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周六, 28 4月 2012 13:11

实体书店已成为一代人的集体怀旧?如何改革是关键

给本文评个分吧
(0 票)

尽管实体书店风光不再,这样的场景仍让人觉得温暖。

◆阅读提示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购书渠道的多样化让实体书店步履蹒跚。有人说,好的书店是城市的文化地标,实体书店的消失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的消失;也有人认为,实体书店不过是城市文化的一种点缀,可有可无。针对要不要拯救实体书店,如何拯救实体书店等问题在社会上引起热议。然而,实体书店的逐渐萎缩已是不争的事实。

沦为网店“免费体验区”

“越来越多的人来书店只看不买,或是记下书名或是拍过照片,回家再从网络书店上下单购买,实体书店几乎成了网店的免费体验区。”三联书店济南分销店负责人白锋坦言,网络书店在搜索、价格等多方面都有显著优势,网络书店对实体书店构成了很大的冲击。

白锋告诉记者,网络书店从出版社能拿到5折甚至更低折扣的进价,而实体书店最多6.5折左右。去年曾有网络书店为争夺市场份额,不惜低于进价销售,实体书体在价格上根本不可能与之抗衡。网络书店之所以敢进行如此疯狂的价格战,源于它的盈利模式。网络书店进行图书销售只是盈利模式中的一部分,而且多数网络书店在图书销售层面都在赔钱。它们要的是市场份额,是交易量、点击率。一旦有了这些,就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盈利,例如虚拟店铺的出租、网站广告费的收取、在途资金的利用等等。通过其他盈利点获取的利润要远大于图书低价销售的亏损。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曾出台过相关规定,经销商可进行图书优惠促销,但价格不得低于版权页定价的85%。“但业内执行效果并不明显,几乎无人监管。只是有规定,而没有具体处罚措施。目前国内没有相关法律,是导致业内不正当竞争、无序竞争的根本。”白锋说,网络书店以一种新型业态的模式出现,和实体书店之间竞争不可避免。但这种竞争不应以牺牲实体书店为代价,两者之间应该寻求共识,共同发展。

除了网络书店带来的冲击,成本的逐年递增成为了压垮实体书店最后一根稻草。爱书人、红袖书屋等民营实体书店在省城已难觅影踪。三联书店在济南县西巷泉乐坊商业街的店铺租金一年是40万元,合同一签就是三年。“3年的房租都打了水漂,现在干一天赔一天,到今天已经赔进去两套房子了。”白锋告诉记者,连供孩子出国读书的钱都赔了进去。他说,2004年实体书店就开始走下坡路,2009年突然之间整个市场进入大萧条。房租、人工费用几乎占了成本的全部。“照这样下去,今年租房合同期满后就关门不干了。”

该不该拯救

实体书店的相继倒闭,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热议。有人说,好的书店是城市的文化地标,实体书店的消失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的消失;也有人认为,实体书店不过是城市文化的一种点缀,可有可无。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又有代表提出拯救实体书店。拯救实体书店是怀旧情结还是城市文化需要?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民认为,实体书店的倒闭是行业内部充分竞争的必然结果,是市场需求所决定的,不应人为地加以干涉。政府的干预,或许短期内有效果。但违背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对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实体书店作为纯商业机构,就应该交由市场决定,充分的竞争就像是大浪淘沙,总会有精品存活下来。

“时至今日,实体书店的意义已经不在于买书卖书,而是读书人的怀旧情感所在。如果连这种读书的情怀都没有了,对于国家、民族都是很可怕的。”济南市文联副主席韦辛夷说,面对实体书店的衰败感到既无奈又可惜。无奈的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不可阻挡,可惜的是当前能静下心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读书是一个过程,深度阅读更是一个享受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看完内容。快餐文化终究是缺少了沉淀。实体书店作为一个精神寄托的场所,或是一种生活态度,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底开始,杭州市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民营实体书店。上海推出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每年划拨1500万元支持,其中500万元直接投入扶持实体书店。近日,上海鹿鸣书店、季风书园等首批35家实体书店已接受了共500万元资金扶持。山东省新闻出版局相关部门高姓负责人表示,目前我省相关实体书店工作正处在调研阶段,还没有具体措施出台。

其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