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科学家发现,恋人的照片有减轻疼痛的功效

  近日,研究人员发现,恋人的照片可以减弱大脑中疼痛处理区的活动,起到类似于扑热息痛片或者可卡因等麻醉剂的作用。

  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了证明情感依恋和减轻疼痛有关的直接证据。在研究中,研究人员在热恋中的学生皮肤上进行不同程度的烧灼刺激,要求他们集中精力看他们恋人的照片,同时用磁核共振成像拍摄了他们大脑的活动情况。

  神经系统科学家贾雷德雅戈尔发现,平均来说,这些学生的疼痛感降低了36%到44%,而强烈的不适感减轻了约13%。在一项发表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上的研究中,博士后学者雅戈尔说:“疼痛感的减轻与大脑皮质上层有关。“爱情的镇痛作用更多地和奖励中枢有关。奖励中枢会告诉大脑将当前的行为继续下去,这说明我们不一定只能依靠药品来镇痛。人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奖励,而不需要承担药品的副作用。”

  在一个独立研究中,心理学家研究了25位女性和她们的男朋友,这些恋人交往的时间都超过了6个月。研究人员让这些人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尖锐的刺痛感。在不同的疼痛刺激中,研究人员要求她们握着男友或是一位陌生男人的手,与此同时男人们都藏在帘子后面。

  而在其他的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这些女性在承受疼痛的同时,看着她们的男友或是一名陌生男子的照片。

  该研究是在加州大学进行的,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女性在握着她们恋人的手时,疼痛感明显减轻了。但是令人惊讶的是,看着她们恋人的照片也能起到同样的镇痛效果,不过如果对方是个陌生男性,则无论是握手还是看照片,效果都远不及此。(崔旭燕)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研究人员发现,一些温和的运动方式,例如走路,就可增加人的大脑体积并改善记忆。


走路是一种免费的神奇的人体自我修复过程,对每一个人都切实可行,既简单又直截了当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高级研究员Arthur Kramer 表示:“只是普通的走路,就可以把你的生物钟回拨2年,你就能极大地增进你的记忆和大脑健康”。

  据科学家介绍,大脑的海马区在年老时大脑容量会剧烈的下降,每年下降幅度达1%至2%。在脑容量下降的同时,脑细胞萎缩并终止脑细胞间的联络,脑神经递质——脑细胞用于联络的蛋白质也会减少,年龄因素会导致众多变化从而降低记忆和认知等各方面的能力。

  但是,神奇的人体自我修复能力,却能让这种下降的趋势停止,通过科学实验,科学家发现走路也能“修复大脑”。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120位年龄在50岁至80岁之间、喜欢久坐但仍健康的老人。将他们随机地分为两个组,第一组为锻炼组,每周走路3次,每次 40分钟;而对照组仅进行伸展运动和简单调理。研究人员在分组锻炼之前的六个月及一年后,扫描这些参与者的大脑,对比参与者在一段时间里其大脑各部分尺寸的变化,他们发现相对于伸展运动和调理组,海马区尺寸的减小(接近于老年人口的平均减小程度),“走路锻炼组”的海马区的平均尺寸确实增大了。此外,科学 家还测试了参与者的BDNF蛋白质水平,BDNF水平高与海马区尺寸和记忆增加有关,他们又测试了参与者的空间记忆力,空间及方向方面的记忆,包括航行的能力。

  科学家发现随着海马区尺寸的增大,这些老人的空间记忆力得到改善,BDNF水平也提高了。而且最新的数据也表明,锻炼越多越刻苦,对健康和大脑的改善就越多,大脑海马区的尺寸增加也最大。那些尽了更多的力,并运动更多的人的健康倾向更好些,大脑记忆的改善也更大些。

  科学家表示,走路是一种免费的神奇的人体自我修复过程,对每一个人都切实可行,既简单又直截了当,建议人们多采取走路这些能自我修复的运动。虽然目前还没有找到这种神奇修复能力的根本原因,但是科学家希望通过对“走路”的研究,揭开更多的人体自我修复秘密。该项研究结果刊登在2月1日发表的《自然传播》杂志上。(嘟嘟)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已经注意饮食和锻炼,为什么瘦不下来?意大利研究人员说,屋子里太暖和以及夜间缺乏睡眠可能是导致人们发胖的重要因素。这一研究的论文由最新一期《国际肥胖症杂志》发表。

  低温下更易燃烧卡路里

  都灵大学西蒙娜·博及其研究小组6年间随访上千名中年人,发现与那些居室温度在秋天和冬天不超过20摄氏度的人相比,生活在更暖和房间里的人发胖几率翻番。

  为何室内温度能够影响身材?美国亚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营养与肥胖研究中心主任戴维·艾利森说,人体为保持体温稳定,会燃烧更多卡路里。因此,住在稍冷房间里的人,身体消耗的能量更多,不容易积累脂肪。

  常下馆子肥胖几率增大

  都灵大学研究小组发现,睡眠同样与发胖几率相关。他们的研究显示,每睡一小时,发胖几率下降30%。即使排除平时活动强度和看电视时间等因素,所获结果仍然相同。艾利森说,睡眠习惯属于生活方式的一种,人们可以调整睡眠,实现控制体重的目的。

  先前多项研究证实,超重与长期缺乏睡眠相关,每晚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的人超重几率更大。一种解释是,缺乏睡眠会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导致肥胖。另一种解释是,缺少睡眠的人为保持充沛精力,会多吃多喝。

  西蒙娜在论文中写道:“引发肥胖和糖尿病的因素中,有一些人们相对研究较少,譬如缺乏睡眠、室温过高、久看电视、常外出吃饭、使用空调以及服用抗抑郁及精神病治疗药物。”西蒙娜说,每周下馆子次数越多,肥胖几率越大。另外,饮食中摄入纤维少的人容易血糖过高。(荆晶)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2月28日消息,均衡的饮食习惯和一些适当的健康食品摄入对人体的健康都是有好处的。根据一项研究显示,适量吃一些坚果类食品,由于其中富含的营养及天然抗氧化剂成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风险。


坚果类食品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风险

  据国外媒体报道,坚果类食物中特别富含一种被称为伽马维生素E(gamma-tocopherol)的抗氧化剂成分,该项研究显示人在食用诸如山核桃等食品后的8小时内这些成分都会发生影响。研究人员对16位男性和女性志愿者进行了分析,他们分别被要求食用山核桃,核桃混合饮品和普通食物,结果发现核桃类食品对于减少人体血液中的“坏”胆固醇有着积极的影响。

  领导这项研究的是加利福尼亚洛玛连达大学(Loma Linda University)的艾拉-(Ella Haddad)。艾拉表示,这些抗氧化剂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并且具有对一些疾病的预防作用。这种保护能够防止比如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目前该项研究的结果已经发表在了美国《营养学期刊》(Journal of Nutrition)中。

  最新的研究证据显示,坚果类食物能够促进健康。核桃帮助降低胆固醇,杏仁和富含硒的巴西坚果能够预防某些癌症。艾拉表示,过去的研究表明山核桃中富含抗氧化素,而这项研究显示了这些抗氧化剂的确能较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并且能通过母乳喂养来对婴儿产生积极作用。

  (科学网-kexue.com 大平)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首批教改实验班46名新生已到校报名●学费全免,每人每年可获1万元奖学金

  南方日报讯 (记者/罗莎) 历经近四年的孕育筹备,南方科技大学于今天正式开学,首批教改实验班的46名新生已悉数到校报名,并将先在广州开展为期2周的军训,再开始上课。

  记者了解到,为了迎接首批教改实验班的同学,南科大做了精心准备。南科大派出校车到深圳机场、各火车站、汽车站迎接同学和家长。同时,在报名处南科大为每名学生留影纪念。

  据统计,在46名新生中,深圳学生共有11名。记者在报到现场见到了福田耀华实验学校超常班13岁的王嘉乐和14岁的范紫藜;新生中女生14名,男生32名。

  记者在公寓楼内发现,宿舍条件不错,每个房间均配置了挂式空调,还拥有独立的洗手间和阳台。而楼层内均设有公用室,内设冰箱、电视机、微波炉等等电器。

  据了解,本学期南科大开设的科目有数学、物理、计算机、英语、工程,还有中国文化、体育课等文体课程。按照南科大的计划,每个学生都会依托一个研究所,在研究所完成专业和研究。到今年9月,将建成物理、化学、工程、语音等5个实验室。

  按照学校的通知,学生住宿要按照标准缴费,但学费则全免,而且每名学生每年可获得1万元奖学金。新生新学期开学时只需交纳500元的教材费和1200元的住宿费,以及120元的床上用品费。

  据了解,南科大首批46名新生的来源有两方面:一是去年报考了中科大少年班,上了一本线但没有被中科大录取的学生;二是全国向往南科大的高三学生,以校荐或者自荐的方式申请,经过筛选参加南科大的自主招生考试。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科学网(kexue.com)讯 3月1日消息,灵长类动物是人类的近亲,在进化的过程中它们与人类发生了分歧,它们的一些行为有时令人难以捉摸。近日,科学家找到了雄性卷尾猴(capuchin monkey)为何将尿液涂裹在身上原因。


研究发现雄性卷尾猴将尿液涂抹在身上的行为是为了吸引单身的雌性卷尾猴

  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发现雄性卷尾猴将尿液涂抹在身上的行为是为了吸引单身的雌性卷尾猴。据研究人员介绍,雄性成年卷尾猴身上的尿液会散发出男性气息,能够引发雌性卷尾猴的一系列脑部活动。

  早前也有关于这类的研究,当时科学家想通过对尿液的检测而得出结论,结果并非得偿所愿。早前科学家还猜测这种行为能帮助卷尾猴保持体温或者是能便于猴子间的区分。

  美国德克萨斯州三一大学(Trinity University)的心理学博士金伯利(Kimberley Phillips)教授一直在从事有关灵长类动物生物学与神经学基础行为的研究。他发现当附近有雌性卷尾猴时,雄性成年卷尾猴会增加身上涂抹的尿液比例。

  于是他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金伯利博士使用了磁共振成像技术来扫描雌性卷尾猴的大脑。当雄性卷尾猴的尿液气味被雌性"捕捉"到时,雌性卷尾猴的脑部活动会变得活跃起来。这证实了雄性成年卷尾猴将尿液涂裹身上是为了吸引雌性卷尾猴。该项研究刊登在了最新的美国灵长类动物学杂志(Journal of Primatology)上。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雄性成年卷尾猴的尿液中会掺杂着较高浓度的睾丸激素,以便让雌性卷尾猴能检测到它的气味。卷尾猴生活在南美洲中部,猴群内的雄性个体多于雌性,一般以雄猴为群体的首领。另外,睾丸激素浓度影响着雄性成年卷尾猴在猴群的地位,往往浓度越高的雄性地位也就越高。

  金伯利教授表示,雌性卷尾猴能用大脑区分出成年雄性卷尾猴和小卷尾猴的尿液,这也许是猴群中异性沟通的一种方式。

  (科学网-kexue.com 水离子)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中新网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工程院28日在北京发布其完成的《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说,中国加速发展核电是必要的、迫切的,积极发展核电是中国能源的长期重大战略选择。

经过两年论证研究,《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核能专题组形成广泛共识,提出多个研究结论:

——加速发展核电必要且迫切。核电是成熟的、可以批量化建设的能源,是满足中国能源发展需要的现实途径。加快核电发展,也是解决中国能源环境污染,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中国要增强参与核能国际市场竞争力;建成足够安全、经济性好、技术先进的协调发展的核能工业体系;建成核燃料供应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核燃料循环工业体系。

——2020年核电总装机规模可能实现达到7000万千瓦目标。中国已掌握二代改进机型的核心技术,在设计、设备制造、建造安装、核安全监管、项目管理、核燃料供应、电站营运等各个方面都己基本具备产业化发展条件。2020年、2030年和2050年,核电总装机规模将分别达到7000万、2亿、4亿千瓦,核电装机占电力总装机比重分别为4.6%、10%、16%,核发电量占总电量比重将分别达7%左右、15%、24%。

——铀资源不是中国核电发展不可克服的制约因素。中国是铀资源较丰富的国家之一,己经探明了相当量的铀资源,并有较大发展潜力。目前国内勘查投入十分不足,只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国内勘查,可提高中国铀资源保障能力,还可统筹安排,在国际市场上获得铀资源。同时,加强核燃料后处理和快中子堆的研究,实现铀钚再循环复用和快中子堆核燃料增殖。

——中国核电装备能力国产化的格局已经形成,二代改进机型设备供应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实现三代机组装备制造的国产化能力也指日可待。

——核能发展技术路线走“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发展道路。2020年前,在尚未掌握第三代技术之前继续建设二代改进机型压水堆,在三代核电具备产业化发展条件后,尽快实现由二代改进为主向三代过渡;2035年初步具备能增殖核燃料的快堆核能系统产业化发展的条件,发展高温气冷堆及其高温应用技术,向高温制氢等非电应用扩展;开展核聚变基础研究和应用方向的探索研究。

——核燃料循环技术路线和政策。2025年开始由开式循环向闭式循环过渡,2035年开始向快堆增殖燃循环转变,逐步实现增殖核燃料、核燃料供应可持续、高放废物分离-嬗变、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

——核电建设布局政策。大力堆进内陆核电建设,要遵循“不争论、往前走”和“不折腾”原则,二代加核电站可在沿海和内陆继续建,同时加快三代技术引进、消化和再创新,经过实际运行、考验和经济评估后,尽快开始批量建设第三代核电站。(完)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今年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在微博上引起巨大关注。

  为了能更有效地对流浪乞讨儿童实施救助,于建嵘提出了建立实体机构的想法。经人牵线,于建嵘与保定市红十字会取得了联系并当面沟通。如果一切顺利,一家名为“博爱(保定)童话园”的救助机构将在保定成立。

  酝酿成立乞讨儿童福利院

  2月25日,于建嵘前往保定,与保定市红十字会的负责人讨论筹建一个“完全公益的儿童福利院”的事宜。根据于建嵘微博上的说法,这家福利院“主要是救助乞讨儿童,让孩子的心身得到康复并获得基本的教育”。

  对于于建嵘的想法,保定红十字会方面很感兴趣。作为保定市红十字会的专职副会长,韩雅一直关注“乞讨儿童”的话题。在她看来,建立实体机构,“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乞讨儿童的(救助)问题。”

  双方一拍即合。翌日,于建嵘便向保定方面起草了相关报告。同时,他还在微博上发起了投票,请网友为福利院取名。

  “壹基金”设立专用账号

  救助机构的筹建工作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保定则是第一个与于建嵘达成初步意向的城市。“保定红十字会非常支持,于(建嵘)老师也很高兴。”王强说。

  王强是河北大学新乡村建设研究中心的特聘研究员,多年协助于建嵘进行调研工作。建立救助机构,选址是一方面,资金的筹集更是重要的工作。“主要是通过社会募集方式,主要包括社会名流、大企业家等。”王强说。

  2月19日,“壹基金”儿童救助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这也会对我们的救助机构有所帮助。”王强说,“总而言之,需要更多人的帮助,才能把这个救助机构建立起来。”

  保定红十字会态度积极

  两天来,保定方面的筹建工作也在紧张进行。“首先要得到政府的批准。”昨日中午,保定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韩雅在自己的办公室整理相关的材料。

  在韩雅看来,在保定建立乞讨儿童福利院“是很合适的”,“因为保定离北京、离众多大企业很近,也就是说,在募集救助资金方面更方便一些。”

  昨日上午,保定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选址的工作。

  众多网友为福利院取名

  目前,请众网友为福利院取名的投票结果已出,“我们第一个救助乞讨儿童的实体机构就叫‘博爱(保定)童话园’。”于建嵘在微博上说。文/本报记者乔林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摄于广西西大明山保护区的冠斑犀鸟(毛虫摄)
广西西大明山保护区的冠斑犀鸟

  一个名为“G-Trace绿足迹”的自然人文报道团队,在广西拍摄到冠斑犀鸟并录到清晰的鸣叫资料,对研究与保护这种十分稀有和濒危的鸟类具有很大帮助。

  犀鸟是大型热带鸟类,在中国有5种,仅分布于西南边陲,都比较珍稀罕见。广西仅有冠斑犀鸟一种,但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广西西南地区几乎都有冠斑犀鸟分布。由于栖息地不断被蚕食,猎杀行为屡禁不止,冠斑犀鸟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目前广西确切知道有冠斑犀鸟分布的地区仅限南宁西南的西大明山自然 保护区,野生数量由之前的上千只急速下降到不足50只。

  由于冠斑犀鸟的配对几乎是终身制,因此也被冠以“爱情鸟”的美称。但猎杀一只相当于毁灭一个家庭,现在,冠斑犀鸟的雌雄比例严重失衡,种群数量继续下降中。

  此次绿足迹团队与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野外工作数天,终于找到冠斑犀鸟,十分不易。研究冠斑犀鸟十多年的南宁市动物园高级工程师阙腾程说:“在极大的捕杀压力下,冠斑犀鸟十分怕人,之前在该地区的多次考察均未获得完整的影像和清晰的声音资料。这次野外实拍的照片对于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和科 研机构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公众关注这个物种及栖息地的保护。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科学网(kexue.com)讯 2月25日消息,近日,美国犹他州境内发现一种恐龙新物种,它具有强壮的腿部肌肉。科学家认为这种恐龙利用强壮的腿部肌肉可以踢赶同类或者抵御掠食者。


幼年体恐龙仅是成年体的三分之一,估计其质量仅有200公斤,体长约4.5米

  据国外媒体报道,这种新恐龙的学名为“Brontomerus mcintoshi”,或被称为“雷腿龙”,是由一支美国和英国科学家小组发现的。雷腿龙是一种属于蜥脚类恐龙的长颈恐龙,该物种还包括梁龙和腕龙,它们 生活在1.1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很可能它们与恐爪龙、猛禽龙等恐龙发生过激烈战斗。

  研究人员在犹他州东部一处采石场发现两具雷腿龙骨骼化石,分别是成年体和幼年体。古生物学家猜测较大体形的成年体是幼年体恐龙的母亲,成年体恐 龙重量大约6吨,相当于体形较大的大象,体长达14米,腿部长2米。幼年体恐龙仅是成年体的三分之一,估计其质量仅有200公斤,体形相当于矮种马,体长 约4.5米。目前,这项最新研究发表在《波兰古生物学报》期刊上。


雷脚龙利用强壮的腿部肌肉可以踢赶同类或者抵御掠食者


研究人员在犹他州东部一处采石场发现两具雷腿龙骨骼化石,分别是成年体和幼年体

  科学家表示,雷腿龙是蜥脚类恐龙家族中拥有最强壮腿部肌肉的成员。伦敦大学学院地球科学系研究员泰勒(Mike Taylor)说:“雷腿龙是一种十分吸引人的恐龙,这对于我们是一项令人兴奋激动的考古发现。当我们发现它外形奇特的臀部骨骼时,便意识到这将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项研究,最终研究证实它们可能是‘踢腿高手’,以此抵御掠食者,或者出现在两只雄性在争斗异性配偶时发生的战斗。”

  (科学网-kexue.com 凹凸曼)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83 页,共 1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