”

  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如果被这种蜘蛛深度咬伤则是非常危险的,这将会使你失去对肌肉的控制,同时全身疼痛,呼吸困难,如果不经过抗蛇毒血清的治疗,被咬伤的人可能会因缺氧而死亡。但是努涅斯博士看到的更多的是他积极的一面:“毒液对于治疗男性和女性的性功能障碍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目前,努涅斯博士只是将毒液用于混有高血压引发的性功能障碍的老鼠身上,通过实验效果是非常不错的。他说:“这是一件好事,毕竟有些性功能障碍的患者常规的治疗手段是无效的。”不过,是否会对女性产生相同的作用,努涅斯博士表示还没有研究过。

  当然,华盛顿大学的克劳福德依然希望人们慎重,因为被这种蜘蛛咬了之后也是存在一定的死亡概率的。他说道:“根据统计有7000人曾经被咬过,其中有10人因此而死亡。”

  相关阅读

  夏威夷群岛拍到笑脸蜘蛛:微小动物咧嘴大笑(图)

  组图-"蜘蛛人"徒手攀百米高崖 紧张过程令人窒息

  澳洲发现新种苍蝇 幼虫可寄居蜘蛛体内10年(图)
 

  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空间科学部首席科学家、天体物理学家艾米·迈因策尔5月1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尚未发现未来100年内一定会撞到地球的小行星,人们不必为此感到恐慌。

  他说:“地球上也没有哪一个特殊的地方比别的地方更容易或更不容易遭到小行星撞击。”
美国航天局16日根据“广角红外测量探测器”的观测结果推测,地球周边可能分布着约4700颗可能对地球造成威胁的小行星。对此,“广角红外测量探测器”项目副主任迈因策尔表示,地球每天都会遭到宇宙物质碰撞。最近一次大规模天体碰撞地球事件发生在6500万年前。当时,一颗直径5至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尤卡坦半岛,导致地球包括恐龙在内的75%的陆地生命灭绝。根据现有数据估算,导致全球性生物灭绝的行星撞击地球事件每1亿年左右发生一次。

  迈因策尔说,由于具有潜在危险的小行星中只有20%到30%被探测到,“因此,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去太空发现其余的行星,我们将会根据测算潜在危险小行星的最新方法,重新估算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频率,”迈因策尔说。

  此外,迈因策尔还呼吁人类携手解决共同面临的生存问题。她说:“可以明确的是,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具有潜在危险的小行星,人类只有一起努力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才能赢取更好的生存机会。国际科学界需要各国政府的支持,以找到(这些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广角红外测量探测器”2009年12月14日升空,其主要任务是扫描整个天空,搜寻人类未知的小行星和彗星等,并对它们进行归类,从而列出可能对地球构成威胁的天体。据美航天局介绍,由于配备有红外探测器,“广角红外测量探测器”能探测到黑暗和明亮天体。

  相关阅读

  14万吨重小行星明年掠过地球 专家忧撞上卫星

  受小行星撞击威胁最大国家 中国被撞击率居首位

  美国训练宇航员毁灭小行星方法 防小行星撞地球

 
在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波坎贝夫村,阿兹姆和埃比克兄弟梦想延续自己家族的金雕狩猎传统。图中阿兹姆正尝试训练金雕,这是自然界最凶猛的猛禽之一  在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波坎贝夫村,阿兹姆和埃比克兄弟梦想延续自己家族的金雕狩猎传统。图中阿兹姆正尝试训练金雕,这是自然界最凶猛的猛禽之一
兄弟俩的父亲塔尔贾贝克正放飞手中的金雕,他的一个儿子正在一旁观看学习 兄弟俩的父亲塔尔贾贝克正放飞手中的金雕,他的一个儿子正在一旁观看学习
他们的父亲塔尔贾贝克从7岁起就开始利用老鹰狩猎,并很自豪地准备将他的绝技传授给自己年轻的孩子  他们的父亲塔尔贾贝克从7岁起就开始利用老鹰狩猎,并很自豪地准备将他的绝技传授给自己年轻的孩子
左栏:看到小猎隼停在自己头顶,阿兹姆显得很开心;右栏:孩子们的父亲给金雕喝水 左栏:看到小猎隼停在自己头顶,阿兹姆显得很开心;右栏:孩子们的父亲给金雕喝水
他们家共有两只金雕和一只猎隼,这让两个孩子有了很好的学习机会他们家共有两只金雕和一只猎隼,这让两个孩子有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波洛特(Bolot)是家族里上了年纪的老人,照片中他正坐在他的猎鹰旁。在吉尔吉斯斯坦,使用金雕和猎隼狩猎是一项非常古老的传统。  波洛特(Bolot)是家族里上了年纪的老人,照片中他正坐在他的猎鹰旁。在吉尔吉斯斯坦,使用金雕和猎隼狩猎是一项非常古老的传统。

  北京时间5月2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俗话说子承父业,但是对于这一对兄弟而言,天空成了他们难以逾越的障碍。对于追寻梦想,他们的恐惧并非来自失败,而是对于自己会受伤的担忧——他们将要训练世界上最凶猛的捕食动物之一。这就是阿兹姆和埃比克兄弟。他们居住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波坎贝夫村(Bokonbaevo)。他们两个希望自己能延续父辈的传统,利用金雕狩猎。

  这张照片中,阿兹姆正尝试训练金雕,这种猛禽是自然界中最凶猛的捕食者之一。尽管身材尚显矮小,面对这样一只巨型猛禽时他看上去信心满满。金雕以猎杀狐狸,山羊和小鹿著称。

  阿兹姆的父亲塔尔贾贝克(Talgarbek) 从7岁起就开始利用老鹰狩猎,并很自豪地准备将他的绝技传授给自己年轻的孩子。他们家共有两只金雕和一只猎隼,这让两个孩子有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在吉尔吉斯斯坦,使用金雕和猎隼狩猎是一项非常古老的传统。这个国家的职业猎手将这种活动称作“berkutchy”,在哈萨克语中则被称作“kusbeguy”。这项职业是终生制的,猎手和猎鹰之间会培养起一种牢固的关系。两者之间的亲密无间会最终转化为一种终生延续的互相信任。猎手人即便在山里劳作时也会带着他们的鹰,还会带着自己的猎鹰参加名为“萨尔布伦”(Salburun)的狩猎节。

  金雕分布于欧亚大陆,北美和非洲部分地区。它们利用自身的敏捷性和速度优势,配合强大的利爪捕获猎物。它们一般会在高高的悬崖上或很高的树上筑巢。(晨风)

  相关阅读:

  百名中国富豪热衷海外狩猎 五十万可猎杀北极熊

  黑龙江展出新石器时代石镞 曾为原始人狩猎工具

  组图-美国迎来秋天狩猎季 "百万猎手"全副武装

 
这是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的近距离图像。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这颗卫星南极地区上空的橘色/蓝色大气层中存在一个明显的凹陷结构。美国宇航局正在土星轨道运行的卡西尼号探测器于2011年9月11日拍摄到这张图像,并于12月22日对外发布。  这是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的近距离图像。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这颗卫星南极地区上空的橘色/蓝色大气层中存在一个明显的凹陷结构。美国宇航局正在土星轨道运行的卡西尼号探测器于2011年9月11日拍摄到这张图像,并于12月22日对外发布。
这是美国宇航局伽利略号探测器在1990年拍摄的金星。图像经过处理以增强云层显示。乍看起来,这些云系似乎和地球上我们日常所熟知的云层很相似,但是它们很多却是由硫酸物质组成的  这是美国宇航局伽利略号探测器在1990年拍摄的金星。图像经过处理以增强云层显示。乍看起来,这些云系似乎和地球上我们日常所熟知的云层很相似,但是它们很多却是由硫酸物质组成的

  北京时间5月23日消息,据美国太空网报道,众所周知,到目前为止,人类还尚未在地球之外的任何地方发现过生命迹象。但是这一结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改观:科学家们已经在太阳系外发现了将近1000颗新的行星;全世界的宇航机构也不断规划着新的太阳系天体探测器考察计划;设在美国加州芒特韦尤的SETI机构(搜寻地外智慧生命)的科学家们也正加紧筹款建造新的射电望远镜阵列用于倾听“外星人”的声音。

  尽管从事地外生命搜寻的预算很少,但是人们对它的期望却很高。那么在所有那些可能会最终发现不为我们所知的新型生命形式的长长的目标天体列表上,究竟哪些才是最为人中意的?我们最终将会在哪颗星球上首先发现具备自我组织功能的化学形式,从而证明生命形式在宇宙中或许是普遍的,而非地球上出现的特例?

  以下列出了一张太阳系范围内的6大最有希望之地。之所以将选择的目标局限在太阳系范围之内,并非因为太阳系之外就不可能存在生命,而是从实际出发做出的考虑,如果要确认某一颗星球上存在生命形式,最好的方法就是现场验证,而这对于过分遥远的太阳系外其它区域来说显得不太现实;其次,在思考这一问题时,即便真的有朝一日发现外星生命体,也不要指望这些星球上会满地爬虫,甚至可以与之交流。所有这些列出的目的地的环境条件都非常苛刻,看起来除了微生物之外任何更大的生命都难以承受。因此,这张表单仅仅针对的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希望之地,而非狭隘的智慧生命体。

  1、土卫二: 土卫二仅仅是土星的一颗较小的卫星,但是让科学家们大吃一惊的是,它并非冷冰冰的冰球一个,而是非常活跃的。2005年,美国宇航局的卡西尼探测器发现土卫二南极的裂隙系统中有大量的水汽喷出。对此现象最好的解释就是这里存在一个巨大的地下海洋,其温度是由土卫二和其它土星卫星之间的引力潮汐作用维持的。因此这里或许存在产生生命所需要的条件,这也让土卫二成为探测生命迹象的目标候选天体之一。

  让土卫二更加引起科学家们兴趣的是,对这里的生命迹象进行考察相对来说将会容易得多。正如一位SETI机构的研究员辛西娅·菲利普斯(Cynthia Phillips)所言:“不管是什么东西生活在这里的地下海洋中,它们都正不断被抛射进入空中,等着我们去抓呢!”——不需要登陆,不需要钻探,有关土卫二上是否存在生命的证据或许就在那向外喷射着的喷泉之中。

  2、土卫六:作为土星最大的一颗卫星,土卫六的大小远胜过小个子的土卫二。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拥有浓密大气层的卫星,同时也是太阳系中除了地球之外唯一一颗地表有液体湖泊和河流的星球。当然,这些湖泊河流中的液体并不是液态水,而是液态的乙烷和甲烷,几乎就相当于是液化天然气,这里下的“雨”也是这些碳氢化合物成分。但是尽管这些化学成分上的不同,以及极低的温度(土卫六的地表温度大约零下179摄氏度),这里确实是一个活跃的化学大熔炉。并且我们已经知道该如何将一颗自动探测器送上土卫六的地表,因为我们已经成功地这样做了。在2005年,欧洲空间局(ESA)所属的惠更斯号探测器成功降落在土卫六的表面。其发回的图像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些近似圆形的“石块”以及明显具有冲刷侵蚀痕迹的地貌特征。未来科学家们还计划实施一项降落在土卫六地表湖泊中的探测计划,这一计划的实施或许将极大的增加我们对这颗星球的认识水平。

  3、火星:对于那些搜寻地外生命的人们来说,火星永远是跳不过去的目标。尤其让人感兴趣的是火星夏季出现在霍洛维茨陨石坑(Horowitz crater)内的暗黑色条痕。这些有可能是火星浅层地表下方融冰形成的盐水。只要发射一艘相对简单的登陆器便可以对这里进实地取样检查。

  4、木卫二: 其实在很多人自己开列的榜单中,这颗卫星的位置要高得多,因为据估算这颗星球上的水量可能比地球海洋中全部的水加起来还要多。但是问题在于这个液态咸水海洋可能存在于木卫二的坚固冰层之下,这一坚硬冰层的厚度可能达到10英里(约合16公里)。不但如此,这一地下海洋将是一片漆黑,这就意味着光合作用无法进行。然而这里的确有可能存在一些地热或来自地表下沉的复杂有机分子。

  5、金星 乍一看,金星是无论如何不应该被列入这个榜单的。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它拥有地狱般的地表环境:超过400摄氏度,90倍大气压强,浓硫酸雾等等。然而正如美国丹佛自然和科学博物馆天体生物学家大卫·格里普森(David Grinspoon)指出的那样,在金星大气层高处,这里的压强和温度都非常适宜生命的存在。除此之外,他指出,这里存在一些有趣的化学环境条件,比如这里的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气体或许可以构成某种食物链条,为某种悬浮在空中的生命形式提供食物。因此并不难难想象在金星炙热地表的上方,在那些不透明的,强酸性的云团中事实上生活着大气悬浮习性的外星生命形式。

  6、木卫四和木卫三 和木卫二一样,这两颗伽利略卫星同样被认为拥有地下海洋。然而在这两颗星球上,这个地下海洋可能位于将近100公里的深处。因此想要在这样一个地方进行考察,那将是一项惊人的挖掘工程。

  以上便是这里开列的清单,或许每个人都会有各自不同的倾向。宇宙之中究竟有没有其它生命形式?如果有,它们在哪里?随着科学理论和探测的进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们正越来越接近这些问题的答案。(晨风)


机器鱼在海水中测试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23日消息,海洋污染是当今海洋生物最大的威胁,为了有效的控制海洋污染,近日一组科学团队制造出一款机器鱼,用来监控海水信息。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款机器鱼被命名为Five-foot-long,价值约2万英镑(约19万人民币),目前机器鱼正在西班牙附近的港口进行测试,来自自来水公司与水族馆的相关人士都对这款机器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科学家认为,目前来说监控海水质量有些难度,仅靠人工很难分析出海面漏油的情况,潜水员下水则又存在安全问题,这款机器鱼的诞生,不仅可以测试水质,还可以起到水面搜索,甚至求援的功能。

  根据介绍,这款机器鱼约5英寸长,造价达2万英镑,形状酷似鲨鱼,水中的运动姿势与鱼类十分接近。它可独立工作,利用传感器将信息发送到岸边。机器鱼可以自动避开水中障碍物,按照指定地图中的线路行驶,而在8小时的时间内,它可以做到自动返回。(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恐龙时代海洋霸主难言之隐 走向灭亡或因关节炎

  直击-美国家地理频道 《奇幻海洋:神秘深海》

  专家证福岛核泄漏放射性物质 已广泛扩散到海洋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研究证爱听摇滚的人容易染上吸食大麻、乱性的恶习。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23日消息,你或者你的子女是否有钟情于摇滚音乐的呢?如果有,就要引起注意了,最近一项研究表明,摇滚和毒品、乱性等息息相关,一不小心可能就越过雷池了。

  研究人员们判定,如果少年每天在听摇滚上面花上超过一个小时的时间,并且音量在89分贝以上(和剪草机的音量差不多大),那么他们的日常行为就可能“令人担忧”了。如果这样的少年仍然表现良好的话,他们一般会被同龄人们认为“怂爆了”。

  同样,根据这个理论,那些用MP3等听同类音乐的人中有三分之一都和前面所说的行为令人担忧的少年一样,而其中有一半会在夜店里,派对中较为疯狂。那些派对疯狂的人和喜欢看现场演出的人又比最先所说的用音箱放音乐的人更加容易酗酒(高出他们6倍的几率),也更容易乱性(高出2倍的几率)。

  那些较为“危险”的用MP3听摇滚的人比用音箱听摇滚的要高出两倍的几率吸食大麻。研究者指出,现在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听摇滚会让他们的孩子沾染大麻和毒品以及酗酒,乱性的几率更高。你要骗自己说自己的儿子会穿着青春洋溢的运动装去夜店喝可乐了,现在的孩子们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这项研究并没有说明到底哪种风格的摇滚才最危险,最容易引人犯罪,所以让我们大胆地假设所有比较吵闹的音乐都会让年轻人变坏吧,而且会让他们听力下降,所以年轻人们,如果你喜爱听摇滚,好好斟酌一下吧。(科学网kexue.com 维森)

  相关阅读:

  盘点人类向宇宙发出信息 从摇滚到广告无奇不有

  科学研究发现恋爱如吸毒 大脑兴奋让人无法自拔

   新型戒毒疫苗可中和毒品 将使吸毒者"味同嚼蜡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神奇睡眠面膜带你进入美梦

电影《盗梦空间》画面

两位未来主义发明家邓肯(Duncan Frazier)和史提夫(Steve McGuigan)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23日消息,去年一部影片《盗梦空间》曾红极一时,而如今科学家们创造出了一款睡眠面膜,与电影中的场景相似,自己将控制自己的梦。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美国科学家制造了一款睡眠面膜,这是一款特殊的睡眠工具,它可以在睡觉前由睡觉者制定好希望的场景,随后带睡觉者进入此前设定好的梦境。比如可以设定成你驾驶飞行汽车去与林肯吃午餐的场景。

  这样的场景与此前的电影《盗梦空间》极为相似,拉昂纳多主演的企业间谍进入自己的梦境,完成一些在现实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两位未来主义发明家邓肯(Duncan Frazier)和史提夫(Steve McGuigan)研究了它。

  为了完成这个研究,他们在网上发出了筹款3万5千美元的要求,结果这个星期网络中总共有6550人为他们带来了500余万的捐款。根据介绍,这款睡眠面膜将利用LED灯的变化,制作出不动的场景。

  邓肯表示:“LED灯不会影响到睡眠,它根据眼球的运动进行计算,用法很简单,设定好想要的场景就可以带上它睡觉了,熟睡的时候它会给你带来想要的结果。”


睡眠面膜分为5种颜色

  根据介绍,这款睡觉面膜价格并不昂贵,仅有95美金,且有五个颜色可供挑选,邓肯表示:“目前我们已经接到了7000份订单,除了美国,还有来自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地。”不过最后他们也提示,购买产品并选择了想要的模式之后,梦并不会长期有效。(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研究显示近三成美国人曾梦游 童年梦游几率最大

  解读被"外星人绑架"遭遇 科幻小说引发清醒梦境

  电影盗梦空间并非虚幻 人类可从梦中学习新技能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苏门答腊猩猩为卧薪尝胆强壮自己再去挑战雄性霸主。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23日消息,科学家们近日发现居住在印尼群岛的苏门答腊猩猩成功锻炼出一种奇怪的进化能力——延长青春期的时间以等到他们强壮的足以挑战主导的雄性为止。

  科学家们一直尝试着去解释这个奇怪的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如此进化,有的年轻的猩猩甚至会延迟长达10年之久直到30岁(一般寿命也就45岁)才开始进入性成熟,而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其他灵长类物种的有类似的甚至是连婆罗洲猩猩也不具有这样的特性.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雄性的猩猩在大约15岁的时候就开始具有繁殖能力了,不过只有发育雄性第二性特征诸如明显的面颊轮廓,肌肉数量与体积变大等等才有机会获得雌性的青睐。

  南佛罗里达大学研究员Gauri Pradha以及她的研究团队发现有的苏门答腊猩猩会延迟发育出第二性特征长达十多年,而苏门答腊猩猩也不同于婆罗洲猩猩它们会霸占雌性猩猩长达数周。研究者们还发现其他的一些第二性特征好包括手臂和背部的毛发变长,喉结变大等等。

  科学家们通过数年来该领域收集到的数据中构建了一个猩猩的数学模型发现只有少数主要雄控制所有的雌性,而更多红毛猩猩推迟了他们的发育,忍气吞声卧薪尝胆,直到他们有足够的力量推翻占统治地位的雄性时次才开始发育,发育出雄性第二性特征以吸引雌性,享受霸王的地位。(科学网kexue.com 重林)

  相关阅读:

  美国动物园大猩猩迷上iPad 画画玩游戏样样精通

  喀麦隆拍到最稀有猩猩 世界仅存不到250头(图)

  印尼人类乱伐猩猩受罪 家园被毁绝望中死去(图)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 52 页,共 5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