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

LUCKY BIRD

网址:

  新浪环球地理讯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10日报道,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自4月22日沉没以来,原油泄漏速度超过预期。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次事故可能超过“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漏油事件,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美国当局虽采取了各种措施,但仍未阻止浮油和焦油凝块涌向沿岸各州,一场生态灾难已不可避免。以下是因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生存面临威胁的十种动物。

  1.蓝鳍金枪鱼

蓝鳍金枪鱼(图片提供:Brian Skerry, National Geographic)
蓝鳍金枪鱼(图片提供:Brian Skerry, National Geographic)

  对于蓝鳍金枪鱼来说,“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泄漏的原油来的尤其不是时候,因为这种鱼类如今正在向墨西哥湾的产卵场活动。据一个追踪千余条蓝鳍金枪鱼活动的自然保护组织称,泄漏原油集中的区域是蓝鳍金枪鱼最主要的繁殖地之一。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野生动物与鱼类管理局有鳍鱼项目主管哈利-布兰切特(Harry Blanchet)说,仅仅接触几滴原油,就会对金枪鱼卵及其幼体造成严重危害。如果大金枪鱼吃掉了误食泄漏原油的小金枪鱼,它们自身也面临危险。

  2.棕颈鹭

棕颈鹭(图片提供:Robert Sisson, National Geographic)
棕颈鹭(图片提供:Robert Sisson, National Geographic)

  据新奥尔良市奥杜邦动物园的李-舍恩介绍,棕颈鹭应对墨西哥湾溢油事故的能力可能比鹈鹕强,因为它们是螳过浅水而非漂浮在水面,羽毛上粘的浮油应该更少。照片中是一对棕颈鹭领着幼鸟在河边徜徉的镜头。

  不过,舍恩表示,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棕颈鹭仍然处于摄入浮油的危险中,因为它们总是在浅水觅食,在那里,原油可能会越聚越多。虽然棕颈鹭未被列入美国濒危动物名单,但对它们的威胁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原因就在于棕颈鹭寿命长,可繁殖能力低。事实上,棕颈鹭已经因人类干扰和栖息地减少数量出现下降。

  3.抹香鲸

抹香鲸(图片提供:Flip Nicklin, National Geographic)
抹香鲸(图片提供:Flip Nicklin, National Geographic)

  抹香鲸通常会聚集于照片所示的加勒比海岛国多米尼加附近的繁殖地。抹香鲸是地球上体型最大的齿鲸,被自然保护国际联盟列为“易危动物种类”,即在野外面临着很大的灭绝风险。据得克萨斯州哈特墨西哥湾研究所介绍,有大量抹香鲸生活在密西西比三角洲海岸附近水域。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称,其中一些可能距离墨西哥湾泄漏原油很近。海洋生物学家、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常驻探险家西尔维亚-厄尔(Sylvia Earle)称,与海豚一样,当抹香鲸浮出水面呼吸时,皮肤也有可能遭受原油刺激,同时存在吸入和消化原油的风险。

  4.环颈鸻

环颈鸻(图片提供:Tim Laman)
环颈鸻(图片提供:Tim Laman)

  环颈鸻(snowy plover)是一种小型鸟类,经常会在海岸附近活动寻找食物。它们被美国全国奥杜邦协会认为是最易受墨西哥湾泄漏原油伤害的物种之一。环颈鸻不仅面临与泄漏原油直接接触的风险,还有可能因吃了受原油污染的小型无脊椎动物和牡蛎而中毒。

  5.牡蛎

牡蛎(图片提供:James L. Amos, National Geographic)
牡蛎(图片提供:James L. Amos, National Geographic)

  环颈鸻并不是唯一会吃可能受原油污染的牡蛎的动物。在美国,供人食用的许多牡蛎来自于墨西哥湾沿岸的养殖场。由于这次原油泄漏事故,路易斯安那州的许多牡蛎养殖场已经关闭。路易斯安那州野生动物与鱼类管理局牡蛎项目主管帕特里克-班克斯(Patrick Banks)说,如果泄漏的原油到达路易斯安那州湿地,可能会对那里的牡蛎养殖场造成致命影响,而且,由于海水升温,即将孵化的牡蛎幼体或许与浮油发生直接接触,从而影响整整一代的甲壳类动物。

  6.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图片提供:David Liittschwager, National Geographic)
浮游生物(图片提供:David Liittschwager, National Geographic)

  在显微镜下,取自夏威夷的一滴海水到处是浮游生物——微小的植物、动物和漂浮在海洋的虫卵。海洋生物学家西尔维亚-厄尔在接受美国国家地理网站采访时表示,随着墨西哥湾泄漏的原油扩散面积不断增大,它们可能会对浮游生物构成致命冲击,而许多大型海洋生物都是以浮游生物为食。

  厄尔指出,虽然救援人员可以对受原油污染的鸟类和其他上岸的相对大的动物进行清洗和处理,但是,“如何给浮游生物去油呢?”一些专家警告称,墨西哥湾泄漏原油可能会形成一个“死区”,这一大片海洋区域内将缺乏生命,同时让生命力异常顽强的细菌留下来生存的空间。

  7.褐鹈鹕

  4月30日,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布雷顿角岛,一条围油栏漂浮在海上试图阻止墨西哥湾泄漏的原油漂向海岸,在距离褐鹈鹕和其他岸禽类鸟的栖息地不远处的水域形成了一条橙色带。褐鹈鹕是路易斯安那州的州鸟,目前正受到漏油事件的严重威胁,因为它们经常会漂浮在海面上。

  这意味着原油会在褐鹈鹕的羽毛上积聚,令其丧失浮力。原油还会令冷水渗透褐鹈鹕像潜水服一样的羽毛,与里面的皮肤发生直接接触,对褐鹈鹕的热调节系统造成危害,令其难以飞到半空中接着潜入水中捕鱼。此外,褐鹈鹕目前正处于筑巢季节,而它们往往选择在浮油碰巧经过的海滩筑巢。

  8.海豚

  5月1日,在距离路易斯安那州不远处的布雷顿角岛,海豚浮出水面,与此同时,一条围油栏处于墨西哥湾的更远处。据密西西比州格尔夫波特市的海洋哺乳动物研究所主任莫比-索朗基(Moby Solangi)介绍,最多达5000头宽吻海豚可能处于墨西哥湾泄漏原油所经过的路线。小海豚和成年海豚都处于吸入和消化浮油的危险中,因为这种海洋哺乳动物必须浮到水面呼吸。由于十分柔软,海豚的皮肤还有可能遭受浮油的刺激,而吃掉受污染的小鱼,令它们自身也会中毒。

  9.海龟

  5月初,三十多只死海龟在密西西比州海滩上被发现,包括这只在帕斯克里斯琴镇附近海滩拍到的海龟。研究人员已经搜集了海龟的尸体,试图确定它们是否死于墨西哥湾泄漏的原油。路易斯安那州海洋哺乳动物与海龟救援项目协调员米歇尔-凯莉(Michele Kelley)说,海龟通常会在海面觅食和呼吸,所以,它们处于吸入并消化浮油的危险中。

  凯莉指出,海龟还会将一些东西咬在嘴里咀嚼,可能会吃掉大块有毒原油。“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泄漏原油的粘稠度超过油轮事故中泄漏的成品油。凯莉说:“这是我们所称的‘非同寻常死亡事件’。这种事件当然让人感到忧虑,因为你正在帮助的动物依旧位列美国濒危动物名单上。”

  10.燕鸥

  一只燕鸥在美国密西西比州格尔夫波特的沙滩上孵蛋。美国自然保护组织“全国奥杜邦协会”表示,密西西比州海岸是美国最大的燕鸥自然栖息地之一。生物学家表示,随着“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泄漏的原油距离海岸越来越近,在可能受到该事件影响的沿海400种生物中,燕鸥就是其中之一。

  新奥尔良市奥杜邦动物园鸟类馆负责人李-舍恩(Lee Schoen)称,燕鸥有可能与浮油发生直接接触。他说“燕鸥的栖息地恰恰在海滩,它们在这些堰洲岛的海岸上筑巢。与其他潜在危险一样,浮油将让燕鸥的巢穴面临极大的威胁。”(秋凌)

  4:4月29日,要命的风加速浮油登陆

4月29日,要命的风加速浮油登陆
4月29日,要命的风加速浮油登陆(图片提供: Jeff Schmaltz, MODIS Rapid Response Team, NASA)

  美国宇航局卫星4月29日拍摄的照片显示,此时的墨西哥湾浮油面积已与波多黎各不相上下。部分原因在于风向改变,导致浮油朝着海岸蛇形移动。当日晚些时候,浮油便会在路易斯安那州“鸟腿”三角洲和障阻沼泽一带进行第一次登陆。一些珍稀物种就生活在这些地区。4月28日,美国海岸警卫队将每天原油泄露估计数量提高4倍,达到21万加仑(约合79.5万升)。

  5:5月1日, 清理工作遇到双重麻烦

5月1日, 清理工作遇到双重麻烦
5月1日, 清理工作遇到双重麻烦(图片提供: Jeff Schmaltz, MODIS Rapid Response Team, NASA)

  5月1日的强风带来双重打击,一方面导致海水波浪翻滚,妨碍浮油清理工作,另一方面又吹动浮油进一步逼近路易斯安那州沼泽地。美国宇航局卫星拍摄的照片清楚地展现了这一点。联邦政府和石油业组成的应急反应小组4月30日表示,现在已部署长度超过21.7万英尺(约合6.6142万米)的栏障,以保护那些生态易受破坏的地区。此外,加农炮也已投入使用,用震耳欲聋的炮声防止鸟类进入沿岸地区。

  有报告称,除了鸟类外,其他很多沿岸动物也同样面临风险,其中包括水獭、海狸鼠等毛发浓密的动物以及半水栖的啮齿类动物。接触原油后,海豚和鲸鱼会出现皮肤不适。由于经常在水面觅食,海龟也很容易吞下原油。环保人士表示墨西哥湾原油泄露事故发生的时间对海龟尤为不利,此时的它们正进入春季的筑巢期。

  6:5月2日,浮油旋动并向东扩散

5月2日,浮油旋动并向东扩散
5月2日,浮油旋动并向东扩散(图片提供: ESA)

  根据欧洲卫星的侦测,墨西哥湾浮油面积在5月2日进一步扩大,目前还没有任何能够立即奏效的补救方法。同一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前往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河三角洲,视察应急反应工作。他指出此次原油泄漏事故有可能成为一场“空前的环境灾难”。

  根据当前的估计,“深海地平线”钻井平台泄露的原油数量几个月内便可超过1989年的Exxon Valdez 油轮泄漏事故,当时的原油泄漏数量为1100万加仑(约合4200万升)。与此同时,浮油继续旋动并不断扩张。面对这种情况,一些专家甚至建议向美国东岸海滩发出临时警报。(秋凌)

  新浪环球地理讯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6日报道,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网站公开了一组卫星图片,展示了墨西哥湾石油钻井平台原油泄漏事故的发展演变过程。

  1:4月21日,燃烧的钻井

4月21日,燃烧的钻井
4月21日,燃烧的钻井(图片提供:Jeff Schmaltz, MODIS Rapid Response Team, NASA)

  这幅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的一颗卫星于4月21日拍摄,5月4日对外公布。照片中,距离路易斯安那州威尼斯大约50英里(约合80公里)的“深海地平线”钻井平台冒出的浓烟向外飘散(底部中央位置)。一天之后,英国石油公司(BP)租用的这个钻井平台沉入墨西哥湾海底,原油泄漏在海面上形成的浮油也开始向美国墨西哥湾海岸扩散。

  出于一些至今未知的原因,这个漂浮的钻井平台在4月20日发生爆炸,导致11名工人死亡,另有17人受伤。4月22日,燃烧的钻井平台开始下沉,一同下沉的还有将钻井平台与5000英尺(约合1500米)深的油井连接在一起的管道。同一天,海面上出现一片薄而发出微光的浮油,长度达到5英里(约合8公里)。美国海岸警卫队海军少将玛丽·兰德里对记者表示:“原油泄漏可能由钻进平台下沉前发生的火灾以及其他因素所致。”

  2:4月25日,浮油面积扩大并发出微光

4月25日,浮油面积扩大并发出微光
4月25日,浮油面积扩大并发出微光(图片提供:Jeff Schmaltz, MODIS Rapid Response Team, NASA)

  4月25日,风吹动浮油向东南方向移动,远离陆地。在这幅由美国宇航局一颗卫星拍摄的照片中,被反射的阳光为浮油涂上一层不吉利的银色。此时此刻,原油正不断从墨西哥湾海底涌出。拍摄这幅照片时,浮油面积已达到大约40×30英里(约合64×48公里)。浮油南端较厚区域就位于海底泄漏点上方。根据英国石油公司的一幅地图,泄漏点长度达到16英里(约合26公里)左右。

  美国海岸警卫队海军下士汤姆·阿特卡森在4月23日接受“国家地理新闻”网站采访时表示,最初于4月22日泄漏的原油总量大约在8400加仑(约合3.18万升)左右,当时油井拒信已停止泄漏。在美国联邦应急反应部门看来,这只是一次小规模泄漏事故。

  但就在4月25日,海岸警卫队宣布远程遥控潜水器发现相关证据,证明石油管道一天内泄漏大约4.2万加仑(约合16万升)原油。海军少将兰德里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是一次非常严重的泄漏事故,对墨西哥沿岸的生态系统构成威胁。

  3:4月26日,浮油朝三角洲扩散

4月26日,浮油朝三角洲扩散
4月26日,浮油朝三角洲扩散(图片提供:ESA)

  受西西北风影响,墨西哥湾浮油在4月26日继续向海内扩散,同时面积不断扩大。据欧洲一颗卫星的雷达图像显示,浮油较薄区域此时宽度已接近100英里(约合160公里),距离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图片中部偏左区域)只有大约21英里(约合34公里)。根据英国石油公司通过4月27日空中勘测绘制的一幅地图,已经能在更近距离看到浮油较厚区域的踪影。

  4月27日,美国海岸警卫队宣布他们正考虑采取可控性燃烧以便让浮油远离陆地。警卫队海军上将兰德里说:“我们已准备动用工具箱内所能动用的一切工具。”27日提到的工具包括数英里长的管状栏障、远程遥控潜水器以及类似清洁剂的化学物质。管状栏障可漂浮在海面上,用于阻止浮油扩散;远程遥控潜水器曾在试图关闭泄漏管道阀门过程中使用,但最终以失败告终;类似清洁剂的化学物质可以将原油分解成更小的油滴,进而达到通过自然过程进一步分解的目的。

  此外,工程人员还将在5月中旬在海底泄漏点上方使用三四层楼高的圆顶形防泄漏系统以遏制原油泄露,同时还计划打一口减压井。虽然减压井可有效阻止泄露,但钻井过程需要历时几个月时间。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5月6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国家地理网站刊登了本周公布的一组太空照片,火星暗色沙丘和陨坑壁上出现的条纹、中量级黑洞以及撒哈拉尘墙纷纷榜上有名。

  1.火星暗色沙丘

火星暗色沙丘
火星暗色沙丘(图片提供:NASA/JPL/University of Arizona)

  这幅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火星侦察轨道器的超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照相机(HiRSE)拍摄,于4月28日对外公布。照片中,暗色沙丘形成波浪,横穿火星上宽度93英里(约合150公里)的普罗克特陨坑底部。宇航局表示,这些沙丘最有可能由聚集在陨坑底部的细小玄武岩或者火山岩沙粒构成。一些沙丘的顶部似乎出现好似补丁的霜冻,个头较大的圆石散落在沙丘床一带更小的波纹上。

  2.中量级黑洞

中量级黑洞
中量级黑洞(图片提供:NASA/CXC/Tsinghua University)

  在一个“宇宙雪茄”深处,天文学家发现两个新的中量级天体,可能就是两个黑洞。这幅雪茄星系M82的新照片展示了一对天体,似乎就是两个所谓的中等质量黑洞。照片于4月29日公布,将来自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捕获的可见光以及哈勃太空望远镜侦测到的红外线结合在一起。

  在绝大多数星系中央是否存在中等质量黑洞(质量介乎在濒死恒星爆炸产生的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之间)长久以来就是一个谜。这两个新发现天体的亮度和所估计的质量说明它们就是中等质量黑洞,并且险些被潜伏在M82中部的超大质量黑洞吞噬。

  3.撒哈拉沙尘墙

撒哈拉尘墙
撒哈拉尘墙(图片提供: Jeff Schmaltz, MODIS Rapid Response Team, NASA)

  影片《木乃伊》为观众营造了一场可怕的沙尘暴,外形好似伊姆霍特普的脸,企图吞噬布兰登·弗雷泽饰演的探险家。4月末,图片中展示的这场尘暴(浅棕褐色)袭击了布基纳法索、尼日尔以及马里边境地区,所呈现的景象让人联想到影片中那个愤怒的木乃伊。

  美国宇航局的Aqua卫星观测到这场波及撒哈拉和萨赫勒数百公里区域的大规模尘暴。萨赫勒是一片半干旱的草原,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端。在这幅照片中,巨浪般翻腾的沙尘上方天空更为清澈,说明尘暴像一面墙壁一样朝着东南部进发。

  4.火星斜坡条纹

火星斜坡条纹
火星斜坡条纹(图片提供: NASA/JPL/University of Arizona)

  现代艺术博物馆也接受机器人的作品吗?如果是的话,这幅照片一定可以入选。这幅照片由美国宇航局的火星侦察轨道器拍摄,于4月29日公布,展示了一个火星陨坑壁上新出现的3个条纹。自2001年以来,天文学家便发现其中一些年代更为久远,颜色也更为黯淡的条纹,颜色更暗的“条纹三剑客”首次出现还是在2007年拍摄的一幅照片中。天文学家尚无法确定这些条纹如何形成。他们认为可能由干燥的尘土崩裂形成,甚至有可能由地下渗出的盐水瀑布般坠落所致。

  5.非洲火山

非洲火山
非洲火山(图片提供:ESA)

  4月末,欧洲航天局公布了这幅合成的雷达图像。这幅图片结合了欧洲航天局Envisat卫星2009年11月和12月以及2010年2月获取的数据,展示了座落于坦桑尼亚大裂谷的3座火山。单一雷达图像无法呈现颜色。这幅新图片中的颜色展示了表面出现的变化,例如植被颜色和数量随时间流逝发生的变化。(秋凌)

这种新水蛭的前吸盘,进食时露出巨齿(未显示)的开口。
这种新水蛭的前吸盘,进食时露出巨齿(未显示)的开口。
这种新水蛭是少数以哺乳动物粘膜为生的水蛭这一。图为人眼中的水蛭。
这种新水蛭是少数以哺乳动物粘膜为生的水蛭这一。图为人眼中的水蛭。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5月5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科学家在秘鲁亚马逊地区发现一种新的水蛭——暴龙水蛭。从开始便让科学家感到困惑的是,这种3英寸(约7厘米)长的吸血动物竟有很大的牙齿,像暴龙一样。

  暴龙水蛭使用它的牙齿爬入哺乳动物包括眼睛、尿道、直肠和阴道等孔中。这份研究报告的联合作者、纽约美国博物馆无脊椎动物园馆长马克·西达尔说:“这种新发现水蛭的生殖器相当小。”大多数水蛭的生殖器占它们体长的很大比例,他说:“这是有意义的,因为生殖成功很重要。”但是令科学家困惑的是,这种新发现的水蛭的生殖器只有约半毫米长,比它们的神经索还小,只是大多数水蛭生殖器的十分之一。他说:“我们没有说大牙齿是在做出补偿,但会有这样的想法。”

  这种水蛭最早是2007年在秘鲁女孩的鼻子中发现的。当地医生把该标本送给西达尔和他的同事,他们发现这只水蛭和之前发现的水蛭不同。研究两年后,他们发现这种水蛭属于世界各地都能见到的水蛭群,它们都以吸取哺乳动物粘膜为生,这份研究报告发表在《PLoS综合》杂志上。这一关系说明喜哺乳动物的水蛭的共同祖先可能曾经生活在侏罗纪晚期——19960万年到14550万年前,当时陆地聚集一起形成一个大陆,叫盘古大陆。

  人们通常会在河流和湖泊中游泳时碰到暴龙水蛭,虽然暴龙水蛭通常不会致人性命,但它能在人体停留数周,可能造成窒息。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恐怖的水蛭有朝一日可能会拯救我们人类。西达尔和同事在研究水蛭希望开发抗凝血剂疗法,阻止人体内的血液凝结。一个多世纪以来水蛭一直用于各种医学治疗。发现一种新水蛭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理解让水蛭唾液变得非常有用的分子。这种可能的罕见水蛭的发现还强调了物种灭绝于“难以置信的威胁”(亚马逊森林采伐)的方式。他说:“正如道格拉斯·亚当斯所说:‘我们希望一个只有熊猫和松树的星球吗?任何物种的灭绝都会让地球变得更冷更孤独。’” (秋凌)

  5.献祭的鳄鱼?

献祭的鳄鱼?
献祭的鳄鱼?(图片提供:John Stafford, Stanford School of Medicine)

  赫斯特博物馆管理员威廉斯表示,对图片中这具鳄鱼木乃伊进行的高分辨率扫描结果显示,鳄鱼身体各部位在包裹前被覆盖上纸莎草茎干,起到加固作用。古埃及人共制作了两种鳄鱼木乃伊,一种是神圣的木乃伊,被视为鳄鱼神索贝克的化身,另一种是献祭用的木乃伊,作为祭品使用。

  献祭用鳄鱼生活在寺庙附近的湖泊,尤其是埃及伊尔·法尤姆地区。寺庙访客会进行捐赠,司祭随后献上经过防腐处理的祭品,也就是鳄鱼木乃伊,而后以捐赠者的名义埋葬鳄鱼。刘易斯表示,虽然目前尚不清楚这两具鳄鱼木乃伊到底是圣物还是献祭用品,但包裹的木乃伊内部杂乱无章的尸体摆放说明它应该是一件祭品。

  6.木乃伊内发现鱼钩

木乃伊内发现鱼钩
木乃伊内发现鱼钩(图片提供:Stanford Medicine)

  赫斯特博物馆管理员刘易斯表示,已拆开鳄鱼木乃伊的低分辨率扫描显示,很多细节仍处于隐藏状态,正如下方扫描图所展示的那样。相比之下,上方的高分辨率扫描图则捕获了一些令人兴奋的新细节。在鳄鱼腹部,研究人员发现了猎物的骨骼残骸以及一个鱼钩。随后进行的分析显示,这个鱼钩是采用古埃及鱼钩制造技术制造的。鱼钩可能是鳄鱼在享用最后一餐时吞下的。威廉斯指出鱼钩并未被腐蚀,说明可能由青铜制成。

  7.鳄鱼木乃伊正面照

鳄鱼木乃伊正面照
鳄鱼木乃伊正面照(图片提供:Stanford Medicine)

  已拆开鳄鱼木乃伊的正面照。赫斯特博物馆的博客称,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的CT扫描技术现正成为木乃伊研究的一件“利器”。对图坦卡门法老王木乃伊的CT扫描结果显示,这位法老王可能死于腿部骨折引起的并发症,而不是遭人谋杀。(秋凌)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5月4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美国“国家地理新闻”网站公布了一组古埃及鳄鱼木乃伊图片。利用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研究人员在鳄鱼木乃伊内部发现30多具鳄鱼幼崽尸体以及一个可能由黄铜制造的鱼钩。

  1.鳄鱼木乃伊面具

木乃伊面具
鳄鱼木乃伊面具(图片提供:John Stafford, Stanford School of Medicine)

  新进行的CT扫描揭开了图片中这具有着2000年历史的古埃及鳄鱼木乃伊的神秘面纱。扫描结果显示,面具后面确实是一条真正的鳄鱼。4月,美国加州斯坦福医学院对两具鳄鱼木乃伊进行了扫描,图片中这具长8英尺(约合2.4米),一度被彩色亚麻布包裹并戴着一个面具的木乃伊就是其中之一。

  两具鳄鱼木乃伊现保存于加州伯克利的菲比·赫斯特人类学博物馆。博物馆管理员埃利森·刘易斯表示,扫描结果显示至少有两条尼罗河鳄鱼的骨头混杂在一起,其中包括两块头骨、一块肩胛骨以及一块股骨。

  两具鳄鱼木乃伊是慈善家菲比·赫斯特19世纪末在埃及购买的,它们的出处仍旧是一个谜。最近,研究人员对两具木乃伊进行修复并加以研究。在上周于菲比·赫斯特人类学博物馆举行的“Conservator's Art: Preserving Egypt's Past”展览上,两具木乃伊对外展开。

  古埃及人将动物尸体制成木乃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做法。人类学博物馆方面表示,古埃及人对数千条鳄鱼的尸体进行防腐处理,而后将它们作为献给鳄鱼神索贝克的祭品埋葬在巨大的墓穴中。

  2.鳄鱼压舱物?

另一具鳄鱼木乃伊的低分辨率扫描图
另一具鳄鱼木乃伊的低分辨率扫描图(图片提供:Stanford Medicine)

  赫斯特博物馆的这具鳄鱼木乃伊充满一丝神秘色彩,包裹着完整的成年鳄鱼尸体以及鳄鱼幼崽尸体。在1899年购得时,这具鳄鱼木乃伊最初的包裹材料早已消失踪影。科学家希望发现鳄鱼尸体内部的秘密。

  赫斯特博物馆副管理员简·威廉斯表示,CT扫描揭示了奇怪的白色物体(右下侧)。它们可能是一些石块,鳄鱼吞下这些石块并将其作为一种压舱物,用于保持在水中的稳定。博物馆管理员刘易斯指出,CT扫描是一种非入侵式研究方式,同时能够在细节上呈现木乃伊的内部情况,

  3.鳄鱼宝宝木乃伊

鳄鱼宝宝木乃伊
鳄鱼宝宝木乃伊(图片提供:John Stafford, Stanford School of Medicine)

  已拆开的成年鳄鱼木乃伊,长5.5英尺(约合1.7米),背部“骑”着30多具鳄鱼幼崽木乃伊。专家们表示尼罗河鳄鱼幼崽留在父母背部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移动方式。赫斯特博物馆博客称,鳄鱼幼崽尸体最初被亚麻布包裹,利用粘性“木乃伊香膏”粘在成年鳄鱼尸体身上。古埃及的尸体防腐者使用香膏进行尸体防腐处理。

  涂抹在鳄鱼尸体上的香膏是针叶树树脂、蜂蜡和脂肪的混合物,与制作人类木乃伊时使用的材料一样。这一发现显然否定了“制作动物木乃伊费用更低,过程更加马马虎虎”的观点。但这种类似焦油的物质也会随时间降解,一些鳄鱼幼崽多年之后最终掉了下来。为此,博物馆的刘易斯和威廉斯使用一种合成粘合剂,重新将鳄鱼幼崽木乃伊粘在上面。

  4.3D鳄鱼木乃伊

3D鳄鱼木乃伊
3D鳄鱼木乃伊(图片提供:Stanford Medicine)

  一幅3D侧视图,展示了成年鳄鱼背上的幼崽。在斯坦福大学的实验室,研究人员分别对两具鳄鱼木乃伊进行了两次扫描,一次是使用低分辨率临床扫描仪,另一次是使用高分辨率扫描仪,后者能够产生被扫描物的3D图像并呈现更多细节以了解其细微差别。斯坦福医学院的博客表示,鳄鱼幼崽骨骼缺钙(骨密度更低)只有在高分辨率扫描情况下才能发现。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4月30日消息,据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位于美国南部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大约一周前发生爆炸,事故造成的原油泄漏形成了一条长达100多公里的污染带。目前,美国救灾部门正尽最大努力消除泄漏原油带来的影响,避免其漂至美国海岸,造成更严重的生态灾难。

  1.受污染海面上的小船

受污染海面上的小船
受污染海面上的小船(图片提供: Chris Graythen, Getty Images)

  在这张照片中,一艘小船4月28日在被原油污染污染的海面上行驶。由于漏油点位于海底,美国当局也只能对泄漏原油的规模做出大概猜测。历史上多数大规模原油泄漏都源于油轮撞击事故,根据事故船只的容量,可以推测出泄漏的原油量。“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所属的英国石油公司最初估计,每天的原油泄漏量为1000桶。

  这一估计是依据深海相机记录的泄漏原油在水下5000英尺(约合1524米)处的流动做出的。不过,从空中监控此次事故的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估计,“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底部油井每天漏油大约5000桶,5倍于先前的估计数量。英国石油公司表示,该公司还可能在海底受损管道发现新的漏油点。

  2.油污带航空照片

油污带航空照片
油污带航空照片(图片提供: Chris Graythen, Getty Images)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协调员道格-海尔顿(Doug Helton)表示,海面浮油的规模和颜色均是预测迄今有多少原油流入墨西哥湾的指标。据他介绍,根据4月28日拍摄的照片,银灰色光泽或彩虹颜色显示了薄薄的一层原油——直径或许仅相当于一个分子。当局表示,墨西哥湾海面的绝大多数原油——90%以上——会经过扩散变成很薄的一层。

  不过,一片片深黑色的区域表明,一滩滩厚厚的原油处于黑色最明显的区域下面——相当于每英亩(约合0.4公顷)有5桶的原油。海尔顿表示,根据在墨西哥湾所看到的黑色污染带的范围,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科学家认为,之前的估计过于保守,泄漏的原油现在覆盖数千平方英里的区域。

  3.锈迹斑斑的飘带

锈迹斑斑的飘带
锈迹斑斑的飘带(图片提供: DigitalGlobe via Getty Images)

  摄于4月19日的卫星照片捕捉到一架小型飞机从墨西哥湾海面泄漏原油形成的“锈迹斑斑的飘带”上空飞过的画面。虽然薄薄一层意味着原油量较少,但扩散的范围令当局更难以实施他们的既定策略之一,即原油的可控燃烧。只有在长长的耐火管中聚集至一定厚度,原油才能燃烧。尽管实验表明这种可控燃烧能够消除50%至90%以这种方式聚集的原油,但目前尚不清楚能否一次性聚集足够多的泄漏原油。

  4.原油层点缀着黑色斑点

原油层点缀着黑色斑点
原油层点缀着黑色斑点(图片提供:  Chris Graythen, Getty Images)

  4月28日,在新奥尔良附近的墨西哥湾海面,薄薄一层原油上点缀着黑色斑点。据海尔顿介绍,电脑模型显示,海底受损管道泄漏的原油可能在三小时内就升至5000英尺(约合1524米)的海面。由于原油有浮力,科学家估计从受损管道泄漏的原油都会浮到海面。不过,原油移动的速度快慢取决于其形成的珠状物的大小。

  在深海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小珠状物上升的速度比大珠状物慢。“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前所未见的溢油规模令科学家预测其行为变得困难起来。美国行业联合应急小组成员表示,他们尚未发现因海底管道受损而引起的另一次原油泄漏。

  5.墨西哥湾海面形成“原油河”

墨西哥湾海面形成“原油河”
墨西哥湾海面形成“原油河”(图片提供:  Chris Graythen, Getty Images)

  在这张摄于4月28日的航空照片上,墨西哥湾海面某处形成一条“原油河”。美国行业联合应急小组成员指出,由于天气原因,使得救灾工作变得更为困难。波涛汹涌的海浪令救灾部门难以部署用以回收浮油的船只,同时令可控燃烧的策略也难以开展。美国当局已将超过9.8万加仑(约合370970升)的化学分散剂扔进溢油带。

  化学分散剂虽然不能减少进入环境的原油总量,但可以改变原油的物理化学特性,令其更有可能融入海水而非污染海岸。领导实施救灾活动的美国海岸警卫队第八区指挥官玛丽-兰德里(Mary Landry)少将说:“如果我们不能妥善解决此次危机,这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石油泄漏事故之一。”

  6.泄漏原油逼近海岸

泄漏原油逼近海岸
泄漏原油逼近海岸(图片提供:  ESA)

  欧洲航天局Envisat卫星于4月22日拍到这张墨西哥湾海面漂浮泄漏原油的照片,如图所示,黑色的原油带距离路易斯安那州并不远。一周以来,南风驱使泄漏的原油一步步逼近海岸。据美国行业联合应急小组估计,油污带会在当地时间4月30日晚抵达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堰洲岛。

  该区域包括三角洲国家野生动植物保护区。过去数十万年,那里苍翠繁茂的湿地资源为雪雁、黑鸭等纷纷迁徙过冬的野生鸟类提供了“歇脚点”。另外,三角洲国家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内还拥有许多濒危物种,包括美洲鳄、褐鹈鹕、游隼等。当地野生动物保护官员正尝试利用发射丙烷的装置,将鸟类从岸边赶走。(孝文)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4月29日消息,据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为了能以新奇的视角抓拍野生动物瞬间,英国摄影师威尔-布兰德-卢卡斯和马特-布兰德-卢卡斯想出了一个奇怪的主意:一台安装有相机的遥控微型车。布兰德-卢卡斯兄弟在博客中写道:“不去向发现的极限发出真正的挑战,探寻新的视角,就难以捕捉到独创性的镜头。而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将相机放到一开始看来不可能的地方。”

  1.BeetleCam与发明者

BeetleCam与发明者
BeetleCam与发明者(图片提供:Will and Matt Burrard-Lucas)

  在这张照片中,布兰德-卢卡斯兄弟在2009年夏天正测试他们的发明。布兰德-卢卡斯兄弟远赴野生动物品种繁多的坦桑尼亚西南部,测试了由他们发明的“BeetleCam”遥控摄像设备。BeetleCam配备有大功率发电机、越野轮胎、寿命较长的电池以及一部数码单反相机,不久即为进入非洲灌木丛拍摄做好准备。不过,根据布兰德-卢卡斯兄弟4月19日公布的照片显示,BeetleCam看来并未对如何应对好奇的食肉动物做好准备。

  2.雌狮直视镜头

雌狮直视镜头
雌狮直视镜头(图片提供:Will and Matt Burrard-Lucas)

  2009年夏天的现场试验中,一头雌狮靠近BeetleCam遥控车,直视镜头。这台装置的相机快门或通过无线遥控器控制,或经由定时器操控,在预先设定的间隔反复拍摄。布兰德-卢卡斯兄弟此前已在大象身上成功测试了BeetleCam,所以“信心暴涨”,将目标对准非洲的“草原之王”——狮子。他们4月19日在博客中表示,“事后看来,这是一个愚蠢的主意。”原来,放在草地上的BeetleCam遥控车惨遭这头雌狮的“蹂躏”,被缠在它的身上进入灌木丛中。

  3.好奇的雌狮

好奇的雌狮
好奇的雌狮(图片提供:Will and Matt Burrard-Lucas)

  在BeetleCam遥控车与雌狮的亲密接触中,雌狮的好奇心令上面的相机惨遭厄运。不过,布兰德-卢卡斯兄弟自认为“非常幸运”,从毁损的相机中找回了完好无损的存储卡——虽然相机受损,但经过长途跋涉,依旧安在BeetleCam遥控车上面。布兰德-卢卡斯兄弟4月19日在他们的博客中写道:“在下载照片的时候,我们欣喜地发现,BeetleCam圆满完成了任务,我们获得了它与雌狮遭遇的一系列精彩照片。”

  4.雌狮靠近

雌狮靠近
雌狮靠近(图片提供:Will and Matt Burrard-Lucas)

  2009年夏天,雌狮慢慢靠近BeetleCam遥控车。布兰德-卢卡斯兄弟在博客中写道,经过这次事件,他们决定将狮子排除在探索名单之外,转而将目标对准其他“捉摸不透的野兽”,如水牛。孤独的老水牛被证明是最具合作精神的动物,它会从容走上前去探查,但不会撕咬BeetleCam。

  5.雌狮“拍到”的非洲灌木丛

雌狮“拍到”的非洲灌木丛
雌狮“拍到”的非洲灌木丛(图片提供:Will and Matt Burrard-Lucas)

  那头毁坏BeetleCam遥控车的雌狮竟然成功“拍到”几张照片,包括这张坦桑尼亚灌木丛的照片,而且水平看上去还不错。在狮群内,雌狮一般承担着养家糊口的重担:它们常常联手猎捕羚羊、斑马以及其他在草原活动的大型动物。

  6.受损相机

受损相机
受损相机(图片提供:Will and Matt Burrard-Lucas)

  在这张照片中,从BeetleCam拆下的受损相机放在桌子上。据布兰德-卢卡斯兄弟在博客中透露,在与雌狮的遭遇中,这台相机遭到无法挽回的损伤,必须更换。BeetleCam遥控车在此行中证明具有非同寻常的韧劲,虽然帆布伪装被撕裂几道,三脚架头松动,但利用细绳和木块可以轻松解决这些问题。布兰德-卢卡斯兄弟计划在2010年夏天重返坦桑尼亚,通过BeetleCam捕捉更多的野生动物奇遇。(孝文)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4月28日消息,据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宇航局又公开了一些太空图片,其中既有哈勃拍到的“神秘山”,也有火星上裸露的冰。

  1.哈勃的神秘山

哈勃的神秘山
哈勃的神秘山

  由哈勃太空望远镜最新拍到的这张图片,显示的是一个被称作神秘山的气体尘埃柱。为了庆祝哈勃太空望远镜升空20周年,美国宇航局于4月23日公开了这张照片,它突出了船底座里的恒星诞生情况。这个星座里的炙热的年轻恒星不断喷发出放射物和带电粒子,从内向外塑造出这个外形奇特、非常美观的宇宙云团。像这种类型的尘埃柱,其内部物质的密度很大,能够经受住恒星的侵蚀。

  2.浮油图

浮油图
浮油图

  在4月25日美国宇航局的“阿卡(Aqua)”卫星拍到的这张图片上可以看到,阳光照在墨西哥湾的浮油层上,泛起点点粼光,几天前“深水地平线” 石油钻塔爆炸后沉入水下。据美国宇航局说,左下侧的物体是试图清除浮油,控制这种局面的船只。据估计,自从这次爆炸发生后,每天大约有4.2万加仑(大约15.9万升)石油流入墨西哥湾,清理人员正在争分夺秒的清除浮油,以免它们流入野生生物聚集区和路易斯安那海滩及密西西比河沿岸。

  3.航天飞机腹部

航天飞机腹部
航天飞机腹部

  从4月17日在国际空间站上拍到的这张图片上可以看到,离开空间站的航天飞机“发现”号的有效载荷舱面对地球一侧。这张照片是由该站宇航员野口聪一拍到的,该图还展示了加勒比海普罗维顿西亚岛最南端,这里显然正好位于“发现”号下方。该机完成为期13天的任务,把新补给和设备送到空间站后,于4月20日重返地球。这架航天飞机将在今年11月份再执行一次飞行任务。按照美国宇航局的计划,现在仍在服役的3架航天飞机将在11月全部退役。

  4.新星和老星

新星和老星
新星和老星

  美国宇航局的“广域红外探测器”任务拍到的这张图片里有两个恒星簇,它为天文学家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参照对象。这张在4月23日公开的图片的最大特点是花冠星簇(Coronet cluster),它是一个由十多颗年轻恒星组成的小星簇,位于距离地球大约420光年的一个尘埃云团里。图片中部左侧有很多蓝色斑点,这是一个球状恒星簇,它位于距离地球大约2.9万光年的地方,这种星簇包含数十万颗宇宙中最古老的恒星。

  5.火星上裸露的冰

火星上裸露的冰
火星上裸露的冰

  从美国宇航局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最近拍到的这张图片上可以看到,在最近出现的一个撞击坑里,裸露出来的冰闪闪发光。3月,该轨道飞行器上的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照相机在一个半英里宽的黑暗爆炸区内看到这个直径大约有66英尺(20米)的陨石坑。这个由不明物体撞击产生的陨石坑,是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照相机的科研组7次发现火星上有水的迹象的其中一次。尽管科学家认为,火星大约有一半的地下都埋藏着冰,但是他们很难发现这种陨石坑。这是因为该照相机更容易在布满尘埃的地区发现陨石坑,因为撞击抛出的黑色物质与明亮的冰面形成鲜明对比。(秋凌)

第 481 页,共 5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