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YU55将于今年底从地球附近飞过。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6日消息,据《每日电讯报》报道,据美国宇航局专家预测,一颗重达5500万吨的小行星今年底将会从地球附近经过。
这块太空岩石的直径大约是0.25英里(0.40公里),11月它将从地球和月球之间经过,届时利用小型望远镜就能观测到它。英国公共天文学会的罗宾·斯卡格尔说:“我们很难看到一颗小行星从地球附近飞过。”这颗编号是YU55的小行星如果撞上地球,它造成的影响将相当于6.5万颗原子弹发生爆炸产生的影响,会形成一个直径超过6英里(9.66公里)、深达2000英尺(609.6,米)的陨石坑。YU55将从距离地面仅有20.1万英里(32.35万公里)的地方飞过,将成为如此接近地球的最大天体。
美国宇航局已经正式把YU55归类为潜在危险小行星(PHO),不过照当前的运行路线来看,它不会与地球相撞在一起。这颗小行星每14年围绕太阳运行一周,2010年4月从距离地球150万英里(约合241.40万公里)(at a distance of 1.5 million years)的地方越过。目前有874颗近地小行星,这些天体被认为对地球具有潜在危险。它们受到密切监控,随着天文学家不断在附近太空发现新天体,潜在危险小行星的数量会继续增加。据科学家估计,通常几百万年就会发生一次规模较大的小行星撞地球事件。(孝文)
西瓜碧玺
绿皮粉瓤的西瓜碧玺
缅甸翡翠代表了东方的物质财富和审美时尚,大约自上世纪初起便风靡全球。近几十年来,随着缅甸政府对缅北翡翠产区和翡翠原料贸易控制的加强,国际市场翡翠价格节节攀升,从而使翡翠的自然历史问题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面对这一绿色时尚,人们始终难以释怀的就是80多年前慈禧太后随葬品中的神秘翡翠西瓜。
慈禧太后的随葬品大概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宝藏,而翡翠西瓜就是这些宝藏中的佼佼者。可在1928年孙殿英冒天下之大不韪施行盗掘之后,它就变得杳无音信、迷雾重重了。中国学术界在过去的八十多年时间里,虽然展开过不少整理性研究,但在苦无实物和难寻实证的情况下,学术研究未能取得有意义的进展。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这一神奇的国宝已流落到美国,并曾在费城博物馆展出过。这一说法再次吊足了国人的胃口。然而,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珠宝自然历史研究的中国科学院王春云博士否定了这一说法,他在与记者的对话中称:这一报道可信度不高;同时,慈禧翡翠西瓜的材质并非缅甸翡翠,而是来自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的碧玺。
专题文/图 吴聿立
李莲英侄子著《爱月轩笔记》最可信
记者:谈神秘的慈禧翡翠西瓜,我们应先从其历史开始。在您看来,与其有关的可靠记载有哪些?
王春云:翡翠西瓜最早出现在清末大太监李莲英的侄儿李成武所著的《爱月轩笔记》(简称《笔记》)中。李莲英与李成武都参加并主导了慈禧太后的下葬仪式,特别是珍宝的秘密埋藏仪式。他们在助殓时将贮棺宝物记入账簿,之后再录入《笔记》。因此,《笔记》极为详尽地记述了慈禧殉葬宝物的名称及价值,真实性毋庸置疑。
但问题是,《爱月轩笔记》的原始版本现已失传。复制版本流传在世比较可靠的有1928年畴隐居士的《佛学大辞典》记载版本和1943年赵汝珍的《古玩指南续编》记载版本,这两个版本是互相印证的。畴隐居士的版本是:“(慈禧太后)足旁左右翡翠西瓜各一枚,青皮、红瓤、白籽、黑丝,约值二百二十万两(白银)。翡翠甜瓜四枚,系二白皮、黄籽、粉瓤者,二青皮、白籽、黄瓤者,约值六十万两。此四甜瓜称绝品,其价值今不止几十万两(白银)也。”而赵汝珍的版本是:“(慈禧太后)足旁左右翡翠西瓜各一枚,青皮、红瓤、白籽、黑丝,估价五百万两(白银)。翡翠甜瓜四枚,系二白皮、黄籽、粉瓤者,二青皮、白籽、黄瓤者,估值六百万两(白银)。”
记者:普罗大众乃至一些学人一直以来都认为慈禧翡翠西瓜的材质就是比较神奇的翡翠。但是,这种颜色组合过于奇特,且在传统的翡翠颜色的描绘里,也从来没有使用过“西瓜”这样的词汇。
王春云:是的,在慈禧太后以前和慈禧太后以后的时代里,翡翠的特征描述里从来没有“西瓜”或者“甜瓜”这样的词汇。更为重要的是,尽管有靠点边的“瓜皮绿”、“瓜皮青”等术语,翡翠的表皮也可能因为氧化出现红色,但绝对不可能出现“翡翠西瓜”特有的外绿内红的颜色组合,也不可能出现“翡翠甜瓜”特有的外白内粉或者外青内黄的颜色组合,更不可能出现白丝、黑籽、黄籽或者白籽的内部生长纹或者包裹物特征。因此,不管是翡翠西瓜还是翡翠甜瓜,两者都不是真正的翡翠。而具备西瓜肉特征的红色系宝石只有粉红碧玺。
翡翠西瓜材质或是粉红色碧玺
记者:就是说,慈禧翡翠西瓜的真正材质应是享有“宝石变色龙”之美誉的碧玺?
王春云:在自然界里,绿(青)皮红瓤的颜色组合特征只有双色碧玺才具备。这个绿(青)皮红瓤特征可以是碧玺晶体在平行晶体延长方向出现的不同色带,该色带可以是连续的同心环状,也可以是不连续的同心环状;同样,绿(青)皮红瓤特征也可以是碧玺晶体在垂直晶体延长方向出现的不同色带。同样,白皮粉瓤的颜色组合或者青皮黄瓤的颜色组合也是只有双色碧玺才具有的光学特征,只是组成颜色有些不同罢了。本来嘛,碧玺就是以颜色丰富华美、色彩变化多端著称,如果仔细划分的话,碧玺的颜色有一百多种之多,这一点使碧玺在自然界众多宝石之中拥有“宝石变色龙”的美称。
翡翠西瓜黑籽白丝的内部特征恰巧是碧玺晶体内部呈点状的黑色包裹体和沿晶体延长方向上出现的白色生长纹。同样,翡翠甜瓜黄籽或者白籽的内部特征,也是碧玺晶体内部呈点状的黄色包裹体或者白色包裹体。
《爱月轩笔记》的成书时代大约是慈禧太后死时的1908年前后,这说明“翡翠西瓜”、“翡翠甜瓜”是清代宫廷对于具备这种特殊光学特征的碧玺的专有称呼。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宝石学教材和宝石学论文资料也将这种绿皮红瓤或者绿皮粉瓤的碧玺直接命名为“西瓜碧玺”(watermelon tourmaline)。这大概是晚清一代清廷将进口美国的顶级双色组合的碧玺称为“西瓜”或者“甜瓜”的直接由来。
慈禧曾疯狂从美国购买碧玺
记者:假设慈禧太后的翡翠西瓜的材质真是碧玺,那货源来自何方?
王春云:根据美国圣地亚哥自然历史博物馆方面提供的碧玺贸易资料,从庚子事变后第二年的1902年到1908年慈禧归天这6年间,慈禧太后几乎每年都让宫廷造办处到美国圣地亚哥采购几吨各色碧玺,其中尤以粉红色碧玺居多,到1911年清朝寿终正寝之际,总的采购量达到120吨之巨!因此,可以说慈禧太后所用的数量十分庞大的碧玺几乎全部自美国加州进口。
慈禧太后采购美国碧玺大部分都是通过驰名世界的蒂凡尼公司进行的,碧玺宝石也大部经过了蒂凡尼公司的宝石学家J.L.坦纶博姆的鉴定。翡翠西瓜所特有的双色组合当时几乎只有圣地亚哥的碧玺矿才具备。所以毫无疑问,慈禧太后的翡翠西瓜来自美国圣地亚哥。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梅萨平原的伊巴拉雅碧玺矿,在19世纪末期即已闻名于世。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伊巴拉雅矿开采出来的大部分碧玺都出口到了中国,供慈禧太后的宫廷享用。随着满清王朝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中被推翻,王朝的奢侈生活也到此画上了句号。其结果是伊巴拉雅矿的碧玺产品因为中国市场告吹而滞销,该矿被迫关闭。一直到最近,该矿才被重新开发。
记者:我们知道,您关于清代以前历史文献记载的“翡翠”都与缅甸玉石无关的学术结论、“翡翠”概念开始指称缅甸玉石发生在清代早期的学术成果已被国内外学者认可,但现在您却认为“翡翠西瓜”概念出现在清末。这样的结论是否与您过往的理论有矛盾呢?
王春云:清末称双色碧玺为“翡翠西瓜”,看似与清代起翡翠概念指称缅甸玉石的学术结论有矛盾,其实不然。中国历史上的翡翠玉石概念直接来源于翡翠鸟的红、绿双色羽毛,而双色碧玺的颜色与翡翠鸟羽的红、绿颜色非常神似。此外,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一直到清代末年才传入中国,而中国历史上对科学和科学家的尊重一直是存有疑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偶尔出现“翡翠西瓜”这样的异类概念,也就不足为奇了。
时至今日,广东出产的端砚中翠绿色的斑点仍然被人们称为“翡翠”,安徽出产的歙砚中的翠绿色饰点也被人们称为“翡翠”。这些都说明,即使“翡翠”概念从清代初期正式完成从指鸟(羽)到指缅甸玉石的词义转变,开始被人们明确指称为来自缅甸的绿色翡翠,但该概念也可被人们宽泛地用来称呼其他绿色的美石甚至砚石。
被盗——
众所周知,身处乱世的流氓将军孙殿英于1928年逮着了一个机会,贼胆包天地做了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东陵大盗”,慈禧太后墓葬的珍宝遭到了毁灭性的劫难。克诚等著的《东陵盗宝》收录了佚名于1928年所写的“东陵劫”文章,文章描述翡翠西瓜大小为“圆径六寸”——“见棺内有翡翠西瓜两个,大为圆径六寸,其色泽与真者无殊,知为稀世珍品,即双手各托其一。”
此外,民国政府派出的东陵盗案调查官刘禺生于1946年发表《世载堂杂忆·清陵被劫记》,如此描述亲自参加过盗陵的某连长的盗陵经过:“霞光均由棺内所藏珠宝中出,乃先将棺内四角所置四大西瓜取出,瓜皆绿玉皮紫玉瓤,中间切开,瓜子作黑色,霞光由切开处放出。”这里述及翡翠西瓜有四个,王春云估计这可能是把其中的两个翡翠甜瓜也算上了。从这一点也可推论,翡翠甜瓜其实质与翡翠西瓜是一样的,只是颜色组合略有变化而已。
以上证明,正是孙殿英的暴行直接导致了翡翠西瓜被盗。
估价——
《爱月轩笔记》在孙殿英盗宝前已经在北京古董圈内流传了,因为1928年前古董商已经给翡翠西瓜估了价。
畴隐居士称:1928年,翡翠西瓜二枚估价约值白银二百二十万两,翡翠甜瓜四枚约值白银六十万两。“但这两个估价到了民国三十二年时则大幅升值,分别变成了白银五百万两和六百万两。”王春云说,“我认为,以白银估价应该具有相对的货币价值稳定性。经过短短15年,白银估价跳升10倍,这是违背市场客观规律的,所以民国时期古董家赵汝珍给出的版本是不可信的,而畴隐居士的版本则是可以接受的。”
以现在1盎司白银国际市场价39.03美元计,民国时期一个翡翠西瓜平均估价相当现钞约5000万美元,一个翡翠甜瓜平均估价相当现钞约700万美元。考虑到现在白银价格已经徘徊在历史高位,所以这个现代估价有点偏高。如果打个5折,让白银价格回到三年前的水平,则慈禧太后翡翠西瓜的现代估价约为2500万美元,翡翠甜瓜的现代估价约为350万美元,这与当今国际珠宝市场的价格大致还是八九不离十的。因此王春云说,“翡翠西瓜是真正价值连城的珍宝。”
归宿——
有媒体近期报道过翡翠西瓜流落美国的事,说得有鼻子有眼:“20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的费城博物馆,忽然展出了一批东陵失窃的中国文物。令人惊奇的是,那对沉寂了将近七十年的翡翠西瓜也意外地出现在了展台上,一时间,中外舆论一片惊叹之声。”文章连翡翠西瓜是何宝物都没交代清楚,所以王春云认为这个报道可信度不高。
说到翡翠西瓜现在可能的归宿,我们就要追溯到东陵盗宝的始作俑者——孙殿英,毕竟解铃还是系铃人嘛。原国民党军统局北方区区长文强1979年写成的回忆录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文强记录的是1943年在太行山上他与孙殿英的一段对话:“慈禧的枕头是一只翡翠西瓜,托雨农代我赠给宋子文院长。”这是最可靠的一段历史记载。“但应该注意的是:孙殿英送给当时行政院长宋子文的只有一个翡翠西瓜。而我们知道的是:孙殿英盗掘皇陵发现的应该是两个翡翠西瓜和四个翡翠甜瓜。所以,新的科学发现还有待于后世学人的努力。”王春云如是说。
小行星YU55将于今年底从地球附近飞过
据美国宇航局专家预测,一颗重达5500万吨的小行星今年底将会从地球附近经过。这块太空岩石的直径大约是0.25英里(0.40公里),11月它将从地球和月球之间经过,届时利用小型望远镜就能观测到它。英国公共天文学会的罗宾·斯卡格尔说:“我们很难看到一颗小行星从地球附近飞过。”
这颗编号是YU55的小行星如果撞上地球,它造成的影响将相当于6.5万颗原子弹发生爆炸产生的影响,会形成一个直径超过6英里(9.66公里)、深达2000英尺(609.6,米)的陨石坑。YU55将从距离地面仅有20.1万英里(32.35万公里)的地方飞过,这是迄今为止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美国宇航局已经正式把YU55归类为潜在危险小行星(PHO),不过照当前的运行路线来看,它不会与地球相撞在一起。这颗小行星每14年围绕太阳运行一周,2010年4月从距离地球150万英里(约合241.40万公里)(at a distance of 1.5 million years)的地方越过。目前有874颗近地小行星,这些天体被认为对地球具有潜在危险。它们受到密切监控,随着天文学家不断在附近太空发现新天体,潜在危险小行星的数量会继续增加。据科学家估计,通常几百万年就会发生一次规模较大的小行星撞地球事件。(孝文)
这是一幅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拍摄的图片,月球恰好经过太阳面前
这是一张由美国宇航局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拍摄的图片。仔细观察,可以察觉到太阳背景下月球表面崎岖的山脉。
5月3日,美国东部时间3:28(北京时间16:28)。从SDO卫星位于地球上空22000英里(约合35400公里)的位置上看过去,月球恰好从太阳面前经过。月球清晰的地平线边缘恰好可以检验SDO卫星相机的敏锐度,科学家们可以据此进行进一步校正,以便日后拍摄出更加清晰的图像。
但是在这张照片的左下方,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太阳的映衬下,月球边缘并非完全平坦,你可以分辨出崎岖的月面地形。
在这张图像中,同时还能注意到太阳表面出现的巨大等离子体环状和纤维状结构。(晨风)
宇航员们拆卸下了勘测者-3号的相机和几件其他部件运回地球进行分析
这是1969年11月阿波罗-12号任务后被送回地球的勘测者-3号着陆器相机设备
这是一帧当年的16毫米胶卷中的图像
今天的美国宇航局太空取样返回计划样本分析小组
一个一直以来流传的关于月球细菌的谜团最近终于得到了澄清。当年美国执行阿波罗-12号月球着陆任务时,其选择的着陆点距离之前降落在月面上的勘测者-3号飞船(Surveyor 3)很近。
1969年11月19日,阿波罗-12号宇航员彼得•康拉德(Pete Conrad)和阿兰•比恩(Alan Bean)在月面风暴洋(Oceanus Procellarum)一处平坦地点精确降落。这一地区距离勘测者-3号残骸仅有区区163米。他们很轻易就抵达了现场。勘测者-3号是美国在实施阿波罗计划之前进行的一系列月面详细勘察任务之一,于1967年4月20日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并发回了6315张电视图像。
宇航员们拆下了勘测者-3号的相机并在无菌状态下带回了地球。当地面的科学家们对这一样品进行分析时,他们惊讶的在相机的内部检测出了微生物有机成分。
简单的说就是,他们发现有一个缓症链球菌(Streptococcus Mitis)菌落在相机内部存活了下来。
科学家们据此推测,大约有50~100个细菌个体在经过火箭发射,太空真空,将近3年暴露于月面辐射环境,以及月面零下253摄氏度的超低温环境考验之后仍然生存了下来。另外还要考虑到在这期间它们没有任何食物,水或其他任何能量来源。
美国宇航局的肮脏小秘密?
时间很快就到了现在。一个勤奋的科学家小组对这一事件展开了调查。他们查阅了宇航局的历史文档,甚至调阅了阿波罗时代的16毫米胶卷,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搞清真相。
他们调查的结果是:当年阿波罗计划中进行分析时,无菌室的除菌条件非常有问题。
约翰•拉米尔(John Rummel)是太空研究委员会(COSPAR)行星保护分会的主席,他说:“那些宣称有微生物挺过了2.5年的月面环境暴露的说法是非常站不住脚的,即便从当时的标准来看也是这样。这一说法从未经过同行评议,但却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了媒体和互联网上并大肆传播。”
勘测者-3号的相机检测小组宣称他们发现了细菌菌落,但拉米尔告诉太空网的记者说:“其实他们只是检测到了自己导致的污染。”
拉米尔曾经担任美国宇航局行星防护方面的官员,他现在还在美国东卡罗林纳大学海岸科学和政策研究所任职。
拉米尔和他的合作伙伴,来自美国宇航局约翰逊航天中心的朱迪斯•埃尔顿(Judith Allton)以及前宇航局月球样品接收部门官员唐•莫里森(Don Morrison)一起发表了一篇论文,名为《月面上的细菌?关于勘测者-3号及其对我们未来太空取样返回任务的启示》
糟糕的分析环境
他们的这一结论是在“太阳系取样返回任务对行星防护的未来”会议上进行宣读的。这一会议由美国宇航局行星科学部门以及月球和行星研究所资助,在德克萨斯州伍德兰德(Woodlands)召开。
他们形容当年对勘测者-3号的分析时说:“如果像‘美国偶像’大赛那样来评选当年的那种检测,那帮人早就出局了。”或者更加具体的说,正如论文合著者莫里森所说的那样:“现在的情况是不能排除出现污染的情形。”
比如,根据埃尔顿的报告,当年参与检测的分析人员竟然穿的是短袖的手术外罩,这样他们的双臂就是暴露的。另外,他们外罩的下摆高出手术台,这样一来衣服里面的各种微粒就很容易散播出去。
其他的防护措施也没有到位。总之,认为在勘测者-3号的细菌检测过程中发生了污染情况的推测是非常有依据的。
敲响警钟
一方面,拉米尔也强调我们现在的检测标准和方法相比当年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然而,勘测者-3号检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仍然值得我们重视。
拉米尔表示:“我们必须要比当年的勘测者-3号检测小组在细菌污染控制方面更加谨慎。因为如果我们不那样做,我们就有可能污染未来取回的火星样品,那样我们就没办法检测出来可能存在的火星生命迹象。”他强调说:“我们可以,也必须在火星样品取样返回计划中表现的更好。”(晨风)
一个在当时非常先进、繁荣的文明社会为什么会突然神秘销声匿迹,居民弃它而去呢?对此阴谋理论家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离奇解释,其中包括外星人绑架,但是下面这几个文明社会的消失原因更加平凡,它们不外乎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外族入侵和经济相关问题。目前我们仍不清楚,可能永远也不会弄明白是什么原因导致柬埔寨高棉王国、克里特岛米诺斯文明或者美国的两个远古文明突然消失,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1.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文明
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文明
印度河流域文明又称哈拉帕文明(Harappan Civilization),是远古世界最伟大的人造建筑奇迹的所在地,它是各大陆最大的早期城市住宅区之一。位于现在的巴基斯坦,4500年前它非常繁盛,但是随后很快它就被世人遗忘了,只有在当地传说里才会听到它的名字,直到20世纪20年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遗址被挖掘出来,人们才意识到它的存在。这个文明社会包括著名的古代城镇遗迹摩享约达罗(Mohenjo-daro),它的设施完善、技术先进,拥有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卫生系统,而且有证据证明这里的数学、工程学和原牙科等技术水平非常了得。到公元前1500年,印度河流域文明遭弃,这可能是因为印欧语系部族入侵或者气候变化导致农业无法继续下去。
2.柬埔寨高棉王国
柬埔寨高棉王国
高棉王国曾是东南亚最强大的一个帝国,它从现在的柬埔寨一直延伸到老挝、泰国、越南、缅甸和马来西亚。高棉王国可以上溯到公元802年。不同于石刻碑文,它没留下任何文字记录,因此我们对它的了解是通过考古学研究、庙宇墙壁上的浮雕和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外国人的记录结果一点点拼凑在一起的。高棉王国信仰印度教和佛教,修建了结构复杂的庙宇、佛塔和其他建筑物,其中包括用来供奉印度教主神毗湿奴的吴哥窟。外族入侵、瘟疫导致大量死亡、水管理问题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皇室家族内部的斗争冲突可能导致这个文明社会最重走向没落,并在公元1431年被泰国人占领。
3.美国新墨西哥州阿纳萨齐(Anasazi)
美国新墨西哥州阿纳萨齐(Anasazi)
阿纳萨齐是现代人对古普韦布洛人的称呼,这些人居住在位于犹他州、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和科罗拉多州的交界处。他们的文明在大约公元前12世纪出现,他们沿悬崖峭壁建设的石头和土坯建筑最为著名,其中包括弗德台地国家公园、白屋废墟和位于查科峡谷北边的波尼托(Pueblo Bonito)遗址。这座建筑物是一个多层住所,很多房间需要借助绳子或者梯子才能进入。古普韦布洛人根本没必要“消失”,然而他们在公元12世纪和13世纪不知因何离开了他们的家园。很多专家和现代普韦布洛人称,滥伐森林和干旱导致古普韦布洛人发生内讧和战争,他们被迫逃离家园,移居到其他地方。
4.墨西哥奥尔梅克文明
墨西哥奥尔梅克文明
现在位于墨西哥中部偏南的热带低地的韦拉克鲁斯和塔巴斯科,曾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前的一个文明社会所在地,这里有著名的“巨石头像”、人祭行为,创造了零的概念,是随后出现的所有中美洲文明的基础。奥尔梅克文明可能还是西半球第一个出现书写体系的文明,它可能发明了指南针和中美洲日历(Mesoamerican calendar)体系。奥尔梅克文明出现在大约公元前1500年,直到19世纪中期才被历史学家“发现”。它的没落与火山爆发、地震或者农业体系受到破坏引起的环境变化有关。
5.埃塞俄比亚阿克苏姆王朝
埃塞俄比亚阿克苏姆王朝
阿克苏姆王朝是罗马帝国和古印度的主要贸易对象,包括埃塞俄比亚在内的非洲东北地区都受它的控制,它在大约公元前14世纪形成。从理论上来说,它是希巴女王的家乡。阿克苏姆王朝拥有自己的字母表和笔直耸立的巨型方尖石塔,其中包括阿克苏姆方尖碑(Obelisk of Axum),目前它仍耸立在原地。阿克苏姆王朝是第一个皈依基督教的主要王朝。它的没落原因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其原因是这个伊斯兰教王朝的扩张导致经济孤立,还有人认为是外族入侵或者是气候变化改变了尼罗河的洪水发生模式。
6.克里特岛米诺斯文明
克里特岛米诺斯文明
克里特岛米诺斯文明是按照传奇人物诺迈斯(Minos)王的名字命名的,直到20世纪才有人发现这个文明社会的遗址。米诺斯文明在大约7000年前形成,大约公元前1600年达到鼎盛时期。公元前2700年变成商业中心,由于这里非常繁华,虽然经历一系列自然灾害(例如地震和希拉火山爆发),但是很多大型宫殿选择在这里修建,并一再重建。其中一座宫殿是克诺索斯,它是与传奇人物诺迈斯有关的一座迷宫,现在是一个重要考古学遗址和旅游胜地。但是大约在公元前1450年发生的一次未知灾难,显然使它再没恢复生机,米诺斯文明开始走向没落。米诺斯手稿《Linear A》至今还未被破译。
7.乌克兰和罗马尼亚的Cucuteni-Trypillians
乌克兰和罗马尼亚的Cucuteni-Trypillians
欧洲新石器时代最大的居住区是由位于现在的乌克兰、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的Cucuteni-Trypillians建设的。这个神秘的文明社会在公元前5500年到公元前2750年非常繁荣,它因其独特的陶器图案和每隔60到80年就会把自己的村庄完全烧掉的古怪习俗而著称。村庄被一次又一次重建,建在被烧毁的废墟之上。目前已经确定的Cucuteni-Trypillian考古学遗址有大约3000个,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古老的盐场。跟很多其他文明一样,Cucuteni-Trypillian可能也是毁于气候变化,但是其他一些理论指出,他们逐渐与其他群体融合在一起,最终失去了自己的文明。
8.约旦纳巴泰 (Nabateans)文明
约旦纳巴泰 (Nabateans)文明
古纳巴泰文明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占领约旦南部地区、迦南和阿拉伯半岛北部地区,当时说阿拉姆语的纳巴泰游牧民族逐渐迁移到阿拉伯半岛。佩特拉把他们的技能概况地雕刻在约旦山脉的大石头上,后世因其精湛的水力工程、管理复杂大坝、运河和水库系统的技术而记住了他们,这些技能帮助他们在这片干旱的沙漠地区不断壮大、繁荣发展。人们对其文化了解甚少,没有书面文字遗留下来。公元前65年他们被罗马人打败,后者在公元106年完全控制了这里,并重新更名为阿拉伯彼得雷亚王朝。大约在公元4世纪,纳巴泰人不知因何离开了佩特拉。有人认为,经过几个世纪的外族统治,纳巴泰文明逐渐消失,纳巴泰人的土地在完全被阿拉伯入侵者占领前,他们皈依了基督教。
9.美国伊利诺斯州卡霍基亚(Cahokia)
美国伊利诺斯州卡霍基亚(Cahokia)
很少有美国人意识到,美国伊利诺斯州也有失落的古代文明遗址。卡霍基亚土墩群历史遗址完全是一个本土密西西比河文明的遗留物,该文明在大约公元600年形成。卡霍基亚居民似乎并未保留书面记录,但是这个遗址却保存了一系列用玻璃罩罩住的人造“土堆”和陶器及其他文物。卡霍基亚曾是墨西哥中亚美利加洲最大的城市中心区,公元1250年的人口一度达到4万,比1800年以前的英国伦敦或者除费城以外的其他美国城市的人口都多。大约在欧洲人到达北美洲100年前卡霍基亚遭弃,这可能是由环境因素或者外族入侵造成的。
10.希腊迈锡尼文明
希腊迈锡尼文明
跟之前的米诺斯文明不同,迈锡尼文明并非只通过贸易一种方法发展起来,他们不断侵略,逐渐壮大自己,慢慢形成一个赶超希腊的帝国。它大约是在米诺斯文明没落之时达到鼎盛,迈锡尼文明占据统治地位长达5个世纪后,并于大约公元前1100年走向没落。据希腊传说记载,迈锡尼占领了神话传说中的特洛伊古城,考古学家在远在爱尔兰的地方发掘出这个文明留下的文物。事实上,这个文化先进、经济富有的文明社会给后世留下了大量艺术品、古建筑物和文物。迈锡尼文明到底发生了什么?也许是自然灾害摧毁了它,但是大部分专家认为,不是外族入侵,就是内部冲突导致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社会走向没落。
11.秘鲁莫契 (Moche)文明
秘鲁莫契 (Moche)文明
大约公元100年到800年,莫契文明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起来,在秘鲁北部沿海建造了自己的宫殿、金字塔和复杂的灌溉渠道。虽然他们没有突出的书面语言,留下的有关他们的发展史的线索少之又少,但是他们是一群具有艺术气息和很擅长表达的人,他们留给后世很多精美陶器和纪念性建筑物。2006年发现的一个莫契墓室显然是用于人祭的,里面有大量人的骸骨。关于这个文明是如何消失的,存在很多理论,但是最受欢迎的解释是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这是一种极端气候模式,最大特征是洪水期和极端干旱期交替出现。也许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莫契文明会用人祭这种血腥行为祭祀神灵。
12.北美洲克洛维斯文明
北美洲克洛维斯文明
人们对克洛维斯文明的了解少之又少,这是史前古印第安人(Paleo-Indian),他们被认为是北美洲的第一批居民。考古学家试验性的对在新墨西哥克洛维斯附近的一个考古遗址发现的文物进行鉴定,确定它的制造时间大约在放射性碳测年法出现11500年前,大约相当于13500历年。文物、骨骼和石质刀片是现有唯一线索。过去30年发现了可能更加古老的人类活动遗迹,但是,不管他们是不是出现在北美洲的第一批人类,他们的消失确实非常突然。据一些人推测,克洛维斯人由于过度捕猎,他们的食物来源减少,另外气候变化、疾病和捕食者导致他们大量死亡。其他一些人认为,克洛维斯人并没完全消失,他们只是融入了其他群体。(孝文)
不少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喜欢挑选搁置在底层的蔬菜,认为这种蔬菜更新鲜。而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放在表层“享受”灯光照射的蔬菜往往更有营养。
美国农业部的研究人员以菠菜为研究对象。他们将菠菜存放在与超市蔬菜保存环境相当的环境中,即4摄氏度的环境下,其中一批连续24小时暴露在荧光灯照射下,另一批菠菜则包裹在两层棕色纸袋内,隔绝灯光。结果发现:受连续灯光照射的菠菜产生了更多的胡萝卜素、叶酸以及维生素C、E、K及B9,而与灯光隔绝的菠菜没有出现上述现象。
研究人员因此建议顾客在超市挑选蔬菜时,最好挑选那些摆放在表层、能接受充足灯光照射的蔬菜。
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农业与食品化学》期刊上。
对许多美国人来说,拉登之死使他们再次感受无辜受害者之死的无比沉重,而不是杀死拉登的狂欢与愉悦。
5月1日晚,孩子从纽约打电话来,告诉我说本·拉登死了,奥巴马马上要有电视讲话。我旋即打开电视机,看了奥巴马的讲话,还有数百民众涌到白宫前庆祝。同一天晚上,我所居住的旧金山湾区联合城的“9·11”纪念馆前有数百民众聚合,他们手持蜡烛和鲜花,追思“9·11”死难者,气氛凝重。
看电视时,除了奥巴马的讲话,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报道员提到一位“9·11”罹难者的家属对杀死拉登的感想。这位家属说,有人死了,我不会觉得高兴,但这件事实在太特别了。
第二天,我读到另一则报道,提到一位名叫谢波德的妇女,她是“9·11”事件时从世贸中心大厦逃生出来的幸存者,“‘我不想为某个人的死而庆祝,我接受的不是这样的教育。’谢波德太太说,‘但这件事非常profound,非常profound。’”她用一个难以译成中文的字,一连说了两次,表达她的感受。
我在上课时问学生,你们怎么理解profound这个字,有可以代替这个字的吗?不止一位同学说“deep”。这仍然是一个难以译成中文的字,勉强可以译成“感触很深”。
伊拉斯谟说,成语或习惯语的表达往往只能用原来的语言,翻译以后就会言不达意。同样,那些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感情表达,往往也最难用其他语言翻译。我想为我接触到的美国人对拉登之死的感受寻找一个合适的字眼,这时我发现,我所熟悉的汉语说法,如“欢欣鼓舞”、“兴高采烈”、“大快人心”等,都派不上用场,而偏偏是这个“profound”出现在我的脑际。
“拉登之死”和“死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这件事发生时,却又联系在一起。拉登的死,令许多美国人想到的,是“9·11”事件中以及在这之前,在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家,被拉登组织策划的恐怖袭击所杀害的无辜死者。对许多美国人来说,拉登之死使他们再次感受无辜受害者之死的无比沉重,而不是杀死拉登的狂欢与愉悦。
哪怕在杀死敌人时,哪怕在处死极恶罪犯时,真正尊重生命的人,也无法感觉到快感和陶醉,这是对死亡极深的(profound)恐惧和厌恶,没有这样的恐惧和厌恶,也就不可能对生命本身怀有真正的敬畏。拉登就是完全漠视死亡恐惧和生命敬畏的人,其他恐怖主义分子也是如此,他们因此才会把死亡当作手段,去攻击那些无辜的人们。
当然,并非所有美国人都能像谢波德太太那样看待拉登之死。就在我班上同学谈论这则新闻时,有位男同学很义愤地说:“我要把这些恐怖分子全都杀光。”无人接腔附和。大家不言语,那是因为,很多人知道,在大庭广众前,满不在乎地表现对死亡的兴奋,是“在坟地上跳舞”,很不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