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表示,只需要朝人类的皮肤细胞中添加四种蛋白质,在4至5周内,就能直接变成功能性神经元。最新技术不再需要首先制造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使科学家更容易在实验室培养皿中制造出用于研究的神经元,或许未来还可应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干细胞生物和再生医学研究所研究员马里厄斯·韦尼领导的研究团队,去年曾成功地将实验室老鼠身上的皮肤细胞直接变成神经元,之后一直试图将同样的技术应用于人类细胞。他们首先证明,通过注入一个病毒能将人类的胚胎干细胞转变为神经元,该病毒能表达Brn2、Ascl1、Myt1l三种转录因子集合而成的蛋白质组合,他们将这种方法简称为“BAM”。BAM法很容易在6天内将胚胎干细胞转化为功能性的神经元,另外,使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也可以做到这一点。

  韦尼团队在新实验中使用同样的BAM法研究了胎儿和新生儿的皮肤细胞,结果发现,尽管BAM方法会使皮肤细胞看起来更像神经元,但最终得到的神经元细胞不能产生相互交流的电信号。于是,他们朝其中添加了第四个转录因子NeuroD,结果取得了成功。在实验室培养皿中,约4周到5周内,皮肤细胞直接被转化为功能性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能够表达电活动,甚至能整合入实验室培养出来的老鼠神经元内并同其相互交流。

  然而,在目前的培养环境下,只有20%的老鼠皮肤细胞能直接转化为神经元;只有约2%到4%的人体皮肤细胞能直接转化为功能性的神经元。并且,老鼠细胞完成其打开和关闭功能需要几天;而人类皮肤细胞则需要几周,而且,其产生的电信号比天然神经元产生的电信号微弱很多。

  不久之前,斯坦福大学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雷妮·雷霍·派拉教授使用帕金森氏症患者捐出的细胞,制造出了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并将其变为适合专门供该患者使用的神经元。然而,该过程的任务量很大而且只针对特定的细胞。    

  韦尼和同事正在对这项技术和培养环境进行优化,以增加直接转化的效率和速度。韦尼表示,新研究让我们朝在实验室中模拟大脑或神经疾病这个大目标更近了一步,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也能做这件事情并被实验所证明,我们需要继续研究这两种策略,可能不同的方法能针对不同的疾病。(刘霞)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北京拟规定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的三类禁止性行为。今后,随手乱丢生活垃圾、将垃圾倒入公共厕所等行为将被禁止,违规个人拟被处以最高200元的罚款。《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昨天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初审。条例草案中将生活垃圾处理定性为“关系民生的基础性公益事业”,并明确建立生活垃圾收费制度。

  首次明确应缴垃圾费

  本市将实施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条例草案中首次明确,居民应缴纳生活垃圾处理费。具体规定为:“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国家和本市生活垃圾管理的规定,减少生活垃圾产生,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按照规定缴纳生活垃圾处理费用,并有权了解相关的政府及企业信息,举报、投诉违反生活垃圾管理的行为。与此同时,居民装饰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当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人规定的时间、地点和要求单独堆放,并承担处理费用。

  旁听会议间隙,市市政市容委副主任陈玲向记者透露,生活垃圾处理费的收缴计划今年年内先从社会单位开始试点,目前方案已经初步完成,收费标准将按照计量收费原则,与容器测算相挂钩。而对于居民生活垃圾收费则需要更为周全细致的考量,相关部门还就标准和收缴渠道进行调研。目前居民区垃圾处理费主要通过物业费或者卫生费形式体现,陈玲认为,对居民缴纳生活垃圾处理费不会实行“一刀切”的政策,而是根据区域是否有物业服务等不同特点和标准进行区分对待。

  收费将采取计量原则

  目前污水处理费等类似费用普遍存在收取难,垃圾收费究竟怎么收?陈玲告诉记者,国内有的城市将垃圾处理费与水费捆绑收取,虽然这种形式能保证有效收费,但不能体现垃圾减量原则,北京不会捆绑收取垃圾处理费,而是以计量为原则,少产生少缴费。陈玲强调:“收费并不意味着垃圾处理的所有成本都由个人和企业承担,垃圾处理的性质是公益性事业。投入更多地由政府买单,收费只是通过经济杠杆实现垃圾减量。”

  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审议认为,北京应建立生活垃圾异地处理经济补偿机制。产生生活垃圾的区县跨区域处理生活垃圾的,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跨区域处理的生活垃圾量,交纳生活垃圾异地处理经济补偿费用。

  单位乱扔垃圾可罚5万

  在昨天的审议现场,有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应该建立垃圾分类体系,保证从源头到收集、处理的全过程实施分类。虽然草案删除了针对居民垃圾分类的罚则,但明确生活垃圾集中转运、处理设施未进行分类处理的最高罚10万,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许可证。

  一提收费,是否会造成垃圾“满天飞”?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对条例草案进行审议后提出,为更好地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应当对单位和个人在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的基本禁止性行为予以明确并增设罚则,建议增加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随意丢弃、抛撒生活垃圾。此外,被禁止的行为还包括:不按照指定的时间、地点倾倒、堆放生活垃圾;以及将生活垃圾排入雨水管道、河道、公共厕所。有违反上述规定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个人处以2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建垃圾场应先征民意

  生活垃圾转运和处理设施对周边居民的影响一直是人大代表关注的焦点。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提出,应加强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的监管,建立环境定期监测和公示制度,以保证周边环境质量,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建议增加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生活垃圾集中转运、处理设施相关指标进行环境影响监测。此外,在线检测和定期监测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

  建设单位在报批环境影响文件前,应当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报送环境影响文件时应当附具对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

  餐馆应提示适量点餐

  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对产品进行合理包装,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和包装性废物的产生,对列入国家强制回收目录的产品和包装物按照规定予以标注,并进行回收。

  单位和个人应当减少使用或者按照规定不使用一次性用品,优先采购可重复使用和再利用产品。餐饮服务单位应当提示消费者避免浪费,适量点餐,将剩余食品打包带回,并提供相应服务。(朱烁)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在线交友网站“电子和谐”最新的一项调查发现,人们在找对象时第一要求就是对方必须有幽默感。

  如今,在2010年网站会员数据库中抽取了519835名女性和331138名男性进行样本调查后,研究人员发现了对两性而言最具魅力/亲和力的幽默类型。重要信息点如下:

  男人喜欢爱挖苦人的女人; 女人喜欢搞冷幽默的男人;男人更喜欢有“男子幽默”的女人,即爱挖苦人、幼稚、让人生厌或者大大咧咧。女人则更喜欢男人拥有“女子幽默”,即爱挖苦人、说冷笑话或者讽刺人。

  所以,你可能没找到那个完美的另一半,但至少你能选择一个适合在一起看电影的人。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27日消息,从怀上宝宝的一刻,幸福就伴随着准爸爸妈妈,女性会因怀孕产生不同程度的妊娠反应。而科学家们发现,约有四分之一的准爸爸们也会有类似妊娠反应的感觉——例如突然渴望吃到某些食物和晨吐。


约有四分之一的准爸爸们也会有类似妊娠反应的感觉

  据国外媒体报道,调查发现,在另一半已经怀孕后,有23%准爸爸们的情绪和身体状况,会和另一半有着关联变化。研究发现,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会变得更加感性、“易哭”、情绪波动较大,恶心甚至幻想自己承受着怀孕的痛苦。此外还有突然改变口味,或是热衷某些怪异食品组合的情况。

  受影响的被调查者中,26%的人有情绪异常波动的情况,10%会出现突然想吃某些东西的感觉,6%在无其他任何相关疾病的情况下感觉恶心,还有3%的人甚至假想自己正在怀孕。专家称,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越来越多的男性会陪同伴侣去参加产前培训课程和检查,因为对怀孕知识更加了解从而产生情绪上的影响。在感觉情绪异常波动的人中,一些人表示自己会少见的在看一些伤感电影的时候不禁流泪,而之前没有过这种情况。

  项目对超过2000名16~65岁的受访者进行了调查。来自多佛(Dover)的32岁受调查者马太-唐宁(Matthew Downing)表示,他的太太在去年怀孕后,他自己的一些生活习惯也发生了改变。他说:“我尽可能的参与到太太妊娠生育的生活中去,怀孕是的我们两个人的关系更加亲密,我发现自己和太太的情绪变得非常合拍。”

  助产士玛丽-斯提恩(Mary Steen)表示,许多男性都会陪伴侣参加超声检查,在那里他们与孩子首次见面,并且还会参加产前培训课程。这种方法能够帮助伴侣双方建立更加紧密的感情联系,所以一些准爸爸们更容易惊喜的感觉到对方生理和心理上的一些变化,也会对自己产生一定影响。

  (科学网-kexue.com 大平)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通俗的讲,人体艺术就是一种以人体为媒介,以认识美、探索美、和谐美为宗旨的一个自我发现和愉悦的过程和行为。日常为我们熟知的如舞蹈、绘画人体、艺术体操、健美操等都是人体艺术的范畴。

源于古希腊文明的西方人体艺术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史了,西方人视人体为纯洁、真诚,美的化身;同样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国,古代文化涉及人体方面则是春宫图、性文化,把人体当做情欲的表现。这凸显了中西方对人体本身认识的差异性。

在美术领域讲的“人体艺术”,特指艺术家以模特的身体为题材,并力图通过模特的身体来传达艺术家某种特定的思想、观念、或情感。人体艺术多属于行为艺术的一种。它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

人体艺术的主要研究对象,从现实而言就是人体。裸体艺术从属于人体艺术。

人体是自然界最美的天然艺术品。人体艺术的研究或拓展,不但为我们正确的看待我们自己的人体提供了美学上的参考和认识,更重要的是对于正确的人体审美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树立和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人体艺术也是因人们对自身面部丰富的表情、身体姿态动作的优雅等的日渐钟情而逐步出现的一种艺术门类。也是现代艺术家对诸如“架上绘画”等传统艺术观念的反叛创造行为。

人体艺术家时常展示——或在自己的皮肤上作些火烫图纹和异样的记号标志;或者自己裸露的肌肤在强烈的太阳光下长时间的予以曝晒,达到烤红如关羽般的红润肤色;或把自己那美丽的一头智慧之发用火攻除之;或者踏踏实实地实践一次俗语讲的“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或是通过自己“亡命”的呼吸和剧烈的身体动作等自己的体态和表情发生严重扭曲与变形,如呈现惨叫状……;或更甚者,把自己的形式多样的性活动行为予以展示……等等如此这般和那般地艺术行为都让鉴赏者叹为观止。但,其也有一定的深意,让鉴赏去独悟。

人体艺术是全人类最宝贵的精神遗产一,在诸多的人体艺术作品中,有的是人体的直接表现,以写实手法描绘人体的健美,均衡律动与和谐。艺术家们神奇地描绘出了女性肌肤的柔软透明,鲜活灿烂并以史诗式的丰厚博大达到了奇迹般的极致,他们的作品是对人类心灵和人性的无与伦比的颂歌。

由于人体艺术的含义比较广泛,例如运用肢体语言的舞蹈、体育、妆饰;比如人体彩绘,还有附着吊挂在人体上的耳环鼻穿唇穿等等;再就是裸体艺术。

裸体艺术是人创造的以裸体人的形象为媒介的一种行为展示艺术。如,裸体的雕塑,裸体的绘画,裸体表演,裸体的摄影等....。。有关裸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很多的。就目前而言,大家所谓的“人体艺术”其实就是指“裸体艺术”。不用“裸体艺术”来做定义,而是用比较含混的人体艺术来定义,主要是国家特定的时代背景及文化之环境需要。我相信随着国家物质及文化文明的逐步提高,裸体艺术会逐步被大众认识、理解和接受的。认识终究是要有一个观念的更新和认识的过程的,毕竟我们才“刚刚接受了穿衣文明”,对于“裸”的文明认识及观念上仍需有一个过程。尽管他们并不矛盾。就像我们白天穿衣上班、晚上脱衣服睡觉一样,目前的我们也只是刚刚习惯了晚上才脱衣睡觉而已。

由于人体艺术的含义比较广泛,例如运用肢体语言的舞蹈、体育、妆饰;比如人体彩绘,还有附着吊挂在人体上的耳环鼻穿唇穿等等;再就是裸体艺术。

裸体艺术是人创造的以裸体人的形象为媒介的一种行为展示艺术。如,裸体的雕塑,裸体的绘画,裸体表演,裸体的摄影等....。。有关裸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很多的。就目前而言,大家所谓的“人体艺术”其实就是指“裸体艺术”。不用“裸体艺术”来做定义,而是用比较含混的人体艺术来定义,主要是国家特定的时代背景及文化之环境需要。我相信随着国家物质及文化文明的逐步提高,裸体艺术会逐步被大众认识、理解和接受的。认识终究是要有一个观念的更新和认识的过程的,毕竟我们才“刚刚接受了穿衣文明”,对于“裸”的文明认识及观念上仍需有一个过程。尽管他们并不矛盾。就像我们白天穿衣上班、晚上脱衣服睡觉一样,目前的我们也只是刚刚习惯了晚上才脱衣睡觉而已。

虽然有不少人认为人体是美的,但也有人不敢正视人体艺术的存在,把人体与邪恶、淫秽和性联系起来。这是一个思想观念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要提高国人的审美意识,加强对人体艺术的理解和领悟,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变观念。有的人把人体艺术和脱衣舞等色情表演混为一谈,这是十分荒谬的。

中国人对于人体艺术的态度,既没有古希腊时期人神合一的理想化精神追求,也没有文艺复兴时期强调性感与美感统一、美化人的自然属性的精神境界。中国传统美术把神韵气势、意境作为艺术的最高标准,追求“心性”的实现。

西方人体艺术中的维纳斯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地理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影响,相对于西方千姿百态的人体艺术,中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体艺术表达方式。

中西方史前人体艺术并没有多大差别,都具有女性生殖崇拜的造型观念,只是由于古希腊文化和文艺复兴以及东方文明的出现,中西方人体艺术才开始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而西方美术则在再现写实的领域发展,以真善美为准则,追求理性和真善美的统一。

各自不同的人体艺术欣赏标准,反映出不同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趋向。

发表在栏目: 文化

  近日暴发的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继续扩散,截至25日已报告600多例确诊或疑似病例。德国卫生防疫部门警告说,德国北部出产的黄瓜和西红柿可能是传染源。

  在已报告的600多例确诊或疑似病例中,有2人被证实死于这种疾病。患者主要分布在德国北部,其中汉堡和石荷州疫情最为严重,共出现400多个病例。德国负责流行病预防研究的权威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说,有140名患者病情较重,出现出血性腹泻和肾功能紊乱等症状。

  罗伯特科赫研究所说,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病例从未如此集中出现,德国近一周出现的病例数量相当于过去一年的总和,患者中三分之二是女性。

  目前还不清楚此次疫情的传染源。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怀疑,传染源可能在蔬菜中。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固体原子像研究部叶恒强院士、杜奎研究员、博士生章炜与清华大学朱静院士、于荣副教授等合作研究,利用球差校正电镜发现在Laves相金属间化合物中,位错通过反复地在上下两个不同的滑移面间来回跳跃,从而以波浪形状的路径向前滑移。这种位错滑移机制的产生归结于Laves相中不同原子层之间结合力的不同。这种特殊的变形机制将有利于解释金属间化合物在高温变形时存在脆-韧转变的特性。该研究结果已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106, 165505, 2011)上发表。
金属间化合物虽然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适合用作耐高温材料,但是它们在室温下的脆性严重地阻碍了其工业应用。这类材料要实现塑性变形,往往需要加热到很高的温度(脆-韧转变温度以上),位错才可能被激活。由于金属间化合物具有复杂和特殊的结构,位错在其中的运动不像在金属中那样简单,它们的滑移往往需要涉及几个甚至几十个原子的协调运动,而不仅仅是在某个固定的滑移面上简单的剪切过程。这样,位错滑移的区域也由一个滑移面扩展为一个滑移区域。这样复杂的过程需要通过高温的热激活降低原子间的键合,从而使得原子的协调运动成为可能。但是,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实验证据显示这个复杂滑移过程的具体步骤,以解释热激活是如何促进位错运动的。
科研人员利用球差校正电镜,在原子尺度上确定了Laves相中基面不全位错的核心结构,从而揭示了位错在一个柏氏矢量距离上的运动是由三个阶段组成的:首先,位错在结合力较弱的滑移面上以晶体学滑移的方式移动;接着,位错跳跃至另一个结合力较强的滑移面,以原子重整(shuffle)的方式实现三层原子的重新排列,从而避免了单纯晶体学滑移会造成的高能垒状态;最后,位错返回到原来的滑移面,继续晶体学滑移。由于位错在每个柏氏矢量距离的运动中都必须经历一次原子重整,因此位错的运动需要热激活的帮助才能完成。
另外,通过对位错周围的定量应变分析,研究也发现了这一特殊的位错结构周围具有异常的应变场分布。虽然利用Foreman模型计算出的位错周围的应变场分布和实验得到的大致相符,即滑移面上半部区域是压应变状态,下半部区域是拉应变状态,但是实验得到的拉应变却是一种花瓣形分布,与集中分布在位错正上方的压应变呈现非对称的形态,甚至在位错核心正下方没有任何应变分布。这种奇特的应变场分布,跟这种特殊的滑移过程导致的位错核心结构有很大关系。这也同时表明,要得到精确的位错应变场分布,尤其是在具有复杂结构的材料中,往往需要精确地确定位错核心结构。
Laves相中波状滑移机制的发现,不仅有助于理解金属间化合物的脆-韧转变,也将丰富对金属间化合物中位错运动机制的认识,同时也扩展了对于位错性质的认知和理解。自然界中很多脆性材料都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这也将预示这种波状滑移机制有可能用于解释更多材料的变形过程。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同时也得到了北京电子显微镜中心和上海超级计算中心的支持。(来源: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加拿大一项调查显示,在女性眼中,骄傲的男性最有吸引力;男性则喜欢笑容迷人的女性。
看照片
加拿大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杰茜卡·特蕾西组织两项实验。
第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找来100名志愿者,给他们看异性不同表情照片。这些表情分别是高兴、骄傲、羞愧和中性。
研究人员让志愿者从1分至9分给异性照片的吸引力打分,9分为最高分。
第二项实验中,研究人员找到不同国籍和年龄的志愿者,其中包括740名加拿大大学生和120名中间年龄为39岁的北美成年人,给他们看不同异性的照片。照片中人同样有四种不同表情。志愿者按照自己喜好打分。
存差异
统计结果显示,男性志愿者眼中,满面笑容的女性最有吸引力,平均得分超过5分;看起来高傲、自信的女性最不受欢迎,平均得分低1至2分;女性志愿者,无论年龄,都喜欢骄傲的男性。但年轻女性认为面带笑容的男性最没有吸引力。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有助解释为何女性喜欢“坏男孩”。
加拿大广播公司5月24日引述特蕾西的话报道:“总体来看,结果反映至少是西方文化中的传统观念。”
她说:“女性认为微笑的男性吸引力不大。这样看来……那些认为微笑能增添魅力的男性想法错误。”与此相反,“微笑的女性非常有吸引力,微笑是女性最吸引人的表情”。
研究报告24日由美国心理学会期刊《情绪》网络版发表。
重人品
研究人员说,先前已有研究显示微笑的女性最有吸引力,但这是首次有研究表明,男性快乐表情的吸引力不大。
研究人员尚不清楚男女差异的原因。他们猜测,笑容会让男性看起来较为女性化,缺乏“霸气”。
特蕾西说,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是否也存在与看照片时相同的偏好。
研究人员强调,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对异性表情的第一反应,这并不意味着男性在寻求与女性建立长期关系时应采取“不笑策略”。
“人们想要建立长期关系时,他们考虑的不仅是性吸引力。人品如何是一件大事,”特蕾西说,他们的研究并不是说男人不要笑。(来源:新华网 荆晶)
 
发表在栏目: 科学

5月26日出版的《自然》杂志推出专题——“疫苗”(Vaccines)。专题称,一些伟大的世界性公共卫生成果要归功于疫苗。在过去10年中,针对主要致命疾病的疫苗已研制成功,更多的疫苗也在陆续研发中,但疫苗研发资金紧张、对疫苗安全性的无根据怀疑仍在继续着。《自然》将探寻疫苗——这件21世纪医学“武器库”中的重要“武器”——所面临的社会挑战和学术挑战。
专题包括社论、新闻、特写、评论、新闻与视角、研究现状6个部分。(科学网 张笑/编译)
更多阅读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三峡工程阶段性评估专家组组长沈国舫5月26日上午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就“三峡修建后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为主题与网友交流互动。
网友静言思之向沈国舫提问表示,2010年12月底,中国工程院三峡工程阶段性评估项目组给出评估意见,称三峡工程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基本上没有超出“原论证”报告的预测范围,“原论证”报告预测的范围是多少,预测的依据是什么?
沈国舫回答道,“原论证”报告的预测范围,我们以温度为例,增温的幅度不超过0.1—0.3度,这就是“原论证”报告中所预测的范围。经测定这个结果没有超出“原论证”报告预测范围。水面增加了,水的热容量比就会增大,可能对周围气候产生影响。经过实证,取水后实测的数据表明有所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也没有超过这个范围。
交流中,还有网友提问称,为何很多专家强烈反对建三峡大坝?
沈国舫回答表示,在专家层里反对修建三峡大坝的专家并不是水利专家,而是生态专家。他们认为修建三峡大坝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会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所谓的很多专家反对修建三峡大坝的观点是错误的。在所有大工程里面,三峡工程经过最民主的的决策过程,是决策民主化的一个典范。
他说,从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修建三峡水坝这个希望,到1944年的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期间请水利专家来考察三峡的坝子,到解放以后要成立长江水利委员会,1958年要上三峡大坝,但是觉得还不成熟,一直拖到了80年代国家才要求水利部以及400多名专家讨论和论证,到1989年重新做可行性研究。最后根据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在1992年经过人民代表大会表决的形式通过了这个项目。我国的所有工程里面没有一个项目是像三峡大坝这样经过几十年的酝酿、探讨、论证和可行性研究的。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44 页,共 8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