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段大约25米(85ft)长,它的路基高达4.5米(15ft),中部是一条及其宽阔的路段,路沿的两边是凹下去的壕沟
这条古罗马道路是由砾石堆砌而成,里面涉及了许多了建筑技术
为巩固基地,罗马人开始了雄心勃勃的筑路工程
科学网(kexue.com)讯 2月5日消息,古罗马帝国曾强盛一时,罗马人精于管理被征服的领土,他们使用了开明与独裁相结合的政策。罗马喜好在被征服的每个地区都保持了一个永久的军事基地。为巩固这些基地,罗马人开始了雄心勃勃的筑路工程。 在欧洲的许多国家发现了古罗马道路遗址。近日,专家在英国的多赛特森林发现了古罗马兴建的道路,技艺水平高超,是英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长古罗马道路遗址。
据国外媒体报道,新发现的古罗马道路遗址距今1900年,是罗马人为巩固对英国的统治兴建的,在当时它是连接伦敦和艾克赛(Exeter)的重要道路之一。路段大约25米(85ft)长,它的路基高达4.5米(15ft),中部是一条及其宽阔的路段,路沿的两边是凹下去的壕沟。
英国林业委员会(The Forestry Commission)早前就已经意识到这条古路的存在,但是由于它隐藏在密林深处,令他们难以寻找到古路的踪迹,一直都缺乏能证明古路存在的有力证据。为此,英国林业委员会请来了英国古迹专家彼得(Peter Addison),来帮助他们定位古路的坐标和规模。最终,在长蛮挪威云杉树的多赛特的Puddletown森林中发现了古罗马道路。
彼得表示,他从未见过比这更大的古罗马道路遗迹。它可能是公元1世纪左右兴建,兴建之初的占地规模十分的宏伟,罗马军团沿着路段行走,所体现出的彪悍,震慑了当时本地居民。
据专家分析,这条古罗马道路是由砾石堆砌而成,里面涉及了许多了建筑技术。譬如,中间的卵石道路可以方便部队快速行动,外延的沿路能让战兽前进自如。而边缘的壕沟是用来排水,以增加道路的使用寿命。路段的一部分是通往多切斯特(Dorchester),另一部分通往艾克赛特。它的路基堆砌可能要推测的要更高。至于道路的一些其他细节,专家称,需要通过更多的考证来证实。
彼得说:“这条伟大古罗马道路的发现归功于英国林业委员会孜孜不倦搜寻,古路隐藏在深处密林深处令搜寻变得十分困难,然而林业委员会的成员并未气馁,坚信一定能找到它。”
英国林业委员会称,这条新发现的古罗马道路,是英国古路遗迹中的“佼佼者”。不久后可能会将周围的树木全部砍伐,以便考古学家对古路遗址的考证。
“条条大路通罗马”谚语的形成并非毫无依据,雄伟的古罗马道路遗址证实了这句谚语的真实性。
(科学网-kexue.com 小马)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它的体重大约在1600公斤到1750公斤之间,身长至少达到了3.3米
科学网(kexue.com)讯 2月5日消息,熊是人类所畏惧的动物,它们拥有高大的体型与锋利的爪子,这些对于人类来说都致命的。然而,当今世界的各类熊的体型与凶悍程度并不如百万年前。近日,科学家在阿根廷发现了史前巨熊的遗骸,体型当属世界最大。
据国外媒体报道,身长大约3.3米(11ft)的南美洲巨型短面熊的化石在阿根廷的拉普拉塔(La Plata)被发现。科学家表示,这种熊生存在200万年前到50万年前之间,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由于建造医院的施工原因,建筑工人才巧合的挖出了巨熊的遗骸。
古生物学家通过测量化石的腿骨,对巨熊的体重进行了估算,他们认为它的体重大约在1600公斤到1750公斤之间,身长至少达到了3.3米。经过进一步的骨骼分析,科学家们发现,这头雄性巨熊的死因是由于各种外伤造成的,分析结果显示,很大可能是源自与其他雄性巨熊的打斗或是遭遇了其他的大型食肉动物。
拉普拉塔博物馆的研究员波尔多(Leopoldo Soibelzon)说:"现代熊的体型要比史前巨熊小很多,目前活着的雄性北极熊的体重最大记录仅为1000公斤。"波尔多教授同东田纳西州立大学莱恩(Blaine Schubert)教授在古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发现。他们认为这类熊种是在陆地迁徙至南美洲后才变得如此巨大,它们在美洲出现的时间大致在260万年前。当时,由于南美洲与它们体型相当的捕食者只有剑齿虎,所以这类熊种获得了大量的食物来源,体型随之逐步走向了巨型化。
莱恩教授表示,在最兴盛的时段,这类熊种是世界上最大及最强大的陆地食肉动物。研究结果令人震惊,这只世上最大巨熊竟然并非族群里最大的熊,当时比它更大的熊并不在少数。
巨熊的灭绝是由于其他食肉动物的兴起。据科学网了解,与这类熊最接近的熊种是目前仍存在的南美洲眼镜熊。
(科学网-kexue.com 小马)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意大利艺术史学家认为蒙娜丽莎的原型是吉安-贾科莫-卡坡蒂(右)
科学网讯 北京时间2月4日消息,一直以来,达芬奇的传世名画《蒙娜丽莎》都是世人关注的焦点,除了其超高的艺术价值外,更因为这幅画背后诸多令人费解的秘密。日前,便有专家指出微笑的蒙娜丽莎原型,并非是传统认为的佛罗伦萨丝绸商人妻子,而是一位男模,并且还是达芬奇的情人。
艺术家达芬奇绝对是制造了足够多的谜,留得后世多多少少阴谋论者从他的画作中寻找所谓深藏的秘密。据《每日邮报》报道,日前,一位专家宣称自己揭开了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之后的秘密——画中人的原型,不但是个男模,还是达芬奇的情人。
按照传统的观点认为,蒙娜丽莎的真实身份,早前都是说是佛罗伦萨某位丝绸商人的妻子,但却始终留有各种疑点。而这一传统看法现在面临着最新的挑战,意大利文化遗产国家委员会主席凡塞蒂(Silvano Vincetti)宣布了他惊世骇俗的大发现。
凡塞蒂表示,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原型是一位年轻男子,名叫吉安-贾科莫-卡坡蒂(Gian Giacomo Caprotti),又名萨莱(Salai)。萨莱和达芬奇共事25年,据称为达芬奇不少文艺复兴画作带来了灵感的来源。凡塞蒂还补充说,达芬奇与这位长相清秀的男学徒之间,有着暧昧的关系。
达芬奇的秘密还有多少?
这位专家还列举了一系列达芬奇的作品,指出这些画作中的人物鼻子和嘴巴都与蒙娜丽莎有相似之处。凡塞蒂“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身后有法医学证据。他说:“通过超近距离检测一份原作高清电子档,发现画作上留有字母L表示莱昂纳多-达-芬奇,以及S表示萨莱”。
可以想象,这个所谓发现,会让远在法国罗浮宫的法国艺术历史学家多么的情何以堪。此前罗浮宫的专家说他们04年和09年两度检查原画:“注解、字母、数字神马的都没有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木质画作上的油彩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损伤,浮现出一系列图案形状,引得外人过于深入地去诠释画作背后的深意。”
不过,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意大利的凡塞蒂其实从未亲眼目睹这幅世界名画的真身,不过他认为巴黎的专家“肉眼凡胎两眼一抹黑”,并建议说由自己带领团队远赴罗浮宫去检测原画中隐藏的讯息。他的邀约尚未被接受,蒙娜丽莎就继续保持她或者他神秘的微笑吧。
(科学网-kexue.com 亚高)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精彩延展阅读>>
心理专家揭秘蒙娜丽莎之谜 称迷人微笑源自眼神
蒙娜丽莎眼睛发现数字 达芬奇密码恐或揭开(图)
"蒙娜丽莎"原型遗骸曝下落 曾被当垃圾丢弃(图)
蒙娜丽莎微笑之谜破解 达芬奇指涂40层油彩(图)
X射线破解<蒙娜丽莎>秘密 达芬奇特殊画法揭晓
《蒙娜丽莎》微笑暗藏玄机 跟随视线落点而显现
意欲挖达芬奇遗骨复原面容 以确认蒙娜丽莎原型
专家称蒙娜丽莎患有高胆固醇 眼部表皮透露秘密
蒙娜丽莎真实身份:生于衰落贵族家庭嫁给富商
美女脸蛋亦有评判法则 蒙娜丽莎属无敌丑女(图)
据新华社电 记者昨天从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有关部门获悉,全国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近两年来,已在全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共发现“小金库”逾4万个,涉及金额超过200亿元。
机关和事业单位涉及金额127.86亿元
“小金库”治理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由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等部门牵头实施的专项治理工作。
四部门最新通报的全国“小金库”治理情况显示,自2009年4月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率先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以来,截至2010年12月10日,全国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共发现“小金库”25738个,涉及金额127.86亿元。因设立和使用“小金库”受到行政处罚842人,组织处理、党纪政纪处分和移交司法机关处理1827人。
社会团体和国企涉及金额88.49亿元
在继续深化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小金库”治理工作的基础上,2010年我国还正式启动了全国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的“小金库”治理工作。
截至2010年12月10日,全国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共发现“小金库”19855个,涉及金额88.49亿元。其中,175163个社会团体和305471个国有企业,通过自查自纠共发现11822个单位存在“小金库”18042个,涉及金额71.92亿元。目前,中央和地方组织的重点检查正在进行中,根据初步认定的结果统计,检查发现“小金库”1813个,涉及金额16.57亿元。
四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2011年,中央决定将继续深化“小金库”治理工作,推动完善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同时,对社会团体、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也要加大治理力度。
案例
资金来源
套取资金、违规收费、虚列支出
违规设立的“小金库”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如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畜牧局被查出通过转移收入、套取专项资金等形式设立“小金库”,涉及金额122万元。
各地区各部门查处的“小金库”资金来源还包括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虚列支出转出资金或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等多种形式。
资金流向
发放福利、公务接待、个人贪污
“小金库”资金在使用上多表现为发放福利、公务接待、弥补机关经费以及个人贪污挪用等形式。例如,2007年8月至2009年4月期间,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移民开发局套取移民后扶项目专项资金160万余元设立“小金库”,主要用于发放奖金补助、公务接待和跑项目等费用,累计支出160万余元。
2004年至2009年期间,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房地产管理局也被查出通过隐匿和截留收入等方式设立“小金库”,涉及金额198.6万元,先后数次被该局领导班子私分,累计支出189.16万元。
(本文来源:京华时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京华网 http://www.jinghua.cn )一提起长城,人们就会想到是由坚硬的砖石砌成,但是在辽宁省境内的明长城却证实有“木长城”的存在。
辽宁省文物局与辽宁省测绘局近日完成的长城资源调查报告,披露了最新的勘查成果,从已发现的长城遗迹看,位于辽宁东部山区的木柞墙遗存为明长城的一部分。以树木作为墙体在中国明长城中还鲜有发现。
以树木作为墙体在中国明长城中还鲜有发现(科学网-kexue.com 新闻配图)
辽宁东部山区山林众多,主要树种为柞树,构筑材料颇为充足,柞树质地坚硬,耐腐蚀,加工便利,成为辽东“木柞墙”的首选材料。如在辽宁省丹东市叆阳附近的山体上尚留有较多柳条边的痕迹,这可能就是清代推倒或利用明代木柞墙后,借用原有的基础经简单修筑而成柳条边。这样的段落多在腐朽不存的木柞墙地带,保存有壕堑。
“木长城”的存在也在史籍中得到印证。《全辽志》卷二“障塞”条记载:“自孤山南界至江沿台西界止,木柞墙共六千八百一十七丈。自马根单起至孤山南界,五千四百四十七丈。”史籍中记载的“木柞墙”长度换算成今天的长度计量单位约为41公里。
刘谦《明辽东镇长城及防御考》的记载:在今本溪县碱场公社西南有名为“木栅墙”的地方,位于长城沿线上。丹东凤城二道沟长城、裕太长城也是此类木柞墙。
参加长城资源调查的辽宁省考古专家王绵厚说:“长城的修建大多是就地取材,辽东的‘木长城’符合当地的地形地貌,木材原料也和当地植被吻合。”
不过,“木长城”本体因自然条件变化而侵蚀,并因时间久远塌陷,对辽东“木长城”的具体分布和长度没有确切的勘测结果。
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份,总长8851.8千米。辽宁境内的明代长城,史称“辽东边墙”,是明代洪武年间开始陆续修筑的我国北方“九镇”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起点。
辽宁明长城的墙体,可分为人工修筑的墙体和利用自然地势形成的墙体两大类。人工墙体又可分为四种形式:石墙、土墙、山险墙、木柞墙。利用自然地势形成的墙体有山险和河险。(王军 李克瑶)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2月2日消息,近期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主要生活在北非地区,之前被认为是金豺(Golden jackal)亚种的埃及豺(Egyptian jackal)其实算是灰狼(grey wolf)。
之前被认为是金豺亚种的埃及豺其实算是灰狼
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其DNA,揭示了这种动物的真实身份。这种犬属金豺种埃及豺亚种(Canis aureus lupaster)的埃及豺并非是豺,而是一种灰狼,其与印度狼和喜马拉雅狼的关系较为接近。
奥斯陆大学(University of Oslo)的以利-路内斯(Eli Rueness)博士说:“当我们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维护的基因序列数据库(GenBank)中验证这种在这种动物身上发现的竟然是狼的DNA时,我们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一发现将影响未来对其采取的保护措施。
之前灰狼的活动范围被认为并未到达非洲大陆,而这一发现使犬属金豺种埃及豺亚种的已知活动范围向东南扩展了近2500千米。
阿努比斯被埃及人认为是外形幻化成豺的死神
豺在埃及神话中也有着一席之地,阿努比斯(Anubis)被埃及人认为是外形幻化成豺的死神,也是墓地的守护神。因为豺经常在墓地出现,因此古埃及人相信是阿努比斯在护佑死者,同时认为阿努比斯也是木乃伊的创造者。
(科学网-kexue.com 大平)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迎兔年,说兔事(科学网kexue.com配图)
迎兔年,说兔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兔子给人们的印象多是乖巧可爱、机智活泼。随着兔年新春佳节的到来,活泼可爱的兔子为人们带来了浓浓新年的气息。在这里科学网全体员工恭祝大家春节快乐,合家欢乐,万事如意,新春新年新气象!
关于兔子:
兔子,在生物学上是指哺乳类兔形目、草食性脊椎动物、哺乳动物。耳朵根据品种不同有大有小,上唇中间分裂,前肢比后肢短,善于跳跃跑得很快。是一种性格温顺惹人喜爱的动物。
大家通常所说的兔子,其实是兔形目兔科动物的总称,全世界共有11属63种。它们的标志性特征是:管状长耳朵,簇状短尾,比前肢长很多的强健后腿。中国共有8种野生兔,包括高原兔、塔里木兔、华南兔、东北兔、雪兔、海南兔、云南兔和草兔。
兔子的视力范围很广,不过兔子的视力真是不太好。对于颜色方面,兔子是色盲的,只能够分辨有限的颜色。而他们看到的影像是模糊的。兔子远视能力是比较好,不过对于近距离的东西,他们是看不到或看不清楚。兔子主要是看到平面的影像,因此对距离的感觉也不太好。兔子在暗光的情况下看东西最为清楚,而非在黑暗的环境中。
5400万年前兔子就出现?
兔子的类群有两个大家族:长着长耳朵的兔科,耳朵短圆、样子像老鼠的鼠兔科。这两个家族在许多方面很相似,兔子长着类似老鼠的大门牙,但在这对大门牙的后面还有一对很小的圆柱状的小门牙。另外,兔形目的头骨上有类似于窗格的很薄的骨头或者一个大的空腔。在所有的现生兔形目种类以及古老的化石类群的跟骨上,科学家还发现一个斜向穿过的孔。这个很不起眼的小孔是兔形目中独有的,并且在很古老的化石上就已经存在。
原始兔子复原图
兔形目起源问题可以细分两个:最早兔形目化石是什么?有可能起源于哪个类群?
首先,最早的兔形目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随着新的发现和研究的深入在不断地更新。就在几年前,发现于我国河南卢氏县的卢氏兔还被认为是最早的兔形目化石。但是近年来,大量的新发现不断填补着人们对兔形类演化过程认识的空白,也更接近于发现最早的兔形目化石。
2008年,一个由美国、印度、比利时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报道了他们在印度的最新发现:一块跟骨与一块距骨,时代为距今5300万年的始新世早期。这两块小骨头已经具备了兔形目的特征,并且存在跟骨孔。通过分析科学家推测,在该时期兔形目可能已经分化出了兔科与鼠兔科。同年,俄罗斯古生物学家发现了蒙古国的一件上臼齿标本,他们根据天兔座的第一颗星,命名为厕一兔,这件标本的年代也是始新世的最早期。他们认为这是目前发现的兔形目最为原始的新属种,应当起源于混齿兽目的一支,可能接近于模鼠兔。
2007年,我国科学家在内蒙古二连发现了保存较好的兔形目标本,命名为道森兔,它们的年代达到了5400多万年。道森兔显示出的特征介于模鼠兔类与现代意义上的兔形目之间,已经具备了兔形目所特有的两对上门齿,一对下门齿,跟骨上也存在跟骨孔,应该是目前已知的最为原始的兔形目化石。
模鼠兔,由著名小哺乳动物学家李传夔先生研究,取名于其类似于鼠兔。化石发现于我国安徽省潜山县的古新世地层中,时代距今约6000万年。另外,科学家在蒙古国以及我国的内蒙古还发现有一类称为索兔的动物,它们与模鼠兔类似,也同时有两对上门牙和两对下门牙。
亲缘关系分析说明,这类动物与现代意义上的兔形目组成了一个姐妹类群,也就是说,它们应该具有最近的共同祖先。目前已有的资料显示,模鼠兔与兔形目的分化时间应当早于5400万年。(本节摘自 现代快报张兆群)
祝大家春节快乐,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关于属兔的传说:
兔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四。与十二地支配属“卯”,故一天十二时辰中之“卯”时---清晨五时至七时,又称“兔时”。
说起兔子当生肖,民间有一段有趣的“兔牛赛跑”的传说呢。相传兔子和黄牛是邻居,他俩相处得好,互称兄弟。黄牛以勤劳苦干度日,兔子靠机灵能干为生,日子都过得不错。兔子常向黄牛炫耀自己长跑的本领,而黄牛则坚信依靠勤奋的努力,也能有所作为。
到了玉皇大帝排生肖的日子,依照规则,谁先到就让谁当生肖。一开始兔子自然遥遥领先,之后骄傲的兔子自认为稳操胜券,生肖的头名也是非兔莫属。于是在草地上呼呼大睡起来。黄牛虽然落后,但凭着坚韧的耐力和平时的苦练,一鼓作气在兔子还酣睡的时候,先跑到了天宫。
第二名的老虎惊醒了兔子,赶忙追赶但还是落在了老虎之后。由于牛的双角间还蹲了一只投机取巧的小老鼠,结果兔子只排到了第四位,前三名是鼠、牛、虎。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叶螨虽然是一类农业害虫,但是它们却有爱干净的好习惯。日本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生活在竹叶上的叶螨每天都集体劳动,用带黏性的丝把居所打扫得干干净净。
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斋藤裕和研究生金泽美季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通过观察一种生活在竹叶上的叶螨,发现了其用丝打扫卫生的现象。这种竹叶螨在日本广泛分布。它们在竹叶背面吐丝结网,然后数十只至数百只聚集在一起过群居生活,协作应对天敌以保护后代,是比较著名的一种社会性动物。
在观察中,研究者发现这种竹叶螨的“生活垃圾”多数集中在它们编织的网中,而作为它们生活场所的叶面却保持干净。
研究人员将直径仅20微米的二氧化硅颗粒作为“垃圾”撒到竹叶叶面上,然后把竹叶螨放出来,观察它们的行为。这种二氧化硅微粒事先被染成红色,以便于观察。
研究人员发现,竹叶螨通过孜孜不倦地吐丝来打扫居室卫生。它们吐出的丝能在约一小时内保持黏性,几乎所有二氧化硅颗粒都被粘在丝上,然后被竹叶螨织入网里。这样,大约一天后,叶面重新变干净了。
研究人员观察到竹叶螨每天都会这样打扫卫生,而且是集体劳动。在产卵时期,它们会用丝把卵固定在叶片上,这样打扫卫生时就不会把卵一起清理掉了。
斋藤裕说,竹叶螨的这种清扫方式类似于人们用透明胶粘掉一些细小的垃圾。像蜘蛛一样吐丝并利用丝的动物有许多,但用丝来打扫卫生的节肢动物行为十分罕见。
狐狸在各国人们心中的形象往往以负面居多,难与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狗相提并论。不过一项考古新发现显示,古人类可能曾将狐狸作为动物朋友合葬,其时间在已知最早的人与狗合葬之前。
英国剑桥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美国新一期网络学术刊物《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卷》上报告说,他们在约旦北部发现了一批古人类墓葬,其中一个墓穴中同时存在人与狐狸的骸骨。尤其引人注意的是有证据显示,这些骸骨曾从附近的另一个墓穴中迁移到其目前所在的墓中,而除了狐狸的骸骨外,没有其他陪葬品随墓主人的骸骨迁移过。
考古人员莉萨·马厄说,这体现了墓主人与这只狐狸之间的特殊关系。这只狐狸可能是作为宠物殉葬,由于它和主人之间的关系非同寻常,后来出于某种原因移墓时将它的骸骨一同迁移,古人可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那只狐狸在来世一直陪伴主人。
此前考古人员曾发现过类似的人、狗合葬墓,但本次发现的人与狐狸合葬时间的测年结果在约1.65万年前,比已知最早的人、狗合葬要早大约4000年。
研究人员说,虽然狐狸也许在成为人类朋友方面曾占据先机,但狡黠和胆怯的本性使它最终未被成功驯化,在随后的时间里,人类逐渐驯化了某些狼,它们的后代又在历史长河中最终演化成人类忠实的动物朋友——狗。(黄堃)
猪笼草捕虫囊中部阴影就是栖息的蝙蝠
>
1月26日消息,科学家近日在印尼婆罗洲发现,蝙蝠栖息在食肉植物的捕虫囊中。这种异于寻常的生存方式,给双方都带来好处——食肉植物得益于蝙蝠粪便中的营养素,而蝙蝠则安全的藏匿于植物的捕虫囊中。
新刊登在期刊《生物书简》的研究报告称,科学家发现这些独特的植物亚种和哺乳动物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
猪笼草——食肉植物的一种,长于营养元素稀缺的土壤环境中,需要依赖捕食昆虫来获取成长所需的足够的氮元素。
而在婆罗洲的泥沼地和石南林中发现的莱佛士猪笼草,以超长捕虫囊著称。而在早前的研究发现,它所捕食的昆虫数量,只有其他婆罗洲食肉植物的1/7。
乌尔曼-格拉夫(Ulmar Grafe)博士及其研究小组研究这种植物如何补充氮元素的摄入的时候,却惊讶的在其捕虫囊中发现了长毛蝙蝠。格拉夫博士说,“我们完全没有料到会发现蝙 蝠居住在捕虫囊中。”而被发现的小型哈氏长毛蝙蝠生活在捕虫囊中部,避开了其底部的消化液。
去年,科学家发现树鼩把另一种食肉植物——马来王猪笼草的捕虫囊当做“天然厕所”。但是,这还是首次在食肉植物的捕虫囊中发现哺乳类动物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