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2011年3月7日下午14时30分,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举行主题为“财政政策和有关问题”的记者会。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出席记者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请问谢部长,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已经达到了2.9万亿元,这是否意味着土地财政现象更加严重了?未来的财政体制改革中,财政部将采用什么样具体的手段和措施改变土地财政很严重的现象?谢谢。

  [谢旭人]:去年全国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收入是29397亿,同比比上年增长106.2%,土地出让收入增长较快,我们分析大体上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土地供应规模大幅度提高,因为在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为了增加对住宅建设用地的保障和供应,国土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的土地供应量比上年有大幅度增加,去年全国土地供应总量达到42.82万公顷,同比增长34.2%。这是去年土地出让收入增长比较多的一个基础性的原因。

  [谢旭人]:二是土地招拍挂出让的比重上升。目前土地出让有几种类型,对公益性用地是划拨的,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等采取划拨的办法,只收取一部分土地出让的成本费用和转移性费用。还有就是招拍挂,大部分是商业用地、商品房的用地。去年在全国土地供应总量当中通过招拍挂形式出让的土地25.7万公顷,大体占土地供应总面积的60%左右,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相应的招拍挂以及协议出让土地的收入达到2.6万亿元,占所有土地收入当中的88%,因为是招拍挂,土地收入按照招标拍卖挂牌最后的结果来取得。

  [谢旭人]:三是全国地价总体水平上升。大体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城市房地产比较兴旺,对土地需求量也大。另一方面,土地转让本身的成本也在上升,主要是征地拆迁补偿成本的上升,对土地出让的价格也有影响。与此同时,大家知道,现在社会上的流动性比较充裕,一些企业资金比较多,在招拍挂的时候出价也比较高。这是地价水平总体上升,去年收入大幅度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谢旭人]:四是征管政策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为了加强土地出让收入征管,2009年年底,国土资源部门和财政部门等规定,缴纳土地出让收入的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年,首次缴纳的比例不得低于50%。也就是说,原来土地出让当年定协议了,土地出让价款可能在第二年、第三年才交,首次有的交的是20%、30%。 2009年底做了这样的规定,缴款的时间不得超过1年,首付不得低于50%。那么2010年的土地出让收益就比往年有所增加。

  [谢旭人]:五是切实加强对土地收入的管理。严格整顿这一领域的问题,以整纪纠风专项整治工作和土地矿权交易市场专项整顿,深入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叫做“两整治一改革”的专项行动,加大对土地出让收入的审计和追缴力度,也强化了土地出让收入的征收管理工作。

  [谢旭人]:主要是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去年土地收入增长比较快。土地有偿出让是根据国家的土地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收取的收入。土地收益的高低确实是与经济发展的状况,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状况,以及土地的供应量的多少密切相关的。地方政府收取了土地出让收入以后,全部纳入了基金预算管理,当地政府不能拿土地收入去弥补公共财政的一般性开支。按照法律制度的规定,土地有偿出让收入都是专款专用的,主要用于征地拆迁、土地储备开发等成本性开支。原来一些国有企业破产倒闭以后占用的土地出让后的收入还用于这个企业职工的安置等方面的支出。除了上述成本性支出之外,土地出让收入必须专项用于土地建设、水利建设,用于保障性住房、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城市绿化、农村生产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是有专门规定的。

  [谢旭人]:从土地收入的地区分布来看,也能反映上面结构性的问题。现在土地收入比较多的是东部的各省市,我们初步算了一下账,一年全部的土地收入当中,几乎有三分之二在东部的八九个省市,相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这些省市往往都是财政实力比较强、公共预算的资金相对比较多的地区,它的土地收入反而多。因为这些地方的房地产市场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土地的稀缺程度决定了这些。而中西部22个省份土地出让收入大体上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从地区结构来看也能够反映土地出让收入的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土地供求关系、市场发育程度密切相关,它也并不是由地方政府自己控制的,不是地方政府想卖多少钱就能卖多少钱。特别是2009年,因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经济受到比较大的影响,那时候房地产市场比较低迷,各地接连发生土地招拍挂流标的情况,因为没有人要这个地,后来经济逐步恢复增长,特别是去年经济保持比较快的增长情况下,土地出让相应增多。

  [谢旭人]:下一步,财政以及有关部门将进一步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对国有土地出让收支的管理,确保土地出让收支全部纳入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依法征收土地出让收入,同时也保证这些收入能够切实纳入地方基金预算。严格按照规定合理使用,加强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土地出让收入安全、规范、有效的使用。尤其是按照现在的规定,土地出让的净收益,首先要更多地用于农田和水利建设,用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谢谢。

(编辑:SN030)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人民网北京3月7日电(人民网前方报道组)今日14:30,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主题为“财政政策和有关问题”的记者会。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谈及今年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时表示,要促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国家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各种补贴。

  谢旭人表示,今年中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中国政府在全面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做出的一个重大决策。落实好这个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与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而且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谢旭人表示,要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就是说,要继续促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国家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各种补贴,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民增收。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促进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引导消费

(编辑:SN020)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本报北京3月6日电(记者 陆娅楠)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6日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副主任朱之鑫、副主任徐宪平就“十二五”规划纲要答记者问。

  科学发展贯穿规划纲要

  张平说,“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政策导向、发展目标,以及重点任务,都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尤其是把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放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

  他说,“十二五”规划纲要力求做到长短结合,既衔接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的各项政策、举措,以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也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纲要中尽量体现扩大内需的导向,把扩大内需作为一个长期的方针和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坚持了民生优先的原则,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改革,把改革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

  突出亮点是民生优先

  徐宪平说,“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一个突出亮点是民生优先。

  他说,“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范围和重点,涉及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住房保障、环境保护九个方面。“无论东部,还是西部,不管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政府都要提供同样水平的公共服务。”

  “十二五”居民收入增长要与经济发展同步

  徐宪平介绍,“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出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步。这“两个同步”的导向提出以后,已经产生了重要的效应。徐宪平举例说,在“十一五”规划中,我国仅一个省提出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最终结果是有三个省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目前,“十二五”地方规划中,提出居民收入增长超过经济增长的有5个省,提出“完全同步”有19个省,提出“基本同步”的有5个省市。“从‘十一五’的1个,到‘十二五’的29个,相信执行的效果会更好。”

  “十二五”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达到20%,年均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

  徐宪平说,“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即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和创业的规模,特别是要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提出5年年均要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要转移农村劳动力800万人。

  为提高住房保障的水平,未来5年,要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其中今年1000万套,明年1000万套,后面3年还有1600万套,使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达到20%。对于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提供廉租房,实行廉租房制度。对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提供公共租赁住房保障。

  “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城乡社保全覆盖

  徐宪平说,“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今后的五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要全覆盖,其中今年要达到40%。要建立健全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要新增1亿人,并且养老金还要逐步增长。另外,还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实现城镇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他介绍,“十二五”规划纲要还提出要让全民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要新增6000万人,在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要提高到70%以上。

  中国有条件、有能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对于今年的物价趋势,张平表示,中国有条件、有能力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张平说,政府将从五方面采取措施稳定物价。第一,要大力发展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第二,要搞好储备吞吐的调控。第三,做好流通环节的工作,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第四,要加强市场的监管。对囤积居奇、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的现象,要坚决依法进行打击和治理。第五,要控制好流动性。合理地控制信贷的规模,创造稳定价格的货币条件。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十项重点工作中,把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列为第一条,这也是多年来所没有的。所以,从宏观调控目标到我们的经济政策都要围绕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来确定、来展开。”张平说。

  节能减排责任将分解到企业

  “为了完成‘十一五’的目标,有一些地方采取了一些过激的行为,甚至是拉闸限电,这不是我们的初衷,这样的一些做法也是不妥当的,我也如实地向社会、向记者朋友做出检讨。”张平坦言,由于节能减排指标第一次作为五年规划中的约束性指标出现,所以还缺乏经验。“发改委作为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主管部门,我们工作上确实还有失误的地方,在工作的指导上也有一些不妥当的地方。对于拉闸限电,我们发现以后,也及时地做出了安排,制止这样的情况。”

  张平说,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对能源消耗的强度、温室气体排放的强度,以及主要污染物总量的排放,要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

  对于约束性的指标,我们要分解责任,就是要把节能减排的责任分解到各个地区,分解到有关的企业,这是一个硬约束、硬要求。张平说,“经过艰苦的努力,我们相信,我们能够实现‘十二五’确定的目标,而且也能够避免拉闸限电这样的现象。”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甘连舫资料图片。图/CFP本版采写本报记者孙永军 甘连舫资料图片。图/CFP本版采写本报记者孙永军

  前天,在全国政协体育界别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甘连舫建议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高至5000元,并放言:“多收我们点税,我们不怕”、“把我们这样的管好了,对老百姓就放一马”。

  此言一出,顿成网上热词,有人将其褒奖为“向我开炮的王成”;也有人质疑称,甘连舫不靠工资吃饭,站着说话不腰疼。

  昨天,甘连舫回应称,知道引起很大的争议,但作为政协委员就该提建议。同时,“让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人少交点税,省出他们给孩子的奶粉钱,没什么不好。”

  一句豪言顿成网络红人

  昨天下午3点,一身黑色风衣的甘连舫出现在全国政协体育界别讨论会上。在小组组长组织大家发言时,甘连舫又一次主动发言。

  “我先说一个事啊,前天我在这说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5000元的事。好家伙,不知道哪位老先生给我上了网了。昨天晚上,记者、朋友电话非常多,到了半夜12点都不让我睡觉。”说到这里,甘连舫笑了。

  话锋一转,甘连舫再次谈起了自己的个人所得税、土地使用年限续期、高尔夫球提案。

  今年60岁的甘连舫是北京星牌集团董事长。媒体披露,甘连舫1951年出生在北京大兴县一个回族农民家庭,17岁辍学,一度从事搬运工、木匠工作。1987年,甘连舫用8000元积蓄在自家院子生产台球桌。现在,甘连舫已成为圈内著名的中国台球大王。另外,他还是台球名将丁俊晖的干爹。

  甘连舫还涉足房地产业。1998年起,甘连舫先后开发和参与开发了星瑞家园、嘉润花园高层公寓等项目,成为北京南城的知名开发商。

  拟请假躲避记者采访

  一番笑谈之后,甘连舫却说“成为网络红人这是最后一次”——“我也不会上网,也从不上网,我就怕网上炒。昨天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了。今天很多媒体都找我采访,我说谁的采访也不接受了。后天,我请假了,我去海南了,我躲得远远的。”

  此时,一旁的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邓亚萍笑着接过话茬,“你看你后面还有我们的记者呢”。

  会议间歇,甘连舫真的去办了请假手续。他称,“周二去海南参加国际斯诺克大赛,所有球星都去。后面的会议,我就先不参加了”。

  ■对话做委员就该参政议政

  京华时报:个税起征点定在5000元这个建议,是你准备已久的吗?提出前有顾虑吗?

  甘连舫:我一直主张把个税起征点提高,正好借这次政协会议的机会提出来。我说这些没有任何顾虑,我提的是建议,最后实施不实施,我也说了不算。另外,不光是我,还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提议要把起税点提高,但每个人提议提高的幅度不同,3000、4000、5000的都有。

  京华时报:在网上,支持你的人说你是好委员,质疑你的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

  甘连舫:质疑我的人会说,为什么3万元就多收税,我们的生活也不富裕。在这里我具体解释一下。我说的3万元是指纯工资收入,而不是针对3万元月收入这些人说的。同时,我不是说要针对特有人群去征税。我强调起征点在5000元,是因为让我们这样的人多缴税不困难,但让3000到5000元收入的人去多缴税,会影响他们的柴米油盐、生活质量。

  我提出5000元起征税,是指如果能在咱们国家综合实力、财政收入都允许的情况下,让5000元收入以下的低收入人群少缴税,他们就可以省出给孩子买奶粉的钱,就可以去买东西,可以拉动国家消费,促进内需。这和温总理说的是一样的,也符合党关心人民的宗旨。

  京华时报:引起了争议,你有什么想法?

  甘连舫:我不上网,我也不看争议,别人怎么想我不管。我认为,作为政协委员,就应该参政议政,就该给政府提出建议,去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京华时报:你单位员工的工资水平怎样?

  甘连舫:我们员工的工资有分级,照公司财务章程分级。也有很多处于3000、5000、7000的人,他们也有这个想法,我的提议也代表了他们的心声。

  京华时报:今年提薪是趋势,你给公司的员工提薪了吗?

  甘连舫:我们的员工工资已经提完了,具体数字我不知道,是公司人事管。

  京华时报:还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

  甘连舫:我建议个税起征点一步到位。在制定新的个税起征点政策时,应该有前瞻性。确定一部法律不容易,过两年又不适合了,再改,就更难了。

  京华5问

  京华时报:去年两会你关注了哪些问题?

  甘连舫:去年我是一份关于高尔夫的提案,建议将高尔夫从娱乐业划归为体育项目、严格控制新建球场占用耕地以及将球场营业税率由20%降到5%。

  京华时报:一年来这个问题进展如何?

  甘连舫:这个提案目前还没有得到实质性回应。

  京华时报:就这个问题,你还打算做什么?

  甘连舫:没有获得通过,我还会不断地努力争取,慢慢地进行解释——高尔夫是项高雅的绅士运动,不是所谓的贵族运动,现在我们每年的高尔夫人口在以20%-30%的速度增加,而且已经进入奥运会项目,我们要对这项运动有正确的认识。

  我建议把全国高尔夫球场的审批权,赋予国家体育总局,由总局统筹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高尔夫人口的多少,来审批高尔夫球场的指标。

  同时,我建议,对擅自建球场、乱用耕地的严格处罚。

  京华时报:今年你会关注哪些问题?

  甘连舫:我今年的提案是土地使用年限到期的续期问题。

  京华时报:本届任期已过大半,你还有哪些愿望希望在换届前完成?

  甘连舫:我想多将社会、民众的声音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建言献策。同时希望我们的提案能在任期内得到有效的答复,有效落实。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本报讯 (记者 钟晶晶)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昨日举行记者会,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目前物价上涨趋势已逐步平稳,有信心保持今年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2月份CPI会低于1月份

  张平表示,去年11月CPI创下5.1%的最高增幅,今年1月份CPI低于社会预期,2月份CPI可能还会低一些。

  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CPI同比上涨4.9%。

  张平表示,目前我国具有控制物价水平的基础条件。国内重要的商品、生产资料,总体上供给比较充裕。

  因拉闸限电“向全社会检讨”

  就去年出现的部分地区因节能减排“拉闸限电”的情况,张平说,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作为一项约束性指标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是首次,发改委作为这项工作的主管部门缺乏经验,指导不当,确实还有很多失误的地方。

  张平表示,“就此向全社会检讨,今后也欢迎媒体和全社会的监督。”

  进一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

  对于收入分配等问题,张平表示有信心,“我们希望通过十二五的努力,能够进一步扭转现在收入分配上的一些差距,能够使得群众的收入有一个较快的增长。”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介绍说,纲要提出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步。现在“十二五”地方规划提出“两同步”的,居民收入超过经济增长的有5个省,有19个省提出“完全同步”,有5个省是“基本同步”。

  纲要还提出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今后的五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要全覆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要建立起来;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要新增1亿人,养老金要逐步增长;要实现城镇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中广网北京3月5日消息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年度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稳步提高职工最低工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

  二是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合理调整税率结构,切实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

  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强对收入过高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

  三是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加快建立收入分配监测系统。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编辑:SN012)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2011年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年度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温家宝](六)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 [2011-03-05 10:29:23]

  [温家宝]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 [2011-03-05 10:29:33]

  [温家宝]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今年中央财政拟投入423亿元,用于扶助和促进就业。要适应我国劳动力结构特点,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努力满足不同层次的就业需求。 [2011-03-05 10:30:09]

  [温家宝]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创业。 [2011-03-05 10:30:24]

  [温家宝]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快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全国互联互通。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2011-03-05 10:30:52]

  [温家宝]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这既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当前的紧迫工作。今年重点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 [2011-03-05 10:31:17]

  [温家宝]稳步提高职工最低工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 [2011-03-05 10:31:39]

  [温家宝]二是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合理调整税率结构,切实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 [2011-03-05 10:31:59]

  [温家宝]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强对收入过高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严格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 [2011-03-05 10:32:20]

  [温家宝]三是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加快建立收入分配监测系统。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掌声) [2011-03-05 10:32:54]

  [温家宝]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解决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2011-03-05 10:33:42]

  [温家宝]积极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城乡低保制度。 [2011-03-05 10:34:15]

  [温家宝]继续多渠道增加社会保障基金。将孤儿养育、教育和残疾孤儿康复等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继续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2011-03-05 10:34:26]

  [温家宝]加快推进社会保障管理信息化。发挥商业保险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2011-03-05 10:34:38]

(编辑:SN030)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张玉琴 朱小勇 黄艳 孙婷婷) “出门有车、回家有房”,退休后还能领到一大笔退休金……昨日,全国人大代表张育彪准备向此次全国人大会议提交关于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建议,其中就建议取消公务员队伍的收入分配“特权”。此外,他还建议对国企高管年薪上限统一规定为100万元。

  出门有车、回家有房,退休后有退休金

  张育彪说,近年来,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呼声不断,中央也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和推进改革的难度,目前的现实依然是经济越发展,社会财富增长越快,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就越凸显,劳动者报酬、居民收入在分配结构中的比例逐步下降,城乡收入、行业收入、区域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我国基尼系数不断攀升,已接近0.5的国际警戒线水平。

  张育彪说,在当前的收入分配格局中,公务员队伍是一个特殊群体,在老百姓眼中端的是“金饭碗”:工作永远有保障,工资总能不断提高,各种福利待遇优厚,出门有车、回家有房,退休后还能领到一大笔退休金……公务员队伍的这种“超国民待遇”,越来越被社会所诟病。

  取消一切形式公务员福利分房制度

  张育彪说,从有利于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社会对政府信任度、增进“官民和谐”的角度出发,他建议政府研究取消公务员队伍的一切“特权”,这其中包括:取消一切形式的公务员福利分房制度,严禁各级政府机关“集资建房”、“内部分房”;严管公车使用,推进公车制度改革,严查公车私用行为;尽快取消公务员与企业职工在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方面所实行的“双轨制”,实行全社会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快解决这道横亘在公务员和普通市民之间的“福利鸿沟”;实行公务员薪酬与社会平均工资挂钩制度,并定期向社会公示。

  此外,张育彪还建议,打破行业垄断,限定国企高管“天价年薪”,对国企高管年薪上限统一规定为100万元。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人民网上海3月2日电 (记者孙小静)在今天下午召开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副局长庞元表示,政府决定再次放宽经济适用住房(共有产权房)的申请准入标准,三口之家的月可支配收入限额已接近1万元。

  庞元表示,近年来上海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建设机制,不断加大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力度,经过市、区各方面共同努力,至今年年底可供房源数量将有明显增加,预计可达到500万平方米、约8万套。

  考虑到今年经济适用住房的可供房源数量将明显增加,上海市政府决定再次放宽经济适用住房,即共有产权房的准入标准,加快解决全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其中,户籍年限、住房困难面积标准、5年内未出售和赠与住房的限制条件、单身人士年龄标准等不作调整。主要放宽收入和财产准入标准,3人及以上申请家庭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限额调整为3.96万元(相当于月均3300元)、人均财产限额调整为12万元;2人及以下申请家庭的收入和财产标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上浮10%,即人均年可支配收入限额为43560元、人均财产限额为13.2万元。再次放宽准入标准后,三口之家的月可支配收入限额已接近1万元。

  新闻发布会上还透露,目前上海经济适用住房申请供应工作已在中心城区和3个近郊区共13个区全面铺开,面向各区的市统筹房源供应方案也已确定。据统计,至今年6月底,达到预售标准可供应的房源已有300多万平方米、5万套。

  上海经济适用住房销售基准价格将以工程结算价格为基础,着重考虑申请家庭购房支付能力,并适当参考周边市场房价,经综合平衡后确定,因此不同区位的房源项目价格也将不同。按本批次供应的房源来看,销售基准价格和产权份额可分为三类,按购房人产权份额占70%、65%、60%进行划分。

  相关报道:上海经适房基准单价5200到8500元 最多浮动10%

(编辑:SN020)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晨报记者 彭晓玲 周凯 实习生 马一凡

温家宝总理前日在和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国务院本周三将讨论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薪酬起征点,之后将报全国人大批准,这是今年给老百姓办的第一件实事。

  个税起征点将上调,昨日引发热议,多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均预测,个税起征点可望从目前的2000元提高至3000元,而且现行的九级税率也可能作出相应调整,减少税率档次扩大级差,从而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经济学家李开发分析,如果个税起征点上调至3000元,将使得20%以上就业人群的赋税负担减为零,对提高中低阶层收入意义重大。

  专家倾向3000元起征

  李开发说,关于个税起征点,各界一直在讨论,此前有学者建议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但考虑到国情,这并不太现实。他个人认为,将个税起征点从现在的2000元提高至3000元比较合理。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德勇、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安体富教授也认为,将个税起征点调整至3000元比较合适。

  安体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08年北京市每户家庭的平均人口为2.8人,每户平均就业人口为1.5人,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为16460元,也就是每户家庭每月平均支出为3841元(16460×2.8÷12)。如果个税起征点为2000元,则每户扣除额就是3000元,与实际需求相差841元,只能满足北京市民78%的基本生活需求。换算到上海,也只能满足上海市民66%的基本生活需求。”

  近年来,收入差距扩大已成为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之一,个税征收上出现的“贫富倒挂”更是备受诟病,这主要表现在我国工薪阶层成为个税的主要负担群体。李开发认为,提高个税起征点,可以降低中低阶层赋税负担,对社会稳定起到一定作用,也能体现出个税是“社会公平调节器”的作用。

  税率档次可能减少

  专家昨日均表示,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九级累进所得税率可能会进一步优化。按照现行税率表,扣除“三险一金”和2000元费用后,超出金额在0元-500元、500元-2000元、2000元-5000元、5000元至2万元,个人所得税分别对应5%、10%、15%和20%的税率。对于超出部分在2万元以上的,每隔2万元,税率增加5个百分点,最高税率为45%。

  安体富称,从九级降至六级或五级已经是学界的一种普遍看法,“税率级数应调低,低收入层的级距要拉大。”

  另外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是,现行的5%税率只适用于月应纳税所得额500元以下,可以将其适用范围提高到 2000元或者3000元以下。

  张德勇建议,除了压缩税率分级,还应把每一级之间的纳税距离适当扩大,“比如现在的税级划分是,‘超过500元至2000元’为一级,税率10%;‘超过2000元至5000元’又是一级税率15%,这样的税率政策对中低收入可能会有影响。可以把两者之间纳税距离扩大些,直接将变成超过500元至4000元或者5000元定为一级。”

  个税不能放过“隐性收入”

  不过,张德勇强调,不管是提高个税起征点还是调整薪金所得的税率结构,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上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现状。

  专家指出,个税改革更重要的是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比如研究征管对策,对隐性收入、灰色收入等进行有效征税等。

  2010年,我国个人所得税4837亿元,尽管比上年增长22.5%,但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一直没有上升。安体富认为,上调个税起征点后,肯定会影响到国家的税收,但是规范税收更关键。“首先,应发给每个纳税人一个永久税号;税收与银行、海关、证券机构联网很关键。现在中国的富人基本都不是从工薪中赚钱,而是从证券市场等里面。做好联网这一点,即使提高‘扣除额’,国家的税收都可能会翻番。”他建议道。

  算账(据《北京晚报》)

  以月薪6000元(扣除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的工薪阶层为例,在目前免征额为2000元的情况下:

  应纳税所得额=6000-2000=4000(元)

  应缴纳个税=500×5%+1500×10%+2000×15%=475(元)

  个税起征点上调500元至2500元,少交税75元

  在级差和税率不变的情况下,免征额上调为2500元,则:

  应纳税所得额=6000-2500=3500(元)

  应缴纳个税=500×5%+1500×10%+1500×15%=400(元)

  个税起征点上调1000元至3000元,少交税150元

  在级差和税率不变的情况下,免征额上调为3000元,则:

  应纳税所得额=6000-3000=3000(元)

  应缴纳个税=500×5%+1500×10%+1000×15%=325(元)

  [专家建议]

  ●个税起征点与通胀挂钩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德勇建议,在制定个税起征点时,应该与通胀情况挂钩。考虑到未来物价上涨等因素,本次个税起征点上调应打够提前量。

  ●起征点“就高不就低”,应以发达地区为标准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安体富教授认为,个税起征点的制定,应该以经济发达地区为标准,“就高不就低”。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第 3 页,共 6 页