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新闻

美国研制成功艾滋病快速验血装置 15分钟出结果成本仅1美元
这款验血装置的发明者萨缪尔博士

美国研制成功艾滋病快速验血装置 15分钟出结果成本仅1美元
这种检测卡的准确程度几乎是100%

  科学网讯 一种只有信用卡大小的微型验血装置日前问世,它在15分钟内便可检测出艾滋病,准确率几乎是100%。这项具有突破意义的科技发明在发展中国家正大受欢迎。

  这种由塑料制成的验血装置名叫mChip,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研人员开发。其生产成本只有1美元,远远低于目前任何一种检测艾滋病的验血设备。mChip包含10个感应区域,只需针刺微量血样就可以在15分钟内诊断出是否感染了HIV病毒或梅毒。和验孕棒相似,该验血装置也是用颜色识别呈阴性还是阳性,一眼就能看出来结果。

  在卢旺达对数百人进行的HIV和梅毒感染测试中,mChip的准确率几乎达到100%。

  mChip的主要研发者萨缪尔博士表示,使用这种装置非常方便,“不需要到诊所去验血,也不需要花很长时间等待结果”。这种占用空间小、使用成本低、测试过程快、检测精确度高的装置有望为解决世界贫困地区的医疗难题做出重大贡献。(泰坦)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英国百年前报纸预测手机与高铁(图)

  本报讯 据英国媒体8月4日报道,这张使用金色油墨的报纸(上图)于1900年12月31日发行,是为庆祝20世纪降临而推出的纪念版。

  报纸上除了对此前一个世纪进行回顾外,还准确地预测了20世纪出现的航空、高速火车、移动电话以及英吉利海峡开通海底隧道等重大事件,而过去百年的变化可证明其预见性非比寻常。不过报纸上也存在略显牵强的内容,如英国港口城市加的夫的人口将超过伦敦、潜艇将成为度假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等。 (宗禾)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考古学家在隧道中探索

这样的隧道在欧洲数以千计

  科学网(kexue.com)讯 欧洲的考古学家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发现欧洲大陆有许多石器时代时留下来的隧道。这些隧道纵横交错的布满了欧洲,甚至可以从苏格兰通向土耳其,就像高速公路一样,编织成一片大规模的地下网络。

  德国的考古学家称:“这是一个古老的世界之门,打开了以前的秘密。石器时代的人们打造了超级复杂的隧道。仅在德国巴伐利亚州,我们就发现了地下隧道差不多有700米。而在奥利里的施蒂利亚州,我们发现了350米。这些隧道在欧洲有数以千计,最北边从苏格兰的北部开始。” 大部分洞穴都不是很大,大概宽70厘米,想要快速移动很困难。人们只能在里面蠕动,也没有其他空间。

  这些隧道通向一些宽阔的地方,甚至还有坐着休息的地方,储藏室或者卧室。在地下组织成巨大的网络。

  一些专家认为这些隧道是为了藏身用的,用来躲避一些猛兽,恶略的天气,甚至是战争。无论他们是做什么用的,石器时代能完成这样庞大的工程,也可谓是壮举。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乔纳森现在已经178岁了。

  这张黑白照片上是地球上最长寿的动物——一只名为乔纳森的陆龟。据外媒4日报道,这只陆龟已经活了至少178个年头。照片拍摄在1900年布尔战争时期的南太平洋岛屿圣赫勒拿岛,当时乔纳森大约有70岁,而它如今依然健在。

  虽然乔纳森年事已高,但当地人仍旧认为它还能继续繁衍后代。岛上旅游局的发言人称乔纳森归政府所有,在政府特建的人工林里安享晚年。“乔纳森是1882年带到圣赫勒拿岛的三只陆龟中唯一一只活到现在的。他在到达圣海伦娜岛时就已经50岁了,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因此它至少活了178个年头。它是我们岛上最长寿的居民。”发言人说。

  发言人还讲述了乔纳森现在的情况:“它主要呆在有青蛙的草地上,现在仍旧充满活力。虽然有只眼睛看不见了,但是移动还是很灵敏。”

  乔纳森在1882年被人从塞舌尔带到圣赫勒拿岛。这张照片被发现后,乔纳森非凡的一生浮出水面,照片是美国詹姆斯敦市照相馆老板伊恩斯拍摄的布尔战争影集中的一张。这张照片最近被温彻斯特附近的拍卖行以4000英镑拍卖。

  经过进一步调查,人们发现照片上的龟正是乔纳森,而且它还活着。

  此前发现最长寿的陆龟是生长在澳大利亚的加拉帕戈斯象龟,它已于2005年去世,享年175岁。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云朵酷似人脸

耶稣还是恶魔网友争议不断

  科学网(kexue.com)讯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云彩也可以展现出多种形状,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上空出现了奇特的人脸云,它形成的人脸形状已经引发激烈争论。

  摄影爱好者丹尼斯-法梅尔在加拿大的自家后院里捕捉到这些由乌云构成的令人难以置信的画面。他上传到YouTube的视频显示,黑暗的天空中突然浮现一个巨大的人脸,它随疾风迅速向前移动。这个侧脸轮廓分明,可以清楚看到尖挺的鼻子、一只眼睛和显然正在微笑的嘴巴。风暴从他头顶翻涌而过时,非常吃惊的法梅尔激动的大喊:“人脸!那是个人脸!太令人不可思议了。”

  但是几秒钟后云团的形状就变了。相机不断颤抖,那是法梅尔正在不停移动位置进行摇摄,当他重新回到那个云团阵列时,发现它很快就消散了。这段视频自从1日被上传到YouTube上至今,点击量已经高达6617次。其他用户对此产生激励讨论,他们不知道这些诡异的云团只是一次巧合,还是具有更加意味深长的意义。用户hackmaster1995sicho写道:“它看起来很像耶稣。”然而另一位用户争辩说:“它看起来更像恶魔。”

  而有的网友则贴出《Book of Ezekiel》里的一段话,用它说明上帝不会出现在云里。不过其他网友则对这一景观不以为然,其中一人说:“可能哈里-波特还没有结束吧?伏地魔又回来了。” 另一些冷嘲热讽地写道:“可能圣诞老人和复活节兔子正躲在人脸背后快活呢。”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看以清晰的看出月球表面的不平整

  科学网(kexue.com)讯 地球,月亮二者相互依靠。不过说起月亮的起源,没人可以说的清楚。如果说以前有两个月亮呢,听起来只是在童话中发生的事情,可这样的理论却被科学家提了出来。


月球碰撞的四个阶段

  地球曾经可能有两个月亮,一个在每天晚上出现,不过有另外一个稍小的在与他相伴。不过早先,它们两碰撞到了一起,在月球上形成了一座小山。如果你用望远镜观察月亮,你会发现,月亮的正面与背面有这明显的不同。

  月亮正面看起来比较低平,而另外一边则是高山区。

  也有科学家对这种不对称的原因做出解释,主要的声音便是地球海洋潮汐的作用,是月亮在自己轨道中受力不均。而新的理论认为这是因为巨大的冲击力造成的。

  许多专家认为,太阳系的历史中,有个相当于火星大小的物体与地球相撞,冲撞后的碎片因为引力的作用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月球。

  而第二个月亮也被认为是冲击力的原因,在千万年以前可能两月亮产生了缓慢的冲撞,这样的速度也不至于导致月球粉碎。

  因此,这样的撞击使得月球另外一面明显成凸起状,形成月球背面的山区。

  美国加州大学的圣克鲁斯教授表示:“我们自己测试做实验看出,撞击对月球的形状有很大的影响。相信地球外也有许多月球的碎片。”

  而同样来自加州大学的弗朗西斯教授则是潮汐论的坚持者:“月球看着不同的原因与冲撞无关,这是一个很难说明的问题,就像月球的来源一样,没人能肯定它是怎么形成的。”

  这也给科学家们带来了难题,目前两者均没有足够的证据还证明谁是对的,看来想知道结论,看来还需要慢慢的科学研究才能发现。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网传艳照中的一张。 网传艳照中的一张。

  昆明信息港讯 8月4日上午,经本网记者向昆明市公安局求证:近日在网络上传播的“昆明发改委官员艳照”,经技术检验认定,确系拼接修改合成。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6)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图片展现黄蜂家族的瓢虫茧蜂将瓢虫变成僵尸的全过程。瓢虫茧蜂锁定目标,准备将一枚卵注入瓢虫体内。在蜂毒的侵袭下,瓢虫将陷入瘫痪状态。在瓢虫体内,卵孵化成幼虫,发育几天之后便在瓢虫腹部抓出一个小洞。随后,幼虫在瓢虫腿之间织出一个茧。幼虫蜕变期间,瓢虫的尸体一直安息在茧顶部。

  虫一般蠕动的黄蜂幼虫从宿主瓢虫体内钻出。研究指出绝大多数寄生虫最终都杀死宿主,一些瓢虫经受住可怕的考验,幸存下来。30%到40%的瓢虫宿主在黄蜂幼虫孵化之后仍然存活,其中一些个体还能继续产卵。这些瓢虫之所以能够幸存的原因在于,黄蜂幼虫只以并不对瓢虫构成致命威胁的组织为食,例如脂肪。

  仍然活着的瓢虫站在蜂茧上面,此时的瓢虫具有攻击性,攻击入侵者。这种行为与黄蜂幼虫钻出并结茧后留在瓢虫体内的毒液有关。研究小组将捕食性草蜻蛉放入培养皿,蜂茧有的上面站着活瓢虫,有的站着死蜂茧,有的则没有这个保镖。实验结果显示,草蜻蛉在攻击受到僵尸保镖保护的蜂茧时成功率较低。

  瓢虫茧蜂幼虫操控瓢虫保护蜂茧的时间长度存在差异。有时候瓢虫会一直保持警惕,直到幼虫破茧而出,蜕变成黄蜂。其他情况下,瓢虫被控制的时间只有几天。研究发现,如果投入更多时间和能量控制它们的瓢虫保镖,黄蜂幼虫成年后产卵较少。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控制宿主与自身繁殖之间的取舍关系。

  一幅特写照片,展现了一只瓢虫茧蜂结的茧。这种黄蜂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亚洲和欧洲。布罗德说:“它们是世界性动物,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在选择保镖时,这种黄蜂非常挑剔,只认准瓢虫。

  最终,一只新黄蜂——例如照片中的黄蜂——从受到保护的茧中钻出。布罗德表示这项研究揭开了加拿大的一个谜团。他说:“在森林中散步时,我们经常看到瓢虫站在一个茧上面,这让我们大为迷惑。现在,我们终于找到答案。”

发表在栏目: 自然
郭美美母女首次面对媒体 郭美美母女首次面对媒体

  本报讯(记者王奕 实习记者陈煜)昨晚,郭美美母女首次面对媒体,接受郎咸平独家专访。郭美美称,自己的“干爸”王军并非网传的、红会内部的王军,而是深圳的一名商人,她出于虚荣心和攀比心理认证了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并强调一切与红会无关。对于备受关注的炫富事件,郭美美在节目中流泪道歉。

  出于虚荣修改认证

  郭美美称,因为网上对这件事情的质疑很多,她们需要出面澄清一下。她表示自己的“干爸”是王军,但不是红十字会副会长王军,是深圳的一个投资房地产类的商人。干爸王军来北京出差和朋友吃饭时,郭美美听到他们说成立的公司叫中红博爱,公司成立后让她来上班,她开玩笑地说想担任总经理,得到干爸的许可。

  “过几天玩微博的时候,看到我所关注的人的认证都是总裁、CEO之类的,可能是出于爱慕虚荣、攀比的心理,就把原来的歌手改成了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当时写的时候不记得公司名字,于是就直接写了红十字会。”

  “之后我发微博,写天天要学英语、游泳,还要学习当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郭美美表示,自己没有想到这件事情会引发轩然大波。

  其母炒股赚数百万

  提到网上炫耀的豪车,郭美美称,两部车,一部是玛莎拉蒂,另一部是妈妈送的18岁生日礼物minicooper。

  郭美美的母亲表示,她和王军没有夫妻关系,郭美美还未出生时,她就与其生父离婚,女儿随她姓。她称女儿小时候家境就很好,家里一直有钱花。郭母说,她从1990年开始买股票,从全市只有5只股票时就进入股市。数月间,几万元的股票本金就赚成几百万元。那时她在深圳有两套房子,另外还有几百万元现金。

  郭美美说,玛莎拉蒂是王军送的,王军是中红博爱的挂名董事,公司总投资是六七千万,他投资了一千多万。但因为公司尚未启动,王军并没有从中红博爱挣到钱,买玛莎拉蒂的钱是王军做其他生意赚的。

  郭美美称,尽管自己在网上“晒”了很多包包,其中只有两个是真的,“橘色的是妈妈用过的,另一个绿色的是干爸送的”,其他都是假的。

  接受警方两日调查

  郭美美反复强调,自己没有想到这件事情能引发如此大的影响,她从深圳回到北京的第二天,她们就被公安局叫去调查了10多个小时,第三天也是10多个小时。

  对于网上的争议,郭美美当场流泪。“真的很对不起,自己爱慕虚荣在微博上发一些东西,让很多老百姓接受不了,认为我为什么过得这么好,而他们要这么辛苦工作。其实我本性很善良的,以前不是这样子的,18岁以前我没有这么奢侈”。

  郭美美认为自己接触社会更广,变得越来越虚荣。“以前我在家里很节省,多开电灯我就会让妈妈把灯关了,不能浪费电。在北京电影学院上进修班,后来拍戏,接触社会上一些人,女孩子之间会有攀比,然后觉得自己慢慢变了”。

  郭美美表示,自己应该还会进娱乐圈。

  >>微言

  @cillieen:郭美美怎么不承认是她妹妹帮她改的认证信息了?编来编去,借口这么多,蒙谁呢?

  @李正曦Sissy:郭母称其在1990年就有几百万现金了,并称是通过炒股,在几个月的时间将几万块变成了几百万,其所列举的股票都是深圳上市的深发展、深万科、深金田等。深交所是1991年4月3日才正式开市,难道穿越了?装股神,喵了个眯滴。视频截图

    中红博爱CEO再次确认郭美美系商人王军女友

  【媒体评论】:

  重庆时报:后郭美美时代,谁来审计红十字会

  新京报:红十字会赢回人心才能募得善款

  齐鲁晚报:红十字会应该为骂声感到高兴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9)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雪人”奇特地形:一排三个陨石坑。


“灶神星”千疮百孔的表面。

  7月17日,美国宇航局“曙光”号太空探测器完成近四年的太空旅行,终于与太阳系中最大的小行星之一“灶神星”遭遇,并开始对其实施科学探测。近日,美国宇航局发布了由“曙光”号发回的首批“灶神星”近距离特写镜头。图片显示,“灶神星”一个重要的地形特点就是“雪人”造型陨石坑。

  “曙光”号为离子推进力太空探测器,它用了近四年时间终于抵达“灶神星”,并于2011年7月24日拍摄下首批“灶神星”特写镜头。“灶神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小行星之一,直径约为330英里(约合531公里)。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工程师马克-雷曼是“曙光”号任务组的成员之一。雷曼表示,“我们的耐心终于得到了漂亮的回报。我们现在正在探索太阳系最原始的世界之一。”


“灶神星”一个重要的地形特点就是“雪人”造型陨石坑。

  “灶神星”是小行星带中第二大天体,其表面积大约有两个加利福尼亚州大。研究人员认为,这颗小行星大约形成于46亿年前。这一年龄也是其表面千疮百孔的原因,因为这是太阳系早期的关键标志。

  这颗小行星上可能藏着一颗早期超新星爆炸的证据,因此“曙光”号控制器目前正在“灶神星”表面寻找较大、较明显的特点。其中一个地形特征就是被“曙光”号工程师们称为“雪人”的一排三个陨石坑,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灶神星”布满灰尘的赤道附近,存在着许多巨大的凹坑。


“黎明”号是在距离“灶神星”大约3200英里(约合5150公里)的高空拍下这些照片的。

  “曙光”号任务组负责人之一、加利福尼亚大学行星学家克里斯托夫-拉塞尔认为,一次远古灾难性撞击在“灶神星”上形成了一个个坑。不过,拉塞尔也无法对“雪人”地形和其他陨石坑的形成原因给出明确的解释。拉塞尔表示,“此前我从来没有看过此类地形。”

  “曙光”号是在距离“灶神星”大约3200英里(约合5150公里)的高空拍下这些照片的。不过,“曙光”号将很快下降到距离“灶神星”大约1700英里(约合2736公里)的轨道上继续探测。美国宇航局预计,“曙光”号最快将于8月11日抵达这一轨道,并继续开展科学任务。到2012年8月左右,“曙光”号将再次发动引擎,开始向“谷神星”进发。“谷神星”是小行星带中最大的天体。科学家希望能够在“谷神星”上发现泥火山和液态海洋的证据。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22 页,共 1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