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丽江发现奇特石棺古墓群 9座石棺墓紧靠挨

  记者从丽江市相关部门获悉,金沙江流域再次发现了古墓群。此次发现的古墓为石棺墓群,已发掘9座,位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鸣音乡金沙江畔的江旺村。去年12月,在“厄妈左罗”的考古中,研究人员发现了诸多谜题。

  奇特村庄发现古墓群

  发掘的石棺墓群位于距离江旺村约500米一个叫做“厄妈左罗”(傈僳语地名)的地方,在2005年的时候,玉龙县文管所的工作人员在该区域考察时发现了这一石棺墓葬群。

  江旺俗称江凹,金沙江水流经此地,形成一道弧形江湾,江凹由此得名。根据有关记载和民间传说,历史上,有淘金者陆续搬迁到此聚居,最早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间,纳西族与傈僳族合居于此。最让人称奇的是,在这个村子里同民族的人不通婚,一个家庭里如果妻子是纳西族,丈夫一定是傈僳族;丈夫是纳西族,妻子一定是傈僳族。极少有外村嫁到本村来的纳西族和汉族。村里的交流语言既有纳西话又有傈僳话,每个村民都可熟练地讲两个民族的语言。

  9个石棺墓排列整齐

  “这次发现的石棺墓葬是有盖有底,尸骨的底下是由页片岩铺筑的棺底,以前发现的石棺多为1.8米长,而此次发现的石棺类似一个箱状,长仅为60厘米,宽为50厘米左右。”

  丽江市博物院党委书记李共久介绍,到去年12月5日,发掘地已露出8个墓坑。从挖掘的情况来看,古墓已遭破坏,多数墓盖无存,而且多数墓坑只有少量的碎骨残骸,只有一个墓坑保持了埋葬时的原始形态。

  据介绍,以往发现的石棺墓葬式为仰身直肢和侧身曲肢葬,而此次发现的应为二次葬或多次葬,而且棺内残骸排列无序,甚至有些石棺内发现多个个体遗骸。在一石棺中发现的能清晰辨认的头盖骨4个,以及许多零散的牙齿和头盖骨碎片,据推测整个石棺中有4至7个头盖骨。诸多的迹象都表明了此次发现的石棺墓葬应为二次葬或多次葬。

  在江旺发现的石棺墓群共有9个石棺,在挖掘过程中,发掘人员发现,这9个石棺墓之间排列整齐,而且石棺与石棺间紧紧相连。(来源:春城晚报)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对海南岛黎族居民DNA样本研究发现,人类在大约距今7000至27000年前已经移居海南岛。

  据了解,在距今约2万年前的末次盛冰期,伴随冰盖体积的增长,海平面下降。这种情况在末次盛冰期结束后的气候转暖中发生逆转,即冰盖消融,海平面上升。在大陆沿海以及海岛地区,海平面的升降造成了海陆变迁,这一过程很可能对这些地区内史前人类的迁徙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在东亚地区,海南岛与大陆的连接与分离就是末次盛冰期以来的海陆变迁过程的例证之一。

  负责这一科研项目的彭旻晟、贺军栋、刘海昕三位科研人员表示,为了探讨这次事件是否在当今海南岛人群的遗传结构中留有相关印记,在张亚平院士的指导下,他们对来自3个群体的共计285份黎族居民DNA样本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合之前发表的数据,结果显示海南岛人群与广西人群的遗传关系较为密切;来自大陆的近期移民对海南岛人群有着较大贡献。而更为细致的研究发现,人类早期移居海南岛的候选标记全序列测定的系统地理学分析表明早期移民发生在大约距今7000至27000年前。

  科研人员认为,这个时间范围内,海南岛与大陆处于连接状态,因此提供了人类移居海南岛的有利条件。同时,近期在海南岛的考古学工作中发现的一些旧石器遗迹,时间推测在晚更新世,也对该研究结果提供了支持。(杨洋 张刚强)

发表在栏目: 科学
6亿年前的“高等生命”化石
6亿年前的“高等生命”化石
迄今最古老的多样的“高等生物”化石
迄今最古老的多样的“高等生物”化石

  地球上最古老的“高等生命”到底是什么样子?人类已知的“高等生命”从什么时期开始演化?中国的科学家的最新发现给出了答案。17日,英国出版的《自然》杂志公布了这一重大发现。
 

  地球上的生命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古生物学家认为,在现今生物圈中,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所有肉眼可见的生命,几乎都是多细胞宏体生物,也就是常说的“高等生命”。多细胞宏体生物的出现是地球生命进化史上极为重要的革新事件。
 

  但是学术界一直认为地球没有早于5.8亿年前的“高等生命”。而袁训来带领的课题组成员在安徽休宁县蓝田镇找到了6亿年以后在海洋50-200水下存在过的“高等生命”证据。这一发现,把“高等生命”起源向前推进了近4000万年。
 

  蓝田镇位于北纬30°附近,紧邻世界自然风景名胜地黄山。中国科学家在此发现了距今6亿年前的休宁“蓝田植物群”。“蓝田植物群”展现了6亿年前震旦纪时代地球上温暖浅海中早期动物大规模出现前夕的生命景观,是地球早期生命从简单向复杂进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17日出刊的《自然》杂志,刊出了袁训来等5位研究员撰写的题为“埃迪卡拉纪早期具形态分异的宏体真核生物组合”的科研论文。这项研究为高等生命的早期演化提供了最古老的化石证据。
 

  对于中国科学家的此次重大发现,国际早期生命研究专家、加拿大女王大学格·纳波尼教授(Prof. Guy Narbonne)专门撰写了题为“生物此刻已然变大”(When Life Got Big)的评论文章。他指出“蓝田生物群为早期复杂宏体生命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窗口”,“它们是地球上迄今最早的宏体生物”。
 

  袁训来此间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此发现仅仅是个开始。只是将这些不为人知的生物群展示出来。“为什么这些迄今最古老的‘高等生命’要生存在安静的水体中?他们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许多未解之迷还有待在以后的研究中一一解开”。 (记者 唐娟)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据英国《每日邮报》今晨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用广角红外测量探测器最新观测数据证实了一颗叫“堤喀(Tyche)”的行星的存在。

     据悉,这是一颗位于奥特星云的行星,其质量相当于木星的4倍。这颗行星的绕日运行轨道比地球长数千倍,而这正是为什么如此长时期未曾探测到的原因。

    科学家们说,如果得以证实,它将成为太阳系第9颗行星,也是系内最大的行星。

     目前,科学家们仍在就这颗行星进行深入分析。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大学丹尼尔·威特米尔教授认为,如果确实能证实它是太阳系一颗新行星,那么这将是他和同事们有生之年非常难得的重大发现。

     据悉,堤喀行星的命名源自希腊天神,“堤喀”是掌管城市命运的天神。编译/记者 王燕

     符合行星定义:

     1.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

     2.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

     3.其轨道附近没有其他物体(冥王星和海王星有交集,因此被踢出)

     绕日运行轨道:

     比地球长数千倍

    制图/毛京东

    位置:奥特星云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堤喀

     半径一光年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堤喀

     主要成分:氢和氦

     质量:相当于木星的4倍

 

 

相关阅读:

 

太阳系边缘或发现最大行星:质量为木星4倍

    科学家认为他们可能已经在太阳系边缘发现一颗新行星,其质量或是木星的4倍。它的轨道距离太阳是地球距离太阳的几千倍,这也许就是至今人们仍未发现它的原因。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华网北京2月18日电(记者朱立毅)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李元平18日表示,各地质检部门将严厉打击添加非食用物质违法行为。对于2009年发现的浙江金华一家企业在含乳饮料中添加皮革水解蛋白的违法行为,质检部门已依法进行了严肃处理。

  李元平表示,对近日媒体报道的“皮革奶”问题,质检总局高度关注,已要求各地质检部门结合日常监管和食品风险监测工作,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注意搜集有关线索,凡发现企业有违法生产加工“皮革奶”行为,一律严厉打击,严加惩处。

  他介绍说,质检总局和有关部门一直保持打击添加皮革水解蛋白等非食用物质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2009年2月,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将“皮革水解蛋白”列入(第二批)食品非食用物质名单;同年3月,卫生部、质检总局等9部委联合下发了《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近期工作重点及要求的通知》,在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特别针对乳及乳制品中添加皮革水解物的违法行为进行监控。

  2009年3月,质检部门发现浙江金华晨园有限公司在含乳饮料中添加皮革水解蛋白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了严肃处理。2010年8月,质检总局再次与农业部等5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非法制售皮革蛋白粉等皮革碎料制品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严禁使用皮革蛋白粉等皮革碎料制品作为食品原料,加大打击力度。

  李元平表示,质检总局欢迎社会各界拨打12365投诉举报热线提供线索,或向当地质监部门直接举报。

  据质检总局有关专家介绍,所谓“皮革奶”是利用已经废弃的动物皮革制品、动物毛发水解为皮革水解蛋白后,混入到牛奶中,以提高产品中蛋白质含量。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在韩国釜山加德岛发现的新石器初期的公墓

  科学网(kexue.com)讯 2月17日消息,全球各地发现了许多史前人类,引发了无数的争议。近日,墓穴韩国的文物调研机构“韩国文物研究院”17日表示,该院在釜山加德岛发现一处远古时期公墓,并在该公墓发掘出了26具白骨。据悉,该墓葬历史十分久远,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

  据国外媒体报道,该墓葬是在韩国国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公墓中最古老的一处,且规模为“韩国之最”,因此备受学界关注。在该墓葬发掘出的26具白骨并未叠在一起,每具遗体被单独埋葬,这一点证明该墓葬是“公墓”。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从空间安排上看,墓葬与居住空间有着明显的区别,据此判断,当时的人们已经会把墓地和居住空间分开来设计。这样的推断,将引发考古界业内人士的争议。

  另外,韩国文物研究院方面表示,从埋葬遗体的方法来看,该公墓可能与日本“绳文文化”有关。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华网快讯: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报告称,我国大规模跨境资金净流入与实体经济活动基本相符。虽存在“热钱”违法违规流入,但尚未发现正规金融机构大规模集中流入的情况。

  新华网快讯:国家外汇管理局17日发布报告估算,过去10年我国“热钱”总体呈小幅净流入态势,年均流入近250亿美元,占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9.0%。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科学网(kexue.com)讯 2月17日消息,许多考古学家认为,史前文明是人类的野蛮历史。近日,研究也发现,14700年前的早期英国人不仅食人,而且还将死人头骨打造成精美的杯子用来喝水—甚至是喝血。


考古学家从位于英国斯默赛特地区的切达格弗洞穴发现了最早的头骨杯子


洞穴中出土的被吃掉的人体遗骸,一部分骨骼用来制成容器

  据国外媒体报道,20多年前,考古学家从位于英国斯默赛特(Somerset)地区的切达 格弗洞穴(Cheddar Gorge cave)发现了三只最早的头骨杯子,即采用人类头骨精制而成的容器。一同出土的还有人类和动物的遗骸。但直到近日,显微镜技术的进步才使得科学家精确地 判定他们到底是如何做出来的。

  据专家分析,头骨杯子可能来自于被征服的敌人的脑袋,也可能是古人保持死者灵魂永生的一种宗教行为。这也可能是“紧急食人”,即在特殊时期因为食物短缺而不得不重新改食人肉这一现象的副产品。

  自然历史博物馆(Natural History Museum)和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专家在仔细研究后发现,早期英国人在解剖人体方面达到了惊人的水平。他们先把肌肉和五官小心翼翼地剥离下来,然后再用燧石做成的“刀片”和鹅卵石做成的“锤子”把颅骨打磨成容器。


研究发现早期英国人不但食人,还把头骨做成容器

  更为恶心的是,头骨上切割的痕迹和凹痕显示古人在吃掉他们的人类同伴后不久,就不遗余力地把头部所有的软组织清理干净。然后他们把脸部和下颌骨骼拿掉,再打磨边缘,把剩下的头盖部分做成杯子。考虑到当时的工具条件,这是一件非常艰苦、费时费力的工作,研究人员称。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这些受害者的下颌骨被敲碎了,可能是用来吸食骨髓,他们的舌头和面部器官也可能同样被吃掉了。这三只头骨杯子竟然来自两名成年人和一名三岁的儿童,他们可能是已知最早的人肉做的桌上用品。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本报讯 (记者杨华云)国家审计署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首次审计发现有2700多万基金被挪用。

2010年是新农合制度确立在全国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年,审计署对辽宁、黑龙江、江苏、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9个省所辖的45个县(市、区)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新农合基金进行了审计调查。

新农合基金被挪作养老金

审计调查未发现大的违纪违规问题,但少数县和基层卫生院在具体执行政策、基金管理使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审计发现,全椒县、大洼县、西丰县、凤城市、岳池县共5个县的政府有关部门挪用新农合基金2738.18万,用于发放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等。舒城县、霞浦县、龙海市、建阳市、福鼎市、汨罗市共6个县的新农合经办机构虚报参合人数4925人套取财政补助资金37.30万。

截至2011年1月10日,全椒县、大洼县、西丰县、凤城市、岳池县共5个县归还新农合基金2680.1万元;湖南省汨罗市对虚报参合人数套取财政补助资金的1名卫生院院长给予警告处分,其他正在整改中。

部分地区擅自提高补偿

此外,审计还发现了擅自提高扩大补偿范围和提高补偿标准的问题,彰武县、固始县、肥东县、庐江县、巢湖市居巢区、兴化市、闽侯县、霞浦县、龙海市、福鼎市、汨罗市、龙山县、武汉市东西湖区、岳池县共14个县的新农合经办机构审核把关不严,擅自扩大补偿范围和提高补偿标准,向8118人多支付新农合补偿资金487.80万元。截至2011年1月10日,闽侯县、霞浦县、龙海市、福鼎市、肥东县、庐江县、巢湖市居巢区、武汉市东西湖区共8个县已收回违规向114人发放的新农合资金15.9万元,其他正在整改中。

乡镇卫生院为患者办虚假住院手续并报销以获取住院费用情况较多,审计署调查的97个乡镇卫生院中,有47个存在问题,有4个乡镇卫生院利用假病历等获取新农合补偿56.78万。

(本文来源:新京报 作者:杨华云)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海洋考古学家在夏威夷群岛的水下进行研究,发现大量沉船和散布在海床上的各种东西,其中包括锈迹斑斑的船锚和铁锅。

  1.发现“两兄弟(Two Brothers)”号

发现“两兄弟(Two Brothers)”号
发现“两兄弟(Two Brothers)”号

  2008年,即马萨诸塞州捕鲸船“两兄弟”号在夏威夷一处暗礁搁浅185年后,潜水人员在水下对这个锈迹斑斑的锚进行测量。“两兄弟”号的船长是乔治·博拉尔德,他的另一艘捕鲸船“埃塞克斯”号1820年被一头抹香鲸撞沉,赫尔曼·梅尔维尔从中获得灵感,写成著名小说《白鲸记》。

  2.熔化鲸脂的锅

熔化鲸脂的锅
熔化鲸脂的锅

  潜水人员在“两兄弟”号失事处的海床上发现这个生锈的铁锅,它曾被用来把鲸脂熔化成油。该船在去日本附近捕鲸的途中,在夏威夷触礁,在大浪的冲击下,船很快破碎成小块。另一艘捕鲸船营救了“两兄弟”号上的船员,而“埃塞克斯”号上的船员经历了不同命运,他们在海上漂浮了3个月,最后甚至吃人肉度日。

  3. 法国护卫舰沙洲

法国护卫舰沙洲
法国护卫舰沙洲

  南塔克特的“两兄弟”号在法国护卫舰沙洲(是夏威夷西北岛屿里的一个偏远珊瑚环礁)附近触礁。该卫星图里的这些浅滩是帕帕哈瑙莫夸基亚国家海洋保护区的组成部分。

  4.姜罐

姜罐
姜罐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海洋考古学家凯利·吉利森在“两兄弟”号沉船处对这个姜罐进行了研究。虽然一些姜罐是用来存放生姜的,但它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而不是它所盛的东西得出的。吉利森说:“我们认为这是船上厨房使用的,用来存放食品。”

  5.鲸脂钩

鲸脂钩
鲸脂钩

  在失事船只所在地看到的一个鲸脂钩。捕鲸人利用这种钩子把大块的鲸脂搬运到其他地方,因为含油很多的鲸脂很难用传统工具搬运。

  6.蒸锅

蒸锅
蒸锅

  一只蒸锅躺在“两兄弟”号失事船只所在地的海床上。吉利森说:“人们经常认为,只有发现金子或银子,失事船只才会很吸引人,但是这种情况说明这是一艘正在运作的船。我们发现的所有文物都说明这是一个漂浮工厂。”

  7.夏威夷捕鲸船残骸

夏威夷捕鲸船残骸
夏威夷捕鲸船残骸

  一张美国政府绘制的图表显示,在夏威夷群岛西北有很多失事船只残骸。

  8.“两兄弟”号并不孤单

“两兄弟”号并不孤单
“两兄弟”号并不孤单

  2005年在夏威夷波尔和赫尔墨斯环礁发现另一艘捕鲸船“波尔(Pearl)”号的残骸。画面前方是一个铁锅,它是用来把鲸脂熔化成油的,这跟在“两兄弟”号残骸处发现的铁锅的用途一样。(孝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72 页,共 9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