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将于3月9日(星期三)下午14:30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卫生部部长陈竺,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陈竺:
一开始在2003年的时候,新农合只有人均30元的水平,当时是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在实践过程当中,当筹资水平不断提高的时候,我们又提出了门诊统筹的问题,因为如果小病不看,拖成大病的话,也会带来巨大的疾病风险。
陈竺:
经过几年的努力,去年在120元筹资水平,这是政府的补贴,加上农民自己交的部分,总共150元的筹资水平下,实现了住院报销率在政策范围内能够达到60%,同时,在60%的地区实现了门诊统筹。去年,政策范围内报销封顶线达到了农民纯收入的6倍,也就是3万元。全国有11亿农民受益。
陈竺:
而且就像您刚才提到的那样,我们在保基本的同时,也在探索保一些重点的病。首先是儿童的大病,在财政部的支持之下,我们和民政部的大病救助形成了老百姓称之为“一站式”的衔接,我们选择了两个儿童的大病,一个是儿童的先天性心脏病,另一个是儿童的白血病,总共两类6种。我在这儿说明一下,并不是完全地免费,实际上是由新农合报销70%,然后由大病救助的基金根据家庭的情况给予20%的补偿,加在一起对于困难家庭能够达到90%或者更高一点儿的补偿。
陈竺:
农村儿童“两病”保障的工作虽然开展时间不长,但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到去年年底,从文件下发,也就是半年的时间,因为政策执行实际上还有一个时间差,已经有4千多名患儿得到了救助。大约有白血病480多例,完全缓解率超过了四分之三。先天性心脏病将近4千例,手术成功率很高,绝大多数情况下治愈率超过了95%。
新华网昆明3月9日电(记者颜牛)据云南省森林防火指挥部通报,截至9日中午,云南保山市隆阳区林火已全部扑灭,参加林火扑救的1500多人已全部转入火场清理。
这次发生在保山市隆阳区水箐洼子的林火持续了20余小时。发生林火的林区主要为国有林场,林木主要为云南松。林火由一名精神病患者用一次性打火机点燃,目前,这名精神病患者已被控制。
截至目前,扑救人员已经扑灭所有零星火点。直升机吊桶洒水作业在扑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云南省森林防火指挥部要求,下一步要安全、全面、彻底地清理火场。
另悉,火场离当地有300多年历史的著名佛教圣地梨花坞不远,但火情没有对梨花坞的房舍、设施造成影响。
国际在线报道: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将于3月9日(星期三)下午14:30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卫生部部长陈竺,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陈竺:
实际上您的问题是有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如何不断提高,让农民能够更加受益的问题。刚才王军副部长已经讲到了,今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新农合,以及等一会儿晓义副部长也会提到,对城镇居民医保补助的水平也会大幅度提高。但新农合补助水平总体来说相对比较低,去年是120元,今年是200元。这是我们的国情所决定的,在相对比较低的投入的情况下,如何能够有比较好的健康效益的产出?应该说新农合制度作为党中央、国务院为帮助农民解决抵御疾病风险的重大举措,在短短几年当中,确实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科学网(kexue.com)讯 3月9日消息,大千世界真的无奇不有。近日,一名摄影师在南极抓拍到了一只很另类的帝企鹅幼崽,它胸前的羽毛竟呈现出罕见的心形图案。
帝企鹅幼崽胸前的羽毛竟呈现出罕见的心形图案
据国外媒体报道,这只奇特的企鹅幼崽处在羽毛蜕变期,在蜕变"燕尾服"过程中发生了异变,原本不该出现形状的胸前羽毛,竟然演化成了心状。 拍摄这张图片的摄影师佛拉德(Sue Flood)表示,在南极能抓拍到如此奇特的企鹅,实在太幸运了。
佛拉德(Sue Flood)说:"在她二十年的极地拍摄历史中,还从未见过这种现象,企鹅换羽而自然形成的图案令人难以置信。"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帝企鹅(Emperor Penguin)是现存企鹅品种中体型最为庞大的。它们的食物主要有鱼类,甲壳类。像磷虾和鱿鱼这样的生物,都是它们喜爱的食物。
值得一提的是,帝企鹅在捕食的时候,可以在水下停留18分钟,下潜深度可达到535米。动物学家认为它们是通过降低新陈代谢和减少器官活动来实现水下捕食。
(科学网-kexue.com 凹凸曼)
虎纹奇石纵贯大半个河谷。
金钱纹奇石散落山涧之中。
豹纹石所处的河谷中生活的大量蝌蚪。
小“巨豹”石如桌大
大“巨豹”石重百吨
在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昨天从韶关市区驱车60多公里抵达了密林满布的天井山。从一条青翠的林间小道沿一道河谷水流而下约3公里,便抵达了“铜锣瀑布”。只见在一个临渊独立的危崖之下,大片满布仿佛金钱豹花纹的巨石散落其间。
站在高处俯瞰这些奇石,仿佛一只只威武的巨豹正懒洋洋地伏于清澈的山涧中饮水小憩。近处细察,只见它们体积巨大,小者仿如一张八仙桌,重量逾吨;大者则足有约十米多高,过百吨重。它们的颜色有深有浅,主要为褐黄、灰白二色。
数万棘胸蛙幼体
与“豹群”嬉戏
在其石体上有些均匀分布着密密麻麻的“金钱花斑”,有些则疏密不均地长满了黑色条纹,一如金钱豹身上的花纹饰。当地群众据此便形象地给这些奇怪的石头取名“豹纹石”。
记者站在林径中观察发现,在这片延绵约2公里的河谷之中,那清澈见底的山涧中有大量指甲片大小的小黑点在欢快游动。下到涧中定睛一看,那竟然是 成千上万条肥硕的蝌蚪!站在涧中放眼四眺,触目所及的豹纹石下的泉水中都有密密麻麻的蝌蚪在齐聚,其数量数不胜数,为威武的豹纹石增添了灵动的无言生机。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蝌蚪为具有“百蛙之王”美誉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棘胸蛙幼体。该种珍稀蛙类目前已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这些数以万计的蝌蚪,意味着这处山涧将是大量珍稀棘胸蛙出生的“洞天福地”。
破解谜团
百万年前
岩浆喷发遗留痕迹
为了弄清楚这一片奇形怪状的巨石的准确身份,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特别邀请了相关专家前来实地考察,最终破解了豹纹石之谜。
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豹纹石的出现,主要来源于地下岩浆的侵入。数百万年前,当灼热的岩浆从地底往上涌时,其“势能”会随着距离岩浆喷发源头的长度增加而减弱。当岩浆奔涌到近地表的岩体边缘时,滚烫的岩浆会将落入其中的岩体慢慢熔化。
但岩浆还未能完全吞噬到口的石块,其“体温”已经急剧下降。就这样,岩浆冷却后就形成了这些被地学界中称为“包体”的“残羹剩饭”。而这些离开了母体的花岗岩,在经历了上百万年的风化侵蚀后,其“肌肤”上就留下了这些美丽的花纹。
相关专家认为,“铜锣瀑布”处发现的这片花岗岩包体,规模大、特征明显,在国内地学界相当罕见,是难得的地质遗迹。这些“豹纹石”有地质科学研究价值和科普教育价值,是奇石中的“珍品”。
两位已退休10多年的老科学家,近日提出“担心怒江水电大规模开发引发地质灾难”,再次引发“反坝派”和“主坝派”的论战。怒江水电开发项目自 2003年国家发改委开始论证,至2004年因环保争议搁置至今。而怒江去年八九月份发生的泥石流灾害,则成为此次“反坝派”的新论据。
“主坝派”也迅速作出回应。3月6日,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和中国大坝委员会邀请多位地震及水电专家,回答“社会各界所关心”的怒江建水坝的地质、地震安全性问题。
质疑一:“剪刀口上建大坝”
回应:大坝不允许建在活动断层上
对于退休地质专家的怒江水电开发是在“剪刀口上建大坝”的质疑,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库地震专家陈厚群解释说:“大坝可以抗震,但是抗断是很困难的。因此,我们的大坝一般是不允许建立在活动断层上面的。也就是说大坝可以抗震,但是一般我们不考虑抗断,对于断层,我们采取的是尽量避让。”
“主坝派”认为,不管是怒江还是在其他地方,我国所规划的水电坝址都不可能有活动断层通过。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副院长贾金生强调,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他曾经带领多位国际上最著名的水库地震专家对震区内的很多水坝进行了现场考察。正是因为所有的水坝没有一个跨越活动断层,所以,经历这么大的地震居然都没出现一座垮坝现象。我国水坝建设的科学性和抗震水平,已经得到了国际同行的一致认可。
质疑二:近百年来西南地震增强 怒江可能大断裂 地震风险程度全球最高
回应:“怒江断裂带”其实断断续续 大坝可避开断层
对于怒江深大断裂,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徐锡为提出,所谓的怒江断裂带,确实是一条长期活动的古老的活动带。但它不像昆仑断裂带的整体贯通的断裂带,而是断断续续在旁边发育的断裂带。“如果通过地震安评,通过活动带的填图,把这些断层的位置确定出来,不让我们的水坝座落在断层上,我想我们的水坝没问题。”
多年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地震专家虢顺民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否定了“怒江水坝的地震风险程度全球最高”的说法。他认为,滇西处于三江地区,“这三条江我也都工作过。我感觉这三条江里风险性更高的是金沙江。但是现在金沙江也在开发,也在建水坝,应该说我们解决了它的危险性的基础以后,水坝它可以照建不误。”
长期从事工程地震安全研究的老地震专家蒋溥补充:“怒江它不是一个大的边块,不是块体之间的一级界限,充其量也就是二级到三级。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主要的地震还是在七级以下的中强地震。”。
质疑三:水库高坝蓄水会引起滑坡和堰塞湖
回应:水电工程不足以引发灾害 只会使隐性地质灾害提前释放
“主坝派”认为,一般情况下,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几乎都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原因在于山高水急的河水蕴藏着极大的能量,长期冲击河谷,造成河床不断下切,使得周围的岸坡需要不断地坍塌变形。因为,他们提出,只有把水能资源利用起来发电,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地质灾害产生的成因,从而减少地质灾害。这个观点是在2008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出现“怒江水电利弊”的考题后“主坝派”极力坚持主张的。
对此,“反坝派”中的退休地质专家孙文鹏认为,水库高坝蓄水后,会引起库区岸坡不稳定,可能导致大面积滑坡。滑坡又可能造成很高的库区涌浪,对大坝构成威胁,或形成堰塞体,对水利工程和沿江下游形成威胁。
水电专家张博庭在会上提出相反看法,他认为,如果水库的新岸坡不具备产生滑坡的潜在的地质条件,水库水位变化也不可能造成滑坡;反之如果边坡本身具备水库水位变化造成的滑坡的地质条件,说明边坡本身就具备了滑坡(或者说是潜在的滑坡)的地质地貌条件。他说,水库蓄水的初期,是一个水库新库岸的不稳定期和再造期,是隐性的地质灾害的集中释放期,出现地质灾害反倒有所的增加的现象,也是非常正常的。
“主坝派”和“反坝派”的论战年复一年,似乎并无停止的迹象。一边坚持水电开发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风险可控;一方从环保及近年频发的地质灾害事件,提出怒江从生态角度不宜水电开发。而这场2011年初关于怒江水电开发的科学家面向媒体和公众的争论,是否会影响怒江的水电开发,也尚且不得而知。事态如何发展,本网将继续关注。
此前有消息称,中国或将在20年内实现载人登月。
从“神舟”到“嫦娥”再到载人空间站,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令人瞩目。2007年10月,“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的发射,标志着我国迈出了探月 计划的第一步。目前,无人探月工程正在实施。王永志说,从长远来看,中国人肯定要实现登月,但载人探月问题目前还处于专家考虑阶段,构不成国家计划。
王永志院士认为,我国目前在航天领域应该处于全球第三四位的水平,居美国、俄罗斯之后。但是,我们应该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其他一些国家的发展势头也很快,比如日本在载人航天方面的实力很强,印度的探月工程水平也很高。
王永志告诉记者,我国航天事业的人才储备目前比较充足,青年人才能够接得上“茬”。很多对航天感兴趣的年轻人很愿意加入,各大企业的待遇也具有 吸引力,整体而言队伍不成问题。但是,“我们应当受到这样的教育:在航天科技上,你可别懈怠、别自满。你得赶快抓,外国很厉害。”(记者张国)
以下列举的10款潜艇虽不是军用潜艇,但凭借酷酷的外表以及富有创造性的设计,它们也成为潜艇家族的一大亮点。可惜的是,由于造价太高,这些潜艇显然是为富豪们准备的高级玩具,而普通公众就只有羡慕的份儿。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当前潜艇的性能早已经今非昔比,成为军队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以下列举的10款潜艇虽不是军用潜艇,但凭借酷酷的外表以及富有创造性的设计,它们也成为潜艇家族的一大亮点。可惜的是,由于造价太高,这些潜艇显然是为富豪们准备的高级玩具,而普通公众就只有羡慕的份儿。
1.Hyper-Sub
就算是超级间谍詹姆斯•邦德也不敢藐视外形如此惊人的潜艇Hyper-Sub。Hyper-Sub造价350万美元,由Marion HSPD公司设计,即将投产。准确地说,它应该是一种可以潜水的动力艇。从造价来看,这种潜艇绝不是为普通百姓准备的,而是为有钱一族打造的奢侈玩具。
Hyper-Sub长31英尺(约合9.4米),采用密封式驾驶舱和2台440马力柴油发动机,最大可输出880马力,水上行驶速度最高可达到 40节,最大行驶距离为500英里(约合804公里)。在潜水模式,Hyper-Sub可潜入水下250英尺(约合76.2米),驾驶员使用脐带式自持水 下呼吸器享受潜水快乐。
2.主打黄色的私人潜艇
另一款体积小巧的私人潜艇,主打黄色,可容纳2名乘客。这款潜艇的潜水深度可达到1000英尺(约合304.8 米),潜水时间可达到6个小时。它采用1个120伏和24伏蓄电池组,装有2个3马力主推进器,2个3马力垂直推进器,4个外部卤素灯,同时还装有VHF 无线电通信设备、GPS和球形气候控制装置。气候控制装置可帮助艇内保持较为舒适的温度,既不太热,也不太冷。
3.紧凑型EGO半潜艇
从技术上说,紧凑型EGO半潜艇并不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潜艇,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无法潜水。虽然驾驶舱始终位于水下,但上部结构却恰恰相反,因此 被称之为“半潜艇”。这种设计能够降低水下行驶时的风险,驾驶员也易于进行操控。研制EGO半潜艇的RAONHAJE公司表示,有了它,你根本不用学习游 泳便可享受畅游水下的快乐。
搭乘EGO半潜艇在水下穿行时,乘客可以欣赏到生动的水下动物生活景象。对于那些渴望与鱼儿亲密接触同时又不希望弄得一身湿的人来说,这款潜艇 绝对是他们的最佳选择。最值得一提的是,EGO半潜艇主要采用电动驱动,是一款生态友好型潜艇。一次充电6到10小时可在水下巡航4个小时左右。虽然 RAONHAJE的官方网站并未透露EGO半潜艇的售价,但毫无疑问的是,这款潜艇绝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买得起的。
4.Seabreacher X 鲨鱼型潜艇
Seabreacher X 鲨鱼型潜艇采用1台260马力增压式发动机,水上最高时速可达到50英里(约合每小时80公里),水下则可达到每小时25英里(约合每小时40公里)。这 款潜艇可以在水下高速潜行,同时也可整个跃出水面。它采用矢量推进系统,模仿鲨鱼、海豚等水生动物的尾部关节。由于安装定制的谐调排气系统,这只“鲨鱼” 可以发出咆哮声。
5.深海飞行超级猎鹰
“深海飞行超级猎鹰”号潜艇是造船工程师格拉哈姆•霍克的最新力作。这款有翼电池动力潜艇造价150万美元,外形类似飞机,可在水下“飞行”。 它采用单后置推进器,与电扇非常相似,用于驱动潜艇行进,所需动力由1块48伏的磷酸锂电池提供。其耐压壳体采用碳/环氧复合材料制成,驾驶舱共有2个, 一前一后,可容纳2名乘客;天篷采用树脂玻璃,允许乘客在潜水时尽情欣赏周围的景色。
时下人们每天没有很多的时间动用锅盆碗灶做饭,平时吃快餐越来越多。快餐确实快捷、实惠,但人们说起快餐还是和垃圾食品、肥胖等联系在一起。这几年美国的快餐店纷纷推出低脂低热量食品,还有人宣称通过吃这些快餐减肥成功!
纽约时报一篇报道提到Dougherty小姐,她每周大多数的午饭和晚饭都吃快餐店的低脂肪食物(只含9克的脂肪,而通常一份快餐食物的脂肪含量是30克),在两年内她减了将近50斤。
那么快餐食物中的脂肪减少,总热量减少,就可以成功减肥吗?这种减肥方式是不是健康呢?
我们首先说说快餐,为了快,食物像工厂流水线一样批量生产。食物在工厂批量生产然后冷冻,餐馆接受和储藏冷冻食物,卖的时候只重新加热而不用从头开始制作。加热方式主要是炸和烤,就给食物增加了很多的脂肪。为了保证吃起来好吃,食物中添加了很多的盐、脂肪和糖等调料。和家里一般的饭菜比起来,传统快餐含有更多的脂肪和更多的热量、糖分和盐。吃一顿快餐,您得到的几乎是您一天所需要的热量、盐,和比一天所需还多的脂肪,而一些重要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却不足。新推出的低脂低热量食物可以减少脂肪和热量,但不能完全保证糖分和盐不过量,也不能保证提供足够的维生素等营养。所以长期食用低脂快餐不能确保营养均衡健康。
再想想当你走进快餐店的实际情况。可口的食物会强烈刺激味觉,使您多吃。很难长期坚持吃低脂食物。
即使长期吃低脂快餐,真的减轻了体重,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快餐的其他问题。长期吃快餐比较常见的危害之一是食用的盐分过多。食盐过多是导致北方人高血压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吃得过咸,过多的钠离子会在体内潴留。钠盐能吸收水分(1克食盐可吸收水分200至300毫升)。吃盐越多,身体里保存的水分就越多。血液总量会增加,使血压增加,心脏的负担增加。过量的钠还与血压共同作用,加快血管壁受损、硬化,还会导致心脏和肾损害,诱发胃癌和矿物质代谢紊乱(比如使得钙在尿中流失增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今年1月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报告建议人们尽量减少食盐的食用量。试验证明食盐量减少可以减少心脏疾病的发病率以及减轻体重,降低胆固醇和帮助戒烟。
人们在匆忙的工作生活中可以偶尔吃快餐。新推出的低热量低脂快餐注意了我们的健康需求,但长期食用的减肥效果还不确定,长期食用对身体健康仍有危害。要保持健康和体形,最好还是自己多花点时间,选择多样的、简单加工和营养全面均衡的食物。
美国科学家设计出一种新的漂浮城市“新诺亚方舟”,它可以坐落在密西西比河岸边
漂浮城市“新诺亚方舟”可预防洪水灾难性事件的发生
科学网(kexue.com)讯 3月3日消息,传说洪水曾毁灭过地球文明,为了预防这种极端天气灾难,美国科学家设计出一种新的漂浮城市“新诺亚方舟”,它可以坐落在密西西比河岸边,预防洪水灾难性事件的发生。
据国外媒体报道,这种名为新奥尔良生态建筑的“新诺亚方舟”是美国波士顿“太空时代”公司设计的,整个建筑高达400米,占地279万平方米,能够容纳4万居民。该漂浮城市中拥有现代城市的所有设施,从商店到宾馆,从娱乐场所到学校,甚至还有公园、电梯以及人行道等。当极端天气出现时这座城市可以漂浮起来,并抵御强风暴的袭击。
该漂浮城市中拥有现代城市的所有设施
当极端天气出现时这座城市可以漂浮起来
据领导设计这座城市的凯文介绍,设计这座城市面临三大挑战,一是需要克服极端天气对新奥尔良人造成的生理和心理伤害,他们需要长期稳定和安全的环境;二是新奥尔良市水太多,新城市必须能够抵御洪水和风暴的袭击;三是新奥尔良的土壤主要以沙土和软泥为主,建筑物不稳固。
这些挑战是在新奥尔良建造大型建筑比较困难的主要原因。 目前凯文等人的新设计虽然已克服了这些挑战。然而,这座城市是以新奥尔良量身订造的,所以它只适合于任何海岸地区。
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几乎给新奥尔良市带来了灭顶之灾,其影响至今难以消除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 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几乎给新奥尔良市带来了灭顶之灾,其影响至今难以消除。自此之后,当地决定设计这座未来城市。飓风虽然曾带来巨大创伤,但是也加强人们预防极端天气的决心。
(科学网-kexue.com 水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