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22日消息,在环保组织的协助下,摄影师享利·费尔往来于加拿大与墨西哥湾之间,致力于航拍地球上的各种工业污染现象,如矿物开采、石油生产、有毒物质处理等。摄影师乘坐小型飞机,从空中拍摄了大量污染现象的清晰特写镜头,他希望通过这些航拍照片揭示工业化社会所付出的惨重代价。这些特写照片既披露了地球上触目惊心的污染问题,同时在美学上也极具特色。
1. 美国路易斯安娜州达尔劳炼铝废料池
美国路易斯安娜州达尔劳炼铝废料池
铝熔炼过程中产生的矾土废料以及许多污染物(如铅)被排出,并堆放于废料池中。随着表面的干涸,废料和污染物变成尘埃,并开始向废料池外扩散。
2. 加拿大阿伯特省麦克默雷堡炼油废料池
加拿大阿伯特省麦克默雷堡炼油废料池
一个废料池中堆积着沥青砂尾料,这种尾料由砂、水和有毒化学物质组成。在炼油过程所产生的废料中仍然存在有毒化学物质。
3. 加拿大阿伯特省麦克默雷堡硫磺池
加拿大阿伯特省麦克默雷堡硫磺池
硫磺是沥青砂提取过程所产生的副产品之一。硫磺拥有许多工业用途。在本图中,工厂正在存储硫磺,等待市场售价合适时再出售。
4. 美国路易斯安娜州杰斯玛尔磷肥生产废料池
美国路易斯安娜州杰斯玛尔磷肥生产废料池
磷肥生产废料正被排进废料池中,其中的溶液包含硫酸和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由于法律的疏漏,许多化肥生产厂家不需要报告这些物质的处理问题。
小巧的可抛掷机器人
美国驻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队利用一种小型、可抛掷机器人进行侦察已有数年,如今,鉴于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通过了一项决定,执法人员和消防队员也得以使用这种小家伙。
这种机器人仅重0.5公斤,长20厘米,侦察本领了得,可以像扔球一样把它扔到屋顶或建筑物附近。它配备有摄像机和滚轮,其设计可保证机器人在着陆后保持直立,几乎可以适应任何情况,只要接触的是平整的表面。
经过部署后,这种机器人能在建筑设施、汽车等物体的掩护下悄悄移动,并将拍摄的录像传回300米外的指挥所。机器人由一名操作员通过简单遥控器进行控制,遥控器上的小型显示屏可显示机器人的视野。
据悉,这种小巧、耐用、易于操作,且配备视频功能的机器人将在今后广泛应用于执法及消防领域。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4月21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去年4月,“深海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大量原油流入墨西哥湾,时至今日,事情已经过去1年,现在墨西哥湾的很多地方已经看不到曾有灾难性事故发生的明显迹象,但是科学家表示,这次漏油事故远没有结束。
1. 宽吻海豚
宽吻海豚
2010年4月, “深海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大量原油流入墨西哥湾。事故发生2周后,在路易斯安那州尚德卢尔海峡,一只宽吻海豚露出漂着油花的水面。石油、有毒气体和化学分散剂污染对数千平方英里的海洋和海岸栖息地造成污染。很多动物被杀或者变得奄奄一息,然而漏油事故过去一年后,科学家仍不清楚这次事故对大部分生物产生了多大影响。
自2010年2月至今,墨西哥湾北部水域的宽吻海豚突然大量死亡,这种情况非常罕见。从今年1月到现在,已经有68只早产、死胎和新生海豚被冲上岸。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NAOA)东南海洋哺乳动物搁浅网络的协调员布莱尔·马瑟3月表示,科学家猜测最近海豚大量死亡与墨西哥湾石油泄漏有关,但是目前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科学家仅发现少量明显沾有油污的海豚。但是据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估计,因这次漏油事故死亡的海豚和鲸的实际数量可能比官方的清点数据高50倍,也就是说迄今已有数千只海豚和鲸死亡。
2.海龟
海龟
2010年6月24日,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一家诊所的野生动物复健员正在给一只身上沾上油污的肯普氏海龟做检查。这次石油泄漏事故对生活在墨西哥湾的5种海龟造成致命威胁,所有这些海龟都是美国濒危物种。据2月中旬美国海洋和大气局(NOAA)统计,事故期间有近1150只海龟搁浅或被营救,其中超过半数死亡。
搁浅的海龟很少看到明显油迹,然而它们的死亡数量远远超出往年,这表明这种情况与漏油事故有关。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的发言人莫尼卡·艾伦说,该局目前仍在努力确定这次事故到底对墨西哥湾的海龟造成多大影响,并估计有多少死亡没有计算在内。为了让小海龟远离油污,成功孵化出来,去年7月科学家把大约275个龟巢从墨西哥湾转移到佛罗里达州东海岸。到去年夏末,近1.5万只在这些巢里孵化出来的小海龟进入大西洋更安全的水域。
3.棕色塘鹅
棕色塘鹅
在这张未注明日期的照片里,3只刚刚孵化出来的小塘鹅蹲在路易斯安那州巴拉塔里亚湾(Barataria?Bay)的巢里,身上沾满油污,变成了棕色。美国鱼类和野生动植物管理局(U.S.?Fish?and?Wildlife?Service)已经证实,有超过900只塘鹅成为这次漏油事故的受害者。去年夏季,羽毛因浸满油污变成棕色的塘鹅画面非常常见。
国家奥杜邦学会(National?Audubon?Society)墨西哥湾海岸鸟类保护主管梅勒妮·德里斯科表示,这种动物成为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受害者的典型代表,因为就在事故发生5个月前,它才摆脱濒危物种的名声。今年,棕色塘鹅已经重返这些受石油污染地区的巢,它们的食物供应情况受到多大影响,目前还不得而知。
4.厚嘴鸻
厚嘴鸻
在这张未注明日期的照片里,一只厚嘴鸻正在佛罗里达州迈尔斯堡附近的海滩上觅食。目前仅剩大约6000只,它们对它们的海滨筑巢地的变动特别敏感。美国鱼类和野生动植物管理局仅对大约8000只受影响厚嘴鸻中的两只做了标记。不过可能有更多死鸟未被发现,这是因为清理工作就在这种鸟的筑巢地附近进行。
德里斯科说:“悍马、全地形车和卡车在海滩上跑了跑去,对搜寻工作产生一定影响。”现在漏油事故的威胁仍在继续,大量焦油球冲上路易斯安那州的海滩,被春季温暖的阳光晒化。厚嘴鸻和其他鸟类在觅食时可能会把焦油吞下肚,或者油污粘在它们的脚和羽毛上,等它们返回鸟巢时,又会把油污粘在敏感的鸟蛋上。
5.海底无脊椎动物
海底无脊椎动物
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已经导致生活在海底的无脊椎动物产生重大伤亡。乔治亚大学海洋学家萨曼塔·乔耶通过去年12月份进行的一系列潜水活动,证实了她所谓的“无脊椎动物死亡墓地”的说法。海底有大量死珊瑚虫和海蛇尾,以及充满石油粘液的管虫。现在几乎已经看不到海参。即使有些动物还活着,也是病恹恹的,行动非常怪异。乔耶认为是嗜油菌产生的垃圾导致它们窒息或中毒身亡。在很多地方,海底沉积物表面覆盖了一层粘液,这种物质显然还未降解。
6. 大西洋金枪鱼
大西洋金枪鱼
在濒危名单上的大西洋金枪鱼可能会被这次石油泄漏事故彻底摧垮。自事故发生至今,这种美味的海产品的数量已经下降了80%。专家表示,作为最坏打算,如果墨西哥湾的油污正好在金枪鱼的产卵季污染它们的产卵地,那么敏感的卵、幼虫和成年金枪鱼都将接触到有毒原油和化学分散剂。
美国迈阿密国家海洋渔业局已经退休的资深科学家威廉·理查兹已经对金枪鱼幼虫进行了长期研究,他表示,现在这次事故对金枪鱼和墨西哥湾的其他鱼类产生的影响还不得而知。去年,用来收集幼年金枪鱼和样本的工具受到干扰,未能估算出它的总数量。今年4月底科学家将再次收集幼鱼样本,不过最终结果要在2011年底才会公布。
7.蝙蝠鱼
蝙蝠鱼
在石油仍在继续从破损的油井里倾泻而出时,科学家宣布在墨西哥湾发现两只名叫蝙蝠鱼的怪鱼。这种鱼像手掌那么大和扁平,它们利用强壮的鳍在海底“行走”。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鱼类生物学家比洛桑塔·查克拉巴蒂是发现这种鱼的人之一,他表示,其中一只是在受墨西哥湾油污污染的区域里或其附近发现的,对它来说,这次事故不是什么好兆头。
他说:“这种鱼类并不常见。”自漏油事故发生以来,他还没听说有谁又捕到了蝙蝠鱼。另一方面,这种鱼生活在相对较浅的水域里,这些地方的油污已经被清除或者降解掉,因此它们可能已经度过最糟糕的那段时间。
8.不同昆虫和蜘蛛
不同昆虫和蜘蛛
据休斯顿大学的生物学家史蒂文·佩宁斯说,生活在沼泽地的蜘蛛和昆虫,例如食草动物光蝉(Prokelisia?marginata),受到墨西哥漏油事故的严重打击。他和研究生布列塔尼·德罗彻收集了生活在墨西哥沿岸被石油污染和原始沼泽地上的节肢动物样本。该科研组发现,在受污染沼泽地最靠海边的地方的沾满油渍的植被里,根本看不到昆虫和蜘蛛的影子。
然而令人吃惊的是,科学家发现更远的岛上的节肢动物数量也比未被污染的地方减少了50%到75%。他说:“你不能仅通过观察植被来确定这里是否曾受过石油影响。植被可能非常健康,但是那里的大部分食物链已经消失。”目前科学家还不清楚这些爬行动物需要多长时间才能重回恢复过来。不过幸运的是,受石油污染的沼泽地显然比人们认为的数量更少。
9.牡蛎
牡蛎
2010年8月9日,一名海洋学家正在路易斯安那州格兰德岛的牡蛎产卵地收集它的样本。这种甲壳类动物是墨西哥湾北部地区的一种主食和重要经济来源,它们一直受到污染、栖息地遭破坏和过度捕捞的威胁,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又把它们的数量推向新低。原油导致牡蛎养殖场里的大量牡蛎死亡,导致人类食用者产生不适。政府部门为了防止石油流进河口,把内陆的大量淡水释放到海洋里,打破了牡蛎生活环境的盐平衡,冲走了牡蛎的栖身所,导致它们大量死亡。今年早些时候,第一项事故后恢复计划包括恢复阿拉巴马州和其他地方的牡蛎栖身所。志愿者把一袋袋牡蛎壳放在海岸边的泥滩上,希望幼年牡蛎能在上面安家落户,形成新暗礁。
10.佛罗里达海牛
佛罗里达海牛
2009年,一头佛罗里达海牛在该州水晶河的淡水温泉里游泳。对海牛来说,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发生的时间很不合时宜,因为刚刚过去的寒冷冬天导致近400头海牛丧生,这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次。事故发生时,一些勇敢的海牛开始游到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马州附近,这里都是严重污染区。
然而据总部设在佛罗里达州的一个环保组织说,至今还没有关于这种动物受到石油泄漏事故直接影响的报告。通过生活在墨西哥湾的大部分动物,“深海地平线”事故产生的长期影响将会慢慢显现出来。据该环保组织说,他们特别关注的问题是石油和化学分散剂是否将会长期存留在这个环境里,或者污染海牛的主要食物供应——海草。
11.深海珊瑚虫
深海珊瑚虫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去年11月宣布,他们在距离爆炸油井7英里(11公里)处大约4600英尺(1400米)深的水下发现两个已经死亡和垂死的深海珊瑚群体。这些珊瑚已经褪色、分解,表面覆盖着一层棕色物质,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墨西哥湾漏油事故是导致它们死亡的元凶。
然而据北卡莱罗纳大学威明顿分校的海洋生物学家史蒂夫·罗斯说,幸运的是,虽然进行了大量探索,但是至今他们并未发现有其他深海珊瑚相继死亡。他对墨西哥湾最大和最有活力的一些深海珊瑚进行了研究。他考察的其中一些珊瑚距离受损油井仅20英里(32公里),但是照现在看来,它们依然很健康。
罗斯说:“我们已经在这些地方进行了多年研究。我们清楚它们看起来应该是什么样子,以及它们看起来与以前有什么不同。”不过一些影响可能需要数年以后才能显现出来。他说:“关于这次事故造成的可能的长期影响,确实有很多需要担心的地方。”(孝文)
4月18日,日本雾岛新燃岳火山再次发生小规模喷发,山顶惊现“火山雷”。据日本气象厅称,这是雾岛新燃岳继9日发生小规模喷发后,本月第二次喷发。
印度尼西亚,一只色彩艳丽的科尔曼虾(Coleman's shrimp)将自己隐藏在一丛火海胆的毒刺中。
印度尼西亚,一只宝螺隐藏在一丛珊瑚丛中。
澳大利亚南部海域,一只叶海龙。
印度尼西亚,一条尖嘴鱼混杂在一堆海草丛中。这种小鱼不但色彩和形态和它隐藏的水草几乎一摸一样,它甚至还会随着水流左右摇摆,和水草和自然摆动模式一致。
印度尼西亚,一条鲉鱼隐匿在珊瑚丛中。
这是在泰国海域,同样是一条鲉鱼,这一次它藏身一片礁石之中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21日消息,大自然虽然美丽,却也是一个残酷竞争,弱肉强食之地。为了生存,所有的生物都各显神通。其中伪装就是海洋生物们非常擅长的一种策略。它们的技巧堪称精湛,如果不是专业研究人员,你几乎不可能识破它们的伪装。来自美国西海岸华盛顿州的海洋生物学家兼摄影师布兰顿·科勒(Brandon Cole)抓拍了这样一组珍贵的水下照片,向我们展示了这些小生物们五花八门的伪装策略。
布兰顿说:“我的照片展示了生物是如何将自身融合进背景的海床或海草当中去的。它们隐匿其中,难以被察觉,你根本不可能一眼看到它们。有时候你仅仅是碰巧发现它们,不过当然,你必须懂得寻找的某些技巧。打个比方说,你想找一只隐藏在珊瑚丛中的宝螺(cowriesnail),那你首先应该知道这种贝一般喜欢和哪种珊瑚混居。这样一来,你得先找到这样的一丛珊瑚,然后再开始大海捞针。这就像是在柴堆里找一根针,不过在开始找之前,你总得知道去哪一堆柴堆里找。”
可是,这些生物真的有必要长年累月的这样伪装吗?对此,布兰顿解释说:“如果想要活命,伪装就是必要的。它们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获得了这样的能力。大部分这样的生物学会了和它们日常的栖息地融为一体。这样的伪装策略增加了它们躲过捕食者的几率,从而提高了了活命的机会。采用这些策略的生物通常都比较小,没有什么抵抗力,因此只有依赖伪装策略,才有生存的可能。”
布兰顿环游世界拍摄这些照片,他说:“我认为观察这种天才的伪装行为,印尼的蓝碧海峡是个好去处。那里的生物种类繁多,伪装的策略非常常见。”(晨风)
蓝鳍金枪鱼 科学网-kexue.com配图
报告说,过度捕捞、污染和栖息地破坏致使几乎半数鲨鱼和鳐种群以及至少12种硬骨鱼种群遭受威胁。
由于商业捕捞,蓝鳍金枪鱼、海鲈、鳕鱼以及石斑鱼尤其面临威胁。
报告认为,捕鱼者使用拖捞船以及漂网等工具,意外捕获或致死一些没有商业价值的海洋生物。
这项研究2007年启动,由25名海洋科学家参与。研究人员承认,由于缺乏足够信息,未能对地中海三分之一鱼类实施评估。
“尽管地中海海洋资源开采持续几千年,相关研究相对较好,”报告说,“但大部分受威胁鱼类……缺乏足够数据。”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部位于瑞士,在160个国家设有1000家分支机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负责全球海洋生物评估事务的肯特卡彭特说:“地中海和东大西洋中的大西洋蓝鳍金枪鱼数量尤其值得关注。”
他说,由于过去40年来过度捕捞,这种大型鱼类的繁殖能力急剧下降。
八成遭捕捞的大西洋和太平洋蓝鳍金枪鱼由日本人消费,其中一些用于制作寿司,价格不菲。今年1月,一条342公斤重的蓝鳍金枪鱼在日本东京一家市场拍得3249万日元(约合40万美元),创下单条金枪鱼拍卖价纪录。
国际大西洋金枪鱼保护委员会去年11月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年度大会,决定将2011年东大西洋和地中海蓝鳍金枪鱼捕捞配额由2010年的1.35万吨降低至1.29万吨。
些远古细胞图是用电子显微镜放大100万倍后拍摄的,然后通过染色生成令人惊异的自然生命图案。
这张图上的细胞呈菱形,中间凹陷,看起来像一张丰满性感的粉红色嘴唇。
很多这种微小细胞的直径只有0.002英寸(50.08微米),被认为出现在恐龙时代以前。
他们先用电子粒子束照亮这些微生物,然后拍摄3D照片,接着给这些细胞染色,生成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精美效果。
挑选出来的这7种不同细胞经着色被染成蓝色、紫色和绿色,形成一组非常引人注目的分子
图上的彩色物体是硅藻属,是直径仅有0.002英寸(50.08微米)的单细胞生物,据悉它们出现在恐龙时代以前。海洋学者保罗·哈格里夫斯博士与艺术家法耶·达尔林联合创作了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他们先用电子粒子束照亮这些微生物,然后拍摄3D照片。接着达尔林利用多种数码着色程序给其“染色”。达尔林家住美国罗德岛,是两个孩子的祖母,开始时这只是她的一个兴趣爱好,但是现在它已经变成她的兼职工作。
达尔林说:“拍摄一张图可能只要3到4小时,但是我需要工作长达25到30小时,才能完成一幅图的着色。这项工作令我感到着迷的地方,是我可以把黑白图片转变成像宝石一样璀璨的彩色图片,引起人们对这些微生物的注意。得知哈格里夫斯在演讲时会展示其中一些图片,我感到非常开心,他的很多听众是新学生,刚刚对海洋学和海洋生物学产生一些兴趣。我希望人们会对它们的外形感兴趣,然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找出它们是什么,以及它们的功能。”(孝文)
这份备忘录包括肯尼迪所写的两封信,其中一封写给中情局局长,时间为1963年11月12日。肯尼迪在信中要求查阅有关UFO的高度机密文件。10天之后,肯尼迪遇刺身亡。
作家威廉·莱斯特表示,在为新作《自由的庆典:肯尼迪与新疆域》(A Celebration of Freedom: JFK and the New Frontier)进行调查研究时,他根据《自由信息法》要求中情局公布这些文件,中情局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美国在线”报道称,肯尼迪在遇刺身亡前对UFO产生浓厚兴趣可能滋生各种各样的阴谋论,猜测遇刺事件。外星人研究员表示,中情局向莱斯特公开的文件让一个有关肯尼迪遇刺原因的推测变得更为可信,即刺杀肯尼迪就是为了防止他发现UFO的真相。
在其中一封信中,肯尼迪要求中情局局长提供有关UFO的文件。在写给美国宇航局局长的信中,肯尼迪表达了希望与前苏联在探索外太空领域展开合作的意愿。此前,莱斯特就曾依照《自由信息法》要求公布一些机密文件,希望利用这些文件撰写一部有关肯尼迪的新书。
他在接受“美国在线”采访时指出,肯尼迪对UFO产生兴趣可能与对美苏关系的担忧有关。“其中一个担忧是,大量UFO在苏联上空出现,苏联人可能将它们误认为美国发动的进攻,他们相信美国人拥有这种技术。我认为这是他撇开宇航局,希望亲手掌握UFO信息的原因之一。掌握相关信息之后,他就可以对苏联人说‘看,那不是我们干的,我们没这么做,我们并没有任何挑衅行为’。”
阴谋论者认为这些解密文件将提高人们对一份存在争议的文件的兴趣,也就是所谓的“烧过的备忘录”。一名UFO研究员声称在上世纪90年代获得这份备忘录。这份文件有烧过的痕迹,据说是一名身份不明的中情局泄密者1999年交给“UFO猎人”蒂莫西·库珀的,但此事从未得到证实。在连同这份文件一同交给库珀的便条中,这位泄密者声称曾在1960年至1974年为中情局工作,文件是从火中抢救出来的,当时中情局焚烧了一批最为敏感的文件。
这份未标注日期的备忘录提到了“Lancer”,这是肯尼迪在特勤局的代号。中情局局长在第一页写道:“你必须知道,Lancer已多次询问我们的行动,这是我们不允许的。请在10月前给出你的意见。你在这件事上的举措对团队的存在至关重要。”
“烧过的备忘录”当前的所有者于2001年从库珀手中购买了这份文件,他在接受“美国在线”采访时表示,备忘录显示,在肯尼迪要求查阅UFO文件后,中情局便将他“干掉”了。UFO研究员罗伯特·伍德称,他已对文件使用的纸张、墨迹年代、水印、字体以及其他记号进行了检测。他说:“我雇请了一家鉴定公司检测墨水年代以及其他可以断定年代的信息,他们采取的技术与法院一样。” (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