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鼻子”从何而来,这还用问吗,当然是爹娘给的。但在很久以前,古人是没有“鼻”字的。表示“鼻子”的字竟然是自己的“自”。

在象形文字中,在甲骨文、金文的考证中,古今专家公认“自”字就是一个画出来的鼻子。事实证明,“自”字原来就当“鼻”字用。

现在我们用手势说话时,在表示“我”的意思时,还常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古人也是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鼻子讲解的“自”字逐渐有了代词“我”的意思。所以在古代,“自”字既是“鼻子”又是“我”。

这样用起来,既不方便又有点乱,人们便在“自”字的下面加个“畀”字,表示“鼻子”。与“自我”的“自”字有了区别。《说文》中说:“自,鼻也。”又说:“自,读若鼻。”由此可见,“自”“鼻”两字,虽然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有了分工,但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读音仍然相同。

“鼻”,是会意字,从自,从畀。畀,又兼作声符。“自”是“鼻”的形符,义为“基准点”。“畀”字从田从丌,“田”是间隔有序的田块,“丌”读“基”,是“基础”、“底座”的意思。古人把人体看成一个小宇宙,“鼻子”就是人身上的基准点,也叫“夏至点”,是正中心的意思。

“鼻”字从出生之日起,除了“嗅觉”及“呼吸”的本意外,又还原成了“自”字,繁衍出了“自从”“自始至终”等词语,也赋予了“开始”、“创始”之意。

《说文》曰:“鼻,主臭者也。”《荀子·荣辱》亦曰:“鼻辨芬芳腥臊。”这里的“鼻”都是指“嗅觉”。《老子》说:“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还有《白虎通》中:“鼻,出入气,高而有窍。又鼻者,肺之使。”这里的“鼻”当“呼吸”讲。“呼吸”也好,“嗅觉”也罢,这都是鼻子的本职和本义。

《方言十三》记载:“鼻,始也。兽之初生谓之鼻,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汉·扬雄传》也记载:“有周氏之婵嫣兮,或鼻祖于汾隅。”这两段话中,“鼻”是第一、开始、创始之意。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鼻祖”。这是“鼻”字的引申之义。正如《说文解字》中说的“今俗以始生子为鼻子”。

“鼻”字来源于“自我”,又回归“自我”,还跳出了“鼻”字单一所指的圈子,有了引申之意。可见汉语言文字是变化多端、博大精深的。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周四, 17 3月 2011 19:26

LHC将成世界第一台"时间机器"

大型强子对撞机将成世界第一台时间机器(图)
如果汤姆-威乐和胡赵曼的最新理论是正确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将成为世界第一台能使物质穿越时空的时间机器。
 

  美国范德堡大学物理学教授威乐坦言指出,我们的理论是一项大胆性推测,但是它并非违反任何物理规律或者超越实验条件。大型强子对撞机的一个主要 目标是发现神秘的“上帝微粒”——希格斯玻色子,物理学家引用该微粒来解释为什么微粒像具有质量的质子、中子和电子。如果大型强子对撞机成功地生成希格斯 玻色子,一些科学家预测它将同时产生叫做“希格斯单线(Higgs singlet)”的第二种微粒。
 

  依据威乐和胡赵曼的理论,希格斯单线具有跳跃进入额外的第五空间能力,它们能够向前或向后穿梭于时空,并出现在未来或者过去。威乐说:“实现时 间旅行将避开所有重大悖论。由于时间穿梭局限于特殊的微粒,例如:不太可能出现某个人时空穿梭到过去,在他出生之前将自己的双亲谋杀。然而,如果科学家能 够控制希格斯单线,它们可能发送信息至过去或者未来。”
 

  分离“宇宙膜”

  该理论的测试将确定物理学家是否监控大型强子对撞机开始于希格斯粒子单线,以及是否自发地出现衰变产物。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两位科学家相信大型强子对撞机产生的微粒在发生碰撞之前能够进行时空穿梭。
 

  依据威乐和胡赵曼的理论是基于“M理论”,又称为“万物理论”。一些理论骨干物理学家研制的M理论是指它能适应所有已知亚原子粒子、势能和引 力,但要求10-11维数空间代替传统的四维空间。这暗示着我们的宇宙可能像一个四维薄膜或者“宇宙膜”,飘浮在一个叫做“容量”的多维时空中。
 

  依据这一观点,我们宇宙的基础构建模块是永久性粘着“宇宙膜”,因此不能穿行于其它维度空间。这里存在着一些异常现象,例如:引力比其它基本作 用力更微弱,这是由于它扩散进入其它维度空间。另一种可能性异常现象是“希格斯单线”,它响应引力,却并不响应其它宇宙基础性作用力。
 

  答案是中微子?

  6年前,威乐认为时间穿梭可以解释这些宇宙异常现象,并且在一些中微子实验中已观测到。由于中微子与普通物质之间的交互作用非常罕见,它们也被称为“魔鬼微粒”,据悉,数万亿中微子每秒击打在人体上,人们也不会感受到它们的存在。
 

  威乐和夏威夷大学同事海因里希-帕斯(Heinrich Pas)和桑迪普-帕克瓦萨(Sandip Pakvasa)基于假设粒子——“无菌中微子”的存在提出了异常现象解释,理论上,无菌中微子比普通的中微子更难探测到,这是由于它们仅以万有引力进行 交互。因此,无菌中微子是未附着在宇宙膜上的另一种微粒,并具有穿梭在其它维度空间的能力。
 

  威乐和同事们认为,无菌中微子比光传播速度更快,它们可在其它维度空间的捷径中穿行。依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速度超过光速的一些状态具备向后穿行时间的能力,从而使物理学家产生了时间穿行的推测。
 

  观点与科幻小说内容相近

  2007年,他们和范德比尔特大学研究生詹姆斯-邓特(James Dent)将一篇名为“中微子时空旅行”的文章发布在预印本网站arXiv.org上,并产生了很大的轰动效应。
 

  据悉,威乐和同事们提出的中微子时空旅行理论与之前两部科幻小说的内容相近,马克-艾伯特(Mark Alpert)撰写的《最终理论》发布在《纽约时报》上,它被称为“物理版达芬奇密码”,该观点认为中微子可捷径穿行于其它维度空间。
 

  乔-哈德曼(Joe Haldeman)撰写的《意外时间机器》描述了一位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实现了时空旅行,小说中也提及了威乐的时空旅行观点。(叶孤城)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站在巨齿鲨的颌骨面前,人类非常的渺小

 

  维托-贝图西的巨齿鲨化石是在卡罗莱州的南部河流域发现的,这头巨齿鲨的颌骨是由182个牙齿化石组成,有的超过0.17米,整个颌骨总计 3.4米宽2.7米高。如图中所示,人类站在颌骨面前非常的渺小。这个完整的巨齿鲨颌骨化石可以说是维托-贝图西一辈子的心血结晶。为了构筑这个化石颌 骨,维托花费了20年的时间。在2004年,维托在格鲁吉亚寻找史前鲨鱼化石时不幸溺水身亡。
 

  此次拍卖会是由维托-贝图西的弟弟乔伊-贝图西来完成的。乔伊说道:“这是维托的遗产,他就是喜欢收藏这些东西,为了寻找它们而在世界各地奔 走。这个巨齿鲨颌骨是他花了一辈子的时间收集到的。”据悉,此次拍卖会的预计售价为70万美金,拍卖会将于6月12日的达拉斯举行。
 


巨齿鲨的牙齿
 

  担任此次拍卖会主持的大卫-赫斯克维特(David Herskowitz)说道:“巨齿鲨的身长可能如同两辆城市巴士加起来的长度,而这只巨齿鲨的身长也超过了18米,与大白鲨比起来,巨齿鲨拥有更强的食欲,在史前,你和我只能算是它的开胃小菜。”
 

  科学网(kexue.com)查阅资料后发现,巨齿鲨的身长一直是一个谜,科学界至今未达成共识,有人认为巨齿鲨的身长可能达到30米,而有的则认为是介于20-25米之间。不过,无论怎样在史前的海洋中,它们是当仁不让的霸主。
 

  巨齿鲨掠食的工具自然是它那的牙齿,根据科学家们的估算,巨齿鲨的撕咬力量是大白鲨的6-10倍,“暴君蜥蜴”霸王龙都不是它的敌手,霸王龙的 撕咬能力比现今的大白鲨只是强一点而已。而巨齿鲨的攻击方式可以用一击致命来形容,巨齿鲨首先攻击猎物的肩骨、肋骨和上脊椎等部位,让这些骨骼所保护的 心、肺等器官短时间失去屏障,进而使猎物短时间内死亡。
 

  (科学网-kexue.com 卡卡西)

发表在栏目: 科学
3月14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当地时间上午11点过后发生氢气爆炸。NHK电视台画面显示福岛第一核电站爆炸前(下)后(上)对比图。   3月14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当地时间上午11点过后发生氢气爆炸。NHK电视台画面显示福岛第一核电站爆炸前(下)后(上)对比图。

  中新网3月14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日本福岛核电站方面14日表示,当天爆炸发生后,有7人失踪,3人受伤。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当地时间14日上午11点过后发生氢气爆炸,电视画面显示,现场冒出白烟。

  日本官房长官枝野幸男随后在记者会上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氢气爆炸“导致放射性物质大量飞散的可能性较低”。

  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当天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氢气爆炸使反应堆容器受损的可能性较低。

  不过,该部门呼吁福岛第一核电站方圆20公里以内的居民躲入屋中。

(编辑:SN010)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虽然在一起的时间不长,但在宁浩演员培训班上,这十位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找到了未来的方向。图为:岳小军(左一)、张颂文(左二)、詹瑞文(中)与学员们合影。

2011年1月29日,北京大屯路某废置餐厅内,香港演员詹瑞文站在屋子中间,身边围着十个打扮随意的年轻人,他们用一种谁也听不懂的自创“语系”,旁若无人地大喊大叫、绕着屋子奔跑蹦跳,不知情的人闯进来,会以为自己误入了疯人院。这是导演宁浩“演员培训班”年前的最后一课。十个年轻人,来自超过两万多名报名者,年纪最大的31岁,最小的22岁,他们都是宁浩亲手挑选的“学员”。

那天中午,宁浩请学员们吃饭,他喝了点小酒,靠在角落里的一把椅子上,舌头有些打结:“我办培训班,不为功利,就是不想这些好胚子长歪了。”说罢,宁浩站起身,走上前与每个学员握手叮咛:“不管当不当演员,有时间多学点东西!”

【缘起】“纳贤榜”曾被质疑炒作

“演员培训班”的点子,最早出于宁浩的“私心”。拍完《无人区》后,宁浩打算拍一部民国背景的喜剧,开机时间定在2011年3月。影片依旧讲述普通人的故事,宁浩想找一些生活质感厚实的演员,但一直没着落。宁浩突发奇想:所谓明星阵容,既没必要又难伺候,不如自己开个班,从普通人中找苗子。

这个主意得到了影片出品方小马奔腾的首肯,于是宁浩迅速动手,把新片制作费用的一部分拨出来,组团队找场地。2010年9月29日,一份“小马奔腾——宁浩演员培训班招生简章”出炉,不限定职业、出身,面向社会招纳两种人,一是“男,30岁以内,男人味,经历过,还有劲”;另一种是“女,26岁以下,毕业一两年,有些经历,不失纯净”,并强调“表演不止停留在兴趣,而成为可以全情投入的事业。”

这份“纳贤榜”一出,首先吸引了媒体的兴趣,有人怀疑宁浩炒作,还有人认为,如果大规模采用非职业演员,根本成不了一台戏。对此,宁浩没有过多解释,只是交待工作人员尽量低调。但无论如何,“宁浩选演员”的消息还是在圈内圈外迅速传开。

【纳贤】

入围第一人:王文  宁浩当即拍板“愣头青”

“招生简章”贴出来第三天,工作人员收到一段特殊的报名视频:一个身形壮硕,绷着黑色小背心,头发蓬乱的男孩歪坐在镜头前,操着一口辽宁味儿的普遍话,自我介绍一字没提,冲上来便拖腔带调地做起了“报名攻略”,“就说这‘男人味’,我估计是表面看起来比较有阅历,再说这‘有劲’,我觉得……”男孩两条浓黑的眉毛上下翻飞,慢条斯理地说了两分多钟,趁人不注意,他猛然大喊一句:“我特别喜欢表演,真的!谢谢!”把工作人员吓了一跳。

这个视频送到宁浩手里,宁浩乐了,当即决定,第一个入围的就是他!于是,在工地上当监理的王文打头阵,进入了“宁浩演员训练班”。

今年26岁的王文体重200斤,配上他的浓眉大眼和搞笑口音,有种特别的喜感。这份喜感在生活中帮了他大忙,大学毕业后,王文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健身房卖会员卡,他常把客户逗得前仰后合,业绩出奇地好。24岁时他改行卖楼,很快就当上了市场营销副总监,最高一个月能赚4万多,“我感觉销售很容易,站在客户的立场说话,语言、表情上活泼一点,客户一开心,就消费了,这和演戏有点像”。

王文向往舞台。十年前,韩国组合HOT正流行,王文和同学组了个连唱带跳的“天团”,想去大连啤酒节表演,未果。不过,这没扼杀王文的表演欲。私下里,王文经常琢磨演戏,比如看到《变相怪杰》,他会想“如果是我演会怎么样?”两年前“凤姐”初出江湖,王文自编自唱了一首搞笑的《凤姐之歌》,网络点击量超过一千万次,还换来个“凤姐之父”的外号。受到鼓舞的王文带着此歌去参加“快乐男生”和《中国达人秀》,每次上台都能把全场观众逗得哄堂大笑,就在王文快要取得《中国达人秀》总决赛资格时,“凤姐”被封杀,王文只好回老家,继续当工程监理。

接到演员培训班的通知时,王文不太敢相信:“网上报名这么难,不会是骗子吧?”再等了两天,他发现自己的报名视频被挂在了“宁浩选演员”的微博上,下面还有很多网友留言,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王文提前辞职,迫不及待地想来北京培训,“十年才等来演戏的机会,我这回要背水一战。”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太阳表面再次发生一次强烈耀斑爆发
太阳表面再次发生一次强烈耀斑爆发

  
      格林尼治时间3月9日23点23分(北京时间3月10日7点23分),太阳表面再次发生一次强烈耀斑爆发。在地球轨道运行的卫星测量结果显示,这是一次X1.5级的爆发事件。爆发位置位于太阳黑子1166群。美国宇航局的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记录下了此次爆发产生的强烈紫外辐射和物质抛射过程。
 

     在近4年没有X级耀斑事件之后,太阳最近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连续发生两起X级爆发事件,时间分别是2月15日和3月10日。日冕物质抛射的级别分为A、B、C、M、X五个级别,其中A为最小级别,X为最大级别。这显示了太阳活动近期趋于活跃,第24个太阳活动周期正迎来高峰。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预测,在未来24小时内再次发生X级耀斑爆发的概率约为5%。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华网悉尼3月10日电(记者江亚平)莫尔斯比港消息:巴布亚新几内亚新不列颠岛坎德里安地区10日发生一次里氏6.6级强烈地震。目前还没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道。

  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的报告,地震发生于当地时间10日7时24分(北京时间10日5时24分),震中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新不列颠岛坎德里安附近海域,震源深度为距海底33公里。

  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处大陆板块交界处,是一个地震频发地区。

(编辑:SN020)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3月8日消息,美国的研究人员称,45分钟的小憩就能够有助于降低血压,此外白天抽时间打个盹可以改善心脏健康,特别是当你在晚上没能获得足够睡眠时间的时候。不仅是对健康有好处,一个短时间的睡眠还可以帮助你调整到较好的工作生活状态。


45分钟的小憩就能够有助于降低血压

  据国外媒体报道,最近的研究发现,那些每周至少有三次约30分钟午睡的人,将有助把患上心脏病死亡的风险降低37%。研究人员认为午睡可以有助人们放松和降低血压,对大脑有相当的益处。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参加试验的志愿者,那些经过午睡后的志愿者明显在一系列的笔试中比那些没有午睡的志愿者表现更好。

  该项研究的领导者马修-沃克(Matthew Walker)博士表示,适当的打盹对人的帮助是明显的。在对于民航飞行员的研究中发现,如果驾驶员在飞行途中能够稍微小睡约30分钟(在此期间,飞机由副驾驶操纵),睡醒后的工作状态和整体的警觉性可以提升约34%和54%,这将有助于保障飞机飞行的正常安全。


大脑能够利用小睡的这段时间,处理短期记忆

  研究人员认为,大脑能够利用小睡的这段时间,处理短期记忆(将其有效的转移到大脑中的长期记忆区域),以“腾出"空间来接受新的信息。之前科学网(kexue.com)也曾发表过相关文章,德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人类的大脑在睡眠时,要比清醒的时候更容易记住最近的记忆内容。在睡眠的最初几分钟,事件就开始由“海马区”(被认为是大脑存储新记忆信息的一块区域)向大脑的新皮层进行转移。只需40分钟的睡眠,很多记忆就已经“下载和存储”到大脑中,而不容易被新接收的记忆信息所扰乱。

  关于午睡的一些事儿:

  不同的午睡时长:

  6分钟:最近的一些新记忆信息开始转变成长期记忆;

  20分钟:心率减慢,有助提高警觉性和注意力,提升情绪。即便没有真正的睡着,只是静静的躺着也对你的心情相当有好处;

  40分钟:如果你昨晚没有睡好,40分钟的小睡就已经能让你到达快速眼球运动(REM)的阶段,REM睡眠亦称异相睡眠(Para-sleep)等。是全部睡眠阶段中最浅的,在REM睡眠时醒过来的人会不同于在其他睡眠阶段的情形,会充满警觉心并且精神饱满;

  90分钟:如果你有充足的时间能够午睡1.5~3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真正进入到了深度睡眠的状态。

  午睡的时间:

  如果你睡得太早会发现自己难以入睡,而睡得太晚则会影响晚间的睡眠。比较推荐的时间是:早睡早起习惯的人,午睡可以大约在下午1点,晚睡晚起的人,可以将午睡时间定在下午2:30左右。

  帮助午睡的技巧:

  选择一个光线阴暗的房间或者带上眼罩,保持躺姿;

  可以在睡之前喝杯咖啡,因为咖啡因大约会在20~30分钟后生效,那时你正好醒来;

  闭上眼睛,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慢慢的深呼吸。

  (科学网-kexue.com 大平)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鼻涕虫形状的陨石坑
鼻涕虫形状的陨石坑
这张图片显示,两个对称的重叠陨石坑一定是在同一时间形成
这张图片显示,两个对称的重叠陨石坑一定是在同一时间形成

  在这两幅图中,其中一幅图鼻涕虫形状的陨石坑是欧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车”在2010年8月4日拍摄到的,它可能是由一系列与火星表面夹角较小的 陨石俯冲而下形成的。这个48英里(77.25公里)长的陨石坑目前还未命名,它位于布满陨石坑的火星南部高地,仅比更大的陨石坑惠更斯 (Huygens)盆地更靠南一些。
 

  据天文学家推测,类似的椭圆形盆地是由一颗倾斜飞来的陨石与地面相撞或由火山流形成。不过从这个未命名的陨石坑里溅出的物质——喷射覆盖物 (ejecta blanket)暗示,它是由多颗与地面呈较小夹角的陨石撞击形成的。喷射覆盖物显示出像蝴蝶翅膀一样的两个突出部分,这说明这两个斑点是由两颗陨石撞击 形成的。陨石坑里3个更深的区域说明这里经历了不止两次撞击。位于这个陨石坑右侧的较小陨石坑,可能是后来形成的。
 

  美国宇航局的“高清晰度科学实验成像”(HiRISE)相机在1月10日拍摄的一张照片甚至更令人震惊。另一幅图显示,两个对称的重叠陨石坑一 定是在同一时间形成的。产生这个重叠陨石坑的两颗岩石,可能曾是一个完整天体,它在穿过火星稀薄的大气层,撞上地面前,分裂成两块。包括碎石状的小行星系 川( Itokawa)和鸡腿形状的彗星“哈德利二”号在内的几个已知天体,它们在撞上行星时,都有可能会分裂成两块,同时撞击出两个重叠陨石坑。
 

  虽然现在行星遭到陨石撞击的概率比太阳系形成初期更少,但是火星即将迎来另一个艰难时期。它的一颗卫星——火卫一将在未来数千万年内撞上这颗红色行星,它产生的碎石块会形成更多形状不规则的撞击坑。(孝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全球最勤劳国家中国进前十

日本排第一只有33%的劳动者选择按时休假

 全球著名市场研究机构益普索全球近日发布了一份全球最勤劳国家榜单,中国在榜单中居第十。

有一项指标很能代表各国劳动者的“勤劳程度”,那就是他们是否会选择按时休假。

调查显示,在日本,只有33%的劳动者选择了按时休假,排在全球最勤劳国家的首位。而中国65%的劳动者会选择按时休假,排在第十位,也是相当勤劳的国家。

印度媒体《商业报道》甚至评论称,中国被视为是发展中国家中的迈克尔·乔丹,是每个崛起中的国家都希望效仿的对象。

调查显示,法国人是全世界最爱休假的,89%的劳动者会休一个完整的假期。在法国,每年的七八月份,连政府、议会、司法机构等都大大压缩公务活动,因为工作人员大都去休假了。

此外,各国劳动者的平均年工作时间,也是衡量这个国家民众勤劳与否的标志。

虽然,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早已实行了“8小时工作制”,但是这并不表明每个国家、每个职工都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个小时。

在某些国家,“晚来早走”或者“早来晚走”已经成为了一种固定模式、不成文的规定。统计各国职工工作时间时就可以看出有很大差别。

各国选择按时休假的人的比重

平均年工作时间 (单位:小时)

国家 时间俄罗斯 1997波兰 1966墨西哥 1857意大利 1773美国 1768

国家 时间日本 1714加拿大 1699澳大利亚1690瑞典 1610

●小链接

益普索全球调查了各国13000名员工,询问他们是否选择按时休假。

责任编辑:NN026(本文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尹晓琳杨铮)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第 12 页,共 1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