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借助DNA监测比对确认日前击毙的男子就是本•拉登本人(科学网-kexue.com配图)
美国只用了几个小时便证实1日在巴基斯坦首都附近一座建筑内击毙的男子就是萨马•本•拉登。他们如何得知这具头部中弹的尸体就是世界头号通缉犯呢?高级官员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给出的答案是:DNA检测比对以及其他手段。
据一名高级官员透露,官员们将在阿伯塔巴德地区击毙的男子的DNA与本•拉登家人的DNA进行比对,最终确认这名男子就是“9•11”恐怖袭击的策划者本•拉登。现在仍不清楚官员们拥有多少本•拉登家人的DNA样本,或者这些样本来自于哪些人。在2日下午召开的一场新闻简报会上,奥巴马总统的国土安全和反恐顾问约翰•布伦南表示,他们在此次突击行动前就已经获得“初步DNA情报”。官员们指出,在这座建筑击毙的5人中,有一人是本•拉登的儿子。
除了使用DNA鉴定尸体外,官员们还借助可视信息进行身份确认。官员们说,他们进行了照片比对并采用其他面部识别手段。此外,他们还对尸体的面部和身体特征进行了彻底的生物统计分析。美军DNA鉴定计划开拓者、法医病理学家维克托•维德恩表示,美国军方掌握了一些类似本•拉登这样的恐怖组织头目的DNA样本。他说:“美国政府在任何可能的地区寻找DNA样本而后储存起来,不管样本来自本•拉登的家人还是他曾经去过的地方。”
首先,科学家提取尸体的DNA样本,而后与此前获取的本人样本或者家人样本进行比对。DNA样本可从多个源获取,其中包括丢弃的口香糖、牙刷、吃了一半的三明治甚至于使用唾液封口的信封。迈克尔•柯克帕特里克是一名已退休的FBI(联邦调查局)高级副主管,曾参与创建恐怖分子生物统计学数据库。他表示,为了确认死者的身份,官员们可能使用多个鉴定手段。
柯克帕特里克并没有参与本•拉登的身份确认工作,他所指的只是通常情况下的身份确认过程。他说:“鉴于死者身份的特殊性并且涉及国际安全,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案例,一些人难免对鉴定结果提出质疑。他们担心出错,需要反复进行鉴定。做这种事情,你是不能犯错的。在向全世界宣布前,你需要做到准确无误。你必须采用各种生物统计学手段,而后得出结论。”
DNA检测比对
专家们表示DNA检测比对是最可靠的鉴定手段。DNA样本可以使用棉签从口内提取,也可从血液、头发、指甲甚至于烟头上的唾液中提取。根据美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目前已帮助确定了人类DNA的2万多个基因——法医专家使用DNA区分一个人的“基因足迹”,对这个人基因组不同位置的重复小标记进行比对。
我们所有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基因足迹”,一个人的300万DNA碱基中只有千分之一与另外一个人存在差异。柯克帕特里克表示,利用家人DNA比对一个人的DNA拥有很高的准确性。曾就职于FBI的物理学家马克斯•霍克表示,这非常像进行亲子鉴定以确定遗传关系。
计算机软件和人类DNA分析能够读取相关数据并加以证实。FBI的法医系统依靠13个DNA片段区分个体身份,而后利用这些数据创建这个个体的基因剖面图。目前尚不清楚情报官员是否使用这种方式鉴定本•拉登的尸体。
面部识别
面部识别软件用于鉴定死者的照片。这些电脑程序采用面部拓扑学手段,读取面部特征,例如眼睛、鼻子、嘴唇的位置、比例和尺寸。面部识别程序对死者的面部几何学特征进行测绘,而后与照片进行比对。生物统计学专家表示,它们能够找到面部的参考点,而后确定是否与死者就是同一个人。面部识别同样会比较面部特征、骨骼结构形状、痣、疤痕以及其他皮肤特征。
身体特征
在美军突击小组闯进本•拉登所在建筑时,他们很容易辨认出这位恐怖大亨。柯克帕特里克说:“他是一个特征较为明显的人,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他的身高有6英尺4英寸(约合1.93米),身体瘦弱。他的照片很多。”比对身高等特征无法在很大程度上帮助鉴定本•拉登的尸体。
生物统计分析
霍克称,完整的生物统计分析涉及很多方面,包括指纹、掌纹、DNA分析、视网膜扫描等等。现在尚不清楚美国在这一鉴定过程中采取何种手段鉴定本•拉登的尸体。霍克表示,一些鉴定手段同样比对手部几何学特征,例如根据照片得出手掌宽度、手部特征或者血管特征以确定死者身份。在1993年德克萨斯州韦科大卫教派所在地发生大火之后,霍克曾负责检验死者遗骸。就职于FBI期间,他还曾参与“9•11”恐怖袭击遇难者遗骸的鉴定工作。
2011年4月16日开始,飓风袭击北卡罗来纳州,造成至少20人死亡
美国南部地区7个州4月27日遭到龙卷风与强风暴袭击,迄今已造成至少350人死亡,数千人受伤。这是美国历史上死亡人数居第二位的严重龙卷风灾害。美国政府4月30日加强采取措施,为数千名无家可归的灾民提供紧急援助。
星期五(4月29日)视察了重灾区亚拉巴马州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本周末又派遣了多名高官赶赴灾区,加强联邦政府对灾区的援助。
数千名风灾幸存者被迫在已毁住家的框架内露宿,搬进帐篷或在朋友家栖身。
巨灾风险评估公司(EQECAT)预测称,这次风灾造成的保险财产损失估计将在20亿到50亿美元之间。
受灾最重的亚拉巴马州4月30日将该州死亡人数下修为249人,最初的报告称255人死亡。其他6个州——密西西比州、田纳西州、阿肯色州、乔治亚州、弗吉尼亚州与路易斯安那州——至少101人丧生。
数千人在这次严重龙卷风灾害中受伤。
这次风灾成为美国历史上死亡人数居第二多的龙卷风灾害,预计死亡人数将继续上升。1925年,美国中西部的密苏里州、伊利诺斯州与印第安那州发生的龙卷风灾害造成747人遇难。
当地时间4月29日晚间,奥巴马签署命令,宣布密西西比州与乔治亚州为重灾区,此前他只为亚拉巴马州签署了重灾区令。此项决定宣布后,美国联邦政府将加大对这两州的援助。
2011年4月16日开始,飓风袭击北卡罗来纳州,造成至少20人死亡
美国气象部门指出,从上星期五(22日)开始,美国各地已经出现300次龙卷风,打破美国史上一个月内的龙卷风数量最多纪录。
报道称,美国全国上一次发生龙卷风最多的月份,是1974年4月,总数是267次。有网友对龙卷风不断议论纷纷,并忧心忡忡。有气象学家也表示,这个现象确实不寻常,但目前也说不上与什么异常现象有关系。
27日,美国亚拉巴马州,声势浩大的龙卷风逼近塔斯卡卢萨市
美国南部地区7个州27日遭到龙卷风与强风暴袭击。死亡人数已上升到至少306人,其中受灾最重的亚拉巴马州有204人死亡。
部分核反应堆自动关闭
据统计,截至28日晚,亚拉巴马州已确认204人死亡,密西西比州确认33人死亡,田纳西州确认33人死亡,佐治亚州确认14人死亡。在亚拉巴马州,人口只有9万多的小城塔斯卡卢萨受灾严重,目前已有至少37人死亡,其中包括数名学生。
美联社援引国家气象局暴风雨预测中心的话报道,截至28日晚间,接到上述地区共计137起龙卷风报告。
强风暴导致美国南部地区近100万用户断电。风暴还导致亚拉巴马州一家核电站电力供应受到影响,部分反应堆自动关闭。美国核能安全部门表示正在密切关注事故进展情况。
截至目前,亚拉巴马、密西西比、田纳西、弗吉尼亚、阿肯色等州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动员国民警卫队参与搜救和善后工作。
37年前龙卷风曾致死315人
白宫28日发表声明宣布,总统奥巴马将于29日前往亚拉巴马州视察灾情,会见州长罗伯特·本特利及其他地方政府官员,并看望受灾民众。
受灾最严重的亚拉巴马州28日自称遭遇“重大灾难”,州长本特利说,已派遣200名警卫队成员前往灾区搜寻失踪人员。
“你不能预防一场F5级(龙卷风强度最高等级)龙卷风,”本特利说,国家气象局和气象预报员们能做到的只有预警。
国家气象局气象学家戴夫·伊米说,这次龙卷风致死人数是1974年以来最多的一次,那年的龙卷风致死315人。综合新华社、央视报道
■救灾
重灾区实行宵禁防哄抢
遭受强风暴袭击的美国南部亚拉巴马州塔斯卡卢萨市市长沃尔特·马多克斯28日宣布,从28日晚开始在城区实行宵禁。在这一命令颁布之前,塔斯卡卢萨市出现哄抢现象。
根据马多克斯的命令,塔斯卡卢萨市区28日22时至29日6时实行宵禁。宵禁在29日晚8时至30日早晨6时将继续实行。违反宵禁令者将被逮捕。
人口只有9万多的小城塔斯卡卢萨是近日席卷美国南部的风暴重灾区,眼下已确认有37人死亡。27日晚龙卷风在市区造成巨大破坏后,该市就出现了哄抢现象。据新华社电
■亲历
龙卷风来袭“像是火车驶来”
谈到这场风灾,中国福建籍移民杨正说,龙卷风袭来时,发出轰隆隆的声音,让人感觉像是火车驶来,四五分钟后,整个屋子被掀翻。杨正一家因为躲在屋内一角而幸免于难,但是温暖的家已经不复存在。
在亚拉巴马大学留学的几名中国学生说,亚拉巴马大学地处重灾区,校园内的一个体育馆已经被临时改为受灾人员收留中心,中国留学生尚无伤亡情况,只是有一些同学的宿舍被风摧毁,财产遭受一定程度损失。
受断电的影响,入夜,塔斯卡卢萨漆黑一片。小镇通往伯明翰市的高速公路上不时有穿梭于灾区之间的工程车呼啸而过。
嵌有鲨鱼牙齿的菊石壳化石
法国雷恩大学古生物学家近日在一位业余古生物学爱好者的收藏品中发现了一个嵌有鲨鱼牙齿的菊石壳化石。古生物学家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大约1.5亿年前史前鲨鱼以菊石为食的首个直接证据。
菊石是一种已灭绝的海洋动物,也是现代鹦鹉螺的远亲。在此次发现的化石中,菊石的外壳上嵌着三颗鲨鱼牙齿,外壳被牙齿咬出了几个孔。此前,在其他的化石中也曾经发现过鲨鱼牙咬的迹象,比如鳄鱼尾部化石。但是由于菊石外壳坚硬,因此古生物学家此前一直无法确定鲨鱼是否曾以菊石为食,他们也无法排除其他海洋捕食者捕食过菊石。
菊石壳化石上内嵌的弓鲨牙齿特写
不过,法国雷恩大学古生物学家罗麦恩-乌罗认为,“我们这是第一次将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建立起直接联系。我们甚至还可以给捕食者命名,这是一种名为‘Planohybodus’的弓鲨。”乌罗的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科学》杂志之上。
弓鲨身长接近7英尺(约合2.1米),大约生存于2亿年前的远古海洋之中,在大约6500万年前随恐龙一起灭绝。在同一时代,菊石也漂浮于远古海洋中,随处可见。菊石直径大小不等,从数英寸到10英尺(约合3米)都有。菊石壳内的软组织是许多动物的美味佳肴。一些弓鲨物种拥有扁平的牙齿,因此它们可以咬碎菊石及其他有壳动物的坚硬外壳,但大多数物种被认为仅以鱼类为食。乌罗介绍说,“在此次发现之前,我们认为弓鲨由于拥有尖利的牙齿,它们可能只以鱼类为食。但是,此次发现的物种可能拥有更广泛的捕食对象,其中包括菊石。”
弓鲨的可能模样
乌罗是从一位古生物学爱好者朋友的收藏品中取得这一发现的。他确认能够将化石中的牙齿与弓鲨相匹配,其中一颗牙齿仍然嵌在化石中,另两颗已被收藏者取出。乌罗认为,如此尖利的牙齿先是将菊石外壳上的气囊咬破,而气囊则是动物保持平衡和运动的工具。菊石一旦失去控制,鲨鱼最终就有可能咬碎它。乌罗表示,“不可能判断当时菊石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是,我认为它在死亡之间肯定被咬过,而且可能试图逃跑过。”
然而,为了进一步弄清楚鲨鱼与菊石之间的关系,乌罗表示他需要开始着手寻找相似的异常化石。乌罗认为,“一个完整的骨架,再带有内脏之类的标本,或者找到更多带壳的化石,这都将有助于对这种生态关系做出更好的结论。不幸的是,这种标本相当罕见。”不过,美国肯特州立大学古生物学家阿迪尔-克苏普马克认为,此类化石并非如同乌罗想像那样不寻常。(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