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5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泰国与柬埔寨边防军5日清晨再次在边境地区柏威夏古寺周边地区发生交火。泰国军方发言人称,1名泰国士兵在交火中死亡,4人受伤。
泰国军方发言人苏希恩(Sunsern Kaewkumnerd)说:“在今天早上发生持续约30分钟的交火中,1名泰国士兵被榴霰弹打死,另有4人受伤。”
一位柬埔寨军方消息人士透露称,当地时间5日清晨,泰国与柬埔寨边防军在两国边界再次发生交火,距离4日下午的交火仅相距数小时。他说,有1名泰国士兵被俘,伤亡情况尚不详。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柬埔寨军方指挥官通过电话表示,当地时间5日清晨6点(北京时间早7点)左右,泰柬边防军在两国存在主权争议的柏威夏古寺周边地区再次交火。他说,1名泰国士兵被俘虏。
综合各方报道,4日下午,泰国和柬埔寨军队在柏威夏古寺周边地区巡逻时发生冲突。柬埔寨官方人士称,至少有7名泰国军人在冲突中被打死。这位官员还说,应泰国国防部长巴维的请求,洪森首相已同意双方停火,狄班和巴维将就有关问题举行会谈。
泰卫生部长朱林说,泰方有1名平民死亡、5名军人受伤。
柏威夏寺有900多年历史,位于柬埔寨柏威夏省与泰国四色菊府接壤地区。两国历史上均曾宣称对这座古寺所属区域拥有主权。海牙国际法院1962年裁定柏威夏寺归柬埔寨所有,引发泰国抗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8年7月正式批准柏威夏寺为世界文化遗产后,这一领土争端升级。
中新网2月5日电 据外电报道,一位柬埔寨军方消息人士透露称,当地时间5日清晨,泰国与柬埔寨边防军在两国边界再次发生交火,距离4日下午的交火仅相距数小时。他说,有1名泰国士兵被俘,伤亡情况尚不详。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柬埔寨军方指挥官通过电话表示,当地时间5日清晨6点(北京时间早7点)左右,泰柬边防军在两国存在主权争议的柏威夏古寺周边地区再次交火。
他说,1名泰国士兵被俘虏,但还没有人员伤亡的报告。
综合各方报道,4日下午,泰国和柬埔寨军队在柏威夏古寺周边地区巡逻时发生冲突,造成柬埔寨方面2死2伤,泰国方面2到3名士兵受伤,5名泰国士兵被俘。
柏威夏寺有900多年历史,位于柬埔寨柏威夏省与泰国四色菊府接壤地区。两国历史上均曾宣称对这座古寺所属区域拥有主权。海牙国际法院1962年裁定柏威夏寺归柬埔寨所有,引发泰国抗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8年7月正式批准柏威夏寺为世界文化遗产后,这一领土争端升级。
狐狸在各国人们心中的形象往往以负面居多,难与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狗相提并论。不过一项考古新发现显示,古人类可能曾将狐狸作为动物朋友合葬,其时间在已知最早的人与狗合葬之前。
英国剑桥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美国新一期网络学术刊物《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卷》上报告说,他们在约旦北部发现了一批古人类墓葬,其中一个墓穴中同时存在人与狐狸的骸骨。尤其引人注意的是有证据显示,这些骸骨曾从附近的另一个墓穴中迁移到其目前所在的墓中,而除了狐狸的骸骨外,没有其他陪葬品随墓主人的骸骨迁移过。
考古人员莉萨·马厄说,这体现了墓主人与这只狐狸之间的特殊关系。这只狐狸可能是作为宠物殉葬,由于它和主人之间的关系非同寻常,后来出于某种原因移墓时将它的骸骨一同迁移,古人可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那只狐狸在来世一直陪伴主人。
此前考古人员曾发现过类似的人、狗合葬墓,但本次发现的人与狐狸合葬时间的测年结果在约1.65万年前,比已知最早的人、狗合葬要早大约4000年。
研究人员说,虽然狐狸也许在成为人类朋友方面曾占据先机,但狡黠和胆怯的本性使它最终未被成功驯化,在随后的时间里,人类逐渐驯化了某些狼,它们的后代又在历史长河中最终演化成人类忠实的动物朋友——狗。(黄堃)
从去年4月至今,省考古研究院和眉县文化馆对眉县常兴镇附近的尧上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考古人员认为这里曾是一个从战国晚期延续到东汉晚期的手工业作坊区,时间跨度约为500多年,较为罕见。
据悉,尧上遗址位于常兴镇西南方向,发掘面积为2300平方米,出土器物的形制和遗迹特征表明这里曾是一个作坊区,通过钻探可确定,此区域总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考古人员不仅发现了大量罐、灶、椭圆形槽等陶器,还发现了陶拍、陶俑范和瓦当范等制陶工具以及多座陶窑遗迹等。诸多陶器作坊的规模,显示出巨大的产品数量,这些产品中不乏高等级建筑所用的材料。通过对出土器物特征的判断,考古人员认为这里曾是一个从战国晚期延续到东汉晚期的手工业作坊区,时间跨度约为500多年,较为罕见。
新闻背景
目前,考古人员发掘中清理出灰坑197座、水井8眼、壕沟4条、瓮棺葬6座及成人墓葬2座,出土大量罐、釜、盆、钵、甑等日用生活陶器残片及筒瓦、板瓦、瓦当等建筑材料。考古人员已在发掘区北部及西南部,发现了成片的长条形夯土遗迹,初步判断为城墙遗迹,而历年来的考古调查及发掘证明,以尧上遗址为中心,周边直径约3到4公里区域内分布着大量的秦汉时期墓葬,其中心区域基本不见墓葬。这一现象表明,以尧上遗址为中心的区域,很有可能就是秦汉时期眉县县城所在地,其周边发现秦汉墓葬的区域当为秦汉眉县城内居民的墓葬区,而此次发掘的作坊区,主要是为县城提供各类建材及生活用器。从地形地貌看,该区域具备承载秦汉县城的地理优势,丰富的建筑材料及种类齐全的作坊遗迹,也为上述推断提供了实物证据。(刘俊 赵宝琦)
英国西约克郡夜空出现两道明亮的橙色光柱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1月30日消息,英国约克郡(West Yorkshire)当地时间28日的夜空中,出现了两道由云层中冰晶创造的橙火般光线,它们夹在城市灯光等人造“灯景”之间,凸显出奇特“光景观”。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令人称奇的“光景观”通常在日落时分出现,它们的形成是由于较低云层中的冰晶捕捉到附近光线,像数以百万计的微型镜子一样,将光线折射回地面的结果。日落时冰晶反射的是太阳光线,而约克郡的这两个光柱是由人造光线形成的。
当地时间28日晚上10点左右,西约克郡霍姆弗斯(Holmfirth)的气温在零下3摄氏度左右,摄影师史蒂夫-多赫提(Steve Doherty)用相机拍下了这一奇妙景观。两道橙色光柱像探照灯一样矗立在夜空,肉眼可以观测,据了解景观持续了大约30分钟。
知名大气层光学专业网站atoptics.co.uk的创始人、物理学家考利(Les Cowley)表示,通常这种光柱更容易在更低的气温下出现,如零下10摄氏度至15摄氏度左右,因为那种环境下冰晶更容易形成。这与云层中的水滴形成彩虹的现象类似。不过冰晶形状更为整齐,所以反射的光线通常是直的。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阿拉伯半岛东岸发现了距今12.7万年的石器
这些石器是由现代人类制作话,那么现代人类走出非洲的时间将比早前的科学推测提前很多
近日,一支由来自德国图宾根大学(University of Tubingen)的汉斯博士带领的考古队27日发布报告,称在阿拉伯半岛东岸发现了距今12.7万年的石器,发现的地点位于阿联酋境内一个名叫Jebel Faya的地方。
报道称,如果像研究人员宣称的那样,这些石器是由现代人类制作话,那么现代人类走出非洲的时间将比早前的科学推测提前很多。
现在学术界的观点是,基于考古学和遗传学证据,现代人类尽管在大约20万年前就已经出现在非洲,但是直到大约6万年前才从非洲出走,分散到世界其他角落。
在阿拉伯半岛东岸发掘出来的石器再次让人们思考:现代人类是何时、如何从非洲东部的故土离开的。
这份报告宣称,阿拉伯半岛的重要性在于了解人类故事。来自英国伯明翰大学的考古学家杰弗里。罗斯说:“这是一个重大的里程碑。但不幸的是,它所产生的问题比它能解释的要多。”
报道提出了一个疑问:那些到达Jebel Faya的人,如果他们确实是现代人类的话,是否去了更远的地方,散布在世界其他角落;或者他们就在此地终老,没有走得更远。
根据DNA数据显示,所有在非洲以外的现代人类,是从单独且数量很小的一支发展出来的,并且离开非洲的时间不超过6万年。
汉斯博士说,这些遗传学数据是不可靠的。不管怎样,DNA只是整个人类基因组的一个细微部分。
另一个对新发现提出的问题是:现代人类到底是因为社会、文化还是进化而逃离非洲的。
汉斯博士认为,在Jebel Faya发掘的石器和在非洲找到的很像,这表明此次出逃并不是因为文化的发展。
现在学界为此辩论不休。斯坦福大学的古人类学家理查德。克莱恩博士称,以汉斯的考古队的发现来证明现代人类走出非洲年代提前,是“煽动性的”,“并未发现人类遗体遗迹,没有说服力”。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按摩仪备受推崇,成了春节期间馈赠亲友、犒劳自己的上好选择之一。然而,按摩仪人人都适用吗?如何选购一台质量优良、适合自己的按摩仪呢?请关注——
笔者最近走访发现,随着春节的临近,各类宣传具有保健功能的按摩仪器开始热销,北京的一些大型超市甚至开辟了专区进行折扣等促销活动,前来试用和购买的消费者络绎不绝。
“由于老少皆宜,而且没有副作用,按摩仪一直很受欢迎。购买者以白领和中年人居多,或是年轻人选购作为礼物孝敬长辈。”现场一位销售人员说。笔者看到,一些逛累了的顾客,还将试用按摩仪作为超市里免费的保健休息方式。
然而,这些种类繁多、价格少则几百元、动辄上万元的按摩仪,质量与效果究竟如何?消费者在选购和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正确选购有窍门
据了解,近日在哈尔滨市工商局进行的按摩仪器质量监测抽查中,参与首测的40个批次产品经检验合格28个批次,检验合格率仅为70%,按摩仪整体质量不容乐观。
哈尔滨市工商局工作人员告诉笔者,被抽查的按摩仪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有标志和说明项不合格、电源线连接和外部软线不符合要求等。尤其在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不合格的情况下,按摩仪不仅不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按摩服务,还极有可能引发漏电、火灾等事故,给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购买按摩仪器时,首先要看清产品标识,包括是否标注了厂家名称、厂址、规格、型号、执行标准等;要选购外壳光洁、无起泡现象的按摩仪,同时保证开关灵活、附件完整。其次要看按摩仪的外包装是否完好,并向商家索要产品质量检验合格报告与产品说明书。最后还要检验按摩仪的性能,接上电源后试开机器时噪声应小,如果振动强弱和速度可变,按键应灵活柔顺。时间允许的话可作较长时间的开机试验,再用手感觉机器是否过热。
按摩仪器并非人人适用
北京市海淀区某按摩中心的高级按摩技师严师傅告诉笔者:“按摩分为保健按摩与医疗按摩两类。保健市场上出售的按摩仪属于保健按摩类。这种按摩是通过模仿人手的揉捏等动作,进行穴位或部位按摩。由于它并不能真正选穴、点穴、进行类似人工推拿的动作,加上每个人的体态都有所差别,按摩仪的接触点只能大概摸到穴位周遭,难以精准定位,所以至多能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与严格的医疗按摩有着本质区别。”
严师傅告诫广大消费者,不可轻信一些商家的夸大宣传,当身体出现不舒适症状,首先要到医院就诊,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建议下合理选用保健或医疗手段。如果未经医生指导而盲目地选用按摩仪,一旦使用不当,就会诱发或加重疾病。
“按摩仪并不适合所有人使用。以下几种情况是不能或要求慎重选用按摩仪的:心脏病、高血压患者,由于按摩会使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可能导致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发作;骨质疏松患者,由于缺钙等原因骨质比较脆弱,一旦按摩力道过猛,极易导致骨折;肿瘤患者,按摩后血液加速运行可能刺激身体里的肿瘤加快生长;皮肤病及局部皮肤破损、溃疡、出血患者,使用不当则会引起病情加重;空腹、过饱、酒醉或过度疲劳的人,鉴于身体状况的非常态,进行身体按摩可能引发意外。另外,妊娠期的妇女不正确使用按摩仪还会面临流产的危险。”严师傅说。
使用按摩仪应适可而止
北京市海淀医院康复医学科的保健医师表示:使用按摩仪缓解疲劳未尝不可,但是按摩力度与使用频率要适度,也要有节制。建议经过医师指导后根据个人情况灵活调整。“按摩仪的合理使用频率最好控制在一周四五次以内,每次最多不要超过半小时。老年人初次使用按摩仪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先试10—15分钟,以后可以逐渐增加到半小时。同时,选用按摩仪的人,性别、胖瘦、接受按摩的部位、按摩者的身体状况也是必须考虑到的因素,使用者在合适力度上避免频繁改变。尤其对于体制较弱的老人,如果按摩力度过大,可能造成肌肉痉挛疼痛。长时间的不正确使用甚至会对软组织和脊椎小关节等部位造成严重伤害。”
严师傅认为,按摩并不只是一项单纯的物理操作,在接受按摩时适当与人做精神沟通也是按摩的一项重要内容。很多人之所以选择按摩技师按摩,就是因为不仅可以在按摩时与技师随时交流哪些部位重点揉压、哪些部位避免碰触,甚至能够一边按摩一边与友人聊天,这不仅有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还有利于精神压力的缓解,达到身心同步愉悦的目的。而当下的年轻人应该注意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锻炼身体,才能避免亚健康、获得饱满的身心状态,这些都是按摩无法替代的。
很多人都存在睡眠问题,为了能够获得理想的睡眠,他们尝试过各种促进睡眠的方式。相比之下,很多动物就要幸运得多,它们每天有超过80%的时间在梦乡中度过,堪称动物世界的睡神。更有趣的是,包括长颈鹿在内的一些动物每天只需要睡几分钟,海豚和鲸鱼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更是在“睁眼”中度过。以下为您盘点的是动物世界的六大睡神,包括猫、枭猴、棕蝠和巨型犰狳在内的动物纷纷榜上有名。
1.树袋熊
树袋熊
树袋熊又名“考拉”,是一种树栖动物,同时也是世界上最能睡的动物。这种动物只生活在澳大利亚,主要栖息在桉树上,每天的睡眠时间达到22个小时左右。清醒的时候,它们的大部分时间也用来吃东西,可谓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懒虫。
虽然很多动物每天的睡眠时间都超过12个小时,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非常懒惰。实际上,它们在清醒时非常活跃。睡眠时,一些动物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还有一些动物在休息时也时刻保持神智清醒。理想的睡眠是拥有健康体魄的关键,身体要借助睡眠进行“自我修复”。对于人类而言,确保获得理想睡眠非常重要。理想的睡眠能够帮助我们缓解疲劳和压力并消除忧虑情绪。
2.棕蝠
棕蝠
棕蝠每天的睡眠时间长达惊人的20个小时,清醒的时间只有4个小时,一生之中大约有8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这种动物睡觉时呈大头朝下的姿势,只在夜间活动。由于缺少食物,它们会冬眠半年时间。除了棕蝠外,树懒每天的睡眠时间同样达到20个小时左右。
3.巨型犰狳
巨型犰狳
巨型犰狳每天的睡眠时间在18至19个小时左右,它们在夜间最为活跃,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梦乡中。科学家仍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动物如此嗜睡。可能的原因是,它们是一种独居动物。犰狳唯一想要的事情就是躲进洞里,呼呼大睡。除了犰狳外,老虎每天的睡眠时间也在18至19个小时左右。
4.枭猴
枭猴
枭猴是真正意义上的“夜行者”,也被称之为“夜猴”,每天的睡眠时间长达17个小时左右。它们在夜间最为活跃,主要分布在中南美洲的森林地区。这种猴子长着大大的褐色眼睛,帮助它们在夜间清晰地看到眼前的一切。
5.松鼠
松鼠
松鼠主要以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为食,这可能是它们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4个小时左右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松鼠外,金仓鼠和白鼬每天基本也睡这么长时间。前者白天睡在洞穴里,躲避捕食者。虽然睡眠时间很长,但在清醒的时候,它们却异常活跃。它们每天的睡眠时间几乎是我们人类的两倍。
6.猫
猫
猫、老鼠、猪和印度豹都喜欢睡懒觉,每天的睡眠时间在12小时左右。蝙蝠、沙鼠和狮子每天的睡眠时间更长,达到13小时左右。也就是说,它们一生之中有多达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梦乡中度过。(孝文)
北极熊幼仔骑在妈妈背上
科学网讯 北京时间1月27日消息,一只北极熊为寻找食物,竟连续游泳超过9天,距离达到426英里(约687公里)。对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州北部波弗特海周边的北极熊进行研究的科学家指出,这种长途觅食是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北极熊在陆地和海冰之间游泳捕食海豹,研究人员表示,海冰融化迫使北极熊要到更远的地区觅食,危及到这一物种的生存。在刊登于《极地生物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中,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研究人员公布了北极熊长途游泳觅食的首份证据。
一头北极熊正在阿拉斯加海域游泳
2008年8月末,研究人员捕获一只北极熊并为它装上跟踪项圈,2008年10月末再次捕获这只北极熊。跟踪项圈记录了北极熊在这段期间上演的觅食之旅。动物学家乔治-杜尔纳表示:“这只北极熊连续游了232小时,距离达到687公里,水温在2到6摄氏度之间。北极熊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海冰上度过,但现在它们居然在海水中连续游泳这么长时间令我们非常吃惊。”
研究发现,在连续游泳行进687公里之后,这只北极熊又前行了1200英里(约1931公里)。虽然此前也曾在空旷水域对北极熊进行观察,但完整跟踪北极熊的觅食之旅还是第一次。通过在一头雌性北极熊身上安装GPS项圈,研究人员能够追踪它的移动。借助于GPS项圈提供的数据和安装在北极熊皮毛下方的温度记录器,科学家知道北极熊何时在水中游泳。
这头北极熊很不幸,为这段觅食之旅付出巨大代价。除了体重减轻外,一岁大的幼仔也在旅途中丧命。在阿拉斯加北部的波弗特海连续游泳如此长的时间,所面临的危险不断加剧,小北极熊很难幸存。北极熊从一个冰川游到另一个冰川,捕食它们的主要猎物斑纹海豹。随着全球温度不断升高,北极熊的觅食之旅变得更加艰难。杜尔纳说:“这头北极熊在2个月内体重减少了22%,一岁大的幼仔也不幸丧命。”
正在消退的北冰洋海冰
杜尔纳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北极熊越来越难于应对波弗特海的环境。他说:“在1995年之前的几十年时间里,低浓度海冰在夏季时不会融化,遍布波弗特海的大陆架。也就是说,北极熊在相互隔绝的冰川或者海冰与陆地之间游泳前行时,风险相对较小。大面积海冰在夏季融化似乎已成为波弗特海的一种常见现象,提高了北极熊游泳前行寻找食物的成本。”
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圈内,主要以富含热量的斑纹海豹为食,能够经受住低温考验。北极熊通常在海冰上捕猎,它们的栖息地正因全球气温升高发生改变。杜尔纳说:“对海冰的依赖致使北极熊成为受气候变化威胁程度最高的大型哺乳动物之一。”他的论文刊登在最新一期《极地生物学》杂志上。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