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东部美洲狮为美洲狮亚种之一,主要分布在加拿大东南部、美国东北部。由于近几十年极为罕见,人们把东部美洲狮称为“鬼猫”。1973年,东部美洲狮首次列入濒危物种名单。
 

  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在声明中说:“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经过对可用信息评估,得出结论,东部美洲狮已经灭绝,建议将这个大型猫科动物亚种从濒危物种名单中删除。
 

  这个机构要求各方提供东部美洲狮信息,从573份回复中确认,所有所谓目击到的东部美洲狮其实为美洲狮其他亚种。东部美洲狮历史上曾在美国21个州出现,但现在“没有一个州能确认任何一头东部美洲狮存在”。
 

  声明还说,只有西部美洲狮存在足够数量可以维持繁衍种群,它们主要分布在美国西部和加拿大的野地。
 

  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研究东部美洲狮的首席科学家马克·麦科洛说,这种动物很可能从上世纪30年代就已灭绝。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南美巨懒复原图

图:南美巨懒复原图

 

     相关文章发表在《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Palaeo-3)杂志上。

    “对陆地生态系统来说,最大的打击莫过于失去大型哺乳动物;同样,海洋生态系统若失去鲨鱼、金枪鱼和其它顶级捕食者,也会面临灾难,”研究的承担者之一,佛罗里达自然博物馆鸟类部馆长D.Steadman说。“我们发现非洲部分地区狮群和象群正在减少,佛罗里达的美洲豹种群也渐渐走向衰落,这些现象会引起一连串不利的多米诺效应。”

     佛罗里达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鸟类学家们对墨西哥北部的8种鸣禽类化石进行了研究,其中一种来自Térapa 遗址区,名叫Pandanaris convexa的燕八哥是当地的常见种,生活在热带环境。2万年前,当地的大型哺乳动物迁徙路线呈南北方向。

     燕八哥依靠草原和这些哺乳动物为生,此二者有内在联系。大型哺乳动物来回地踩踏和取食,使草原不被树木占据。而燕八哥不但吃草籽,还捕食哺乳动物体表的昆虫,这形成了一种互利互惠的种间关系。

    当时生活在墨西哥北部的远古哺乳动物有地懒、猛犸、马、貘、骆驼和野牛。2万年前它们尽数灭绝,食腐动物秃鹫、秃鹰和燕八哥也随之消失了。集群灭绝可能撼动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础,并从根本上改变物种分布。所有物种都不能孤立生存,当整体中的一小部分遭遇灭绝,很难推测会引起怎样的连锁反应。

 

现生的燕八哥

图:一种现生的燕八哥


    科学家们认为,大型哺乳动物灭绝所引发的涓滴效应(trickle-down effect)会影响其它物种,2万年前的故事警示我们应当谨慎地开发自然资源。

    墨西哥北部的遗址区曾是一片多沼泽和河流的稀树草原,生活有多种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30多种鸟类,还不包括鸣禽。虽然鸣禽在鸟类物种中占据了50%以上,但化石却发现得不多,特别是中美洲和南美洲。该研究还为墨西哥鸣禽化石记录作出了贡献。(faywater)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3月2日正式宣布东部美洲狮灭绝,而这种动物可能实际已灭绝了大约80年。

  东部美洲狮为美洲狮亚种之一,主要分布在加拿大东南部、美国东北部。由于近几十年极为罕见,人们把东部美洲狮称为“鬼猫”。1973年,东部美洲狮首次列入濒危物种名单。

  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在声明中说:“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经过对可用信息评估,得出结论,东部美洲狮已经灭绝,建议将这个大型猫科动物亚种从濒危物种名单中删除。

  这个机构要求各方提供东部美洲狮信息,从573份回复中确认,所有所谓目击到的东部美洲狮其实为美洲狮其他亚种。东部美洲狮历史上曾在美国21个州出现,但现在“没有一个州能确认任何一头东部美洲狮存在”。

  声明还说,只有西部美洲狮存在足够数量可以维持繁衍种群,它们主要分布在美国西部和加拿大的野地。

  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研究东部美洲狮的首席科学家马克·麦科洛说,这种动物很可能从上世纪30年代就已灭绝。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科学家研究发现,目前地球上诸多生物种群数量出现了下降趋势,并且这种下降速度几乎达到了过去5.4亿年间发生过的5次大灭绝事件的程度。

  在这项研究中,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们参照过去5.4亿年间的生物灭绝情况,对目前生活在地球上的哺乳动物和其他生物物种所面临的潜在灭绝风险进行了评估。有关这一研究的论文将发表于英国《自然》杂志。

  “如果你仅仅观察那些处于极度濒危状态的哺乳动物——即在其繁衍三代以内,其灭绝的可能性高达50%的物种。如果我们将这部分物种视作即将灭绝,最快将在1000年左右的时间内从地球上消失。那么我们将非常明显的发现目前的物种濒危程度时非常不正常的,这也意味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大灭绝时期。”安东尼•巴诺斯基(Anthony Barnosky)教授说。

  他又补充说:“如果那些目前生存受到威胁的物种,那些被官方认定为处于濒危状态或非常脆弱的物种真的全部灭绝了,并且这种灭绝趋势持续,那么在3~22个世纪的时间内,就将发生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然而,巴诺斯基教授同时表示仍然有机会去拯救这些濒临险境的物种,从而扭转这种趋势。

  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应对一系列的挑战,这其中包括生物的栖息地破坏、生物入侵、疾病,以及全球变暖等等。

  “到目前为止,就我们所观察的所有这些物种之中仅有大约百分之一到二的物种实际灭绝了。因此看起来我们还没有在生物大灭绝的道路上走得太远。我们还有机会拯救很多生命。”

  生物学家们估计,在过去的500年内,在全部5570种哺乳动物中,已经至少有80种已经灭绝。

  不过,根据该小组的研究结果,哺乳动物的平均灭绝速度应当小于每百万年两种,很显然目前的灭绝速度是远远超过这一速度的。

  对此,巴诺斯基教授表示:“看起来,目前的哺乳动物灭绝速度很像是大灭绝事件,即使是给所谓大灭绝事件给出较高的定义门槛之后依然如此。”(晨风)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狮子和老虎是世人所公认的两种最厉害的猫科动物,但是它们之间谁更厉害呢?这应该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市动物园的一只孟加拉虎杀死了隔壁的狮子,用事实捍卫了自己“兽中之王”的地位。

  起初有媒体称,老虎在扭弯了笼子的钢筋后进入了狮笼,很快就把后者撕成了碎片。动物园随后发表声明澄清说,这只孟加拉虎只是将伸爪子伸进隔壁的狮笼,抓破了狮子的颈静脉,而后狮子一命呜呼,倒在了血泊之中。

  此外,动物园方面还表示,目前园中有6只老虎,它们对游客的生命安全不会造成威胁。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科学网(kexue.com)讯 3月8日消息,由于人工圈养导致一些濒临动物失去了抚育下一代的本能。近日,澳大利亚动物园里的一只蜘蛛猿宝宝就在出生时就惨遭生母遗弃,只能趴在猴子公仔身上寻找母亲的温暖。


澳大利亚动物园里的一只蜘蛛猿宝宝就在出生时就惨遭生母遗弃


这种情景让人看起来很心酸

  据国外媒体报道,这只蜘蛛猿宝宝在出生不久就遭到母亲抛弃,于是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就承担了抚养它的义务。埃斯特拉(Estela)似乎很想念母亲,当工作人员给它一个猴子公仔后,它似乎把公仔当成了自己的"母亲"。这种情景让人看起来很心酸。


它似乎把公仔当成了自己的"母亲"

  据澳大利亚公园管理人员杰丝(Jess McKelson)介绍,在过去的几周里,动物园的所有员工都害怕这只猴宝宝会死去,于是他们选择了轮流守夜,并且时刻在监视器前查看埃斯特拉(Estela)的状况,整晚都会有人照顾它。它的存活实属不易。


动物园的所有员工都害怕这只猴宝宝会死去,于是他们选择了轮流守夜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蜘蛛猿是一种很有趣的动物,一般生活在墨西哥南部到巴西的中南美洲热带雨林,它们喜好群居生活,是一种很难捕捉的一种小型动物。

  (科学网-kexue.com 浪涛)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要确认完地球上的每一种动物物种,究竟需要花费多少钱呢

  研究人员至今已经确认的动物物种有150万——但仍有540万种动物物种尚待被研究、命名,以及科学地进行描述。那么,要确认完地球上的每一种动物物种,究竟需要花费多少钱呢?据美国《科学》杂志近日报道,两位巴西科学家经过长期计算,得出了确认地球上所有新动物物种需要花费2630亿美元。

  这项计算结论是由巴西圣保罗大学的生物学家安东尼奥·马科斯和费尔南多·卡巴约得出的,这比之前哈佛大学著名蚁类生物学家爱德华·欧·威尔逊在2000年估算的5亿美元要多得多。马科斯和卡巴约调查了44位巴西分类学家(约占巴西分类学家总人数的9%),以确定他们描述新物种的速度,还有培训、薪水、实验室仪器和出外探索所需的费用。

  他们表示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他们合理地推断全世界范围内的情况,因为巴西拥有全球约十分之一现有的动物物种,而且还有一大群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并且积极工作的分类学家。

  虽然花费巨大,但大多数生物学家都认为,如今随着物种的灭绝速度加快、气候反常逼近,尤其是考虑到这些生物在作物授粉、空气净化以及人类优质生活的其它方面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记录地球物种多样性已经变得十分紧迫。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分类学家约耳·克拉克拉夫特表示,即使需要花费2630亿美元,要是它们能帮助我们研究重要问题如农业、渔业、新药品以及能源的话,这些钱也算不了什么。“毫不夸张地说,世界经济就是运行于生物多样性之上的。”他说,“而民众并没有深刻认识到我们究竟是多么依赖生物多样性。”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研究显示,人类活动已经造成了继6500万年前恐龙消失之后最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

科学家研究发现,目前地球上诸多生物种群数量出现了下降趋势,并且这种下降速度几乎达到了过去5.4亿年间发生过的5次大灭绝事件的程度。

在这项研究中,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们参照过去5.4亿年间的生物灭绝情况,对目前生活在地球上的哺乳动物和其他生物物种所面临的潜在灭绝风险进行了评估。有关这一研究的论文将发表于英国《自然》杂志。

“如果你仅仅观察那些处于极度濒危状态的哺乳动物——即在其繁衍三代以内,其灭绝的可能性高达50%的物种。如果我们将这部分物种视作即将灭绝,最快将在1000年左右的时间内从地球上消失。那么我们将非常明显的发现目前的物种濒危程度是非常不正常的,这也意味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大灭绝时期。”安东尼·巴诺斯基(Anthony Barnosky)教授说。

他又补充说:“如果那些目前生存受到威胁的物种,那些被官方认定为处于濒危状态或非常脆弱的物种真的全部灭绝了,并且这种灭绝趋势持续,那么在3~22个世纪的时间内,就将发生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然而,巴诺斯基教授同时表示仍然有机会去拯救这些濒临险境的物种,从而扭转这种趋势。

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应对一系列的挑战,这其中包括生物的栖息地破坏、生物入侵、疾病,以及全球变暖等等。

“到目前为止,就我们所观察的所有这些物种之中仅有大约百分之一到二的物种实际灭绝了。因此看起来我们还没有在生物大灭绝的道路上走得太远。我们还有机会拯救很多生命。”

生物学家们估计,在过去的500年内,在全部5570种哺乳动物中,已经至少有80种已经灭绝。

不过,根据该小组的研究结果,哺乳动物的平均灭绝速度应当小于每百万年两种,很显然目前的灭绝速度是远远超过这一速度的。

对此,巴诺斯基教授表示:“看起来,目前的哺乳动物灭绝速度很像是大灭绝事件,即使是给所谓大灭绝事件给出较高的定义门槛之后依然如此。”

发表在栏目: 文化

  科学网(kexue.com)讯 3月4日消息,狗与人类一样会将内心的悲伤表现在脸上。英国一只流浪狗被冷血饲主无情的抛弃之后,又染上严重的致命皮肤病,它或许是英国最悲惨的狗。看它忧伤的神情,令人很难不为之动容。然而,近日在人们的帮助下,它逐渐恢复成一只健康的小狗。


狗与人类一样会将内心的悲伤表现在脸上


动物专家发现它的皮肤病过于脆弱,这令它无法在任何天气下外出

  据国外媒体报道,这只小狗在新闻曝光之后,动物专家发现它的皮肤病过于脆弱,这令它无法在任何天气下外出,即便是帮它穿了一件温暖的外套也同样会刺激它的皮肤。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图片上显示它在六个月大时,被拍到独自坐在一个纸箱内,严重的疥癣使它全身秃毛。它的表情流露出曾经遭受饲主忽视与虐待的恐惧。幸运地是,Bleakholt动物收容所的员工收留了它,并且帮助它走出疾病。

  据动物收容所工作人员介绍,在严寒中毛发掉光对于这只小狗来说是致命的,虽然治疗药物及其昂贵,但是靠着外界的热心捐款,短短两个月,他有了显著的恢复。在工作人员细心照料下,已经开始为它寻找新的家庭收养。


近日在人们的帮助下,它逐渐恢复成一只健康的小狗


在工作人员细心照料下,已经开始为它寻找新的家庭收养

  Bleakholt动物收容所主管马丁(Neil Martin)说:"许多工作人员都很喜欢它,由于这只小狗还处在恢复阶段,所以仍无法适应人们温柔的拥抱。目前大家正努力让它适应正常狗狗生活。事实证明,只要对动物用心、用爱,就算它们曾经受过巨大的打击,也是可以恢复过来的。"

  (科学网-kexue.com 凹凸曼)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爱丽丝的父亲JJ(左)和它母亲弗蕾德丽卡看着女儿正在捶打胸部,它们的脸上露出骄傲的神情。
爱丽丝的父亲JJ(左)和它母亲弗蕾德丽卡看着女儿正在捶打胸部,它们的脸上露出骄傲的神情。
爱丽丝是迈阿密动物园大猩猩群体里的唯一一个幼仔,它的祖父母也生活在这个群体里。
爱丽丝是迈阿密动物园大猩猩群体里的唯一一个幼仔,它的祖父母也生活在这个群体里。
爱丽丝在父亲的严厉注视下,正在咀嚼一根麦秆。
爱丽丝在父亲的严厉注视下,正在咀嚼一根麦秆。
爱丽丝骑在父亲的背上。摄影师马吉尔表示,J.J非常宠爱它的女儿,甚至任由爱丽丝拿走它的食物。
爱丽丝骑在父亲的背上。摄影师马吉尔表示,J.J非常宠爱它的女儿,甚至任由爱丽丝拿走它的食物。

 

  博物学家和摄影师、51岁的罗恩•马吉尔在迈阿密动物园拍摄到爱丽丝的这一可爱瞬间。马吉尔表示,小爱丽丝总爱模仿父亲的样子。他说:“爱丽丝 的小日子过得确实很舒坦,它是这个群体里的唯一一个幼仔,又是J.J——一只重达28石(177.81公斤)的银背大猩猩和弗蕾德丽卡的女儿。它确实是父 亲的掌上明珠,它能为所欲为,J.J甚至任由它拿走自己的食物。我认为爱丽丝的这张照片让它父亲看到,这个女儿以后能像它一样,它正在努力模仿它看到的父 亲的样子。大猩猩幼仔的学习方式跟人类幼儿学习的方式类似,都是不断重复他们看到的年长者的动作。”
 

  马吉尔喜欢去世界各地拍摄动物画面,他表示,给大猩猩拍照面临的挑战非常独特。他说:“拍摄像这样的瞬间非常困难,因为大猩猩浑身上下的颜色很 相近,如果光线和拍摄角度不合适,它们看起来就会像一个黑色的毛毛球。现在爱丽丝已经长大一些,但它仍是丛林之王,是一个真正的知名人物。”(任秋凌)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29 页,共 4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