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新闻

  智利的天然大理石教堂绝对称得上一个自然奇迹,同时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洞穴网络之一。这座大教堂是大自然的杰作,由一系列灌满水的大理石岩洞构成,向人们展示曾经的地球拥有怎样壮观宏伟的地理学特征。

  在这些水“雕刻”而成的蓝色岩洞内,绿松石色的卡雷拉将军湖湖水反射着阳光,景色十分绚丽。光线反弹进岩洞,遇到大理石壁后反射,形成迷人的光秀。卡雷拉将军湖是南美洲第二大淡水湖,座落于智利巴塔哥尼亚。

  水赋予大理石壁独特的外形。最初的大冰原阻挡了湖的西端,现在,冰河的水源源不断地流进太平洋。对于这个大湖炫美的蓝色,地质学家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解释。他们认为细细的冰川粉赋予湖水超凡的蓝色,同时让湖水水晶般透明,充满梦幻色彩。

  这些大理石岩洞座落于智利南端的偏远地区。为了到这里观光,游客必须从首都圣地亚哥搭乘飞机,前往最近的大城市科哈依克,相距800英里(约合1287公里),而后乘车穿过泥泞的道路,来到卡雷拉将军湖南部200英里(约合321公里)处。

  如果智利政府向建筑项目大开绿灯,为卡雷拉将军湖供水的河流将陷入过度开发的危险之中。这个自然瑰宝需要得到保护,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有机会欣赏到这种自然奇观。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英国“吃不停”的4岁女童奥利维娅·汤姆林森与父母在一起。

  与大多数同龄人一样,英国4岁女童奥利维娅·汤姆林森喜欢吃糖和各种零食,但她的父母却总是不让她吃。她并非受到虐待,而是因为患上遗传疾病,食欲旺盛。父母担心奥利维娅患上糖尿病,不得不限制她的饮食。

  奥利维娅与父母住在设菲尔德的格雷诺赛德,今年4月被确诊患有普拉德-威利综合征。

  患有这种病的人在新生儿期喂养困难、生长缓慢,一般自2岁左右开始无节制饮食,因此导致体重增加及严重肥胖,需预防因肥胖导致的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症状。

  奥利维娅食欲旺盛,如果父母不强制节食,就会一直吃下去;与此同时,因肌张力减退,她每日所需热量只有普通儿童的一半,为保持正常体重,需严格控制饮食。

  一生将无法独立生活

  在英国,普拉德-威利综合征的发病率约为1.5万分之一。普拉德-威利综合征俗称“小胖威利综合征”,又称肌张力减退-智力减退-性腺功能减退与肥胖综合征,病因源于第15号染色体基因缺陷,上世纪50年代由普拉德·卡班特和威利首次报告并命名。患儿拥有正常语言能力,但实际智商低于普通人。

  患上普拉德-威利综合征意味着奥利维娅一生将无法完全独立生活。卡里说:“我们对她的未来感到忧心,不知道她长大后如何控制她的饮食。但我们将保护她,让她远离肥胖及并发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狗狗的憨厚笑容

  以前,我们的爱狗叼着一根主人扔出去的棍子便乐不可支。今天,英国某宠物公司为狗狗发明了全新狗咬胶,它能为脾气最暴躁的狗带来最憨厚的笑容。


狗狗的憨厚笑容

  这件狗咬玩具长16厘米,有着滑稽的超大尺寸嘴唇和牙齿。嘴唇牙齿部分由绒布制作。因为尺寸巨大,其他路人也不必担心咬着这种玩具的狗狗突然发狂咬人。而这种设计材料舒适,即便长时间叼在嘴里,狗狗也不会不舒服。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工程师设计并放飞了世界上第一架“打印”出来的飞机,让飞机设计的经济学发生革命性改变。这款飞机名为“SULSA”,是一种无人驾驶飞机,整个结构均采用打印这种方式,包括机翼、整体控制面和舱门。


英国科学家首次用尼龙打印机,“打印”出无人飞机。

  SULSA使用EOS EOSINT P730尼龙激光烧结机打印,通过层层打印的方式,打印出塑料或者金属结构。整架飞机可在几分钟内完成组装并且无需任何工具。

  这款电动飞机翼展2米,最高时速接近100英里(约合每小时160公里),巡航时几乎不发出任何声响。激光烧结允许设计师打造通常情况下需要借助昂贵传统制造技术的形状和结构。

  这项技术让高度定制化的飞机从提出设想到首次飞行在短短几天内便可成为现实。如果使用常规材料和制造技术,例如合成物,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几个月时间。此外,由于制造过程无需任何工具,飞机的外形和体积能够在没有额外成本情况下发生根本性变化。

  新科

  名词解释

  3D打印:把工厂搬进家庭

  3D打印技术是这样工作的:首先,人们在电脑上完成产品的设计“蓝图”,根据它调整产品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然后按下“打印”,旁边的打印机就会按照“蓝图”一层一层地把原材料叠加成立体的产品。这种技术的迷人之处在于不一定需要在工厂生产物品。3D打印技术使得生产单件商品的成本与批量生产一样便宜,它可能像工业革命一样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灵罐。

  千年“豪宅”究竟要多少钱?昨日,记者从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对西湾路旧广州铸管厂进行抢救性考古勘探和发掘,在一座古墓中挖出了南汉大宝三年(960年)买地券,上写着“99999贯999分9文”。考古人员介绍,买地券的出现,让这座古墓成为广州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座有明确纪年的南汉砖室墓。


出土陶碗。

  古墓一

  买地券置于千年“豪宅”内

  考古人员这次挖掘出了一座保存完整的五代南汉时期砖室墓。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出土了“买地券”一方,滑石质地,从券文可知,墓主为刘二十四娘,葬于南汉大宝三年(960年)。

  考古人员说:“这是广州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座有明确纪年的南汉砖室墓,对研究广州地区南汉墓和南汉历史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近几年,南汉皇陵先后被挖掘,南汉民间墓也被陆续发现,此次买地券的发现,将为考古人员判断古墓朝代起到很好的作用。”

  考古人员说,买地券上写着99999贯999分9文字样,“买地券不一定是土地的价格,可能只是个虚数,祈求吉祥。”

  墓主是否真的很有钱呢?考古人员随后介绍的挖掘成果显示:该五代南汉时期砖室墓砖绝大部分采用东晋墓砖,还有一些是东汉墓砖,墓内随葬青瓷盖罐1件、釉陶罐10件以及银钗、“开元通宝”铜钱等。


南朝墓M170里的棺木钉子。

  古墓二

  60米排水道彰显豪气

  如果说“99999贯999分9文”买地券只是代表了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还不能成为“千年豪宅”代名词的话,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同时发掘出的另外一座大型古墓则可以用豪华来形容了。

  “这座古墓充分显示了墓主的上流地位”, 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马主任表示,“这座南朝墓是近年来广州地区考古发掘规模最大的南朝砖室墓之一”。

  这座古墓被考古人员称为南朝M170墓,其结构保存基本完整,大部分券顶尚存。墓坑前部有斜坡式墓道,残长还有6米,墓道底部有排水沟,距离墓口深2.8米,长度不详,现可看到的排水道就有60米。墓道长达10米。封门保存完好,前室两侧砌假窗和菱角牙子,后室后壁砌假柱,两侧壁有砖砌承券。整座墓葬砌筑工整美观,很有气势。

  “可惜已经被盗了”,考古所马主任表示,只剩下棺材钉和三个小碗等寥寥几件物品。考古人员说,古墓后部券顶被毁,盗墓者就是从这里进去的。

  “这个古墓距离现存地面超过3米,以前可能距离地面更深”,马主任表示,“南朝距离现在已有千年,棺材、骨灰等都已化掉,难以判断墓的主人是男是女,或者是男女合葬。”


南朝M170墓十分豪华气派。图/记者庄小龙

  古墓三

  明代金钗阳光下闪闪发亮

  “出土金钗了”,随着考古工作人员的呼声,记者发现,他们在旁边另一座古墓中发掘出了“明代的金钗”,金钗款式普通,但在阳光下依然闪闪发亮。

  截至目前,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继续对西湾路旧广州铸管厂进行抢救性考古勘探和发掘,新发现西汉南越国、东晋、南朝、五代南汉、宋及明代墓葬一批,出土一批重要文物标本。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8月2日消息,美国旧金山艺术家坦尼亚·瓦拉奇(Tanya Vlach)在2005年的一场车祸中失去左眼,作为一个受欢迎的视觉艺术家来说,这是个严重的打击,当她从意志消沉中走出啦,她突发奇想,在眼中安装一个摄像头来代替眼球。


艺术家坦尼亚

  坦尼亚希望在2011年内完成她的设想,使自己想科幻影片《终结者》中的机器人一样拥有一只"摄像眼"。这个"摄像眼"配有独立的应用软件,可以从外部控制其活动。她希望这只神奇的眼睛可以激活传感器,拍摄静态图像,通过手机等应用软件查看这些照片,同时还具有面部识别功能,可以随着光线强弱改变瞳孔,可以记忆地理坐标等等。就如同在眼睛里邀请了小摄影师入住,它可以留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普通假眼球


摄像头眼球

  如果这只"摄像眼"实现了诸多作用,它将彻底改变失去眼睛的残疾人患者,这项技术还可应用于军事领域。由于这样一个"愿望清单"并不便宜,坦尼亚目前已经通过科学团体筹集了约10万人民币的资金援助,研发她理想中的"摄像眼"。

  (科学网-kexue.com 玛格)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8月2日消息,参展犬冠军格伦帕克守卫者(Grenpark Keeper)是一只很受瞩目的狗,这只被称为“特洛伊”的短毛犬的精子在1989年首次采用试管受精时冷冻起来的,在它去世后20年,兽医通过一种新的方法,将它的精子给它的后代斯塔进行了人工受精,迎来了这三只健康的小狗崽的诞生,其中两只公狗,一只母狗。


欣喜若狂的饲养员罗宾-普莱斯热烈欢迎这些小生命的诞生

  饲养者罗宾·普莱斯欣喜若狂,她说:“兽医采用新技术使精子重新恢复活力,然后又利用试管受精形式令斯塔成功受孕。对此我感到非常吃惊。这些狗狗很特殊,它们总是跟随着你,伴在你身边。我很感激兽医,虽然感觉会很奇怪,但是这三只小狗,是我的无价之宝。”

  格伦帕克守卫者1989年首次在皇家墨尔本秀中获得冠军,然而不幸的是,它在5年后去世。一个实验室储存的它的精子被人淡忘了20多年,直到最近澳大利亚墨尔本莫纳什大学医院经过检测,发现这些精子目前的状况仍然很好。通过人工受精后的斯塔在今年7月8日生下2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这距离这3只小狗仔的父亲去世已经超过18年。罗宾打算给3个新生儿取名永生、追忆和回到未来。莫纳什大学医院兽医斯图尔特-梅森表示,他采用一项欧洲新技术后欣喜地发现,保存时间如此之长的精子竟能产生这么健康的一窝小狗仔。


这3只短毛猎狐梗幼仔蹲在它们获奖的父亲——格伦帕克守卫者的遗像前

  梅森说:“这是一次非凡经历。对这次成功,我们感到与狗狗的主人一样惊喜。澳大利亚利用这么久远的精子进行人工受精取得成功的例子非常罕见。”这些小狗的母亲斯塔在恢复阶段,它们是由人工喂养,这包括它们被放置在温度在23摄氏度的恒温环境下长达10天,每天隔几小时就用奶瓶喂奶一次。

  (科学网-kexue.com 玛格)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波音和普惠公司联合开发的X-51A高超音速飞行器

  波音公司完成了对X-51A“乘波者”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第二次试飞任务,地面维护人员对X-51A“乘波者”高超音速飞行器进行最后的检查,重点检查项目为超然冲压发动机。这架高超音速飞行器将被由美国空军B-52H“同温层堡垒”轰炸机携带升空。然而,在飞行测试中,X-51A“乘波者”高超音速飞行器的发动机并没有达到全功率运行的状态,负责该工程的空军工程师提前结束了这个阶段的飞行测试任务。

  在飞行测试中,X-51A“乘波者”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火箭发动机成功使该飞行器达到5倍音速。但是,这并不是X-51A“乘波者”最高飞行速度,如果发动机全功率运行,可达到7倍音速左右,由于按发动机工作流程,空气通过飞行器的进气道必须先于乙烯进行混合,然后再过渡到与JP7燃料混合,而本次飞行试验中,这个过渡阶段出现了问题,以至于超燃冲压发动机后续的加速中断,速度无法冲上7马赫。


地勤人员在试飞前维护X-51A

  随后,X-51A的工程师尝试重新启动燃烧过程,但是并不成功,最终在地面中心的控制下,溅落到位于西太平洋靠近加利福利亚海岸的海军航空测试海域。而之所以须将空气先于乙烯混合,是因为JP7燃料需要一定的加热时间,乙烯易燃而可以启动X-2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燃烧室,整个过程会产生18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如何进行有效降温以及闭环燃料系统的热平衡是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关键技术。

  据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X - 51A高超音速飞行器项目主任查理布林克在一份试飞报告中提到:我们对此次试飞给予了很高的希望,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而我们很高兴收集到了试飞中的相关数据。

  在这次试飞试验中, 先由B-52H“同温层堡垒”作为母飞行器携带着X-51A“乘波者”飞至5万英尺的高度(1.5万米),然后将其释放,这同时也是X-51A的第二次自由飞行测试。整个X-51A飞行器由助推级、中间级与巡航级构成,当B-52H将X-51A释放之后,助推级点火,将飞行器加速至4.8马赫左右,这个时候中间级则使乙烯与JP7燃料混合并预热,在助推级工作结束后,与中间级一起分离,剩下巡航级则继续飞行,启动超燃冲压发动机做最后的加速冲刺。在2010年5月进行的第一次试飞,还是比较成功的,X-51A进行了超过2分钟的超高音速飞行,超燃冲压发动机工作状态还算不错。

  X-51A“乘波者”高超音速飞行器由波音公司和普拉特惠特尼公司共同开发。前者负责设计整个气动外形,后者负责开发超燃冲压发动机。X-51A作为一种概念型的飞行器,旨在验证进行超高音速飞行的各项性能参数。而超高音速飞行通常被定义为在海平面时速达到6124公里,或者3805英里,5马赫以上的速度。目前,来自两家公司的工程师和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的设计人员正在检查试飞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试图找出在哪些地方出现了问题,影响到了超然冲压发动机的启动。

  而X - 51A高超音速飞行器项目主任查理布林克同时也认为:我们将继续通过对数据的研究。进一步了解这项新的高超音速飞行技术。每次的飞行测试不仅都很令人兴奋,而且正在逐渐掌握这项高超音速飞行的技术要点。而下一次的试飞,暂时定于今年秋天的某个时候。(Everett/编译)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母牛在鳄鱼池中淡定行走

  科学网(kexue.com)讯 初生牛犊不怕虎想必都知道这句话,可是谁有真正相信呢。如今这句话看来要改词了,初生牛犊不怕鳄。

  美国一名摄影师在巴西的潘特纳尔(Pantanal)湿地,拍摄到一只母牛若无其事在走秀,但重点是它脚底下都是鳄鱼,摄影师大赞,母牛真是勇气可佳。

  《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道,照片拍摄者是来自美国维吉尼亚州(Virginia)的50岁罗伯(Robert Mooney)。他表示,当我看到这只牛走在布满鳄鱼的湿地上,这一幕太令我惊讶了!

  根据维基百科介绍,潘特纳尔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位于巴西西部的马托格罗索州(Mato Grosso),占地面积达到24万2000平方公里,生态相当丰富,有超过3500种植物、650种鸟类和400种鱼类生存其中。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中山舰博物馆建筑造型犹如破水而出的中山舰


汉口赞育汽水厂生产的汽水

  在中山舰出水处、武汉市江夏区金口水域,一艘新的“中山舰”将于今年10月扬帆起航,它就是中山舰博物馆。

  记者从该馆获悉,5000余件中山舰出水文物已于近日搬进“新家”,馆内基本陈列布展工作也已结束。昨日,记者提前来到中山舰博物馆探秘,以让读者先睹为快。

  馆舰合一 还原当年景

  一进博物馆,著名画家唐小禾费时两年创作的巨幅写实油画《一代名舰》闯入眼帘。这幅长16米、高4米的油画由3个画面组成,分别是孙中山在中山舰指挥平叛,中山舰与日机搏斗,中山舰上岸进馆的场景。

  展馆一楼是“中山舰复原陈列”,陈列着1997年打捞出水后复原的中山舰舰体,舰身上还保留着1938年被日军炸沉时留下的累累伤痕。

  二楼为“一代名舰——中山舰史迹陈列”展,通过文物、图片和声光电高科技手段,再现了中山舰从建造到被击沉的历史过程。展厅里用蜡像演绎了1922年孙中山广州蒙难时,登临永丰舰(中山舰原名)的场景,孙中山、蒋介石、冯肇宪(时任永丰舰舰长)等历史人物的蜡像,均采用高分子仿真技术制作,栩栩如生。

  出水文物竟有未开封饮料

  走上三楼,重磅登场的是铭刻中山舰印记的300余件出水文物,它们是从5000余件中山舰出水文物中遴选而出,展品分为舰载设施、武器装备、生活用品、铭牌标志四类。除了孙中山胸像、“七九式”步枪等反应当时历史、政治、军事、经济的文物,中山舰上出水最多的文物是官兵们的日常生活用品。

  西门子电扇、瑞典制造的喷灯、福伦达照相机……诞生于洋务运动末期的中山舰上,不仅有这些记录西方国家现代工业发展进程的物品;还有反映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特色的器物,如铜火锅、铜烘笼、温酒壶、水烟枪等。

  众多文物中,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两瓶原封未动、滴水未漏的饮料。一是“汉口赞育汽水厂”生产的汽水,二是无名厂家出品的“无敌牌桔子汁”。

  中山舰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黄文建讲述了这瓶汉产汽水的来历。原来,汉口赞育汽水厂是武汉冷饮行业史上首家采用机器制作汽水的冷饮厂,也是抗日战争胜利前,武汉乃至湖北最大的两家机制汽水厂之一。赞育汽水厂的前身是法国商人纳加利于1911年在汉口法租界海寿街(车站路附近)开办的一家小规模、人工生产碳酸汽水的车间。由于这种汽水是荷兰化学家普利斯特列在1768年将加压的二氧化碳直接溶入由糖、果汁、香料等配制的水中发明创造的,当时人们称之为“荷兰水”。

  据介绍,中山舰博物馆馆藏文物5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1件(套),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在中国近现代文物发掘(发现)史上极为罕见。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23 页,共 1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