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国际水资源问题专家22日说,从长远来看,气候变化及所带来的气温升高可能导致阿尔卑斯山地区缺水。

  阿尔卑斯山地区拥有大量冰川、山泉,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都降水充沛,因此拥有十分丰富的水资源。但近日在奥地利东部城市格拉茨举行的国际水资源会议上,专家们发出警告说,气候变化有可能会使阿尔卑斯山地区由富水变为缺水。

  奥地利施泰尔马克州水源经济部部长约翰·韦德纳说,在2003年,一向湿润的阿尔卑斯山东部地区,包括施泰尔马克州突然发生干旱,这是大自然的警示,要求人们在控制气候变化方面“必须有所作为”。

  专家的担心也得到了统计数据的支持。观察数据显示,伴随着当地气温升高,在阿尔卑斯山位于奥地利境内的部分,过去100年降水量持续下降,地下水补给量减少了25%,导致当地山泉数量明显减少。

  为了更加准确地预测气候变化与阿尔卑斯山水情的关系,欧盟正在执行一项名为“阿尔卑斯山缺水”的科学调查项目,对阿尔卑斯山的水源储量、环境温度、水温以及地下水位等进行观察,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发表在栏目: 自然


9月号封面

  体现在每期封面标题上的题材,都是经过不断地细化、筛选、调整和打磨出来的,而最终能够被当作候选封面的图片,又大都涵盖着重点文章让人心动的某一个瞬间。

  比如这张表现天山林线的图片,浓缩的就是卷首语长卷里提到的这种气势连绵的中国大景观。画面上裸露出来的褐色,就像是被西北劲风吹皱的天山肌肤,浑厚而苍凉,但是那些分布在褶皱之中密密匝匝的针叶林,则分明昭示着葳蕤的生机。这是在天山山脉最常见的景观差异。由于横亘在新疆中部并把新疆分隔成了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所以天山除了给南北疆带来明显的自然环境差异外,它自身也由于南北坡面临的降水和气温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山地自然景观。相对于受到干热气候强烈侵扰、植被以灌木为主的南坡而言,从西边过来的暖湿气流,为北坡带来了丰富的降水,最终使这里的土壤和植被都得到了充分发育,形成了柔软和坚硬交织的奇异自然。

  同样出自新疆的美景图片,还有这张和田河。作为昆仑山北坡最大的河流,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部的和田河拥有玉龙喀什河与喀拉喀什河两个重要的源头。而这张图正是和田河的主流玉龙喀什河。积雪融化形成的清澈流水,不断穿谷夺地向着与喀拉喀什河汇合的地方奔流,它们借助昆仑山脉的洁净高远,在所经之处留下了灵动的山水胜景。

  而偏重人文的两张图,传递出的却是另外一种气度。比如这张图片表现的是东汉金棺(整石凿成的石棺,以雕有画像者最为尊贵)雕像内容,在柔和的光影之中,一个曲裾深衣的汉代女子倚门而立,眺望着家人归来的方向,真实生动的神情几乎可以感知。看到这样古拙而又充满质感的雕像,让人恍惚觉得历史还没有走远。

  最后这张光怪陆离的图片是足以让人震撼的,因为它不是中国城市里被霓虹灯照亮的污水河道,而是巴黎的下水道。它在巴黎城的地下数十米处,跟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的2300多公里的下水道系统一起,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又有纯净空气的“地下宫殿”,百分之百地履行着对城市废水和雨水的处理。同时它也是一种景观,接待着游人的艳羡。

  我们的国度缺少这些雄伟的地下工程,但是却拥有像那幅林线图片展示的宏大景观,同时它也是本期卷首语重点展示的画卷,所以用它来做封面,是最合适不过的选择。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以色列希伯莱大学医学研究所的宇瓦尔-道尔教授与耶路撒冷哈达萨医学中心和罗彻制药公司的科学家合作发现了促使β细胞再生的生物机理,这一发现有助于开发出治疗Ⅰ型糖尿病的药物。

  实验中,研究人员摧毁了成年实验鼠80%的胰岛素生产细胞,使之呈现出糖尿病症状。与对照组实验鼠比较显示,患糖尿病实验鼠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明显升高并产生出大量新的β细胞,表明葡萄糖水平与β细胞再生有关。

  进一步研究发现,细胞中一种可感应葡萄糖水平的酶——葡萄糖激酶在触发β细胞再生中有重要作用。当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增加时,它会告诉β细胞进行更新。研究显示,β细胞对葡萄糖感应能力很强,当探测到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增高时,会发出信号启动β细胞再生程序。这是科学家首次发现β细胞再生与葡萄糖激酶水平的关系,据此人们或许可以开发出对葡萄糖激酶进行调节的新药,或诱导β细胞再生的其他途径和方法。

  Ⅰ型糖尿病是因异常免疫反应杀死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而导致的一种疾病。如果缺乏胰岛素,人体将无法把从食物中摄取的葡萄糖转化为能量,故Ⅰ型糖尿病患者必须每日注射补充胰岛素,否则葡萄糖在血液中积累可导致多种严重后果。这一突破为Ⅰ型糖尿病患者带来了希望。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水焚葬公司创始人山迪·苏利文站在尸体液化机器旁,他声称这种机器是“卫生的,经过消毒的”水焚葬公司创始人山迪·苏利文站在尸体液化机器旁,他声称这种机器是“卫生的,经过消毒的”
绿色环保?这种液化机器可以在不到3小时内彻底液化一具尸体,而且使有害气体的排放量达到最低限度  绿色环保?这种液化机器可以在不到3小时内彻底液化一具尸体,而且使有害气体的排放量达到最低限度

  北京时间9月20日消息,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家殡仪馆最近推出了一项新服务:尸体液化。他们希望这一服务能给死者带来除了埋葬和火化之外的第三条选择。

  这种不锈钢机器能在不到3小时的时间内将一具尸体完全液化,变成某种“蜜糖般的棕褐色液体”。随后,这些液体将被倾倒进城市排污管道。液化处理后剩余的死者骨骼残骸则可以提取出来交由其家人保留,这和火化方式很类似。

  根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报道,水焚葬(Resomation)这一英语单词源于希腊语中的“resoma”,意为“躯体的重生”。这被认为是一种相对于土葬或火化而言更加环保的尸体处理方式。而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安德森-麦克奎尔殡仪馆也几乎同时地推出了尸体水焚葬的服务,这一时间仅比佛罗里达成为美国第7个核准此项服务的州晚了数天。目前他们正准备在接下来的数周内尝试提供数例此种服务。

  这种碱水解设备最早是由英国格拉斯哥的水焚葬公司提供的,他们将尸体放入一个充满水和氢氧化钾的容器中,随后加压并加热至180摄氏度,保持2.5~3小时。这样做的结果是尸体被分解,产生少量的绿灰色液体,其中的成分是氨基酸,多肽类,糖分,盐分以及柔软的,呈多孔状很容易压碎的骨骼残骸。随后,这些骨骼遗骸便可以被移交给死者的亲属留作纪念。至于这些液体,可以让它重新融入生态系统循环,运往纪念公园或森林中,或者直接排放入城市下水管道。

  水焚葬公司创始人山迪·苏利文(Sandy Sullivan)说:“让我们面对它——没有什么离开的方式是漂亮的。你的躯体只能变成灰烬和骨骼残骸,不管你用火化还是液化手段,得到的都是一样的结果。”他说:“当你站在火化炉前,感受到那烈焰和高温,你会感觉那是很残酷的。而当你站在水焚葬炉前,这里是非常安静的。处理器采用不锈钢制成,经过卫生消毒。这看上去更加体面一些,死者的身体将被很快分解。”

  苏利文继续说到:“我们所采用的方法其实和自然界细菌分解尸体的办法是一样的,只是在自然状态下这种过程需要数月的时间,而我们将它缩短到了3小时之内。”

  根据报道,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殡仪馆在接受了19例水焚葬法殡葬服务之后停止了该项目,因为俄亥俄州没有核准这种服务。

  水焚葬公司宣称这种新方法可以减少尸体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达35%,并且防止汞污染,这主要是死者镶牙的物质,会在焚化时释放出来。而一位科学家也告诉BBC记者说,将尸体分解后的液体倾倒入城市下水管道是绝对安全的。目前英国政府正在认真考虑核准在本国提供这项服务。(晨风)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昨日在我省隆回县羊古坳乡,由“杂交稻之父”袁隆平研制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已经开始收割,亩产有望突破900公斤——这是世界杂交水稻史上之前尚无人登临的一个高峰。昨晚8点半,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产业处处长彭既明电话告诉记者,具体结果大概今天能知晓。本报记者曾鹏辉长沙报道

  天气原因,不能现场公布亩产量

  昨天,国家农业部召集各省杂交稻专家来到隆回县羊古坳乡雷锋村,现场组织指导对袁隆平院士研制的“Y两优2号”超级杂交稻进行收割验收作业。专家组首先对18块试验田共107.9亩的超级杂交稻田进行现场随机抽签验收,分别抽取出2、5、8号试验田进行现场人工收割,然后在田间就进行打谷脱粒,脱粒完成后再将稻粒筛选干净,最后进行水分检测与称重。

  由于昨日天气不晴朗,无法就地晾晒测重,不能在现场得出结果。专家组将采取相关措施测准产量,然后提交数据给农业部。

  早在2007年,隆回县就开始实施超级稻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和“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项目,2009年“Y两优3218”平均亩产达到856公斤,2010年“广占63S/1128”平均亩产达到874公斤,今年继续在羊古坳乡雷锋村种植107.9亩“Y两优2号”,据理论测产,有望实现亩产900公斤目标。

  9月14日,袁隆平亲自来到隆回试验田基地,查看超级稻生长状况。他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信心。

发表在栏目: 科学
IBM已经与胶水制造商3M合作,联合打造用来“叠加”100层硅片,制造速度比现在快1000倍的处理器
IBM已经与胶水制造商3M合作,联合打造用来“叠加”100层硅片,制造速度比现在快1000倍的处理器
放在叠加芯片之间的一个高级粘合剂球,它令100层芯片叠加在一起,而不会因为过热烧坏逻辑线路
放在叠加芯片之间的一个高级粘合剂球,它令100层芯片叠加在一起,而不会因为过热烧坏逻辑线路

  北京时间9月19日消息,电脑制造商IBM已经与一个胶水专家合作,利用胶水把一层层芯片粘在一起,研制 “摩天楼(skyscraper)”电脑。它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令手机和PC的速度提高1000倍。这种产品有望在2013年上市。

  3M公司还生产用于航空航天业的耐热胶水、粘合剂和胶带,但是它与IBM联合研制的这种高科技胶水,事实上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能否向前迈进一大步的关键步骤。现在把芯片垂直叠加在一起的技术——3D封装面临产品过热等问题。新型胶水应该让叠加在一起的芯片具备良好的导热性,确保逻辑路线不会因过热而烧毁。该研究打算制造由100层芯片组成的商用微处理器。

  研制这种新型芯片的关键,是寻找可以把超过100层芯片粘贴在一起的方法。当前的芯片粘贴技术被形容成就像用糖霜把蛋糕片一层层粘贴在一起。3M的市场经理迈克-鲍曼说:“在把电脑芯片粘贴到印刷电路板上时,会把这种材料放在芯片下面,我们这样做的一部分原始,是借助胶水把热量从‘夹心饼’的边缘导出来。我们的胶水会把热量更均匀地分配到所有芯片,而传统芯片虽然只有1到2层,但是一旦你把芯片叠加在一起,温度过高问题就会变得非常严重。”

  IBM研究部副总裁伯尼-梅尔森在声明里说:“现在的芯片,包括那些具有3D封装技术的芯片,事实上仍是2D芯片,它们拥有非常平坦的结构。”迄今为止,大多数计算机能力的提升都是受到科学突破的驱使,科学家通过这些新突破,可以在更小的芯片上雕刻更小的电路。这种新型“3D”方法能够大大提高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速度。他说:“我们的科学家打算研发一种材料,我们通过它可以显著提高电脑的能力。我们认为我们能够实现这个目的,创造出新型半导体,它的速度更快,能耗更低,是平板电脑的理想之选。”

  3M公司生产的用于高科技产业的其他胶水,被应用在太阳能和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环境,例如木匠业。两家公司还未考虑公布这项新技术的确切日期,但是据消息人士说,它可能最早会在2013年上市。(孝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厦门鼓浪屿

海南三亚

  "十一"黄金周小长假将至,你是否已经做好出游计划,给自己整年的紧绷心情放个假?观碧水长天、享名山秋色!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原生态之美吧!

  网友们在网络上自发评论,基于全球2000万用户的真实点评,温馨巨献"十大黄金周国内游佳地"推荐。

  1.厦门鼓浪屿

  位置: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鹿礁路6号

  推荐:浪漫小资二人世界

  鼓浪屿适合两个人,特别是情侣游玩。到鼓浪屿,一定要在岛上住上一夜,欣赏鼓浪屿独特的夜景。漫步在岛上,在灯光摇曳里,探索一家家富有小资情调的小店。偶尔,坐下来一杯鲜榨果汁或是店家特制的点心,那滋味啊,简直叫人流连忘返!

  2.三亚亚龙湾

  位置:海南省三亚市田独镇六盘路附近

  推荐:阳光沙滩热情之旅

  还记得电影《非诚勿扰2》吗?取景地之一的三亚。去过三亚才见过国内为止看过最美的海,到了亚龙湾踩在脚下的就叫沙滩。蓝天、阳光、细沙滩,你还能想到再浪漫的事情与ta一起吗?不需要言语,傍晚十分来这里慢慢走一走,感受时光就在这一刻静止的感觉。

  3.凤凰古城

  位置:湖南省凤凰县凤凰县境内

  推荐:温婉秀丽水乡古城

  每天一杯清茶,几代小零食,安静的坐在客栈的小平台上,看吊脚楼,看沱江,看每一片砖瓦,微笑着面对坐在游船上的游客的相机--在别人的风景里看风景,体会苗家、土家人的别样慢生活!

  4.杭州西湖

  位置: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湖风景区

  推荐:风情万种的西子湖

  休闲、让心神游的好地方,仿佛置于画中,闭眼就能感觉到天堂人间的味道,最喜欢城市喧哗与美景悠然的交融,可以让人享受都市人烟的同时又能体会心的纵情恬静。

  5.丽江泸沽湖

  位置:云南省丽江市距丽江300公里

  推荐:幽蓝澄澈、碧波如镜的高原湖泊

  碧水凝波玉,扁舟听船歌,这是一个适合流浪、发呆、调整身心的地方,一切的节奏好像都慢了,非常适合住上一个星期慢慢体会。

  6.阳朔遇龙河

  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

  推荐:如诗如画慢生活

  本来桂林因漓江而著名,但是漓江人多,船多,不够静谧。去遇龙河则不同,驾车穿行,小小的河两岸可以看到美丽的喀斯特地貌的山峦,河里就飘着几个小竹筏,非常安静,非常美。神仙一样的境地,特别是躺在竹伐上享受美丽的山水景色,好不写意。离开繁华的都市,去享受一下自然的恩赐吧!

  7.九寨沟

  位置:四川省九寨沟县境内

  推荐:神奇的九寨,梦中的天堂

  九寨沟的精灵在于水,正所谓:"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九寨是我去游览过的地方里最最喜欢的,真的好像童话世界一样,景色太美了,不虚此行,山那么绿,绵延着,水那么清澈见底,让人心情特别放松,让心特别开阔。去一次都觉得不过瘾,有机会一定要再去几次。

  8.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位置:湖南省张家界市

  推荐:奇山秀水张家界

  我是去年七月份去的,对于早有耳闻的张家界我终于目睹到了她的风采,柔媚中不缺乏阳刚,自信中不缺乏内涵,游来让你感觉如读朱自清的散文,徐志摩的诗。此生不来张家界一次不知道祖国山河好,非常震撼!

  9.大理古城

  位置:云南省大理市境内

  推荐: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城楼宏伟,风光秀美。

  美丽古老的大理城∶给人一和壮丽古扑有着很神奇神秘的感觉,段家王国统治了并创建了这个大理国,大理古城就国都,大理国的臣民大都是白族,走进大理城让人感到了他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有种还朴归真的美感,耳边还不时响起战马奔腾武士打斗的声音,武侠小说中的段王爷、段玉又出现在眼前,他们的武学绝技使人感叹!

  10.拉萨布达拉宫

  位置: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北京中路宫前巷35号

  推荐:神秘的高原圣殿

  非常美的地方。站在门口,拉着自己最爱的人的手,感受着久远的文化和神圣。以吨计算的黄金和宝石堆砌而成。酥油和香的味道飘散在每个角落。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再去。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洋流示意图

  日本气象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青山道夫等人组成的研究小组14日公布了福岛核电站事故中释放的铯137在太平洋的流向预测图。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14日于札幌市举行的日本地球化学学会上,日本气象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青山道夫等和日本电力中央研究所组成的研究小组预测称,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中流入大海的放射性铯137在随日本暖流向东扩散后,将会沿顺时针方向在北太平洋中循环,20至30年后回到日本沿岸。

  此外,估计直接排入海内的铯137到5月底为止有3500太贝克(TBq),而排入大气中后又落入海中的铯137则有10000太贝克,总量为13500太贝克。研究小组通过海水中检测出来的浓度等数据计算了铯137流出量,结果是东电公布数据的3倍以上。这大约是过去的核试验残留在北太平洋的放射性物质的百分之十几。

  青山以核试验后检测出的放射性物质的数据等为基础,分析了本次事故中流出的铯137在海中的扩散情况。从福岛县附近海到北太平洋,铯137将在较浅的、水深200米不到的海水中向东扩散。从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到西南方向,铯137会在400米深的海水中流动。部分会在菲律宾附近海域随日本暖流北上、回到日本沿岸。

  经过菲律宾附近海域后,部分铯137会通过印度尼西亚和印度洋,40年后到达大西洋,另一部分则会沿赤道向东,在太平洋东端越过赤道后,在赤道以南地区向西流去。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乔”在浴缸里滚来滚去,享受自己的洗浴时间。这段影像在1967年拍摄,最近才被多媒体公司British Pathe公布  “乔”在浴缸里滚来滚去,享受自己的洗浴时间。这段影像在1967年拍摄,最近才被多媒体公司British Pathe公布
这只可爱的大猩猩准备擦洗身体,另一只年幼的灵长类动物藏在浴缸后面这只可爱的大猩猩准备擦洗身体,另一只年幼的灵长类动物藏在浴缸后面
“乔”是一个喜欢搞恶作剧的小家伙,喜欢在浴缸里蹦蹦跳跳,弄得水花四溅“乔”是一个喜欢搞恶作剧的小家伙,喜欢在浴缸里蹦蹦跳跳,弄得水花四溅
“乔”摆弄水龙头,似乎想拧出水来解渴“乔”摆弄水龙头,似乎想拧出水来解渴

  北京时间9月16日消息,痛痛快快地洗一个澡能够让人放松身心,将所有烦恼和不快一扫而光。与所有同年龄的小宝宝一样,1岁大的大猩猩“乔”也有自己的洗浴时间。在浴缸里,小家伙显得非常兴奋,把洗澡水弄得到处都是。

  这只可爱的灵长类动物似乎非常喜欢洗澡,在饲养员将它放进浴盆之后,小家伙总是兴奋的滚来滚去,一副很享受的样子。在英国多媒体公司British Pathe公布的新闻影片中,“乔”在浴缸中快乐地嬉戏,弄得水花四溅,兴奋的不得了。这段影像于1967年在爱尔兰莱斯特郡的特瓦克劳斯动物园拍摄,直到最近才被这家多媒体公司公开。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石漠化地形

  石头地里的希望

  什么是石漠化?简单来说,石漠化就是只见石头不见土地。它是在喀斯特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石漠化严重的地方只见一片白花花的石头,看不见一块土地,有的地方甚至连沙漠都不如——因为至少沙漠里很多地方还能有些耐旱植物生长,石漠化严重地区可以说是寸草不生。中国是世界上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贵州、云南、广东、广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八省都有石漠化现象。其中以贵州最为严重。石漠化究竟会给当地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一、只能种玉米的背后

  贵州长顺县处于山区中,和其他很多山区不同的是,这里树木稀少,漫山遍野种的都是玉米。

  长顺县磨油村村主任告诉记者,山上种的都是玉米的。今年因为干旱,一亩差点就20、30斤,好点就是50、60斤

  今年31岁的长顺县竹子托村村民杨光辉也出生在这样的山区里。破旧的木板房就是过去全家人生活的地方。

  村里的土地大部分都是石头坡地,土壤稀少,又缺少水分,除了玉米,大家不知道还能种什么。

  杨光辉告诉记者全年一直都是吃玉米,甚至还不够吃。

  我国平原地区玉米亩产普遍高于1000斤。然而像这样的石头地种下去玉米,一亩地一年下来多则收200斤,少则几十斤,遇到旱灾甚至颗粒无收,村里家家户户都有过缺粮的历史。

  杨光辉说,基本上2008年以前,短缺粮食是正常的

  在广西省田阳县义安村,和贵州竹子托村一样,也是一个山区村落。

  村民阳美蓬告诉记者地里以前种的都是玉米。

  义安村生活着64户人家,然而全村平整的土地加起来也不过70亩。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村民们不得不常年上山开垦土地。

  村民告诉记者那样的地种玉米收也收不多。

  为什么这里的村民都只能种玉米?而且产量都这么低?原来,这些村庄面临着一个共同问题。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学院教授熊康宁向记者介绍,石漠化,是一种在脆弱的喀斯特(岩溶)生态背景条件下,由于人类长期的不合理的一些社会经济活动,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最后地表呈现像荒漠一样的景观。

  一是缺土,二是缺水,对于当地农民来说意味着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因此石漠化总是和贫困相伴而生。在全国确定的592个国定贫困县中,224个分布在西南岩溶区所在的8省区市,占全国34.5%。贫困人口超过1000万,集中了当今中国约一半的贫困人口。

  熊康宁说,人民的贫困,社会经济发展的滞后,是石漠化最明显的一个结果。

  二、地球的癌症——石漠化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罪魁祸首就是石漠化。据统计,贵州省被石漠化的土地面积达36000平方公里,占贵州省国土总面积的20.39%,而且土地石漠化正以每年9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石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而这个癌症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石漠化地区岩石风化成一厘米土层需要一万年的时间,一旦丧失,若想自然恢复,需要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时间,因为难以恢复,石漠化又被称为地球的癌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曹建华告诉记者,(岩溶地区)这样一种脆弱性的话,那么人为就一干扰它,它恢复过来的时候,那么就很大的一个困难。

但是,这种人为的干扰却一直在持续,我国的石漠化发生地大多数为老、少、边、穷地区,人均耕地大多不到一亩,而大部分土地平均产量却只有平原地区的十分之一,于是过度开垦便成为了这里的常态,土壤流失也就日益严重。

  竹子托村村支书告诉记者,过去山顶上都种了苞米,全部都是苞米。

  石漠化治理当中的另一个难题是植被的恢复。对于石漠化地区来说,植被十分珍贵,然而经济贫困、能源短缺却让植被成为了这些地区烧水做饭的主要能源。

  义安村村民阳美蓬:每天都砍一捆60、70斤的柴火背回来。

  曹建华说,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石漠化的问题是最严重的。最根本的一个问题是因为中国人口密度很大,就必须要有粮食,必须要有能源。

  我国岩溶地区人口密度高达208人/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153.3%,是岩溶地区适宜人口承载量的两倍,人地矛盾成为了治理石漠化最大的一个难题。

  曹建华介绍,在欧洲曾经做过一个测试,在岩溶地区,人与自然能够相对和谐共处的时候,人口密度大概不超过一百人每平方公里。

  要想解决粮食和能源问题,就必须改变这些地区单纯依靠种植玉米的现状,让不适宜耕作的土地退耕还林,让能够耕作的土地种上产值更高的经济作物,换取粮食和能源。但是连年干旱加上水利基础设施的缺乏却让他们无从下手。

  竹子托村村民杨光辉告诉记者,因为全部都是石头,土地浅薄,水分不够供养,遇到干旱的时候,就吸收不到水分了。

  就算经济作物存活下来,如何把产品运输出去也是一个难题。修建道路、水利设施,培育经济作物等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但是在这些山区里建设基础设施,需要投入的资金往往是平原地区的几倍,而我国石漠化主要涉及的451个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多一点,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9.7%。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治理资金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竹子托村村支书说,在2008年以前,把外出务工等等这些都加进来,人均收入也就是毛收入才1300多。

  就这样,过去几十年,治理的速度无法赶超石漠化扩张的速度。这一地球癌症在中国日益扩散,每年中国被石漠化吞没的土地相当于一个县的国土面积。从1987年到2005年的18年间,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面积增加了近4万平方公里,超过了整个海南岛的面积。

  为了养家糊口,杨光辉和村里的年轻人一样,只能外出打工,养活自己的家人。

  杨光辉说,不够吃后来再想办法,去借或者在外面打点零工。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形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严重,但是贵州当地向来就流传着“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说法,自然条件恶劣反而刺激了当地人对土地的过度开垦,这又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状况。再加上连年干旱,贵州的石漠化扩散速度一天天加大。这个地球癌症难道真的是不治之症了吗?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17 页,共 10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