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星际气体震动时产生的“细丝”,部分膨胀的冲击波来自猛烈的星际爆炸


气态“细丝“足有0.3光年之远,每片“细丝”的密度和长度不同,但宽度都大致相同


这是气态“细丝“网络特写,从图片上看并没有发现行星新生的蛛丝马迹
 

  科学家近日在一团星云的附近发现了气态“细丝”, 虽然天文学家也曾拍摄过星云旁出现的气态“细丝“,但从未如这次拍摄的如此清晰,甚至可以计算出“细丝”的宽度。这片气态“细丝”据估算要有23个地球体积那样大,且其中还包含新生行星。尽管不同“细丝”的长度和密度都不同,但每片“细丝”的宽度都大体相近,欧洲航天局研究小组认为这片大面积的气态“细丝”是由穿越银河系的星际音爆引发的。
 


巨大的天文望远镜,是科学家成功的观测到气态“细丝”高清画面的秘密武器
 

  研究小组在仔细分析了90片气态“细丝”后发现,它们长度都有0.3光年之远,这个距离相当于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的2万倍,即9300万英里。菲利普?安德烈(Philippe André)博士表示,虽然没有直接证明,但存在有力的证据证明“细丝”和星际湍流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研究人员曾经认为已经很清楚的了解了“细丝”和行星形成之间的联系,但从这片巨大面积的“细丝”来看,行星的形成就像这片片“细丝”上所串的颗颗珠粒,将需要有更多深入的研究。
 

  天文学家通过使用电脑模型,判断气态“细丝”是由慢速冲击波在星云中消散时形成的。这些冲击波实际上是稍微缓和的超声波,即是由大量混乱能量通过爆发星注入到星际间形成的。这些超声波穿越银河系,经过的地方就会压缩气体并将气体“扫”到一起成为气态“细丝”。

发表在栏目: 科学


麦克风形状南瓜。记者 李枝宏 摄

  篮球一样大的茄子、近百斤重的“巨无霸”南瓜……记者昨日在旅顺口区小南村投资1200万元开发建设的“太空植物王国”里,看到了一个梦幻般的奥秘世界,这也是全国首家太空植物与高科技融为一体的专业展馆。更吸引眼球的是,太空植物的种子全部是“神舟”飞船的乘客。

  即将开馆的“太空植物王国”占地面积两万平方米,是以太空植物为展示内容,以外太空为背景的大型科普园。展馆内各种太空植物颠覆了以往的植物概念,已长到近百斤的黄色南瓜,令人称奇;麦克风形状的南瓜,根部是金黄色的,头部是绿色的;突珠黑、突珠绿南瓜长得极像手雷;“香炉瓜”长得也的确似香炉。西红柿有黄、绿、橙等多个颜色,有的竟是长方形的。特别是一棵高4米的西红柿“树”,树冠直径可达6米,产量可达四五百斤。而园内栽种的“地瓜树”,藤蔓已爬满树架,等三四个月后再来看,地瓜是长在“树”上,而不是在地下。还有七种颜色的太空辣椒,形状各异的葫芦等。

  “这是将普通的种子带入太空后,在太空特殊环境下使基因发生变异,经过农业专家几年的地面培育、筛选后,最后才种植成功的。太空南瓜可以长到四五百斤,茄子可以长到四五斤。”该馆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目前园内共引进瓜、葫芦、辣椒、西红柿、茄子五大类、36个品种太空植物。5月份,园内的太空植物就会结出更多五彩缤纷和形状各异的硕果。

  记者了解到,该馆请上海世博园的设计师设计,并被中国科学院生命遗传研究院确定为太空植物研发基地。同时,该馆还将引种胳膊粗的黄瓜、半斤重的大蒜、4米长的线豆等特色“太空菜”。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科学家已经公布日本地震发出的可怕噪音的录音材料,这段录音的速度被人为加快了16倍
科学家已经公布日本地震发出的可怕噪音的录音材料

  美国科学家已经公布日本大地震发出的可怕声音的录音材料,3月11日发生的大地震引发海啸,使日本陷入一片混乱。

  强震引发的海啸瞬间冲上街道,把城镇和社区的房屋冲走。美国西雅图太平洋海洋环境实验室的科学家已经公布了他们录下的这场里氏9.0级地震在穿越太平洋,引发海啸前发出的声音的录音材料,现在我们通过它可以重新体验自然的巨大力量。这些声音是利用位于距离震源900英里(1448.41公里)的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岛里的一个水下扩音器——水听器捕捉到的,这次地震发出的隆隆声和轰鸣声跟火箭发射的声音非常类似。

这个水下扩音器被投放到太平洋里捕捉到地震发出的巨大声响
这个水下扩音器被投放到太平洋里捕捉到地震发出的巨大声响

  这段录音在You Tube上可以找到,它的速度被人为加快了16倍,在后半时,地震发出的声音几乎被位于数百英里深的海下地壳运动发出的噪音所湮没。最初发出爆炸声的是纵波P波(P-wave),它代表的是远震测量中的“首”波。噪音音量位居第二的是T波,又称三次波(tertiary waves)。海下发生地震时就会产生三次波。它们是三种波中最短的一种,当地震能量向上冲击时,就会形成这种波。在这个过程中,地震能量会转变成声能。

这个水下扩音器位于距离震源900英里的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岛里
这个水下扩音器位于距离震源900英里的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岛里

  美国科学家公布这段录音材料时,日本人正在努力让自己的国家走上正轨。自从14米高的海啸摧毁福岛核电站的冷却塔和应急系统以来,它已经向外喷发放射性物质长达一个多月。数千家庭被迫撤离这一地区,现在他们将从东京电力公司获得赔偿。每个家庭将获得大约7300英镑(1.19万美元)首批补偿金,个人撤离者将获得大约5500英镑(8967.88美元)。核泄漏事故导致这一地区的庄稼被污染,渔民无法下海捕鱼,这对一个严重依靠渔业和农业的地区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打击。

3天前拍摄的这张照片显示,受创的福岛核电站发生大火。东京电力公司目前仍在继续控制核反应堆的事态,避免它进一步恶化
3天前拍摄的这张照片显示,受创的福岛核电站发生大火

日本大灾难导致大批人失去家园,目前仍有近1.4万人住在避难所里
日本大灾难导致大批人失去家园,目前仍有近1.4万人住在避难所里

  目前有近1.4万人仍生活在避难所里,其中一些人的住宅在地震和海啸中被毁,另有一些人是从核泄漏地区撤离的。这周早些时候,日本明仁天皇(Akihito)和美智子皇后走访朝日村,该村位于东京东部大约55英里(88.51公里)处,在这次大灾难中,该地有13人丧生,3000座住宅被毁。

在日本北部气仙沼市(Kesennuma),一名女子正在自家废墟前找寻,她不知道母亲是生是死
在日本北部气仙沼市(Kesennuma),一名女子正在自家废墟前找寻

现在警员已经能在福岛核电站附近寻找遇难者遗体
现在警员已经能在福岛核电站附近寻找遇难者遗体

  目前福岛的辐射水平已经降低,穿着白色防护服、佩戴护目镜和蓝色手套的警员已经开始在福岛核电站周围6英里(9.66公里)范围的泥泞废墟里寻找遇难者遗体。据估计,他们有望在废墟里找到1000具遗体。这次灾难导致超过2.6万人丧生,不过最终可能只能找到大约1.35万具遗体,因为大部分都被冲到海里去了。(秋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雷电“击中”广州塔的瞬间,照片原始数据显示摄于4月17日12:34。 读者供图


前日中午12时30分左右,市民吴先生手机拍到的照片

  南都讯 记者张俊杰 前日中午12时30分左右,正是大雨之前,市民吴先生突然看到一道闪电,似乎击中“小蛮腰”,正好被他手机拍到。吴先生提供了他用手机拍到的照片。他说,前日中午12时30分左右,黑云压城,他和朋友正在花城广场省博物馆前排队等候入馆。他在用手机拍广州塔时,突然看到一道闪电划过,正好劈中广州塔。

  昨日,南都记者致电广州塔市场部经理刘慧如。刘慧如表示,前日没有接到雷击通报,暂不清楚雷击的情况。她说,广州塔的避雷针等防雷击措施都通过严格的验收,雷雨季节游客在塔里很安全。

发表在栏目: 自然


2011年第4期封面故事


备选封面一


备选封面二


备选封面三

  这期盐专辑(下)的主题是“盐与健康”。除了这个主题之外,本期还包含国内外的海盐与井盐等内容。因此,我们遴选的范围就大了许多。这次封面选择的过程与以往也有点不同。以前,封面都是由编辑们投票产生的,这一期单总编想征求一下广大网友们的意见,所以把备选封面放到了他的微博里。网友们发言十分踊跃,而且都很认真,评价中肯。看得出来,很多网友都是我们杂志的忠实读者,非常了解我们的风格。

  最受网友推崇的是第二张,这张照片表现的是西藏芒康县的晒盐场。在夕晖下,整个画面有一种田园牧歌般安静而祥和的氛围,无论光影和构图都极富艺术表现力。可是,如果单独看,这张照片很像云南元阳“万千明镜映炊烟”的梯田,画面上“盐”这个要素并不明显,因此我们只好割爱。

  一些网友也很喜欢第三张黄色的盐湖照片,认为“颜色很美、很醒目”。这张照片表现的是埃塞俄比亚达纳基勒沙漠中的一个盐湖,这种明艳的黄色实际上是铁离子,在大片黄色之上的白色结晶,才是盐。这张照片虽然很漂亮,但是由于构图和表现内容与我们上期的盐专辑封面太过相似,所以无奈落选。还有网友喜欢第四张海南省儋州市洋浦盐田的照片,觉得“看着很深沉”。这些明朝即存在于此的砚台状晒盐槽,规模宏大,在光与影中,积淀着浓郁的人文气息,确实显得很“深沉”。但也有网友认为这张画面“不够有冲击力和直接”。

  备受网友好评的,还有第一张山东潍坊海盐场的照片,网友给出的评价是“有视觉冲击力”、“另类,别致”,认为这是“一种很大气厚重的盐的景观”。这张照片初看上去,很像农民在耕田,但是仔细一看,那白花花的“田垄”,竟然是盐。综合网友们的意见,编辑们对这几张备选图片从内容与形式上又一次进行了考量,最终胜出的,就是这张山东海盐场的照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河西天马考

  汉武帝为求汗血宝马,不惜劳师远征;唐太宗死后,在自己的陵寝旁雕凿了艺术史上的不朽杰作“昭陵六骏”。这两个铁血王朝,曾开创过中国人至今引以为荣的基业,奠定了当今中国的大致版图。1989年,山丹马与“两弹一星”同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21年过去了,山丹马今天的生存状态究竟如何?从古乌孙故地新疆昭苏草原的伊犁马,到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的焉耆马,再到河西走廊祁连山脚的山丹马,如今,中国马匹存栏数仍居世界首位,然而能够在世界赛场上一争高下者却几乎没有……凝聚中国精气神的中国马,尚存乎?

  印加考古百年纪念特辑

  从一个小村落到统治大片土地的霸主,印加人的王朝匆匆崛起,又匆匆落幕。印加人的建设功绩颇为人称道,但这个帝国没有凝聚力,对于外面的世界,印加人也一无所知,因此,一场实力反差悬殊的鸿门宴就敲响了帝国的丧钟。本期的印加文明特辑,则提炼百年来的研究成果,全面解读印加帝国从诞生到覆灭,再到重现人间的风雨历程。

  变酸的海

  人类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30%被海洋吸收,大海里的居民因此遭了殃。二氧化碳渗入海水导致其酸化,改变海水化学成分,降低其吸音效果,干扰海底物种的繁殖,甚至导致物种异变。而且,这种变化一旦发生,就几乎无法逆转——即便从今天起彻底停止二氧化碳排放,也要经过数万年时间,海水才能重归纯净。

  纽约高架公园

  穿越纽约曼哈顿繁华市区的废弃铁路摇身一变,成为了别具风情的都市公园,纽约居民和外地游客一边徜徉其间,一边由衷赞叹景观设计师们的独具匠心。有人说,以北京为首的中国诸多地区正在用建筑摧毁城市。看着一截截被推倒的古老城墙、一座座为扩建商业区而拆除的四合院,我们应该不难领悟,北京与纽约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中新网4月14日电 据英国媒体14日报道,一名在190年前被处以绞刑的英国男子死后尸体被制作成了标本,直到今年,在后裔要求下,人们才为该名男子举行了葬礼。这场葬礼,迟到了190年。

  投石伤人被处以绞刑

  据报道,1821年,当时年仅17岁的约翰-霍尔伍德(John Horwood)向同村女孩伊丽莎-巴勒索姆(Eliza Balsom)投掷小卵石、打中了她的眼部、造成脑肿胀。称约翰对曾经与他交往的伊丽莎与他分手的决定不满,于是投掷石块打她。

  伊丽莎被送往医院后,医生急于疏解她的脑压,便进行了开颅疏压手术,但可能因为卫生条件欠佳、导致伤口感染,伊丽莎最终不治死亡。

  报道称,约翰遭指控“杀害”伊丽莎后毫无悔意,英国法庭在1821年4月11日判处其绞刑,同年4月13日行刑。行刑当天,约翰度过18岁生日才3天。

  约翰死后,尸体被布里斯托皇家医院(Bristol Royal Infirmary)用来做解剖教学,所以一直都没有下葬。

  后来,他的骨骼做成的标本交由布里斯托大学收藏,从此也被人们逐渐淡忘。


英国男子约翰190年前死亡后,被制成人体标本

  后裔发现医生制作“人皮之书”

  直到近年,住在英国曼彻斯特的玛丽-哈利维尔(Mary Halliwell)在研究家谱时,才无意中发现,当年被绞死的少年约翰-霍尔伍德居然和她有亲戚关系。

  67岁的玛丽并非是族谱学专家。她无意中发现,约翰是她的“玄叔公”。她经过进一步探查她还发现,约翰的骨骼竟然满是灰尘地被遗忘在布里斯托大学的柜子里。

  玛丽说,后来再作了一些研究,她发现,当年布里斯托皇家医院的理查德德-史密斯(Richard Smith)医生,正是解剖约翰遗体的人。据信,这名医生还将约翰的皮肤从身体上剥下,将约翰制成了骨骼标本。

  据称,史密斯医生把从约翰身上剥下的皮肤交给制皮匠做成了皮革,随后用来装订与约翰案件有关的纪录。

  由约翰皮肤做成的这本“人皮之书”现在由布里斯托档案资料室收藏。


约翰的后裔玛丽(上图)决定,要让先人安葬入土,还他“尊严”,哪怕是迟到190年

  迟到190年的葬礼

  当地时间2011年4月13日13时30分,在当年投石伤人被绞死的少年约翰断气整整190年之后,他的遗体终于被安葬入土。玛丽安排约翰安葬在布里斯托郊外小村的霍尔伍德家族墓园。

  玛丽说,自己的先人——约翰的父母曾通过信件表达了丧子之痛,并期望儿子能得到一个合适的葬礼。玛丽表示,为了完成先人的愿望,还给自己家族先人一份尊严,她决定找回约翰遗体并将其埋葬。

  报道指出,约翰的故事不仅说明19世纪时英国司法系统的严谨和残酷,也揭露出当时医疗手段的不精纯,事实上,伊丽莎的死亡并非是约翰直接造成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为了第一时间夺下饲养员扔下的食物,阿西赫突然跃出水面


阿西赫张开大嘴准备迎接“大餐”

  据英国《每日邮报》4月13日报道,一名澳大利亚自由摄影师日前在泰国动物园拍下一组雌性孟加拉虎凶猛“夺食”的精彩照片。

  报道称,尽管这些孟加拉虎生活在动物园中,食物很丰富,但在分发食物的时候,它们依然要经过一场“激战”才能抢到“战利品”。在照片中,一只母虎突然跃出水面,露出长牙仰天咆哮,准备抢食管理员扔下的食物。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摄影杰弗里·苏里安托在动物园正好抓拍到了这一画面。

  “我非常喜欢来动物园看老虎……而这一精彩画面正好被我抓拍了下来,”杰弗里·苏里安托说,“这只叫阿西赫的母虎似乎也相当有镜头感,它真是太棒了!”

  据悉,现年50岁的杰弗里·苏里安托从2003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拍摄各种照片。“阿西赫的照片是我最满意的作品,”他说。

  据介绍,孟加拉虎是世界濒危物种,目前全世界大概只有不到2500只生活在野外。

发表在栏目: 自然

  2010年,业余寻宝猎人在英国萨默塞特的农田发现5万多枚古罗马钱币。大英博物馆的专家表示,这是在单一容器中发现的数量最多的古代钱币,在英国发现的古币数量排行榜中排名第二。

  官员们最近宣布,这些古币以及最近同样由业余寻宝猎人发现的铁器时代黄金首饰将由博物馆收藏,这要感谢博物馆获得的一系列资金和捐赠。古币将由萨默塞特的英格兰博物馆收藏,在2011年夏季重新对公众开放之后,这些古币将对外展开。

  1.古代钱币

古代钱币
古代钱币 

  在英国发现的古代钱币,数量之多,令人吃惊。此次发现的古币已经进行清理和修复,其中包括近800枚由卡劳修斯铸造的钱币。卡劳修斯是古罗马的一名将军,于286年夺取英国政权并统治英国,7年之后被自己的财务总管刺死。在位期间,卡劳修斯通过宣传巩固自己的统治,发行了大量印有自己头像的高质量银币,例如照片中所呈现的银币。

  此次发现的古币上面同样印有传说中古罗马缔造者——罗穆卢斯和瑞摩斯吸吮狼奶的情形,这在此前的卡劳修斯钱币上从未发现。卡劳修斯可能利用这种方式将自己与历史上的罗马皇帝联系在一起。大英博物馆考古学家萨姆·摩尔希德在接受“国家地理新闻”网站采访时表示:“他是一位伟大的宣传员。在登上王位之后,他就立即发行钱币。”

  2.卡劳修斯铸造的银币

卡劳修斯铸造的银币
卡劳修斯铸造的银币

  印有卡劳修斯头像的银币。在英国萨默塞特发现的古罗马钱币数量达到5.2万枚,其中绝大多数是铜币,印有卡劳修斯头像的银币较为罕见。这位皇帝铸造的钱币是此次发现的古币中距今最早的,铸造时间在公元293年之前。这一年,卡劳修斯遭人刺杀。

  这一发现同样改变了考古学家对这批古币的看法。通常情况下,埋藏钱币只是一种暂时行为,钱币主人担心爱尔兰或撒克逊袭击者入侵,抢走自己的财物。这一次数量惊人的古币是在一个陶瓷罐中发现的,重量达到352磅(约合160公斤)。考古学家表示这批钱币可能从未被运到埋葬地,它们可能充当仪式上的贡品。这是罗马统治前英国的一种习俗,可能一直延续到罗马时期。摩尔希德和同事表示,这一时期用于充当贡品的钱币比罗马统治时的其他任何时期都更为常见。

  这批钱币是金属探测器迷戴夫·克里斯普发现的,当时他在农田主人允许的情况下对农田进行探测。根据英国法律规定,在私有土地下发现的宝藏规地主和发现者共同所有。

  3.黄金颈环

黄金颈环
黄金颈环

  3月21日,苏格兰文化与内务部长菲奥纳·希斯洛普和爱丁堡苏格兰国家博物馆负责人戈登·里图尔与古代黄金颈环亲密接触。借助于最近获得的一系列资金,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得以收藏这些罗马统治前的黄金颈环,用于进行研究。2011年夏季,黄金颈环将对外展出。

  苏格兰国家博物馆的网站表示,黄金颈环的年代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之间,由金属探测迷大卫·布斯发现,这是他第一次踏上寻宝之旅。当时,他在距离汽车只有7步远的地方发现了这批宝藏,运气之好,令人羡慕。布斯是在苏格兰中部的斯特林发现这批黄金宝藏的,具体地点保密以防止掀起寻宝热。

  这4件铁器时代金饰中有2件使用扭曲的金带制成,这是当时一种典型的凯尔特风格。根据截然不同的管状设计,第三件(里图尔右手附近)可能来自于法国南部。第四件(右下)采用细金线扭在一起制成,设计较为复杂,应该出自古希腊或者古罗马技艺高超的工匠之手。

  4.铁器时代金饰

铁器时代金饰
铁器时代金饰

  这件绚丽的地中海饰环以及其他3件饰环保存完好,是在一个木制结构中发现的,可能是神龛。在抵达最终的埋藏地之前,这批金饰一定经历了漫长的旅程,说明当时富有的英国人已开始进行远途贸易。希斯洛普在一份声明中说:“此次发现的饰环价值46.2万英镑(约合74.1万美元),是迄今为止在苏格兰发现的最为重要的铁器时代黄金饰品。”(孝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图为《2011·公公还没想好》海报

古装喜剧《2011·公公还没想好》

究竟是国家承载着幻觉 亦或是幻觉成就了国家

主办:湖南大剧院长沙民间话剧联盟

出品:没想好戏剧工坊

长沙电视台《创业大本营》获奖团队

长沙市委宣传部褒奖的民间话剧机构

改编导演:何辉

舞美:方巍

制作人:李韧

监制:俞毅

演员:俞毅王亮张弩李炜李荣王庆浩

演出时间:2011年5月1,2,7,8日晚20:00

演出地点:湖南大剧院

票价:120元,80元,50元,30元(学生票)

票务:

没想好戏剧工坊13677309132,13467508538

湖南大剧院84171608,84171639,84171668

中国移动12580

中国票务在线4006103721www。piao。com。cn

大麦网www。damai。cn

大麦网独家开通在线选座,足不出户,轻松选座位,长沙各如家连锁酒店联网售票

“2011公公还没想好”官方微博:http://weibo。com/2011mxh

“没想好戏剧工坊”班主微博:http://weibo。com/djyytony

QQ群:49915401,102266252,79013743

【剧目介绍】

类型:喜剧、古装、借古讽今/时长:约2个小时

《2011·公公还没想好》是一部古装喜剧,是集戏剧、相声、歌舞等表演形式于一体的新型戏剧形式,风格幽默、诙谐,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娱乐性。

该剧是湖南最负盛名的民间戏剧团体“没想好戏剧工坊”继《2010·爱情没想好》在湖南大剧院的成功上演后再一次倾力打造的“没想好系列”力作,故事主要是讲述在明末清初一个东厂太监和他的四个鹰犬爪牙策划反清复明的故事,剧本通过借古讽今的形式,以戏谑、诙谐的语言关注并讽刺当下,尤其是在2010年所发生的网络、娱乐圈的热点与丑闻。有很强烈的时代性,批判性。是集外在娱乐性,内在思想性,内容社会化统一的优秀作品。语言新颖、轻松;表演夸张、爆笑;内容主题深刻,让人笑中带泪。

【剧情梗概】

大明崇祯末年,明朝灭亡,东厂王承恩(王亮)公公一直生活在亡国奴复辟的幻觉中。他的心腹锦衣卫鹰(李丹)、犬(俞毅)、爪(张弩)、牙(李炜)四人不愿打扰王公公的复辟梦,用欺骗和反欺骗的方式糊弄王公公。王公公却始终游离在幻觉与现实中,王公公坚持逃避现实的行为最终影响了大家,大家开始集体怀念那个逝去的辉煌年代,反思当下,反思人类存在的意义。

最后一幕是高潮,集体意识的悲哀,悲哀中有抱怨,抱怨中有审视,审视中有希望,希望中有疾呼。“任何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仅仅只有他一位小小‘仅一位’,离开的时候也是仅仅只有一位小小‘仅一位’。你一位,我一位,他一位。没有人能取代我,我也不可能取代任何人。每一位都是小小的一个单位,就是因为不能被取代,所以每一位都是大大的一个单位!”历史呢?在一桩桩大事件背后,是什么奔流不息、循环往复——不论在公元前两万年、公元2010年、亦或是大明崇祯万万年?是太阳的起落,花开草绿,生老病死……

发表在栏目: 文化
第 67 页,共 1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